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考试 答案

时间:2019-05-14 02:3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考试 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考试 答案》。

第一篇:教学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考试 答案

一: [判断题]

1、三维目标是三种目标。×

2、全面发展即均衡发展。×

3、一位教师只要能上好课就是合格教师。×

4、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不能随便在学生面前流露自己的情绪。√

5、教师的职责可以简单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是指传授知识√

6、教学关系是静态的、固定的。×

7、现代教学理论主张分学科教学。√

8、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9、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而非命令学生。√

10、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行为需要规范的教育才能达成。√

11、好班主任应该让班里每个孩子是自由的,有活力的。√

12、如果教师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那么几乎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13、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而非命令学生。√

14、双基的内涵要以终身学习和发展为取向,而不能仅以学科需要和发展来定位。√

15、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教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16、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17、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

18、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教学媒体仍然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19、热闹的课一定是好课×

20、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21、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是渴望得到赏识。”所以教师要毫不吝啬地赞赏和表扬学生。√

22、班级管理中的民主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商量。√

23、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24、批评双基意味着否定双基。×

25、教师是行动研究的主体√

26、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28、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

29、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

30从学生角度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

31、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平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32、教师保持乐观心态其实很简单:停止抱怨,学会赏识,内心平静而有激情地生活。√

33、有“深度描写”的教育叙事所描写的故事背后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

34、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35、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可以为教育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36、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所以,在教学中学生自己没有做主的资格和权力。×

37、“行为跟进”是将校本研修活动中建构性反思的成果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校本研修的后续阶段。√

38、“行为跟进”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是教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可操作化的途径。√

39、教师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为重要。√

40、“教是为了不教”强调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1、一个教师的好与坏关键看他所教学生学习成绩如何。×

42、预设和生成应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43、向师性是学生的本质属性。√

44、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主要靠班主任通过班会的形式来形成。×

45、学生应试的高分和长远发展是难以兼顾的×

46、教师知识越多,课会上得越好。×

47、当前的课改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不重视知识的传授。×

48、目标教学就是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开始学习,在下课之前或结束本单元教学之前必须检查原来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

49、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

50、教学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走在学生的前面。√

举报

| 2011-12-16 11:18回复

正人君子

langpengzhi

17位粉丝

核心会员6 4楼

51、教师补充教材就是以“加法”的态度对待教材。×

52、热闹的课堂是有效教学的表现之一×

53、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

54、师生关系和谐是有效互动的关键。√

55、从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56、重视教学的生成性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57、缺乏经验的老师会死守课本,经验丰富的老师会超越课本√

58、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59、教学中强调生成就意味着否定预设。×

举报

| 2011-12-16 11:18回复

正人君子

langpengzhi 17位粉丝

核心会员6 5楼

二: [单项选择题]

60、崔永元的《不过如此》这本书给教师的启示是(A)。

A : 教师对学生的训斥所造成的影响是终身的B : 教师对学生的赞扬所造成的影响是终身的C : 教师这种职业是令人尊重的D : 教师这种职业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61、上一堂好课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而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就是(D)。

A : 达到教学目标 B : 解决学生的困惑

C :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D : 引起学生主动学习

62、“学生中没有差生,只有智力结构的差异,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某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它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这些观点属于(A)理论。

A : 多元智能理论 B : 冰山理论

C : 建构主义理论 D : 结构主义理论

63、对于学生的特点,教师不应该 D

A : 因材施教 B : 扬长避短

C : 针对学生特点进行设计 D : 截长补短

64、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比较正确的做法是 C

A : 放任 B : 讥笑C : 宽容,帮助改正D : 体罚

65、对于学生的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差异也是教学的资源 B : 差异一定对教学不利

C : 教学无需考虑学生差异 D : 分班无需考虑差异

66、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关系是 C A :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 :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 : 都是主体 D : 都是客体

67、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A : 学生 B : 教材 C : 教师 D : 校长

68、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正确的 A A : 学生观 B : 质量观 C : 教学观 D : 教师观

69、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 C A :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B : 学习习惯的养成C :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 拥有健康的身体

70、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D A : 课程计划B : 课程标准 C : 教科书 D : 考试成绩

7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 : 内容改革B : 方法改革C : 课程改革D : 途径改革

72、(A)实际上是让每个学生都承担“班主任”的职责。

A : 导生制B : 导师制C : 辅导员 D : 课任教师

73、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目的是(A)。

A : 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B : 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C : 提高教师地位 D : 满足学校发展

