第一篇:一名厌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一名厌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郧县谭山镇初级中学:李贵勇
摘要:本文从一名七年级学生因不良的家庭教育及自身学习目的不明确而产生厌学后转化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摸清了原因,提出了改变学生学习的建议,制定了辅导方案,消除了厌学的心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心理健康辅导效果显著。
关键词: 厌学 辅导 改变 一、一般资料
李某,男,十三周岁,七年级学生,家中独生子女,没有重大疾病史。父亲开了一家药店,比较繁忙,母亲主要操持家务和管理孩子学习。家境较好,家庭关系和睦。
李某小学六年虽成绩不十分突出,也一直处于班级中上等水平。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但一到初中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时和其他同学小声说话„„考试成绩有时好了考70分,有时不及格。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我在小学时,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可一进初中的大门不久,周围一切变得很陌生,终于摆脱了父母的视野,上课变得很随意,脑中经常显现邻居家哥哥从小外出打工回家后的时髦打扮,堂姐寒窗十几年,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而外出打工的满脸无奈。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一拿起书就犯困。可父母、老师对我的期望很高,管的很严,希望我取得优异成绩,此时,父亲没有因为工作忙而忽略我,反而对我的学习和生活很关心,母亲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样我感觉对不起他们,我总是在想如何将分数考得更高些,因此我每天强迫自己学习,可一拿起书就想睡觉,成绩直线下降,甚至不想面对课堂和老师,不想走进教室。我该怎么办,我还不如退学算了,坐在教室里太痛苦了。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李某开学后不久,确实上课经常走神,目光呆滞。作业越来越不认真,走路没精打采,经常最后一个进教室,上课紧张不敢抬头。近两次的月考成绩不太理想,批评他两句,他若无其事。
据家人、老师及同学反映,辅导员了解到:李某开学后不久,上课经常做小动作,照抄别人的作业,成绩一次比一次差。父母给他的压力很大,他反而更厌烦学习,经常对同桌讲学习没用,有破罐子破摔的态势。可父母老师对他的期望又很大,他很苦恼,找到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诉说了一切。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厌学倾向
依据:
(1)不良认知:读书无用,羡慕邻居家哥哥从小外出打工回家后的时髦打扮,看到堂姐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满脸无奈而心寒。
(2)情绪不稳定:上课紧张不敢抬头,批评他两句,他若无其事,但又很苦恼。(3)父母给他的压力很大,他反而更厌烦学习,(4)上课经常目光呆滞,一拿起书就犯困。
(5)成绩直线下降,甚至不想面对课堂和老师,不想走进教室,想退学。
2、诊断:
李某原来成绩较好,换了新环境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管,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形成了厌学。
五、心理健康辅导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求助者的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使他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他的意志力,耐挫力,自信心,使他自己建立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心态,健全良好的心理品质。
最终目标与长远目标:有自尊心、自信心。会学习、爱学习,成绩节节上升。
六、心理健康辅导方案的制定。
1、方法与原理:调查了解,摸清原因,培养兴趣,建立自信。
求助者的表现为:原来成绩较好,只是近期换了新环境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管,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根据上述分析和求助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调查了解,摸清原因,培养兴趣,建立自信”法比较合适。
2、双方权利和义务。
(一)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
①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心理健康辅导员。②对心理健康辅导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心理健康辅导员。③对心理健康辅导方案、辅导时间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2)义务
①遵守心理健康辅导机构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案、辅导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③求助者应尊重心理健康辅导员,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心理健康辅导员。
(二)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心理健康辅导员的权利和义务。(1)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尊重信任的心理健康辅导关系。(2)心理健康辅导员不得歧视求助者。
(3)心理健康辅导员在辅导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健康辅导员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心理健康辅导以外的任何关系。(5)心理健康辅导员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咨询时间
咨询时间:1个月,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共计4次
七、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一)辅导阶段的划分:
1、建立相互信任的辅导关系。
2、了解和澄清辅导对象的心理困扰或问题,进行分析诊断。
3、确定辅导的目标和方案,实施具体的辅导。
4、结束辅导,追踪反馈,巩固和发展辅导成效。
(二)各阶段的任务与完成情况: ●第一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辅导关系。方法:会谈法
过程:在辅导开始时,辅导员充分尊重李某,用开放性的问题收集李某的详细资料,并介绍辅导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通过倾听、共情、积极关注,让李某尽情倾诉,与李某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关系,并心理健康辅导目标。
●第二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加深辅导关系。
2、确定主要影响李某的心理问题。方法:会谈法 过程:
1、讨论:为什么上课不专心,成绩下降?
