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物通讯写作的“三种关系”
人物通讯写作的“三种关系”
中国煤炭新闻网
2011-5-21 17:18:16 新闻写作
● 杨德林
写好人物通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写作体会,谈一下人物通讯写作的三种
取与舍的关系
要想写好人物通讯,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个过程很重要决定成败的是第二步,即主题的确定与新闻素材的取与舍。每位记者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当确定写几千字的人物通讯时,可能面对的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新闻素材,感觉这个情节很感人、那个情节感人,难以取舍,最后写出来的通讯,材料淹没了主题,反而不感人。这方面值得学习的是著名作家魏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写作这篇通讯之前,魏巍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战地采访,掌握了大量感人的文字、最感人的细节表现了重大主题,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事和细节,但他只精选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烈火中救朝鲜儿童和防空洞中与战士对话三个故事,用最
如何恰当地取舍材料?这主要靠日常的积累和对时代发展主题的宏观把握,练就一双“新闻眼”。最的一条原则就是围绕主题取舍材料,凡是与主题有关的,把材料用足用透用活;凡是无关的就大胆放弃多人读过著名记者郭梅尼采写的人物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这篇通讯为什么感人至深?要的一点就是材料组织裁剪得当,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了张海迪身残志坚,有理想、有追求、敢于挑战自新时代青年风貌。如为了表现张海迪充满爱心、容易接近的性格特征,他举了小孟方的例子,细致描写惜笔墨。哪里该舍哪里该取,哪里该繁哪里该简,一定要心中有数。大众日报记者姜国乐采写的《“三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来组织材料,达到了言简意赅、主题突出的效果。
事与情的关系 子”量政绩——寿光人眼中的老县委书记王伯祥》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就是围绕“做出了经得起实践
人物通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如果一篇人物通讯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必定是失败的。这就人物通讯在写作上要加入抒情、议论。但作者的感情不能代替读者的感情,有些作者写作时往往喜欢议论,喜好自己站出来对主人公进行赞美。有时这种过多过滥的抒情、议论不仅不能打动读者,反而有之感。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一定要处理好叙事和议论的关系,让两者水乳交融。获得第15届中国新闻等奖的《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就是一篇饱含作者感情的优秀新闻作品。有许多作者的观点和议论,但读起来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就是因为作者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情节进
切实做到抒情因叙事而生色、叙事因抒情而升华。连,以生动的事实打动读者,抒情、议论水到渠成。抒情一定要围绕叙事展开,让事实说话、让事实做
情文并茂、文采飞扬,是人物通讯写作的艺术效果。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就是一篇能够传世的经典文品。如穆青写作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某种程度上,人物通讯是使用语言的艺术,比拼的是“文采”,对作品精心修改、用心打磨,这是应该鼓但也有些记者片面追求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场景,喜欢出新出奇,喜欢运用形容词、排比句等,让的。
人与景的关系 到华而不实。毕竟,语言最终还是要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并且优秀的人物通讯是没有固定的人物通讯中往往会有景物描写,出色的景物描写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就有许多景物描写,“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这些景物描写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不怕困难、不怕勇于对人民负责的性格特征。《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也有许多出色的景物描写,如,车载着他,向西疾驶而去。车窗外,油画般的高原景色一幕幕掠过:清澈的拉萨河,奔腾的雅鲁藏布江
描写一定要贴切恰当、紧扣主题,不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耸的雪山,明镜般的湖水……”使读者对西藏的壮丽河山和孔繁森伟大的一生有着深切的感受。总之,当然,写景也不单单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有时深入细致的工作、生活场景的刻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中就有许多这方刻画,“妻子去湘西看他,一进屋,地上扔的是一双粘满泥巴的胶鞋,唯一一套出国时置办的西装,在务的,景物、场景的描写一定要恰当、贴切,不能出现为写景而写景的情况。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这些生活细节就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清廉为民的高大形象。总之,写景是为写
第二篇:人物通讯写作要点
人物通讯写作要点
人物写作及人物描写的写作要点
