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健翔辞职信等
黄健翔的辞职信
尊敬的赵化勇台长,孙玉胜副台长,李挺副总编,江和平主任: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我决定向中央电视台提出辞职。
首先,我要感谢中央电视台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各级领导和同事给我的帮助,给我的舞台,才使我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成为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持人和解说员。并且能够参加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三届世界杯和三届奥运会的前方报道。当然,很多的其他的重大比赛里,领导们对我的信任更是难以计数。特别让我难忘和感动的,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由于我个人的严重工作失误,给各位领导造成极大麻烦,给我台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的时候,各位领导对我进行的帮助、教育和保护,在工作上给予我的极大的信任,让我继续了后面的解说工作。这样的事情始终让我十分感动。
世界杯之后,我在领导的帮助下,也作了认真的反省和检讨,并且重新投入了正常的日常工作。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缺乏善意的、以恶搞和滥炒为目的的媒体,始终没有放过我,故意在我身上不断制造各种假新闻,还在我的正常的解说工作里断章取义歪曲捏造,刻意杜撰骇人听闻的所谓独家消息,给我造成极大压力和痛苦。比如,9月份我正常解说评论的一场中国队同巴勒斯坦队的比赛,就有些不怀好意的媒体,歪曲捏造事实,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制造所谓围绕我的新的热点,给我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解说时完全没有过去的状态和感觉,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已经变成一种痛苦。甚至,连我的健康状况也受到很大影响,我的颈椎病目前十分严重,睡眠很差,精力严重下降,解说比赛时难以承受高度集中的工作要求。
另外,其他各种媒体的恶意炒作,胡编乱造也在随时干扰我的心情,干扰我的个人生活,也在台里造成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仔细反复的思考,我决定辞职,离开这个我已经不再适应的工作,让自己有机会清静一下,远离这些喧嚣纷扰。请各位领导批准我的请求。
今后,无论我将怎样生活,我都会永远感激中央电视台对我的培养,在我困难的时候,犯错的时候给我的帮助和宽容。是中央电视台,是体育频道给了我现在拥有的一切。现在的我,已经不再适应体育解说和播音主持的要求,精神上的压力和外界的干扰使我完全崩溃。所以,如同我以前说过的,当我认为自己不再胜任,不再适合的时候,我是不能容忍自己赖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的。于公于私我都不会。中央电视台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我,只不过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每年的秋风起时,都有些树叶会掉落,但是,大树总是那么挺拔和伟岸。再次感谢中央电视台,感谢体育频道,感谢各位领导。
请接受我的辞职请求。
黄健翔
我今年就要满30岁了。常言道“三十而立”,这让我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我骨子里原本是个不甘平凡的人,我不希望永远浑浑噩噩过日子,哪怕这份工作多么舒服也好,薪水多么高也好——我一定要在30岁这年开始自己的事业!这是我的决心,并且我也作出了这个决定,真心希望王生您能理解我。毕竟我还年轻,我还没有结婚,我还没有孩子„所以,2007年,也是我在没有家庭拖累之前最后一个创业的黄金时期了,我不能错过!尊敬的XX台长,XX副台长,XX责编,以及各位兄弟姐妹们:
感谢您阅读我的辞职信!
经过几个月的慎重考虑,和内心的挣扎.我决定上交这封无奈的辞职信,重新定位我的生活状态。
首先要感谢的是这2年多工作以及来培养我、帮助我,支持我的各级领导和兄弟姐妹们,这份感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2006年9月9日,我又一次为了梦想闯进了梦寐以求的电视台大门。经过2年多工作的磨练,这段美好的欢乐时光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里,暂且不谈成败得失,起码和兄弟姐妹们相处是真诚的,没有任何戒心的。
记忆犹新的是2006年年底在新闻中心开会的时候,会议内容是让大伙谈谈对社会新闻的看法,并随即对开播《新闻赶摆场》表态,很多老同志由于种种原因表示反对,而且还有老记者煽然泪下,用自己的事例反对开播新栏目。当时我唯一的感受是无助、无奈、无聊,甚至已经绝望,可回头想想确实不然,大伙都是肉长的,谁有胆儿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呢!值得庆幸的是,在领导的坚持下,《新闻赶摆场》最终还是诞生了。
再者,感谢各位领导让我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几部可以称为我的“实验”片的短纪录片随之诞生并上演。这些东西都是我短短20几年的思想经验,虽然幼稚、极端,但却是我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拥有这样的机会是不可多得的,甚至是得了一次少一次,我十分珍惜它,在此,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的支持。
我是个热爱哲学的人,虽然学得浅显,但随时随地都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活着?你活着有意思吗?这也许就是我的人生态度:虽不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我心。
往复循环的日子,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工作内容、同样的采访对象、同样的选题、同样的为人处世原则、同样的商业性质、同样的用酒精挥发着自己的假面、同样的处理无端、无聊的事情、同样的没有时间去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你活着有意思吗?”„„
或许可笑、或许可悲,或许无知、或许无聊,但这是我作出辞职的依据。
该如何正确定位我的人生目标呢?去年12月中旬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迎刃而解。首先是家人的支持,其次是兄弟姐妹们的鼓励,仔细想想,现在是该我离开的时候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年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年轻是有希望的,年轻是锐气的,希望当我老的时候还能笑看这一切!
感谢所有培养我的人,支持我的人,感谢所有爱我、恨我的人!请领导理解并给予批准!
此致
敬礼!尊敬的x总:
您好!
转眼间,我到公司已有X年了,这X年的工作时间里,虽然我的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公司同事们的帮助,尤其是您的信任与教导下,我也努力的去完成每一项您布置给我的工作,都用了自己的热情努力去对待。凭心而论,我开始对基础工程毫无了解,但在您这里我基本了解了基础工程,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对生活的理解。在这里,我真诚的对袁总说一声:谢谢您了!
但犹豫再三,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我还是写了这封辞职信。
加入公司以来,您对我的信任、教导与严格要求,令我非常感动,也成为激励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在您及同事们的热心指导与悉心帮助下,我在工程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常想,自己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您及公司对我的栽培,真的想用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您交给的每一份工作任务,但自己的能力真的很有限,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得能让您满意,所以对过去工作中失误与不足的地方,我真诚的对您说声抱歉,请您原谅!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我觉得我可能技术能力方面有所不足,也缺少工作的积极性和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没能很好的适应这个工作,所以一直没有把工作做到令您满意的程度。这是我在以后的人生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袁总经常教导我的地方,我一定会铭记于心!
再一次真诚地感谢您及公司全体同事对我的关爱与帮助!
恳请您接受我的辞职请求!
谢谢!
xxx
2009年1月9日 尊敬的何总:
匆匆两年已过,恍惚间并不遥远,我还记得在毕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被石家庄的公司辞退,那时候我根本没想过来北京,而且长这么大也就来过两次北京,大二的时候来过一次,大四的时候去过国展招聘会。我觉得北京好大好大,我肯定混不来。我不知道毕业后会去哪里,即便当论文答辩结束后张小宁问我想不想去北京的时候,我依然犹豫自己够不够格。如果没有小宁的介绍,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绝对不会来北京,想都没想过。如果那样我现在可能还会在石家庄游荡,可能会离广告越来越远,一边走一边迷茫在年轻的路上。
所以我很感谢公司,感谢何总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一毕业就能步入纯正的广告圈。和那些同我一样没有社会关系的三本学生,我感到骄傲和幸运,当他们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拼命地投简历的时候,我已经初尝拿下交行这个国内第五大银行的做广告的成就感。感谢亿告这个温和的平台。
感谢何总以及各位教导和关怀,从你们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工作上的技能和经验,为人处事上的道理和方法。你们是我走进社会的启蒙恩师,我很珍惜在这里学到的每一点每一滴,这都会给我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无可限量的帮助和裨益。
在亿告的这段时间,同事们也给与了我莫大的帮助,他们把自身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与我分享,帮我提高,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一起并肩作战,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奋进,同甘共苦,感谢他们!
由于个人的原因,我将在月底离职,带着一份不舍和求索的矛盾心情我要离开我呆了两年的饱含深情的公司,告别一起的战斗史,告别一起为成就的喝彩,告别一起的日日夜夜,此刻我深深地感到亿告文化带给我的冲击,此刻我想说有机会我们再共事!
