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20:4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什么我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什么我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

第一篇:为什么我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

外教一对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为什么我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

关于养育后代的问题。

1,投入大部分家庭资源精心培养一个孩子,走一条传统的精英路线。

2,将家庭资源分散投入到三到四个孩子,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无论是读书留学、技术工人还是混社会。

以上两种养育后代的策略哪一种在中国未来的一线城市更有竞争力,更能让自己的家族和基因发展壮大呢?

以下是我的回答:

我家在小镇居住,80年代的苏北小镇开始发展起来,政府开辟新区,但是大家赶集主要是去老区,我们家那时候盖房子,我妈说不如选择向阳面,以后有大用处,我爸坚持说不让,还是住安静的阴面好,我妈说以后赶集肯定在新区阳面,我们家房子哪怕不做生意,出租门面也是可以的,我爹坚持不让。

后来有人买了我妈当年看中的地面,开了超市,现在一年净入二三十万很轻松。

我小时候家里为了补贴家用,我爹特别吃苦耐劳,早晨四点骑车去隔壁县城批发冰棍回来卖,那时候都是永久大杠自行车车座放着泡沫箱子盖上棉被。

做了一年积累了点钱,我妈说她观察到一个细节,镇上没有冰库,没有冰棍厂,正好小镇同样做冰棍生意的一个年轻人找上门,劝我家合营搞冰库做冰棍批发生意,我爹还是不愿意,不要,觉得风险太大。

接下来的两年,我爹继续辛苦批发冰棍,那个年轻人艰难的自己筹钱,开了冰库慢慢经营,我爹开心的说批发冰棍可以在本镇直接拿货了轻松多了。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外教一对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现在那人垄断了附近三镇所有的冰棍生意,所有人拿货出货都得从他那里拿,而我爹退休天天无聊的没事干整天抱怨太清闲。

1999年,县城房价很低,我妈商量说要不进城买房吧,我爹说咱工作都在镇上你疯了,再说城里居住环境太差,住镇上多好!想这个干啥?我妈说以后就算不住,卖了也可以有收入。我爹还是没答应。我妈在过年家庭聚会上分析了一圈自己的看法,我表姐回去一个月后拿出所有积蓄买了两套房。

07年她卖了其中一套,10万进,60万卖出。

这个故事的高潮在这里:

我爹这辈子勤勤恳恳,胆小甚微,把所有的钱,都花在我姐和我身上,供我们读书求学,绝对不让我们输在起跑线上。

但滑稽的事实,是这样的:

我姐初中毕业可以直接读师范,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县城中学拿高工资,堂姐立刻就去了,我姐死活不肯,一定要读高中,考大学,理由是,你还指望我毕业回家乡县城?!我要去大城市奋斗!

3年后,我姐考不上本科,考了专科,专科之后读专升本,每个月学费至少一万,一共读了五年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还是灰溜溜回了家乡县城,在政府当了个文员,工资比当年的堂姐低了不少。

我爹悉心栽培我,但是方向不断用错地方,让小时候我的都看的非常着急,光是小学,就给我转了三次学,基本是人云亦云,听说哪个小学好,就去哪个小学,导致我整个小学阶段,居然没有朋友。

而且我的整个家庭教育,是不对我的情感和人格进行任何关注的,只关注成绩,完全不关注我在学校里开心不开心,有没有朋友。

这么多年花的择校费,都不知道多少。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外教一对一

结果最后我考了个三本。

http://www.xiexiebang.com

假设我家一开始就在阳面盖房,以后开超市,就有了稳定富足的收入来源,不用担心资源问题,假设我爹当年不然我姐读高中,直接去读师范,这些钱,就可以用来开冰棍厂,我家就可以扩大产业,假设我爹当年固定送我去一个小学读书,关爱我的情感,问我最喜欢哪个小学,我就能有一个不那么悲催的童年,我现在的性格就能好点,照样能一路升学,最后考个三本。

但我家,就能在城里买房,买好几套,现在随便一兑换,就是几百万,我就能轻松在一线城市付个首付。

然而这些都没有,我还是得苦逼巴巴的工作。

我一点儿也不怨恨我的父母,甚至现在完全靠自己我很自豪。

我也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折腾,也有自己的义务。我爹妈,无疑已经把义务尽的很好了——相对来说,他们是很好的父母。

