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阅读理解答案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题库;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 据 文 意,下 列 不 能 证 明 古 今 诗 歌 意 象、诗 句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一 项 是()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 列 对 古 今 诗 歌 传 承 研 究 工 作的 意 义 的 表 述,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题库。
D.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 列 分 析 与 概 括,不 符 合 文 意 的 一 项 是()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答案:
1.D
2.B
3.A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B、C这三项说的都是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D项说的是古今诗歌意象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2.试题分析:A项原文说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C项原文说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D项原文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3.试题分析:A项原文第1段说这种继承&&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而不是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B项是对第2段第1句话的正确改写;C项是对第4、5段相关内容的正确转述或概括;D项是对3~5段内容的正确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
第二篇:论广告语借鉴和传承古典诗歌的实绩概述
论广告语借鉴和传承古典诗歌的实绩概述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空前繁荣,商业和公益广告的创作也随之空前繁荣。其中,广告语的创作,传承和借鉴古典诗歌的现象十分突出,并创作出不少经典广告语,取得了较好的实绩。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与收集,拟对此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和介绍。
关键词:广告语创作 古典诗歌 文学借鉴 创作实绩
引言
在广告中,或是意境需要,或是形象相合,很多广告语都引用古诗文名言名句作为广告语,这种方式,一是快速有效,因为古诗文在长久的流传中早已家喻户晓,为人熟知。优秀的广告语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各种古典诗词材料,极力使表达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这不仅要使人领会,还要使人感动。要求语言不仅意思明白、准确,而且还要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感染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它可以运用各种诗词材料,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
一、对古典诗歌原作的引用
在中国诗歌史上,不少诗歌在流传过程中客观上成了后人广为接受的诗体广告。基于这个传统,中国当代广告语在创作中,根据现实广告的需要,对一些优秀的古典诗歌进行整首或截句的引用,在广告之林中,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景观”。这些古典诗句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很好地实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
(一)整首诗引用
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历代都将其视为西湖风景最佳的广告语。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泰山风景的联系,早已是密不可分。另外,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崔灏《黄鹤楼》、李白《望庐山瀑布》等诗作,皆成为洞庭湖、黄鹤楼、庐山最佳的宣传用语。这些优美的诗歌,以其浑厚的文化内涵、动人的意境和流畅的语句,跨越千年,仍然产生着不可替代的广告效果。
(二)截句引用
古今人生情境和广告宣传的需求多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当代中国广告语创作中,这种原句引用现象更是多到不胜枚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招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信公司);连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重庆大足荷花山庄);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形象)。此外,白居易、王铎的佳句“村杏野桃繁似雪,行人不醉为谁开”“寻常阅尽浮云事,花开花落满旧溪”,也被援引为洛宁县熊平山北坡神灵寨的山水形象广告语。岑参的“忽如一春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被作为哈尔滨冬景形象广告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常常作为苏杭旅游的广告宣传用语。
(三)改造引用
不少古典诗歌的名句,千百年来深入人心,以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为基础,稍加以改造后使用,常常能使广告语更容易引起共鸣,收到良好的广告效果。例如:描写桂林山水的广告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对古典诗词进行了合理的改造,读起来朗朗上口。
