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思路

时间:2019-05-14 20:5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状物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状物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思路》。

第一篇:状物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思路

中考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中心。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作好标志。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四述----整合答案: 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例:《与植物相处》

三、散文阅读题是怎样出的?

(1)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4)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5)开放题

四、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1、整体感知题 题目示例:(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与植物相处”的原因。(2)阅读全文,说说“小草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3)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节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1、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1.词语在 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2.代词指代的内容 3.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 4.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5.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词语的语境义

例: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语境,解释“在生命的初期„„,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一句中“芬芳”的意思.3.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1)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吗?我怔了一下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硝烟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可大气不敢出,嘤嘤着说„„老师依旧闷葫芦.闷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采用代入法 代词的 指代作用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之,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代人,事,物.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有近及远.代词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要筛选概括.提示:得出结果后采用替换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不矛盾

分析步骤: 1.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2.分析词语含义.3.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4.结论: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不矛盾.例: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问:句中“幽”,“野”,“闲”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是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 1.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2.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3.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句子表义+

句子深意(表现了„„,突出了„„).例: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1.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形象生动写出了楼下 摩托车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心里的难受,烦躁.2.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动传神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高兴、兴奋、激动、自豪、热爱、爱戴、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愤恨、仇恨、讽刺等等.示

例 例:1.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文中划线的“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我”对小珍珠鸟的亲近,信赖感到喜出望外.3、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1)重要句子指:(1)题目;(2)开头;(3)结尾;(4)过渡句。重要句子的特征:(1)含蓄深刻;(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重要句子的作用:(1)题目的作用——揭示中心(对象);形象含蓄,激发兴趣。(2)开头的作用——揭示中心(点题);引出话题(下文);设置悬念;激发兴趣。(3)结尾的作用——总结上文;揭示(突出)主旨;语言含蓄深刻,留有余味。(4)过渡句的作用——承上启下。

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用解答技巧(2)

(1)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若是比喻句,找出本体代入句中;)(2)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即感受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回答时注意紧扣文章或段落中心。)(3)如果句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先弄清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根据这种修辞的特征、功能,结合具体语境,琢磨句子的含义。语言表述: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采用了——的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示例一

例: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方法(指出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荷叶的姿态美(表层含义),突出了花港观鱼绿的茁壮的生命力(深层含义)。示例二

例:那位伟大的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动。

结合上文,谈谈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及作用。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母亲被冻成雕塑的姿态,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示例三

指出本文最后一节画线句的含义和作用。

这一句(内容上)总结全文内容,深化了文章中心,(结构上)呼应了开头,(效果)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留有余味。几种题型答题格式:

1、记叙文详写材料的作用:因为这些材料能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所以详写。

2、环境描写的作用:A渲染了的气氛、B刻画(烘托)人物

性格;C推动情节的发展。

3、抒情、议论的作用:突出文章“

”这一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象征的作用:通过象征表现

感情。

5、烘托的作用:烘托人物的 性格。

6、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

7、托物言志的作用:通过

(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

的思想感情。

4、提取要点并整合要点技巧

(1)提取要点的方法: 直接从段落中找出中心句(A第一句

B最后一句

C详写句

D自己概括)(2)整合要点的技巧:叙事文概括方法:什么人(物)+怎样做+什么事

示例:一句话新闻抒情散文概括方法:什么物具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受。

示例:《与植物相处》

5、开放性试题类型 体验感悟型——立足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积累拓展型——围绕课文

强化诗文警句想象补写型——进入角色

紧扣特定场景评价鉴赏型——表明态度

摆出理由根据

复习时应把握抒情散文的特点

复习抒情散文,应把握以下几点:

1.把握作者感情的波澜

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饱含作者的深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心灵历程,以饱满的诗情画意的感情波涛来激起读者心潮的浪花,因此,阅读抒情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波澜。作者一般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展示感情波澜。

