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大地的话2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语言通俗,学习难度低,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好地体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语言情趣,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称向所有她想与之对话的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是能够做到仿照文本,继续文本内容。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三个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蕊”的写法。
2.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够仿照诗歌续写,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练习配乐朗读投影:生字学生准备:课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教师直接板书“大地”,激活学生思维,思考:同学们,一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1--
(这是个十分个性化的宽泛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接着板书完课题,再预设大地会与谁对话的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尽量将课文读通。
2.生字 出示生字、词。
吐蕊 一嘟噜 枝丫 筑巢 驱赶嫌 宝藏
学生“开火车”领读生字。学生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3.指名读课文,说说大地在和谁说话?
三、细读诗歌、品读赏析。
本篇诗歌共分5小节,前4节内容浅显易懂,故在教学设计中应以读为主,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使学生能够自己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故在设计品读诗歌这一环节中以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主感悟,自发抒情,自然续情。设计以下两个环节:
(一)进入角色,以读悟情。
--2--
1.教师出示课文内容,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情境,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2.用心的默读以下课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在读流利的同时,尽量将大地的话读懂。
3.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你自己就是大地,你想对你的朋友们说些什么?其他同学你们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用心去感受,看看能否听懂大地对你说了些什么?
4.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你的同位听听,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大地想说的话。阅读时可以把你的感受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在书上与同位交流。
(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根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指导学生用“心”来说话,用心来朗读,用心交流。)
5.在自读、交流的基础上再指名朗读。
6.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的话语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适时设疑对最后一句的省略号你是怎么理解的?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即: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
[设计意图:前5个小环节,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从一开始练读,有感情朗读,到最后由读变成说,--3--
而且要用心说,这就需要学生在与文本的每一次对话的时候都能有所收获,使每一次阅读都能及时有效。不要刻意的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只是让学生在一步步自己潜心的朗读课文后,由读大地的话变为自己就是大地来说自己的话,这样更能与文本贴近,理解课文的中心,感悟大敌对万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于孩子的心间了。第6个环节,意在让学生明白大地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向大地上的所有的生灵表达,你们都是我的宝贝,我的体内所有的一切都是宝藏。并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为下文的续写做好铺垫。]
(二)借助文本,换位抒情。
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听了大地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设计意图:这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延续上一个环节,在与同位互相扮演大地向对方“表达说话”时,对方能够认真听,此时才能够让学生在换位思维后,感悟到大地的话语对说话的对方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是感悟语言的作用和魅力。]
四、激发情感,以写续情。
1.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也按捺不住自己的话语,想来说说吧?对你想说的人、物敞开心扉,大胆的说出来吧。
2.也尝试着用课文中出现的“假如”、“即使”关联词
--4--
语,仿照课文的前四段,来抒发你自己的感情吧。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大地对万物的话,也可以换位说说万物对大地的话语;也可以离开书本,自己设定说话的对象。)
3.学生仿照课文的前四段,将自己想说的话,也来写一篇简短的小诗。
4.组内交流,推荐一篇优秀诗歌。
5.全班交流推荐的诗歌,不满意的地方自己进行修改。
--5--
第二篇: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第1单元:话语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总第一课时
课题: 《大地的话》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能根据关键词,理解诗意并仿写。教学方法:自学法 讨论交流法 朗读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
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地的话》。(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二、品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
师:现在老师配上音乐把诗歌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设计意图:指导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这非常符合诗歌的特点,要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教师饱含感情的范读,再加上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意境,对诗歌有个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生字词)纠正容易读错的音,比如“嘟噜”、“吐蕊”、“驱赶”等;重点识记“蕊”字。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教师点击相关课件(每一小节都制作动画课件),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三、换位抒情。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课后反思:
总第2课时
课题 《 大地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能根据关键词,理解诗意并仿写。教学方法:谈话法 朗读法 讨论交流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以说促写。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
全班展示交流。
二、课后拓展。(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三、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大地的话
文章介绍的是谁的话? 它对谁说话? 都说了那些话?(1)小鸟图片(2)草的图片(3)鱼的图片(4)种子的图片
无私 爱 奉献
课后反思:
总第三课时
课题: 《语言的魅力》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教学重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教学难点:感悟“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教学方法:朗读体味法 讨论交流法 教学手段: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
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魅力、电视的魅力„„)
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言的魅力》。
(板书: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
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 头发斑白 无动于衷 良辰美景 绅士 嬉戏)
(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
(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处理方法: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正音时,可以强调:穿着(zhuó)华丽)
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3名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
随机理解:无动于衷)
三、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过渡:同学们,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而且还多极了,一天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
1、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情况没有变?(还是那个盲老人,身旁还立着一个木牌子;还是在巴黎繁华的大街上。)
2、既然还是在巴黎这条繁华的街上,还是那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还是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在乞讨,可是为什么人们的变化这么大呢?
过渡: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木牌上的字变成了――
(学生齐读。老师范读。注意把握“可是”的语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3、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让学生结合板书,发挥想像,充分发言。如果学生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让他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再来体会。)
4、(出示图片)是的,看到这句话,我们想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它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合上图片)可是,这良辰美景,(引读)――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引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板书:产生同情)
5、一句充满魅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让我们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教学反思:
总第四课时
课题: 《语言的魅力》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教学重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教学难点:感悟“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 朗读法 教学手段: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拓展延伸
过渡: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出示图片:
1、不要踩草坪!
2、浪费水罚款!)
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
(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意的语句,教师可鼓励他们制成卡片,贴于宣传栏上。)
三、课下延伸:
在我们新建的校舍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脚印,请你设计一个警示语,好吗?
如果你认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警示语,也请你动动笔,运用恰当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来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四、课后小结。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读准每一个生字
总结出生字中最易读错、写错和混淆的字 找出生字词中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字典或词典弄懂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后反思:
总第五课时 课题: 《秉笔直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抓住要点,绘声绘色的复述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格。教学难点;学会提出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方法:谈话法 自学法 谈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前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秉笔直书”的资料,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2、归纳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弄清“国王”、“庄公”、“国君”、“相国”的意思,理解“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了解太史的职责,知道“竹简”是怎么回事。
二、自读文章,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秉笔直书”,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教师梳理归纳他们可能提的问题:谁秉笔直书?他为什么要秉笔直书?秉笔直书的后果是什么?)
2、围绕自设问题,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
三、交流汇报。
四、教师小结。课后反思:
总第六课时
课题: 《秉笔直书》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抓住要点,绘声绘色的复述课文。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格。教学难点;学会提出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方法:谈话法 自学法 谈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细读课文,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更好的理解太史伯、仲、叔和季,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的职责是什么?(2)他们是怎样做的?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3)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围绕“金钥匙”的提示再次默读课文。)
2、同桌交流,体会史官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在交流中重点理解这样几个句子:)
(1)太史伯说的两句话,第一句: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的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先让学生充分的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使学生在朗读中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不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重点体会“本分”,可以请学生说说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工作,都有些什么本分。从而感受太史必须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
(2)第二句: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在理解了伯说的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后,再来读这一句话,可以多找几个学生读,甚至由老师范读,目的就是要引导体会伯为了说实话宁肯牺牲自己的那种毫不畏惧的精神。从而感悟人物性格的耿直,敢于直言。)
(3)太史仲的话: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太史伯就因为说真话而被崔杼杀害了,仲还敢这么说,难道他就不怕死吗?通过“面不改色”、“冷笑”,体会他的毫不畏惧,感悟人物特点。)
(4)前面的三位太史都已经被崔杼杀害了,这时候第四位太史季他又是如何做的呢?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小组交流,通 过太史季的话,体会他毫不畏惧,点出崔杼杀人后的心虚,而季自己为了尽太史的本分宁肯去死的浩然正气。)
3、指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再一次深刻体会四位太史一身正气、仗义直言的高尚品格。
指导朗读要点:要注意抓住崔杼神态变化的语句(生气、气哼哼、不再说话、恐慌、长叹一口气),读出不同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范读、分组齐读)
4、讨论:崔杼都已经杀了太史伯了,为什么仲、叔和季还要誓死按照事实写历史呢?
(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这样做不值得,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或许可以换一个竹简欺骗崔杼。老师这时候必须给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太史就是真实的记录历史的人,必须说真话、写真事,还历史以真实比个人的性命还要重要。领悟“秉笔直书”的深刻含义。)
三、指导复述,交流收获。
1、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回顾课文,积累语言。(有重点的摘抄词语,比如“不屈服”、“本分”,这样的词能够帮助理解几位太史秉笔直书的高尚品格。)
3、交流学文后的收获,联系现实思考太史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4、结合课文,谈谈对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的理解。
四、教师小结课文内容。板书设计;
秉笔直书
太史伯 尽职尽责
太史仲 刚正不阿
太史叔
太史季 宁死不屈 课后反思:
总第七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再根据本组课文的重点,了解一些关于语言的词语。
2、围绕一定的主题,畅谈自己的感受。
3、完成作业
教学重点:把一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教学难点:说真话,表真情,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写出来。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 谈话法 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我的摘录笔记
1、出示幻灯。
2、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他们的用法。
3、根据本组课文,进行笔记摘录,小组交流。
4、小结。摘录内容:
重点的语句、重点的词语 摘录的重要性: 摘录需要注意:
(一)读一读
1、读一读词语。
2、它们都有那些特点。
3、你理解那些词语,讲给大家听听。
4、用它们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表述语言的词语还有哪些?
(二)畅所欲言
你有下面的感受吗?任选一项说一说。
1、此时无声胜有声。
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1)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回忆有无类似的感受。(3)谈一谈自己的感受。(4)背诵积累。
(三)初显身手 课后反思:
总第八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浏览《难忘的一句话》,感悟“语言的魅力”。2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3用真实的语言具体地叙述一件事,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重点:积累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倾听能抓住要点。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 谈话法 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提出问题。
(二)再读课文,思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画出令作者难忘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令她难忘。
(四)这句话对作者的一生起着重要作用,也验证了上节课所讲的畅所欲言中的哪句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五)小结。课后反思:
总第九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浏览《难忘的一句话》,感悟“语言的魅力”。2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3用真实的语言具体地叙述一件事,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重点:积累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倾听能抓住要点。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 谈话法 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 学习书中例文。
1、读两个小片段,说说分别写什么?画出两段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使你明白了什么?
