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刻舟求剑 笔记
古代寓言二则之《刻舟求剑》笔记
授课教师:范厚强
授课时间:2014 年 9月22日 字词积累。
遽jù 契qì 矣yǐ 若ruò 容易写错的字。
涉 遽 已 文学常识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1 认识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这是一种古文通假现象。在战国末期,还没有表示“座位”这个意思的“座”字,就借用同音字“坐”来代 替,直至后来有了“座”字为止。这就叫通假(借)现象。其中,“坐”就叫做“座”的通假字,“座”为本字。
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解释为本字的意思。重要词句:涉(本意是趟水过河,这里是搭船过河)、遽(立即,匆忙)、契(雕刻)、是(指示代词,这儿)、惑(迷惑,糊涂)。重点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是”,指示代词,这儿,指楚人所刻之处。
②不亦惑乎。
不是很糊涂吗?固定句式,“不亦„„惑乎”,表委婉的反问句式。
③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求剑”即找剑。“找”是今人的说法,古人说“求”不说“找”。寓意:讽刺了那些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看法或做法的人。5启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尊重客观实际,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第二篇: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篇一: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 【典故】
从前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江里。于是他急忙在船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停后,他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了,但剑不会随船而行。用这种方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么? 【释读】
这个成语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变通,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篇二:成语故事_刻舟求剑
【释义】舟:船;求:寻找。在剑落水的船身上刻上记号,再去找剑。用来讽刺固执而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行为。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同船的人都感到非常遗憾,但那个楚国人却似乎没那么急,只见他掏出另一把刀子,在他刚才落剑的地方刻了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便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也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的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人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吕氏春秋》的作者也在写完这个故事后评论说,这个“刻舟求剑”的人真是“太愚蠢可笑了”!篇三:成语故事之刻舟求剑 成语故事之刻舟求剑 作者:林楚 来源:《学苑创造·a版》2012年第08期龙源期刊网.cn 龙源期刊网.cn
第三篇:刻舟求剑教案
卢一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日期:2011-12-19]
来源:卢沟桥一小 作者:刘金利
[字体:大 中 小]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学中应该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部分文言文的应用方法和意义,从而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注重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伤口的内容和情感。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其主体地位。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贯彻“以读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反复颂读中感受古文的韵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抓住文言文的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2.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23课《寓言二则》中的一篇,《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 察今》。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课文只有53个字,虽文字浅显但蕴含了一定的道理。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也用来讽喻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的行为。
在课文的引入中通过对学生已积累的寓言故事的回忆,将已有的知识唤醒,强调用看注释、结合资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同时提出寓言有借事喻人的特点。
(2)学生情况分析:文言文文章,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见不多,因此,教会孩子读古文的方法,即是为孩子们今后学习古文推开一扇窗,铺开一条道路。三年级时,学生虽已经初步接触过古文,但要想真正读懂这篇文章仍有一定难度。,诵读文章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驾驶示范朗读使学生整体掌握文章内容,特别是朗读的停顿,培养学生的语感。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针对孩子对古文和寓言故事都比较感兴趣这一特点,我决定采用“趣为先、读为主、放为旨”三步走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批文以入情。
这篇文言文主题非常明显,要想让学生入文入理,从人物形象的理解中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就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以读促思,以思悦读。
(4)技术准备:利用书上插图、多媒体课件、《中国经典寓言故事》
3.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朗读文言文。
(2).用对照译文的方法学习《刻舟求剑》,读懂文言文。
(3).体会寓意,引导学生从寓言中领悟生活中的道理。教学重点
用对照译文的方法学习《刻舟求剑》,读懂文言文。
教学难点
学习刻舟求剑,引导学生从寓言中领悟生活中的道理。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理解“一字千金,初感文章精美
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成语,你听说过吗?
什么是一字千金呀?它的出处呢?其实这个成语出自一部古书名叫《吕氏春秋》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和宾客们合编的。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全书的内容较杂,包罗万象,语言精炼。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一千金。”人们蜂拥而至,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的文字加以改动。成语“一字千金”由此而来
现在你知道一字千金是形容什么的吗?(后人用一字千金形容文章价值很高,文辞高妙,不可更改。)
可见书中的文字尽善尽美,它可是战国时期的一部经典大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吕氏春秋》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名叫《刻舟求剑》。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在上课伊使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思绪引到历史长卷中,找到与新知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二、初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自己先看一看,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与我们以前学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归纳:读不准、读不好,读不懂。
遇到上述问题,我们应该用那些方法解决呢?
