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测试)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是什么(识记)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文化的力量(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过程中转化为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运用)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①经济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文化是由经济、政治的。②文化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会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社会的发展。
(2)相互。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越来越成为的重要因素。文化已成为,有利于提高,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不竭的和强大的。
四、感受文化影响(理解)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②。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
五、文化塑造人生(理解)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①。②。③。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识记)
1、哲学思考:矛盾的特殊性
2、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3、正确态度(怎样对待?):
4、为什么(必要性):①。②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识记)
1、重要途径(方式):①②③。
2、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理解)
1、含义
2、表现
3、特点:①
4、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5、哲学思考:①一分为二。②辩证的否定
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简单运用)
1、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哲学: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发展是继承的过程的。
2、在文化发展中要做到“。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经济),②③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统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简单运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3、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①。②。
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六、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
1、根本途径:。
2。另一方面。
3、面向。
4、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错误倾向:“”和“”;“”和“”。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②。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识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识记)
体现:①独特性②多区域性③多民族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即
三、中华民族之魂(识记)
1、中华民族之魂:(地位)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识记)
以为核心,、、、。
五、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理解)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2、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不息的(作用)。
3、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4、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本质上是一致的。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简单运用)
1、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突出的表现:精神、精神、其突出表现:精神、“”精神、精神、精神和精神等。
2、为什么(必要性)
哲学思考:①意识的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是提高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的要求。
(3)是坚持的需要。
3、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
(1)最重要的是发扬“”,即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
(3)必须正确对待。
(4)必须与弘扬相结合。
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理解)
1、当前我国人们文化需求呈现出、2、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的、的文化。面向广大,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简单运用)
1、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含义②性质③国家政策④危害⑤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地位。
3、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改造文化。
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识记)
1、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基本内涵),就是以以培育、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 的,3、坚持根本保证。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以为核心的精神和以为核心的精神,社会主义。
(3)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必要性)。
5、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
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解)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的公民,提高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发展和培育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作用,必须发展教育,建设强国。
4、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敬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理解)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和。(为什么?)
2、主要内容(基本要求):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2)主要内容:“八荣八耻”
六、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运用)
1、含义
2、关系:相互促进。(1;(23、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不断改造。
(2)要、不尚空谈,重在,要从做起,从做起。
开放性思考:从文化角度谈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篇:《_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B)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在经济建设中,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和价值观的软实力竞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B)
(1)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如何应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2.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A)
4.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知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敏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知道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A):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③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知道要坚持的原则、正确的态度和必要性(A):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2.知道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知道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内容(A):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4.知道传统文化的特征(A):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5.能根据材料评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说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成出新,革故鼎新。
第五课文化创新
1.知道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B):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明确文化创新的作用(B):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重新的根本标准。②文化创新能够出尽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能根据材料探寻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C)
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A):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的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阐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B):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知道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说明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B):
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明确政府和个人的正确选择(A):
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选择先进文化。
2.知道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意义(A):
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换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知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A):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有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有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知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A):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知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A):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4.能根据材料探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措施(C):①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知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A):思想道德建设。
2.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地位、作用和要求(A): 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地位和作用:①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求: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知道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措施(A):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4.说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B):①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关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5.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B):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粮食,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三篇:学业水平测试发言稿
积沙成塔,滴水穿石
感谢年级领导信任,感谢各位同学聆听!能够在小高考誓师大会上发言,我倍感荣幸。
人们常说:“生活即是不断的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有挑战、有困难,生活才能丰富多彩,才能从中品味出酸甜。”小高考是我们各位同学求学之路上的重要一关,我们理应迎难而上,那么我们该怎样打赢小高考这场战役呢?