2、使文章生动的方法是什么?
(一)习作审题 会说话的-----------------------的话 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题一:
1、可补充的内容较丰富,如动物(小鹦鹉、八哥„„)、人物。
2、内容上注意写清体现“会说话”的事例。
题二:
1、可补充的内容如令人难忘的话、令人振奋的话、奇怪的话„„
2、注意选材要新颖。
3、内容上突出为什么难忘、振奋、奇怪„„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使文章更生动。
题三:
1、抓住题眼忘不了的话,多问几个为什么。
2、相关事例说清楚具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内心活动。
(三)金钥匙————怎样做好主持人。
板书设计:
会说话的-----------------------的话 我总也忘不了那句话
课后反思:
第2单元:春潮
总第10课时 课题:
《春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学方法:自学法 朗读体味法 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
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板书课题)
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
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
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 “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
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
2、指导朗读第二段。
(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
(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
暗了。”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
3、引导背诵:(1)出示: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______________。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2)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四、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总第11课时 课题:
《春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2、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学方法:自学法 朗读体味法 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二、大江复活,欣赏春天
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
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学生可能说出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
3、指导读。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也更能够体会到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1)读感悟,练读课文。
(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与壮观的景象。
(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更容易进入情境,进而感悟文章,读好文章。)
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
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
②“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 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处理,主要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
4、配乐朗诵(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辅助感悟。(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
5、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苦菜花》的写作背景。这里不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侧重在爱国教育上。)
三、春潮澎湃,赞美春天
1、出示课件:春天刚刚逼近,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开冰的奔腾汹涌的情景。
2、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
3、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去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拓展阅读,比较春天
给同学们推荐三篇文章:
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2、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3、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板书设计:
春 潮
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
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
课后反思:
总第12课时 课题:
《三月桃花水》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 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学重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交流法 朗读体味法 教学手段: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如果没有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
《春潮》对比阅读。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语时语言应力求优美,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
催促、应和)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 水声如音乐)(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
三、读课文,思考问题。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2、标画出文中的两个问句。找一找答案。
3、再次准确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总第13课时
课题:
《三月桃花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2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学重点:
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交流法 朗读体味法 教学手段: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课时内容
二、精读悟情
师: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
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1、3、4段)
2、(重点指导朗读第4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 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
4、教师引读第3段,全班感情朗读第4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水清如明镜”――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2、5、6段)
2、(重点指导学习第4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认字、读书就行了,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发展学生的思维。即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思维等容易忽视的问题。]
三、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7-9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
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全班配乐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课后反思:
总第14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春的美丽。明白“一年之际在于春”的道理。
2、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歌、农谚。
3、巩固学习短文的方法,完成描写春天的习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4、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教学重点:
运用学习短文的方法,自主学习短文。教学难点:
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
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我的摘录笔记)
1、回忆《春潮》和《三月桃花水》是从那些地方展示各自的特点的。
2、读一读下面两组词,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耳语
禁锢
崩溃 回旋
袅袅
沉醉
3、展示自己的摘录笔记。
4、读一读。
二、畅所欲言
1、弄懂什么是农谚。
2、展示课前同学们收集的农谚。
3、讨论春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开卷有益《泼水节》
1、读文思考:课文围绕“泼水节”都写了哪些内容?用“/”把不同的内容划分开。课后反思:
总第15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春的美丽。明白“一年之际在于春”的道理。2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歌、农谚。3巩固学习短文的方法,完成描写春天的习作,表达自己的情感。4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教学重点:
运用学习短文的方法,自主学习短文。教学难点:
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
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教
继续学习《泼水节》
1、预习《泼水节》时你提出哪些质疑?又是如何作答的?
2、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3、展示收集的《泼水节》相关照片以及傣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
4、阅读短文5至7自然段,然后练习复述“周总理过泼水节”的情景。
一、学习《抢春水》
1、回顾前两单元学习课文的方法。
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抢春水?短文想说明什么?
3、出示课前教师准备的摘录笔记 课后反思:
总第16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春的美丽。明白“一年之际在于春”的道理。2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的方法,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歌、农谚。3巩固学习短文的方法,完成描写春天的习作,表达自己的情感。4学会积累、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教学重点:
运用学习短文的方法,自主学习短文。教学难点:
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讨论法
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比较《泼水节》和《抢春水》有什么共同点?
一、审题
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忪的双眼,欢迎我们投入她热情的怀抱。任选一题,用你的笔来描绘春水吧。
二、任选一题,谈一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三、如何把文章写的生动具体?(在描写的过程中,运用修辞方法会使语言更加生动)
四、注意事项
1、要观察事物的形、色、光及其变化,还可以倾听,可以触摸,把感受充分写出来。
2、在描写的过程中,运用修辞方法会使语言更加生动。
五、学生习作
六、评奖誊写 板书设计:
泼水节
抢春水
人们对春的渴望与喜爱对未来的期盼
一年之计在于春
课后反思:
第3单元:花
总第17课时
课题;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仔细体会两首诗的意境,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展开联想。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自学法
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生说)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
《畔独 步寻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原来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配乐范读古诗)好,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我们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有感情地朗读。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
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 花的图片)
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
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黄莺)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
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赞美春天)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
二、总结学法:(课件出示)课后反思:
总第18课时
课题;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
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诗的意思,仔细体会两首诗的意境,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展开联想。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自学法
练习法等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我们就用上一节课的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
二、学习《游园不值》
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1)齐读诗题。
(2)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3、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怜:爱惜。
(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4、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开。
春色 / 满园 / 关 / 不住,一枝 / 红杏 / 出 / 墙来。(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
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 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三、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可吟诗、画画、习作等)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游园不值 久不开(扫兴)一枝红杏(惊喜)
课后反思:
总第19课时
课题
《种一片太阳花》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特点描述的写法。知道太阳花花期的特点体会太阳花顽强向上,把有限的精力尽情绽放的品格。理解个人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
2、品味语言,体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语感。
3、复述课文重点章节,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难点: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思考花与人的关系。教学方法:自学法
练习法
朗读体味法
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教学过程:
一、轻松导课,激起学趣
在院子的角落里,默默地盛开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它们永远向着太阳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它就是太阳花。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出示课题:种一片太阳花(板书)
二、提纲挈领,抓住要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太阳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轮读课文,分别正音。
三、初读品味,切入主题。
1、学习1――5段,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全班交流。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选择太阳花来种的原因是什么。
是啊!由于太阳花很好服侍,所以大家选择了她。
三、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总第20课时
课题
《种一片太阳花》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特点描述的写法。知道太阳花花期的特点体会太阳花顽强向上,把有限的精力尽情绽放的品格。理解个人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
2、品味语言,体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语感。
3、复述课文重点章节,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教学难点: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思考花与人的关系。教学方法:自学法
练习法
朗读体味法
讨论交流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二、抓住关键,理解主旨。
1、作者深深被太阳花吸引,他们来年还要再种太阳花,这又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6――10段,看看太阳花究竟什么地方深深地吸
引了作者。
2、学生读读,划划,写写,议议。
3、学生交流。太阳花究竟什么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1)颜色美: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艳丽、夺目,五彩的锦缎。
(2)形态美:大朵、小朵、单瓣、复瓣。(3)经久不衰:从初夏到深秋。
(4)不娇气:太阳花特别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只有太阳花,阳光越是炽热,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
指导朗读:假如有这么一丛艳丽茂密的花儿开在你的面前,你有什么感想?带着这种赞叹、敬佩、喜爱的感情读读这部分。(出示课件)
4、除了颜色美、形态美、经久不衰、不娇气之外,太阳花还有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
(出示句子)“作为单独的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
“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一见阳光,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绽放,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
“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短促,但从整体上看,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太阳花顽强向上,生机勃勃、团结乐观的精神感染着人们。
5、你想对这些花儿说些什么?带着感情自由读9、10段。
6、作者被深深地震撼了,所以他发自肺腑地说:“太阳花的事业,这样兴旺发达,这样繁荣昌盛。“(课件出示这句话)
什么样的事才能称得上“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齐读这句话。
三、总结升华。
这普普通通的太阳花身上所蕴涵的精神力量打动着我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具有太阳花精神的人有很多。他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比如雷锋、孔繁森、任长霞、非典时期的白衣天使……
如果采一捧美丽的太阳花,你会送给谁?为什么?把心里要说的话写在练笔本上。
板书设计:
中一片太阳花
1、为什么要种太阳花?
2、文章那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太阳花?
课后反思:
总第21课时 课题:《花之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深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照学生的理解和需要,背诵喜欢的段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一段。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与“笔下生花”结合,写一篇关于花的想象作文。
4、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教学重点:
理解“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读、想、议、读,体会课文第一人称和拟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练习法
自学法
朗读体味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
能不能背一首描写花的诗词或文章片段?
有一位黎巴嫩著名的诗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那他对花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纪伯伦的一篇文章《花之咏》。(板书课题)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字典,记录下“咏“字的几个含义,谁来说一说?
(“咏”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是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吟唱,如“歌咏”;二是用诗词等来叙述,如“咏梅”)
那在“花之咏”中“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来解释。
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语言之美。
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跟读,边听边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
三、同位互读课文,互相正音。
想一想,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四、朗读课文,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总第22课时
课题:《花之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深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照学生的理解和需要,背诵喜欢的段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一段。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与“笔下生花”结合,写一篇关于花的想象作文。
4、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教学重点:
理解“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读、想、议、读,体会课文第一人称和拟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练习法
自学法
朗读体味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个人练习朗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想想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谈感受时注意引导学生谈出个性化的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
(1)想象大胆奇丽:“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2)仔细观察生活:“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3)用词丰富优美:多个自然段皆可看出。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各个自然段。
二、体会情感,释题。
1、“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怎么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花之咏》?
3、课题当中的“咏”字是什么意思?
