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可学礼仪
可可学礼仪
一、本书内容简介
《小狮子可可绘本系列·礼仪绘本》共包括公共、语言、家庭、生活、用餐、社交、待客做客、幼儿园8个方面的礼仪故事,让宝宝们了解相关礼仪知识,学习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的一般礼仪和技巧,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宝宝在各种场所都能够做到行为得体、举止大方。生活中的各种礼仪慢慢内化成宝宝的日常习惯,使他们一个个成为知书达理的小绅士或小淑女,他们的内在素养也会由此得到提升,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二、理论支撑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基本行为规范与准则,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像我国经典的蒙学之作《弟子规》《三字经》《小学》《颜氏家训》中都有对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的讲述。如今礼仪品德教育也成为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普遍重视的话题,一个人懂不懂得礼仪,直接反映了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和素质的高低。
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因而对一个人的品行、礼仪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对他以后的成长和成才也会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的不少研究表明:在个体的发展中,某些行为的习得有一个关键期,期间,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给予必要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行为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并产生长久的影响。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健康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礼仪能促进幼儿独立、自信、尊重他人的品性,也能提升幼儿专注力,加强其秩序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三、本书卖点
字写错了可以涂改,路走错了可以折返,但是孩子的成长却不可逆转,也不能重塑,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幼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3-6岁的孩子正是品德培养与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家长们常常为如何教育孩子而烦恼,如果只是耳提面命地讲述道理,孩子常常会厌烦和叛逆,当成耳旁风,而如果只是轻描淡写,不利用好时机去讲,孩子又往往容易忽视和忘记。而本套绘本故事就抓住了与幼儿日常生活贴近的内容,选取极具代表性的主题,让宝宝通过健康积极,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潜移默化地学习礼仪知识,带来无比愉悦的阅读体验和审美享受。每个故事后面的“礼仪小课堂”,又以点睛之笔为宝宝们指出在不同场所和不同人相处时的各种礼仪知识,让宝宝重温礼仪规范,也让爸爸妈妈能够更好地引导、教育宝宝,成为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具体而言,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小故事反映大道理:本套绘本故事不以单纯的说教或者实例列举来灌输知识,而是采用短小精悍、诙谐幽默,极富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小故事来反映大道理,寓教于乐,耐人寻味,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收获知识,习得礼仪。
2.形象可爱,活泼生动:对于宝宝来说,阅读绘本最主要的就是看图,本套绘本形象可爱,画风简单,符合宝宝的审美趣味。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可可和他的小伙伴造型呆萌、活泼可爱,就如同宝宝身边的小伙伴一样,天真淘气,这样就给宝宝带来了亲切感,也容易赢得宝宝的喜爱。
3.语言简洁、通俗易懂:3-6岁的宝宝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还有限,因此绘本的语言须符合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表达习惯。本套绘本的语言就贴合宝宝的实际水平,用宝宝的口吻来讲述故事,这样一方面便于宝宝理解,另一方面也便于妈妈给宝宝讲解,让宝宝能够引起共鸣。
4.内容全面、科学实用:本套绘本故事涵盖公共、语言家庭、生活、用餐、社交、待客做客、幼儿园共8个方面的礼仪知识,内容全面,涵盖广泛,照顾到宝宝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宝宝在遇到具体问题时都能够有所参照。每个故事最后的“礼仪小课堂”,用亲切的口吻,总结性地告诉宝宝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怎么做,让宝宝升华知识,活学活用,更好地了解礼仪规范。