74、要学班主任的经验解决紧急问题可以学(C)。

A : 李镇西 B : 魏书生 C : 万 玮 D : 杜威

75、搞好班级管理的根本精神是(D)。

A : 激励 B : 协调 C : 指挥 D : 民主

76、在占魁学校校长的眼里没有(D)。

A : 优等生B : 中等生 C : 不及格生 D : 差生

77、学生喜欢教师会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教师()。

A : 有爱心 B : 有威望 C : 有知识 D : 善管理

78、最早比较系统地解释“知识结构”的人是(B)。

A : 杜威 B : 布鲁纳C : 布卢姆 D : 魏书生

79、“教是为了不教”最早是由(C)提出

A : 马克思B : 布鲁纳 C : 叶圣陶 D : 陶行知

80、下列哪种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式 C A : 满堂灌B :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C : 互动对话 D : 放任

举报

| 2011-12-16 11:18回复

正人君子

langpengzhi 17位粉丝

核心会员6 6楼

81、现代教学比较注重的是 C A : 以教师为中心 B : 以教材为中心

C : 以学生为中心 D : 以课堂为中心

82、对待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哪种方法处理比较妥当 B A : 当众批评B : 眼神暗示 C : 体罚 D : 请出课堂

83、“不跪着教书”这本书的主题强调的是(D)。

A : 教师要善于传授学习方法 B : 教师一定要站着上课

C : 教师要有强大的人格魅力D : 教师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84、《死亡诗社》这部电影使我们感受到的是(C)。

A : 教师是悲哀的 B : 教师必须服从校规校纪

C : 教师的激情蕴含着教育力量 D : 教师的教育观念很重要

85、“学习就是打游戏”这个比喻隐含的学习规律是(B)。

A : 鼓励和表扬 B : 及时反馈和及时矫正

C : 整体学习D : 目标教学

86、有效学习的最基本前提是(A)。

A : 主动学习B : 及时反馈与矫正

C : 有明确目标 D : 整体学习

87、教学是一种 B A : 单边活动 B : 双边活动C : 多边活动 D : 学生活动

88、《班主任兵法》这本书的作者是(D)。

A : 叶澜 B : 魏书生 C : 李镇西 D : 万玮

89、如果没有(B),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无法启动。

A : 教师备课 B : 教师学习

C : 教师说课

D : 教师上课

90、下列哪种情况不应成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D

A : 关心、爱护学生 B : 成为朋友

C : 经常鼓励、表扬学生 D : 学生回答错了就批评

9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A : 充分地传授知识 B :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 :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 :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92、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 A A : 教师与学生 B :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C : 教师与教学内容 D : 学生与教学方法

93、“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A : 差异性 B : 不均衡性C : 阶段性 D : 顺序性

94、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 A A : 受教育权 B : 生命健康权

C : 性的不可侵犯权 D : 人身自由权

95、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 D A : 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 B : 教师教学用书

C : 学生学习的课题和目的 D : 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

96、“学高为师”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A A : 本体性知识 B : 条件性知识

C : 实践性知识 D : 文化知识

97、下列关于教师在新课程中角色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B :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C : 教师是指导者 D : 教师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

98、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C

A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 :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 :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99、最近发展区是由谁提出来的 C

A : 洛克 B : 赞科夫 C : 维果茨基 D : 凯洛夫

100、()是以“描写”的方式“讲教育故事”。

A : 教学反思 B : 教育叙事

C : 教师发表 D : 教师博客

举报

| 2011-12-16 11:18回复

正人君子

langpengzhi 17位粉丝

核心会员6 7楼

还有很多,下午打字,晚上传

举报

| 2011-12-16 11:19回复

正人君子

langpengzhi 17位粉丝

核心会员6 8楼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发展的最3诉求(对)

D

体罚学生,有偿代课是当前社会,家长„„(对)

在升学考试,答案比较单一,考试方式固定式必要的(错)

办重点的做法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错)

把厉害考试的试题2考3考试试题作为评价标准,也是引起学生课业负担„„(对)

促进人人成才的教育是全面公正公平的教育(对)

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对)

强国必强教(对)

新课程实施选修课制度(对)

学生的择校有利于促进„„(错)

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的评价„„(错)

人力资源强国的标志是(对)

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对)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级„„(对)

现代化的教育具有普及化„„(对)

落实人人成才观念就是„„(错)

按考试成绩对各学校排名„„(错)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对)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对)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对)

现实中,教师职责范围的界限„„(错)

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些„„(对)

教育反思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创新„„(对)

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尤其„„(对)

研讨性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对)

只要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对)

上课就是教师单向„„(错)

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对)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对)

教育科研是一种相当复杂„„(对)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是„„(错)

教师所从事的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对)

教育案例也是教师梳理„„(对)

教师作为研究者„„(对)

对教师而言,交流与合作„„(对)

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对)

确定正确的方向是教师„„(对)

理论是他人创建的,是高高在上的„„(错)

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对)

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对)

教育反思特别市反思性„„(对)

教育反思是教师基于日常的„„(对)

