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MSA实验体会
非放射性EMSA EMSA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试验技术,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这个试验技术到现在也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做了大概也有几百 次吧, 那倒理想的试验结果的同时也碰到了很多莫名的问题和结果,到现在为止还有没有解决的,找不到原因的一个问题,呵呵!
EMSA实验技术作为一个经典的DNA/protein,RNA/protein的检测技术,不是很多简单的实验技术可以替代的!比如曾经在我们这个论坛 中有站友提到这样一个问题: 某公司的激活-和转运检测试剂盒,监测是否激活NF-KB测试剂盒原理:
NF-κB未被激活时和IκB-α形成一个复合物,分布在细胞浆中。在炎症因子、生长因子或趋化因子等可以激活NF-κB的刺激存在的情况下,IκB-α 会在Ser32和Ser36被磷酸化,随后被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NF-κB和IκB-α解聚后,其核定位序列被暴露,从而被转运到细胞核内促进 NF-κB依赖的基因转录。通过免疫染色检测NF-κB的主要亚基p65是否被转移到细胞核内,就可以判断NF-κB是否被激活.本NF-κB激活-核转 运检测试剂盒仅染色p65,不染色RelB、C-Rel、p50和p52。使用本试剂盒染色后NF-κB呈红色荧光,细胞核呈蓝色荧光.思考信号转导和检 测的理论我做了这样的回答(个人意见.大家可以讨论!): 这种理论上来讲可行,但是实际操作可能拿不到你想要得结果,原因很简单,凭染色来判断是 很难区分程度上的差异的,就比如做WB实验,经典的还是化学发光的方法,显色的方法只能得到信号比较强的蛋白,遇到信号比较弱的蛋白就误差很大了, 第二点,并不是所有能进核的蛋白都有结合DNA的能力,如果结合了那才是真正的参与转录的转炉银子, 有的入核后却不能和DNA结合,只能等着被降解!其实总体而言大家做试验时都希望成功,但是EMSA试验技术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要想做成功EMSA试验,拿到阳性结果可总结为一句话: 把握整体,注意细节!
我觉的EMSA的整体性包括6大点:探针制备(设计,合成,标记,纯化,退火);个人实验设计(时间剃度浓度查阅文献等);核蛋白制备;浓度测 定;EMSA操作;实验时竞争设计.这六大点都是会直接影响到EMSA试验的成功与否!中间就必须注意到这六大点的细节,包括操作细节,在这点上,我倒是很佩服美国佬的态度,我记得3.5年那几个美国佬给我培训的试验技术的时候就严格的按照 他们的规定每一个细节操作,并养成一个实验习惯;比如其中的一点:他们培训我们在配置溶液的时候只要是液体的东西无论什么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摇一摇,因为有些溶液静止时间长了有效的大颗粒可能下沉,要是直 接取会造成不均匀的误差,到时候试验结果出了问题,很难推断操作错误的地方,养成一个习惯即使是蒸馏水也摇一摇,呵呵,倒不是说的这么夸张,但强调的是一 个严格而良好的试验习惯!呵呵,言归正传,实验技术毕竟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科学,理论还是和动手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希望我的一些理论能给大家帮助.下面我大概的介绍一下EMSA的一些理论和自己试验的心得,以便站友学习, 另外,EMSA是一个很大的试验.我一时间也不能把所有的都罗列出来,只能等大家遇到问题,只要我有时间在线就尽力帮忙交流, 呵呵!我做的最多的还是NFKB,此外还有AP-1,STAT3,STAT5,HIF等,希望能于大家交流.简介:
EMSA(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凝胶迁移实验是一种研究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常用技术。这项技术是基于DNA/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复合体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有不同迁移率的原理。当核转录因子与一条人工合成的特异的DNA或RNA结合后,其在PAGE中的迁移率将小于未结合核蛋白转录因子的 DNA,从而检测到活化的与DNA或RNA结合的蛋白转录或调节因子。
发展:
从发展史来看,这项实验技术起初是用32P同 位素标记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形成探针,但是由于同位素的放射性很强,而且半衰期为14天,所以从定购到标记再到做完试验,必须14天完成,种种制约因素导 致现代科技发展非同位素EMSA试验技术,这就出现了地高辛标记为探针的非放射EMSA实验技术.在实践中没多久,地高辛标记为探针的非放射EMSA实验 技术就暴露了一个严重的缺陷,标记的探真纯化后灵敏度弱,导致实验结果的信号不行,最终就出现了现在的生物素标记探真的EMSA实验技术.配合化学发光技 术良好的解决了灵敏度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生物素标记探真的EMSA实验技术广为应用!