5.开本小巧、便于阅读:本套绘本故事开本大小适合幼儿自主翻阅,拿取方便。爸爸妈妈也可以拿在手中读给宝宝听,在宝宝睡前或是周末外出、闲暇时光,随身携带、翻阅,与宝宝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
6.制作精美、性价比高:本套绘本故事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绿色印刷、无毒环保,为宝宝提供健康的阅读环境。本书每册包含6个经典的小故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性价比高,是家长和宝宝明智之选。
四、同类书比较
目前,绘本系列图书在儿童图书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但是涉及不同场所、有特定主人公的礼仪知识绘本并不是太多。
安徽美术出版社《我的首套礼仪教育绘本》主要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来讲述礼仪知识;新时代出版社的《幼儿礼仪教育》(6册)从幼儿的阅读习惯和实际的生活场景出发,让幼儿在唱儿歌、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学习各种礼仪好习惯;这些书要么内容不是很全面,要么就只是简单列举生活事例、场景来介绍知识,这样就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中国少年儿童音像出版社《齐家·6+1 礼仪品格教育绘本》每套分为不同的绘本故事,每本中一个小故事来讲述礼仪知识,但这些书又没有特定的主人公,没有形成完整的套系,也不利于孩子们全面学习。
而我们的图书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全面丰富,大大增加家长与孩子的兴趣,将礼仪知识融进有特定主人公的趣味故事中,这样就便于给孩子塑造一个完整、立体的形象,让孩子们能够通过主人公小狮子的一举一动来比照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更容易分辨对错,加深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更容易在心目中树立学习的榜样。此外,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还能锻炼宝宝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宝宝也能根据内容复述故事,延展故事,由此发展到以后自己编创故事,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
五、本书编辑推荐
“人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所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那么,要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也必须让他从小树立良好的礼仪习惯和道德品质,让他拥有得体的举止和礼貌的言谈。然而现今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溺爱,常常让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品德,孩子们多表现为自私自利、娇气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这样很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以后社会交往的发展,所以礼仪教育就成为现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所以,海润阳光文化中心即针对现今社会礼仪发展的现状,专门为3-6岁的幼儿精心编创了《小狮子可可系列·礼仪绘本故事》,把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语言、家庭、生活、用餐、社交、待客做客、幼儿园8个方面的礼仪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通过书中可爱调皮的小狮子可可,为孩子们演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全面解读详细的礼仪规范,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中学会礼仪知识,并将此转化为良好习惯,从而成为受人欢迎的小绅士或小淑女!
第二篇:圣人之心可学可至——读《论语》之感悟
圣人之心可学可至——读《论语》之感悟
【摘 要】孔子之心,平天下之心,圣人之心也;圣心始于志学,圣心非他传而可自成,圣人可学可至;圣人之心,平天下之心,乃天下公心,吾与圣人同类,便知圣人之心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圣心,只要你想成为圣人,便具圣心。人皆可以为尧舜。
【关键词】圣人之心可学可至
千百年来,读《论语》者,不计其数;注《论语》者师心自用;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正如程颐说的那样:“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以后其中得一两句者;有读了后好之者;有读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程颐《读论语孟子法》)之所以有如此之差异,皆在于识与不识孔子之心而已。识得孔子之心的人,则读了之后,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识得孔子之心的人,则读了之后,无事者仍无事,师心者仍师心,纷纷者仍纷纷,莫衷者仍莫衷。我辈于圣人二千五百年之后,又读《论语》,希望能再体圣道,再悟圣心。