(四)意境的借用与翻新
当代中国广告创作对古典名诗名句的意境多有借用,并时有翻新。“飞流下千尺,银河落九天”(黄果树专线旅游社)将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各删去两字,借用其意境,简洁其语句,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节”),此句借孟郊《游子吟》中的意境,略加改造,营造子女努力回报慈母的意境,婉转动人地提示受众,作子女的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白云边酒的广告语:“往事越千年,陈酿白云边”在李白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意境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元素,创造出新的意境,颇具感染力。“欲穷千里目,常饮视力健”(眼保健医药),这则广告语,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名句化出,由“登高才能望远”的意境,转入“视力好才看得远”的意境,称得上巧妙。另外,“莫愁前路无知己,‘跃进’伴你万里行”(跃进牌汽车)、“网上轻松寻书看,何需书海苦作舟”(网站)、众里寻他千百度,想要几度就几度(伊莱克斯冰箱)等等,或借“境”,或翻新,各得妙趣。
二、古典诗歌形式的采用与借鉴
(一)整句句式的采用
整句广泛使用:从三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例如:中国固镇第四届梨花节的广告语“寻梦梨花,相约固镇”。其中最著名的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中采用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里的著名诗句,与现有的任何一种酒都没有关系,但是却被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引用来作为广告语。仿佛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的景象就在眼前,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
(二)长短句的采用
古代词曲作品中富于节奏的长短句式在广告语创作中也有较为广泛的使用。“同出一曲,五粮液,尖庄曲酒”(尖庄曲酒),采用古典诗歌中的散句形式,语音跌宕起伏的句式,道出了尖庄曲酒“系出名门”的“身份”。这无形之中就为酒增添了一丝古意,一丝文意。再比如,“新乐、新乐、新的欢乐”(新乐牌洗衣机),令人想起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上述广告语,音韵和谐,节奏错落,有的广告语颇似一阙“小令”,给受众留下鲜明的印象。
(三)对旧体诗歌模仿式创作
古典诗歌中有不少具有广告效能的诗歌作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一种“广告诗”。中国当代广告语创作对这些古典诗歌作品进行了有效的模仿。例如:黄金海岸,葡萄酒城,人间仙境,醉美烟台(烟台旅游区);丰饶鱼米地,优雅水云乡。江南何处好,宜居在吴江(江苏吴江旅游)。这些当代广告语以古典诗歌的体裁和形式出现,诗句合辙押韵,节奏感强,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
三、对古典诗歌创作手法的借鉴
(一)比兴
比者,以彼物比喻此物;兴者,由对彼物的描写作为引导,从而引出此物。这是自《诗经》起,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手法。当代广告语的创作,对此多有借鉴。
以生动的比喻形成广告宣传:“古有千里马,今有日产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广具赞誉的“千里马”来比喻日产车。以期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同。由彼及此,增加广告语的丰富度:“四海同心,潍柴动力”(潍柴动力),“四海同心”这个“彼”,一方面引出了“潍柴动力”这个要宣传的“此”;另一方面暗含着一种“四海同关注,共认同”的潜台词,丰富了广告语的表达。比与兴的兼用:“鸟恋山林蝶恋花,环境卫生靠大家”(旅游景区公益),“鸟恋山林蝶恋花”比喻人对“环境”的喜爱与依恋,是“比”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另外,此处还有“兴”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即由前句引导出“环境卫生靠大家”的内涵。文采裴然,入情入理。
(二)对偶
对偶是一种以前后句式一致,字数相同,词性相近为特色的修辞手法。对偶手法整饬工稳,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听之,铿锵悦耳,读之,朗朗上口,易记、易诵,故成为当代中国广告语创作常常借鉴使用的手法。在广告语中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往往会显得朗朗上口,易于传诵,便于记忆。对偶式的广告语,易于传播记忆,在广告语中极具特色。例如:中国(云浮)石文化节的广告语“一城山水画,千年石文化”,苏州碧螺仙子芳香四溢,吴中洞庭茶农艺高八斗(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这非常便于记忆朗诵,这种对偶式的广告语大都具有一种文学语言美,读后使人感到一种享受,这更给广告语增加了内涵。
(三)回环
回环(亦称顶真)手法,是指将上句结尾之词语,用做下句的开头词语,形成首尾蝉联,前后贯通的表达效果。“石雕的世界,世界的青田”,这是第四届中国青田石雕文化节暨第八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的宣传语,运用回环的手法。
(四)押韵
押韵是形成诗歌内在节奏感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法的使用能使语句产生铿锵和谐之感,增加表现力,对此当代中国广告语的创作多有借鉴。例如:黄山旅游的广告语“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五)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人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描绘的客观的生活场景、景物画面交融在一起形成的境界。意境的营造,在当代广告语作品中有不少成功之作。最为有名的句子有:“人间长虹,天上彩虹”,长虹电视机的广告语以意境的营造见长,意境壮阔而深远。