巴菲特说的“卵巢彩票”,他出生在那样的家庭,是生下来就中了五百万大奖,而我,起码也算是中了“再来一瓶”了

但如果你要说我现在有了点小成绩,是我爹妈从小教育我的结果,那我要第一个跳出来骂你蠢。

因为按照我爹妈和我故乡家长们的培养模式,最正统的成长模板应该是我姐和我的中学同学们,而不是我。

我是在爹妈长辈的无数干扰阻碍下,非常艰苦的,不屈不挠的,加上一点小运气,才走到了现在。

我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对我大部分是阻碍,只有极少部分是促进。

那么我想说的是什么?是抱怨父母吗?不是,我一点也不怨恨他们。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外教一对一

我要说的很简单:

http://www.xiexiebang.com

想要改变家庭和子女的命运,最好的方式,是家长投资家长自己,而不是投资小孩。

我坚信儿孙自有儿孙福,多放手一点,让小孩自己自由成长,有个快乐的童年,少年是最重要的。

而想改变家庭命运,真的得靠家长自己。

我一直坚信,一个人最黄金最宝贵的阶段,不是童年,而是成年期,尤其是青年期和中年期。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中国的社会一直在变化,在不断的变。

只有成人,才算活在这时代的风云中,才有能力参与到历史的进程里。

而小孩,是与世隔绝,看不清外界的变化和机会,被好好保护在家庭里的。

也只有成人,才有足够的人身自由和一定的资本,去抓住这变化的时代和历史的进程。

改变自己的命运谈不上,起码大大增加自己的收入是可以做到的。

而小孩,被家庭管束,心智不健全,是没办法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

在现代的中国,一张纸的文凭,能够带来的命运改变,微乎其微,远远小于你努力创业,升职,赚钱,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或者风云的巨变。

都说中国阶级固化了,但对成人来说,仍然有很多机会。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外教一对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大的社会,雷军说的风口上的猪,手机,新媒体,自媒体,知识变现,每一年都有新机会出现,未来有VR,人工智能,等等等等。

能够抓住的,就只有成人,小孩不可能抓住。

这是大的社会,小地方的,你看我之前描述我家的情况,你也懂的。我家有很多个机会,足够让家庭收入翻十倍。

但我们都没做到,为什么?因为成人最怕认命了,把未来改变的希望,都交给子女吧。

成人心死,交由子女。

等于对现在的机会和变化视而不见,错失各种良机,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朋友发财致富,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堵二三十年后更加变幻莫测,没有人说得清的机会和历史进程。

到底哪个更靠谱,不用我说,你也知道。

而非常不幸的是,我姐的家庭,现在又重复着我爹妈的老路。

我姐夫自己不上进,不思考如何多赚钱,做生意,悠闲自在,整天让我外甥努力读书,为了未来。

这又是一例惨案,错失良机,无视现在,把家族希望压在孩子和未来的不确定上。

根据我的观察和成长经历,苏北的成人长辈里,凡是押宝在孩子身上的,基本都失败了,顶多考个二本,回来还是啃老,家庭情况基本没啥变化。

而凡是投资自己,努力做生意,用心做事的成年人,现在都变的极为富庶。

我家曾经的邻居,如今开起了兰博基尼,我妈看了以后讽刺的说,说他们家的孩子死不能念书,成绩特差。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外教一对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而我看到的,却是极度努力,认真做事的邻居,和他同龄的对比,就是我自己的爹妈。

当年我们两家,起点完全一样。

不说我是三本毕业,就算能读书,成绩好又如何,照样开不起兰博基尼。

回想起曾经读书的心酸和情绪的压力,要一个八九岁的小孩默默承受,一直承受到十八九,我就感到一阵的孤寂和难过。

毕业以后,我工作,创业,混社会,吃过无数的苦,然而真正让我心悸的,仍然是从小爹妈的恐吓,和面对高考时候的无助。

因为工作创业,是一种自我命运的把控,我的一切困境,都是有解的,而小时候,那种委屈和无助,是彻头彻尾的无解,我很庆幸,我一直忍了下来,忍到可以自由发挥才能的青年成人期。

所以想改变家族的命运,到底怎么做,现在不用我说,你也懂了吧?

这世上有两种笨鸟,一种是自己努力先飞,一种是自己不飞,丧失希望,下个蛋,指望孩子努力飞,再带着自己飞,改变家庭命运。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儿子今秋读高二。回顾他一年来的学习成绩,以及我所了解的他们学校中其他学生初高中学习成绩的变化,我感慨良多: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了。

