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的几篇作文

时间:2019-05-14 20:5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孟子的几篇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孟子的几篇作文》。

第一篇:关于孟子的几篇作文

千年孟子心

站在历史的浪潮中,以一颗虔诚的心,静听纵横千年的历史无声的翻涌、吞吐,感知迸发历史的源头。在波涛汹涌的巨浪之巅,我望见了孟子儒雅别致的长袍与坚定不移的眼神。驾着信念的扁舟,我冲波而上,舟楫横扫,穿越千年。

我听见了它心底的声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好个不淫、不移、不屈,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豪情、气节,充斥着我的灵魂微微颤动。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了富贵清廉荡然无存,为了摆脱贫贱不惜出卖良心,为了威武情愿丧失原则。堂堂华夏子孙,尊严何在?贞洁何在?孟子用敏锐如利剑般的双眼洞察到千年后的人情世事,刻下了世人心中理应千秋万代相传的警言。

披波斩棘中,我闻到了来自远古的气息,是孟子身上一种沧桑、悲愤的味道,静听孟子,原来孟子也有不被世人理解所发出的愤世感慨。他心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积极、超然的宝贵思想,历游齐、宋、滕、魏诸国,但却被冷落、耻笑甚至驱逐。他的仁爱之心在强势、残暴的乱世成了诗人鄙夷之物、牺牲之品。听着孟子这样的心声,我的心不禁痛楚起来。千年巨变,人事皆非,而战争的硝烟还常常弥漫大地,人心的冷漠更加令人寒彻心田。我们需要的是仁爱相传,人与人之间再多一份关爱,国与国之间在少一份争端。孟子用四处奔走、疲倦却有力的双腿走出了一条千年不移的仁爱之路,踏平了世人心中高矮不齐的丑恶。

历史的飓风呼啸着划过我的双颊,强硬而锋利,是孟子激烈的言辞。作为一个纵横家,一个雄辩家,他的一字一句有如芒刺插人心深处,决不是无关痛痒,而常常使人赞叹连连、大彻大悟。他的辞藻丰实有力,他的策略无一不是治国治民的良世决策。孟子博大深厚的功底,延续着统治的更替,治理的精魂。

历史于不知尽头的根源发起,却能纵贯古今。静听历史无声的翻涌、吞吐,感知孟子那千年不衰的心。历史的浪潮不曾退去,这里不是末端,也不是尽头……

论礼义

何为礼?谦、谨、让、诚、知为礼。何为义?仁、忠、勇、舍、信为义。明礼,则谦逊;知义,则开阔。古之礼义,亦曰今之“文明”者也。虽与此别,然亦与之相通。礼义至简,简约则庄重;然礼义至难,难行则可贵。故有“礼义无价”之云云。礼自外出,故文;礼至,则不争矣。古风悠悠,谏亦难得。博古,才可通今。如此,观古之国,品古之臣,不可少矣。

昔仲尼学富五车,周游列国。人美其游乎?人美其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忍也!”然八佾止于庭乎?然人皆耻于犯上乎?后,国衰。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日:“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卫灵公不悦,孔子遂行。后,国衰。齐景公问道,孔子对以君臣父子之序,景公弗以为然。后,国衰。孔子过境,民皆愤起而砍其所乘之树,趋之若鹜。可悲!可叹!当是时,天子弱而诸侯强,大国纷争,动荡难安,如不遵行礼义之化,民何以自兴?民乱则国必乱。民何以乱?乃国无礼义之故也。

危乎哉!国无礼义也!国无礼义,所为者何事?唯一“利”耳。孟子云:“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重利轻义,君臣相戳,手兄相残。人人为敌,岂可长久?礼存,国存;礼无,国亡。义在,民在;义失,民弃。如此,礼义可谓立国之基矣。

国不以礼,何以立国?秦始皇废王道而立私权,其暴力为天下始。愚其民,而不教以正道,其败可见。孟轲“君为轻”之语令洪武怫然而起,废孟子之位欲以毁其口。后作八股以束其民。“士”不学礼义之本而教以局限之法。不可谓崩坏,也亦可谓淹没。数年之后,尽显弊端。如此,国无礼,可乎?

前汉之黄石,怀经天纬地之才,辅世安邦之计,作《三略》之书,名传后世。然独传其作于子房,非偶然也。黄石三试子房于桥下,察其言,观其色,验其行,终传韬略于良。可见子房之德深矣。其后,张良才可助高祖立汉室之基业,成留侯之名。故曰,才自德生,有德之士,必不为才穷之人。如人皆有德,岂不美哉!