第一,作者往往借助画面吐露真情,即寓感情于物象之中,以情为经,以词为纬,织出充满激情的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读者要善于把握作者这种构图的主体形象。比如《白杨礼赞》作者为读者构造的西北白杨树的画面,就是抓住白杨树的“不平凡”作为抒情的经线,用含蓄、形象、鲜活、生动的语言作为纬线织成的。其中写了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部形态的不平凡,内在气质的不平凡,西北白杨树伟岸、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凝结作者诗情的警句或表达中心思想的中心句反复出现,读者抓住了这些语句就能抓住作者抒情的脉络。比如《白杨礼赞》开头讲:“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讲:“那就是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接着又说:“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文章最后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作者用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的线索,并用这句话贯穿始终,抓住这一中心语句,就抓住了抒情的脉络。

这种反复吟唱的语句既标明了外在的抒情脉络,也显示出波澜的层进与跌宕,也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感情节奏。

第三,作者情感的波澜还往往通过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和浓淡相衬等手法表现。比如我们学过的《荔枝蜜》,作者开头先说不大喜欢蜜蜂,到后来又梦见了自己变成小蜜蜂,整个行文过程就体现了曲中见直、欲扬故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方法。又比如《月迹》,写了屋内品月,庭内赏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小睡等情节,借以抒发作者对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这一思想感情。全文立意清新深刻、构思新颖别致、语言流畅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全文也是采用曲中见直、欲扬先抑、虚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

2.挖掘生活哲理

阅读抒情散文,要挖掘作品蕴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要以把握作品的意境为基点,以发掘作品的哲理为目的。阅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探寻作品所蕴含的哲理。

(1)警句剖析。

(2)品味篇末结语中探寻升华主题的语句。

(3)从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象征作用中探索深化的哲理。

(4)发掘作者寓于形象中的哲理。比如《荔枝蜜》中的蜂,《春》中的春草、春风、春花、春雨等表象中都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又比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的形象,《井冈翠竹》中的翠竹的形象,《种子的力量》中种子的形象,《牛蒡花》中牛蒡花的形象,《月迹》中月亮的形象,都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形象。

白杨树象征北方抗战军民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品质。

井冈山上的竹子象征着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种子象征抗日军民顽强不屈、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牛蒡花象征坚韧顽强,面对摧残毫不屈服的精神。

月亮象征光明、美好的事物,追月就是追求光明、美好的事物。告诉人们,对于光明、美好的事物,只有不断的追求才能得到的哲理。

3.把握散文的基调

抒情散文都洋溢着一种特定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读者一种可感可触、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这种氛围与情韵构成全文抒情的基调。比如《白杨礼赞》抒情的基调是凝重、严肃、深邃、向上。《月迹》抒情的基调是清新、隽美、奋力追求。

4.揣摩、品味作品的语言色彩、音韵、节奏、句式结构、修辞方法等,这些都是抒情的表现形式。任何作品、表达任何感情,都离不开语言,感情是倾注在语言中的,是表达感情的凭借和媒介。比如《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则是庄重、严肃,富于韵律,结构严密,巧用修辞方法。而《月迹》的语言色彩则与《白杨礼赞》的语言色彩有很大区别,《月迹》的语言色彩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

5.理解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能够造成含蓄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启迪读者的奇思妙想。

象征包括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两方面,如红色象征热情,火炬象征光明,其中“红色”“火炬”是象征体,“热情”“光明”是象征本体。运用象征手法,应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把象征体蕴含的思想意义挖掘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就是借助黄土高原特定环境中生长的白杨树那种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等具体形象,用来表现与白杨树品格相似的北方农民,表现“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运用象征的表现方法,必须熟悉象征体和象征本体,比如白杨树是象征体,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是象征本体。只有把握住白杨树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与北方军民团结抗战,质朴、坚强的精神的共同点,才能构成象征的基本条件。

