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初中科学学科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义亭镇中
吴旭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提出一些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现象,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不迷信权威;
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三、教学过程 引入
古时候的人们见到下雨打雷地震火山红水等自然现象觉得很神奇,感到不可思议,因此有了种种猜测,也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随着科学的探究否定了许多猜测,而今天,古时候对我们所在的世界形状也有种种猜测,今天我们用科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吧。内容一:
情景一: 展示PPT 古代的包青天断案如神,可是有一天他却碰到了一个难题,原来,开封府来了一位饱读诗书的书生和一个小孩。书生曰:小民今天是为了弄清楚大地到底是何形状而来?我乃一介书生,自幼饱读“死书”,古书上记载地球乃方形的。而那小孩却坚持认为地球是圆形的(球体)。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包大人一拍惊木,说道:本官办案,向来铁面无私,依法办案。请拿出证据来!书生博览群书 据史书记载他的证据是
1古代中国人 天圆地方说
2古代印度人 圆盾说
3古代巴比伦人 空心山说
4古代埃及人 高山说 证明地是圆的
小孩根据事实 尽信书不如无书 他的证据是
1远去的船
学生活动1 排球 铅笔实验
2登高望远
3月食
4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5太空看地球
同学们 如果你是包大人 你判谁胜? 学生:小孩胜
因此 我们根据5个事实知道地球是个球体
经过科学家的测量我们还知道了地球的一些具体数据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6357km 内容二: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内部是怎样的想知道吗?我们又可以用哪些方法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呢? 学生:钻洞,地震,火山,温泉。
由于技术原因,不能直接钻孔研究,了解地球内部主要靠间接手段 火山 温泉说明地球内部是热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是个分层结构的球体(完全拿鸡蛋对比)地壳
陆地33km 海洋11km平均17km 地幔
上层 软流层 总厚度2900km 地核 厚度34km
四、教学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通过5种方法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还学习了地球是个分层结构的球体,分地壳,地幔,地核。
五、练习作业本
六、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远去的船
2登高望远
3月食
4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5太空看地球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 地幔 地核
第二篇:《地球的形状》教案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科学
3、课时:1
二、教学课题:
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探索的艰辛过程以及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增强学生对于自己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敬佩之意。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3、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三、教材分析:
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地球仪、小船、课件
(2)学生搜集麦哲伦相关资料。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设计模拟船的航行及计算绕地球赤道一圈所用时间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师生互动,再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现代教育新理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地球图片)这是什么,你们认出来了吗?
2、(粘贴地球图片)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我们人类自从在这个星球上诞生时就在不断地探寻它的真面目,我们今天就从地球的形状说起。(板书:地球的形状)
(二)了解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如今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地球的形状,但古代人,他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打开书14页,阅读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
2、生阅读书中相关资料并汇报。(课件出示)
3、在天圆地方的基础上,有人做了改进,天不与地直接接合,而是在地上有8根擎天柱撑着天,对于以上这三种说法,你们认为可信吗?为什么?
4、这三种说法虽然可信度不高,但也是古代人凭直觉对地球形状的猜测,但在古代人中也有些人提出了另外一种猜测,那就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和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
5、生汇报张衡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出示课件)
6、古代居住在海边的普通劳动人民发现船进出港时总能看到一种现象,你能猜到是什么现象吗?
7、生猜测。
8、我们来模拟一下船的进出港,看到他们究竟发现了什么与地球是球形有关的现象。
9、师演示,船是由船身和桅杆两部分组成的,从地球的另一面开向你,那叫进港,从靠近你的那一面开向地球的另外一面,那叫出港。观察在船进港时你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船出港时什么先消失,什么后消失。实验时小组要配合好,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看书15页实验操作图。
10、生小组合作进行模拟船进出港实验。
11、学生汇报现象
12、师演示船在桌面上航行,你有什么发现?
13、生观察,并交流。(出示课件)
14、小结:通过船进出港这一现象人们猜测地球是圆的。无论是神话说、天圆地方说,还是张衡和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也包括普通劳动人民在船进出港时观察到的,那时的人民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只是猜测。(板书:猜测)
15、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近代,此时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对地球形状的猜测了,这个人就是麦哲伦,他带领着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我们在地球仪上跟着他走一走。
16、(出示课件:展示麦哲伦航行)1519年9月30日,麦哲伦率领5条海船、234人从西班牙外港出发,向南航行(找到西班牙画圈处),12月13日到达里约热内卢湾(画圈处),1520年10月,麦哲伦率领船队进入一条海峡,经过一个月才走出,为了纪念麦哲伦的这次探航,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麦哲伦海峡”。10月28日,船队向西航行,进入“南面的海”,航行了110天,没有遇到狂风巨浪,平安无事,他们就把这个大海洋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3月6日船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几日后,在菲律宾群岛中,麦哲伦插手当地部族的战争,结果受了重伤,被土著杀死。1522年9月,麦哲伦的助手带领幸存者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返回西班牙。
17、学生在地球仪上沿着麦哲伦航线走走。
18、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历时三年,虽然他中途被杀,但他的环球航行意义重大,意义是什么,你知道吗?