危乎哉!人无礼义也!人无礼义,亦只为一“利”字耳。孔明日:“澹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重利,则鼠目寸光、胸无实略,不可教也。朋友相欺、夫妻相侮,岂可安宁?礼存,人便知类;义在,人便可知勇。如此,礼义可谓为人之本矣。

人不以为礼,何以为人?所谓“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人不可为生矣。如此云云。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哉?”礼义立,则贤不肖别矣。又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仁以爱之,义以正义。古之贤者言之于此,乃为理也。凭吾之智,岂能悟之?圣人悟道且行之,愚人不知且不悟。此,“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寡,可叹;今人之不悟,可叹。礼义其难乎?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本也。”由此之看,礼也亦简乎?然人为何不力行之?

余读《论语》《孟子》《太史公书》,常叹圣人之德,竟不能止。圣人教化其深乎!然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如道遍地皆存,人何惜道?如此,道难求乎?非也。周有子牙、仲尼、子舆之徒,汉有黄石、子长之辈。其言不亦道乎?人皆知之。所谓难者,乃为“悟”。人皆言道,然人皆行乎?道之艰涩,可谓至矣。知之者众,明之者寡,然如不行此礼义之道,何来“仁和”之士,何来“六守”之质?如此,不可不忧矣。

余言仅至于此。其后,亦非余智所能及,实属可惜之处。

余读古之佳作,畅览典籍而力学于礼义,所为者何?惟愿礼义之种撒天下,文明之花遍地开

必先苦其心志

外面在下雨,落叶纷纷,不如秋,却总有些萧瑟。

不知不觉,我已经遗失了许多,后知后觉。前阵,班里失窃,老师让我们怀疑谁有嫌疑,我认为没有证据怀疑不了别人,于是就写了不在场证明交了上去。翌日下午,被老师在班上痛斥,我成了明哲保身之人。还好,有班长在旁陪我,但是我确实开始和老师疏远了,有些意见不和。我消沉不了,因为我要努力,政治书里有说,尊重是靠自己赢得的。而且我理应有自己的想法,若随“大众”,那就淡漠我的个性和想法,所以与人不同的想法没有什么不对。就这样,我遗失了一段师生情。只是,老师在不断疏远我。打分数不找我,做事不找我,举手不点我。我漠然,这是一次挫折吧。但这次的代价我情愿。

心凉了,人还在。没关系,心痛,还是要坚强。天降大任于人,必得有坚强的意志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心志这关,先得过。

NO.2: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前天一大早7点就起床出发,到了下午5点才回来。天气一开始还是晴空万里,轻风拂拂,不想11点时太阳解开了层层薄纱,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将它的光芒尽数散发出来。我们班军训时有句话,不晒死不是男子汉。那时已经遭受毒辣的太阳折磨的我已经丝毫不畏惧,于是我没有在太阳伞底下,而是毅然决然地在太阳底下钓鱼。4点时,我已经大汗淋漓,我感觉全身发烫,皮肤火辣辣地疼,鱼也好久没有上钩了,可能也是惧怕紫外线的威力了吧。5点时,我已经不敢再与太阳做斗争,躲在太阳伞下面,任由那鱼在海面上跳跃。晚上回到家洗碗时,再一次感到了皮肤火辣辣的疼痛。

当晚,我检查了一下皮肤,我小时候摔伤的那块疤刚好被袖子遮住了一半,我看的时候,发现一半白,一半通红,截然不同。晚上,我躺在床上,全身筋骨咯咯作响,脚几近瘫痪,全身乏力,也没有什么精神想问题了,只是想好好地躺一会。

家里没有任何现成食物,我也不想动。等待,是一个人最大的极限。等待的最大限度,是超过极限。到2点,我已经饿得没有力气,肚子空空的,让我感觉到了“行尸走肉”的滋味。到了3点,我已经超出限度决定去煎个鸡蛋填饱肚子。但超出限度的最后结果是激发潜能。我亲自下厨,煮了一碗鸡蛋面,当我发现自己煮得是那么好吃时,我才知道原来煮一碗美味的鸡蛋面会是那么容易。

劳筋骨是锻炼意志,饿体肤是激发潜能。

NO.3: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今天上创网一看,创网女人气写手精华写手强力写手月儿宝贝发来PK挑战书。放弃,还是接受,需要抉择。我想起有一个我很崇拜的人所说的话,有挑战才会有希望。就这样出战。即使如项羽乌江自刎,血流乌江,他最终谢幕得是轰轰烈烈,至少他死得是值得。2000多年后的我,照样可以像他拥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气,照样可以像他勇敢地做最后的斗争。就算他知道前方是无穷的危机,他还是能勇往直前。他原本不能,只是在磨练中锻炼出来,而这次PK也是一次很好的磨练。