三、个人练习有感情朗读。
1、指名配乐朗读。
2、各小组合作表演读。
四、深化理解。
同学们,你们多次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提示学生:可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读后的感受,比如用几个成语概括,引用一首诗或词来表达,或者画一幅画,唱一支歌,跳一曲舞来抒发感受。
五、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花之咏 一句话 一颗星星
大地的女儿
我是
朋友间的一份礼品 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 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
课后反思:
总第23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花”字的成语,诵读《吴兴杂诗》。
2、学习短文《朱德与兰花》。
3、收集“花” 的相关资料。教学重点:有条理地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以“花”为题进行阅读、积累和习作。教学方法:练习法
讨论交流法
谈话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教。教学过程: 我的摘录笔记。
(1)经久不衰、偃旗息鼓、短促……(2)湛蓝、孕育、啜饮……
(3)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4)……
交流一、二单元你的摘录笔记。
1、带“花”字的成语。
(1)读一读这些词语,观察他们的特点。(2)你理解他们中的那些词语?(3)选用你理解的词造句。(4)你还知道那些带花的成语。
3、读《吴兴杂诗》,知道诗中描绘的是田园风光。诵读这首小诗并摘抄下来
课后反思:
总24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花”字的成语,诵读《吴兴杂诗》。2学习短文《朱德与兰花》。3收集“花” 的相关资料。教学重点:有条理地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以“花”为题进行阅读、积累和习作。教学方法:练习法
讨论交流法
谈话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教。教学过程:
一、学习短文〈〈朱德与兰花〉〉
二1、读短文,标出自然段。
2、读一读短文上的小诗,说一说赞扬了兰花什么精神。
3、回忆本单元写花的文章,分别借花说明了什么。
4、小结:看似写花,实为映人的方法叫借物喻人。
三、初显身手
四、课堂作业。课后反思:
总第25课时
课题:
《 语文天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花”字的成语,诵读《吴兴杂诗》。2学习短文《朱德与兰花》。3收集“花” 的相关资料。教学重点:有条理地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以“花”为题进行阅读、积累和习作。教学方法:练习法
讨论交流法
谈话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教。教学过程:
一 交际主题:你最喜欢那种花?向同学们和老师介绍。二 交际提纲:注意交际时条例要清。三 交际方法:小组交流。四 笔下生花
1、审题 2、思考方法 3、逐题抓关键 五
学生动笔写作。板书设计:
花
你最喜欢什么花?
为什么喜欢它?
它有什么特点?(形、色、味)
从它身上或成长特点上,你受到的启发。课后反思:
第4单元:手
总26课时
课题: 《我们的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3(3)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结合生活,进行合理想象。教学难点:
体会人间美好的感情,生活的幸福、美好。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朗读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枫叶、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剪纸、画画、写字……)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聪明的孩子最会学习。开始学习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
(2)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
(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指名读,美读。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好在哪里?
2、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桥)
(2)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
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
(2)齐读。
(3)有感情的朗读。
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接读。
(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仿写。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
五、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六、布置作业 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板书设计:
我们的手
是电线、是桥、是船、是小鸟 幸福
友谊
真诚
快乐
教学后记:
总27课时
课题: 《我们的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35(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教学重点:
结合文章,结合生活,进行合理想象。教学难点:
体会人间美好的感情,生活的幸福、美好。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朗读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复习
二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句,准备交流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
(2)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
(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指名读,美读。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好在哪里?
2、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桥)
(2)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
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
(2)齐读。
(3)有感情的朗读。
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接读。
(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仿写。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
五、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六、布置作业 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
板书设计:
我们的手
是电线、是桥、是船、是小鸟 幸福
友谊
真诚
快乐
教学后记:
总28课时 课题: 《一双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感情,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教学方法:讲练法
朗读法
自学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借助认字表、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注意:“忪”“茧”的正确读音。
(2)学习会写的字:
先给生字注音。读一读。确定容易记住的字,将难字标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
找出形近字,写在练习本上,并练习组词:
均()程()奖()张()
钧()逞()桨()章()
(3)重点学习易错字:“皂”的下面是七。
2、找出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
自学:“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试着做学习笔记。
3、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资料袋。
二、预习汇报、提高:
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扩词练习。评判组词。
4、书写指导:把难字写正确。
5、交流资料。
三、巩固小结。课后反思:
总29课时
课题: 《一双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感情,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教学方法:讲练法
朗读法
自学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介绍: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
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
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以强带弱。)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2)积累喜欢的词语。
(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
(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
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
4、小组讨论并汇报:
(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谈你的理解。
(扣准课题思考问题)
(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
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
(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读文1、2、3自然段理解)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3)自读课文(4――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你见过这样的手吗?
(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说说为什么?
6、本文要告诉我们:
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
修改自己的笔记。
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
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
(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近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
二、大家一起长本领:(结合书后“日积月累”进行学习)
1、积累手的动词。
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
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
双
手
(粗糙、坚硬、与众不同、勤劳、造福人类)的手
课后反思:
总30课时
课题:《手上的皮肤》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增强学生对手的情感。
2、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训练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法
自学法
朗读体味法等 教学手段
仔细观察双手,写一篇观察日记;搜集有关手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召开“新闻发布会”,引入新课。
1、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关于手的“新闻发布会”,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介绍给大家。(学生自由发表观察结果,说说对手的了解。)
2、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到这里大家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手的信息,看来你们都
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今天我们共同读一篇关于手的文章,来更加系统的认识我们的双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做出评价。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文章哪一段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读一读。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总31课时
课题:《手上的皮肤》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文,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增强学生对手的情感。
2、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训练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法
自学法
朗读体味法等 教学手段
仔细观察双手,写一篇观察日记;搜集有关手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合作交流,研读课文。
1、学习方法。瞧,这一课的“金钥匙”又要教给我们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共同听一听。(教师出示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2、运用学法,默读批注。
3、合作交流,质疑解疑。
(1)交流自读批注的结果,说说学习中的收获。
41(2)进行“你问我答”:说说学习中的困惑,请小组成员解决。
4、全班交流,理清脉络。
(1)提出小组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补充解疑。
(2)全班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手上的皮肤?自由发言,指名板书。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引导思考以下问题:
①第四段中处理的问题:相互比一比指纹是否相同。
②第二段中处理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人双手的特点?
③第三段中处理的问题:如果有人去看手相,你打算怎样劝说?
5、借助板书,浏览课文,试将每段的大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一说。
小结:除了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拓展延伸。
1、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手上皮肤的知识?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的双手?
三、布置作业。
1、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 《手指》。
2、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手上的皮肤
用途大、学问多 课后反思:
总32课时 课题:《 语文天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手”的成语。
2、实践初显身手,阅读〈〈手指〉〉,体会手指的用途。
3、习作。教学重点:
通过积累,了解更多关于手的知识。教学难点:
学会审题、会分析作文题。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摘录笔记
1、出示书中的例子。
2、交流你这一单元的摘录笔记。
3、指导学生在笔记中加入适当的插图。
二、读读成语
1、观察一下成语的特点。
2、你理解他们中的那些词?
3、选你理解的词语造句。
4、你还知道哪些带“手”字的成语。
三、初显身手
1、分小组,选择一种有趣的游戏。
2、合作完成游戏,另选一个有条理地记录下游戏的过程。
3、组员共同思考,用简单的、准确的词语概括每一
课后反思:
总33课时
课题:《 语文天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手”的成语。
2、实践初显身手,阅读〈〈手指〉〉,体会手指的用途。
3、习作。教学重点:
通过积累,了解更多关于手的知识。教学难点:
学会审题、会分析作文题。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学习金钥匙的内容。
1、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记下不懂得问题,做简单的归纳概括,这些都是做批注笔记。
2、回忆这一单元此方法的运用过程。
二、用批注的方法学习“手指”
1、读文,用批注的方法自学。
2、交流学习体会。
3、朗读好词佳句。
4、这篇短文让你懂得了什么?
三、排演课本剧
要求:以短文为依据,进行再创造,形式不限。课后反思:
总34课时
课题:《 语文天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摘录笔记,积累带“手”的成语。
2、实践初显身手,阅读〈〈手指〉〉,体会手指的用途。
3、习作。教学重点:
通过积累,了解更多关于手的知识。教学难点:
学会审题、会分析作文题。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一、审题
*——— 的手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二、分析题目 题目一:
1、可补的题目范围很多。
2、思路。题目二:
想象兄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这件事的经过是什么?这件事让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注意:想象要合理,要蕴涵一定的道理。
一、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 的手
选定题目——描述手的特点——选择事例加以说明——总结手的特点
*想象作文:五指兄弟
想象兄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这件事的经过是什么?这件事让大家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智谋
总35课时
课题:《草帽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
2.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
3.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
4.认识生字9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2、让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
教学方法:练习法
讨论法 等
教学手段 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贺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的谋略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计”字。师:“计”什么意思?你能用“计”组词吗?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特别善于运用“计”的人?(学生自由说。说多少不限制、不要求。)
2.板书:草帽。师:我们今天来学习《草帽计》。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是“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草帽计是什么?”“运用了草帽计,结果怎样?”“草帽计好在哪里?”等)
二、自学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字词和问题,准备质疑。检查自学情况。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出示词语:湘西 贵州 蒋介石嗡嗡 侦察 葫芦 山土坊 匪军 丢盔弃甲
(指名读——齐读——比赛读——“开火车”读)
4.指导写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重点指导“州”、“匪”的笔顺。)
5.在地图上找到“湘西”,“贵州”。你们对二万五千里长征有什么了解?
三、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四、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查字典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总36课时
课题:《草帽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从贺龙想出的办法中体会他的聪明才智,思考草帽计成功的几个重要因素。
2.通过对成语的理解,体会敌人麻痹大意、丑态百出的愚蠢。
3.学习用尽量少的文字概述草帽计。
4.认识生字9个,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2、让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丰富自己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
教学方法:练习法 讨论法 等
教学手段 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贺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的谋略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昨天,大家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齐读课题)
2.首先,通过学习,你们认为“草帽计”是谁想出来的?
二、精读课文
1.了解故事起因。
49(1)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贺龙根据哪些情况设下草帽计的?找出相关语句,用“________”划出来。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①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天气炎热?(指名读——齐读)
②哪些句子体现了当时情况紧急?为什么要选择在平坦的场地丢草帽?
③贺龙看到这些情况,心里是怎么想的?用“贺龙看到 _________,心想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小结:面对天气的炎热,面对敌人的追击,贺龙不仅没有慌张,反而运筹帷幄,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的心理想出了草帽计。
2.重点学习实施草帽计的经过。
(1)默读课文3、4段,小组交流:
①军为什么会中计?说明了什么?