EMSA试验成功的关键因素:1.1.试验设计,主要是你用药品刺激细胞时,设计的药品浓度和时间剃度的问题,这个很关键,很多同学不注意这一点,最后试验确实是拿不到阳性结果,比如 我一前一个朋友用药物处理SGC7901细胞,就是因为时间点设计的不好EMSA试验结果是阴性的,后来根据自己药品刺激的特性重新设计了刺激时间剃度, 最终得到阳性结果!所以这个设计很关键!!给一个个人的实验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是受体结合类的直接刺激激活信号通路的方法,一般达到 EMSA核转运高峰的时间比较短,大概控制在30min-2h之间,很多时候都是在45min和1h达到高峰,当然还有合适的浓度!!二是是你用的是药 物刺激产生受体可能时间会长一些,因为药物还有一个渗透和刺激产生细胞因子的过程.时间可以长一些,主要根据自己的药物刺激特性确定时间点.2.核蛋白样品的制备;
制备蛋白样品的关键是:1.注意用专用的和核蛋白抽提试剂来做,才能使制备的核蛋白保持蛋白原有的天然活性和构 像.2.掌握好核蛋白的浓度和纯度,尤其是浓度.能入核的蛋白本来就不是很多,所以核蛋白的浓度往往不会很高,但是EMSA试验对核蛋白的浓度要求还是听高的!一般要求在1ug/ul以上!有时候稍微低于这个数量级也可以,但是不能太低,否则影响结合反应拿不到结果.这就要求核蛋白抽提尽量避免核蛋白的损失.同 时,一般制备核蛋白的材料为细胞和组织, 细胞要比组织好做的多,最重要的是用细胞得到核蛋白的纯度比组织要高很多.而组织抽提后杂蛋白相对较多!杂蛋白多会影响试验结果不容易得到EMSA阳性结果!3.探针的制备: 又很多站友都在 问我生物素标记到3’端还是5’端,其实我觉得最好还是两端都标记,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灵敏度, 国内的标记技术我还不是很了解,我们这边的探真都是国外定做的,还算可以,其制作程序如下: 合成寡核苷酸---标记生物素---纯化---退火合成双链.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4.EMSA实验技术.这一点主要是操作的细节问题!下面会更细的谈到.技术要点:
关于技术要点,我在这里只提一下关键的几点需要注意的细 节操作,其他的照正常程序就可以了!1.制胶 必须是非变性PAGE凝胶,我们实验室一般用6.5%的非变性胶.制胶很重要,直接影响电泳的效果!一般控制在5分钟凝固的效果.10X TBE 1.0ml 40% Acrylamide(40%聚丙烯酰胺)3.3ml 50% Glycerol(50%甘油)1.0ml dH2O(蒸馏水)14.8ml TEMED(四甲基乙二氨)20µl 脱气10min 10% AP(过硫酸氨)120µl 总量 20.0ml
2.一般试剂盒包括的试剂
l 10X Binding Buffer(10X 结合反应液)(-20 oC)l Poly(dI:dC)(dI:dC)(聚核苷酸竞争物)(-20 oC)l 6X Loading Buffer(10X 上样缓冲液)(4 oC)l Cold oligonucleotides(非标记竞争性寡核苷酸)(-20 oC)l Biotin-Labeled Probe(生物素标记探针)(-20 oC)l Streptavidin-HRP(链霉亲核素-HRP)(4oC)l 2×Blocking Buffer(2× 封闭液)(4 oC)l 5×Washing Buffer(5× 洗涤液)(4 oC)l Equilibration Solution(平衡液)(4 oC)l Binding-membrane(结合反应膜)(RT)3.结合反应
每次结合反应需 1-5µl核蛋白(根据核蛋白浓度而定),根据不同的核提取物浓度加入核提取物用量,用双蒸蒸馏水将终体积调节到15µl(1)结合反应体系: 10X 结合反应液 1.5µl Poly(dI:dC)(dI:dC)1.0µl 细胞核提取 物* ? µl 双蒸水* ? µl