教师进行教育反思即使一种学校本位的„„(对)

教育反思仅仅是„„(错

取消作业才能给学生真正减负„„(错)

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对)

教育案例分类并非绝对化,它们之间„„(对)

多选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三要素(2.典型3.问题4.反思)

叙事研究报告可分三类(2.关于3.关于4.教育)

关于考试,说法正确的包括(1.不要2.不要4.不要)

对教师评价的可行性原则,具体„„(2.评价3.评价4.工作)

第二篇:《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原创答案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

换言之,反思即指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知。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顿,还包括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 , 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方法。教育反思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应当说,教育反思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不仅指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指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它不仅指教师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也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它不仅指反思总结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也指反思总结其他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句话,可以指对所有教学行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教学反思的重点在“思”,既然是“思”,就得有“思路”。教学反思应当如何去拓展思路,这正是教师在开展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时感到为难和困惑的地方。

教育反思包括:

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是什么 ? 如何写好教育教学反思 ? 简单地说,教育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记录和思考。

(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就是记得意之处,记课堂上感觉特好的成功点,包括: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育教学才能接近完美。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就是记失误之处,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可以是大的问题,也可以是小的问题。教师通过反思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即使一个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近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些环节上还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记录学生的见解。常言道,教学相长,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对于新课程要有新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光”显现,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教学民主的精神,对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载。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偶然出现的瞬间灵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决的方法)也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就得不到拓展。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课后,应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思考本节课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简而言之,一个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 , 情理之中”的事。再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教育案例的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一.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二.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三.教育案例与教学实践实录的区别

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四.教育案例与教学后记的区别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学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五.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六.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七.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 1.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

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2.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3.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一)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

(二)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

(三)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

(四)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

(五)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

(六)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

(七)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

(八)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1500 字以上)

(九)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1)研讨型论文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2)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3)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述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4)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列出参考资料

(二)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经验总结是一种古老的教育研究方法。今天,经验总结仍然是教育科研,特别是学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一种主要形式。例如学校行政领导总结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学校教师总结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经验。他们通过对自己从事的经验活动进行回顾、反省、分析、思考,认识和发现教育措施、教育现象与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日后或他人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教育经验总结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把所“经历”过的、所“体验”到的东西加工成反映一定原则、规律的精神产品。经过这一番加工,使经验产生质的飞跃。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下:、开头。2、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实施过程和主要效果。

3、对于做法与效果的理论分析。

4、对于今后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完 善经验的设想或建议

(三)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严格的实验研究要设置干预变量,即自变量,以影响因变量。但由于学校研究者缺乏有关真实实验研究的常识与技术;学校教育改革研究一般又是在非常自然化的环境下进行,各种变量的控制十分困难;再加上学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革本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办学效益,而不是寻求普遍性的理论原则。尽管一些打着“教育实验”旗号的这种研究引起学者们对“什么是教育实验”的争论,但他们确确实实地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推动着教育改革的前进。从许多发表的报告或论文看,它们表现出如下特点:(1)对研究背景、对象、变量、假设的交代。

(2)说明实验效果的数据资料。如果缺乏充分具体的数据,可以以许多事实来说明效果。(3)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在实验报告中,对教育措施、步骤、方法的交代往往是以非常简洁的语言把它们作为自变量进行交代。也可以以较主要的篇幅详细地介绍过程、方法。

(4)研究结论与理论的思考。(5)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我们可以从下列附件中了解其基本特点。(6)叙事研究论文

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其情况不同,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课后备课

课后,教师要根据教师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反思日记

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3 课堂观摩

校内外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教育教学情况,详细描述所观察到的情境,并就有关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形成一种最佳解决方案。专家会诊

请专业研究员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育教学中的观念、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点评,共同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行动研究

为弄清教育领域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求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际的行动方案,教师与专门研究者合作进行专题的调查与研究。教学后记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教育教学过程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后,作为反思的一种基础和雏形,作为教师今后系统化反思的依据。案例研究

案例是含有问题式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案例是教育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师教学行为提升的阶梯。在案例研究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当前教育的大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观察、调研、收集典型的案例,然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和思考,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成为一名思想活跃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

常用的三种形式如:

1、反思日记,如我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还有就是写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使自己在今后吸取教训,让教学更上一层楼。总之,记教学日记,以写促思,以思促写,以思促教,长期积累,会有很大的收获。

2、教学后记,在教学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教育教学过程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本后面,作为反思的一种基础和雏形,作为我今后系统化反思的依据。这种反思形式我天天坚持。

3、课堂观摩,学校组织“轮教互听”经常在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彼此的教育教学情况,详细描述所观察到的情境,并就有关问题每周四相互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形成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然后教师们形成共识,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大家的共同提高。同时也能优化教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提高。