由于我个人原因给公司及领导造成的麻烦我深表歉意.但愿领导能理解并给予批准.谢谢!
此致
敬礼!辞职技巧
如今,跳槽已成为职场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现象了。一些人在决定跳槽之时,都是交上辞职信就走人,要么是领了工资,第二天就“消失”了。这些人并不提前跟公司里的人透露辞职的事,也不会提前打好招呼。他们以为,这样能最好地保护自己。可是,世界很大也很小,更何况同在一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职场混。因此,一个成熟的职场中人,应该在辞职之时多考虑一下自己的离开对原公司可能造成的冲击,更应该考虑降低自己的辞职成本。
当你决定辞职时,不仅对你自己有影响,对同事、对上司,甚至对部门都会有影响。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首先直接跟主管提交辞呈,诚实地说明辞职的原因,然后与主管商量,什么时候应该让同事们知道,以及如何将工作合理移交。有的公司有严谨的代理人制度,交接过程会容易一些。如果没有这样的制度,在你走人之前要做好移交工作。
另外,有5件事是非做不可的。
1.如果你想把属于自己的档案带走,交辞职信前就应该处理好。不要离开前匆匆忙忙地准备,难逃“瓜田李下”之嫌。
2.任何资料要带走,先确认是否有知识产权问题,损害原公司利益的事情不要做。
3.若是进入原公司的竞争公司,尽量少谈原公司的竞争策略与业务机密。谈论这些虽然可能会暂时讨得新主的欢心,甚至可能因此提高自己的薪酬与职位,但更会因此落个背叛与出卖的恶名。4.避免以负面方式谈论原公司,这会影响你在行业内的声誉。5.不要积极挖原公司的人进新公司,否则新公司虽然短期获益,却会让新公司对你渐生防范之心,怕你再度离职时再挖墙角。
所以,纵使你对公司有强烈不满,离职也要低调。因为外人很难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弄得满城风雨,不免让人质疑你为人处事的方法。尊敬的*总: 屈指算来,我到公司已有几个月了,在这几个月里,虽然我的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公司同事们的帮住下,学会了如何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等方面的东西。我也要求自己尽心尽职,每一项工作都用了自己十二分的努力去对待。凭心而论,领导青睐器重,同事齐心融洽,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工作环境!
但犹豫再三,我还是写了这封信。
我并不是个怕吃苦的人。没想到胃病居然成了我这次离开公司的理由。虽然我的毛病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医生嘱咐说象这种反复性的老胃病需要回家静养一下,令我不得不认真对待。您知道,对于一个女孩来说一份好的工作固然重要,但一个健康的身体却是一切的根本。这点还希望你理解与谅解。
很感谢您及同事们的热心指导与细心帮助,我常想,自己应该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您及公司对我的厚爱,真的想用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您交给的每一份工作任务,但自己的能力真的很有限,不一定做得都能让您满意,所以在工作中如果有什么失误与不足的地方,我只能对您说声抱歉,请您原谅!
再一次真诚地感谢您及公司全体同事对我的关爱与信任!
恳请您接受我的辞职请求!
谢谢!
此致
其次,公司的管理方面,XX公司是个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有时意见不统一,还真不知该听谁的。
最后就是我的家庭方面了,我来面试时,公司是五天制的,晚上加班是自愿的,可自从我加入后的这段时日里,我感觉每晚加班到9点或10点甚至更晚是正常的,好像和白天上班没什么两样,有关加班时间,给我最深刻的是上星期一晚周会开到12点,这是我做财务以来还是第一次碰到的。明年我小孩还有我妈都会来广东,我老公是做业务的,自然是没多少时间照顾家庭,显然以我的工作时间是很不合适的。以上几点是我的个人主观看法,仅供参考,但都是我的内心感受。因为我知道很多漂亮衣服,但并不都适合穿在我身上。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公司用人也是如此。
今天我已经在OA上发了我的辞职书,如有不便之处,敬请海涵!最后我真诚的祝愿公司的业绩能够蒸蒸日上,公司越办越红火。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领导给予在××工作的机会以及在工作时间里对我的帮助和关怀!由于我个人某些原因,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辞职申请。
在××两年的时间里,公司给予我多次参加大小项目的实施机会,使我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技能和工程经验,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工作以外的处世为人等做人的道理。所有的这些我很珍惜也很感谢公司,因为这些都为我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帮助和方便。另外,在和××部各位同事的朝夕相处的两年时间里,也使我对这个部门,对过去的、现在的同事建立了由浅到深的友谊,我从内心希望这份友谊,这份感情能继续并永久保持下去。
公司的发展和建设在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中,真心祝愿xx公司在今后的发展旅途中步步为赢、蒸蒸日上!第一段:
写出辞职的心理(当然不一定是真的),你可以写一些客套的句子。例如: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我打算辞掉目前所从事的职位„„,或者:因家中变故,我打算申请辞去我现在的工作。因此整个第一段可以这么写:
尊敬的人力资源经理:
您好!
经过深思熟虑地思考,我决定辞去我目前在公司所担任的职位,我知道这对于您来说,是非常难以作决定的事情;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难过的决定!
第二段:
说明您自己考虑的辞职的时间(尽管您提出辞职经公司同意后,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将按照固定的离职日程办理离职手续,但这样说并不是画蛇添足,大多数情况下,你都能够争取到提早离开的时间)。例如:
我考虑在此辞呈递交之后的2—4周内离开公司,这样您将有时间去寻找适合人选,来填补因我离职而造成的空缺,同时我也能够协助您对新人进行入职培训,使他尽快熟悉工作。另外,如果您觉得我在某个时间段内离职比较适合,不妨给我个建议或尽早告知我。
第三段:
说明您在这个公司里的经验积累,尽可能地去赞扬公司对您的栽培(不论您有多么大的委屈和气愤,都不应该在辞职信里表露)。例如:我非常重视我在“„„公司”内的这段经历,也很荣幸自己成为过“„„公司”的一员,我确信我在“„„公司”里的这段经历和经验,将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利益。
最后,请务必使用亲笔签名,而且签名要尽量刚劲,并写好日期。尊敬的领导:
想了好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递交辞呈合适,今天终于鼓起来勇气,把他传递到了您的手中.感激的话一大堆,真心的感激亿告媒体带给我现在的一切,让我从一个对广告几乎是狗屁不懂的毛孩子成长为现在的我,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亿告媒体。
不知道看到这些,领导是不是感到有些突然,但是这确实是我经过好久深思熟虑的结果。原因出在我自己,我准备离开济南了,我准备去北京去杀一圈儿,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或许现在的我还不成熟,翅膀还不够硬,或许有点对不起亿告对我的栽培,但是我更不想对不起我自己,我想在我还激情澎湃的24岁去完成自己的心愿,是死是活我都认了,不会后悔。
不知道领导是怎么看的,我对自己从年后到现在的表现可以用憎恨来形容,工作状态出奇的差,已经找不到年前那股干劲,我还记得林总走后,我被逼着担起了一些更重的责任,我也自己给自己加压,我觉得那会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我也记得张总那次对我少有的赞赏,我都忘不了。但是我现在的工作状态已经开始逐渐下降,我觉得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不可挽回了,特别是在一些机遇面前,我就这么乖乖的投降了。
说起要走,还真是有点舍不得,我在亿告交了很多好朋友,他们都给了我很多热心的帮助,我觉得这是我踏入社会第一步得到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坚信以后大家还都会是朋友,不管我走到哪里。
我要走的事我跟王前和闫华已经说过了,他们都是很有才能的人,我相信他们会担起亿告的工作,会把山东公司这边的工作做的很棒,希望领导能给他们足够的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我坚信人都是逼出来的,在被逼的情况下,人可以发挥自己200%的潜能,而且会迸发出空前的工作热情,或许第一次做的不是太好,第2次也许就会好很多,第3次就一定会做的很好。而且我希望领导能给他们一些能够直接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尤其是提案的机会,我觉得这对企划员工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领导能够理解。
无论我走到哪里,带着一份对广告的热情,我一定会报答亿告对我的培育之恩,以后如果有机会能够跟亿告合作,我也会感到很荣幸的。祝亿告媒体事业辉煌,大家工作开心顺利!