谈到战役,兵法有云:“战略得当,战术有效,训练有素,方能百战百胜。”小高考亦如此。
首先,战略得当。从高一起,年级对小高考科目就重视有佳。早早就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得到了各科科任老师们的充分贯彻与坚决执行。在此,望各位同仁再接再厉,也望各位同学能够保持信心并且放心。紧紧围绕科任老师走,便可水到渠成。
其次,战术有效。同学们从初中而来,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初中考试只要书本吃透,分数便可手到擒来。然而,高中却不尽然,书本吃透,考试也会手足无措。究其原因,在于高中的考试,不仅在于考察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在于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即考法是否得当。会考法才能会考试,会考试才能得高分。有请各位同学能对日常的周练各式各样的题型进行考法的储备,能够做到讲后反思,反思解题之道。
最后,训练有素。千层楼台平地起,能打胜仗,必要有硬功夫。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立足课本,沉下心去,按部就班,稳扎稳打,掌握好课本知识。
此外,男生请拿出点魄力,女生请拿出点毅力,科任老师尽力,我们一起给力,力之所及,当无坚不摧;同时,男生请再多点恒心,女生请再多点决心,科任老师尽心,我们师生同心,心之所想,定能心想事成。如此,我想不仅小高考一次战役,就是百次千次战役,我们也能百战不殆。在此,预祝各位同学小高考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创造辉煌。
发言人:董方兴
时间:2013年1月10日
第四篇:高二理科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文化生活)讲述
阳春市实验中学
高二政治理科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文化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A、文化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经济的力量 D、军事的力量
3、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4、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的措施是()A、中国和法国互办文化年
B、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整治小煤矿,保障安全生产 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D、2000年我国依法共关闭了1100多个淫秽色情网站
5、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值观
④发展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文化产业在我国总体经济格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广东、四川、上海等省市文化产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文化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书报刊零售、印刷等行业就业人数增长较快。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 嘿”……这些歌曲不该是他们的至爱。回答7-9题:
7、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8、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这些歌曲本不该是他们的至爱。但这些歌曲之所以成为他们的至爱,是因为()
①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②儿童歌曲的缺乏
③这些歌曲通俗易懂 ④它们正确地反映了儿童的心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这些歌曲本不该是他们的至爱,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塑造人生 ②文化能决定人生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我们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等各方面:
①语言文字 ②自然风光 ③宗教信仰 ④思想理论
⑤文学艺术 ⑥民居建筑 ⑦风俗习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要继承就不应的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
12、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13、安徽金寨县的山区小学迎来5名来自英国的英语教师,十乡百里村民蜂拥而来,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因为,过去城里才有的外教,今天第一次来到了山村。材料中的文化交流是通过()形式实现的。
A、商业活动 B、人口迁徙 C、网络 D、教育
14、“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博客用户已经达到9000万人。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6、下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是财富,对传统文化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是包袱,对传统文化要全部抛弃
C、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D、传统文化束缚我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1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科学技术水的进步 ④思想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根本不相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北京奥运会前后,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20、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汉字 ②史书典籍 ③邮票 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体现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A、时效性 B、实用性 C、地域性 D、观赏性
25、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26、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A、文化的区域特征 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 C、文化的求同存异 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27、张艺谋在谈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说,使用一种中国人、外国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中国故事,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A、消除文化差异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B、各民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D、传统文化的弘扬必须借助外来文化的形式
28、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C、艰苦奋斗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④全盘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30、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主张放弃使用武力 B、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1、2009年,神舟七号的三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所涌现的航天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A、创新性 B、时代性 C、开放性 D、区域性
3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应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 B、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D、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33、下列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③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4、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炒作”以吸引眼球从而获得更好的利益是某些媒体的常用伎俩。这说明文化传媒存在()
A、商业性 B、大众性 C、轰动性 D、及时性
36、看风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迷信活动。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甚至一些学者的论著把风水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积极参与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C、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眼力,拒绝文化污染
37、当前文化市场上,积极健康的文化开始逐渐占据市场,但一些不健康的精神垃圾也在一些地区占有一定的市场。对待文化市场的正确做法是()A、鼓励竞争,任其发展 B、规范秩序,严格控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追求多样,公平竞争
38、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做到
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继承传统文化
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让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 ⑤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39、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40、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多样化原则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D、大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
41、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组织的大型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超过13万人参加。红歌之所以这样红是因为()