结语
综上所述,从以上三部分的各种实例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当代广告语创作与古典诗歌多方面的血缘关系,发现当代广告语创作传承借鉴古典诗歌的创作实绩。在广告用语中,引用古典诗词的运用不一而足,形式多种多样,但不论是何种方式的运用,其本质都使消费者获得深刻印象,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深入探讨广告用语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对广告用语中修辞方法的运用的探讨才是有意义的。语
参考文献
[1]杨莉,周丁力.各地节庆广告语中的古典诗歌观察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6).[2]张秀贤,马军主编.广告语创作技巧与金句15000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3]吴文杰.广告用语中修辞用法的运用[J].语文建设,2012(12).[4]陈邵桂.古代诗词对广告语创作的影响[J].当代传播,2007(7).[5]管琰琰.语用视角下网络广告语言的语体探讨[J].语文建设,2014(29).[6]杨莉.借鉴古典诗歌进行广告语创作的弊端[J].语文建设,2014(29).【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中国广告语创作对古典诗词的传承之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SKT09,项目负责人:杨莉】
第三篇:古典诗歌理解重要词语解答方法全攻略
古典诗歌理解重要词语解答方法全攻略
张建民高考古典诗歌阅读中,对词语的理解题目比较多,以2006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为例,就有10套卷11个题目涉及到理解词语,主要考查词语的含义、作用等。
我们借助2006年高考试题,详细解说有关词语理解题目的出题角度、答题技巧、答案拟写等方
面的内容。
1.词语内容、结构作用的理解。诗歌的结构特征主要有:开篇的铺垫、烘托,中间的过渡、照应和结尾的升华、深化主题等方面内容。理解一个词语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可以从词语出现的位置把握,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理解。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题目要求赏析“聚散匆匆”在诗歌内容、结构上的作用。
所谓内容上的作用,是指词语在诗歌表达的思想或诗人表达的情感中起到的作用;所谓结构上的作用指词语在铺垫、烘托、过渡、照应、升华方面的作用。
回答问题时,应思考词语本身的意义,然后结合全诗内容解说词语的作用。
【答案拟写】第一句,写出词语本身的意义(多指字典义);第二句,写出词语在诗歌表达的内容、情感上的作用;第三句,写出词语结构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词语调换优劣的理解。题目要求理解用另外一个词语替换诗歌中的某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优劣区别。这类题目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两个词语的优劣而赏析诗歌主旨、作者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 李商隐
①①
②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题思路】①①①①分析意象特征,体验诗人情感。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着重设置的意象有:归梦、空床、素秋、青苔、红树、雨、月等。从这些意象中可以感悟到诗人要表达思归的情感,同时“空床”等表达了此时自己居住地方的孤寂、冷落。诗人就是通过这种有家不能归、自己居住之地又如此荒凉的描写,表现诗人的凄凉、悲愁之情。
②分析表达技巧,体会写作特点。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在表达技巧上的作用,分析描写的景物之间有无动静、哀乐、明暗等关系,分析描写的景物与情感的关系等。
③分析词语特点,对比词语区别。弄清楚诗歌的主旨、感情,分析乐词语的表达技巧之后,分析关键词语在诗歌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键词语在诗歌表达情感上的作用,一是关键词语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对比分析原诗中的词语和题干列举出的词语在表达作用上的异
同。
【答案拟写】第一句,照应题干进行明确的肯定(否定)回答;第二句,赏析词语在表达技巧上的特点、作用;第三句,分析两个对比的词语在表达诗歌主旨上的区别或表述原诗(对比)的词语在表达诗人情感上的好处;第四句,总结自己的观点。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认为能替换为“对”亦可,但要言之有理,也可以给相应的分数。)
3.词语统领、概括内容的理解。诗句中的一些词语具有统领、概括、指代、包含作用,试题要
求指出这些词语替代的具体的内容。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重庆卷)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②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答题思路】分析要解说的词语具有的特点:是统领作用的,分析词语统领到的位置,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是指代作用的,理解指代的内容;具有概括作用的,分析概括的内容。
分析诗歌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特点,分析哪些内容照应要解说的词语。【答案拟写】第一句,解说词语的意义特点;第二句,写出词语包含的内容。【参考答案】“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4.不同词语表达妙处的理解。诗词中的一些词语在思想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技巧方面有着独特的妙处,题目要求从这些角度分析词语使用的特点。常见的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