我知道我会输,但是那句话让我鼓足勇气。后方是绝路,此时只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其实我原来是一个很好胜的人,我很喜欢《亮剑》中那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没错,就是要这样。这是我一贯崇尚的亮剑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同样,今天,我依旧知道我敌不过多过我几倍精华的对手,但是我依旧要PK!如果你问我我会退缩么?我会说,不会!如果你会问我我会刷票么?我会说,不会!刷票是种虚假的东西,即使别人会觉得你的人气很高,但是当你战胜对方那一刻时,你大概会感受到心虚的可怕吧。如果你问我我是不自量力么?我会说,不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有一天,就算不是我,也会有人超越她的。惧怕不是我的本性,勇敢才是我所需要的。

我不甘于败于你的手下,只因我想胜利。没有更多的鼓励和加油,只有一片冷笑和指责。我不甘于永远淡暗无光,所以我在努力。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曾益吾所不能,让别人感觉到奇迹原来有时离人会是那么近。

做原本所不能的事情,对对手不惧怕,敢于亮剑!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说,坚持到底。

我想生活就是如此,一直在步步为营,披荆斩棘…

孟子没想到

孟子,被人们尊称为“亚圣”。他的思想一直被人们学习。他的《鱼我所欲也》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

我赞同《鱼我所欲也》中的“舍生取义”,赞同孟子所说的“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但是,孟子并没有想到,“取义者”与“舍义求生者”之间还存在着一者,我可以由一个成语来说明:忍辱负重。

孟子曰:“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我也不否认,一般人是会这样做的。但孟子提到的“贤者能勿丧耳”就让我有些想不过去了。像文天祥这等的民族英雄自然是很符合孟子所讲,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为保留骨气而死的。

大家对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定不陌生吧?他为什么能有后来的灭吴的决心呢?正是因为他受过吴王的侮辱。他被吴王呼来喝去,被迫服侍吴王。而他怎么想的呢?死吗?不,他没有生出那等想法,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活下去,有朝一日定要洗清所受之辱。于是,他忍辱负重,屈尊服侍吴王。后来,他终于回到自己的国家,卧薪尝胆,不忘耻辱,终于灭吴洗去了耻辱。这样看来,勾践并不是个没骨气的人。但他若是不甘被吴虏而拔剑自刎,会有机会灭掉吴国吗?那样做,反而会贻笑大方。

如果这个史实还不足以证明忍辱负重是明智的,我还可以举出这样一个例子。韩信是大家所熟知的人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而受过跨下之辱的韩信最后终于成为一代名将,难道我们能说他没有骨气吗?

可见,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能屈能伸,听说当初明太祖朱元璋贫困时也当过乞丐,那他有没有受过嗟来之食呢?换个角度说吧,我们假设孟子还未写下《鱼我所欲也》,有一天他也是穷困潦倒,饥饿难耐。此时,有人“呼尔”而与之饭菜,他会接受吗?若不接受,饿死,那哪里来《鱼我所欲也》这传诵至今的文章?若接受,即生,那又哪里能合《鱼我所欲也》之说?

有时候,现实与思想还是存在着矛盾的,也可以说,矛盾无所不在。任何事都是有角度的,所在角度不同,想到的也就不同。如果思想确实很好,但角度不够的话,还是说得保守点好,但是也不要否定自己的思想。大胆地提出来,即使错了,也会有人帮你改正,你只用虚心纳谏就行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不是反对孟子的思想,只是提出我的一些看法罢了。若得罪了他老人家,那么就只有愿他在九泉之下能体谅了!

孟子是空想家

如果我们暂时抛开带在孟子头上那些名誉的光环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孟子将会是个十足的空想家。他的政治理论,“民贵君轻”毕竟不是什么真正的民主思想。他的政治体系的出发点是“君”而不是“民”,得到的利益最终获益者是统治者所代表的“君”而不是普天之下的“民”。孟子顶多只是从道德礼义方面对制度进行了某种形式的修补与改善,而不是彻底地废除那种畸形的君主制,没有勇力也没有先见之明,将这种制度完全否定。所以即使他认为作为君王,那必须是“天与人”,并且提出了“天视自我而视,天听自我而民听”,这种似乎将君主的地位就托负给“民”一样,其实不然。因为我们而尔后就看到,当有人问起孟子自己为什么不能成君时,他自己说是没有经过君王的推荐,即便是民心所向,也是不可能成为君王。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极大的漏洞,孟子虽然有意愿让君“民与之”,但这种形式下的君王并不是“民众”选举的结果,而是君主“禅让”移交的结果,仍然是统治阶级之间的政治游戏。因此即便是孟子高呼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人民仍然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限制,他的民贵君轻思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的“民本”思想而已。