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以前我对写教学反思的认识不够,这正是受习惯性思维和教学低期望的阻抗,还有传统的教学习惯等的制约。现在逐渐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便加强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教学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要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反思才会有发展,有反思才会有改革,有反思才会有提高。当然,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的意义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反思”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教学反思及其意义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扣心自问”、“吾**三省吾身”等说法和论述,这说明早在古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事实上,反思一词本身就含有“反省”“内省”之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事物的本质。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参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一般而言,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指五个方面:1.指向教学,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2.指向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3.指向教师发展,即分析、考虑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4.指向教育改革,如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等;5.指向人际关系,如教师如何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能力为重,强调应用意识。让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合作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反思]在“辅差”工作中我能依照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辅差”的内容。现将“转差”工作的一些做法分享如下:

1、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能够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需要辅差的学生名单,利用空余时间辅导。

3、辅差做到了“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计划、定内容、定措施、定目标。

4、着眼于长远,侧重于拓宽知识面,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5、辅导差生做到了“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6、实行了“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前一段时间里,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待改进。但我相信工作一定能越做越好的。

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语文老师出了一道题:雪化了是()。正确答案是:(水)。有的学生答成是:(春天)。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但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不给分。)'y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教师的教育方式过于死板?还是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在过去的语文教育中,孩子们创造性没有得到保护,个性被课堂压抑,脱离了他们全面发展的需要。反思我们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很多方向上存在着偏差。9

一、语文需要根植中华文化{?]

我们的语文课过去老在阅读和作文上兜圈子,这不能说“错”,但不全面。语文还担负着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华民族不是靠血缘、宗教聚集的,它主要是靠文化凝聚的民族。不懂得古圣先贤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就不可能对中华民族产生深挚的情感。可是翻翻我们50年来的课本,只有一个很短暂的时期注意到这一点。那是1955年至1957年间中小学教改,学习苏联(俄罗斯文学史只有300年,但当时苏联政府很重视),把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门。初中文学课本选录古今文学名篇,高中则按照文学史的顺序选讲中国历代名著,按这种教材施教,从高中毕业后基本上对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有了初步、但较为完整的认识。可是从19-57年夏秋,受政-治 运 动的影响,废掉了这一套课本,改回称“语文”,语文课中选了大量的当时的报刊社论和政-治 文 献;1960年稍有调整,十 年 浩 劫中又跌入深渊。后来语文多次调整,但19-57年落下的病根并未根除。

看看我们的教材,基本上以语言学的路数和体系编写;听听我们的课,基本上以语言学的“招数”分析文学作品;翻翻我们试卷,基本上以大学语言学系的标准和方法来编拟试题。自建国以来,语言学界和语言学家对语文教育的干预远远超过文学界和文学家的干预。近百年来,中国总体的社会思潮就是“一切要致用”、“一切要实用”。建国前是民族救亡图存之“用”、军事政 治 斗 争之“用”,建国后,是经济建设、富民强国、阶-级-政-治-斗争之“用”。一切能立竿见影用于上述目标的部门、学科才能得到大发展,而远离上述致用目标的部门和学科,则不能得到发展,或抑制其发展,或令其“异变”成纯粹致用的部门、学科。这就使得中华文化相对于语言科学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其实,一切语言(言语)教学,离了“文学化”的教学方法,简直寸步难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能体现语言价值和语言真谛的,是文学;最能负载语言价值与语言真谛的,还是文学。即使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来讲,枯燥的说教是令人生厌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方能震撼人心。我们的语文教育的缺憾在于,不是以审美的眼光选那种真正能够陶冶人的精神和性情的以艺术取胜的篇章,而更多的是用“致用化”(尤其致现实政治之用)的眼光筛选过的、剪裁过的文学作品。要让这些作品承载了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有点勉为其难。

二、我们的德育教育;f

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分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德育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语文作为小学课时最多的课程,德育教育分担的比重最大,多数语文老师还兼任班主任的工作。语文课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阵地,作用毋庸质疑。

德育教育是直接受大环境影响的。鉴于前苏联在80年代削弱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后果,我们要把包括思想 政 治教育在内的德育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长期搞下去,同时也要推进德育教育的改革。.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层面的冲击特别猛烈,用老版本的道德教育素材就给人一种尊孔读经的感觉。当然不是这些内容不好,而是缺乏现实说服力。特别是哪些推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事例,在今天失去了普遍感染力。一方面,此类事迹在今天的社会中不典型,我们不能时时看到;即使看到了,这些道德“高人”在现实中往往被冠以“傻冒”、“虚伪”之类的帽子,和商业包装出来的明星、偶像的效应没法比。学生在学校学的是一套,在家里父母教的是另一套,社会现象也和学校里的不同,自己又没有坚定的道德理念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就只能倒过头来怀疑学校教育。如果强行造成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格局,学生需要说一套做一套来适应此种环境,会使虚伪在他们中间弥漫开来。

遇到钱财、美色的诱惑,主人公几度心动,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选择了品德高尚的结果——再经典不过的思想教育案例,过去几十年的小说、电影、电视中本案例重复了无数次。但是今天我们需要对本案例进行更深入的思索:如果某些事情总是逼迫人进行思想斗争,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思想斗争的结果总是使高尚者吃亏,势利者得实惠,这样的-制-度合理吗?

