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3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知识点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时期?历史背景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其中,后来成为主流思想的是哪一家?
流派:道家学派的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主流:儒家学派。3.百家争鸣的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百家争鸣的影响?
影响:“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思想主张?
孔子;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就是爱人,要实现仁就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统治者要以德治民;行为主张:克己复礼,教育主张“有教无类”,首创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6.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影响?
主张“有教无类” 影响: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7.孔子对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贡献?其言行载于何书?
编订古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后称“六经”;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8.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两位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各是什么?
孟子,荀子;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主张实行“仁政”;主张“性本善”的伦理观。荀子主张:“性本恶”的伦理观,“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9.道家的主要代表及其主张?法家集大成者代表人物是谁?其生活的时期及其主张?其影响是什么?
创始人:老子。主张万物本源是“道”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他还认为万物相互依存。庄子:老子的继承者。他把世间万物都看做是相对的。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主张君主以法治国,君主专制;影响:符合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趋势。
10.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及影响?其著作?
董仲舒;主张: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国家
统一的政治形势;“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宣扬了“君权神授”;“三纲五常”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著作:《春秋繁露》
11.董仲舒把百家中哪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儒学思想?
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1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及影响?
(1)起用儒学者参政。(2)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3)兴办太学(4)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多民族的政权。
1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思想产生的背景?思想主张?其思想产生的影响?其代表作品?
背景:黄宗羲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主张: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②“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④工商皆本;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反专制斗争起到积极作用;著作:《明夷待访录》
14.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其著作?其思想产生的影响?
主张:经世致用;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15.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王夫之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他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1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思想的共同影响?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单元
1.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影响: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的背景?文艺复兴的核心及其性质?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文学三杰及其作品)其中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哪位?
背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古罗马的文化遗存、人才汇集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核心:人文主义;性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人物: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作品:《十日谈》《神曲》《歌集》;彼特拉克。
3.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文艺复兴的推动,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作品?其中孟德斯鸠思想主张产生的影响?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路易十四时代》,《哲学通信》 卢梭: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论法的精神》
影响: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5.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和分权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自由平等。
6.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家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思想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1.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是什么?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2.四大发明的经过(发明及使用外传等情况)?
造纸术:西汉就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了“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3.四大发明的影响?
火药:帮助西方资产阶级把骑士阶层炸毁
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造纸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4.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是什么?它是哪朝哪位科学家编订的?其影响
是什么?地位? 《授时历》;元朝:郭守敬;影响: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地位: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5.我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朝代、书名及作者)其中哪本农书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中主要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农业生产经验? 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元朝:王祯《农书》;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北魏
6.被誉为医家“万世宝典”的著作是什么?作者?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著作?作者?
《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 《本草纲目》明代 李时珍 7.汉字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总体趋势?
汉字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8.中国绘画艺术中,彩陶画的杰作是什么? 《鹳鱼石斧图》
9.战国帛画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10.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什么?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11.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品及其绘画理论?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12.隋唐画家代表人物?吸取了哪些国家的风格?优秀作品?盛极一时的壁画是什么?
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 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游春图》《步辇图》《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
13.两宋时期画坛的最大亮点是什么?其代表作?
风俗画;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14.元明清时期,最突出的绘画是什么?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什么?其代表作品(代表人物、朝代、作品)士大夫的文人画;写意画;代表作: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第四单元
1.牛顿是哪国什么时代科学家?其主要成就?著作?及其影响?
17世纪,英国;成就: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形成了经典力学体系。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影响: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2.爱因斯坦是什么时代哪国科学家?其成就?影响?
20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成就:提出相对论(广义和狭义)
影响: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同时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了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3.达尔文是什么时间哪国科学家?其成就?影响(意义)?
19世纪,英国;成就: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著作:《物种起源》,他提出生物进化观点,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影响:有力的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第五单元
1.早期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时间、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结果如何?
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人物:王韬,郑观应;主张: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结果: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2.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共同主张?影响(评价)?