此致
敬礼!2006年11月13日 尊敬的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来到**公司也快两年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过欢笑,有过收获,也有过泪水和痛苦。公司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然而工作上的毫无成熟感总让自己彷徨。记得胡总曾说过,工作上如果两年没起色就该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或许这真是对的,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尽管我一思考,上帝便会发笑,但这笑带着一丝苦涩,思考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或许自己并不适合软件开发这项工作。否定自己让自己很痛苦,然而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一直让我沮丧,也让我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并且让我确定了这个念头。或许只有重新再跑到社会上去遭遇挫折,在不断打拼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才是我人生的下一步选择。从小到大一直过得很顺,这曾让我骄傲,如今却让自己深深得痛苦,不能自拔,也许人真的要学会慢慢长大。
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sun ltd.erp2004项目启动,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在这个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我想在项目还未正式启动开始之前,公司在项目安排上能做得更加合理和妥当。长痛不如短痛,或许这对公司对我都是一种解脱吧.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做好项目开始前的属于自己的所有工作,尽力让项目做到平衡过渡。
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譐譐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也愿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祝愿公司兴旺发达!
也许是天资愚钝,我对于公司的工作操作方式很难跟上节奏,薪水无故被蒸发,跳!没有发展空间,跳!Office人际关系太复杂,跳!有人说离开一间已经让我们没有激情的单位,就像结束一段已经枯萎的爱情。所以既不能太过绝情,所以也不能拖泥带水,拿出你的风度,留下你的微笑。
【辞职报告不可缺】
纵然你有千百个辞职的理由,写一份正式而诚恳的辞职报告却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你的离职本就是老板应该反思的问题,所以他最想看到的就是你辞职的理由。
然而,你真的要告诉你的老板:在这里已经没有我的个人发展空间了;这间单位的前途值得怀疑;老板你常常拖欠我的薪水?真话往往具有极强的杀伤力,这不但让你的老板不开心,有时还会给你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当你的新加盟公司对你进行外调的时候,你的旧老板会有很不好的评价传递给你的新单位。>>>建议:跳槽时好聚好散很重要
为此,你完全可以更多的写一些个性化的理由:“我要去进修”、“单位离家太远,上下班不方便”、“最近家里有事,时间上有点冲突”等等。另外,无论这间公司多么的不堪,一定不要忘记感激他对你的培养以及同事给予的帮助,因为毕竟是单位给你提供了经验积累的机会。
【站好最后一班岗】
记住:在辞职报告尚未批准的这段时间内,你依然是这间单位的职工,你需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有许多人因为自己要走了,就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迟到早退,不认真做事。这样,都会给原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这段敏感期你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人议论你一贯懒散,不称职。
世界经理人办公频道:office.icxo.com 与此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抱怨更不要炫耀。即使你内心很想一吐为快,出一出长期以来积压的怨气,但明智的做法是管住舌头,必须明白:人一走茶即凉。不论你如何能干,人缘多好,人们也不可能完全站在你的角度理解你。相反,这些话如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反会引起对方的怨恨。
另外,你需要尽量清楚地交接自己手中正在使用的公物,不要拿走公司的任何资料。甚至连名片夹也不要带走,你只应拿走属于你的私人用品和你本人的名片。>>>跳槽 随遇而安还是揭竿而起
【做一回好老师】
当一个月后你与单位脱掉干系的时候,接替你的新人也已经上岗了。对于他,你完全可以大方一些,做一回好老师,带带新人。
你在职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资源,例如客户资源,你那这些工作资源带走后,可能会造成新人无法开展工作,同时也会让原单位的主管心理不踏实。这时,如果你主动把工作资源留在这里——即使只是一小部分,你的慷慨也可以为你在这里留下好名声。
世界经理人办公频道:office.icxo.com 必要的时候,你可以把自己的工作职位说明以及工作经验以文件的形式留给新人,使他能在短时间内熟悉业务,尽量少走弯路,这也会让他对你感激不尽。不管以何种方式,你都能在原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当他们感慨无缘与你共事的同时,也祝你一路顺风。>>>跳槽了 别说原单位不好[图]
【与他们保持联系】
尽管你已经不是他们的员工了,可大家还是朋友,所以经常打个电话或写封电子邮件回原单位与老同事、老领导们叙叙旧,应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再说,这本是个小世界,说不定哪天大家就会在另外的一些场合继续合作,彼此都会有照应。即使在新单位遇到什么疑问,也可以想原来的老朋友们请教,多听听旁观者的见解,或多或少会对你的新工作有所帮助。要是原单位有什么需要你的时候,尽力去做,那么你的风度就尽在不言中了。尊敬的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来到**公司也快两年了,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过欢笑,有过收获,也有过泪水和痛苦。公司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
然而工作上的毫无成熟感总让自己彷徨。记得胡总曾说过,工作上如果两年没起色就该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或许这真是对的,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尽管我一思考,上帝便会发笑,但这笑带着一丝苦涩,思考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惊讶――或许自己并不适合软件开发这项工作。否定自己让自己很痛苦,然而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一直让我沮丧,也让我萌发了辞职的念头,并且让我确定了这个念头。或许只有重新再跑到社会上去遭遇挫折,在不断打拼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定位,才是我人生的下一步选择。从小到大一直过得很顺,这曾让我骄傲,如今却让自己深深得痛苦,不能自拔,也许人真的要学会慢慢长大。
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sunltd.erp2004项目启动,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在这个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我想在项目还未正式启动开始之前,公司在项目安排上能做得更加合理和妥当。长痛不如短痛,或许这对公司对我都是一种解脱吧。
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做好项目开始前的属于自己的所有工作,尽力让项目做到平衡过渡。
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譐譐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也愿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祝愿公司兴旺发达!