摘要:人物通讯是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教育读者的目的。穆青在谈到如何写好人物通讯时曾经说道,写好人物通讯要从五个方面写起,一是人物通讯要表现时代精神;二是人物通讯的力量在于真实;三是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四是调动多种手段为表现人物服务;五是记者要和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穆青所说的五个方面,实际就是人物通讯写作要突出人物的思想境界。(文章由92好论文网整理)
人物的思想性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表现出来。这个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及疾病、各种困难的斗争,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积极与消极因素间的矛盾,人物自身思想上的矛盾斗争等。矛盾斗争的解决,使人物的思想得以升华。有些人一写先进人物就是常常不吃饭、不睡觉,带病坚持工作,甚至父母病危,妻子生产都不回家。这样的典型是很不真实的。其实,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一定有着复杂的情感。先进人物也食人间烟火,有七情六欲,有普通人的正常感情。“活生生”,这是人物可以在受众面前站立起来的必备条件。先进人物面对种种困难,所引起的情感曲折,不能故意回避,或很少涉及。一点不涉及人面对工作、生活困难的矛盾而引起的情感曲折或情感世界中的负面的东西,就令人难以置信了。
一般来说,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运动规定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最容易在矛盾冲突中显露自己的个性特征。面对矛盾,人物不得不表现出选择性,这就使人物不能不想,不能不说,不能不行,不能不做,不能不打开内心的秘密。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人物从精神到形体、从情感到神态都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之中。作者抓住这些进行描写,就能鲜活地体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一、肖像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身材、服饰、容貌、表情、风度和习惯性特点的描写,来展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写肖像时一定要抓住人物最富有特征的部分,这样可以以情传神。如金堆城钼业公司企业报刊登的一篇人物通讯《设备大夫张永龙》中,作者对劳模张永龙有这样一段描述:
在生产现场看到张永龙时,“一身油腻而又略显宽大的工作服包裹着的张永龙,一边憨厚地对我们笑着,一边用手帕打着身上的灰尘,一双大大的眼睛试图表示出对客人的欢迎,但由于疲惫而少了一份神采”。
这段描写把一个常年奋战在生产一线检修设备、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劳模形象塑造了出来。
二、行动描写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所以一定要把人物的所作所为写出来。以《人民日报〉刊登的《钢铁战士武文斌》为例,它的行动描写,胜似千言万语。文中这样写道:
6月9日,连队奉命帮灾区群众安装板床,武文斌抢着承担了最重的拧螺丝的任务。时间不长,就磨破了手套。他就干脆徒手作业,很快手上就打起了血泡。
一天下来,武文斌拧了1400多个螺丝,螺丝刀都被拧变了形。
1400个螺丝,螺丝刀都变形了,武文斌的手该会成什么样?不需要再用什么修饰语,一个钢铁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语言描写
清代戏剧家李笠翁曾说:“言者,心之声也。”人物通讯中个性化的语言,是表现人物心理、揭示其思想境界和性格特征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写人物通讯时,一定要人物“说话”。语言描写一定要合乎主人公的身份,力求口语化,并与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特定心情有机结合起来,使语言恰如其分地突出人物的性格。比如《人民日报》刊登的《一诺千金——温家宝亲切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何泽慧》一文中,在温总理如约看望何泽慧先生时这样写道:
“还好吧?”看到何先生身体比去年还要好,温家宝十分高兴,“今年是比去年忙,但我和您约好了一年来看一次,我还是要履行诺言。”
“不再到办公室去了吧?”“不再上街买菜了吧?”……。温家宝首先询问老人的近况。
“我是您的晚辈,三强在世时,我记得那时候这个屋子里的书比现在还多……”忆故人,聊家常,小屋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通过这些聊家常的语言描写,体现了总理信守承诺的高尚品德,和蔼、可亲的布衣情结。凸现了共产党领导人对科学的尊重,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关怀和爱护。
四、心理活动描写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就是通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向受众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应该指出的是,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必须反映人物的真实思想感情,作者不能想当然,搞所谓的合理想象。《雪域高原的“光明使者”——武警水电第三队副队长赵秀玲的人生传奇》一文中写道,儿子尘尘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为了能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赵秀玲萌生了转业的念头,但是为了工作,她打消了“向后转”的念头。当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文章中这样写道:
赵秀玲感到,作为一个女人,在西藏干了这么多年,对丈夫没有尽到义务,对孩子没有尽到责任,在西藏工作苦点累点倒算不了什么,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能留下遗憾,特别是想到每次回家时看到孩子哀求她在家多呆几天的目光,她心里充满了无边的愧疚,她又一次想到了转业。