②白军最后的结局怎样?文中哪些成语讽刺了白军的丑态?
(2)教师点拨: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语文2
泸县龙城学校2014年语文科资料
泸县龙城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
B段(词语、句段部分)
班级:姓名:
一、辨字组词。
彻()幼()嘲()拦()吁(砌()幻()潮()栏()呼(捕()铛()荧()避()削(哺()挡()莹()僻()哨(龟()凯()驻()健()腕(鬼()皑()拄()建()蜿(二、说说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可以换个词语。1.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2.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3.从孩子的嘴里飞出了宛转的夜莺的歌声。()..4.我的爸爸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
三、选择正确的意思。
1.深思熟()虑 .
A、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 B、程度深 C、因常见常用,知道得很清楚2.攻无不克().A、能 B、克服 C、战胜3.人手()一册 .
A、拿着 B、技能,本领 C、擅长某种技能的人4.地大物博().A、多,丰富 B、知道得多 C、用自己的行动换得5.疾()驰 .
A、病B、恨C、快
四、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2.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2)在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使我的素描画进步很快。
(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4)上课时,始终专心听讲,因此,成绩很好。)揭()碍()踢()锡()挺()蜒())))))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东施效颦话语词》教案2 北师大版
《东施效颦话语词》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2、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3、学习作者条理清楚的写法。[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语言亦庄亦谐,耐人寻味的特点。
2、学习本文结构安排条理清晰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文中“读一九八八年《读书》上尘元先生的连载文章《在语词的密林里》,很感兴趣。忍不住东施效颦,到密林里览览胜,顺手牵羊,‘乱砍乱伐’一下”一句话?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题:
请同学们说说“滑坡”“刹车”“军备竞赛”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
二、作者简介:
作家简介:王蒙(1934~)自然情况: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这时期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三、分组探究,质疑解难。
1、积累词语:
东施效颦()顺手牵羊 进谗()诬()陷
贬()意 谦逊()反馈()时髦()
示瑕求疵()拈()花惹草 嗲()推敲
媒妁()之言 差强人意 惩前毖()后 斟酌()指名道姓
2、本文作者列举语词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对我们学习写作有何帮助?
3、本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对于我们在日常口语交际方面有何借鉴意义?
4、如何理解文中“读一九八八年《读书》上尘元先生的连载文章《在语词的密林里》,很感兴趣。忍不住东施效颦,到密林里览览胜,顺手牵羊,‘乱砍乱伐’一下”一句话?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不求千篇一律,但求言之成理。)
四、课堂拓展练习: 请用“聪明”“愚蠢”两个词语,结合自已写作,仿照本文“效颦”一下。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一、二、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参照本文的说法,辨析《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中的“报告”“反映”的含义。
二、试仿照本文,述说“滑坡”“刹车”“军备竞赛”的本义和新产生意义。
【文章讲解】
第一段,有一个词“乱砍乱伐”,值得注意。“乱砍乱伐”本来是特指对山林植被的破坏,这里却用来指为文说话。
报告:本来是下级对上级的,但做报告、传达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之类却相反,变成了含有上级对下级的意味,不言而喻,这些是堂而皇之的;
而“打小告”,则有“进谗或诬陷”的贬义,这里要注意的是,不仅是语词有贬义,而还涉及打小报告者的人格问题了。
明明是上级对下级做报告,却有意放低姿态,不说做报告,而用下级对上级的词语“汇报”。表面上,是近乎用词不当,实际上,表示比较谦虚。
书记本意是秘书。称党政领导职务为书记是为了体现更加民主的新兴精神。
批评和批判最初二者相通,即评论之义。随着实际生活的演变批评似乎专指“示瑕求疵”,而批判、大批判的含义就更为严重了。
学习:从普通词义,变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政治含义。
作风:从一般工作风格,变为男女关系方面的含义。
对象:从哲学意义,转化为恋爱方面的特指。
帮助:从援救的意义,转换为政治生活中批评的意思。
点名:从出勤在岗,转换为直指其名的行政的、政治性的批评。【讲解】
1.文章开头一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对现实生活的调侃,从而为下文对剃头匠的回忆做铺垫。2.作者一开始不喜欢剃头,但为何后来又喜欢上了?
剃头匠的服务周到、细致,有情有意,态度温和、谦卑。技艺精湛;剃头铺里天南地北地闲聊。
3.文章为什么要多处提到梁实秋先生以及他的关于理发的文章?
梁实秋对于理发师描写的文章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方面可以唤起读者美好的回忆和审美愉悦,另一方面用梁实秋的文章来印证或纠正自己的感受或者读者已有的印象从而建立起对剃头匠真实客观的评价。4.本文中的“我”,为什么“心底怅然,不由追怀起当年的剃头匠”?
新老理发师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差别太大;当年充满人情味的和谐人际、良好风尚令人怀念,如此风尚有所缺失令人怅然。
5.当年的剃头匠有着怎样的形象?现在的理发师呢?
剃头匠:善良、憨直、热心、重情义、敬业。
现在的理发师:麻木、势利、冷漠、敷衍塞责。6.本文词语运用的特色。
生动形象传神、风趣幽默。
【小结】
本文从词语的本义和现行义的矛盾中分析于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当今词语因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从这里我们应该体会到,语词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有一定的关系。课后反思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教案2
第一单元 我们天天在进步
一、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热爱生活、不畏挫折、乐观向上、有自信心、宽容待人的态度。
2、行为与习惯:遇事不怕困难,会发扬自己的优势,且能取长补短、待人宽容。
3、知识与技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会正确面对挫折,了解自信的含义,学会全面看待自己,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教学重难点
1、知道怎样迎接生活中的风雨;
2、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点;
3、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才有利于个人进步。
三、课时安排
第1个主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生活中难免有风雨 1课时
接受风雨的洗礼
迎来美丽的彩虹 1课时 第2个主题:我是好样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1课时
自信伴我行 1课时
第3个主题:我懂得了„„ 取长补短 1课时
宽以待人 1课时
共计:6课时
1、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雨,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知道如何面对挫折,迎接风雨的洗礼。
2、情感目标:敬佩那些在失败面前不灰心,勇于接受挑战的人。
3、行为目标:在失败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二、教学重点
怎样迎接生活中的风雨。
三、教学难点
1、懂得生活中难免会有风雨,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2、在失败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我们的心情也像天气,有晴天也有雨天。那么什么时候你们的心情会像阳光一样灿烂,什么时候又愁云满布呢?
教师小结:我们每位同学的生活都很幸福。我们像美丽的花朵,在亲情、友情、老师的关怀下茁壮成长。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成长之路撒满阳光,一帆风顺。然而,生活中难免有风雨,我们的天空不可能每天晴朗。板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齐读课题。
二、学文明理。
1、当这些“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光顾你的时候,你刚才发言告诉了老师和同学,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刚才那些说出自己烦恼的同学,心情舒畅了许多,有个叫琳琳的同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她也有烦恼要告诉我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琳琳的故事吧。
2、边读边思考问题,比赛失败是不是就意味着差劲?如果你是琳琳,你会怎么想?
3、课件显示文字:当我们遭遇挫折时,让我们难受,令我们沮丧的,往往不是事 2 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该事情的看法和态度。提问:如果你是琳琳,你会怎么做呢?你怎样看待比赛的失败呢?
4、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小结: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一味地自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
6、读课文中琳琳后来对失败的看法。
因为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选准突破口,采取合适的对策,才能战胜挫折。在分析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奋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反馈检测。
课堂活动:你的心事我来听。
写下自己的体验日记:我最近的烦心事,你是怎么处理这些的?大胆举手吐露心声。
四、情感升华。
1、要正视挫折,不畏惧挫折,具有不畏挫折的精神,从精神上战胜挫折。
2、要冷静分析原因,找准战胜挫折的突破口。
3、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听音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4、主动寻求帮助。有什么心事可以给老师或家长倾诉,寻求帮助。
五、结束新课。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歌来结束今天的课。欣赏歌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正是在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生活的风风雨雨锻炼着我们,风风雨雨中我们在成长着!
2、我是好样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点。懂得认识自己的长处,不断发扬自己的长处,就能使自己不断完善。
2、行为目标: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让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3、情感目标:刻苦努力,尽量使自己的长处得到不断发展。
二、教学重点
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点。
三、教学难点
1、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2、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自然界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优势,羚羊善奔跑,孔雀会开屏,老鹰搏击长空。那同学们你有什么长处,你的长处在哪里,你发现了吗?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有的同学们是小画家,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有的同学是运动健将,在赛场上大展风采,还有的同学是演奏家,可以奏出悦耳的歌曲。看来同学们真是多才多艺的!
齐读课题。
二、学文明理。
过渡语:那我们再看看文中的小朋友他们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棒?
1、提出问题:这些事情同学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他们身上有一样共同的东西,你发现了吗?是什么?
2、什么是自信?
师作小结,出示课件:自信即相信自己,能够充分看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有能 4 力做成某事。
3、指点明确: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做一个自信的人,要时时刻刻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想我可以做好,我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棒。
三、深化观点。
1、自信: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精神,一个人缺乏自信,就会像汪洋大海上漂浮着的一朵浮萍,无着无落,无依无靠,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渡过海洋,抵达宽阔彼岸的船,那么自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3、课堂小活动:
幼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表扬,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表扬,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写下体验日记。
四、反馈检测。
那么我们怎样做?才可以成为自信的人?才能使我们走向成功呢?