2、讨论:学习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3、布置作业:请父母和学校配合,李某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家长不要再施压,讨论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要多关心、多鼓励。
●第三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积极归因成功与失败。
2、建立自信心。方法:会谈法 过程:
1、反馈辅导作业:父母把关爱放在心里,对一点好的表现及时鼓励。李某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讲《守株待兔》的故事,明白因缺乏努力而无所作为。
3、讨论:自信心、努力程度、方法对成功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4、辅导作业:让李某针对平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填写《行为归因》。●第四次心理健康辅导: 目的:
1、巩固辅导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方法:行为契约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确立学习目标,讨论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
3、签订《行为契约》。
4、按照计划和契约学习功课一月。
(三)巩固阶段:
四次心理健康辅导及两个月的随访,关注求助者的改变和进展情况,提高自身素质。
八、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自我评估
李某的厌学有所缓解,情绪也越来越好,自信心也日益增强了。
(二)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评估。
通过回访与跟踪,发现心理健康辅导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辅导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参考文献:
(1)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修订版,P28-38(2)明宏 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修订版,P227-242
第二篇:学生厌学案例及心理辅导
一学生厌学案例及心理辅导
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案例:
问题诉述:老师您好,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虽学习成绩差点,但我一直没有厌学的念头,自年后感冒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也不知道啥原因,一想到上学,心里就感到恐惧,胃里也伴有不适感。父亲和我几次去医院检查均正常,这样家里就再送我返校。但来到后,一节课也很难坚持,尤其是晚睡前很想回家,于是,我有机会就给家里打电话,接我回家后,吃饭也香了,身体感觉舒服多了。所以,最近几个月来,我很少能在学校待完整的一天,周日返校简直使我苦不堪言,想放弃上学,家里人坚决不让,我自己也觉得不上学不行,所以,就这样度日如年,心里总感觉老师和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想父母、老师和同学们已经都讨厌我了,但我实在无法,老师你帮帮我吧。
孙妈妈分析:
通过上述情况,该同学属于典型的由厌学引起的躯体反应。针对这种情况,这个学生最需要改变和未来需要改变的是情绪问题和行为习惯,通过逐步增强自控力,克服厌学情绪,进而消除躯体症状。
孙妈妈支招:
在征得来访者同意后,我们为他制定了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帮助他克服厌学情绪。短期目标是:培养自信心,找到成就感。长期目标是:培养兴趣爱好,扩大交往圈,培养学习兴趣,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通过几周系列的工作,该生自信心和自控力增强了,对上学有了正确的认知,当厌学情绪产生时,自己便做深呼吸给自己注入战胜自己的能量,逐渐打消厌学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厌学。
孙妈妈心语:
在校生产生厌学情绪,原因是多方面的。
1.情绪和情感消极。有些同学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压力和鄙视,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害怕、讨厌学习。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有的学生在家中因受到过分的宠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有一种“我即中心”的优越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紧张,产生厌学心理。
3.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些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感到前途迷茫,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过重的学习任务和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学习越来越感到厌倦。
孙妈妈建议:
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与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老师和家长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友爱和关心,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效矫治厌学心理,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第三篇: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学生厌学个案分析
案例一:
王峰,男,高一(7)班。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案例二:
牛培培,女,高一(7)班。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
我找她谈话,她也是听过算了,有时也会和我顶撞,回到教室一如往常,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学生。做事很情绪化,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老师不是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过程和辅导策略: 首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室单独交谈,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地发泄内心关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
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爱好打篮球。
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这样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他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
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尤其是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经过我和各科老师的不懈努力,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态度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正在赶超其他同学。