三、精读与泛读u

在阅读上,语文教材着重点在“精读”上,一篇内容很简单的文章要讲好几课,一两个字词会分析一大段,到头来学生分析文章还是靠背诵课本上已有的结论,拿一篇陌生的文章就“分析”得一塌糊涂;学校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到处找材料让学生“泛读”,又一度造成补课、推销盗版教辅资料泛滥、学生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配合教科书编选的语文自读课本是专门供学生课外阅读用的,它上面一般有30篇左右的泛读文章,但是对于学生们巨大的阅读需求来说就偏少了。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往往容易培养出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这样的家庭更重视给孩子订阅杂志,购买课外书籍。而家境较贫穷的孩子,由于读不到足够的文字,即使有强烈的求知欲,也难以达到很高语文素养。那么,我们是否能给所有的孩子都创造更丰富、更积极的阅读条件呢?

四、理解分析与吟诵`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吟诗也会吟”。在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中,诗句是背诵的主要内容,吟语是阅读的主要方式。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的诗歌传统一脉相承。可以说,诗歌,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精华,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光辉灿烂的部分;吟诵,是古代文人感悟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景。自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科学的理论”引入到中国的语文教育之中。这些“科学的理论”有西方的词汇学、语法学、写作学、文艺理论学、阅读学等等,这对中国的语文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吟诵,对语汇材料的积累、对整体文句的感性的积累,所起的作用比抽象的“理”解,所起的作用更大。吟诵,是化别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血肉。那文句、那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就积淀成一种语感了。现在每学期的语文课只选入3-5篇古诗,怎么够学生掌握汉语的语感?当然,“理法”的分析也不可偏废,它需要和古诗文的吟诵更好地结合起来。%S]9U

五、庄严沉重与雍容、幽默I

社论、领袖的报告、伟人的故事、直接阐释时政观点和政策的文章,太多地充斥于我们的语文教材之中。相反,幽默的、谐趣的、亲和于人的文章,你能从小学的12册语文教材中找出几篇?其实,中国的文章中有许多是循循善诱、诙谐有趣、和言悦色的,诸子百家中有许多寓理于诙谐幽默、于日常情事之中的妙文。从古代的《笑林广记》到鲁迅的《理水》,从老舍《老张的哲学》到钱钟书的《围城》,从王蒙《坚硬的稀粥》到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多少文章大家展示了汉语语言的精辟和幽默感!可课本不喜欢收此类文章。

对语文教材中课文的解读和阐释也太庄重、太沉重。我们总是优先解读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的部分,对其诙谐幽默成分,我们从轻淡然处理。加上我们国家教师自古庄严古板有余、师道尊严意识根深蒂固的传统,师生们怎敢潇洒、怎敢诙谐!语文课怎敢“散开怀抱”、怎敢让孩子的心灵飞翔!

作文过于偏重议论文,而且往往要求以政论文的口气对某些小事“以小见大”、无限上纲,学生还没动笔,孰是孰非早有定论,允许写的仅限于这种定论的颂辞。作文教学如此搞下来,学生擅长写的文章类似于当年的“大 字 报”,写新闻报道以废话居多,写科研报告没有系统性,写小说没有想象力。优秀作文期刊和书籍如今铺天盖地,真正纵情挥洒、谐趣为胜的作文又有几篇?我们的孩子把写文章看成是正襟危坐的、百般庄重的事情,写文章关乎国运民生,玩笑不得。所以孩子们拿起笔作文时,便不自觉地“沉重”起来了。

六、语文课程与流行文化的交锋[

我们把语文课本印刷得很精美,由老师来耐心讲解,可是孩子不爱看,不爱听;电视、电影、歌曲却能把他们一下子都吸引过去。即使用上电化教学手段,用上最先进的课件,直接吸引力也比不过流行的文化产品。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而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对那个女孩说我爱她。如果非要在这段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段《大话西游》中的自白能被无数的年轻人传诵,也被在各种语境下套用。有学生在写环境保护的文章中写道:“曾经有一片绿色的森林摆在我的面前„„” 有学生在写体育比赛的文章中写道:“曾经有一次射门得分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还有很多例子。

是什么使得孩子们对流行文化不厌其烦地追逐、模仿,胜过了他们的学校课程?如果我们把两者对立起来,流行文化更能占风头。流行文化是花果枝叶,浮浅却鲜活;学校课程是主干根本,深厚却平实。流行文化要经过长时间才能积淀成文化的主干根本。《水浒传》,不就是明代的武侠小说么?柳永苏轼的词,不就是宋代的流行歌曲么?京剧“霸王别姬”,不就是放在舞台上演的动作电影么?既然我们能把几百年、上千年前的流行文化奉为经典,为何不能容纳今天的流行文化呢?