这段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好。床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女杰也是有血有肉的女人,也是母亲。她也爱孩子,爱家庭。特别是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人父母者都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多少人为了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倾尽财力,甚至放弃个人理想。赵秀玲又怎会不想呢?这样的心理活动描写真实可信,感人肺腑。
五、细节描写
通讯的细节写好了,不仅使文章读起来细腻动人,增加文采,同时对于展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都是非常必要的。再以《一诺千金——温家宝亲切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何泽慧》一文为例,文中这样写道:
临别时,已经起身的温家宝看见何泽慧要站起来,赶紧双手扶住她“您慢慢起来,站一会……”
正要出门,总理忽然转过身来,用双手握住何先生的手笑着说,“我一年来看您一次。希望您明年比今年更好。”
这个细节描写,传神地表现出总理的恭敬、温良,再一次体现出了总理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关怀和爱护。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人有思想。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突出人物思想境界,人物才有了灵魂、生命,才有了感染读者的力量。
科技人物通讯的写作需要掌握的几条要领如下。
一、从科技人物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中,提炼反映时代精神的写作主题
科教兴国,科教强国,承载着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梦想。科技战线上的知识分子所从事的科研活动,所作出的科技成就,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时代创新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科技新闻人物通讯,要站在时代的、民族的、历史的高度,以他们个人成功的奋斗历程,写出中国知识分子负重奋进的拼搏史、中华民族的振兴史、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诠释人生的意义,展示美好的心灵。
一篇优秀的科技人物通讯,提炼好新鲜、深刻、集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题,是写作成功的基础。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是一条红线,它决定着这篇通讯的社会价值,同时,它也支配着通讯写作的全过程,即采访记录、材料取舍、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因此,正确地选择主题,深刻地提炼主题,完美地表达主题,抓住读者最关心的话题,拨动起最能激起人们反响的那根弦,给人以鼓舞,是科技人物通讯写作的关键。
现代社会已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写科技新闻人物的通讯,首先要注意抓时代尖端的成果,写生活潮流前沿的动向,要“赶新潮”、创新意,才能令人耳目一新。要努力开掘科技新闻人物事迹的内在本质,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指导意义,回答人们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精心写好吸引读者的开头,是科技人物通讯写作成功的要诀
科技精英,他们有较为显赫的科技成果,有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往往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抓住他们与众不同的特点、最高级别的科研成果、社会影响最大的著作或成就,写出他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瞬间,作为通讯的开头,点明主题,抓住读者的眼球,吸引读者阅读,先入为主,是科技人物写作成功的诀窍。如《光明日报》1999年7月3日头版头条刊登的《中国锥齿轮第一人》的开头“齿轮、麦穗、环绕着天安门的五星红旗,每一位中国人都会对这枚图案肃然起敬——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齿轮,在这里是我们民族工业的象征,然而,多少年来,在国际齿轮研究领域,却始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是河南科技大学的梁桂明教授填补了这个空白”。这篇经典的通讯开头,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它把梁桂明的科研成就与整个民族工业、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联系起来,与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联系起来。
三、发掘人物细节,充分展现科技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
科技人物通讯不是部门上报的先进个人材料,也不是组织开具的个人鉴定。作为通讯,必须展现现实生活的立体画面,用精彩的细节描写和生动曲折的情节叙述才能使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要注意以事显人,按照事先确定的人物通讯写作主题深入采访,发现新颖、生动感人的细节。在选材时,不仅要抓住主要的新闻事实,而且必须抓住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特征及个性的细节。细节就像颗颗闪光的珍珠,将这些珍珠用表现主题的红线串联起来,就是一条美丽的项链。通讯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离不开生动的细节。细节可以使故事曲折动人,人物丰满扎实,主题深刻鲜明。如《河南科技大学报》3月21日第66期刊登的《重塑钢骨铁筋的创新医学家》,描写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神奇的手术”,即用被国外专家誉为“魔术般金属制品”的形状记忆骑缝钉治疗膝盖骨断裂的病人。这个细节,使每一位读者记住了金属还能像人一样有“记忆”。