在作文训练中,常用的象征体很多,比如:高山、青松、老黄牛、竹、蜡烛、向日葵、莲花等等,用来表现高洁、挺拔、忠厚、有气节、奉献、一心向党、出淤泥而不染等品格、精神。

掌握象征体与象征本体的相通点,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善于由观察引发出新的思考,而这时的思考往往是想像和联想。比如《白杨礼赞》在描写白杨树的“形”与“神”之后,作者便产生了三个联想。第一个联想是“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第二个联想是就像“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第三个联想是“靠拢团结,力求上进”,“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样,作者由白杨树的“形”“神”联想到农民、哨兵、精神,象征借助想像和联想得以实现。

象征的表现方法,常把象征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气质、性格、品德等,这就要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所写之物描绘成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在《白杨礼赞》中赞美白杨树时写道:“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就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白杨树以人的个性、气质、品德。其中除“女子”“温和”“伟丈夫”等词语都是直接形容人以外,其他词语也是描写人常常用的字眼。象征是“托义于物”,因此它往往结合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去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但象征比一般的比喻、拟人所概括的内容更深广,对象征体的描写更完整、更充分。“状物类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

【解题思路探究】

写景状物类散文的解题思路自然与现代文常规解题思路并行不悖,但又有其自身独特之处,也就有其自身的破解之法,现将具体方法剖析如下:

1、立足整体,把握形象。整体关照乃能高屋建瓴,前后贯通,把住文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形象才能全面完整。而写景状物散文的形象较之其它类型散文的形象要突出、丰满、重要得多。全面把握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等形象的形声色味、情态特征及内在含蕴等是阅读好此类文章的根本。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瓦独到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等特性正是作者抒情的依托。再如辽宁卷《杨柳》,杨柳的“贱”及“下垂”的姿态,有别于一般花木的娇贵和贪图自己的光荣而忘本的形象,又何尝不是解读作者写作意图的钥匙?

2、找准切合点,析“形”入“情”。这类散文总是借所绘之景,所状之物抒情、言志、明理。二者之间自有其内在的关联。

3、合理联想,揽旨品趣。文本阅读坚决排斥主观臆断,但需要合理的联想。品评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章的主旨、重要词句的含义等都离不开必要的联想。如四川卷《乡村的瓦》理解“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的旧事”一句的含义,就需要抓住“底片”“冲洗”二词,“底片”即“记录”,“冲洗”即“回忆”,进而理解到是“瓦”真实的记录了“我”的童年,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4、明确技法,析其效果。此类散文无不用到许多技法且涉及到它们的试题甚多。通常用到的技法有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渲染、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通感、排比等)。

【答题失误疗救】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学生能“入乎其内”,却不能“出乎其外”,被局部信息所囿,不见全体,漏洞百出。对策:增强整体意识和“区间”意识,立足整体,“高瞻远瞩”、“瞻前顾后”。

2、一味摘抄,不会概括。或误以为“答案从文中来”一字不漏,原文照搬;或以为答案多多益善;或不懂概括之法。对策:先划出相关语句,去“枝”留“干”,提炼筛选、优化整合、适当抽象、转换表达方式、正面直接回答提问。

3、不辨关系,缺乏条理。高明的文章在写景状物时,有一定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常见的有总分、并列、承接、因果等。对策:先找出答案要点,然后辨明关系,去“分”保“总”,归类合并,仔细揣摩得分点,尽量避免重复、交叉和遗漏。

4、游离文本,主观臆断。对策:转变观念,词由文出。

5、不扣题旨,过于随意。如全国2卷《绵绵土》,有考生在回答“绵绵土”的特点时,把“厚”“圣洁”也列入其中。对策:加大审题和思维严谨性训练,多用“代入法”,代入提干,代入文本。

【答题例析】解答这四道题目,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合理猜想”:

第一、从文章整体“合理猜想”。

散文着笔于象,着眼于意,一词一句总关全文主旨,因而阅读散文要有整体意识。这篇散文以“乡村的瓦”作为寄情物,传达作者的乡情,表达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和灵魂归乡的愿望。文章前半部分细致地描述了“乡村的瓦”的特性,正是为了抒发这种美好的情感;写“乡村的瓦”到了城市“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被城市拒绝与抛弃,则是与乡村生活形成对比,喻示在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时要保持乡村美好的东西;写“瓦松”的药用和“我”的“瓦松”梦,分明表达出“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结尾写“我”与“瓦”的对话,更见“我”对“乡村的瓦”一往情深,表达出“归乡”之愿。整体把握了上述内容,明确了全文的主旨,解答每一道题目都“想”到它与文章整体有什么关系,这就很自然地会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

例如第4题:“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只要对照原文相关内容,就很明确地看出它一方面写“瓦松”的名称及药用功能,另一方面写关于“瓦松”的梦。“为什么要写‘瓦松’?”回答就一定要往文章整体上“猜想”了:它与文章主旨的关系是突出表达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它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是呼应开篇“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第二、从文章标题‘‘合理猜想”。

散文的标题往往是作者独运匠心之点,它或者①揭示特殊写作对象(如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或者②明示作者情感色彩(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或者③暗点文章内蕴意旨(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或者④巧设思考的切入点(如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等;阅读散文多在揣摩标题上下工夫,往往就会找到把握全篇的纲领,寻到破译全篇的玄机。《乡村的瓦》这篇散文的标题是一个偏正短语,“乡村”限定了“瓦”的属性,暗示了“瓦”的特性;作者写“乡村的瓦”(而不写“城市的瓦”),自然蕴有特殊的情感,一定有其特殊的用意。

认识了这一点,在解答第3题时就会有明晰的思路。“乡村的瓦”,来到城市就会迷失自己作为“乡村的瓦”的身份;“乡村的瓦”,来到城市新生活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困惑;“乡村的瓦”,面对光怪陆离的城市现代生活可能会失掉自身“乡村”的美好的东西??这样一思考,自然得出了答案:“瓦”会“迷路”的原因是,作为“乡村的瓦”,它背弃了“乡村”,它被城市拒绝和抛弃;作者这样写的意义是,表现现代农村人在追求城市新生活中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城市现代生活不能丢弃过去乡村的美好的东西。

第三、从文章中抒情议论或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合理猜想”。

散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比较灵活,一般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兼而有之,密切结合。记叙、描写往往作为基础,是铺垫;抒情、议论往往是文章意旨之所在。在解答“感受到什么”“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具体含义是什么”之类的阅读题时,若能够抓住散文的抒情议论句段或传达作者情感态度的字眼,就极容易从中获取答案。

例如第2题,回答“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原文的三至五段可以读到这样一些表明作者对“乡村的瓦”情感态度的句子:“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和魅力”,“瓦有对称之美”,“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把这些句子稍作整合,就是该题的答案:一是雨中的神韵和魅力,二是对称之美,三是团结与温情,四是对乡村的坚守。

第四、从比喻词句的本义“合理猜想”。

散文的语言内蕴较深,多有文采,喜用比喻,设题者往往会在含有比喻的词句上做文章,编拟出诸如“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这个句子有什么深意”之类的题目;解答此类题,正确的路径就是往该词句的本义去“想”,本义已明,答案自得。例如第l题,解释“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的含意,“瓦是童年的底片”是个比喻句,“底片”是可以记录生活镜头的,那么“瓦”作为“童年的底片”会记录什么呢?自然记录童年的生活经历,记录曾经经历过的乡村旧事(如文中写到的用“瓦松”治疟疾,关于“瓦松”的梦,等等),这也就是说“瓦”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这样一“想”,便会得到圆满的回答。