&Ei

必须看到,把学校教育和流行文化摆在平等的位置竞争是不现实、不合理的。流行文化本身就是追逐时尚,倡导享受的产物,并通过商业运作而成功的,对于孩子有天然的磁力;学校教育则致力于被教育者的长远发展,不仅仅传授知识,还滋润着人的内在涵养。学校教育是一日三餐,不管好不好吃,都在提供关键性的营养;流行文化是零食,虽然好吃,但是营养不全面。零食吃得再多,不吃正餐也会坏身体。对于语文课程和流行文化的交锋,强制或放任的态度都不足取,我们需要一定限度的宽容,一定程度的干预,让学生吸收两者中的精华成分,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教师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答案

一.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所谓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学心得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

(1)秉承教育理念,形成反思参照标准。反思只是一个手段,可以用来达到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既可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帮手,也可以成为背离素质教育的“帮凶”。教育在开展反思活动时,要以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新课程的基本主张为参照点,注意形成反思的框架标准,实施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评判、思考活动。

(2)具有鲜明问题意识,捕捉反思对象。有问题、有障碍才会有思考、有分析。教师在开展教育反思活动时,要注意形成自身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就拿教学来说,如果教师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就可能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师生互动等方方面面发现问题。

(3)联系已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个人化理论。反思是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的,但并不意味着反思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完全引申开来,在思维深处将自己以往的经历包括他人相关的经历联系起来,或者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与当下问题的思考联系起来,这样的反思才更有深度,更能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在教育反思中,反思者要致力于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构建个人化的理论,并不见得要一味认同他人的观点和认识。(4)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系统化思考。作为研究的反思,应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系统的,它摆脱了零散片段反思的状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答:教育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境的记录,是对“眼前”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境的描述,它不能杜撰和虚构所谓的“事实”,也不能由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教育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进行探求和解决的疑惑问题。教育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一个场景,这些片段场景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因此,教育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非教师的教案或教育个案。教育案例的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三.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案例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教师将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混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案例的含义、特征及结构等把握不准。为了让大家辨析和区分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异同,我们分别作以下介绍,使教育案例的概念在大家头脑中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撰写教育案例的方法。

(一)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二)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三)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四)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五)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六)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四.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答:从教育案例使用范围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从教育案例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事件、现象、活动、个人描述与研究;从教育案例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探求、思索、质疑、正反、经验等;从教育案例的内容出发,我们又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德育类、实践类、课堂教学类、教育反思类、创新类等类别。

五.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

1、研讨型论文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2、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3、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4、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5、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六.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答:(1)自我回顾性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自我回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2)信息提示性反思。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如我校一位地方老师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上一节题为“我县特产”的公开课。当问到“本县都有哪些珍惜植物时”时,本来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下沉闷起来,学生盲然的眼神告诉这位老师,他们对这一问题知之甚少。于是,这位老师随即调整了教学设计,让同学们对本县的植物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又重新活跃起来。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3)同行诊断性反思。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我校,同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导师诊断。即“一帮一”对子中,导师对帮带对象(主要是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二是同组教师诊断。组织同一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后进行讨论,提出评课意见;三是专家诊断。坚持每学期邀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深入部分教师的课堂听课,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剖。

(4)榜样对比性反思。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反思。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

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实践证明,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七.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答: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1、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挖掘或梳理出教学经验中蕴含的原理,使经验升华为理论,同时,教育教学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而这些又是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通过对各种教

育现象进行反思,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契合,通过与教育目标的对比,努力追求其实践的合理性,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反思可以认为是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好、更有效率、更富有创见的工具。

3、有助于教师获得专业自主。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

育研究能力,使教师能为他的决策和行为辩护,独立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高专业自主性。

4、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反思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在反思性行为中,理性和情绪交织其中,三种态度——虚心、责任感和全心全意是反思性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有助于形成教师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追求完美等优良职业品质。

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八.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答: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这节课就是在这一数学理念下进行的,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在“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1、注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潜能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让学生积极想办法,体验成功,让学生有成就感,这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注重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教师主要设置了让学生两人一组选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样的物体。然后两人再次合作选用不同物体作标准,去量不同的物体。这样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旧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了知识的探求中去,激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寻求结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课堂气氛民族平等,活泼生动