辞职人:***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是不会无缘无故的辞职的,毕竟这是一份生活的保障,这里有和睦相处的好同事好伙伴,大家在一起相处已近一年了,我也得到大家给予的帮助,每天都有快乐,这是多好呀,真很舍不得离开这样轻松快乐的同事关系。但从工作角度来说,目前的现状是我无法继续下去,宁可处于失业状态的原因,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每天的工作已经让我的热情慢慢减退,基本上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工作。每天接全国各地用户的咨询电话做问题解答,每天听行业专家的会议报告进行文字整理,杂乱无章、繁琐单调的工作就是八小时的主要内容,只有偶而对软件的改动会让我有积极性。我知道快乐工作的原则,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改变工作现状,那就要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我试过,努力过,但无用,因为以目前状态来看,这种工作现状在一定时间段内不会改变,我的热情不会维持那么久,迟早会对工作产生厌恶,我不会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对公司而言,也不希望看到敷衍了事的员工。
第二:做为一名脑力劳动者、一名软件工程师,我想没有谁不希望得到最根本的尊重,包括对人本身和所创造成果的尊重。这包括重视程度和福利薪资两方面。知道公司和建设部的几个司是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公司会对某些领导人物唯唯诺诺,于是在某些事情上,会对那些领导说公司有的是人,意思就是有要求都能满足,表现的比较赤裸裸,于是乎,事无巨细,都要动用公司的资源,从管理层到下面的员工,都要随时为那某些领导服务。想想都觉得有意思,从公司角度而言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须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是觉得有点管的太多的意味了,像打杂的,也许我是眼 光狭隘吧。
再说福利薪资方面,从非典时期可以看出,公司对大家的保护和关心程度是无微不至的,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再远点,员工提出要换窗帘,公司也能很快满足。为了给大家一个更好的舒适的办公环境公司已经仁至义尽,没有可挑剔的地方了。
因为是靠每月的薪水生活,所以不能不免俗的要谈到钱,在这里提两点,其一,是公司的每月打分制度,从春节前来看,每月基本上是在四十分到五十的范围变化,以及格分六十分可以取得全额薪水来比,每个月也就取得七折到八折的薪水,在最辛苦最累的项目紧张时期也就五十来分,更可笑的是,转正后适逢公司薪资体系调整,这样一来,在同等打分的情况下,转正后还不如转正前,这是什么逻辑?我无资格评价打分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但从个人来讲,即然和公司谈好每月的薪水,就会努力工作对得起公司的回报,而公司也应该全额发放薪水。如果有人做不好,大家是会看得到的,到时再采取措施是合理的、可理解的。曾经和领导说过,这会有恶性循环的隐患,到现在,我坦言的说,我已不会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来投入工作,只要能完成工作要求,只要付出相应于公司给予回报的劳动就够了,因为尊重和重视是相互的。
其二,是关于公司的调薪制度,我初来公司时试用期是三千,试用期限三个月,实际执行三个半月,公司给予的解释是冠冕堂皇,暂不提。转正后是三千九,如果不找领导协商就是三千七,但记得开始时某领导许诺过是四千到四千五,也许我的工作一直不令公司满意吧。到现在,到了转正已半年多,公司本有考核调薪制度,但因公司业务繁忙而无暇顾及,做为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在成立初期,一些制度的执行允许不尽人意,因为会有个适应期,但一年后现在,有些制度的执行应该很成熟了,不应该光顾着开展业务而忘记制度的执行,有些事情还需要员工主动提出来,有责任心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说到这儿,我提一下上一家公司的情况,初去时,试用期才两千五,试用期三个月,而且是整三个月,所以在转正那个月里前半月是试用期薪水,后半月是转正后的薪水,转正后是四千二,一年调一次薪,但因客户方原因,所有项目全部终止,公司也就没了。公司是台湾企业,企业文化鲜明独特,制度执行正规清晰。虽说是台湾人,但对员工很善于感情投资,大家工作得很愉快,在公司关闭后,以前的技术主任还每隔几月招集在北京的员工聚餐,只要那时他在北京。其实我们不是要公司领导请客吃饭,而是公司领导重视我们,在公司关闭前可以认为公司是用小恩小惠来收买人心,但在公司关闭以后,应该看得出来,是大家怀念那份在一起工作时的快乐感情。
第三、公司目前的业务方向不对我们透明,人力资源总监:cho.icxo.com整天看到部分员工很忙碌,也不召集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公司管理层其实早就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也许重视业务的开展,而忽略了交流。让我觉得,每天尽是些琐碎的事情,不知方向,也不知自己在公司的发展上处于何种地位,能有何种作为。
最后,相信公司会寻觅到优秀的软件人才来为公司服务,即然我的工作一直达不到公司的要求,那么希望接替的那优秀人才可以从头开始,创造出超乎公司期望的成果,为公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黄健翔经典语录
黄健翔担任《足球之夜》和《天下足球》的主持人、德国足球甲级联赛、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以及各种国际国内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及专题报道的解说和配音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健翔经典语录,欢迎来参考!
1、某年德甲:你说这个球不是手球他怎么把球停下来的啊,他耳朵上不能长钩啊。
2、申思没有突破,只有原地的能力。
3、那场意甲:锡耶纳对罗马:哎哟,这个球锡耶纳前锋最后捡了钱包了。
4、他说阿根廷队:“整个身子垂在悬涯边,只有一只手还搭在一块岩石上。”
5、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男足决赛‘美国人转拨足球的意识水平太差了’。
6、这才是我们的加斯科因~~听了都有种被拉近了的感觉。
7、世青赛中国对德国,"球进了。
8、谢晖更是拿不住球的队员,只有头球这一项。
9、中国队球员现在很像职业球员,上场不上场都能正确对待。
10、还有翔哥96欧锦赛说加斯科因那段挺著名的啊。
11、黄健翔2002世界杯:让我们再看阿根廷队一眼吧,明天,他们就要离开世界杯赛场。
12、这时黄来了一句:哎!波鸿和弗赖堡两兄弟手拉着手向德乙的赛场走去。
13、申思把状态很好,没有什么伤病的马明宇换下,令人不可理解。
14、当巴乔被替换下场的时候当这位意大利王子离开他心爱的绿荫的时候
15、曲波太年轻,发挥不好情有可原,派他上场的人,要负更大责任。
16、本赛季意甲第一轮米兰VS阿斯科利。
17、在解说02世界怀英巴大战,他说:“英格兰队被巴西人捏住了七寸”。
18、黄健翔回答网友要求为实况做解说:你可以帮我联系啊,就怕人家不愿意啊。
19、上一轮拜仁对不来梅,黄:“别不服气,在德甲我就是老大,我就是能摁住你们!”
20、黄健翔对尤文输给AC米兰后的评论: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很正常。
21、96年欧洲杯决赛他的那句比埃尔霍夫~~~比埃尔霍夫~~~的尖叫
22、这球真是“打不进比打进都难”,但他偏偏就把难度最大的完成了
23、上半场,米卢的用兵遭到了处罚。他的行兵用险,被证明是失败的。
24、健翔说了一句:我最讨厌雨天踢球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25、过了一半,这时在直播比赛的时候,波鸿又丢球了。
26、去年的德甲,当时波鸿和弗赖堡踢的很差,那时塞级才
27、特雷泽盖~~特雷泽盖~~~特雷泽盖打进了一个金球~~~(是三个重复)~~
28、黄:“李铁啊李铁!门口搁块板(球)都进了……。”
29、门将把球挡到中路,李铁拍马赶到,离门1米,空门。
30、中国队一脚把巴西踢出了决赛!——-96奥运会中国女足对巴西女足
31、这是一次迟到的换人,一次迟到的改错。
32、今天米卢排出的首发阵容出乎意料……要是普通的球迷和记者都能猜出米卢的心思,那他就不是神奇教练了。
33、很多记者得知首发阵容时,就对比赛做出了悲观的预测。现在我们来看看,米卢还有什么神奇。
34、队员们都拼尽了全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用怀疑他们的责任心。问题是,能力是有差别的,特点是不一样的。
35、健翔说:巴林赛后会不会上述呢,他们已经有过同乌支别克重赛的经历了,也许巴林队会“将重赛进行到底”
36、现在的圣西罗体育场没有AC米兰球迷和布雷西亚球迷之分,他们是来向他们的王子巴乔告别的,因为这时候巴乔是属于整个意大利的!