(一)孔子之心
孔子何心呢?读完《论语》,细细体悟,我们能发现,孔子之心,乃平天下之心也。专言之,则圣心、诚心也。圣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周易·文言传》)可见,孔子之心乃是“圣心”也。诚者,“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可见,孔子之心乃“诚心”也。孔子之圣心、诚心,具体表现在其“学、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温、良、恭、俭、让”等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是圣心的具体体现。同时,孔子之圣心、诚心还具体表现在其不同弟子的不同方面:“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我们不仅要知道孔子之圣心、诚心乃是全体大用,是浑然一体的。更要从其具体的方面和其具体的表现入手,知其专分一如,才能识得孔子之真心也。
夫子“十五而有志于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恒学而时习,温故而知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说心也”;“好学说心,异端不攻,君子不器,学以致其道,以文会友,进艺辅仁也”;“则德不孤,朋友来,乐乎有邻也”。(《中庸》)孔子不仅志于学,而且好学,把学习当成快乐,认为求知的快乐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更有吸引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庸也》)圣人之心,始于志学、好学、乐学之心也。
其学成,明其明德,学业达到一定的水平,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修养达道一定的境界。在明德之指引下,则其身修,做到了温、良、恭、俭、让;其身修以后,出入孝悌,则其家齐;其家齐,则学而优则仕,达、果、艺施于政。为政者,知“君子三畏”,忠信事上且尽礼,敬其事而后其食。为人臣者,知“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善善恶恶,居敬行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善举贤才,做到政治清明,民信十足,则其国治;内其国治,外则文事武备,远人则修文德以来之。天下之民归心焉,则天下平。天下平,则博施于民而厚济于众也。(《论语·庸也》)圣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总言之,圣人并非天生圣焉,乃志学以至矣,学而明明德,明其明德,则其身修,其身修,则其家齐,其家齐,则其国治,其国治,则天下平也,天下平,则能实现圣人“博施于民而厚济于众”的崇高理想,实现其“与天地参”的精神境界。
孔子之心,平天下之心,圣人之心也。平天下,始于志学,平天下心便始于学心也。因此,学可至圣人,圣人志学至也。
(二)圣人之心可学而至之
孔子平天下之心,始于志学。可见,圣人之心,并非异禀,学而至之也。
中国自古以来,对圣人可学与不可学的问题一直都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论稿》一书中指出,对于圣人可学与不可学的问题历来有四种观点:一种是圣人不可学不可至,此乃中国之传统;一种是圣人可学可至,此乃印度传统;一种是圣人可学不可至,此说无理不能成立;一种是圣人不可学但可至,此乃谢灵运在《辨宗论》中提出的观点。(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其实,这四种观点的不同,只是在于对“学”的涵义的不同理解和阐释罢了。看来对“学”的涵义,需要详加研讨。
如果我们把“学”理解为有所欲为,想要获得某种满足,那圣人就是不可学的,因为圣人德合自然,与天为一,圣心乃是本有,自是不能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此其一。如果我们把“学”理解为模仿某种外在于我的东西,那圣人也是不可学的,因为圣人神明自茂,反身而诚,岂能通过模仿而学得?此其二。如果我们把“学”理解为一种渐近、累积而最终有成,那圣人也是不可学的,因为圣人之本“理归一极”,是不可分的,要想成圣,只需顿悟获得,不能一次学得一点,慢慢积累而成;圣心既为整体不可分割,只能要么顿得要么不得,自亦无所谓通过学习而渐得之理,此其三。如果我们把学理解为因为自身先天的不足,所以需要从后天的学习来加以弥补,那圣人也是不可学的,因为“物皆得一以成”,(王弼《周易正义》)众生本皆自足其性,人皆可以为圣人,圣心可自成,勿需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成,此其四。由以上四点我们可以观知,如果把“学”理解为一种外在的获得过程,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不管是有所欲为、是模仿、是渐进的过程还是后天的弥补,都不过是想通过外在的获得方式来实现成圣的理想,而这都是与成圣的本质背道而驰的。朱子曰:“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以为天,地得之以为地,万物得之以为性”。(《朱文公文集·读大纪》)圣人之性,合于自然,与天为一,岂能外铄而得?
同时,我们看看夫子传其圣人心与否?已传则知圣心可传,没有则知圣心不可传。如果圣心不可传,则知圣心是不可能通过外铄的学习方式获得的。自夫子死后,儒家一分为八,八派之先儒身以任道,或进学致知,博文约礼,修身成德,或传道授业解惑,或述学统,劈杨墨、卫纲常,或学而优则仕,仁政爱民,欲以治国平天下。然各派也开启道统之纷争,坚固门户之见,各派之陋儒皆以孔子之正统自居。可关键是各派传人得到了夫子之圣心乎?