第五、实题目从虚处“合理猜想”。

散文阅读有一个基本要求,即能使具体文字抽象化,抽象文字具体化,也就是能够读出具体的记叙描写文字内含的抽象意义,同时能够读出文中抽象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可感的生活现象。有些阅读题就是让考生回答具体的人事物景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实题目”,我们在解答时就要往它的抽象意义(即“虚处”)“想”。

例如解答第2题,由“乡村的瓦”的具体的物“想”到抽象的“感受”;第3题,由具体的“瓦”的“迷路”“想”到抽象的社会意义;第4题第(2)问,由具体的“我”与“瓦”的对语“想”到抽象的写作上的作用。

第六、虚题目从实处“合理猜想”。

有的散文阅读题从抒情议论句段或比喻句等方面设置,要求对它们加以解释,或加以发挥,解答这类“虚题目”时要“想”到实处。与一些相关的人物、事件、场景联系起来,脑海里展现出实实在在的活生生的画面。

例如解答第l题,应当由“瓦是童年的底片”这个比喻句“想”到瓦与作者童年乡村生活的关系,“想”到像冲洗底片一样浮现出的一个个童年乡村生活的镜头。

第二篇:状物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八: 状物

主备:戴建萍

审核:武赞虎

复备:

时间:2013.12 写作要求:

1.仔细观察,描摹事物的特征。

2.学习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寄托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描写事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第一课时

指导过程:

第一个环节:榜上有名。

(一)描写事物,要突出特点

1.播放歌曲《猪之歌》。

提出要求:听完之后要告诉我喜欢的原因。2.“状物”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状物”就是描绘事物。状物的记叙文,就是写动物,写植物,写实物,把它们的形状、状态、颜色、特征描绘出来。

(二)立意要准确

1.借鉴第八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情志的。

2.通过描述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述,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情的充分阐发。

第二个环节:片段欣赏,1.师评点、小结:描写事物,突出特点,要做到:用词准确;运用修辞;调动多种感官;描写细致。

2.下面我们来看立意准确的成功之作。

片段二:抒笔至此,不由得又把花与人联系起来。花之百样如同人之形色,富贵者、贫贱者、世俗者、高雅者„„一方水土生长着不同的花与人,做人不必人人似梅一般孤傲,花开百样才能万紫千红,只不过,若能做到像梅一样经严寒而流芳,以内敛之美博得众人青睐,做人也够精彩了。——沈

二次复备 培涵《梅香》

第三环节:探究状物的方法

(一)选择写作对象:

这类作文可写的内容真是太多了,既可以是动植物,也可以是家里的器具用品,还可以是你喜欢的礼物玩具„„所以首先,你要确定自己写什么。当然这样东西一定是你想写的,这样你就迈好第一步了!

(二)不同物,写法不同 1.物品

(1)整体观察、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a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b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c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植物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3.语言生动有趣,条理清楚,善于描写:

对比:A火柴盒的封面真漂亮。有两只猴子,一只拿着桃子在前面跑,一只没拿桃子在后面跑。

B:火柴盒的封面真漂亮。两只顽皮的小猴子正在玩耍:一只在前面跑,前爪托着一个大桃子,一副得意的样子。一只在后面追,也许是想吃那个大桃子吧。A:这个洋娃娃个子真大,头发上面扎了一条发带,眼睛下面长着一个小鼻子,鼻子下面是一个小小的嘴巴。

B:这个洋娃娃个子真大呀,比我的床还高一头呢!金黄色的头发上面扎了一条粉红色的发带,还打了个蝴蝶结。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下面长着一个调皮的小鼻子。红通通的樱桃小嘴点缀得那张俊俏的笑脸更加美丽动人了。

如果只有简单的叙述,会使你的作文看起来很平淡,加入丰富的想象和恰当的描写就会精彩的多。

4.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

一、练习。

根据所学的知识,选一个你感受较深的事物,思考:这一事物引起了你怎样的感受,你要抓住它什么特征,想怎样描写?