第四篇:初中生厌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初中生厌学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摘要:
本个案例讲述的是一位有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和行为的学生李某,分析其情绪和行为的产生的原因,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个体因素的作用,加上人际关系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产生了不良认知,进而发展到厌学。在辅导过程中通过家校互动,首先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安全、温暖的生活环境;然后,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让李某学会重新认识自己、赏识自己、相信自己找回自信、自尊,逐渐消除厌学心理。
关键词:自卑 厌学 认知行为疗法 改变认知 行为矫正
一般资料
来访者:李某,男性,14岁,汉族,某中学二年级学生。出生于本市乡村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幼小发育无异常,性格较内向。适龄上学,学习成绩一般,但他是大人心中的非常懂事的好孩子,人际关系一般,朋友不多,但都很要好。来访者身体健康,没有重大躯体疾病史,没有家族精神病史,没有强迫症等神经症的病史。此次来访以前从未进行过咨询或治疗。咨询前为其做了SAS评分总粗分65分;SDS评分总粗分70分。
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近一个学期来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矛盾,有较严重的厌学心理。来访者陈述:这大半年来我一直很烦,学习成绩也下降了很多。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习,不愿意呆在学校,自己本身素质差学习成绩也不好,再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大学,就算考上大学,现在还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妈妈为了我太辛苦了,我觉得还是回家帮她干活比较好。
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来访者身着黑色T恤和黑色长裤,高高的个子,身体很清瘦。他走进咨询室时一直在班主任老师的身后,低着头不愿意抬头。在咨询过程中,发现他对答题,思路比较清晰,但回答不太积极,不愿意和人多交流。
来访者的班主任反映他原来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姐姐去年也出嫁了,家里剩下他和母亲互相依靠,农活也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他开始变的孤僻,喜欢一个人呆着,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学习成绩也退步很多。老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但又不肯说。最近心情烦躁,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还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摩擦。这几天又多次找到班主任要退学,所以班主任才带他来咨询的。
评估与诊断
来访者的叙述表明引起她的一些不良症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因素
对于失去父亲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是欠缺的,在教育方面更是非常缺乏。无形要承受比同龄人更多的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与孤僻
李某从小性格比较内向,失去父亲以后更是得不到像同龄人所受到的父母的关爱和来自物质方面的满足。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自卑的心理,并逐渐变得不合群、孤独。自卑心理的加重,使其缺乏自信心。
2、厌学
厌学是特殊家庭子女最普遍特征。李某由于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对学习失去信心,加之家庭突变,生活失衡,平静生活遭破坏,学习过程易产生疲劳感。尤其是其母亲因为家庭负担过重对李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李某的成绩直线下滑,加之没有家庭的更多关爱,使情况雪上加霜。
二、自身素质因素
常言道:“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十个指头不可能一样长”,由于李某自身基础较差,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往往是一知半解,又由于性格内向不愿意问老师和同学,使自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厌恶,这些是较大的原因。
三、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不健康的影视音像制品,都对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经常接触一些宣扬暴力、攻击性的影片等。此外社会上的一些荒谬言论,如“读书无用论”等的影响,使一些本来就自制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产生了偏差,怀疑自己是否需要学习,学习某些知识是否有必要。这种消极的不良的自我认识,是他们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离开了属于他们的校园,李某就是这种社会因素的一个案例。
四、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学校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在的初中生的年纪较小,他们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好恶。如果还总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那么学生肯定会对该学科产生厌恶之感,反之,如果能够把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结合起来,那么效果会迥然不同。对李某而言,教师缺乏对他必要的关心和照顾,加上他本身的基础较差,教师却没有给予帮助和鼓励,使其失去学习兴趣。
五、同伴因素
同伴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同伴在初中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初中生与同伴交往的频率已高于与父母交往的频率。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发泄对成人的不满,心理上相互慰藉,发现并实现自我价值,同伴之间容易相互认同。同伴文化已成为初中生判断是非曲直和
行事的参照标准,少年同伴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少年同伴群体中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等倾向,就影响了一些少年,使其形成了逆反心理。一旦成人采取干涉、压制的行为,就会加剧其反抗情绪和反抗行为。而在李某为数不多的伙伴里就有两个是这种不良倾向的学生,所以李某在生活和学习的双层压力下情绪变的烦躁,出现与老师、同学的各种摩擦。
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分析,经与家长和本人协商,共同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1.近期目标:
(1)帮助李某重新认识周围环境,感受到来自母亲和其他亲人的关爱与期待。(2)重新树立学习信心,力争学习有所进步。(3)提高自控能力,逐步学会如何宣泄情绪。(4)克服自卑心理,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