首先,圣人之心天下公心也。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只可与治之,不可私有之。夫子也无法将天下之公心居为私有,私与门人弟子。其次,夫子之公心即便私与门人弟子亦不可得焉,圣心不私传。“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论语·公冶长第五》)凤鸟不致,河不出图;就算是颜渊好学,循循善诱,却又不幸短命,夫子已矣,可见,即使圣心可授亦无人可传也。再次,孔子诲人,不但无隐乎门人,而且子无异问。斯亦知圣心之不传也。即便是好学的颜渊,犹叹圣心之仰高钻坚,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可知,孔子无意于传心亦不曾传心,因此圣人之心非可传也,非可教也,非可外铄也,乃在于人之内心体悟也。我辈于今日能有幸再读《论语》,期许能体些许圣人之微言大义,能悟些许圣人之圣心,足矣。
所以,我们此处所谓之“学”,非是模仿圣人之言,圣人之行,或是通过学习而成为圣人;乃是指学习圣人之心,学习圣人“志于学”之志向,学习圣人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学习圣人“博施于民而厚济于众”的博大胸怀,学习圣人的思想和信念,学习圣人的立志成才的方法。从内在方面,反身而诚,发现自身本有之圣心之端,塑造人之本性,向着圣人的方向发展。
(三)圣人之心即我心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平天下之公心也。陆象山曾曰:“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陆九渊集》)圣人之所以同于圣人者,无他,平天下之心同也。有此心即圣人心,无此心,即凡人心。
孔子心圣人心也,圣人之心可自成而不可他传。从以往圣人可考之,尧舜禹之所以相继为圣,历数在己躬。夫子之所以为圣者,在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夫子明确显示了他成圣的为学次第。子还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述而第七》)夫子亦确然向人展示了其成圣在己为而不在他传的思想。“诚者自成,而道自道也。”(《中庸》)可知,圣心自成,非外铄也。
成圣本非易事,现又圣心不可传,那我们怎么办?圣人者,人也;我们也是人也,圣人与我们是同类,想要成为圣人,并不难,“我欲仁,斯人至矣”;“为仁由己,由人乎?”(《论语·述而第七》)学可致圣人,圣人自志学始。故《论语》自《学而》始至《尧曰》终。《论语》成书之意正在于此。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圣人之天下,文武之道未坠于地。我耳聪目明,为什么不可以学习呢?圣人之心不需圣人传之,也不必等待圣人传焉,更何况夫子也从不居圣居仁,只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圣人之心,只一平凡之心也。明白了此中道理,则知圣人心即我心,我心即是圣人心。人皆可以为尧舜矣!
综上所述,孔子之心,乃平天下之公心也;圣人之心,既可学又不可学,既可至又不可至;圣心可自成,不待亦不需他传;孔子心亦即我心,我心即孔子心。至此,方知圣心之广大悉备,无所不包也。
李丰琼
第三篇:高二语文教学计划 谢可学
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谢可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年级工作重点为中心,以狠抓落实为核心,加大教学常规管理执行力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升个人素质和理念,提高语文教学效益,争取在高二语文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二、情况分析
1.教材教学: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难度较高一有了很大的提升。本学期学习教材《史记选读》和《论语孟子》,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及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味鉴赏。写作上着重培养写作议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习写作的发展等级和应对话题作文的能力。
2.学生分析: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下,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尚模糊,兴趣不够浓。大多数同学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扎实,课外迁移不够,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史记》选读:以国家利益为先 义薄云天 面对现实的智慧 决胜疆场的艺术 英雄悲歌 活动性学习专题
《论语 孟子》: 孔子的贵学与重教的思想 孔子论仁 礼治与德化 孟子论理想人格的铸造 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
史记:1.感受中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文言文篇目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培养文言文自读和翻译的能力 《论语 孟子》:了解孔子 孟子的思想 背诵重要语句
3)、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见进度表)
四、教学构想
1、教材处理
(1)、精讲“教读课”,落实“自读课”,利用好“知识树”,努力创设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
(2)、取舍有度,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本学期教学任务重,有些课文根本来不及细说,因而要有取舍。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文言文教学和诗歌鉴赏上。主要以积累文言知识为主,进而增强学生文化功底。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阅读积累,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用好《读本》,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或摘抄或点评,因“班”施教,因“人”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
(4)、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完成写作任务。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2、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学好启航软件的用法,用现代化教学手法组织教学,切实落实“整体建构,和谐教学。”
(2)、精心设计、科学实施教学。高二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很重,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语文能力,强化语文素养。
(3)、夯实基础,强化古诗文和文言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具有进一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加强作文写作训练。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
文学习空间。加强作文习惯训练,先审题,再构思,提纲好了后动笔。还要求议论文入格,注意其他作文素养的培养。鼓励学生自我创作和课外积累。
第四篇:面试的礼仪你可知道?