①凝聚了时代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有着强而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以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健康性,展示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④属于流行文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使人们受益。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要想克服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必须()
①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②发展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③遏制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④加大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力度,取缔腐朽文化,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3、一方面是红歌的不断走红,一方面是对网络文化担忧的加深,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发展要弘扬主旋律 ②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③要正视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 ④文化发展应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为导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判断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是()A、国家性质 B、社会制度 C、指导思想 D、经济基础
46、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精神文明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政治建设 47、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指出,当今少数出版物的确存在着格调低下、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人们()A、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B、更多接触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C、承认文化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D、把科技进步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8、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④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诚实守信 B、集体主义 爱社会主义 C、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50、广州市以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开展了“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这项活动的开展()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形式
②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认识,陶冶思想道德情感
④彻底摆脱腐朽文化的侵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51、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2、春节期间,夫子庙地区成了六朝古都----南京最热闹的地方:美妙绝伦的秦淮河彩灯、难得一见的秦淮民俗、异彩纷呈的金陵“绝活”、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等等让游客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这告诉我们()
A、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传统文化是当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发展各种文化
53、“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②“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④“第五媒体”的出现有利于良好文化环境的创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4、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5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5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57、2009年2月6日,2008“感动中国”人物揭晓。“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开 展的目的在于()
①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②落实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③奠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
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8、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9、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去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0、每年在“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的主题下,海峡两岸携手共祭中华民族文化的先哲,这说明()
①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有着广泛的认同 ②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
6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62、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 B、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63、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C、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D、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64、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季羡林先生认为应该加以改造:君为臣纲,应该把君臣的关系改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关系,那么国家爱人民,人民爱国家就稳定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不是绝对的服从,应该把它变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季先生的观点启示我们应()
A、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B、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C、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东西 D、抛弃传统文化,创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全新的现代文化
6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表明()
A、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主要是依靠创作者的灵感
C、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唯一因素 D、文化创新的需要是来自于社会实践 66、近年来,“汉语热”在美国升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主动学汉语。“汉语热”的原因是()
A、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B、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C、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在国际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
67、“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C、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D、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68、2009年春晚节目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说明()A、优秀文化是时尚文化不是经典文化 B、优秀文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C、优秀文化就是满足群众多样选择的文化 D、优秀文化离不开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
6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A、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B、国民教育水平是决定着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 C、发展各种教育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70、被誉为“拇指经济”的手机短信服务,因为利润可观,在短信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眼睛里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一些短信服务商开拓市场的“法宝”,却是制造短信陷阱,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订阅和收费。这种现象()A、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弱点造成的 B、表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C、说明必须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D、告诉我们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高二政治理科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文化生活)
答案
1--5 BADBC 6-10 ACACC 11-15 CADBD 16-20 CCADC 21-25 DCBBC 26-30 ABACB 31-35 BBCBA 36-40 DCADA 41-45 CBCCC 46-50 BABCB 51-55 AABAD 56-60 BDDAD 61-65 AB.AD.AC.AC.AD 66-70 AB.AD.BD.AD.AB
第五篇:2010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共4页;第Ⅱ卷为综合题,共4页。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明媚