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主张:实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各自宣传变法的情况?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思想的合理性,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发”。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思想 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4.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评价(影响)?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评价:猛烈的抨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德先生,赛先生指什么?)
民主,科学
6.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是谁? 其代表作?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标志: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7.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及深远影响?
国内:新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国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深远影响:她不仅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诞生了新中国,而且使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焕发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8.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第六单元 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评价: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2.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3.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什么派别的代表人物,他领导了什么革命?他提出了什么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提出了三民主义
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是什么?(或指导思想是什么)
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
5.孙中山在哪次会议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6.新三民主义包含哪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7.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评价?
民族:一为中华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拥有
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评价:积极: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展开;局限性:它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8.毛泽东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
第一步民主主义革命,在民主革命阶段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导方向;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
9.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哪些文章?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10.在什么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的?
抗日战争时期
1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什么时期?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哪次会议上?
抗日战争结束前后,中共七大 1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十二大、十三大、南方谈话、十四大、十五大内容分别是什么)? 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1987年,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做了系统的概括,被称为“邓小平理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出判断是非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指出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而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1992年,十四大: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十五大:决定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15.邓小平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邓小平理论除了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
1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是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
17.三个代表提出的背景?内容?意义(影响)?
背景: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江泽民创立了“三个代表”思想。
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18.在哪次会议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共十六大
19.“三个代表”思想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那一年的什么会议?
1945年中共七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
第七单元
1.两弹一星研制的背景、目的?发明情况?意义?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目的:打破美苏等国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进程: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世纪60年代,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中国是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意义: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2.载人航天研制的背景?发明情况?意义?
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2003年,10月15日,载着杨利伟的“神州5号”飞船成功升空;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中国和平利用核能建成哪两个核电站?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4.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名称?影响?
南优2号;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水稻的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第二篇: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专题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除了所有生物都是由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P5)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
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RNA病毒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P8)
1、:细胞较;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
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
真核细胞不同。
2、:细胞较,、、一定数目的DNA与蛋白质结合而
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如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生物:由胞构成的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食用
菌)等。蓝藻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但也有硝化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是自养型生物。(P9)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罗伯特。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活细胞的发现者是列文虎克;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
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和
2、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
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这一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第三篇:《_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B)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在经济建设中,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和价值观的软实力竞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B)
(1)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如何应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2.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A)
4.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知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敏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知道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A):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③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知道要坚持的原则、正确的态度和必要性(A):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2.知道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知道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内容(A):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4.知道传统文化的特征(A):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5.能根据材料评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说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成出新,革故鼎新。
第五课文化创新
1.知道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B):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明确文化创新的作用(B):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重新的根本标准。②文化创新能够出尽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能根据材料探寻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C)