求职的人,必须有心理准备,去会见可能是自己的未来老板。
男士自然得穿上最整洁的服装,但也不必过分刻意打扮。在会客室等候时,便要放松心情不要显得焦虑不安。当叫到自己名字时,应冷静地和充满信心地走进去。见到接见人时握手,并说“早安”或“午安”。应注意的是,虽说面试的人应该表现得信心十足,但也千万别显得过分自信,会面结束之时双方再握手告别。
女士前往面试应穿得整洁、明亮,给人一个好的初步印象,叮叮当当作响的珠宝饰物、过浓的香水、拉得不直和不正的丝袜缝、未修过的指甲或是蓬蓬松松的头发等,都足以抵消掉她的求职信所给予人的良好印象。
面试时急着对未来老板提出自己的条件是不聪明的。有些人第一个问题便提及薪酬和假期,这样的做法常不会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最初印象。
在会面的过程中,老板会说明大概的工作范围、性质、要求、工作时间和薪酬等,迟些才会谈及休假及退休金等细节。在他提问时,求职者的答复应该精简、切题和毫不犹豫。之后,他也许会问求职者对这职位是否喜欢,同时有无问题要提出之类。
老板认为这次会面已圆满结束时,他会起立说“谢谢你,我已经知道你的一切了。”倘若他认为求职者是理想的人选,他可能即时聘用。如果求职者对一切都满意,便可以接受,然后彼此再商定上班日期。
求职者告辞时,老板可能会送到办公室的门口,同时告诉会迟些时候发信给他,对他的职位一事,加以确认。虽然这只不过是一个口头上的许诺,老板也不应在以后又改变主意,另行雇用他人。如果在会面时未能作出决定,或者还有求职者要约见,老板可能会说将来用书面通知是否录用。
第五篇:杜郎口中学的可学可用之处
杜郎口中学的可学可用之处
日照港(集团)中学 马峰
第一次走进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教室,着实吃了一惊:课桌分六组集中排列,学生对面而坐;教室的四周全是黑板,也没有讲台,使人分不清哪儿是前哪儿是后„„上课了,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烈的讨论,有时是小组内讨论,有时是全班人都参与;发言者真是随便,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有时呼啦站起来十好几个,谁的嗓门大,谁就算争取到了发言权;老师在同学间走来走去,时不时地提个问题,出个难题,引来的又是新一轮的热烈讨论;当有人到黑板上演算或讲解题目时,教室里就更热闹了,站着的,跪在凳子上的,坐到课桌上的,跑到前面蹲着的,坐在地上的,形形色色,花样迭出;进入个人练习环节,四周的黑板便派上了用场,黑板不够用了,一些学生干脆蹲在地上写写画画„„
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从杜郎口中学考察归来,很多参观学习的老师有一种畏难情绪,这样的课堂课堂你敢做吗?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好是很好,可是很难学得来,很难移植到我们的课堂,原因有三:
1、没有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自学素质。在参观杜郎口之前,我也曾在初二实验班进行实验,预习课成了学习打闹课,展示课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成了一锅粥,没有前期的自学与展示的训练,根本无从上课,效果反而很差。
2、理念与现实的脱节。对照我们目前的教学状况:没有摆正对学生的态度。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堂的主人也应该是学生。而我们经常是以老师的权威去压学生,甚至是责备他们。爱心和鼓励不能适时准确表达,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心的表现欲望。通过学习,认识到整个教学过程要充满对学生的认可与赞扬,让他们始终在激励中参与学习,杜绝批评与责备。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但在现实教学中,实施的只是皮毛,于是课堂上的讨论讨论就成为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没有真正将关注学生落实到实处。
3、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缺乏细节管理。把小事做扎实、做到位就是细节管理。而实际上,课堂上老师讲完就算完成任务,对于出现的错误没有深追,对于没有学会的学生没有深入辅导,这些常规细节没有做好,谈何效率?