1、我们先来解决读不准的问题。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认识它?(问同学、看生字表、查字典、)
出示:
读不准:问同学、看生字表、查字典(可以顺便把意思看一下)你遇到那些不认识或拿不准读音的字,通过自学把问题解决了,提示给大家。
这些字在句子里,你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楚人有涉江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 不亦惑乎
放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解决读不好的问题:
指名读评议:有停顿问题。看来读文言文,光是读准字音是不够的,还要做到适当的停顿这样才能把文章读通、读顺、读好。
自由读,读得不顺畅的句子多读几遍。齐读
同桌检查读,把同桌读得不够好的句子好好教他,让他读三遍。指名读
(设计意图:要想理解古文,要先读好古文,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读准字音。)
三、对照译文,理解寓言
1、你们来讨论讨论,文言文读不懂怎么办?(查字典、看译文)
2、文章每一句话都学懂了吗?
你们先互相考一考,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读译文,一人读出相应的文言文。
老师和大家合作来学习,我读译文,同学们读相对应的原文。
(对照译文理解古文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解方法。)
3、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篇文言文中的哪些重点字你还不懂不太明白?关于句子呢?谁还有没弄懂的?可以提出来,老师和同学们能够帮助你。
4、大意明白了吗? 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老师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反馈,以学定教,能使教学目标落实的更具体、更准确、更具有针对性。在师生的充分交流中,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到实处,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辅引”的作用,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引导者”。这样,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来自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教师的灌输。)
四、了解人物,揭示寓意。
1、这是一个怎样的楚人?
A、从文中找一找,从哪看出这位涉江者是一个糊涂的人?
出示: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B|、行为看出糊涂:你能想象他遽契其舟师的心情吗?(着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
不着急去下水找剑,还说。。语言看出糊涂:
想象他遽契其舟之后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从着急到从容让我们对比着读一读。一人读遽契其舟前面的内容,一人读他当时说的话。同桌练习读,让我们体会到这个糊涂的人。
C、你还从哪看出他糊涂?
课件辅助: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指导读 :楚人这样的糊涂,你能读出他的糊涂吗?
2、如果你就是同船的人,见到这样楚人这样找剑,你会用怎样的语气对他说这句话?(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即是考察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同时,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小结:船已经走了,情况发生了变化,还用这个方法找剑,能找到吗?因此,即使他再着急再努力也是找不到剑的。这是南辕北辙呀!简直是太糊涂啦!(板书)所以作者感叹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好人做到底,你们告诉他应该怎样才能找回剑?
出示:赶紧下水去找剑
怎样用古文说这句话呢?遽入水求之
4、看到这位楚人做了这样一件糊涂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吗?(根据事物的变化选择相应的方法)
看来,这篇文言文大家真的读懂了,能不能读出古文的味道来呢?放古筝曲,可以学习古人想象文中的意境,摇头晃脑地读。自由读。指名读 齐读
5、你觉得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为什么吕不韦还要将这样一个故事呢?
其实吕不韦便这个故事是有他的写作背景的。出示:背景: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出現时,对象本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秦王。当时秦王要实施变法,宰相吕不韦为了让秦王明白时代在发生着变化,治理国家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所以才写下这个故事讲给秦王听,使他明白这个道理。
出示:这就是寓言,通过假想的小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也就是古人写寓言的目的,因为有些话是不能直说的。
五、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
你知道吗?春秋战国时期的十大糊涂人所做的是大糊涂事:
买椟还珠 杞(qǐ)人忧天 南辕北辙 郑人买履 画蛇添足 揠(yà)苗助长 守株待兔 邯(hán)郸(dān)学步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1、有感情地朗诵原文。
2、从10大糊涂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想想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这些课外资料的补充,可以使学生对于寓言这一文学奇葩产生更大的兴趣,同时,还帮助学生对寓言故事和成语典故的概念有了清楚的认识。)
板书设计;23 刻舟求剑
坠——契
涉江者 墨守成规
入——求
5.教学流程图
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初读课文,扫清字面障碍
再读课文,理解古文字面意思
了解人物,揭示寓意。
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
第四篇:刻舟求剑教案
一.话说寓言导入
1.你们都知道那些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2.齐读它们,想想这些寓言故事都有那些共同点?(语言简练、故事情节简单、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愚蠢、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等等)
3、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常带有讽刺或者劝戒的性质。寓言原来是民间的口头创作。世界上最早的寓言式《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已经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当时相当流行的寓言作品。“刻舟求剑”其中的寓言故事之一。选自战国《吕氏春秋》
4、读课题,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初读寓言感知
1、这则寓言故事是古代文言文,请小朋友试着读读。(抽生逐句读,注重评价读准与否)
2、把课文中的生字、难字认识了,课文就能读得更准确了!(遽-赶紧、契、矣、岂-下面是自己的己)
3、生字回到句子里,看看读得怎样?(读句子——遽契其舟、舟已行矣、不亦惑乎!岂不是太糊涂了吗?)、4、把这些句子送回课文里,又读得怎样?(自己练读,抽生读课文)
5、文言文要读慢些,还要读出停顿之美来。(师生共同读完全文)
三、品读寓言感悟
1、文言文每句话具体都讲了些什么呢?请结合课文下方的译文理解。
2、老师读文言文句子,请小朋友用译文里的话告诉我是什么意思。(老师读句子,学生说意思。)
3、请一个同学读译文,大家一块告诉他是哪句文言文。
4、让我们走进每个句子,看看其中的有些字具体是什么意思?(老师圈字,学生结合译文理解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5、老师由句到字抽问学生,并板书在黑板上。
6、像这样同桌互相考考。7
其实在文言文里,同样的字在不同的句子里也有不同的意思。比如(楚人有涉江者、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者,(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中的之。
8、结合文后的译文,同桌商量商量分别是指什么意思。
9、“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个括号里省略了谁?