儿子在市内一所重点初中读书,初中三年成绩一直比较稳定,虽没有达到年级一流的拔尖成绩,但一直稳居班上的五名左右,年级的30以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第一,我也一样。按照一般家长的做法,就会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了,通过此希望孩子的成绩能够突飞猛进,进入一流。可我没有这样做。一方面自己家境一般,大把的补习费用的确让自己心里有点不舍;另外,在孩子上补习班的问题上,我是接受了不少专家的观点——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不能捆绑式的发展他的所谓兴趣和爱好!还有就是自己儿子的性格内向,安静,做事很皮实,不紧不慢的。在家也较为听话,节假日星期天也不乱跑,也不偷着上网,总是先做作业后玩耍,而且还利用休息时间自学他喜欢的化学科,甚至是高中的化学课。所以,对于当时儿子的状态自己感到很是满意了。觉得他既没有像其他孩子在节假日辛苦异常,又轻松的学好了自己的文化课。虽没有拿过第一,但和第一名的成绩相差无几。我想这个成绩上个重点高中,上个重点大学应该都不是什么问题了。果不其然,初三下学期儿子如愿参加了全市的重点高中优录考试,如愿以偿的考入了心仪的重点高中。

原以为儿子能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在高中也有个不错的成绩不错的名次。可进入高中的第一次月考,便给了我当头一棒。儿子的成绩在班上20多名,在年级500多名。家长会后,我痛定思痛,拿着儿子的成绩单做了认真的分析比对,而且还了解了他们学校很多学生的成绩状况。最后我得出了结论:儿子成绩出现这样情况有三个原因,一是刚入高中,高中的教师管理跟班比初中要相对自由松散些,过惯了教师盯的儿子放松了自己。二是暑假期间不少孩子上了补习班,第一次考试的内容不少孩子都上了两遍。三是儿子的智力可能不足,接受高中的课程有问题。当然第三点我是作为备选因素的。儿子的智力倒底有没有问题,我可以往后再看看。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找清了原因,我和儿子一起做了长谈。儿子表态一定会解决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我很欣慰——坏事也许能变好事!

后面的日子里,儿子克服了第一个原因,逐渐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状态和老师的教学。第二个原因随着时间的拉长,教学进度的深入,很多学生的这个优势也不复存在了。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儿子的成绩和名次果然进步了。不仅名次能排到300多名了,而且每次理科综合的排名都在班上前两名,年级50多名。欣喜之余,我又发现儿子的成绩就停留在这个状态,很少再往前进步了。是儿子的智力不行吗?我感觉不是。要说是,他的理综不可能考那么好,要知道好多学生都是对理综头痛,他却学的轻松自如。问题在他的语、数、外上面。初中时他和别人的语数外都是几分之差,我们也没太在意,感觉他和别的同学应该是在同一层次上。比如数学,别的同学考120,他能考116;外语别人118,他能考114。可就是这几分的差距在高中却被无限的放大了。原因我认为:高中语数外都是150分,相对于120,初中时候的分差在这里就拉大了;更重要的是,我所了解的那些成绩依然稳定在前面或者是相对初中成绩有大幅度提升的学生,都是在小学、初中不停地上过各类的补习班。上过作文培训的语文始终在前面,上过奥数的数学始终一流,上过新概念英语的英语拔尖……都上过的,那就更不用提了!

细想想,我感觉儿子的问题就在这。难怪人家有眼光的家长都要让自己的孩子上补习班。我为先前的自以为是感到后悔,是我的目光短浅才让儿子落此被动境地。我忽略了初中语数外360到450的提升,我忽略了初中语数外应该夯实基础。所以我要大声的告诉所有年青的家长,你要让孩子在高考的立交桥上冲在最前面,你就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篇:演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问题:有人提出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有些亲子班用“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你怎么看?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两方面的看法:

第一何为起跑线,第二由起跑线引申出的终点线为何

第一:何为起跑线。这句最早来源于教育培训机构所打出的广告现在已成为时下家长们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也因此很多家长为了这句话而给自己的孩子疯狂的报考各类兴趣班,辅导班,执着的把教育直接归类于学校教育。而事实上科学的教育体系是立体的,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家庭教育,它像绵绵雨丝,润物细无声,无声到你有时根本意识不到,却浸润每个毛孔,在无形当中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因此我认为家庭教育才是人生的起跑线,只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认识学习事物的能力,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才是重点,而不是盲目的给孩子灌输具体的知识内容,使他们失去对学习事物的兴趣与对事物的自我选择。而且人生的起跑线上有许多丰富的内涵,我认为至少有三点,那就是“德、智、体”。这三者的重要性谁都知道。然而反观现在人们“不输在起跑线”的某些做法,对于“输”的方面定义得太过单一,那就是只是重智,轻视了“德与体”。

第二:哪里才是终点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教育培训机构从田径比赛中借用过来的观点初听起来很有道理,也很诱人。但既然有起跑线,当然就会有终点线,如果终点在100米,起跑线很重要,如果在一万米,跑马拉松,那么起跑线并不重要。可是人生又何止一万米?我认为教育跟其他行业是具有着本质性的不同,教育的回报周期往往超过一代人的寿命,因此给孩子树立适合的短期或长期的教育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过于计较起跑线未免显得太过小题大做。

最后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每个孩子都是唯一。为什么一定要把独特变成奇特,唯一化成单一呢?