当然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老师的思想问题、老师的责任心问题。
虽然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是十几年的沉淀,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一时学不来,但有一些方面是可学可用的。
一、要学习他们对教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教育是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表现在对事业矢志不移的追求。杜朗口中学校长崔其升在1997年接任校长时,杜朗口中学是一个烂摊子。崔校长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受到的是学校何去何从的责任,感受到的是学校周围今后数以千万计学子终身受教育的责任。崔其升这种人生的大气,坚韧的锐气,无畏的勇气,乐观的豪气,扎实的底气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有了这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加上矢志不移的追求,从而使杜朗口中学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走进杜郎口中学的校园,就会被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所感染,会体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遍及学校的每个角落和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一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醒目的八个字便是校训,报告厅悬挂的条幅标语章显了他们的办学思想:“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因互助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这些都表明他们的教学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而非功利性的眼前的升学率,他们对每个孩子的培养目标用崔校长的话说:“我们挖掘的是孩子的潜力,培养的是勇气,张扬的是个性,奠定的是信心”,具体地说是: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以及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观念。“10+35 ”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得展现。另外我还注意到在杜郎口中学,走廊墙壁上张贴的是学生自己的格言并配有学生的照片,比如,在三楼走廊对着3年2班的墙壁是本班刘新华同学的格言:“时时搏击长空的雄鹰才是天地间真正的英雄”,在我以前去过的学校中,墙上张贴的都是名人名言。由此我们感觉到杜郎口中学用学生替代了名人,实际上是真正的把学生当作了主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落实,而非冠冕堂皇的口号。
3、持之以恒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唯有埋头,方能出头,只有敬业才能体验幸福。杜郎口学校的老师在近十年的教改历程中,经历了由外力推动向内在需求的转轨过程,经历了由埋头到有成就感的过程,经历了由辛苦到体验幸福的过程。教师要想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则必须埋下头来,扎扎实实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不埋头读书工作,是很难出头自豪幸福。不敬业的老师是很难体会到生命幸福,只有敬业方能体验到生命的充实和人生的幸福。教师追求的方向应当是在课堂中幸福地生活,因为人生有限而课堂创意无限。
4.不断创新的教学艺术,是杜郎口永恒的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源源不断的创新。杜郎口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创新,比如:崔其升为了引领教师“先学后交,当堂达标”,为了让老师少讲学生多活动,起初规定课堂“0+45”即老师一分钟也不讲,全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到后来的“10+35”即老师讲不超过十分钟,学生活动35分钟。要扭转老师多年来满堂灌注入式的观念和做法不亚于搬座大山。
二、立足课堂,决胜课堂,课堂决定质量。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立足课堂,决胜课堂,素质教育的质量才有保障。杜郎口中学所有的课堂都对外开放,他们课堂学习的大容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学生参与、学生快乐、学生自信、学生成长,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用知识和智慧追逐自己的梦想,用快乐和幸福体验宝贵的课堂,用收获和能力汇报社会的关爱。课堂成了学生的家园,师生的乐园。
1、准备工作。杜郎口中学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例如业务理论学习要求: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要写上课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写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为了使教师们掌握教改的内涵,校领导提出了学生课堂表现:“生龙活虎,欢呼活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课堂评价标准。翻阅教师的教案,他们记的都是预习课如何处理,反馈课如何补充,一条条、一项项备得很细,他们的教案普遍是“学生行为”写得多,而知识结构写得少,这就是杜郎口课堂改革带来的教学观念的变化。
2、“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这是学生动起来后领导和教师们思考的又一焦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家发现预想的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大家原以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答、议、评的时间,应该会出现争问抢答、激烈讨论的热烈场面,但现实中学生却是欲说无言。经过反复研究,大家逐渐明朗: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写诗作词,用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3、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杜郎口中学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如何调动起来的?