因为本节课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是在学生操作讨论验证中进行的。因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的课堂也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九.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教育家、诗人、社会学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他献身中国教育事业的光辉写照。陶行知带给世人的宝贵财富有三:一是伟大的学说和理论,二是伟大的实践和经验,三是伟大的人格和精神。他的学说和理论,可以浓缩为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即常说的生活教育理论。他的创造教育、科学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思想,都是植根于生活教育理论。他躬耕实践,走遍大半个中国,教人识字读书;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建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创办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等。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生活教育。他伟大的人格和精神不仅体现在他“为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的豪迈和“为了劳苦大众,我们吃草也干;为了受苦小孩,我们要饭也干”的崇高上,更体现在他时时处处引导孩子们求真、向善、尚美的用心教导和高超教育艺术中。

陶行知在担任某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去校长室。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刻就停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先写一份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而是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这四块糖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更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和勇于认错。这种巧妙的教育艺术如春风般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培育了一份感动。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教育者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陶先生是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说出的话才有的放矢、感人肺腑,触击了孩子的心灵。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

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抽屉原理》教学反思

本课是小学六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抽屉原理”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很复杂、觉得无从下手,却又是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设计时着眼于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小组活动等方式组织教学。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几下可取之处:

1、情境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抢凳子”的小游戏,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2、在学生操作活动中恰当引导。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操作活动设计中,我着重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4根小棒放进3个纸杯的结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放一放、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实物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继续探究:把5本书放入2个抽屉,部有一个抽屉至少有几本书?那么7本书呢?9本书呢?

3、在生活情境中深化知识。

学了“抽屉原理”有什么用?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试一试环节里,我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有效的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比如:任意点13个同学起来,至少有2个同学在同一天过生日。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顾整节课我觉得在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老师处理得还是有点粗,特别是在学生叙述的过程中,学生用比较凌乱的语言的进行描述,教师指导不够,因为数学语言精简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是没有很好地强化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

第四篇: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长治市沁源县王和镇中心校

段建华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教育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教学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答: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完整性教育案例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

1、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教过程。

2、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3、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4、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5、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6、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7、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

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

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有鲜明和引人人胜的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

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答:根据教育案例的特点和写作目的,从不同视角和侧重面我们可以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

1、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

2、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

3、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

4、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

5、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

6、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

7、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

8、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1500 字以上)

9、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

1、研讨型论文研 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2、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3、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4、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5、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6、叙事研究报告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答:

1、自我回顾性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自我回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2、榜样对比性反思

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反思。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

3、信息提示性反思

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答: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问题意识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教育反思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们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答: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教学民主的精神,对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载。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偶然出现的瞬间灵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决的方法)也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就得不到拓展。指导小学生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

1、指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让他们清楚解决问题的目的和过程。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问自己,“要解决问题的当前情形与将要达到的目的之间有多大差距?如何减少这个差距?” 实际上,学习解决问题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相伴随。此外,提取有关信息也非常重要。所谓提取,就是使问题清晰化,去掉多余的信息,以使重要的问题凸现出来;然后是展示问题,以便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2、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障碍。有时学生不能顺利解决问题,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摆脱已有知识和假设的束缚。在教学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要求仔细阅读和认真思考,但不大要求创造性。然而,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需要创造力的。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答:陶行知的“四块糖果”

育才学校的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陶行知没有批评他,却送了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完了吧。”

评析: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需要知识,更需要爱心和智慧。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批评教育,也需要用爱心去召唤,用智慧去引导。可以说,在这一经典故事中,陶行知把肯定、表扬的手段用到了极致,也收到了绝佳的教育效果。它启发我们:教师始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相信学生的心,还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以爱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走进学生,培养学生,和学生共发展。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在教学中,我一改往日除法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1、改变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改变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重组和创设了“学生动手理解整除除法的意义的教学活动”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教学中,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实际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更好地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从学生的游戏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例题的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自主、开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请你选择感兴趣的有余数的除法尝试编一个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第五篇: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它通常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育反思包括:

(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

答: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简而言之,一个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 , 情理之中”的事。再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教育案例的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

(一)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

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二)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三)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育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一上课(或活动)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或活动)的全程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定。

(四)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

(五)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六)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七)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 1、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

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1)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2)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3)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3、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

答:1.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2.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3.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4.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5.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6.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7.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8.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1500 字以上);9.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答:

一、研讨型论文,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二、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

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三、述评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

撰写这类论文,在选择评述对象时,要考虑它的影响作用以及作者的兴趣和能力;要加深对评述对象的理解,提高对评述对象的认识,并以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为准绳。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先综述情况(或观点、或做法),在一一评析之后,再从整体、主流、本质上作总评价,或述评结合、一述一评。总之,都应具体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新构想。