正如拍拉图眼中由金,银,铜铁组成的理想国,莫尔假想中那个人人平等的事有最初社会主义思想的乌托邦一样,孟子的那个淳正风俗,天下皆尧舜的国家不免带有了人类特有的梦幻气息,而作为这个梦想的主宰者,便当之无愧称之为“空想家”。空想家的志向是伟大的,超越其所在地在的时代;他们的言行是怪异的,甚至被当时世人所误解,迫害的。他们的奇异的思想却在几百年,甚至于几千年后,人类思想进一步扩充与发展后,他们的思想却成功之路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伟大预言,无可厚非,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空想家不是一无是处的,对于本身所处的时代而言,空想家这一词看似荒谬,因为他的远见性是同一时代人所无法企及的。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有太多的因素限制着人类的视野,或许是物质上的,或许是精神上的,这种限制使人类的思想前进变得缓慢。在没有更好更行之有效 的方法之前,人类便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一样。然而这其中不缺有少数的先行者,他们在茫茫的黑暗中发现了明日的曙光,但对于多数黑暗中的大众而言,那些少数的先行者是另类的,是不符合大众那个群体的,这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甚至于被认为是错误的。于是那些空想家不得不抛下世俗的羁绊,远离了大众,选择了孤独,在新生的大道上留下空想家们履步的足迹。对未来,对于未知,谁也不能测定,那些空想家有一部分成功了,成了人类某一领域的鼻祖;也有一部分失败了,被大众永远地遗忘在了漫漫历史长河中。

即便存在着这样二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空想家也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不可以消失的。笛卡尔曾经说过,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追求者,他的一生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的事物都进行尽量持怀疑的态度。那么,我们可以这么想,否定了一世现行的条条框框、思想、事物,不就是否定一个原来的世界,原来的自我,而在否定后的空白中成就一个新世界,新我的过程吗?因为这种新我不是现成可以模仿的,所以必然要一些人去构思,去探索,这其中就少不了空想家的功劳。大家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发现这种迹象。正因为有了拍拉图的“理想国”,莫尔才绘制出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乌托邦,尔后傅立叶、圣西门的进一步发展,到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感开始展现,列宁进一步完善,再到毛泽东的实践。这一系列,拍拉图的空想,莫尔的空想,起了引导者,先行者的作用。我们还可以从洛克到孟德斯鸠,再到托尔维尔,密尔的思想路线;也可以从路德,加尔文,韦伯,贝尔的思想路线中得出相同的结论。

对于空想家而言,时代中所随流的思想权威是一个危险的东西,作为统治者行政的一种手段,他人在他们所统辖的公民头脑中建立起一种观念的链条,使统治者能够自豪地指挥他们,成为他们的主人。中国古代的老子也曾经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无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而无不治。”这种形式下所培育出来的民众将是些“四肢发达,手脑简单”的愚者,也是中国愚民之政的受害者。然而空想家则不然,他们的思想是超越想像者本人的境界,超越于常人的生存空间,超越他们所处时代,并服务于那个现实社会或被后人奉为救世圣经,这就意味着空想家都是一个特定独行的,不被常人和当时世界所理解的“另类”,这也导致了空想家的终生孤苦与寂寞的自下而上方式。

孟子的政治在当时社会中失败了,但他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却是长久不竭孟子本身做为一个空想家却为后世的实践者开辟了源头水,这一点是功不可没的。也许现在起,我们自当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那些空想者们,因为他们的所做正可以用顾城的一句话来印证:“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则用它来寻找光明。

第二篇:孟子作文素材3

孟子作文素材

《孟子》中的成语:

缘木求鱼 杯水车薪 事半功倍 自暴自弃 一暴十寒 与人为善 赤子之心 当务之急 知人论世 出类拔萃 舍生取义

有关孟子的典故: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

作文素材

1.孟子永远是一位壮志满怀、热情激越、才华横溢、肩担天下的热血青年。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修身养性,积极出世;他满怀治国良策,一心想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在天下推行王道。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周游列国,倚马万言,以孜孜不倦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以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

2.与老子的清净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3.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他的文章总流露出“以天下苍生为已任”“舍我其谁也”的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第三篇:《孟子》故事

《孟子》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事半功倍 原文: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注释:

万乘:万辆兵车,比喻国家之大。行:施行。悦:喜爱。解:解救。

倒悬:身体倒置,头部朝下。事:指做事。半:指一半。功:指功效。倍:指一倍。

齐国人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的。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挑拣。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点评:救民于水火之中,是一个国家国君的责任。仁政是世人所向往、众望所归的事情。在一个充满正义、仁爱的国家里,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

二.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 原文: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译文: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七丈二尺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注释:

有为者:有所作为的人,成功的人。辟若:好像。掘:挖。

九轫:轫,古代一种长度单位,九轫是指很深。犹:仍然。弃井:不能用的井。

有一日,孟子看到一个人在挖井,已经挖了七丈二尺,可又停下来不想挖了。孟子问他:“老兄,你怎么不继续挖了?说不定再往下挖一点,底下就会有水了。”这个人说:“我已经挖了这么深,也没看见有水,这里一定没有水。”孟子听了就鼓励他说:“继续挖啊,不要放弃。你已经挖了这么深,在往下挖一点就会有水涌上来的。”可是那个人听也不听,扭头便走。他心里还是那个念头:这儿一定没水。于是便扛着锹去另一个地方掘井了。孟子看了摇摇头感叹地说:“掘到七丈深,离水泉涌流只有一步之遥了,就这样放弃了,多可惜呀?”

评点:

掘井人没有专一的目标,做事情也不能够持之以恒,总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这就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就像掘井一样,若不到泉水涌流出来便放弃不做了,就永远不会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课时

三.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

战鼓咚咚,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

注释:

填然:咚咚敲鼓的样子。鼓:敲鼓。

接:(打仗的双方在大战场上)相遇。曳:拖着。兵:指兵器。止:停止。笑:嘲笑。

在古代的战国时期,中国有很多诸侯的王国。这些国家都采取合纵连横的计策,和远方的国家交朋友而去进攻离自己近的国家。战争年年都有,这可苦坏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到了这种情况,就决定去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有一天,孟子来到梁国,见到喜欢打仗的梁惠王。梁惠王听说过孟子很有才能,就对孟子说:“我尽心尽力的治理我的国家,又用心爱护我的百姓,为什么却不见这里的百姓增多呢?”孟子回答说:“大王这么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给您作个比喻吧!打仗时战鼓咚咚,两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一场惨烈的厮杀开始了。厮杀的结果,打败的一方弃盔丢甲,鬼哭狼嚎,飞奔着逃命。有一个兵士跑得很慢,只跑了五十步,往回看到敌人不再追赶自己了,就停了下来。他往前看,发现有一个士兵已经跑了一百步远。于是就嘲笑他说:‘你真是贪生怕死啊!’,这个士兵这么做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护你的百姓,可你喜欢打仗,战争会让百姓遭殃。这与只跑了五十步的那个人是同样道理呀。”

点评:

这个故事是说那些爱嘲笑别人的人,以小失败去嘲笑大失败的人,两个人都失败了,虽然程度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使小朋友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也不应该骄傲和嘲笑别人的。

四.王顾左右而言他 原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注释: 顾:看。言:说

有一天,孟子对齐国的国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个臣下要去楚国,将他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他的一个朋友照料。等这个人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孩子在挨饿受冻,他应当怎样对待这个朋友呢?”国王回答说:“应该和这个朋友断交。”孟子接着又说:“做官的人管理不好自己的属下,应该怎么办呢?”国王回答说:“应该把他撤职,不让他当官。”孟子说:“那如果国家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百姓不能幸福快乐的生活怎么办呢?”这个国王听到这话,不敢正对孟子,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扭过头去看他左右的侍从,说起别的事来了。

评点:

故事里的齐国国王在面对孟子的提问时,开始还能回答得井井有条。但后来却被孟子问到无法回答了,不敢看孟子。这是因为他没有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也不能说自己不当国王了,所以陷入了尴尬之中。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做好,不要等到老师或者别人问起来,觉得不好意思。

第三课时

五.人性之善,犹水就下 原文: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

译文:

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注释: 善:善良。犹:好像。就:靠近,接近。

婴儿一生下来,哇哇啼哭,这个小生命是没有坏心思的,也不懂得如何做坏事。人的本性就像是一天湍急的流水,虽然流水从东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从西方开了缺口便向西流,水诚然是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但是它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婴儿也是这样的,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角。激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但这不是流水的本性,而是形势使它做出改变的的。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如果受到坏人的影响,也是可以使他做坏事的,人的本性也是有可能改变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评点: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坏人坏事,千万不要以那些人和事为榜样,去做与自己善良的本性不符合的事情。

六.慎汝所与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孟子•离娄下》

译文:

逢蒙向羿学射箭,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杀害了羿。孟子知道了,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

注释:

逢蒙,羿的学生,后背叛羿,帮助有穷国的相寒浞杀死了羿。羿,传说是古代有穷国的国君,以善射闻名。尽:完全。道:技艺。惟:只有。愈:超过。罪:过错。

一个叫逢蒙的人向神射手羿学习射箭,当逢蒙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后,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就趁羿不注意,杀害了他。孟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公明仪说:“羿怎么会有过错呢?他好像没有错”孟子说:“过错小一点罢了,不能说没有过错。当初,郑国派一个将军子濯孺子去侵犯卫国,卫国就派另一个将军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在路上发现自己被追杀,就担忧地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的了。’又问给他驾车的车夫:‘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人说:‘是那个庾公之斯。’子濯孺子听说这样,高兴地说:‘我能活了!’驾车的不能理解,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能活了,这是为什么啊? ’子濯孺子解释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我知道,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所以,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不久,果然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旧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习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习射箭,我实在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但是今天国君交付我来追击你,我不敢不照办。’说完,他便抽出箭来,用力在车轮上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评点:

逢蒙学会了羿的技术却用来对付自己的老师羿,庾公之斯知道自己追杀的人正是自己老师的老师,他就网开一面。正派的人要用正派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才是真正君子的作为啊。

第四课时

七.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原文:

故义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译文:

所以理义使得我心里高兴,正和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注释: 故:所以。悦:使人高兴。犹:好像。

刍豢:古时指牛羊猪狗一类的动物。口:口味。

环境是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在丰收的年头,少年子弟多半懒惰,而在灾荒年头,少年子弟多半强暴,这不是天生资质不同,而是因为环境造成的。拿大麦来打比方吧,播种,耕地,如果土地是一样的,种植时间一样,便会蓬勃地生长,最晚到夏至的时候都会成熟了。即使有所不同,也是由于土地的肥沃或者贫瘠的差别,雨水的多少,人力的勤劳或懒惰的缘故。所以一切同类的十五,都大体相同,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古时有一个叫龙子的人曾经说过,不看清脚的样子去编草鞋,我知道不会变成筐子。这是因为各人的脚大体相同。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古时一个叫易牙的人就摸准了这一嗜好。如果人人对于味道的喜好不同,为什么当时天下的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耳朵也是一样的,一讲到声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就说明了天下人的听觉大体相同。眼睛也是如此,一讲到子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美丽。不认为子都是美的,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谈到心,就独独没有相同之处了吗?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早就懂得了我们内心相同的理义。所以理义让我心里高兴,正好像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评点:

发现别人什么事做错了,要想让别人愉快地改正错误,就要能讲得清楚道理,这样做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八.爱人者人恒爱之 原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译文: 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注释: 爱:爱护。恒:永远。敬:尊敬。

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德保存在心里,把礼貌保存在心里。有仁德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假如有一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态度对待你,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够仁德的地方和没有礼貌的地方,要不他怎么会用这种态度冲着我来呢?经过反省后做到有仁德了,反省后做到有礼貌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经过反省,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这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因此,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是没有一时的担心。君子对于不仁的事是不做的,不合礼节的事也不会做。即使有一时的担心,君子也不认为值得担心了。

点评:

做一个优秀的人就要时刻的爱护别人,尊敬别人。这样别人才能关爱自己,和尊重自己。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五课时

九.独乐乐与众乐乐 原文: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注释:

乐:欣赏音乐。乐:高兴。孰:哪一个。少:少数人。众:多数人。

古时候,有一个叫庄暴的人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不知道用什么话回答。爱好音乐,那怎么样呢?”孟子听了,回答说:“如果齐王真的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好了吧。”

后来有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孟子就向齐王说:“您曾经把自己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了,是真的吗?”齐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爱好古代的高雅的音乐,只是爱好世俗流行的音乐。”孟子说:“只要您真的很爱音乐,这样齐国就治理得很好了。当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齐王面露疑色,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这是什么道理呢?”孟子反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听了很满意,说:“请让我给您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假如现在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的声音,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打猎,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您不肯和百姓一起欢乐啊。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弹奏钟、鼓、箫、笛的声音,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如果现在您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同样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您能和百姓同欢乐啊!如果现在您能和百姓一起欢乐,那天下就能统一了。”

点评:

作为一国的君王,要和自己国家的子民一起分享快乐,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赖和拥护。每个人都如此,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别人才会把你当成好朋友。

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章句上》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像鲁班那样手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注释:

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代的人,视力特别好,能在百步之外看见很细小的东西。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师旷:春秋时候晋国有名的音乐家。