混匀室温静置20 分钟 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0.5µl 总量 15µl
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或以上。(2)特异性反应确认竞争反应体系: 10X 结合反应液 1.5µl Poly(dI:dC)(dI:dC)1.0µl 细胞核提取物 ? µl
未标记的竞争性寡核 2.0µl 双蒸水* ? µl
混匀室温静置20 分钟 生物素标记的探针 0.5µl 总量 15µl
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或以上。其中:
探 针用量: 这相当于10-50fmoles的DNA探针。我们通常是最少50fmol.蛋白样品用量: 一般用量在2---20ug(控制在1-5µl)蛋白, 总体系15ul.细胞核抽屉物浓度都比较低,组织的一般都比较高,因为杂蛋白较多.poly(dI:dC)(dI:dC): 它由肌苷和胞嘧啶组成。由于其特定的结构,可抑制蛋白对标记探针的非特异结合,避免假复合物。在凝胶迁移反应中加入poly(dI:dC)(dI:dC),可抑制粗制核抽提液中其它DNA结合蛋白结合,比如转录调节因子的非特异结合。当用纯化的蛋 白作凝胶迁移反应时,不必一定加入poly(dI:dC)(dI:dC),如加入,则普通反应中所用终浓度不超过50-100ng。对核抽提液:每 2-3ug核抽提液用1 ug poly(dI:dC)(dI:dC)。
未标记的竞争性寡核: 做为竞争的探真来说,其实就是没有标记的转炉银子的寡核苷酸,用量一般是正常探真的50-100倍.再这里我引申的解释一下其他的对照的含义: ◆.常规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核蛋白+标记探针); ◆ 阴性对照反应(核蛋白+标记探针);◆ 阳 性对照(核蛋白+标记探针)◆ 探针冷竞争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核蛋白+标记探针+标记探针100倍量的未标记探针);
◆ 突变探针的冷竞争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 核蛋白+标记探针+标记探针100倍量的未标记突变探针);
◆ Super-shift反应(含激活的目的转录因子的核蛋白+标记探针+目的转录因子的特异抗体).4.预电泳和电泳:0.25X TBE在冰上120V 预电泳1小时;务必换掉预电泳的缓冲液, 用新的0.25X TB低温下150V,电泳约60分钟。注意横压电泳的时候注意电流的数字变化,记录开始电泳和电泳结束的电流数据的变化!5.电转运 在0.5X TBE中390mA电转移40分钟, 注意转运膜的选择, 有一种离子加强型的转运效果比较好!我当初选择过一般的和离子加强型的,还是离子加强型结合效果好!6.紫外交联: 正规的应该是紫外交联仪的使用,但是很多单位没有交联仪,那就用无菌操作台上的紫外等下10cm处交联10分钟就可以了!这个数据是我做了好多次试验才摸 索出来的!条件比较成熟!可以借鉴!7.化学发光反应 包括Blocking Buffer 30分钟封闭, Streptavidin-HRP标记, Washing Buffer洗涤;Equilibration Solution平衡, 这些按照规定操作即可!没有太多的细节,只是注意两点,一是期间结合膜的表面一定不能干燥!!二是Streptavidin-HRP不能加在膜上,而是加在液体中混韵后在将膜 放在液体中孵浴.8.化学发光图像显示
两种方法:化学发光数字成像与检测和感光胶片冲印成像
操作基本和 Western 试验操作相当, 只是这个膜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 一定保存好图片!!由于跑得是非变性凝胶,蛋白保持天然构想和活性,所以代条很可能是一块一块的而不像WB那样很规整的一条细线,这个很正常!!