四、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五、学位论文

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

六、叙事研究报告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文体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的单一格式,它来自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口述、故事、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等,用来述说教育主体的经验和实践。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它靠事实说话、靠真情动人,将教育的直接参与者的内心思想、隐性知识等转化为显性知识,挖掘出教育主体的教育智慧并转化为集体智慧和共享资源。

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答: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①课后备课、②反思日记、③课堂观摩、④专家会诊、⑤行动研究、⑥教学后记、⑦案例研究。

(一)反思日记

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引以为戒的教训并与其他教师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后主动征求意见,其中包括学生的反映,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由此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反思,坚持数年,教师定会达到源头活水的境地。

(二)课堂观摩

校内外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教育教学情况,详细描述所观察到的情境,并就有关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形成一种最佳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将形成共识,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这种教师的“合作式”反思形式,更有利于大家的共同提高。

(三)教学后记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结合教育教学过程的观察,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后,作为反思的一种基础和雏形,作为教师今后系统化反思的依据。

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答:教学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 反思 = 成长”。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许多教师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常常发出没有课题可研究的感叹。于是,有些学校科研贪大求全、标新立异、课题至上,致使口号理念满天飞,而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无法进入科研课题,科研的本真目的受到扭曲。因此,要想达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让教师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生发出问题意识,通过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为教学实践扫除障碍,并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选择好切入点。而切入点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 ? 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 ? 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 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 或许,教师刚开始写反思日记时,是强迫自己进行的,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增强对问题的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L.斯腾豪斯曾明确地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教师作为研究者,其批判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在我国,大多教师习惯于专家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想,领导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做,缺乏批判性的思考。这种状况不仅阻碍新课程的推进,而且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育反思虽然始于某一现象或问题,但并不只是就事

论事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教师以研究主体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认同他人的观点和认识,要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范式下,作为课程依附者和消极执行者的被动角色。同时,作为研究的教育反思,它具有持续性、不间断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让教师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教师批判和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教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换。

(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亦永无止境。这种不懈追求的本质是教师对自身实践的不断探索、超越和创新,它离不开教学反思。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教学模式的重构、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都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面临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使得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困难重重,步履艰难。因此,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当前尤其重要。教育反思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形成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它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前瞻性、监控性、批判性的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因此,教育反思特别是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反思能让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探讨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善于在不断地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灵感和教学驾驭能力。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答:本节课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从新课引入到新课讲授、巩固练习都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在教学本课时首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接着提出了一个疑问:“同一桌子为什么测量出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独立思考,体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找到测量桌子的工具就是尺子。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猜测、探索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主动探究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

答:一年级《找规律》教学反思

近期我校开展“全校教师赛讲”活动,这对于刚参加工作三年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次活动中我吸取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由感慨: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三年的年青教师,我真的有太多太多需要去学习和提高的地方,经常向前辈请教学习。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离不开指点,虚心倾听每一位听课老师给的建议,会让我收获很多。我这次的收获有一下几点:

一、备课要充分

在去年和今年的两次公开课上,我犯了同样的错误:低估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我在《找规律》这节课中,把大部分学生都会的知识又重复的教给学生,吸引不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导致学生无法掌握知识的深层意义。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其中备学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道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思维特点,教会他们如何去思维,去获取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准确、到位

《找规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用看一看,猜一猜,涂一涂,摆一摆的方法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以及创造规律的美和发现规律的美,由于教学过程中,没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达到真正理解、认识到规律的美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际必须明确、具体,以学生为主体导入,采用简单,直接,明了的方法出示,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检测性。

三、重、难点的突破,要抓住难点

《找规律》这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以及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为了突破难点,我通过智慧河、智慧桥、智慧海三关在练习,由于教材处理不当,设计练习没有层次性,都是简单易懂的,没有发挥学生聪明才智的练习,学生兴趣不是很高。课件的制作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件的背景上,忽略了本节课的重点。练习题必须有一定的梯度,一层一层递进。

四、要重课前预设,抓动态生成

在这两次讲课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的“出乎意料”,弄的我不知如何应付。在课后我反思到“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听课的老师告诉我:“与其说驾驭课堂的能力有限,不如说是我们预设不够充分,缺乏了底气,遇到了„意料‟也就难以驾驭了”细细想来,的确是如此。前辈们告诉我: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的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每个环节要有多个方案,以便应对各式各样的教学意外。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反映,课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但是由于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

通过这次活动,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结合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尽量摸索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怎样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使孩子们喜欢上自己的课? 相信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下载教学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考试 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考试 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一、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答: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 一、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有哪些? 答:1、教育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答:首先,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何谓“教育反思”?概而言之,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中阳二中高润海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

    初中继续教育公共课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 答案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首先,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继续教育作业.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继续教育作业 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反思即指教师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剖析、解读的过程,其本质是......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教育反思是教师基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