10、文言文的语言是简练、简约、简洁的。
四、赏析寓言深化
1、楚人刻舟最后能求剑成功吗?为什么?再找文言文中的原句告诉我们。(舟已行矣,而剑不行)齐读
2、所以,“求剑若此”,是求不到剑的!
3、你觉得文中的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给他取个名字。(——者)
4、作者又是怎么评价他的呢?找出来读读。(不亦惑乎!)岂不是太糊涂了吗?意思就是“是太糊涂了!
5、你最想对这个糊涂的楚人说点什么呢?
6、带着我们的体会再读读这个课题(齐读课题)。
7、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道变化的人。
8、带着我们对课文的体会,再读文言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停顿之美!
第五篇:刻舟求剑教案
《刻舟求剑》教案
教材分析:
《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意思,在理解译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从寓言中体悟生活的道理,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我们对待事物不能一成不变。
3、正确流利的朗读寓言,读出韵味。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内容,体会寓言故事传达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五年级所学习的课文《科利亚木匣》吗?说一说。师: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小科利亚才五岁,德国法西斯快要打到他们的村庄,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山城去躲避,家里的东西不能都带走,妈妈把家里的一些东西放进箱子里,然后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科利亚也学着妈妈样子,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放在一个小木匣里,他只会数到十,便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埋了下来。
四年过去了,德国法西斯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又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敌人抢走了,小科利亚非常伤心,妈妈对科利亚说:“孩子,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埋在地下,我们现在把他们找出来。”
妈妈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的箱子,而科利亚走了十步,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木匣,科利亚很是纳闷,思索良久,他终于知道了其中的原委:木匣是他四年前埋的,那时还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比以前大一倍,所以应该走的不是一步,而是五步。科利亚走了五步果然找到了他的木匣。师:从科利亚找木匣这件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生讨论
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而我们对待周围的事物也应该随着相应改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这篇故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刻舟求剑》。
二、学习译文,理解文意
1、揣摩句子意思,不懂的词语询问老师,同桌讨论,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生指导学生读课文。
2、整体了解寓言大意,试着说一说寓言故事。3、分组演示课文内容,融入自己的设想的情境将故事表现的生动、形象。4、对照课文,讨论演示的内容与文意是否相否,师相机指导。
三、理解寓言,畅谈体会
1、这位过江的楚国人会找到剑吗?为什么?
2、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师举范例:
A、坐车进城路途之中一百块钱从窗户飞了出去,而此人并不着急,说等到到了车站下车再去捡钱。
B、以前我们学校的宿舍楼在西二楼,阳阳的母亲上学期来看望他时直接去西二楼便能找到阳阳,今年开学以后宿舍搬到了东二楼,阳阳的母亲来看望阳阳,仍然跑到西二楼,结果她到了办公室,没有找到阳阳。3、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这位过江的楚国人找到宝剑?
四、学习原文,体味古文
1、出示古文,与译文相对照,自学古文意思。2、分句解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指导朗读,注意断句。
4、、比较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异同。古文语言简洁、凝练。《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一部书,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语言精练,《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书写成后,“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所以后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辞高妙,不可更改。白话文浅显易懂。
五、学习小结、拓展延伸
1、通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今后生活中你遇到刻舟求剑的人,你怎样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