37、95还是93年的阿根廷对巴西,在巴蒂踢进了一记匪夷所思的球之后,他说:“这是个巴西都要为之欢呼的球”
38、马拉多纳,当年把那不勒斯队,就像咱们国内的,中超的陕西国力队,他给带成冠军了。
39、05年11月17日淩晨,世界杯预选赛,巴林VS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比赛即将结束,落后的巴林,借对方门将失误攻入关键一球,被主裁判为进球无效。
40、2000年欧洲杯意大利——荷兰,托尔多在点球大战中神奇发挥,黄说“足球场上没有上帝,如果有,就是托尔多。”
41、如果由甲A甲B的26位主教练来排今天的阵容,肯定没人会排出谢晖和曲波的组合。
42、任何一个大牌主教练都有他固执的时候,看不懂的时候,总有一部分是成功的,一部分是失败的,会受到惩罚的。
43、黄健翔对中德之战后的评论:到街上买份报纸一看,米卢说当务之急是“寻枪”,找前锋,不好意思,跟我电话里说的一样。看来我还是有点专业眼光的。
44、那场意大利联赛比赛由于下大雨,转播出现故障,黄健翔说了一句“这该如何是好”,真逗。说的很有人情味。不像其它解说员刻板。
45、今年德甲某轮,一个近在咫尺的球被打飞,黄健翔:嗯?这个球哪儿去了?这用雷达都找不到啊这个。
46、“米卢终于因为自己的保守用人而受到了惩罚!”——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客场挑战卡塔尔,黄健翔对米卢的用兵极为不满。
47、2000年欧锦赛,葡萄牙对罗马尼亚,89分钟还是0:最后一分钟费戈任意球,黄健翔:“会有最后一分钟的奇迹吗……”话音刚落进球,黄:“真的来了……”
48、“日本足球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而我们中国足球则依然还在‘刀耕火种’。”——2006年10月25日,中国国奥0:2不敌日本。面对两国足球水平存在的巨大差距,黄健翔无奈地表示。
49、“世界上所有踢球的男女都算上,除了孙雯,还有谁能够在这样的世界大赛里左右脚都能踢出弧线球破门得分?”——2000年奥运会中美女足之战,中国队凭借孙雯的远距离任意球扳平了比分,黄健翔给出了如上评价。
50、2004欧洲杯西班牙——葡萄牙,西班牙惨遭淘汰,黄健翔说“我们还会继续看到费戈,继续看到小罗纳尔多,继续看到戈麦斯,但是我们只能说再见劳尔,再见华金,再见卡西利亚斯”
51、“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了,格罗索立功了!……”——德国世界杯意大利对阵澳大利亚,最后时刻格罗索创造点球。近乎疯狂的黄健翔留下了日后引起巨大争议的三分钟。
第三篇:黄健翔的辞职报告
尊敬的Z台长,S副台长,L副总编,J主任: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我决定向中央电视台提出辞职,黄健翔的辞职报告。
首先,我要感谢中央电视台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各级领导和同事给我的帮助,给我的舞台,才使我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成为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持人和解说员。并且能够参加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三届世界杯和三届奥运会的前方报道。当然,很多的其他的重大比赛里,领导们对我的信任更是难以计数。
特别让我难忘和感动的,是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由于我个人的严重工作失误,给各位领导造成极大麻烦,给我台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的时候,各位领导对我进行的帮助、教育和保护,在工作上给予我的极大的信任,让我继续了后面的解说工作。这样的事情始终让我十分感动。
世界杯之后,我在领导的帮助下,也作了认真的反省和检讨,并且重新投入了正常的日常工作,辞职报告《黄健翔的辞职报告》。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缺乏善意的、以恶搞和滥炒为目的的媒体,始终没有放过我,故意在我身上不断制造各种假新闻,还在我的正常的解说工作里断章取义歪曲捏造,刻意杜撰骇人听闻的所谓独家消息,给我造成极大压力和痛苦。
比如,9月份我正常解说评论的一场中国队同巴勒斯坦队的比赛,就有些不怀好意的媒体,歪曲捏造事实,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制造所谓围绕我的新的热点,给我造成很大精神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解说时完全没有过去的状态和感觉,自己最喜欢的事业已经变成一种痛苦。甚至,连我的健康状况也受到很大影响,我的颈椎病目前十分严重,睡眠很差,精力严重下降,解说比赛时难以承受高度集中的工作要求。另外,其他各种媒体的恶意炒作,胡编乱造也在随时干扰我的心情,干扰我的个人生活,也在台里造成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仔细反复的思考,我决定辞职,离开这个我已经不再适应的工作,让自己有机会清静一下,远离这些喧嚣纷扰。请各位领导批准我的请求。
今后,无论我将怎样生活,我都会永远感激中央电视台对我的培养,在我困难的时候,犯错的时候给我的帮助和宽容。是中央电视台,是体育频道给了我现在拥有的一切。现在的我,已经不再适应体育解说和播音主持的要求,精神上的压力和外界的干扰使我完全崩溃。所以,如同我以前说过的,当我认为自己不再胜任,不再适合的时候,我是不能容忍自己赖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的。于公于私我都不会。中央电视台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我,只不过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每年的秋风起时,都有些树叶会掉落,但是,大树总是那么挺拔和伟岸。
再次感谢中央电视台,感谢体育频道,感谢各位领导。
请接受我的辞职请求。
2006年11月13日
第四篇:黄冬健 优秀党员材料
节后的攀枝花火车站,乘客不如节前多,但也是熙熙攘攘的。在人群中,一个身穿铁路制服的工作人员引起大家的注意:当乘客一不小心踏上安全线时,她一声大吼,让乘客立即退缩回来;当乘客遇到问题咨询时,她又俯在乘客耳边细声细语耐心解释,声音一高一低,形象地体现出她对旅客的关爱。这就是被职工亲切的称为“冬妈咪”的黄冬健同志。
今年35岁的黄冬健是西昌车务段攀枝花站的客运负责人兼攀枝花车间客运党支部书记,自参加客运工作以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一名铁路职工的不平凡人生。她深刻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她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她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
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自己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职工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作为攀枝花站的客运负责人,不可避免地要与经济事务发生关系,所以必须树立和强化廉洁意识,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个人与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筑牢自身思想防线,才能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她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做到了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时刻保持着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
由于不平凡的业绩和事迹,黄冬健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
面对攀枝花站七十几名客运职工,她以身作则,不仅业务过硬,而且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时时处处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志一起搞好客运服务工作。客运工作平淡枯燥,凭票候车,三品检查,排队检票,站台乘降组织,站区卫生,天天都是老一套。但黄冬健把这些琐碎、别人已厌倦的工作看作是自己为乘客服务,为社会奉献的分内工作,她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利用工作间隙,帮助其他岗位上的同志,经常是这边帮检票口放行完旅客,又到站台上组织乘降,又到出站口看看有什么事。哪里有活,哪里就有黄冬健的身影;哪里岗位需要,她都会出现在哪里。“三品”检查做到大小包件件过机,检票口她组织旅客排队,维持秩序,旅客上下车她组织乘降,打扫站区卫生,脏活累活抢着干……一桩桩、一件件,车站领导看在眼里,班组职工记在心里,大家亲切地称赞她为“冬妈咪”:对职工关爱有加,安全上闲不住的人,工作中的有心人!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攀枝花站客运负责人,黄冬健所在的客运班组光女同志就有四十多名,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要想管好这些女职工,没有点真本事可不行。黄冬健在工作中不但要严格要求,大胆管理,更是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客运班组无论发生任何大小事,黄冬健总是第一个到岗位。每逢客流高峰期,客运人员紧张,上报各类报表繁多,她都会主动到车间请求加班。在各次业务、技能竞赛中,黄冬健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班组职工。她舍小家为大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旅客服务工作中,个中辛酸也许只有她本人理解最深。
在黄冬健的带领下,客运班组形成了“一切为了旅客”的良好风气,为旅客排忧解难的动人故事层出不穷,在受助的人群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学生、农民工、残疾人士、离退休老职工。一名高校贫困生在给黄冬健的感谢信中这样写到:“是您的责任心帮助我找回了一年的生活费,好心的大姐姐,谢谢您!”。
黄冬健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想旅客所想,急旅客所急,主动为旅客排忧解难,把微笑和亲情送给了旅客。去年暑运有一天晚上七点过,当她准备下班回家,在贵宾室后门站台上围了一群人,她马上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名从6161次列车下车的女旅客,突然感到腹部疼痛难耐。她立即与其家属将其扶到站外,马上送到金江镇铁路医院急诊室,她又为其挂号,并垫付了1000元住院押金。经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
炎,需住院治疗。她把病人和家属安置好后,又为其母女俩买来生活用品及面包、香肠、矿泉水、方便面等食品。母女俩流着泪喃喃地说:“多亏你呀姑娘,没有你我娘俩可真不知该怎么办啊,太谢谢你了!”