四、掌握科技新闻“翻译”技巧
科技新闻中,有些科学原理、科技名词专业性很强,不但一般读者不懂,即使是新闻工作者,也不一定都懂,使用它们写出来的通讯就显得很呆板、枯燥,让人如坠云雾之中,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所以,掌握科技新闻的“翻译”技巧,用通俗化的科普语言,把高深的科学原理和技术问题表达出来,是写好科技新闻的关键。比如,某大学一位教授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互联网络的枢纽系统,每秒信息吞吐量达400亿比特以上。“比特”是计算机储存的基本单位。“400亿比特”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作者在写作时把它翻译为:“相当于每秒传输25亿个汉字信息,也就是说,1万册每本25万字的图书,在核心路由器上1秒钟就可以完成交换传输任务。”这样的语言,显得形象生动,人人能懂,而且让人记忆深刻。其实,力求让读者看懂,避免让人“雾里看花”,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五、善于用眼睛写稿,增强通讯的文采和可读性
有文采是科技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著名科普作家伊林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如何把科技通讯写得精彩生动呢?这就需要多在语言上下工夫,在不影响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化抽象为具体,用形象思维来代替逻辑思维,用普通的生活语言来表达科技原理,在专业技术学者和一般读者之间架起语言沟通的桥梁,用人们最熟悉的事物和常识,或各种修辞和形象化的手法来表达出来,能让人既感兴趣,又受教益。
科技新闻的作者要善于观察,用眼睛“写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现场描写的手法,把读者带入现场,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就增强了通讯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比如,河南科技大学以其完善的教学信息化服务,成为全省首批“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院校。什么是“数字化校园”呢?作者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描写:“鼠标轻轻一点,大学生可以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计算机上选课;一卡通轻轻一划,你可以到校图书馆借书、在校食堂买饭、去校医院看病……”(文章由92好论文网整理)
第三篇: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
如何安排人物通讯的写作结构
1.简介(人物的简介身世啊什么的)
2.典型事例(选取人物的一些实例来突出人物的什么精神啊~)
3.成就(人物通过努力所获得的成就,什么奖啊~又做了什么贡献啊的~~)
(下面的是我去找的,表示非原创~)
人物选择是首要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先进典型人物,必须要具有时代性、先进性、思想性、重要性和典型性,都是社会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人,他们的精神、观念、业绩,对群众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即使是反面人物,其经历、言行也对社会有特殊的认识作用。这是对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所具有的新闻元素的基本要求。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人物的时候要有遵循这基本要求。比如我网曾经刊登的一篇“兄弟俩的业余爱好”这就是一篇很失败的人物报道,虽然兄弟俩均写稿有其新闻性,但作为人物通讯来写就犯了人物题材选择性的错误。为什么有的人物通讯所写的先进人物能让读者难以忘怀,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可有些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却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是读者眼光高了,挑剔了吗?不是。关键在于我们的报道对一些典型人物出现了任意拔高、千人一面,或流于一般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于是当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标题导语最重要
在把握好了人物的选择后,接下来就得考虑要以怎样的标题来展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窗口。美的题目像磁石,一下子就会吸引住读者的双目,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标题吸引人,他会继续读导语,导语让他再一次决定要不要读下去。导语是新闻写作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抓住或者失去读者,取决于标题和导语。”在实践中,标题和导语的写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开头部分,其作用是互补的,优秀的新闻作品,总是力图把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提示、评价新闻核心内容和吸引读者注意的双重任务。特别要指出的是“共同”。相反,那种割裂两者,同时又赋予它们各自无穷多的任务的论述,是与实际脱节的,也就无从谈起对新闻写作的指导。