第二篇:操作系统实验体会
操作系统实验体会
操作系统 2010-04-04 14:38:15 阅读81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每一次课程设计度让我学到了在平时课堂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所以我对每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都非常珍惜。不一定我的课程设计能够完成得有多么完美,但是我总是很投入的去研究去学习。所以在这两周的课设中,熬了2个通宵,生物钟也严重错乱了。但是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兴奋不已。一开始任务是任务,到后面任务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总体而言我的课设算是达到了老师的基本要求。总结一下有以下体会。
1、网络真的很强大,用在学习上将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助手。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在网上找到。从linux虚拟机的安装,到linux的各种基本命令操作,再到gtk的图形函数,最后到文件系统的详细解析。这些都能在网上找到。也因为这样,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浏览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了100个(不完全统计)。当然网上的东西很乱很杂,自己要能够学会筛选。不能决定对或错的,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尝试。就拿第二个实验来说,编译内核有很多项小操作,这些小操作错了一项就可能会导致编译的失败,而这又是非常要花时间的,我用的虚拟机,编译一次接近3小时。所以要非常的谨慎,尽量少出差错,节省时间。多找个几个参照资料,相互比较,慢慢研究,最后才能事半功倍。
2、同学间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老师毕竟比较忙。对于课程设计最大的讨论伴侣应该是同学了。能和学长学姐讨论当然再好不过了,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和自己班上同学讨论也是能够受益匪浅的。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问题,讨论起来,更能够把思路理清楚,相互帮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3、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当然这也是不提倡熬夜的,毕竟有了精力才能够打持久战。但是做课设一定要有状态,能够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想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4、最好在做课设的过程中能够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实验报告时能够比较完整的回忆起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当时我遇到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段错误的问题,让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在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我对段错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用相应的办法来解决。
在编程中以下几类做法容易导致段错误,基本是是错误地使用指针引起的
1)访问系统数据区,尤其是往系统保护的内存地址写数据,最常见就是给一个指针以0地址 2)内存越界(数组越界,变量类型不一致等)访问到不属于你的内存区域 3)其他 例如:
<1>定义了指针后记得初始化,在使用的时候记得判断是否为NULL <2>在使用数组的时候是否被初始化,数组下标是否越界,数组元素是否存在等 <3>在变量处理的时候变量的格式控制是否合理等
解决方法
1.利用gdb逐步查找段错误: 2.分析Core文件 3.段错误时启动调试: 4.利用backtrace和objdump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对待课设要像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不要当作任务来完成。
第三篇:实验外语教学体会
实验外语教学体会
陈丽蓉
我校进行外语改革以来,采用了外国语学校的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进”的原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二年的《看 听 说》和《展望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总是以老师的教为主,一节课中老师要花大半节课来讲语法和语言点,然后就是以学生做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重视了知识的系统传授和笔头练习,忽视了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训练和口头训练。这种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能读会写但不能口头表达;另外在教学时强调大量单一,重复的练习和巩固,这样的后果是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产生厌倦感,最后导致失去学习的信心。而外语特色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去学会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直观教学,快乐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和语言交际能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完善自我。而缺乏兴趣的教学,尤其是单纯理智的学习,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单一的教学过程中,这对于兴奋性程度高、意志力薄弱、注意力易分散、的学生来讲无疑困难重重。此外,由于理智性的学习缺乏一定的情景和趣味,学生始终处在胆怯、惧怕说错的情绪状态之中,影响学生丰富的想象,不能充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看听说》《展望未来》英语的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游戏等活动、都能引起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兴趣,并能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加深记忆。例如:在教食物时有许多的单词,如果靠单纯的记忆的话,会显的很枯燥,印象也不深刻,而采用了直观教具如实物投影,丰富的图片,不仅使学生记忆深刻,也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乐意接受。又如:在教relationships,在课堂上采用互动的学习模式,让大家相互介绍家庭成员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时,会闹出一些笑话,大家相互纠正,这样学生感到很快乐,同时,也觉得印象特别深刻。
三。合理的安排课后英语学习任务。
英语课后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后任务便失去了意义。安排课后任务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课后任务。例如:表演课文内容,编对话,搜集资料等等,这些都是既适合教材特点,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后任务。
我的教学还在探索和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赢得学生的广泛的参与和配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不断努力。
第四篇:实验心得 体会 致谢
实验心得 体会 致谢 心得体会:
我们专业上学期开设了单片机课程,对单片机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次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短学期给了我们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机会,我们都感到非常的兴奋。
学习的过程中,帮助最大之一无疑是来自网络。很多时候,通过网络,我们都可以获取到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但是,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发现,网络提供的东西是有限度的,好像大部分的资料都差不多,或者说是适合大部分的初学者所需,而当我们想进一步提高时,却发现能够获取到的资料越来越少,单片机资料中大部分不好使流水灯就是LED,液晶,而且只是功能性的演示。
因此,我们小组四人都非常珍惜这次的单片机设计短学期,因为小组我们四人都对单片机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单片机对自己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虽然这次短学期只有短短的两周的时间,但是我想只要我们小组用心学习,认真准备,共同探讨,齐心协力,一定会有所收获,希望老师也能对我们有所期待。