记得还有一次,夜间K673次列车开车后,黄冬健按例在巡视候车厅时发现沙发上有一个boss包,打开包后,发现内装手表一块,白金镶钻项链一条,还有两张昆明到广州的机票及现金等贵重物品。通过包里的电话号码簿,最终找到了失主,已登上了去昆明的火车,当她把电话打进失主手机核查无误时,失主感激不尽。又将包托列车员捎到旅客手中。失主回到攀枝花时,还特意到车站办公室感谢黄冬健,并拿出500元钱。黄冬健笑着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钱我不能收。”
黄冬健同志就是这样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把对待旅客的每一件小事都认真处理好,在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今天,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显著成绩,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为旅客提供满意服务为单位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第五篇: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黄翔)
第五章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反映出我们对数学课程、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识和观念、态度,它是制定和实施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标准》中的每一部份内容都要贯穿基本理念的思想和要求。同时,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自觉地以基本理念为指导树立起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显然,《标准》所提出的上述理念与“纲要”的要求是一致的。课程改革走到今天,愈来愈清楚地表明,其基本出发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可以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视为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标准》中的这句话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思考。
首先要看到,这句话的主体是“人人”,即指学习数学课程的所有人,而不仅仅指少数人。这是认识其意义的前提。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教育,而是人人受益、人人成长的教育。关于“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个用语,其内涵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和解读。应该注意到这句话的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它表明,我们所倡导的数学课程观的核心理念是超越学科逻辑自身而在数学育人上所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这也为正确理解“良好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应有的视角。
(1)良好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
对学生来说适宜的数学教育,应该是符合数学课程认知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应考来左右数学教学,在课程实践中往往形成一些非良性的数学教学现象。比如:不求数学本质的理解、靠量的堆砌以追求技能强化训练的教学,不问知识的来龙去脉、掐头去尾“烧中段”的教学,追求某种“噱头”去编制偏题、怪题而故弄玄虚的教学,远离数学现实、自我封闭的教学,板着面孔教育人,故意居高临下、让学生望而生畏或敬而远之的教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数学教学不但不能从正面产生数学教育的价值,反而可能从反面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形成错误的数学观,形成刻板的数学思维方式,产生对数学的厌恶情绪,丧失数学学习的自信心等等。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对于每一个人具有数学启蒙和初步熏陶的作用,这一阶段的数学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数学教育的学生,而是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条件。可以这样认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就是良好的数学教育。
对学生适宜的数学教育,还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作好准备。以课程内容为例,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当今社会发展对公民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越来越多地 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作出决策,统计图和统计表等统计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变得很常见。另外,对事物不确定性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人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从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角度看,加强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
(2)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
全面实现育人目标对学生来说就是要促使其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数学往往被人们认为是训练思维、增长智力的学科。通过精讲多练、变式训练来传授“双基”,掌握解题技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能获得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应考能力,但另一方面也造成数学教育目标上的一些失衡,如缺乏对数学本质及思想真正有意义的感悟、缺乏对多样化的数学活动经验的体验与积累,缺乏良好的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注。我们希望今天的数学教育是一个对学生发展全面体现其育人价值的教育,它不仅关注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关注思想的感悟及经验的积累,不仅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全人”的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3)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最根本的是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数学教育的公平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所致力追求的目标。例如,1983年在华沙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提出 “大众数学”(mathematics for all)的概念后,所倡导的“为了全体学生的数学”的教育观念对各国数学课程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美国2000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公平性原则强调:本原则“向当今流行于北美的社会观念——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学好数学提出了挑战”,“公平需要对所有的学生都有高要求并提供均等且优良的机会”(《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4页)。对我们而言,从古代提出的“有教无类”到今日之“学有所教”,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似乎从来就是我们办教育的指导思想。但问题的关键是在数学教育 实践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这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一要求需要我们在数学教育中予以落实。在具体教学中,促进公平和关注质量落实到学生身上是紧密关联的。它应达到这样几层基本要求:其一,希望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度似乎更容易形成学生之间的区分性。而在现实中,这种区分性又被应试而强化了,无论是基于何种原因,数学教育的各个层面中,使某些学生不具有“准入性”的现象还是较普遍存在的,这种状况应该予以改变。其二,在数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所有学生平等的关注与帮助,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适应个性发展的课程教学,特别对于在数学学习方面处于弱势的儿童,应给予更多的关照与辅导。其三,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结果应给予科学、公正的评价,特别应改变“仅凭一纸试卷就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其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对均衡的学习结果。这里并不是指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绝对一致的水平,而是指经过数学学习每个人都能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质量要求,其潜能能得到发挥,能获得成长与进步。
(4)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应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教育,而应是“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育首先要遵从儿童心理发展应有的阶段性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尤其要处理好学生的可接受性与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学段的不同要求与学段间的衔接及整体贯通的关系,处理好近期目标达成和中长期目标“渐成”的关系。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只能消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育是生动的、蕴含丰富发展动因的教育。数学课程的动因,可以来自数学内部(如逻辑关系的引领、数学活动的支撑、数学问题的激活、数学思想的启迪、数学方法的丰富,数学审美的驱动等),也可以来自数学的外部(如现实背景的趣味性与丰富性,应用环境的多样性,问题解决的挑战性等),也可以来自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需求和学习行为方式的改变(如学习的自主建构,学习中的个性发展需求,学习共同体的交互行为的影响等等),也可以来自教学实施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如激趣、设问、反思、质疑、试误、探究、激励等)。数学教育的这些动因需要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核心目标之下,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适时、有机地展现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育还应该是富有生命力的、具有自我生长力的教育。应当指出,这种自我生长性常常不是预设和既定的,而是在数学课程实施的动态过程中随机产生的。在当前关于课程计划与实施关系的研究中,一种更为主流的观点是: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定的课程计划只是提供了这个创生过程的工具。在这样的理念下,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成为教师、学生共同构建教育经验并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和开发自己课程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研究教法外,更应该重视在课堂上构建一个有利于“创生”的具有自我生长性的数学学习环境。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诚如《标准》所希望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即既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
(1)“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数学教育中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得为这种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而它又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应该承认,在传统数学教育及课堂上,数学所显示的严谨的逻辑以及用符号、公式构筑起来的 理性威严常常形成一种让人不得不服从的权威性地位,加之考试指挥棒的强化作用,学生往往被过早地卷入应考拿分的轨道而失去了自我个性发展的空间。当今的教育领域在反思之后开始关注课程民主,其在哲学认识论上体现出对人的交互主体性地位的确认,反对教育中的绝对控制和支配。按这样的观点看数学教育,我们就应该处理好课程中数学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摈弃形形色色的“独白”式的教育而提倡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对话”式教育,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创造更为民主的课堂环境。
(2)“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多样性。数学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活生生的生命,它必然要面对个性与差异。尽管“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的古训,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很难这样去做。在数学教育中,数学特有的逻辑序和形式结构所形成的“刚性”要求,常常成为“齐步走”和“一刀切”的最为有力的依据;而学生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带有“童真”的生动的思想或富于个性色彩的“异想天开”在数学的严格性面前(而这种严格性又常常为教师所刻意渲染)总是趋于自我消亡。我们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是希望数学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弹性发展空间,这里也包括数学特长生。
我们看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已成为各国数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如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注重数学教育的水平区分性,把义务教育年限分为4个学段,并把课程目标分为10个水平。按其设计,即使是同一学段的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也有着很大的弹性;韩国实施的第七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主题是实行“差别化的数学课程”,希望通过实施有区别的数学课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日本于2002年推出新的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以后虽又经修订,仍始终反映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思想,即提倡个性教育。其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需求,除了在课程类型和设置上有选择性外,数学课程还安排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数学活动和选择课题,学习的程度要求 也要求有弹性,如:补习、补充、发展、深化等,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收益。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质上应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极为重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教学改革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学习方式方面,强调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材方面,强调“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发发生与发展”。在评价方面,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确立自信”。凡此种种表明,促使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性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事实上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要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这需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从呵护、引领到放手、开放,使学生从逐步“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对数学课程内容及选择的正确认识
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数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是指数学学科中特定的事实及相应的处理方式,包括概念、命题、原理、方法、问题与结论等。今天来看,我们对上述传统认识应该有所发展,即还应把数学学习活动和经验也包含于数学课程内容之中。
除了对数学课程内容应有正确的认识外,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可能有人会说:“既然《标准》中已经规定好了课程的内容范围和标准,在教学中只需遵照执行就行了,何必去管这些内容是怎么选择的”。在现实中更有一种认识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以考试的题型及范围来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依据。显然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才最有价值”从来都是一 个在教育中必须正视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无论是对于课程设计者还是课程实施者皆如此。
课程内容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由前面分析可知,影响和制约数学课程及目标的重要因素来自数学、社会和学生三方面,相应地,这三方面因素也就成为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正因为如此,《标准》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确了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需指出的是,这不仅适用于课程设计,也适用于教师在实施课程时对课程内容的自主选择。
《标准》进一步指出: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有一定的针对性。长期以来,我们在数学内容的选择上,重点往往更关注具体的、客观的数学结论,而相对忽视形成这些结论的数学活动过程;更关注处于显形态的数学事实,而相对忽视处于潜形态的数学思想及方法;更关注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与结构,而相对忽视如何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这些都是数学课程内容改革中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二、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之所以提出要处理好上述关系,是因为它事实上反映出当前数学课程内容在选择与组织上的基本矛盾问题,无论是数学课程设计或是实施,都回避不了这些问题。