我们可以把标题和导语的关系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种,答疑型:也就是标题提出疑问,卖关子,吸引读者注意力,然后导语回答,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比如在“一名老兵的心愿”中,标题就卖了一下关子,让读者想知道这名老兵的心愿到底是什么,紧接着我在导语里就用精简的几句话回答了这个疑问,并在导语的最后我用“但一想到我还没有恢复党籍,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便老泪纵横,夜不能寐……”又进一步吸引读者想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所以说导语的作用一是抓住事物的核心,二是吸引读者看下去。其实,这正是标题和导语的共同使命。标题命制的一个诀窍就是在导语上做文章。如果一则报道是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写的,那么最重要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就在导语里。
抓住点面作报道
在标题导语基本形成之后,我们就得构思从哪些点面来突出报道的闪光点,这也就是文章最重要的部分了,所选点面不能多,一般选一到二个就够了。并且要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体裁要确定:典型人物的新闻写作,首选的体裁一般都是通讯体,当然也有人采取系列报道、特写、新闻故事、报告文学等形式。不管是什么体裁,都要完成以下几个命题:叙述典型故事、交代时代背景、揭示先进人物的典型意义、再现先进典型人物形象。
采访不可少: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就要凸现人物形象,表现不被人所认识的隐藏在人物心灵深处的闪光的思想。捕捉到了人物的灵魂和思想,才能说是读者读懂了你采访的对象。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采访对象离你很近。所以要写好人物,首先必须采访好人物。在采访人物的过程中,作者要把采访看作是排演一台戏,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当成主角,要有意识地把采访对象身边的人当成配角。作者要采用语言和行动这两种方式去引导主角和配角,并用笔摄下主角、配角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场景。此外,在后期加工的成文过程中,还要注意综合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如果基本上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写出读者爱看的人物报道。
程序要理清:经过了人物采访之后,我们就得进一步来理清程序。我们在中学上语文课时,经常见老师这样讲析一篇文章:先讲标题大意,再去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继而总结中心思想,最后分析写作特点。后来我才知道,如果你省略课文内容,其实老师给你列出的是文章的结构图和作文的基本技巧。如果此法反用于作文的话,我们先列出写作提纲,就完成了一篇文章的结构设计;再按提纲扩充内容,就完成了整个写作过程。所以说,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写作也没有奥秘。一般程序都是这样:
1、梳理细分新闻材料,合并归类新闻故事。精选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为表现新闻服务。
2、设定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标题,即提炼出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语句。使其成为新闻写作的核心。
3、围绕主题进行结构设计。立意和谋篇布局,是决定新闻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来说,它是对大主题的扩展和分解。目的就是更有力度地全方位表现主题。如同太阳灶的设计,如果记者占有的新闻材料都是一块块闪光的玻璃平面的话,都应该围绕焦点(主题)辐射光芒。
4、巧妙处理段落之间的起、转、承、合。力求文章前后环环相扣,段与段过渡自然和谐。切忌游离主题。这也是典型报道产生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5、选择最佳的文字表述手段和讲述新闻故事的切入点。要达到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传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先进典型人物因时代的不同,因而在写作上要求有所不同。战争年代的先进典型人物一般都是爱憎分明,不怕牺牲,有着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其写法单一,人物形象的展现主要靠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来支撑。当今新闻媒体竞争激烈,大众传播平台异彩纷呈,而且读者对新闻信息的取舍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强。所以今天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新闻写作,只有树立读者意识、精品意识、新闻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三贴近”原则,才会被广大读者所认同。也只有如此,才使我们的先进典型人物,真正走进读者心中,发挥典型引路的教育示范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先进典型人物报道成为新闻的一种拳头产品,永葆新闻魅力被广大读者所青睐。
资料来源:看到很多基层通讯员写来的人物通讯,也有通讯员问我为什么同一篇人物报道为什么在他们的矿工报能上但在我们的网站却上不了,也还有通讯员说他参加过该矿举办的培训班,老师讲写人物通讯不要长篇大论,要抓住点面来写,他们就照着这样的方法去写,但写出来的文章看上去总是太表象、浅显。这些问题也是广大通讯员的共同问题。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皆不一样齐,同样我们通讯员的写作层次也是参差不齐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奋。每当看到通讯员们投来的一篇篇稿件我都会非常的感动,他们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有了一种想和大家交流的冲动和欲望,今天我就以写人物通讯来谈点心得体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记者通讯员能把你们的写作经验拿来我们共同学习和提高。我想这也是我们广大通讯员的心愿吧!