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律、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六律就是阳律的六音,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这五个音。

尧舜:传说中古代有名的君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古时候画一个方形,要用矩这种工具,要画一个圆形,要用规这种工具。没有规、矩,方形就不会是方的,圆形也不会是圆的。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这样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它才能正常运转。可以说,规矩无时无刻不在参与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准则或习惯。没有规矩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试想想,在今天,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红绿灯,那么世界上的交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行人和车辆就会没有次序的穿行,人车争道,事故频繁,交通瘫痪。世界将变得非常可怕。

点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规矩,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交头接耳,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这些都是懂规矩的表现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六课时

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下》

译文:

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以此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注释: 故:所以。降:降临

任:任务、担子。是:这个。苦:使„„受苦。劳:使„„疲劳。饿:使„„挨饿。空:白白地。乏:使„„困乏。行:做事。拂:违背,不顺。

忍:通“韧”,使„„变得坚韧。曾益:曾通“增”,增加。

传说,古代的君王舜在田野中兴起,商代的贤者傅说从筑墙的苦役中被人提拔出来,另一个贤臣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人发现受到提拔,齐国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提拔出来,楚国的孙叔敖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提拔出来,百里奚从市场所提拔出来重用。所以,上天要把一个重大的担子交付给一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通过这些痛苦磨难,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可能会犯些错误,但是犯了错误还能够改正;那些心灵遭受到痛苦磨难的人,思虑往往有时被阻塞,但只有这样才能奋发有为;这些痛苦在脸上显示,在言语中流露,最后才能被别人了解。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国内没有能严格执法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国君的能臣,在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从这里,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遭致灭亡的道理了。”

点评:

自古英才多磨难,是有它深刻的道理的,舒适的环境、优异的生活条件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不思进取。而在挫折和不幸,让人更容易成长。

十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有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暴虐的人,怎么可能使鲜血横流,连木棒都漂起来呢?”

注释: 尽:完全。书:指《尚书》。

《武成》:《尚书》的篇名。

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页。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在春秋时候的秦国,有一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就是辨别出马的优劣,不管什么样的马,经他一眼,就能分出。因此,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然看见一匹拉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前去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大了。这匹老马拉着车十分艰难,孙阳觉得这匹宝马良驹实在太委屈了,它本是应该在疆场上奔跑,发挥着更大作用,但现在却只能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真是太可惜了!孙阳想到这些,不禁难过得落下泪来。

回去之后,这个伯乐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做《相马经》。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还不如没有这本书。可笑的是伯乐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拿着书到处找好马。他按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中,对伯乐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这个伯乐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这么笨,他幽默地说:“儿子啊,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还不能用来拉车。”

点评:

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话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情况下,书中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还要有自己的主张啊。

第四篇:孟子论文

孟子之性本善

----我学国学经典

《韩非子·显学》里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这“儒分为八”,究竟是说儒学分裂为八个学派,还是说呈现出八大“掌门人”,抑或说这个“八”,只是虚指,其实是极言其多,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结论。这且不去管它。孟子确实是孔子所创立儒学的重要的接力人,是当时力排众议的儒林巨擘。

在孟子的思想里,“仁政”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仁政”,一是“尊贤使能”,尊重人才,选贤与能;一是“制民之产”,使老百姓躬耕有其田,商贾有其市,天下皆得其利。尊贤使能,这不用多说。天下皆得其利,这个思想非常好。孟子在《梁惠王上》里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一句话,统治者必须考虑人民疾苦,关心民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成为“有产者”,而不能只管自己寻欢作乐,更不能“陷溺其民”。政在得民,民贵君轻,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上轨道。孟子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他身处战国中期,七雄争霸,长时期的大厮杀,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所以孟子作为思想家,才有这样的针锋相对的话。孟子关于其“仁政”的具体方案,诸如经济方面的实行“井田制”等等,世易时移,已不必再拘泥,也不必多说。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确是历千载而葆其光芒。我们固然可以批评孟子的仁政思想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维护君权,是为了统治者的长治久安;但是在客观上,“制民之产”、“政在得民”、“民贵君轻”,总要比严刑峻法、巧取豪夺、与民争利、不管人民死活的暴政、苛政更好吧!人民只有经常感到自己处于国家的强有力的保护之下,只有感到在这个国家里工作和生活是有保障的,才能对这个国家产生认同感和亲和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惜它常常被君王们所忽略。

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现代意义,现代实行“仁政”,应当关心当代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制订有利于百姓生活的相关政策,减小贫富差距,更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合谐。现代实行“仁政”,国家的当政政府才稳固,才能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戴。现代实行“仁政”,多多援助他国,结交盟友,与人为善,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危难之时,才会得到更多其它国家的支持与帮助。