19、这是人们第一次用实践验证出地球是球形的。(板书:实践)20、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我们 一起来了解一下。(板书:直接观察)(出示课件)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21、地球是个球形,古代人为什么没有认识到呢?
(四)了解地球的大小
1、地球到底有多大呢,我们用数字来说话。
2、学生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课件展示)
3、我们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
4、学生猜想、计算。
(五)拓展活动:
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六)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附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
猜测——实践——直接观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导入开始,首先直接向学生发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怎么知道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已掌握的前概念进行调查。
然后通过过渡语言:实际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古代人眼中的地球什么样呢?这一问题的设置,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对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和想象中来。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并成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认知水平,所以对于地球的形状描述的并不准确,但是古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开合理的解释,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是时也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
接着按时间推进来到近代人类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通过给学生出示图片,让学生知道人们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点一点逐渐完善的。从航海时代开始,人们发现靠近码头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到船身。人们觉得地球好像不是平的,可能是圆的。虽然我们学校离海边不远,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小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船的进出满港,直观感受到船进出满港时人们看到的现象不一样,为古人的解释提供了自我实践依据,也激发了学生想了解麦哲伦真正实践的愿望,并且在课上通过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沿着麦哲伦的航行走一走,极大地引发了的兴趣,边找边讲,也让学生体会到麦哲伦航行的艰辛与伟大。
最后我给学生出了图片,宇航员在月球拍摄的地球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的地球是圆的。并通过一系列数字了解地球的大小,在拓展部分出示了两道计算题,一是计算一个地球相当于几个中国大,二是绕赤道一圈需要多少时间,既巩固了学生对地球大小的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这节课讲完,总感觉自己缺少点什么,想来还是缺少让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但是对于这种介绍科学史的内容到底探究什么,自己把握不准确,还是要多研读教材与教参,以更大地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篇:“地球的内部结构”教学实录(湘教版)
“地球的内部结构”教学实录(湘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理解岩石圈及其与地壳和地幔软流层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判读“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示意图,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通过阅读教材文本材料,让学生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文本解析能力和综合、比较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还原地理学家探寻未知世界的过程,让学习变得有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并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2.知识逻辑结构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地球的内部结构”。其知识逻辑结构是:了解地震波的性质(起点)―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中点)―理解各圈层特点(终点)。站在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视角,这些内容可以较好实现地理图像解析与表达、比较分析等能力的培养。
起点:解析“阅读”材料,了解地震波的性质。地震波本身是知识难点,但不是教学重点。学习本课内容只需运用纵、横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这一结论即可。因此笔者将地震波的概念、类型、纵横波特点设计为前置学习。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资源主要是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认识地球内部结构”。
中点:解析“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示意图,理解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分布。人类如何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课文给出结论:两位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地球,确认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以此将地球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该内容教学的关键点不在于记住“两个界面三个圈层”的简单知识点,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示意图,从两个界面地震波的突变来推测介质的差异,从而还原科学家的认识,了解科学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承载“读图能力”的培养。
终点:解析文本材料,比较分析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范围、深度、物质组成、状态等差异,进一步认识三个圈层的特点。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主要以文字表述呈现,是学生学习文本解析、理解专业语言的载体。可选择自主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解读文本,抓住每一圈层的主要特点,并理解岩石圈、硅镁层、硅铝层等专业概念。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本环节提高了一个层次,即对三个圈层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并学会用不同形式(地理图像或表格)来表达地理差异。因此,该教学内容可较好承载“综合归纳”、“比较分析”等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教学进程按学习内容板块推进,将教学活动设计为三个环节,下面将各教学环节实施的主要过程实录如下。
二、教学过程实录
情景设计 导入新课
师:科技日新月异,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带来无限可能。想看看外太空,可乘坐载人航天飞船上宇宙;想看看海底风光,就坐潜水艇到水下世界去遨游。可要探知地球内部构造,却难以躬身亲历。而伟大的地理学家找到了探测地球内部结构的最好工具――地震波。
环节一:地震波及其性质
师: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阅读材料“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回答两个问题:①地震波分为哪两种?②各自的传播特点有何不同?