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A):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的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阐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B):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知道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说明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B):
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明确政府和个人的正确选择(A):
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选择先进文化。
2.知道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意义(A):
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换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知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A):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有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有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知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A):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知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A):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4.能根据材料探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措施(C):①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知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A):思想道德建设。
2.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地位、作用和要求(A): 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地位和作用:①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求: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知道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措施(A):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4.说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B):①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关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5.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B):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粮食,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四篇:2014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小结范文
2014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小结
2014年小高考刚刚结束,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复习过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回顾一路走来的艰苦历程,我认为我们备课组的齐心协力及落到的实处工作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一)可取之处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关注考点变化。我们在认真研究《2014年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各个知识点落实到位的同时,也特别强调了考试说明中新增和能级要求变化的考点。注重加强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形成的地理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今年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卷学生整体感觉不是很难,试卷不偏不怪,知识点覆盖面广,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和我们的复习思路一致,所以学生也考出了较好的成绩。
2.对应考点要求,精编学案和练习。本备课组各位老师思想统一、分工明确,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采取教学案一体化式复习模式,每份学案前有知识点总结,强调重难点和考点解读,后面会有相应的练习。练习在命制时,突出复习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在讲解过程中特别是主观题能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并且注重模块知识的迁移和变式训练,总体来说学生的解题能力有了相应的提高。
3.关注社会热点,凸显地理学科特色。地理试题紧密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命题背景充分体现时代性的特点,联系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南极泰山站、“玉兔”登月、索契冬奥会、“单独生两孩”的人口政策、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破产、什么天气适合放鞭炮、地震发生后我们怎么办、汽车限行能否从根本上改变雾霾等问题。尽管融入新情景,但考查的是主干知识,我们在复习中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尤其在临考前的热身题中,几乎涵盖了小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所有热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最后成绩的提升。
(二)不足之处
由于地理老师人员较少,虽然学校已经派人支援,但由于每位地理老师都是超负荷工作,无法再抽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学困生,使得几乎每班都有个别需要单独辅导的学生没能得到老师应有的关注,成绩提升不明显。
总之,通过一年又一年的小高考复习,我们要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反思,就能为以后的复习工作提供一面镜子,少做无用功,实现复习效率最大化。
第五篇: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泗洪中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考试
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6年前北京侯工程师用1000元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多位酒商争抢购买,现已升值到1000万元人民币。这里的1000万元
A.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B.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
C.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是人们消费心理不理智的体现
2.贷款买房是指购房人以在住房交易的楼宇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购房款,再由购房人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的贷款业务。适宜贷款买房等贷款消费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
①收入稳定②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③储蓄存款较多④暂时没有太多积蓄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保护消费者健康B.保护生态环境C.节约资源、能源D.可持续性消费
4.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1年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每月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这表明,税收具有
A.随意性B.固定性C.强制性D.无偿性
5.欧洲国家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是由于国家财政支出远远超出财政收入所引起的。在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中,这属于情况。
A.财政赤字B.财政盈余C.财政收支平衡D.财政收支相等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以人为本B.和谐发展C.自主创新D.统筹兼顾
7.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用工荒”,其主要原因包括企业产业层次低、工
人工资低且劳动强度大、工人权益无法保障等。民营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正确做法是
A.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提高最低工资标准B.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主动适应劳务市场需要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D.关注工人利益诉求,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8.《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充分体现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基本标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实行宏观调控
C.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增长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9.某村300名村民因质疑县政府对该村的征地批复,向县政府提请行政复议,遭拒绝后,村民将县 政府告上法庭。经过法院审理,判处村民胜诉。材料中体现的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形式有
①社会与公民的监督②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④司法机关的监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我国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A.享有政治自由B.人民当家作主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行使监督权
2012年8月因在事故现场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继而被扒出佩戴多款价值不菲的名表,再
因眼镜、皮带等昂贵饰物被接力曝光,直至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撤职——短短27天,陕西省安监局原
局长杨达才的落马让社会各界再次目睹了网络反腐的威力。根据材料完成11—12题
11.从政治生活角度,材料反映出
①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拓宽民主决策参与渠道②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
③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④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12.“表哥”杨达才落马,更向我们展现了公民正确行使监督的要求,下例符合要求的有①利用网络充分挖掘官员隐私②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
③要勇于使用领导赋予公民的权利④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3.近年来,老百姓对人大代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从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提案,到代表们的收入、职业、着装等,都通过各种媒体频繁曝光。对人大代表关注度提高表明
A.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B.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
C.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各种权力D.人大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机关