绊脚石
推心置腹
B.欧打
马后炮
如火如茶
C.精采
口头禅
左右逢原
D.聪颍
侯车室
心悦诚服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海世博会吸引着八方宾朋,中外游人可谓汗牛充栋。
B.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天朗气清,春风和畅,师生走进大自然,共享天伦之乐。
D.他和科研人员处心积虑地工作,如期完成了设计方案。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水果表面的细菌对人体有害,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才安全。B.我国大约近70%左右的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值得关注。C.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D.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都在不断提高。4.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短语,恰当的一组長
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就要
。只要,就会发现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人,美的心灵。
①用心思考
②留心观察
③善于发现美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C.
(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上的魁北克大桥,是一座非常著名的桥梁,但它的出名并不因为设计精巧、施工精良,而是因为建造过程中曾先后两次垮塌。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桥梁工程师库帕在设计这座大桥时,为争得“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悬臂桁架桥”之名,随心所欲地将悬跨的长度由原来的500米加长到600米。结果,当大桥建成即将剪彩通车时,桥梁的整个金属结构突然垮塌解体了,2万余吨钢材坠落江中,75名工人因此丧生。事故调查表明,正是由于库帕的过度自信,忽略了对桁架重量的精确计算,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数年之后,这座大桥重建。然而不幸的事故再次发生:中间跨度最长的一段桥身在吊装时突然坠毁,桥仍未建成,却又夺去10名工人的生命。追究原因,则是支撑起吊的一个机械部件不合格,也就是工程指标不严格。
历经三度建造,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为了牢记耻辱,汲取教训,并警示后人,加拿大的七所工程学院联合倡议并筹资买下了大桥的钢梁残骸,用以打造成一枚枚指环,分发给每年从工程系毕业的学生,这就是后来闻名国际工程界的“工程师之戒”。授予指环要举行特别庄严的仪式,只有工程系的毕业生才能参加,而且要在宣读职责誓言后才可领受。
这枚小指环必须戴在小拇指上,而且,用右手写字的人戴在右手,用左手写字的人戴在左手。这样,当工程技术人员在图纸上准备为一个未来的工程勾画线条、开列数据、标注文文字时,小拇指首先就有受硌的感觉,使他们感受到小指环的存在,提醒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每个细小举措都将影响深远,从而不忘自己所负的重大责任。
这种授予指环的仪式后来推广到了加拿大所有的理工大学。当然,这些银色的指环已不是用原来的废钢梁制作,而是用特殊的新材料来制作了,但是它的原始意义丝毫没有改变。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学工程教学大楼前的广场上,有一个立于碑座之上的银灰色金属大圆环,那是放大了几百倍的“工程师之戒”它竖立在那里,每个进出教学楼的人必定要从它的面前经过。它提醒那些正在求学而尚未有资格戴上这指环的工程系学生,不能忘记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所肩负的责任。
科技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累积失败的历史,正是因为后人正视失败,记取教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这正是科学精神的所在。
5.对“工程师之戒”的解说,不军碡的一项是
(3分)A.其制作材料均取自当年建造魁北克大桥时的钢梁残骸。
.其原始意义是为了牢记耻辱,汲取教训,并警示后人。C.其授予目的是提醒工程技术人员牢记自己的专业职责。D.其所戴部位是佩戴者用以写字的那只手的小拇指上。
6.文中讲述建造魁北克大桥的教训,主要是为了说明
(3分)A.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风险 B.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能力 C.“工程师之戒”的来历和意义 D.“工程师之戒”的内涵和发展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库帕的过度自信造成魁北克大桥建造中的两次不幸事故。B.校园里“工程师之戒”雕塑是为了纪念建中死亡的工人。C.口拿大的所有理工大学的学生全部领受了“工程师之之戒”。D.正视失败、记取教训正是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精神的体现。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荆轲顾笑武阳
顾:照顾。B.诸郎中执琴
兵:兵器: C.秦王还柱而走
走:逃跑。D.轲自知事不就
就:完成。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乃以手共搏之②箕踞以骂日 ③剑长,操其室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A.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像以前那样完成使命。B.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一些,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C.希望大王少给他机会找借口,让他像以前那样完成使命。D.希望大王少给他机会找借口,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11,对上文内容的理解,否耳碡的一项是
(4分)A.叙述了荆轲借献图之机行刺秦王、失利被杀的过程。B.塑造了荆轲沉着冷静、勇敢无畏、舍生忘死的形象。C.描写了秦王遇刺时惊惶失措、事后惊魂未定的情状。
3分)
(.刻画了群臣及左右遇事沉着、全力救助秦王的细节。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2.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军碓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写宜阳城下春草生长茂盛。B.第二句写涧水东流然后转而西去。C.第三句写花儿因无人欣赏而凋落。D.第四句写鸟儿在春山间不断啼鸣。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一、二两句分别描写萋萋芳草和潺潺流水,一静一动。B.
三、四句中的“自”“空”渲染了春行路上的冷清氛围。C.全诗句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春行图,具有丰富的意蕴。D,全诗情景交融,以哀景写乐情,表达诗人的惜春之意。
五、(5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任意选填五句)
(5分)(1)羁鸟恋旧林。(2)落霞与孤鹜齐飞。(3)一夫当关。(4),不尽长江滚滚来。(5),相逢何必曾相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7),最难将息。
(8)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户侯。
六、(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萍。半晌。)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
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朴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
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
哭?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
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
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 们周家的门。
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
以後,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 家里。
朴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 做梦。
朴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
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朴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节选自曹禺《雷雨》)15.画线句“半晌”暗示了周朴园的哪些心理活动?请简要说明。
(4分)
16.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3分)
两人对话时,鲁侍萍的情感基调是“
”,周朴园的情感基调是“
”。对待“旧恩怨”,鲁侍萍说“我要提”,而周朴园却认为“
”。
提到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二人都强调是“你的”,他们的意图有什么不同?
(4分)
鲁侍萍的意图:
周朴园的意图:
18.从上文看,鲁侍萍认为自己的遭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请简要说明。
(4分)
七、(4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经过之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事非经过不知难”,“吃一堑,长一智”,“不经风雨,哪见彩虹”。许多经历过的事,令人田味;有些经历,给人带来思考和领悟。[注意1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④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A 2.B
3. C
4,B
二、I 9分。每小题3分l 5.A
6. C
7. D
三、(13分。8-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 1小题4分1 8.A
9.D 10.B
11.D
四、(6分,每小题3分)12.C
13,D
五、(5分l14.(5分)
(1)池鱼思故渊
(2)秋水共长天一色
(3)万夫莫开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同是天涯沦落人
(6)一蓑烟雨任平生(7)乍暖还寒时候
(8)激扬文字
答对5句就可得满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漏字、添字的,该句不得分
六、(15分)
15.(4分)①对鲁侍萍外貌变化巨大感到惊诧;
②考虑如何应对鲁侍萍和可能带来的麻烦。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怨愤(或:悲愤;悔恨)
冷冷(地)
不必再提(或:何必再提)(每空1分
17,(4分)鲁侍萍的意图:强调周朴园与孩子有血缘关系,指责周朴园的冷酷自私。
周朴园的意图:试图表明孩子与己无关,极力摆脱与鲁侍萍的关系。
18,(4分)鲁侍萍认为是“不公平的命(天)”造成的。在她看来,三十年前被逼离开,三十年后意外相见,如今四凤墨到凰家为綑,都是命运的安排。
(“原因”占2分,“简要说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