1.关于过程与结果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把数学课程内容视为一系列事实性的结论。它们是静态的、客观的,也是内涵确定的,边界明晰的。这些事实性结论成为“双基”的主体,也成为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它们当然成为课程及教学的重点。但这同时又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不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为了节省教 学时间,只关注数学结论,老师上课时也总是让课程内容的展开尽快进入运用结论去解题的操练过程。这样的状况在数学课程的现实中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应该重视过程。其实,在数学教育领域,很早就有这样的观点: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不如说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这里的活动就是指最终得到数学结论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体会感悟到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起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促进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正是因为如此,过程本身就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达到知识技能目标的辅助性手段。
在强调过程的同时,也不应形成忽视结果的倾向。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过程与结果的有机关联,还要根据素材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实际状况、并考虑到课时的有效利用,处理好过程的历时性、节奏性、阶段性与结果的关系。
2.关于直观与抽象
“数学在本质上研究抽象的东西,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抽象”(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第二辑,184页),数学抽象性是数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符号、公式以及必要的形式化的处理等成为数学内容组织呈现的基本方式,也是数学课程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内容的特点所在。但是,作为课程的数学内容在充分展示它独有的抽象性特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可接受性和心理适应性,因此,采用恰当的直观性手段就显得很有必要。
其实就数学而言,直观与抽象不是对立的,它们从来都是它的两翼。在很多数学家的研究生涯中,借助直观作出重大发现,然后通过逻辑推理证明结论的事例比比皆是。数学的发展过程也表明,再抽象的数学结论总能找到相对直观的表征和解释。运用直观手段本身就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更应成为我们处理和组织课堂内容的重要方 式。正如波利亚所说:“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看得见、摸得着。”(《数学发现》p333)。比如,充分利用图形所具有的几何直观,将复杂的数学对象简明化;恰当地构造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通过直观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以获得数学的猜想;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变等等,都是课程内容组织上可以加强的方面。“数学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直观,数学知识的确立依赖于推理”(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第二辑,225页)。因此,在重视直观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在数学抽象思维上不断得到发展。这正是数学课程所追求的更为本质的目标。
3.关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数学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和原理等,是人们在长期数学活动中加以总结的成果。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数学是以教材和老师的讲授为中介,来获得前人已经形成的数学知识,即学生学习主要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获取和形成数学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是间接经验。数学课程内容的这种存在方式给数学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使得学生能在特定的计划、目标下,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到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讲授是保证间接经验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最重要的条件(这在数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客观上就容易形成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局面,也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存在。
我们认为,在数学课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是对立的,它们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在当前的数学教育理论中,一个普通认同的观点是:学生的数学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建立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构建起来的。表现为书本知识的数学间接经验只有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其数学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学习数学间接经验的同时,学生也在发展自己的直接经验,特别是通过打好知识基础,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具有了主动面对生活和社会去拓展自我直接 经验的能力,这正是数学学习的发展性所要求的目标。所以,我们强调重视直接经验,不仅指它有利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也在与它本身就应成为课程的重要目标。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它表明重视课程内容中的直接经验也是课程内容改革的目标。我们在数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具体形式中,要注意这一目标的落实。比如,应强调课程和教材中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强调他们在活动中的数学经验积累,数学观察、操作实验、综合实践等应该成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形式。
第四节
如何认识数学教学
一、对数学教学本质的基本看法
数学教学是对数学课程的具体实施,是为达成一定的数学课程目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之下所展开的的教学活动。这一活动有如下本质特征: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该是教和学的行为主体具有一定参与度的活动。这里的“参与”不仅指态度、行为,更指数学思维;不仅指参与的形式,更指所收到的实际学习效果。数学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教学,它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互关联的活动体,它通过交往获得动力,通过互动得到创生。数学教学不仅仅表现为抽象的符号传授,更应是生动的、富于思维碰撞的心灵沟通。数学教学最终实现的是师生的共同发展。这样,数学教学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的,具有生命力和生长性的活动,它形成的实际上是一个数学学习的共同体,参与度、交往性、发展性成为刻画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典型特征,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
2.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在“教”和“学”这两种基本行为中展开的,这两 种行为有共同的目的指向——教学目标,而这两种行为的对象即数学教学内容。简单地看,只要使两种行为在数学内容固有的逻辑运行轨道上达到一致,教学活动就是有效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我们看到有些数学课堂,老师备课不可谓不认真,讲得不可谓不辛苦,甚至讲得不可谓不精彩,但学生却无动于衷;在有些课堂,学生在老师的调动下似乎也“动”起来了,课堂的气氛似乎也很热烈,但最终学生单独面对数学问题时还是不能很好解决。其实,处理好教和学的关键是处理好这两种行为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传统的教学观对这个关系采取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基于“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的认识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
我们认为,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就是应该在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下去追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统一的实质就是相互的有效交往。兴趣激发,问题驱动,思维碰撞,质疑反思,探究辩析……等等所支撑的是教与学双方的积极参与,沟通对话,交流互动活动,而数学的逻辑序、学生的认知发展序与数学教学流程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适时的调整而最终趋于协调,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障。
3.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的角色定位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取向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具有的关系。毫无疑问,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强调不仅必要而且必须。这里需要正确认识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削弱,相反,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从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数学学习的组织、引导、合作者。这种角色转变是对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和素养的挑战,也应该成为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二、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
尽管每堂数学课有每堂课的既定目标,也有各自的重心所在,但就整体来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应该下功夫的“点”在什么 地方呢?什么是最需要去做的事呢?
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好玩”曾经是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但为什么数学所特有的魅力对好多学生来说常常难以感受呢?这值得我们思考。特别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二是“引发数学思考”。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固然在教学中需要去做,但如果这些措施离开了数学思考,也只能是无效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是在数学课程大纲或课标中首次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问题。学习习惯指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较稳固的学习行为、倾向和习性。之所以提出数学学习习惯,一是因为在长达九年的义务教育学习阶段,一个人在学习上的习惯总是处于不断的养成过程中,它是与学习行为相伴而行的,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习惯有好有差,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加以培养;二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心理内驱力和学习目标达成的惯性力,它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学习的正向迁移,提高学习效率;三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逐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今后在适应终身学习上受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这些学习习惯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练,最后方能习以为常。
四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此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类型模仿、习题演练成为最主要的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显得比较被动,缺乏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含。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三、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教师的教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为了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效,教师必须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营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对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作了描述。
1.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追求教学中所谓的高效率,总是希望尽快将学生的学习纳入自己预定的轨道而不顾及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在应试背景下,又总是以统一的考试标准为基准,通过“齐步走”的方式去实现教学的目标,这就不可避免地抑制了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也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从数学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即使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学生的智力结构也是多元的,有的习惯于形象思维,有的习惯于抽象思维, 有的长于计算,有的强于证明,这本没有优差之分,只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另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和一定的文化感受,这导致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能促进数学学习过程的开放、生动、多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整个数学学习共同体而言,多种特征、风格的认知方式可以为学生间的数学交流提供有力支持,相互启迪,促进大家共同发展。
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显而易见,《标准》所提出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既包括传统的方式也包括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方式。这表明,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数学学习方式采取简单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是不科学的。课改实践表明,我们不仅应倡导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更应根据学生和内容的实际,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老师讲授学生练题的单一的学习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这种方式甚至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某些障碍(如过多的演练使学生对数学生厌和畏惧),立足学生更全面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获得交流,积累经验。从数学发展来看,它本身也是充满着观察与猜想的活动,只不过传统教科书把这一生动的活动过程“压缩”成了只见逻辑的形式结构,这实在是一种“误导”。更何况数学发展到今天,由于借助了计算机手段,其应用的方式大大拓展,现代公民收集、处理数据,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学校中的数学教育就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多元化数学学习活动以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态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画图、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数据、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教师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数学的思维活动。
四、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如何发挥
在课改实验中,曾有人质疑:既然《标准》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 体”,未提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意味着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具有主导性,或主导性是否发挥都不重要了呢?此次修订,非常明确地在《标准》中增加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的表述,这也从正面回答了这样的质疑。