第四篇: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读后感

读《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感

----培养有持久竞争力的孩子

去逛了次书店,我去书店一般来说不看名著,不看辅导书,虽然我并不是家长,但还是专门看“家庭教育”类的书,像往常一样,没有目标地翻书看看。在一个极其显眼的位置,摆着一本极其醒目的书,它的名字就是——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它以最直接的方式推翻60年家教理念,和我的想法一样。输得起,孩子更有竞争力!先点出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小标题——孩子没有竞争力,刺痛了谁的心;赢在起跑线上,就应的人生了吗;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孩子;没有坏孩子,只有笨父母„„这一个个标题都已经颠覆了传统的家教理念。这,是独创新意,吸引眼球,还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现实?

在第一节就说道了:某少年会背《牛津大词典》,从A到Z。某“神童”会背圆周率后面几千位,家长还得意洋洋地带着孩子四处巡演展示!某“神童”5岁就能背几百首唐诗,家长自豪地说:“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父母的做法父母们最能理解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上,不能让孩子输了哪怕是一点点,哪个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一位会背500首古典诗词的中国留学生被普林休斯顿大学拒绝录取。被大家视为“神童”的孩子在申请名校时失败了,这刺痛了谁的心?

一位上春晚的“百家姓女孩”,能背出《百家姓》,对于这不知所云的“百家姓”,一位7岁的女孩会有兴趣?强迫孩子,消磨着孩子的记忆能力,意义如何?网友说的好:“这不是荣耀,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这不是成就,这是中国家长的虚荣!这不是节目,是寂寞,是无聊的寂寞!这个节目真的不该有!估计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蠢蠢欲动了,也意味着已经有很多孩子倒霉,他们的童年将在无聊的数字与文字中虚度了。”

就截止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已经有所感悟了,对于如此的中国教育,真是无言了。反正我的童年已经没了,现在想起童年的事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原来,童年真的是最美好的。童年的无邪,童年的幼稚,童年的单纯使那段记忆更加的美丽了。真不希望孩子们的童年虚度了,更不希望在家长的强迫教育下虚度了,多么好的一段记忆,对于将来的大多数孩子也许只有数字与文字带来的悲哀了。

我发现现在所有书家庭教育的书都是写给家长的,我也看了很多了。为什么呢?现在的家长更需要教育?还是孩子们没能力?我在书店呆了好久,看家长们都来这里干嘛来了。据我统计:80%以上的家长陪孩子或自己来买课外习题,10%的家长带孩子或自己来看书,5%的家长带孩子买文具类的,5%以下的家长去到过“家庭教育”这一区域,但是看得书都是关于早教的,或者是关于育儿的,看我此类的书的家长几乎没有,至少我没看到。对于这一现象,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是大家都很爱学习,还是以强硬的手段使孩子的成绩提高?这里我就要插一句了:“就算孩子的成绩很好,又怎么?单单好成绩,长大了以后还是一个小小的职员,别妄想做什么大事情了。别幻想了!”

孩子们还不如游戏中的人物,游戏中的人物升级不仅仅要足够的经验,而且要心法达到要求,而在那些虎爸狼妈手下的孩子单单存经验,只点一种心法,在游戏里,他们只能停留在一个阶段,是无法提升的。

这篇文章是要给家长看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感触,至少我的爸妈没多大感触。他们的思想已经被钉死了。这可怕的家庭教育心理,是家长的美好幻想,但却是是孩子们的噩梦。这篇文章并不是单单教育家长的,这篇文章更主要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无论如何都要自己的孩子的未来的社会中会有一席之地。

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应该醒醒了;那些不孝顺家长的孩子们,应该醒醒了,家长需要你们了;所有的孩子们!你们的爸妈爱你们!

第五篇:面试迟到让我输在起跑线上

面试迟到让我输在起跑线上

文章来源:新浪教育 发布时间:2010-03-15 12:08 浏览次数:45

文章摘要:“我”的求职经验总结是:“有时候天注定,发挥自己本身的长处,不要太多顾虑。该是你的总是你的。相信自己!”