以下是对这次单片机学习的总结:
(1)学习单片机没有捷径,不能指望两三天就学会,要坚持不懈,重在积累。
(3)单片机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多动手,多做实验。
(4)要学会参考别人的程序,减少自己琢磨的时间,迅速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5)碰到问题可以借助网络来搜寻答案和对自己有帮助的问题,一定会有所收获。
(6)小组要团结,小组之间要多交流。技术是靠不断的积累和交流才会进步的,封闭自守只会更加落后。致谢:感谢黄老师和余老师的细心指导
第五篇:浅析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浅析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论文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对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及协作能力,既能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又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它的理论、学说、设想和各项结论都基于实验结果,并不断通过实验得到验证。药理学实验作为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倍受关注。因此,如何对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便成了药理学教育者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现谈一些相关体会。
1、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现状
药理学是医药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是通过动物实验建立起来的,药理学实验可以验证某些理论,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还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培育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学生未来专业工作和进行医药科研工作所必须的。因此,药理学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扩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旧观点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只是课堂理论的补充与验证;由于受实验开设方式、实验经费等因素的制约,药理学实验内容多是一些简单、重复、验证性的实验,训练技能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堂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实验课的作用;学生则认为实验课简单乏味、可有可无,教学双方对实验课都缺乏积极性。所以,[~课件]对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使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大大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
2、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2.1 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医学学科学习任务相对较为繁重,且药理学的考核主要是以理论课的内容为主,使得学生在学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课的学习中去,对实验课重视不够,实验过程也只是机械地重复实验讲义的步骤,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动手或不去实验室而待在教室里看书,实验后抄袭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对实验课缺乏必要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实验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实验的乐趣。比如讲到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时,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急诊科的医生,送来一个有机磷中毒的患者,会观察到哪些表现?该采取什么抢救措施?”接着,再推测实验中动物可能出现哪些表现,然后给动物注射有机磷,验证是否与推测的现象相符合。接着,分别给予动物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药解救,提问学生为什么单药解救不能完全缓解中毒症状,从而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的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带着好奇和问题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角色,能大大提高学生对药理学实验的兴趣。另外,实验课也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然后进行实验,直观的图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明显提高实验成功率,成就学生的成功感。这样学生觉得实验课不再简单乏味,不再是机械地重复理论,进而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
2.2 改革药理学实验内容,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设计创新能力
以往的药理学实验几乎都是些验证性实验或操作性实验,只是重复理论课叙述的现象,只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实验讲义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学生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示教和详细的讲解而不去思考更多的问题,学生的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知识面无法拓宽,实验没有新鲜感。为此,应减少原有验证性实验仅保留部分代表性强、教学效果好的实验,如药物剂量或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而增开设计和创新性实验,此类实验完全由学生根据相关理论自行设计完成,教师仅起指导作用。学生完成实验后应向带课教师提交小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反映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针对问题进行评议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这样通过学生自选、自设、自做实验,激发学生医学论文的创新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把学生置于实验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使其毕业后接触到科研时,即可快速融入、迅速开展。
2.3 加强药理学实验考核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是检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以往的实验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作为主要依据,学生只要按照实验讲义的要求完成实验,按时上交报告,便可获得很好的成绩,而且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屡屡可见,体现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中行为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经过尝试,我们确立了新方法,即实验课成绩(按100分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原始记录30分,实验报告40分,实验操作30分。本实验考核方法首次引入了原始实验记录,对药理学实验实施动态监控,可改变学生在实验中的被动地位,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能够体现药理学实验考核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以前照搬照抄实验报告的情况便不复存在了。实验操作考核更加符合药理学的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莲山 课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从而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使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如何培养顺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还需不断探索、总结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