词等。
(1)动词作用的理解。动词在诗歌表达上能增强形象性,能以动衬静,体现诗人情感。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题思路】词语的妙处主要会体现在词语的词性在诗歌结构、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以及词语在表达技巧(景与景的关系、修辞格、写作手法等)上的特点等。具体的,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思考:
①分析词语词性。词语的词性体现词语的意义、作用。如“带”字,动词,形象感强。
②分析词语修辞。不同的修辞方法体现出词语表达意义的不同特点。③分析词语作用。词语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能明确地表达词语的妙处。
④分析词语体现的诗歌思想。词语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意义与诗歌体现的中心思想的关系。
②①【答案拟写】第一句,分析词语本身的含义;第二句,分析词语的词性作用;第三句,分析词语的修辞;第四句,分析词语在诗歌内容、结构上的作用;第五句,分析词语在诗歌中心表达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
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2)形容词作用理解。诗歌中的形容词往往使诗句形象、生动,表达对景物、事物的感情。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上海卷)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
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3)“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答题思路】分析形容词的作用,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
①分析景物特征。诗人用“乔木”“蔓草”“寒鸦”等描写了古代繁华之地如今的荒凉破败,用“茅屋”“藏书”“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等表达乡村生活的美好。
②分析诗歌情感。这首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诗人看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的情感,表达了回归
自然的情感。
③分析词语表达的意义。“倦”使疲倦的意思;再思考疲倦的原因,不再流浪江湖,做羁旅之游。
④分析词语表达的感情。“倦”概括了诗人饱受的人间炎凉之苦。
【答案拟写】第一句,写“倦”的意思;第二句,写“倦”体现的思想情感;第三句,写诗歌表现的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
笔。
(3)副词作用的理解。一般的,副词的作用是修饰限制,表示程度、频率、范围等。但诗歌中副词,除了表现副词本身的特点外,与诗人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考链接】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
【注】,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圝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题思路】分析副词的意义,在诗句中表达的作用,与诗歌表达的情感关系。【答案拟写】第一句,写出副词的意义;第二句,体现的诗人情感或诗歌主题。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
含愁苦与无奈。
(4)拟声词作用的理解。由于拟声词描摹了事物的声音特点,是动态景物描写,会与其他景物
形成对比,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辽宁卷)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题思路】理解拟声词的作用,可以分析拟声词表达的内容特点,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与其他景
物描写的关系。
【答案拟写】第一句,解释词语表达的意义;第二句,与其他景物之间的关系;第三句,表达的诗人情感或诗歌主题。
【参考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②
①5.词语体现的意象特征理解。所谓“意象”指文学作品中蕴含诗人情感的人、事、物、景等。这些描写景物的词语已脱离了词语本身的字典义,有了约定俗成的或诗人独特的情感。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月”,在很多诗歌中已不是传统意义的客观景物月亮,而是一种表达思归等情感的载体。
【高考链接】2006年广东卷(诗歌见“分析词语表达的妙处”)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题思路】试题要求从表达的情感中寻找支持情感的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可以从描写的景物体现的意义入手分析,感知景物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态度。
【答案拟写】寻找出表达诗人某种情感的意象后,把表达这种情感的人、事、物、景的词语列举
出来。
【参考答案】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6.词语寓意的理解。寓意是指诗歌中描写的景物、表述的事物寄托、隐含的思想、观点、哲理等。理解词语的寓意,要理解词语表达的意义以及与诗歌中心的关系等内容。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对诗歌词语的寓意的把握,可以通过分析诗歌本身表达的情感,在全面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解说词语的寓意。
①①分析诗歌景物特征。诗歌描写景物的目的是表达诗人的情感,理解景物体现的寓意,就可以通过对景物特征的把握进行。比如《丹阳送韦参军》一诗,从题目的“送”可以推知诗歌是写离愁别绪的,“秋”表达了送别的季节和离别人的心情,“寒鸦”表达送别人孤寂的情感。