在孟子的思想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很重要的。

人性之善也。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于是,在先秦诸子和百家争鸣之中掀起了一股讨论人性问题的热潮。人性善恶问题是一个热点和重要内容,孔子并没有明确表态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发展为性善论,奠定了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因此,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心,都是人天生所固有的,还给人的善本性,作了内涵上的规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在他看来,这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扩而充之,人皆可为尧舜。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人性之善也”,但是如果不扩充它,那么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可使为不善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并说明了扩充善性对社会的重要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

如何充分扩充人的善端呢?孟子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孟子说,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但是:“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人也同样如此,“自暴自弃”、“言非礼义”,使“善端”遭泯灭,走上“为不善”的歧途,最终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河人格,不能成为圣人。

那么,如何才能把生而就有的“善端”变成现实的伦理道德呢?他的“人性之善”与生具有的观点,为其教育思想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而他的人性“可使为不善”的观点,则为其教育思想的必要性奠定了基础。“孟子主张用通过教育的途径来扩充先天的‘善端’。因此,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内容和目标。“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明人伦”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个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三代的共同教育经验。孟子还主张坚持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使“五伦”“仁义”深入人心。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教育就是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之后,“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以培养‘明人伦’的士君子为目标的教育就逐步演变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孟子深刻阐述了教育所起到的重要性和任务。

“求放心”。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把人的“善端”的转化,看作是自内扩充的过程:而“善端”自内扩充的关键在于教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固有的善端得以保持和发扬,使失去的善端得以恢复;教育的作用,既表现为“求放心”,又表现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他此处所说的“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那个“几希”之物,正是指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个“几希”之物区别了人和动物,“有,则为人;无,则为禽兽”。

因此,人只有保存并扩充先天的善性,才能和禽兽相区别,那么,如何去保存和扩充呢?这是教育的任务所在。孟子还认为教育使贤与不肖相区别,“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此话中的“养”,就是教育、熏陶。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仁政和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五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感染着。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惑。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只有兼容并包思想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我们需要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 祖。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灵鸡汤国学。《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它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而且,《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在思想方面,《孟子》具有民本思想。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例如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孟子还主张“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其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其中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 立正常命运的方法。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养浩然之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 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人臣,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 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对朋友侧重自处之道,自修之心;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仁政,以达到 “内圣而外王” 的形势,其中的 “时” 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在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不违农时”与“使民以时”。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以孝仁忠 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而言“与民同乐”,“爱民如子”,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众利益”,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决策,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紧紧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在几千年,孟子的学说中,虽然有他那个时代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本身已经突破了时代的局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已有了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的雏 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和敬佩的,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他选择了为那个时代的纷乱 中守护一方净土,尽管他仕途上的失意,但那并非是因为他过于清高,而是他明明可以选择 用霸道诡术取悦君王,但他依然愿意为了大义而精神殉道。他的人格修养,“善” “气” 持 而养,这不仅是一种身心修养人格的境界美,也是一种人格审美。行之以仁,待人以信,敬事以忠,在精神上达到充盈持泰,就可以对别人产生“善”的影响,从小及大,由微至广,就可以体 现出孟子在政治原则上的个体趋同的主体性,“格物,自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个自由公民的健康状态,而整个社会而言就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共性的 个性体现,因此孟子的学说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因为思想的深刻不会被历 史风化,而会被历史铭刻。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总的来说,我对《孟子》的认识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但是我深信,随着我的不断学习,在我的个人品格自我鞭策和在政治认知上进一步加深的基础上,我会更全面的了解它的思想 光芒,它的广博内涵,进一步体悟未来的人生和精神内涵。

下载关于孟子的几篇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孟子的几篇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近来,把《孟子》读了一次,孟子的言语就当时的礼仪规范而言,确实是做到了遵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世人的表彰。于是梁惠王下问于他,齐宣王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事于......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我记得别人也这么评他: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觉得孟子跟孔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这本书刚开始看,......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英文名称:Mencius)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

    孟子读后感[本站推荐]

    孟子读后感(精选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

    孟子经典语句

    孟子经典语句 孟子是战国儒学的代表,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於孔子。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

    走进孟子

    走进孟子 孟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辩论家,在唇枪舌战中,他战无不胜,在与高高在上的各国君主对话时,他又游刃有余。不论是怎样的强强对话,他都有制胜法宝。孟子......

    孟子名言

    孟子名句 一、要求背诵名句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孟子(4张)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