1.处理好教师主导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教师角色定位应当是协调的、一致的,协调一致的基础就是它们的落脚点都是如何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应该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环境,组织学生参与一定目标导向下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经历那些特定的教学环节;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去引发学生作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作为学习的合作者,则是需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相互交往的数学学习共同体。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的这三种角色功能要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是不行的,必须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2.面向全体,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注重启发,因材施教都是中国古往今来很重要的教育思想。也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极具成效的教学经验。此次将其写进《标准》,正是希望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对这些宝贵的经验和传统予以继承和发扬。此外,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也是教学中需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前述课程理念中的立足“人人”和“不同的人”的发展应更加直接、具体地落脚于这一对关系的处理之中。3.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长期的实践证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讲授法是一种在概念、命题教学中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这里的“有效”有一个前提,即一定是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的讲授;而实践同样也证明,那些形式上的“合作”、那些无序的、无目的的“自主”只能带来数学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我们需要的是二者的融合与互补——教师讲授给学生自主以启发、动力、灵感、方向,学生自主给教师讲授以反馈、分享、调控、反思。追求的仍然是教和学的统一。
第五节
如何认识学习评价
评价在课程中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较多元的一个概念:或将评价等同于教育中的测量、测验;或将评价视为学生学习的成就与既定目标和达成度的评估、评定;或将评价看作是搜集信息,作出教学决策的过程;或将评价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一种对教育教学中一些行为的价值判断;更多的人干脆将评价视为各种类型的考试和测验。而评价的种类也是多样的,如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评价所包含的要素涉及评价的目标、对象、方法、标准、工具、过程及结果。《标准》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实施中的实际情况,集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提出了要求。
一、数学学习评价的含义及功能
数学学习评价是指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按一定计划采取特定的方式收集和获取学生数学学习的信息,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作出结论的过程。过去,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过分强调了“甄别”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等级和名次的划分,使学习评价成为了“筛子”。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过早、过于频繁经历数学学习的筛选及成绩的区分,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我们希望评价从“甄别”走向“发展”,使数学学习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手段。正因为如此,《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
由此可知,学习评价应该具有如下功能:(1)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诊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适时进行调控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评价目标的多元与评价方法的多样
《标准》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这里的“目标多元”是希望改变过去只注重数学“双基”及应试技能评价的狭隘的评价观,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形 成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点,通过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产生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积极导向作用;这里的“方法多样”也是希望改变过去一支笔一张试卷的单一评价方式,针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而形成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课改实践中一些老师采用的数学档案袋、数学反思日记、数学作文、数学口试、数学调查报告、观察记录、数学课题完成总结等等方式,都是值得提倡的新的学习评价方式。
三、学习评价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标准》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照原标准实验稿,可以发现此段表述只是关联词上的改动,即:将原来的两个关联词“要关注”、“更要关注”改成了“既要关注”、“也要重视”。此次课改,课程目标中的一个变化就是将过程本身作为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这也引起评价观的转变,即应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同时,基于三维目标的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成为学习评价理应关注的对象。而上述两个方面在传统的数学课程评价中是被忽视的,在很多实践场合是被认为不具备可操作性的。课改实验的情况表明,学习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能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学习评价的实践场合,也出现了不能很好处理上述关联句中前后两者关系的现象:比如,脱离前者实际、仅从形式上关注后者,造成前后的分离。实际上,正如同数学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一样,在学习评价中,结果与过程、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都是有机关联的,它们在评价中同等重要。此次改动传达出的信息是: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这两个关系,使数学学习评价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第六节 应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诚如前面分析的,以计算机技术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应用数学的发展是当今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计算机技术与数学之间这种“自然天成”的关系,使得数学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一种必然的选 择。事实上,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都重视的方向。在这一领域,以各国关注的重心来看,不是用不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而是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的问题。结合我国前期课改的实践,这一问题也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
一、要合理运用,注重实效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实效”。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合理,可能有两点是必须要注意的。一是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熟悉它在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中运用的特点,正确把握它运用于特定内容教学中的长处与短处;二是要清楚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上的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思考。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以它去替代以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而是希望解决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采用信息技术也不是让它处处替代学生应有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考。因此,教师要对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宜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作一定的研究,以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合理地运用。注重实效是希望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于数学教学的效能。我们看到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信息技术的使用成了一种形式,或是一种“花架子”,没有表现出有效支撑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功能;在有的课堂上,多媒体屏幕仅仅起到代替板书的作用;更有甚者,使自己的教学完全受控于鼠标,不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不去对课堂教学作适时调整,原本应该是生动活泼多变的课堂都在所谓的信息技术主宰之下失去了应有的人文环境和交往空间,这样的“鼠标教学”显然是一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
二、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标准》强调这一点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今数学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应用数学的极大发展。计算机技术本身与数学就是相互融合,紧密结缘的。理所当然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之间也应该更多地建立有机的关联,注重其整合。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所使用的多个版本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上作了尝试。比如结合有关概念教学,利 用信息技术更形象直观地显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运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计算功能,揭示数学变化规律,猜想命题结论;在综合实践活动和课题学习中,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去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结合具体内容适当介绍几何画板和“Z+Z”智能平台的运用;通过网络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等等。这些都表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致力于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能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充分调动自我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性。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数学活动,积累多样化的数学活动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与学方式的改善,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七节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作整体性、贯通式设计
课程结构的改革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在课程结构改革上反映出了整体性、综合性、均衡性等特点。课程结构的改革除了涉及课程类型和课时比例安排外,还涉及到阶段性和整体性之间的关系,即学段问题。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上述这种学段划分方式是依据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按照九年一贯的整体特征而采用的。它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小学与初中的区分,也淡化了多年来关于“五四制”、“六三制”的一些争议,使得整个九年的课程安排更加均衡、协调。至于学段与年级之间的对应与 划分,也综合考虑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阶段性特征、相应年龄段的数学学习内容的要求、以及多年来的实践所反映出的学生学习的规律性等等因素,经过调研和征求多方意见而确定的。至于学段划分怎么样更合理也需要在课改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数学课程结构上的这种新变化对数学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多个方面都带来了影响。比如在数学课程目标上除总目标外,还必须考虑学段目标;在课程内容上,需通盘考虑九年安排和内容的合理分布;在教学上需处理好“长线”与“短线”的关系,并注意学段间的衔接与过渡等等。第一线教师应充分认识课程结构变化的意义,并在教学中主动适应这一变化,解决好由此带来的新问题。
二、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1.课程目标的定位
课改之初,对于第一线老师来说,比较熟悉的是原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以及写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对“课程目标”相对感到生疏。经过多年课改实践,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事实上,关于教学目标,有三个概念间的关系需要梳理。即: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总的培养目标的体现)、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学习的达成目标)、教学目标(单元、章节、课堂教学达成目标),它们客观形成了教育目标的三个层级。《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处于第二级,它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即它既要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提出的培养目标(一级目标)的总要求,并将此要求落实于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中,也要对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三级目标)发挥指导作用,使课程目标在实践操作层面具体化。所以课程目标既是学生通过数学课程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也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应该实现的目标。
2.《标准》中的数学课程目标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
从课程目标的定位可知,《标准》中的数学课程目标不同于过去那种单一的教学目的的表达方式,它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以数学课程为描述对象,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发展要求为主线,充分体现前述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兼顾九年的整体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而制定的。它是一 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即:由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构成。而在总目标中,又由总体表述与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具体阐述组成。即使是四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也是有层次的,它更加具体到4-5个小点表述。这种由总体到具体,逐步细化的表述方式,有利于教师不仅从全局和总体上把握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和学生学习的达成目标,也能从具体板块内容和学段入手,具体落实目标要求,增强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3.数学课程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标准》中的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希望清晰表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其达成度可较为准确地把握,所使用的目标行为动词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常用于知识与技能和各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过程性目标刻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具有历时性和过程性特点,常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目标行为动词,主要用于数学活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述。《标准》中的目标表述一般有4个基本要素,即: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达成的程度,在某些具体的表述中也可能采用一些简略的方式。此次修订,为有利于教师表述目标的准确和方便,在附录中增列了主要行为动词的同义(同水平)动词。
三、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设计
以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多学段的划分,《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内容。《标准》特别对“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予以强调,指出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使得该部分内容设置的目标指向更加具体明确。注意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更是成为“综合与实践”这一内容的落脚点。《标准》对上述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对各部分内容的具体板块进行了概述。《标准》还提出了反映课程内容的核心思想、体现课程内容的主线、并能把课程内容学习与课程目标有机关联起来的 10个核心概念。下一章将对这10个核心概念的内涵作专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