②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诗歌的思想感情集中体现在景物描写上,分析景物的特点可以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思想。《丹阳送韦参军》一诗通过描写离愁别绪,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之情。③分析词语表达的意义。词语的寓意会体现在这个词表达的意义上,这种意义会体现在诗歌的主旨上。《丹阳送韦参军》一诗结尾部分的“水悠悠”,有两种情况三种类型:一种情况是客观景物的描写,用叠字的方法写出流水悠悠;一种情况是以水喻情,用叠字表现离愁别绪、友情如水。【答案拟写】第一句,写词语出现的诗句;第二句,写词语表现的意义;第三句,写词语体现的情感。
【参考答案】:(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
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7.诗眼的理解。诗眼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能够体现诗歌主要内容和诗人情感。古人有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的说法,这是从写诗的角度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有的诗眼并不一定在这个位置。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
【注】
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注】 将:行,流过。(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题思路】寻找诗歌的诗眼可以分三步:
①分析景物,确定诗歌中心。从景物描写的特点来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这首诗通过溪水、小舟的描写,表现水流但渡口不走的客观特点,表达不管离别多少、距离多远,友情都不会改变。
②分析情感,确定重要诗句。从整首诗的情感出发,确定诗歌表达情感的关键诗句。③分析诗句,找出诗眼。从关键诗句出发,理解最能表现诗歌情感的词语,最后确定诗眼。
【答案拟写】直接写出诗眼的词语。
【参考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关诗歌赏析中词语理解要关注诗歌整体思想的理解,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从这些方面思考词语表达的内容、意义。
第四篇:东方古典诗歌
内容简介
东方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以典雅优美的风姿、沁人肺腑的清香,撩拨着读者泉涌不尽的神思奇想,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的天国乐园。它以高度深缩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律展示出方人五颜六色的情感浪花和绚丽多彩的思虑萌动。它以启悟人生的哲理、关切人生的忧思,给人以历劫难平的印象和宗教崇拜的冥想。
东方古典诗歌诱发了古代东方人民的艺术想像力,使他们生活得更充实、更深刻、更自由、更有意义。读者或听众则通过欣赏诗歌,将实际生活中的美好或丑恶、伟大或平凡、高尚或卑贱、崇高或渺小,真实或幻象等种种人生体验变为已有。只要人们想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某种主观情感,就首先会想到诗,只要人们阅读并欣赏过这些诗,就一定会徜徉于诗的海洋之中,使之在情感的博大宏深了中得到某种心灵的慰藉,或觅得力量的源泉,重新被激活而奋起。
目录
总序
序言
埃及
恩纳
尼罗河颂·第一首
献给阿顿神的圣歌(节选)
亡灵书(节选)
搬谷人的歌谣
一个人与他的“巴”的辨论(之三)
巴比伦
吉尔伽美什·第一块泥板 三(A)
吉尔伽美什·第八块泥板(节选)
希伯来
雅歌·第二首
雅歌·第五首
耶利米哀歌·第四首(节选)
诗篇·恶卫是我的牧者
箴言·智慧赞
约伯记·第一轮对话(节选)
先知书·亚卫应许世介和平
多比传·多比雅之祈祷
传道书·万事都是虚空
印度
梨俱吠陀·阿耆尼(火)
梨俱吠陀·雨云
梨俱吠陀·蛙
梨俱吠陀·夜
阿达婆吠陀·相思咒
阿达婆吠陀·爱情咒
蚁垤
罗摩衍那·第十三章(节选)
广博
摩诃婆罗多·莎维德丽传二八一(节选)摩诃婆罗多·森林篇(插话节选)伐致呵利
三百咏(一一O)
马鸣
佛所行赞·第五章·出城品(节选)迦梨陀娑
云使·后云(节选)
提鲁瓦尔卢瓦尔
古拉尔箴言·政治篇·友谊(节选)胜天
牧童歌·第九歌
格比尔达斯
„„
伊朗
阿拉伯
阿富汗
日本
朝鲜
越南
印度尼西亚
缅甸
泰国
第五篇:古典诗歌教案
古典诗歌朗诵
一、古代诗歌朗诵的基本常识。
诗歌是表达人类情感的最佳载体,担负着比小说、散文等文体更为抽象复杂的使命。只有将它还原为有声语言时才能领略其全部美学内涵。古典诗歌是诗歌朗诵的“高端”,具有与朗诵其他文体及现代诗歌不同的特点。在学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古典诗歌朗诵教学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与掌握,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潜移默化。
我们朗诵必须充满感情。诗言志。人们常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情怀,足见人的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东西。泰戈尔说:“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摘 要:古代诗歌是音乐的艺术,是绘画的艺术,也是文人墨客抒情言志的载体,它在中国文学宝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古代诗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享受中感悟诗歌、理解诗歌,是教学的关键。本文就朗诵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略加阐释。