注意:要表达真情实感。

二、总结。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是一个有心人,就会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感悟,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善于比较,就会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再加上我们精彩的描写,就一定会写出既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又情深意长的文章来。

三、学生创作

根据所学的知识,选一个你感受较深的事物,写一篇状物的记叙文。要求:①书写工整;②600字左右。

四、认真检查,反复修改。

第三篇:状物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写一篇状物的文章

[写作要求]

1.仔细观察,描摹事物的特征。

2.学习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寄托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描写事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注意几点]

1.要选好状写的事物。要触动过自己的感情,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

2.确定描写的重点。弄清楚自己所写事物的什么特点。

3.明确读者对象和写作目的。

写作指导

一、有关知识

1.“状物”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状物”就是描绘事物。状物的记叙文,就是写动物,写植物,写实物,把它们的形状、状态、颜色、特征描绘出来。当然,这种记叙文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就是通过描述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述,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情的充分阐发。

2.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将物的特征人格化,体现质的特征;

借物抒情——由物的特征引发情思,侧重情感的抒发。

3.探究写作方法:

阅读例文,并回答问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

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

问:这段文字中,作者除了运用了直接描写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使紫藤萝更加形象生动?

问: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从以上例文,可总结出写作方法如下:

了解事物的特征;静动结合;注重顺序;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融情于物,真切感人(结尾托物言志,抒发感情)

二、写作方法指导

1、了解事物的特征。

写作前,我们要对所写的“物”有所了解,否则无从下笔。比如,要我们写“熊猫”这一动物,但我们却从未见过熊猫,它长的什么样子,有哪些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却一无所知,试问又怎能把这篇文章写好呢?要了解所写的“物”,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或对具体的“物”进行认真地观察。对于不同的物,我们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应有所不同。

特征是事物的特点、个性,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描摹事物只有准确把握其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形象才能具体、逼真。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石榴的热烈、鹅的傲慢、燕子的隽逸,才使得形象更鲜明。

要描写好物体的外形大致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A、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B、数量:一张、两只、一条等;

C、颜色:如红、黄、湖绿等;

D、光泽:如亮闪闪、金灿灿等;

E、质地:如坚硬、柔软、滑爽等。

例:“鸵鸟的羽毛很粗大而且还很密,像是穿着一件羽绒服。它的两个鼻孔长在又扁又长的尖嘴上。在嘴的斜上方有一双嵌在深眼眶里的明亮的大眼睛,这双眼睛黑黑的,眼珠闪烁着亮光,神采奕奕。”

此外还要善于选择描写的角度。一个物体可以分解成许多细小的部分,描写时要根据物体的特点及中心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描写角度,千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对于动物和植物,两者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观察时,我们要考虑到“物”在某一阶段的特点。如:《荷花》一文中,描写荷花开放的形状那一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文字把荷花开放时的不同特点写了出来。

观察植物时,应着重从它的形状、颜色和姿态等方面去抓它的特点。

观察动物时,可以从它的外形(头、四肢、眼睛、毛色)、动作(走、跑、飞、爬等)、习性(喜欢住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进行观察。

2、动静结合。

物有动态和静态,植物是静止的,也可以从动态上写;动物是动态的,也可以从静态上写。动植物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习性。

对于动物,要写好它们的动态,应当仔细描写好它们运动时的各种动作,使用的动词要准确。例如,猴子跳跃,马儿奔跑,鸟儿飞翔等。动词使用恰当,动作描写得传神,能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动物的各种姿态,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植物,则可以通过它们的某些变化来写出动态。花草树木本身不会动,然而外界事物的运动会促使它们一起“动”起来,如风一吹、人一碰、地一震等都会使本不会动的花草树木跟着动起来。我们要善于把它

们这时的动态捕捉住,描写出,这样的描写必然会打动读者。如:“柳树那细细的、柔柔的长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舞动着,真像春姑娘那美丽的秀发啊!”这句中“舞动”一词形象地再现了柳枝随风摆动的动态。这样的描写,使柳树的柔美和勃勃生机跃然纸上。