1、我的快乐我作主,多想一些开心的事;可以回忆以前美好的事情;
2、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往成功;
3、面带微笑,挺胸抬头;
4、主动与人交往,多交朋友,相互倾诉;
5、欣赏振奋人心的音乐;
你还知道哪些小窍门呢?我们来读读牛顿的故事吧。
6、多读有些名人成功的故事,激励自己。
五、情感升华。的确,自信的人显得开朗大方,有人缘,自信的人最快乐,自信能帮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让我们来读读名人名言,来请同学们说说有关自信的名人名言。
5(齐读)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自由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高尔基)信心比天才重要(希腊)信心是命运的主宰(美国)
六、总结。
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一个自信的人!诗朗诵 《欣赏自己》。
3、我懂得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
(1)能全面俩接自己,既看到自己长处,也知道自己的不足。(2)学会欣赏他人,知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完善自己。(3)知道宽以待人的含义,并学会与人交往中待人宽容。
2、情感目标:愿意不断学习别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3、行为目标:
(1)注意发现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2)不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才有利于个人进步。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并掌握取长补短的具体做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取长补短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同学们对这个独特的自己是否了解得比较全面、比较准确呢?让我们进入下面的主题活动“猜猜我是谁?”就可以检查出来了。
二、活动:我的自画像
1、每人在纸条上写下一段描述自己的话,具体写法可参照P13教科书示例。提示:在纸条上写一段描述自己的话时,一定不要把自己名字写上了,且既要写优点,也要写缺点。
2、全班交流:随机抽取学生上讲台宣读纸条上的内容,台下的同学猜测:纸条上描述的是谁?
3、教师小结,并适当点评:
哪位同学的描述最生动形象,猜中所花时间最短。
过渡: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最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大胆地展示给周围人看,并继续发扬;对于他人的长处,我们要善于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也就是成语“取长补短”的含义。
三、学文明理
1、阅读教科书P14_15页,并思考:看了这部分内容,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什么启发呢?
2、全班交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归纳出观点。
四、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 宽以待人
一、导入语。
1、“宽以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宽以待人”这个成语,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二、小组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如唱歌、诗朗诵、绘画、摄影、书法、讲故事、图片资料展示等),表达自己对“宽以待人”的理解。
三、全班交流。
评一评,比一比:哪一个组参与活动的同学多?哪一个组表达的形式多? 过渡:在同学们的日常交往中,经常会有一些小矛盾、小摩擦,同学们是怎么对待和处理的呢?
四、学文明理
1、阅读教科书P17页,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果你是田亮的朋友或文文的朋友,你会怎么办呢?二是如何理解“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俗话呢?
过渡: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梅欣和英子的故事》吧。
2、学生表演情境剧:他(她)原谅了我„„
3、真诚分享:评论剧中内容,梅欣与英子的扮演者交流内心感受。其他同学讲述:受到他人宽容以待的经历并分享当时的内心感受。
4、全班交流:回答前面提到的两个思考题,教师做一定的引导。
5、教师小结:宽容如一缕阳光,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我们原谅了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所以,我们因宽容而友谊常青,社会因宽容而和谐,人类因宽容而美好。
五、活动拓展
办一期“宽以待人”的黑板报或主题文化角,将学生收集的各种表达自己对“宽以待人”的理解的资料展示出来,以强化学生印象。
第二单元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一、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通信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与乐趣,激发人们对人类智慧的崇敬和敢于创造的情感。知道在信息社会中,必须遵守网络文明道德,学会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分享人类共同的信息资源。面对虚拟而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不断提高自醒、自律能力,学会选择健康的信息和娱乐方式,促进自我发展。
2、行为与习惯: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注重培养上网查阅、收集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以及在通信过程中的文明习惯。
3、知识与技能:了解通信工具的发展历史,知道各种通信、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作用,能正确地使用电话、电脑、邮件、报纸等各种信息交流工具和媒体。了解各种通信媒体使用过程中的规则,自觉遵守网络文明规则。知道在信息管理还不健全的今天,网络及媒体存在着许多失真、不健康等问题,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影响较大,培养甄别信息的能力。参与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活动,体验传媒人的工作,培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通信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激发学生对人类创造及智慧的敬仰之情。
2、了解电话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同类型电话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3、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课时安排
第1个主题:通信王国探秘 从烽火台到通信卫星 1课时
通信的文明 1课时
第2个主题:网络漫游 神奇的网络 1课时
网络红绿灯 1课时
第3个主题:小“窗口”,大世界 各种各样的“窗口” 1课时
我当传媒人 1课时
共计:6课时
4、通信王国探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信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激发学生对人类创造及智慧的敬仰之情。
2、了解电话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同类型电话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3、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遵守通信过程中的公共道德、法律法规,会使用文明用语,培养学生文明通信、爱护通信设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通信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激发学生对人类创造及智慧的敬仰之情。
2、了解电话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同类型电话的特点,学会正确使用电话。
3、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遵守通信过程中的公共道德、法律法规,会使用文明用语,培养学生文明通信、爱护通信设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中国及世界其它地区的通信发展史资料,了解现代邮政通信的方式及种类,了解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
学生:收集平信、挂号信、包裹、电报单等实物,各种不同类型的电话机。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六、教学时间: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谈话: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要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时间关系无法面谈,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 11 “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通信王国探秘》(板题)
二、师生交流
1、课件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上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烽火台,传递军情。)观看通信卫星工作图片,看图文了解通信卫星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归纳板书:这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这节课,就重点了解人类通信“从烽火台到通信卫星”的发展历程。
2、讨论、交流。
(1)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驿站接力传递:“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
师:烽火狼烟,八百里快报,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是祖先智慧的闪现。你知道古人还用什么方式传递信息?这些方式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生:“鸿雁传书”、“风筝传信”等。讲讲自己在电影了解到的古代通信的故事。(2)在国外,古代人们又是怎样通信的?
“漂流瓶”、“人员传递”(用图片展示马拉松的故事,师生介绍有关马拉松长跑比赛的知识。)
小结过渡: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传递速度慢、数量少。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三、探究活动
(1)交流实物:师生交流收集的平信、挂号信、包裹、电报单等实物,组织学生研究这些邮政物品的传递方式及特点。
(2)学习填写信封的正确方式。
(3)了解小资料:第一步发报机。进一步了解通信的发展史。
12(4)看书中图片,了解信件是如何邮寄到收信人手中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绿衣信使”工作的艰辛,感激邮政工作人员的辛劳。)
四、讨论探究
(1)老师用实物引导学生研究一种电话的功能及使用方式,了解电话每一个功能键的作用。
(2)分小组组织学生研究不同型号的移动电话的功能及使用方式。
五、活动拓展
组织学生搜集电话图片,办一个电话图片展。板书设计:
从烽火台到通信卫星
(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 现代社会离不开通信
第二课时
一、学生观看集体合作完成的电话图片展,了解电话的演进,真切感受到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话的种类越来越多,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
二、学生回顾自己收看电视的体会,了解现代通信光纤传导、同步传播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
1、看书中插图及相关文字介绍,了解卫星通信的发展过程,感受现代通信让“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蓝色的星球变成为地球村。
2、以北京2008奥运比赛转播为例,说一说现代通信是怎样快捷、高效传输信息的。
三、体验活动
1、请你支招。
看看下面这些情况(P26),说说选择什么通信方式最合适?
录取通知书可选用挂号信或特快专递邮寄既迅速又安全;祝福表妹的生日可以打电话、发短信或寄一张生日贺卡既时尚又温馨;给同学传照片可通过电子邮箱或QQ既快捷又方便„„
2、统计本班同学及家庭常用的通信方式,完成P26统计表。
四、总结,提出希望
从烽火台到通信卫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科技发展的过程,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让我们在享受人类智慧的同时,更应该为人类的智慧所感叹,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造福。板书设计:
从烽火台到通信卫星
(二)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勤学本领 造福人类
第三课时
一、表演导入
师:你知道什么叫“煲电话粥”吗?请看小品《打电话》。(内容主要表现通电话时不知道使用礼貌用语,通话时间冗长,语言罗嗦,简单的事情说半天)
二、学生讨论
1、如果是你打电话你会怎样做?
2、指导学生分小组开展模拟打电话活动,并在小组内展开评议。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听故事,探究竟
1、师讲述P27下图中的故事,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小朋友家电话费高的原因。
2、组织辩论:电话娱乐信息台能不能用。
小结:电话娱乐信息台丰富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快乐,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有节制地使用。
3、拓展活动:学生交流各自了解的使用电话的学问。如:打电话的礼仪,各种电话信息台的作用等。
五、辨析讨论,了解国家关于通信的法律法规
1、P28图中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明确偷听别人打电话,恶作剧拨打110报警电话,不经他人同意剪别人信封上的邮票是不文明的通信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社会公德,约束自己的行为。)
2、了解相关的通信法规,读一读,记一记。(P28下方文字)
六、总结
文明礼貌、节省时间、精打细算是每一个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养。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电话,打电话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掌握了通信中的学问,我们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通信文明人。板书设计:
通信的文明
文明礼貌 节省时间 精打细算 通信要遵纪守法 做现代通信文明人
5、网络漫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的含义及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受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知道《全国那个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培养文明上网一是,提高学生抵御不良网站的侵蚀,不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三、教学难点
理解网络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神奇。
四、教学准备
1、教师调查班上学生的上网情况。
2、教师收集有关网络信息资料。
3、学生查阅网络发展史的资料。
4、组织学生到电脑室上课。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师讲述课本第31页《网上呼救》的故事。
2、师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
3、师相机板书“网络”。
4、师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板书“网络漫游”。学生齐读课题。
二、交流经历,感知网络
1、师述: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谈论“入网”“上网”的话题,你知道“网”是怎么回事吗?
2、教师小结要点:网络是指国际互联网,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起接起来的。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3、师述:我们班有部分同学上过网,能把你们上网的经历和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吗?
4、师小结: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
三、实践操作,认识网络
1、现在我们一同来上网实践:(1)查阅有关因特网的资料。
(2)模拟“网上游武当”、“网上逛动物园”、“网络音乐厅”活动。
2、师述: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现在,同学们都亲自上了网,你们有何感受?
3、师根据生回答相机板书:神奇的网络
4、师总结:网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丰富多彩。
四、活动拓展
1、教师指导学生申请一个电子邮箱。
2、积极参与建立E-mail通讯录。板书设计:
5、网络漫游 网络指计算机互联网
神奇的网络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导语:我对班上家庭电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约有33%的学生家庭拥有电脑,能谈一谈
(1)你们上网主要是做什么呢?(2)你在网上得到过什么有益的信息?