2.远期目标: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意。
心理辅导方案的制定
1.主要辅导方法与适用原理: 方法:认知行为疗法
原理:认知行为疗法确立了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认知疗法认为心理问题是缘自于一般过程,如错误的思维、在信息不足或信息错误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正确推理,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识过程和观念。只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认知,就可以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和情绪。
心理健康辅导过程
通过谈话、调查、分析,我明白了李某的厌学心理是因为家庭环境、学业成绩、加上自身个性方面的问题而引发的。明确他的问题实质后,我确定以下的辅导方案:
首先疏导其母亲:与李某的母亲谈心,劝其母亲为了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使李感情的需要得到满足。生活中多一些欢笑,偶尔也赞扬一下孩子身上的优点,例如:知道心疼妈妈、勤劳会做家务等等,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家长对孩子表达心中的关爱,培养孩子正常的心理,以免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其次是对李某的辅导:
(1)分析诊断和关系建立阶段 2008年3月
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
方法及过程: 进行摄入性谈话,了解情况,倾听李某介绍他的日常生活。他不爱学习,经过引导,他诚恳谈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坦诚自己想承担家庭的重任,以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希望。
作业:把这次与导师的谈话感受写下来,把自己的烦恼和对未来的想法写下来。完成情况:他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现状,也尝试找了造成现状的原因。
(2)心理帮助、实践锻炼阶段,即改变认知、行为矫正阶段 2008年4月—5月 第一级辅导目的:加强咨询辅导关系,讨论多次谈话的感受,帮助李某改变认知。
方法和过程:我耐心地倾听他的讲述,他也表示愿意说出自己的烦恼和内心的其他感受。说明建立的辅导关系既是尊重、信任的,又是温暖、亲切的。我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上,帮他分析现实处境,母亲对他的关心与爱护,将来如何更好承担家庭的重任?分析他的学习基础、学校环境、面临的压力与机遇,也讨论他对未来的打算、想法。
作业:设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何好处?把目标和好处写纸上。第二级辅导目的:A 建立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辅导
方法和过程:我分析他目前的学习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都不是非常理想,与他讨论出了写作、解答应用题和背诵英语单词的方法,要求回去实践,下次谈谈体会。此外还跟他一起制定了日常作息时间表,其中要他去和别的同学交流提出了要求。
作业:实践学习方法,观察效果;
第三级辅导目的:A 继续增强学习信心 B 学习方法的进一步辅导
方法和过程:用代币法强化正面行为,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根据他母亲反馈,李某几周来情绪比以前好。在家能主动跟家里人说自己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跟以前比较,情绪明显稳定了。李某也自叙一周来用那些方法学习效果比较好,时间少见效快,增加了他学习的信心。我充分肯定了他的进步,鼓励其继续实践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的方法,接着又与其一起探讨了数学等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学习技巧,进一步制定了薄弱科目的自学补习的具体计划,他表示一定会尽力在短期内把以前落下的学科内容补上来。为了稳固其表现,我和其班主任取得联系商议让他担任本班的劳动委员,使用“代币法”巩固其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作业:把奋斗目标和作息时间表写在纸上,贴在床头,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在学习上继续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课余时间多跟同学在一起交流,锻炼体魄,以保证学习时精力充沛,又可以增进与同学的友谊,改变人际关系。
完成情况:他基本按照要求完成家庭作业,主动与家人和同学交流,表示努力搞好学习。
(3)结束巩固阶段 2008年6月至今 目的:强化学习信心,指出努力的方向。
方法和过程:汇报学习成绩,单元考试有稳步提高的趋向。我对他取得的成绩大加肯定和赞扬,对他的改变给予了足够的欣赏和鼓励,并表示会一直关注他,支持他。希望他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新问题可以跟我一起讨论。
完成情况:他以后一定努力学习,为了将来更好的报答母亲,承担家庭的重任;情绪很好,交往比较积极。
心理健康辅导效果评估
1.效果:
学生自己:心情很好,现在母亲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还抽时间和我聊天。在学习我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比较好了,我还当上了劳动委员。至于上课,我会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师生反映: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的不错,还当上了班干部。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基本上达到了预期辅导目标。
2.反省与思考:
(1)从结果来看,这次辅导基本上是成功的。
(2)家庭、学校、环境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师自身的素质尤为重要。因此,青少年的家长和老师更应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要让他们树立责任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①孙庆芬《分层次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 ②《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专用教材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③吴吉吉 《请不要放弃》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年
第五篇: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从差生的转化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转化差生的对策,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差生 转变
一、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李学士 性别:男 年龄:10 年级:四年级
二、问题概述和背景资料
1、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五个手指都又长又短。同样一个正常的班集体,所包含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差别的。通常老师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好坏将学生分成三种等次: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然而,作为学生,谁都不愿意成为差生;作为家长,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差生;而作为老师,谁也都不愿意自己的班级存在差生。因此,转化差生是我们老师与学生本人乃至家长的共同心愿!如何转化差生呢?这一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2、个案简介