14.备受关注的“PM 2.5”(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一词首次出现在201
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引起各方热议。这一事件,体现了① 政府坚持科学执政② 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③ 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④ 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5.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论断主
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
A.民主执政B.科学执政C.依法行政D.政治协商
16.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C.遵守宪法和法律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17.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公民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做到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
③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8.2011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在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上公
布,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这是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
A.信访举报制度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D.社会听证制度
19.我国的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干部,让农民群众做到“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
情自己管”,这
A.是我国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础和标志B.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有利于加强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D.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20.2012年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这表明人大常委会行使
A.决定权B.立法权C.提案权D.表决权
21.随着我国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将十八大确立的重大战略思想
写进党章。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D.认识是实践的目的22.“你幸福吗”,这是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采访的主题,一位清徐
县务工人员回复“我姓曾”引起网友热议。对于幸福的含义,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释。这说明了
A.意识对客观事物起着促进作用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
23.“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A.解放思想,突破规律对人们行动的束缚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24.“我不叫,太阳就出不来”,面对半轮太阳,公鸡如是说„„下列选项中说法与公鸡的观点的哲学思
想一致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②“我的灵明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④“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A.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 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6.下列短语中与漫画《人生絮语》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D.静者不动,动者不静
27.成语“当机立断”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都说明
A.要注重适量的积累B.要防止质变的发生
C.要坚持实事求是D.要积极地促成质变
28.对消费者而言,选择商家除了简单的有实力可信赖、性价比高好等共性品牌要素外,能够提供个性
需求、满足个性口味的品牌,也是重要的因素。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B.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C.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9.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无论是“正能量”还是“接地气”,它们都鲜明地涂抹着当下时代的情
绪色彩,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动力和目标。与上述观点相符合的是
A.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存在不受约束,任意生成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30.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他投身航空
事业30年来,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这体现了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意义更大
C.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意义更大D.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客观规律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填涂。
31.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32.债券是由政府发行的,用以筹集资金的一种债务凭证。
33.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制度决定所有制。
3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35.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36.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37.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等而存在的,所以是一一对应的。
38.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39.物质是运动承担者。
40.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
41.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4分)
42.材料一: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布达拉宫。结束了转经的藏族老人们,结伴来到大昭寺附近的光明
茶馆喝甜茶、吃藏面。太阳渐渐爬升,越来越多的人涌向这里,不论是藏族还是汉族,大家都会围坐长桌,谈天说地,就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而这,只是西藏各民族和谐共处的一个场景。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件大事‛,即发展和稳定、‚四个确保‛,即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工作内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工作中的得与失,开拓创新,奋力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从材料一中,你感受到我国形成怎样的民族关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6分)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卡上。43.2012年夏天,‚去西湖边‘看海’‛、‚到武大操场游泳‛、‚到成都也能看海‛等字眼,成为网民调侃的灰色幽默。6月23日,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京城‛的图集,在时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看来,那场大雨后,‚全世界都看了北京的笑话‛。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城市的地下世界是城市文明的另一面。城市‚逢雨必涝‛的背后,虽是极端天气作祟,但更多的是与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防汛排涝跟不上,以及盲目扩张不无关系。我国城市‚逢雨必涝‛这一循环往复的怪圈的背后,主要原因,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其次,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再次,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排水系统难盈利,缺投资。
(1)据此有人认为,解决内涝问题,政府应该承担全部责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请运用《政治生
活》知识说明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破解我国城市内涝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3)假如政府公开征集地下排水系统建设意见,你会通过哪些方式将自己的建议提交给政府?(2分)
1-5 BADBA6-10 DCDDC11-15 BCBDA
16-20 CCCDB21-25 ABCCA26-30 BDADA
31-35 BBBAA36-40 BBBBA
41.(1)表1表明我国人均GDP增长的同时,碳排放量不断攀升,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环境压力(2分); 表2表明“六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十二五”对环保产投资力度业明显加大(2分);
(2)(2)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每点1分,写出4点给4分)
42.(1)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4分)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这个道理。②联系(发展)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两件大事体现。③辩证否定既事物自身的否定,自己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创新体现这点。④矛盾即对立和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用一公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分析工作中的得与失体现这点。⑤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工作中的得与失体现这点。(任答三点给6分)
43.﹙1﹚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认为解决内涝问题政府应该承担责任,是有道理的。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履行相应的义务,解决内涝,需要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对解决内涝问题进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在解决内涝的问题上,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每点2分,共6分。如果从人大要加强立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等角度可酌情给分)
(2)①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
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加强科学管理,治理内涝。(4分)
③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大财政对排水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排水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任答两点给4分,如果从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写信、打电话、电子邮件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