2、学生交流:
(1)上网可以找到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可以和远在国外的小朋友一起交流,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可以给亲朋好友寄电子邮件、电子贺卡,我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信息,文章,让世界各地的朋友来认识我们„
(2)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组织的竞赛活动;浏览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
3、师小结:网络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
二、明理
1、师述:33页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交流:如果缺乏自律,网络就成了毁灭自己的陷阱。
2、为了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我们一起来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学生朗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内容。
3、你是怎样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经验积累在小组内讨论。
4、师小结: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自觉地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三、导行
1、师述:请同学们帮帮书上的两位小朋友,思考:(1)他们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2)你会怎样劝阻他们?
2、学生交流:
(1)沉溺于网络游戏、不文明上网行为的危害。(2)遵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进行劝阻。
3、师总结:“信息高速公路”与道路交通一样,也有它的“交通规则”,只有遵守规则,网络才能成为你真正的良师益友。
四、拓展
学生分小组商讨、制定《上网安全守则》并签名、督促。板书设计:
5、网络漫游
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的公约》,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6、小“窗口”,大世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书刊等都是大众传媒。
2、知道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二、教学重点
1、知道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2、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三、教学难点
了解媒体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从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对自己家的家庭成员进行小调查,哪些报纸、书刊、广告、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比较受欢迎
2、搜集一些广告信息,让学生对这些广告进行评议。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新闻联播》栏目片头音乐,请学生猜栏目。
2、请学生介绍这个栏目及个人对这个栏目的喜好。
既然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栏目,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栏目呢?
3、教师引题:小“窗口”,大世界
二、活动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大众媒体。
1、请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获取信息的渠道。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引出大众传媒及主流媒体的概念。
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像刚才大家所说到的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等,我们把它们称作大众传媒,也可以叫大众媒体,其中我们常见的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也被称作主流媒体。
(二)了解大众媒体的作用。
1、众多的大众传媒中,哪些传媒受到人们的欢迎呢?请各位小嘉宾把你的家庭小调查结果告诉给咱们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2、学生回答。
3、现场小调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调查表。
4、展示调查记录。
5、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有什么体会?从而认识到大众传媒的作用很大。
(三)利用大众传媒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既然它们的作用这么大,我们就应该利用身边的媒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听说在五一期间,有些想去武当山旅游的游客,正好那几天正好降温了。对于这些从来没去过武当山的游客,天气又突然发生变化,他们会怎么利用身边的媒体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呢?
提问:(1)如何了解武当山这一旅游景点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游玩?(2)如何了解武当山的天气及温度情况以解决降温所带来的麻烦?
2、哪位小同学嘉宾有兴趣来当一当小记者,对旅游的老师进行现场采访呢?(确定小记者及被采访者。)
3、小记者对被采访者进行采访。
(四)(播放广告画面)学会分析信息。
1、这是我们大众传媒中的哪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你从这些广告中获取了哪些知识?
2、除了电视广告外,你还看到过那些种类的广告?
3、广告的种类很多,看来大众传媒的确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呀!那是不是 21 大众传媒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你们看?那在选择时要注意些什么?
4、将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发布。
三、总结
1、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谁的收获最大,并说明原因。
2、教师总结:选择大众传媒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安全和健康的内容。希望你们从小养成看报纸、读课外书、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好习惯,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无数扇小窗口,去了解丰富多彩的大世界。板书设计:
6、小“窗口”,大世界 看报纸、读课外书、上网查阅
第三单元 我们出行真方便
一、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神舟飞船飞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2)了解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价值,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远离交通事故;(3)了解在出行前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带来的重要作用,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会独自处理问题的自主意识。
2、行为与习惯:(1)通过收集、计算,对比资料知道交通发展的方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2)在实际生活中能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行路,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3)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并且在旅途中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发展方向。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内容,能识别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3)了解在出行前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带来的重要作用,知道出行在外如何进行自护、自救。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状况,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2、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
3、使学生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
三、教学难点
1、根据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初步学会辩证看待事物,学习实事求是地、力所能及地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体验生命的价值,服从交警指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倡导“遵守交通规则的社会新风”。
3、使学生知道出行在外如何进行自护、自救,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各种方法。
四、课时安排
第1个主题:日行千里不是梦
第2个主题:安全才能回家
第3个主题:出行指南
交通工具的演变 1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汽车多了的烦恼 1远离交通事故 1我当小交警 1出行之前巧安排 1我在旅途中 124
课时课时课时课时课时课时课时共计:7课时
7、《日行千里不是梦》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神舟飞船飞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对交通发展所带来负面效应的认识,初步学会辩证看待事物,学习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力所能及的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收集、计算,对比资料知道交通发展的方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
3、知识目标: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及发展方向。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状况。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根据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初步学会辩证看待事物,学习实事求是地、力所能及地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各类交通工具演变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交通状况拍摄成照片或视频。
学生准备:
1、课前收集收集各种有关人类飞天梦想的故事;
2、查找各种现代交通工具资料;
3、查找中国现代航天事业发展的信息。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0-P43页内容,话题为“交通工具的演变”。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4-P45页内容,话题为“各式各样的的交通工具”。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46-P47页内容,话题为“汽车多了的烦恼”。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通工具的演变
活动一:“日行千里”的神话故事
1、师:出示孙悟空图片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可能吗?古今中外有许多“日行千里”的神话故事(板书:日行千里),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
2、全班交流,根据课本中的故事提示自由说。
3、小结:古代的人们杜撰了很多“日行千里”的故事,为了实现梦想,人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让我们一起循着时间隧道去了解一下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调动了学习兴趣,心向指引,直奔主题。】
活动二:了解交通工具的演变
1、师:老师想知道,平时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会选择哪些交通工具?你知道这些交通工具是怎么演变过来的吗?
2、师:我们先来了解水上交通工具的演变吧!以轮船为例,谁来介绍水上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轮船的演变:独木舟—帆船—蒸汽船—内燃机船)
3、师:了解了水上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同学们能以汽车为例说说陆地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吗?
4、分组交流,代表陈述。(汽车的演变:独轮车—马车—蒸汽汽车—汽车)
5、师:你知道飞机的演变过程吗?(飞机的演变:风筝—螺旋桨式飞机—喷气式飞机。)
6、师:要知道第一架飞机连座椅都没有,莱特兄弟是躺在飞机支架上驾驶的。哪位同学坐过飞机?说说感受。
7、你知道有关交通工具发明的有趣故事吗?
8、小结:交通工具的演变凝聚着人们的智慧与汗水。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或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不同时代的交通工具,建构了交通工具演变历程。通过学生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感受创新与发明的乐趣与艰辛;体会所有的成就都来源于人们不断的努力、科学的思维、艰辛的探索、大胆的尝试;激发学生创新与发明的热情;树立为人类进步服务崇高理想。】
活动三:算一算,比一比
1、(出示两个例子)师:武汉距北京约1200千米。马车每天大约行驶120千米;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00千米。从武汉出发,乘马车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北京?汽车呢?
2、师:蒸汽轮船航行100千米耗煤约3吨价值人民币1200元。内燃机驱动轮船航行100千米,耗油50千克,价值人民币300元,比一比,哪种运输方式更合算?
3、学生根据比对及计算结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4、学生结合水、陆、空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说说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
5、小结:交通工具向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舒适,更快捷,运输量大、费用低的方向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动手演算,让学生主动得出交通工具发展朝着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环保的方向发展。学会了归纳与整理的学习方法。】
活动四:知晓航天事业的发展
1、师: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凭借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终于漫步浩瀚的太空。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可以遨游太空吗?太空第一人是谁?你还知道些什么?
2、师:我国科学家大胆探索,不断努力,继前苏联,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位航天员进入了太空?当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作为中国人,自豪吗?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日行千里”还是梦吗?相信通过我们的积极探索,不断努力,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交通工具,让我们的出行更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人类对太空不断探索历程的介绍,诱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渴望。神舟飞天的壮举激发学生自豪感,爱国情。】 板书设计: 日行千里不是梦
水上交通(轮船)独木舟——帆船——蒸汽船——内燃机船 陆上交通(汽车)独轮车——马车——蒸汽汽车——汽车 空中交通(飞机)风筝——螺旋桨式飞机——喷气式飞机
快捷、舒适、经济、环保
第二课时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活动一:交通工具展示会
1、师:现代交通工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2、全班展示交流:
(1)出示图片或模型向全班展示、解说。
(2)通过提问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作用,学会分类。教师适时穿插介绍教科书44--45 页内容。
3、小结: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先进。【设计意图:交通工具推介会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地开放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并通过这种活动方式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的作用。】
活动二:我是个好参谋
1、师:了解了这么多现代交通工具,知道了它们的特点,你能够灵活运用吗?
2、师:下列情况你会选择哪种的交通运输工具,说说理由。武钢青山热电厂急需山西煤炭5000吨 汽车 广埠屯武商量贩需东西湖啤酒200箱 轮船 武汉东风汽车出口埃及1000辆 飞机 四川北川 5月12日发生地震急需药品 火车
3、(出示中国地图)师:小明家住武汉东湖附近,暑假准备到云南昆明、香格里拉去旅游,请你帮助搭配合适的交通工具,并说明理由。
4、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许多功能各异的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通力合作构成了水、陆、空立体的格局,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是社会的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助手。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灵活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培养能力。】 活动三:知识拓展
1、师:梅梅一家三口打算利用周末去看望十堰的奶奶,据调查从武汉到十堰的火车大约需行驶5小时30分,16车次,每张票价约70元;汽车大约需行驶4个小时,4车次,每张票价约160元,梅梅一家怎么选?(提示:从时间、车次、票价、安全等因素考虑。)
2、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帮助梅梅同学出出主意。
3、小结:看来只有明确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才能既不耽误,又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设计意图:通过对各种交通工具特点的了解,并设计合理的运输搭配方式,初步形成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感受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名称 使用范围 基本性能或作用 优势
第三课时 汽车多了的烦恼
活动一:交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
1、师: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生活的节奏。那么是不是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就标志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呢?
2、(出示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图片,播放交通噪声录音。)师:我们看看教科书,你发现汽车多了会带来哪些问题?
3、全班学生交流与汇报:交流调查内容。(相机板书)
4、小结:交通发展也给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耳闻目睹发现问题的存在,知晓交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认识到交通的发展有利有弊,初步学会辩证看待事物。】
活动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分组讨论与交流:
(1)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2)我们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3)我们可以向谁,那些部门反映?反映的形式、内容是什么?