生:基本都能正确比较纵、横波的传播特点。(展示表1)
设计意图:该环节教学内容在课本阅读材料中有较详细的陈述。高一学生能通过自学了解地震波的种类和传播特点,准确找到纵、横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地理学科中地震波的性质是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工具,所以高一地理教学中重在运用而非深度解析地震波。
环节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课件示图:“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示意图(图略)。
问题解析:①在地表以下哪两个深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突变?②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趋势发生怎样的改变?
师:请同学们读图1-21“地震波传播速度与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首先观察左图中纵波和横波随深度增加传播速度的变化,找到两个速度突变的节点,说明其深度与速度的变化情况。
生1:地下2 900km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变小。纵波传播速度从约13.5km/s迅速下降到约8km/s,横波传播速度从约7.5km/s迅速下降为0。
师:这说明什么?
生1:说明在距地表大约2 900km深处,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趋势不连续。
师:对。地球内部距离地表2 900km深度处是一个明显的不连续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这一界面,故将此命名为古登堡面。
师:还有一个界面。它在哪儿?
生:地下33km处。在该深度以上,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而在该深度以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说明地震波在该深度处传播速度的变化趋势不连续。
师:对。这个界面就是莫霍面。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在1909年首先发现它,故以其名命名。
师:这两个界面的发现,让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变得可以感知,似乎可以看到地球内部的三大圈层。莫霍面以上薄薄的一层是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是厚厚的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请同学们再回到图1-21的右图中,认真感知地球内部两大界面与三大圈层,细细品味科学家通过研究地震波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神奇之旅。
设计意图:该环节教学设计突出读图过程和分析方法。可不急于告知学生地球的内部结构,而让学生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示意图左半图,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找出不连续界面。再读右半图感知圈层与界面的关系。该教学过程既还原了科学家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过程,了解科学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效锻炼学生探究思维,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第四篇:地球的形状听课笔记
听课记录
时间:2015年4月8日上午10:00第三节 地点:泉州培元中学初一(5)班
科目:地理
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 主讲人:郭国金 听课人:何培煌 教学实录
复习(读书),课前五分钟
(展示)
1、google earth 数字地球;
2、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讲述)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读图互动)学生看图回答: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岛、海峡
(思维拓展)教师演示:手受伤了,缠胶布,一圈又一圈,能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 活动
1、下面的事例能够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吗 实验活动(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桅杆,再看到船身。
在地球仪上演示一只小船从下到上沿地表海洋驶上来,让学生观察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地球是球面。
(思维拓展)教师补充:在地球上任何一个海边都是先见船桅,再见船身,从而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实验活动(2):月食
展示月食照片,引导学生推测地球的形状。(学生回答地球可能是球体)
(思维拓展)教师补充:我们不是根据一次月食,而是多次月食的照片。讨论(3):还有其它的例子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吗? 学生:坐飞机,飞得越高,看同一事物大小不同。学生:站得高,看得远。(学生讨论较为热烈)
(思考)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这一过程有什么感悟。(学生回答能发自内心)(展示)地球形状的图片。
(通过讲述引入北极、南极、赤道的概念)
(小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指出极半径与赤道半径有差距)(提问)我们怎样来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师从人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
小结:平均半径6371千米,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指出高度相当于1亿6千万个中信广场的高度)
(引入)地球太大,怎么研究它?(观察)地球仪
(教师边指地球仪边讲地球仪上有什么)(提问)地球仪上如何表示位置?