李学士,12岁,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与父母一起生活。平时,爸爸打工为生,妈妈在家务农。他的学习成绩在班中数倒数第一名。造成他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书写困难,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注意力不集中。在学校上课时,他经常自己摆弄手中的笔、小刀或尺子,或者在座位上发呆。在家里做家庭作业时,经常忘记当天的作业是什么,或者忘记带需要的课本、作业本。几乎每天放学后都要在学校补完前一天的作业才能回家,回家时已经很晚了。可刚补完昨天的作业,今天的作业又不能按时完成,又要推到明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学士的作业几乎每天都要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
三、案例调查
经过调查该生的家庭情况,我们了解到,该生父母文化水平偏低,小学均为毕业,思想落伍,对科学知识存在偏执,认为学知识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存在上不上学无所谓的错误观点。而李学士从小受父母思想的影响,才导致学习上松散、懒惰,对学习漠不关心。他的父亲有赌博的恶习,晚上几乎天天有人在他家玩通宵,导致李学士同学休息不好,课上打瞌睡。
四、个案处理
针对李学士同学所面临的问题,我认真分析了形成这些不良行为的最关键问题就是:家庭环境影响与父母思想的熏陶。因此,我决定从该生的不良家庭教育入手,对该生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采取措施如下。
1、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李学士同学从小受父母思想的影响,脑海中已形成了对知识的错误认识,再加上父母对该生的学习不予关注,缺少正确的引导,任由其发展,才会导致该生学习困难。所以,我首先与该生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知识能使人获得财富,知识能使人变得高尚,知识能使人的生活充满阳光,知识能使人获得强大力量,冲破重重困境,最终走向成功的大门;知识能使一 个民族变得优秀,变得强大起来;知识能使一个国家变得繁荣昌盛。学习文化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学好了文化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至于不被社会淘汰。
2、用爱唤醒差生沉睡的心灵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理解,理解才能沟通,才能接受。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先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差生都有很强烈的自尊心,往往非常敏感别人对自己是否尊重。因此,消除学生情绪上的隔阂和疑惧心理,为学生创设倾诉的环境,能是学生愿意接近自己,对自己说心里话,学生就会“信其道”。课下,我会主动与李学士同学聊天,谈生活中的趣事,谈学习上的问题,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做差生的朋友,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帮助,少一些责备、训斥和白眼,多一些信任、赞扬和期待,设身处地的为差生着想,帮助他摆脱困境。公正、合理、一视同仁,公平相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有亲疏之分,不偏心、不袒护一样的关爱他们,全心全意的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言必信,行必果,说话守信用,办事要公道。我告诉李学士同学:在老师眼中,你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是老师的好孩子,你们都是最棒的。老师更相信你的能力,加油吧!老师会为你的进步感到骄傲与自豪的!
3、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问题学生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尊重差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作为差生,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很没自信,有一部分差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们的心里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家长不喜欢他们,同学看不起他们,连他们自己也讨厌自己。在这种阴影下,尽管他们还尚存一丝上进心,也会无法对抗强烈的厌学情绪,也就无法对学习产生兴趣。厌学情绪会战胜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因此,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了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
4.赏识——差生进步的动力
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他,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为契机,为后进生重树自信,是他们不至于“破罐子破摔”。让后进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因此,为了让李学士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我细心观察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并给与公开表扬。在我的带领下,许多同学都改变了对李学士的态度,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李学士偶尔犯了错误,我也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而是把他领到办公室,跟他慢慢谈。李学士渐渐变了,上课不走神了,学习也有进步了。
五、案例反思
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我们要关注信息时代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变化,及时给与合理的、正确的心理疏导。从各角度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大加渲染、借题发挥、因势利导,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树立了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增强了他们热爱学习的信心。李学士的事例证实了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当然,转化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方能最终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 基础理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4ISBN 978—7—5062—6673—4
2.《心理健康辅导 个体辅导》—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4ISBN 978—7—5062—6673—4
3.《心理健康辅导 团体训练》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4ISBN 978—7—5062—6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