对于静物,如建筑物、工艺品、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等。我们可以通过想象、联想,或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这些无生命的物体当作人或者有生命的东西,写出其动态,同样能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如写小闹钟:“每天早晨六点它就嘀铃铃地叫起来,好像在喊:“快起来吧,时间到了,再不起来要迟到了。”作者在这里采用联想的手法把小闹钟写“活”了。

如《石榴》一文中,描写石榴“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看见过吗?”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果实的饱满。文中用“忍俊不禁”饱含感情色彩地表现了石榴的自然生长过程,又表现了它美好可爱的形象;用“破口大笑”表现它的爽朗、热情、大方。整句具有鲜活的形象并达到富有动感的表达效果。

3.结尾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在描写完物体的特征之后,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注其间,适当抒发感情。也可注意挖掘所写事物与人的品格的某些相似之处,然后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赞美人的某种高尚品质,或阐明某个哲理。这一部分不是文章的重心,只需在结尾点出即可。

五、范文欣赏

那条河

遇高绕道,随洼而行,干流曲折蜿蜒,两岸湾汊宽广连片,水流缓慢,清澈见底,芦苇丛生,荷花成片,鱼虾肥美,景色怡人——美丽的浍河从村口蜿蜒流过。

无论何时,浍河都是一幅极美的风景。清晨,当白天还没有穿上它的盛装,河面早已水气弥漫,浓雾缭绕,浍河笼罩在一片蒙眬洁白之中,像是一个世外天地、童话世界或上天仙界。此时,早起的渔人,已开始在河面上忙碌开了,轻快的小船像一只只美丽的鱼儿在水面不停地穿梭,又像是一个个在水面上跳动的音符,自由自在地演奏着浍河的抒情小曲。

傍晚,落日余辉斜照在静静的河面上,浮光跃金,一片辉煌灿烂,像一幅涂满了金黄色油彩的油画。此时,劳累了一天渔人坐在船上或悠闲地抽着旱烟,或情趣盎然地高歌一曲,自娱自乐,抒发他们内心独有的满足与快乐。身旁的鱼鹰,是最忠实的听众,不论主人唱得如何,它们都那么神情专注地在听,有时还会扑楞楞地拍打几下翅膀。其他许多不知名的水鸟也被引得嗓门痒痒,不时鸣叫几声,互相应和,于是河面上演奏起一曲优美的合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沉睡了一冬的浍河渐渐地从梦中醒来。“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争相在水中嬉戏,还“嘎嘎嘎”地唱个不停,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看吧,岸边许多不知名的花草,粉的,红的,白的,紫的,蓝的,竞相开放了,把春天的浍河打扮得如此妩媚照人。躺在松软的草地上,看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听小鸟啁啾,欣赏身边繁华似锦的艳丽花朵,晒着温暖的日光,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啊!

浍河的夏天,热烈奔放,是孩子们的最爱。在浍河中游泳,在芦苇丛中捕鱼,在荷花塘中游戏,我们这些在浍河岸上长大的孩子,会把夏天的浍河演绎得更加热闹非凡。每至汛期来临,浍河水势浩荡,狂奔不羁,一望无际,白茫茫一片,这是浍河壮阔粗犷的另一面。

秋天的浍河,芦花飘雪;冬天的浍河,寂静洁白。秋天的浍河有秋天的神韵,冬天的浍河更有冬天的风骨。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养育了我并给我带来无限欢乐的浍河啊,您永远是我心中最美最爱的河流!