我国古典诗歌讲求“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与自然深沉契合中激荡而起的某种“情趣”“神韵”,而这些光靠语言文字的理性分析则显得远远不够。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诵读的重要意义。而古典诗歌的声调,主要表现在声调、节奏与韵脚的和谐组合上。高明的诗人,不仅运用这些形式要素创造和谐的音乐美,而且总能使之与诗意相结合。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拨正学生诵读中出现的声调偏误,点出声调中应有的气势和情感,帮助学生尽快实现“披文入情”的过程。我们认为,诵读过程中正确的声调处理,是打通作品气势、声情以及最终进入作者情意世界的关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有着优美悦耳的韵律,生动可感的画面以及含蓄隽永的情感。真可谓“气韵神和”“声情并茂”“荡气回肠”。非朗诵无以感受其韵律美,非朗诵无以欣赏其绘画美,非朗诵无以品味其情感美。
将(qiang)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括号中的字为人教版选修中与苏教版不一样之处。
翻译: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年轻时候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将进酒》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zhuàn)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寂寞的,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
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呼唤自己的同伴来送 1
上美酒。
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二、诵读指导: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三、学生自由朗读,诵读感悟
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②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⑤练习背诵。
四、整体把握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两处用典:(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2)陈王昔时宴平乐。(语出曹植《名都赋》)
3.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
(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君”,按岑夫子、丹丘生。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之水天”极言黄河源头之高(发源于昆仑山,地势极高),“不复回”——不再返回,均须重读。“不复回”隐含何意?——韶光易逝之意。类似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高堂”一承“不复回”而来,说及人生。“悲白发”,头脑中应了一幅图景:高堂之上,人们对镜自视,“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十五》),犹言人生苦短,“悲”字当重读。韶光易逝和人生苦短本是一回事,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引出所咏之词,而又比喻的作用。类似还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当读得很有声势。
2.节奏逐渐。“人生”一联重音当落在“尽欢”和“空对月”上。正韶光易逝、人生苦短,要行乐。诗人深知“白发如丝悲何益”(《前有樽酒行》),立即转悲为欢。诗人治上并不“得意”,但此时兴致高涨,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地痛饮一场呢!想到这,他顿生豪情,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天生”一联更追加了“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当读得掷地有声;读后宜作一顿(这里的潜台词是“既如此,那就„„”),为诗中策高潮蓄势。于是连呼“烹羊宰牛”,个高潮在“会当一饮三百杯”这句上,应当读得豪气十足,要用升调读,“三百杯”一语尤当着力渲染。
是诗的铺垫,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3.酒到酣处,意兴遄飞,李白禁不住呼朋引伴。“岑夫子”六句为诗意转换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应当读得亲切,节奏逐渐,重音依次落在“将”“莫停”“歌”“倾耳听”等字上,敬请之意。读完,稍作停顿。俗话说酒多话多,歌的内容其实诗人借题的牢骚话,也酒后吐真言。
4.“钟鼓”一句至结尾为诗的主体,诗人借此尽吐胸中块垒,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这支劝酒歌的主题,全诗主旨所在。这两句有着的取舍,他鄙弃“钟鼓馔玉”的官宦仕途,当然也有自嘲;他选择逃避,不满,反抗。
鲜明的爱憎道出了诗人长期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感情突然由欢乐转为愤激。让“长醉不醒”的愿望名正言顺,他还援引“古来圣贤”来证明,比如孔子、孟子,屈原、贾生一类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而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寂寞”,是说被世人冷落,是为惋惜乃至抱不平。这是从反面来论证,“皆”体现了愤激。更有曹植——这是他景仰的人,他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叹惋,而不平,兼以自况。这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5既然明鉴历史,选择了长醉不醒,于是就痛饮狂欢了。“主人”两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把值钱的家当全拿出去买酒,豪放之态如见。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读后应稍作停顿,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这是全诗的高潮。用家当买酒,消的儿女情愁,而是积淀了年世代的怀才不遇的郁闷。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