第四篇:人物通讯
一、什么是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二、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一)人物通讯的“两条线”
“过程线”: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思想线”: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
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有感染他人的力量。
(二)人物通讯的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三)几点经验
1、选择一个准确、恰当的主题,突出人物某一侧面
选择一个准确、恰当的主题,才能将人物通讯写得深刻、生动,才能增强读者的吸引力。
通讯的主题,是在采访、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是:先有素材,后有题材,再有主题。
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2、注重对人物个性的挖掘和理解
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3、抓住细节,采访时要善于捕捉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
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构成他的性格。我们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这是常见的毛病。比如这人怎么勇敢、坚强或懦弱,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其实即便是写,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像“这个勇敢的汉子”,“这个柔弱的妇女”等等。你要使用他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
4、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一种是陈述,一种是描写,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
5、注重引语的选择和使用。
首先能作为引语的必须是这个人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话,只有他才会说这话,带着他身上明显的个人烙印。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千万不能一引几百字。甚至几十字都长。
第二,引语当然不排除陈述和表达他的观点,必须是非常鲜明地表达被采访人的观点。
第三可能大家意识不到,引语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文章的上下衔接时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让文章一陈到底。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使整个文章发生了节奏上的变化,衔接起上下两段。
6、注重人物称谓的变化
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要不断地变。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让你的叙述不沉闷。不要通篇都是“她”,称谓要灵活转换。
7、根据自身能力选择是否使用小标题
当无法驾驭琐碎的材料把它变成整体时才会用。
8、不要孤立地写一个人现时现地的事情
被采访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
第五篇: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
编辑
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目 录
1简介 2含义 3类型 4写作 5手法
6写作技法
1简介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能生动而细致地报道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的新闻文体。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体载尤其引人注目。但通讯的时效期不及消息。
2含义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实用文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写人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 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能有感染他人的力量。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面现象; “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有的记者在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时,常常被事情的过程牵着鼻子走,摆脱不了“过程线”的圈绕,多半是将好思想、好品德、好人好事平铺直叙地照实写出来,没有把这些材料提高一步来认识,只是罗列现象、堆砌材料、就事论事,这就很难表现出人物的 精神世界来。著名记者郭梅尼说得好:“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报道先进人物,借用这句话来说:事例不在多,有‘神’则灵。这里说的‘神’是指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先进思想和人物行为。”
3类型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这是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
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4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反映某道理,事实的人物。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画人 4.借景写人
5.通过事实塑造人物。
5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5.通过事实塑造人物。具体要求:
1.要抓吸引人的故事——抓住故事使人物丰满
人物通讯如何做到故事化呢?首先,要正确选取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故事情节;其次,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叙述;最后,要设法增强故事或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悬念、吸引力。当然,人物通讯故事化有一条底线,就是人物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艺术化,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人物通讯就变成小说了。
2.打动人的细节——细节使人物更鲜活 3.个性化的语言——语言使人物更生动
在具体写作中,人物语言要合乎所写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等,要逼真,要口语化;还要合乎人物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贴切自然,生动传神。
最后,注意采写人物的忌讳。1.忌主题分散,面面俱到。2.忌记者跳出采访发表评说。
3.忌虚构故事,滥用形容词,影响人物表述的客观性。
6写作技法
(1)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思想之光(2)通过侧面描写,突出先进人物的思想之光(3)记者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