(引导学生发现地球仪上有经纬线)■ 活动
学生先在地球仪上找经纬线。布置课外活动:
1、做乒乓球地球仪。(过程参照书本第4、5页)
2、做纸壳地球仪。发制作指南。强调制作时间和要点(标出经纬线)。(学生表现兴趣很大)
3、老师小洁听课内容 听课点评:
第一,新课引入直接,开门见山地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任务清晰,目标明确。第二,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轻松惬意。听郭老师的讲课,不觉得累,在他轻松生动的讲解中,时间慢慢溜过而不觉。
第三,难点知识的解释到位。如在讲解如何比较气压高低时,这是学生在本节书中的最大难点,郭老师特别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点,在图中加以特别标示,难点迎刃而解。第四,形散而神不散。一节课中,郭老师娴熟自如、滔滔不绝,带领学生遨游于地理知识海洋。
商榷:可否增加师生互问互答环节,多创造师生思想碰撞的机会,在轻松中营造活跃的课堂。另外,个别图的文字处理可以更清晰些。
第五篇:《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范文)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地球的形状。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犹如一粒沙尘,而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来说,地球的巨大让人无法想象。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最初人们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对宇宙和广袤的大地做出种种的猜测,后来人们在观察宇宙和星空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现象和证据,从而对地球的形状有了接近事实的种种观点。
2、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沟壑纵横,高山平原、海洋湖泊、沙漠草原、峡谷岛屿各种地形地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无限风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们常常叹为观止。
3、地球的内部。这部分内容从探索三个黑盒子开始,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出发引发对地球内部的思考,最后通过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来建构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
4、火山和地震。火山和地震是地球上最为恐怖的自然灾害。面对火山,许多科学家深入到火山口去探险,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面对地震,人类在防震、抗震、预报地震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不断探索。
5、地表的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有两个原因:一是自然原因。教材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各种外力和内力是改变地表形态的主力。二是人类的活动原因。随着人类活动规律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地表的改造也在不断加强。
二、《地球的形状》这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两个部分:
1、介绍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建立科学的地球形状的概念。首先教材以介绍事实的方式说明,人站在地球上,由于视野所限能观察到的只能是有限的一部分,无法用肉眼看到地球的全貌。然后教材依次向学生介绍古代、近代、现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六年级同学组织有效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讨论如下问题: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引导学生梳理头脑中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事例,领会人类探索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借助计算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地球大小概念,让学生意识到用计算得出的数据可以对事物作出解释。本课时在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第14、15、16页。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经过这几年对科学的学习,已经有了比较丰厚的科学知识,对科学也有了很浓的学习兴趣,对探索科学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熟悉,加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丰富,对于学习了解探究地球的形状来说,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四、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3、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各种关于地球资料的收集和准备。
六、教学准备:
橡皮泥、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多媒体资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地球课件或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板书:地球
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人们只能看到一望无际的陆地和无边无垠的海洋,可是,在过去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谁也没有见过,那么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形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接着板书:的形状。)
(设计目的:以直观图片为载体,从问题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提问:课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一些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资料,古代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你们怎样评价他们的观点?(学生交流评价,师板书:猜想)(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查阅、搜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能力。)4.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感知地球形状的印象。)
5.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6.小组汇报。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同学们通过书和电视对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又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
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板书:古代,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古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在高科技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飞进太空,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设计目的: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假设。)
3、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学生交流。)
4、看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对地球形状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猜想。(让同学们用小船做一做“进港的帆船”的模拟实验。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介绍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球形而进行环球航行的故事。
谈话:正是因为麦哲伦的勇敢的实践,他坚信地球是球形的,人类才第一次验证了这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快开动你的小船,我们一起在地球仪上来一次航海旅游吧!学生模拟环球航海旅游。(学生活动)
5、教师;你们对现代人类探索地球都已经有了了解,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知道的事情吧。(板书:精细观察)
正是有了这些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人,又将认识地球形状的程度加深了,从而出现了一些勇敢的航海家去探索和实践,来证实我们刚才的猜想。(板书:探索与实践)
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员在空中亲眼看到地球是什么样子了。(板书:现代)
介绍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航天事业。
(设计目的:以上活动是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索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三、总结提炼。
1、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何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教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旅程吧,(播放资料片)
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人类从古至今漫长的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请同学们概括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的过程。(学生根据板书总结)(设计目的: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为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所探究的历程,也是让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探究活动的经历。)
四、认识地球的大小。
1、介绍利用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苏联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神州五号宇宙飞船。)
2、谈话:根据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谁来说说地球有多大?
3、指名学生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并让学生通过计算知道地球的大小。
(设计目的: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通过自己计算知道地球的大小。)
4、谈话:通过自己计算知道地球的大小,我们又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
5、学生猜想.6、教师投影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然后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
五、拓展活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说出自己所学这一课的体会.(设计目的:通过谈感想体会,让学生结合这节课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对今后自己探索有些启发和鼓舞,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他们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六、总结。
七、板书设计:
1、地球的形状 球形
古代:猜想——有根据的猜想 探索与实践
现代:精细观察
八、教学特色: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本着用教材教的思路,设计了问题引入,经历探究,总结提炼、拓展活动这几个环节。
一、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索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
三、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索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就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
四、拓展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懂得科学道理,使同学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不足:针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可能有些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努力改进,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