这两个月终于稳定下来,每天早上经过麦当劳,听着“上班那点事儿,上班再说”,感觉自己也有点走入社会的感觉了。

我,北京人,重点大学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学的热门过了头的计算机专业。从09年9月开始加入招聘大军,北邮BBS,应届生,我的gmail邮箱,成为最常被点击的网页。

最早进入校园招聘的是互联网行业的几个大公司,淘宝,搜狐,百度,亚马逊。我的初面是淘宝,在双井,早上十点,拿着简历,到了以后发现已经人头攒动,跟周围的几个同学聊聊,报的什么职位,哪里的学校,发现不少校友,都是研究生在外面侯场,我趁着进去上厕所的机会,瞄了一下,一大间未使用的办公区,零零星星的,都是一对一面试,进行中。一个小时过去,终于叫到我的名字,拿好资料挺起胸膛就跟着美女面试官进去了。见我是本科生,就问了个后来觉得特别简单的问题:“为什么选择工作,不读研?”呵呵,基本后来几次面试的回答都和这次没啥分别,顶多添油加醋,再提提理想抱负,社会责任感。因为应聘的是测试工程师,相比较开发而言没有出算法题,只是问问项目经验,面试结束,感觉良好,回到家中。结果就挂了。属于冤死型。

总结经验:一些常规问题应当提前准备说辞,并不是说一定照本宣科,但是基本思路,回答方式一定要有所准备,现场去想,为时晚矣。

之后,笔笔面面,有些国企:比如大唐电信,大唐联城,兴唐,中国移动(运维支撑),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安全局;外企:比如汤森路透(金融软件);私企最多:百度(系统),极品无线(手机游戏开发),完美时空(网游),用友软件(办公软件),绿盟(网络安全),瑞斯康达(嵌入式)等等,报的职位有开发,有测试。都是先投简历,之后笔试,有时一天笔两家,三家,如同赶场。

总结经验:简历一定要对口,不能千篇一律,对不同公司,不同职位,项目经验描述不同,个人技能侧重不同,要随机应变。笔试能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拿个本记录下来,回家需要相应的复习和巩固,尤其是各种排序算法,树的遍历,要能写的出伪代码;网络通信方面的七层协议,三次握手,TCP和UDP区别;C++的标准模板库,迭代器,关键字;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进程间通信,shell脚本;软件工程、数据库等专业知识。

转眼到了11月中下旬,银行的网投纷纷开始,农行,招行,工行,是三个印象最深的。农行的面试最为杯具,经过一个下午将近4个小时的笔试,通过后约在1月6号早上八点半。自我介绍反复练习,可是预估路上时间不够,又加上走错了一段路,终于迟到了五分钟!就这五分钟让整个面试,输在了起跑线上。

上到楼上,发现大厅站了一排人,西装笔挺的。赶忙找到报道地点,面试官说说:几点的?——八点半——赶紧的,他们都进去了!扒下外套,慌忙而入。发现了长桌会议,面试官比面试人还多,9个面试官,7个求职者,会议室里散发着皮椅子的味道,当然还有无

形中对我的不满。依旧是逐个自我介绍,我被排最后一个,果然前面又是6个研究生,印象里有个做过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项目,一个能说出农行在央视播出的两则广告,还能说出农行的理念“大行德广,伴你成长”,还有个说自己被班里评为“最可爱的人”。总之,在自我介绍过程中都会有一个面试官,插入几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见前面聊得甚欢,我也稍稍放松。没想到,到我这里,那头坐着的人事发言了:问我迟到的原因,我说:走错了地方,之后,一位老同志,突发感想:询问在座的有没有提前来过面试地点的,结果真有。是两个外地赶过来面试的,提前视察一下。于是老同志语重心长地讲述了他的故事。果然从国家机关混出来的不同凡响,一看就是资格老。我只好点头称是,明事理的说几句,但也无济于事。

总结经验: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又没重视,搞得自己身心疲惫,郁闷得要死。面试大忌:迟到!直接后果:杯具。

另外一家堂堂软开中心设在一个极为偏远的地区,一路都能看见农家的鸡和狗。组织混乱,500人左右,通知是九点半面试,结果莫名其妙的等到下午三点半,没辙,人家的地主,咱是求职者啊。晚点儿就晚点儿吧,可偏偏我是这500多人里的最后三个。组织者和我们一同离开侯场区。进去见三位面试官精神还是那么好,笑呵呵的说:“最后一拨啦?”我们也笑呵呵的回答“是”,面试没啥好说的。结束,我指着桌上给准备的矿泉水说,这能喝么?

招行算是最幸运的,笔试到一面,二面,都一路顺风,二面的辩论最有意思。暂不赘述。

总结经验:有时候天注定,发挥自己本身的长处,不要太多顾虑。该是你的总是你的。相信自己!

下载为什么我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什么我不认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