2、各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在教师指导下就交流讨论结果进行分组活动。
3、成果汇报,展示。
4、小结: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看待发展与破坏间的关系。交通发展是必由之路,减少交通发展带来的不利,促进生活品质的提高,将成为我们应肩负起的社会责任。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年龄、知识的制约,有针对性提问及教师正确引导是防止出现讨论解决问题空泛的保障。】
活动三:拓展延伸
课后可以开展主题班会、上街宣传、给交通局长寄信等活动。
【设计意图:落实《课程标准》,真正“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为下一主题“安全才能回家”做铺垫。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中去,做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板书设计
汽车多了的烦恼 交通拥堵 事故频发 尾气排放 污染环境 噪声扰民 损害身心 占用土地 影响后世
8.《安全才能回家》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价值,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远离交通事故。
2、能力目标:在实际生活中能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行路,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
3、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内容,能识别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二、教学重点
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体验生命的价值,服从交警指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倡导“遵守交通规则的社会新风”。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交通事故发生的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身边交通事故发生的资料,收集自己常见的交通标志。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9—P51内容,话题为“远离交通事故”。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8—P53内容,话题为“我当小交警”。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远离交通事故
活动一:走进交通大事故,惜生命易逝
1、(出示一组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交通事故视频。)师:同学们,看完这段交通事故的画面后,你有什么感受?
2、师:是啊,在这一起起交通事故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星星突然陨落在天际,我们的生命在滚滚的车轮下,显得多么渺小,多么不堪一击啊!(板书:交通事故)
3、师: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安全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这就意味着每两分钟就有一起交通事故发生。
4、师:在这短短的两分钟里会发生什么?你可以想象一下?
5、小结:我们的生命中,有多少个充满意义的两分钟啊。可是因为交通事故,在某一个两分钟里,有的人被车轮轧断灵巧的双手痛苦不堪,有人失去了矫健的双腿寸步难行,有人甚至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令人后怕呀!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视频和数据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并通过发自内心的交流,使其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初步意识到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活动二:再现身边小事故,叹生命之悲
1、师:同学们,刚才视频中的交通事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你们想了解得更清楚吗?下面,就有一位刚刚经历了交通事故的同学给你们讲讲他的亲身经历,请听——(课件:秦天天的录音)
2、师:听完秦天天的录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发生了这起交通事故,秦天天的亲人们会怎么样呢?
3、师:在你的家里,或你周围亲戚朋友中,有发生了一些交通事故的事例来和我们交流一下的吗?
4、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的身边发生的交通事故资料统计表。
5、师:从你们手里的交通事故统计表中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6、小结:交通事故不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痛,有时还会危及生命,给亲人带来无尽的痛苦,给社会增添许多不和谐因素,真是为我们的生命徒添悲伤的色彩。看来,车祸猛于虎呀!
【设计意图:以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再次触碰学生的心灵,深刻认识到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从而增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的意识。】
活动三:远离交通事故,爱生命之贵
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在刚才的视频中,从秦天天的口述中,还有你们身边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这些受到伤害的人或伤害到别人的司机,他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点?(不遵守交通规则,存有侥幸心理,结果酿成大祸。)
2、师:那如果是你,你当时会怎么做呢?
3、师: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很强,很棒,只有人人都像你们这样做了,才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啊!下面有一些人赶紧需要我们去警示、提醒,否则也会酿成大祸的。
出示画面,学生进行辨析:
画面一:快上课了,两个小学生在红灯亮,但斑马线上无车的情况下想快速通过。画面二:几个小学生在火车没来时,坐在铁轨上,并一路说笑疯打。画面三:小明将没有车来,想翻越护栏过马路。画面四:小刚与汽车同向而行,不走人行道。
5、师:这样的行为,在你们平时上学、放学途中,有人这样做吗?今天,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什么?(板书:遵守交通规则,远离交通事故)
6、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严守交通法则,珍爱生命,远离交通事故,把平安留给自己,把微笑送给他人!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平安是宝,平安是福,让平安永远伴随我们快乐成长!(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加强渗透到学生今后的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亲身践行,从而做到: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
板书设计
8、安全才能回家
遵守交通规则 远离交通事故
第二课时 我当小交警
活动一:学交警,听指挥,保安全
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些人,不管是盛夏还是寒冬,他们都坚守在马路中间这个岗亭上,用自己的汗水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他们是谁呀?
2、师:你们在那些地方见过交警叔叔、交警阿姨,他们在干什么?
3、(出示交通警察值岗、值班的不同画面。)师:仔细观察交警叔叔阿姨们的工作,说说你的感受。
4、生交流汇报:交警叔叔阿姨保护我们的交通安全,我们更要服从指挥。
5、小结:是啊,交警维护交通,不管严寒酷暑,不管有多劳累,有多困难,他们多没有丝毫怨言,默默奉献着,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到交警工作的性质,认识到交通安全需要共同遵守,并对交警的辛勤工作产生敬仰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对交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活动二:考交警,明法规,守细则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意识到不仅自己要时刻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同时也想去提醒帮助他人,怎么办呢?刚才交警叔叔的飒爽英姿一定打动了大家,给你们一个机会,今天让你们有当小交警的机会,但要通过考试的哟!对于一名优秀的交警,对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一定是要清楚知道的,特别是那100多种交通标志与交通标识,下面,我们就有一个小竞赛的考试,优胜者即可成为小交警,淘汰者则需要再学习。
2、安全知识抢答,争当小交警。
(1)出示交通标志牌,说说属于哪类标志。
(2)说说交通提示灯有哪几种颜色,各有什么作用?
(3)火眼金睛辨路标。(将画面中的路标找出来,并说明其意义)。
3、宣布结果,评出竞赛优胜者(小交警)。
【设计意图:以活动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认识四类交通标志,并能意识到按照交通标志的提示行路,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更好地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三:当交警,辨是非,懂事理
1、师:祝贺成为小小交警的同学,下面,让我们看看他们一天的执法经历吧!场景一:一人饰演父亲,两人饰演孩子,在公路上晾晒麦子,饰演交警的同学来处理这件事。
场景二:两个同学马上要迟到了,红灯亮起,但斑马线上没车,想急着跑过去,饰演交警的同学来解决此情况。
场景三:一人饰演醉酒的父亲驾车,一人饰演孩子,在马路上遇到执勤的交警。
2、师:今天这些同学体验了一把交警的工作,他们处理的交通情况妥当合理吗?
3、小结:刚才交警叔叔的话让我们知道车祸即人祸,车祸猛于虎。交警叔叔严格执法就是为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我们每个人更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更有保障!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亲身体验,更有交警的现场说法,都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到生命的可贵,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对交警的严格执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在交通安全上有更深的认识。】
活动四:小交警,传法规,树新风
师:希望课后你们能给你们的父母、朋友举办一个小小的交通安全讲座,看看你能否让交通安全之风吹到你的身边。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强化学生对交通规则认识的一个,是对他们在生活中遵守交通法规的延伸,并希望通过每一个孩子进而影响到他们身边的人。】
板书设计
我当小交警
严格执法 保障生命安全 听从指挥 珍爱生命之花
9、《出行指南》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在出行前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带来的重要作用,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会独自处理问题的自主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并且在旅途中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知识目标:了解在出行前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带来的重要作用,知道出行在外如何进行自护、自救。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出行在外如何进行自护、自救,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各种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飞机票和火车票图片。
学生准备:
1、各种交通工具的便利特点信息
2、了解乘坐飞机和火车的程序。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54—P55页内容,话题为“出行之前巧安排”。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56—P58页内容,话题为“我在旅途中”。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出行之前巧安排
活动一:便利的交通设施
1、师:大家喜欢出去旅游吗?每次出外旅游都免不了要乘坐一些交通工具,请你说一说当今社会中,有哪些你所熟知的交通工具?
2、全班汇报:当今社会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轮船、汽车、火车、飞机„„)教师适当出示常见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工具的图片
3、师:这些交通工具各自有什么特点,对我们有何便利?
4、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也越来越方便着人们的出行。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交通工具的便利特点。】 活动二:出行之前巧安排
1、师:我有一个上海的朋友,邀请我去参观世博会,我想利用三天的时间去看看,(时间为周四晚出发,周五、周六游玩,周日晚到家),但是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这么多,到底哪个最合适呢?请大家帮老师策划一下,出出主意吧!
2、小组交流:找出最合适的交通工具,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3、小组PK:评选小组最佳出行方案。
4、师:根据大家的选择,我们一起来想想,如何选择正确合适的交通工具,需要考虑到哪些因素呢?(起始与到达时间、所需及能承受的费用、舒适性与安全性 „„)
5、小结:我们出行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设计意图:通过小活动,在不同的出行方案中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的工具,是出行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之一。】
活动三:我的出行,我做主
1、测一测:大家的自我选择能力。以小组为单位,抽取时间和目的地,每个人为自己设计一条出行路线,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我的选择
出发地:_________ 目的地:_________ 选择交通方式:_________ 行车时间:_____________ 与其他交通方式比较,它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交流:评选最佳出行安排能手。
3、小结:相信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能够为爸爸妈妈出一份力啦!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
板书设计
出行之前巧安排 时间、经济能力、舒适安全
第二课时 我在旅途中
活动一:我在旅途中
1、师:出门在外,飞机和火车是咱们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了,舒适又快捷,可关于它们,有很多学问在其中呢,你知道吗?
2、(出示课件图片——飞机票)师:从这张飞机票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出发地、目的地、时间、航班号、座位等级)
3、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4、师:办理乘机手续时的程序是怎样的呢?(出示:办票台(凭机票换取登机牌)——托运行李——领取行李牌——候机——登机(凭登机牌上飞机)——按座号就座。)
5、师:乘火车也有很多学问,说说你所知道的乘火车程序。
6、师:到底同学们说的乘火车程序对不对呢?我们来检验一下。将教室布置成车站模样,分别做好“售票处”、“候车室”、“检票口”、“站台”、“车厢”的标志牌,分放在各处。请同学扮演“乘客”。
7、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观察一名“乘客”的表现,这位“乘客”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8、师:通过刚才的模拟表演,你了解到乘坐火车的哪些学问?