在他们的课堂上打破了以往的网格式的座位形式,实行分组而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合作学习,通过组内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他们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是:
(1)划分学习小组,小组长每天负责检查各同学的预习情况,课上组织带领组内同学讨论学习,教师无形中多了很多帮手,提高了学习效率。
(2)四块黑板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区域,学生要在自己的区域内写上自己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不学习,就没有内容写在自己的黑板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叫“黑板驱动机制”。
(3)小组间开展学习评比,每个学生都为自己所属的集体负责,尽量维护集体的荣誉,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4、充分关注后进生
杜郎口中学全级部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总分相差仅有100多分。这样的差距说明什么?说明杜郎口中学的学困生很少甚至不存在。杜郎口中学是如何转化后进生的呢?首先,在教师的考核导向上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后进生,学校把每个班后1/3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成绩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模式也一学生感兴趣为主要标准,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5、抓住了课堂教学改革这一突破口
学校发现以前的课堂教学严重存在教师只管讲学生被动听的问题时,学校就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的讲授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0分钟,这样就逼着老师在“精讲多练”上下工夫。这样坚持下来,就闯出了一个具有杜郎口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叶澜教授主持开展的新基础教育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不放松,取得了可惜的成绩。叶谰教授也一再强调,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内损失课外找,或者不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只在课堂教学以外的事情上做些花样翻新,都是不可取的。
三、学校之事,必做于细,细节影响成败。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海尔集团张瑞敏也指出,细节决定成败。随着我国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常规教学中如集体备课、课后小结在十多年前都认为这种方法好,十年过去了,真正把这些细小事情落实到位的又有多少呢?而杜郎口中学做到了,进入杜郎口中学教学楼一楼大厅内,每位老师一天的收获、反思、措施都在一块儿公开展示;每个学科教科室、年级组观摩课教师的优点、不足、建议每天都能看到;每天课间操全校各个年级出操、做操情况及时评优点谈不足。这是杜朗口中学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方面。而不少学校要求老师写教学后记,而老师却大都不写;有的即使写了也是陈述上课的一些情况而不能做到进一步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些都会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质量提高。
举例:搞业务论坛!
(1)他们砸掉的是讲台,设立的是教师论坛。
论坛每周六下午都拿出四个课时,要求每个人都“论”都“谈”,讲一周的收获和教训,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自己的心得,大则大到纵横捭阖,细就细到和风化雨„„
(2)他们用“名师”带动教师的全员发展,既有拜师学艺,也有课堂比武,突出“科研”二字。
茌平县教育局教科所王彦华所长对记者说,崔其升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正在于通过业务论坛等一系列手段,将这样一支杂牌军转化成科研性精锐教师队伍!(3)杜郎口中学的论坛不是校长的一言堂,而是全体老师的群言堂。论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堂上的体会、感悟、反思、教训,以学科组为单位,叫“自由论坛”;第二种是针对近期发生的一些现象,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讨论分析。比如听课之后的课评,要求必须是一针见血。一开始被批评的老师脸上难免挂不住,不高兴。论坛就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的问题。这类论坛叫“主题论坛”。
(4)论坛评课针对问题较多的老师,一般情况是由学科主任决定先让其停课,令其反思、学习;有了认识再去听别的老师的课,然后再准其上课;由考评组再对其听课、评课,直至过关。他们说这不是惩罚,而是督促发展。崔校长说,用发展的鞭子赶着他,不允许一个老师掉队。他还说,发展是教师最大的福利,严格是对教师最大的关爱。
(5)说课,也是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他们或选择“课力”较弱的老师,或抽选某位老师,在上课前说课。每周各学科还要举办公开课,由比较好的、进步大的教师上。
崔校长对记者说,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特色是学校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