9、小结:不管是飞机还是火车,只要我们正确行使乘坐程序,就能够达到安全出行第一步。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表演,在活动中使学生知道怎样乘坐飞机和火车。】 活动二:文明出行,安全第一
1、师:我们顺利的坐上了火车,可是旅途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是自己的身上的事情,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行为,说说你的想法。(出示课本P57页图片
一、图片
二、图片三。)
2、学生选择其中一幅事例,说说自己的看法。
3、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当时的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是你,会怎样去做?
4、小组思考交流:出行时要注意什么?
5、小结:外出旅行时,我们可要做个安全、文明的出行人。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事例,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使学生知道,怎样做一个安全、文明的出行人。】
活动三:出门在外,迷路我不怕
1、师:当我们来到不熟悉的地方时,应怎样寻路、识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呢?
2、游戏小测试:“我迷路了„„,请你支个招”,分组抽取老师课前准备好的迷路情景纸条,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情景一:刚下火车,发现自己下错站了,这时该怎么办? 情景二:到达旅游景点后,与父母走散了,这时该怎么办?
情景三:在城市的闹市区中,因为建筑物太相似,分不清方向了,这时该怎么办? 情景四:在网上查的路书跟现实不符啊,比如书上说某某酒店在某某路,等你到了根本没有,这时该怎么办?
3、小结:当我们来到不熟悉的地方,我们要学会识路、寻路,这样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4、制作安全手册:出门在外,遇到意外事情在所难免,但在出门之前,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自如应对各种难关。请大家为自己做一个“出行安全手册”吧!
【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出门在外,遇到困难如何自救。】 板书设计
我在旅途中
文明出行,安全第一
迷路我不怕
第四单元 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一、单元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农民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习惯。培养学生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工业生产者劳动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观察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
3、知识与技能:了解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二、教学重难点
1、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农民和农民劳动成果的习惯。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
2、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培养学生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工业生产者的劳动意识。
三、课时安排
第1个主题: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餐桌上引出的话题 1课时
粒粒皆辛苦 1课时
劳动人民的智慧 1课时
第2个主题: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离不开工业 1课时
一支牙刷的自述 1课时
咱们工人有力量 1课时
共计:6课时
10、《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农民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习惯。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3、知识目标:了解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教学重点
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农民和农民劳动成果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食品包装袋
学生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
2、搜集农谚、袁隆平的故事及有关现代农业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60-P63页内容,话题为“餐桌上引出的话题”。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4-P69页内容,话题为“粒粒皆辛苦”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猜一猜,食物从哪里来?
1、师:说到美食,每年最丰盛的一定是年夜饭。大家看—(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享受着丰富的佳肴)这顿美食你们感不感兴趣呀?你们家的餐桌上都有哪些美食呢?
2、师:同学们,你们餐桌上的食物可真丰富啊!可是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来自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们的家吧!(欣赏一组农作物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
3.小结:看到这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米饭,大家有没有想过是谁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家的餐桌入手,帮助学生形成食物来自农业的基本概念。】
活动二:算一算,民以食为天
1、师:来看看农民一年要为我们种植多少粮食?大家来算一算,一个人大概每天要消耗0.4公斤粮食,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请你们算算我国人民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要是一个月、一年呢?
2、学生算一算后报出得数。
3、小结:由此数字,我们也可以想像到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等每日的需求量也是大得惊人呀!宋庆龄奶奶曾经说过:“稻穗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民以食为天”,是农业支撑了这片天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算一算,感受粮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三:认一认,农业的种类
1、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包括的种类很多。比如说:我们刚才看到的蔬菜、水果,这些属于种植业;鱼、虾、蟹属于渔业;鸡、鸭、牛、羊肉属于畜牧业;(板书)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三种,请你们打开书62页找一找还有哪几种?
2、学生看书补充完整:还有林业和副业。
3、小游戏:老师这儿有两张签,一张写着“农”,一张写着“业”。每张签打开后都可以看到五种农业生产,请你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农业生产中的哪一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农业,哪些属于农产品。】 活动四:找一找,生活中的农业
1、分小组探究农业与吃、穿、用的关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产品和农业有关。教师分组提要求:组长组织大家积极讨论,每个同学都要踊跃发言,记录员将说到的农产品进行记载。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发言的小组声音要大,让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听见,如果是探讨相同话题的小组,要特别注意,你的记录里,别人谈到的要打个勾,以便待会交流的时候不重复,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他们交流了多少种。
3、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小组的学习,大家的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4、小结:的确,我们生活的吃、穿、用、行等等各方面都和我们的农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在我国的国徽上有——(学生说:谷穗)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感受农业与人们生活得密切关系。】 板书设计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种植业 畜牧业 副业 林业 渔业
第二课时
活动一:背一背,吟诗知辛苦
1、师: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我们一起来背背。
2、师: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3、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水稻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引出话题,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看一看,水稻的生长过程
1.师:水稻是怎样种出来的呢?课前同学们查找了有关资料,肯定收获很大。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水稻种植要经过育秧、插秧、除草、杀虫、收割、脱粒、加工的过程。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师:在这些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验农民弯腰插秧情境。)
5、学生结合P65页的《体验日记》,说说自己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6、总结: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感受“米饭好吃田难种”。】 活动三:夸一夸,劳动人民的智慧
1、师:丰收的田野中不仅凝结着农民辛勤的汗水,还有他们的智慧,比如书上P67页的农谚,它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经验的总结。大家知道这些农谚是什么意思吗?(相机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2、学生说说搜集的农谚。
3、师:同样是种棉花,华北是“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华中是“清明前,好种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师: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正向科学、多元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农产品更加讲究绿色、营养、无公害。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你知道哪些?
5、师:说到现代农业,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呢?
6、小结: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我们周围的农业发展,看看有没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你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不妨给农民伯伯 45 们写封信,把先进的技术介绍给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农谚、农民科学家的故事和现代农业技术,感受农民的智慧。】 活动四:做一做,爱惜粮食是美德
1、师:我们要尊重农民,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我们该怎样去做呢?除了节约粮食还可以怎样做?
2、小结:看看我们的教室,手中的教科书,学习用的桌椅,还有我们身上的衣服、农产品,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浪费粮食的事例,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反思,明白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节约、爱惜它。】
板书设计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粒粒皆辛苦:育秧 插秧 除草 杀虫 收割 脱粒 加工 劳动人民的智慧: 农谚
农业科技园 水稻之父—袁隆平爱惜粮食是美德
11、《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工业生产者劳动的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
3、知识目标: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二、教学重点
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着。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工业生产者的劳动意识。
四、教学准备
1、调查自己家里添置了什么新出现的生活用品;
2、调查家乡有哪些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家乡的工业特色产品是什么;
3、调查感兴趣的生活用品的制造过程;
4、收集的有关宣传产品质量的广告词;
5、了解自己身边的工人的生产劳动情况;
6、了解感兴趣产品的生产工序和每道工序的工作要求;
7、搜集工人的先进事迹。
五、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0—p71内容,话题为“生活离不开工业”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72—p75内容,话题为“一支牙刷的自述”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76—p78内容,话题为“咱们工人有力量”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感知工业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2、师:你们知道这些礼物是怎样来的吗?
3、师:今天我们就重点探究工业(板书:工业)
4、师:读了资料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轻工业 重工业)
5、小结:按照产品的用途不同,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轻工业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等。
【设计意图:创造情景,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工业;引导学生学习小资料,使学生对工业及工业产品有初步的感知,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活动二:工业与生活的关系
1、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些生活用品,请同学们说说,它们哪些属于工业产品,它有什么用途。(出示肥皂、蛋糕、衣物等。)
2、师:请大家想想家里生活用品中,哪些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3、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知道了什么?(生活用品大部分来自工业产品,人们的生活与工业每时每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4、小结:生活用品大部分来自工业产品,人们的生活与工业每时每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生活用品来自于工业产品,及它们的用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用品大部分来自工业产品,人们的生活与工业每时每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活动三:工业发展使我们生活更美好
1、师: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的两组图,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2、师:近几年家里还添置哪些新出现的生活用品,它们给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和改善?
3、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知道了什么?
4、小结: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为人们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齐全,先进的工业产品将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美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教科书中的两幅图,交流近年家中添置的新生活用品,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为人们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齐全,先进的工业产品将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美好。】
活动四:家乡的工业及工业产品
1、师:根据调查请同学们交流,家乡有哪些工厂?生产什么产品?家乡的工业特色产品是什么?
2、师: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有哪些收获?(板书课题)
3、小结: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板书设计
11、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离不开工业
轻工业
工业 生活----密不可分
重工业
第二课时
活动一:牙刷的生产过程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大部分都是工业产品,那你们知道这些日用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2、师:今天我们来谈论有关牙刷的话题。(板书课题:“一支牙刷的自述”)
3、师:你们知道牙刷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4、师:牙刷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吗?请大家看“一支牙刷的自述”
5、师:看了“一支牙刷的自述”,你们有什么感受?
6、师:除了牙刷外,你还知道哪些日用品的生产过程?
7、师:大家了解了这些生活用品的制造过程,你们有什么感受?
8、小结: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即使是一件小小物品,也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制造出来。
【设计意图:出示“一支牙刷的自述”,旨在创造直观牙刷制造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一支小小的牙刷,也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制造出来。同时引导学生交流,旨在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即使是一件小小物品,也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才能制造出来】
活动二:复杂的工序,严格的要求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4—75页的内容。
2、再请学生六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厂长、工人、质检员、学生等角色,表演教科书中的场景。
3、师:从刚才的表演中你们了解到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分工的?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在安全、卫生、产品质量等方面对工人们有哪些要求?
4、小结:看来在工业生产中,工人们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对自己的工序负责,同时在安全、卫生、产品质量等方面对工人有很高的要求。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工业生产中,工人们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对自己的工序负责,同时在安全、卫生、产品质量等方面对工人有很高的要求。】
活动三: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1.(出示:砸冰箱的故事)师:请一位同学读故事。
2、师:厂长的做法对不对?(学生讨论)
3、学生发布课前收集的有关宣传产品质量的广告词。
4、每人设计一条宣传产品质量的广告用语,并全班交流。
5、小结: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