(一)描写植物的好词好句

1、经过我的精心照顾,美人蕉的长势越来越旺盛。过了不久,嘿!美人蕉的叶子渐渐地由绿带白,变成了浓绿,浓得几乎要流下来。美人蕉的顶端更增添了异彩,成串的花蕊像蜡烛,像火炬,越长越大,抿嘴欲笑。要开放了,要开放了……一天早晨,花终于盛开了,那鲜艳的花朵似红莲映水,红得耀眼。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那美呀,简直醉了我的心。

2、水仙花开之时,五六朵小花从花苞里相继跃出,白瓣黄蕊,真像玉盘托着一个金色小碗。

3、水仙那修长的叶儿,娇嫩嫩,湿润润,绿盈盈,仿佛是百花女神发出的春天的令箭。

4、桃树上的小骨朵一天天鼓起来,露着红嘴圈儿,像抿嘴含笑的小姑娘。

5、桃树上挂满了花骨朵,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羞涩的小姑娘,谁也不肯第一个绽开笑脸。

6、这棵桃树一人多高,树干透着紫红色,极其光洁,柔软的枝条上,长满了褐色的娇嫩的骨朵儿。

(二)描写动物的好词好句

1、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发出声音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2、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3、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4、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点光亮为止。

5、小鹦鹉尾巴又细又长,上半截是绿色的,下半截是黑色的。因为它从头顶到翅膀上的羽毛有一条一条的黑斑,像老虎身上的花纹,所以又叫“虎皮鹦鹉”。

6、这种鹦鹉全身羽毛雪白,只是双翅略显金黄色,头上生着金黄灿烂的羽冠。在激动时,它头上的羽冠呈扇形竖立起来,好像是盛开的葵花,因此得名“大葵花鹦鹉”。

7、那条小黑狗,一身乌黑发亮的皮毛,就像黑缎子一般油亮光滑;雪白的小爪儿,像4朵梅花;那条撅着的小尾巴,总是悠闲地、不停地摇摆着。

8、那黑狗不吼不叫,像一个很有身份的武士,威严、老练,一动不动蹲在那里,雄纠纠地张开胸脯上绒样的长毛。

第四篇:散文答题思路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

阅读三步骤:仔细审题,寻找有效信息(散文阅读中尤其明显)

回归文本,精读上下语段

筛选整合,尽量用原文词句回答

一、事物特点概括题型 答题要点:

1.从全文中寻找相关词句 2.对字词进行比较分析,筛选掉语意重合的词句 3.如果只概括事物本身特点,一般不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概括

4.托物言志类文章概括景物特点时,随着文本升华,可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概括(如“二月兰”的“执着”蒲公英的“思乡”)

二、指代性题目(词的含义)答题要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往往是有比喻义的,答出本体。

2、注意修饰词与中心语

3、注意修饰语的感情色彩,中心词的词性(如“美丽的声音”)

三、考句子的含义及作用题(段落作用题)。答题要点:

1、“含义”往往包含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作用”往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作用,二是结构作用。

3、内容作用往往包含:为下文作铺垫、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结构作用包含:承上启下、总结、总起、引出下文。

4、段落的“作用”也从2、3两点考虑。

四、句子理解题(“为什么”“原因”“怎样理解”)答题要点:

1.做到句不离段,要回归文本 2.有时要围绕中心回答

3.从“为什么”入手,把问题分解开提问,不要遗漏答题点。(例如:为什么说蒲公英是“到城里寻找它的亲戚”?题目可以分解为:为什么蒲公英在城里有亲戚?为什么要寻找?)

五、考表达方式、写作手法、语言特点题 表达方式: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说明

写作手法:对比 衬托 象征(白描)以小见大 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 联想 以物喻人 先抑后扬 语言特点:有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

感强。同时还有人称的变化,例如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六、中心理解题 答题要点:

1、中心理解题 一般出现在题目最后,以选择的形式出现,拿到文章后先阅读文本,同时参照该题提示来对主旨理解(先做中心理解题)

2、中心的推出,要结合原文中句子与段落来进行表述,切记紧扣文本,阐述具体,不可笼统。

3、注意文本开头、结尾、标题、以及反复出现的句子,尤其是文章末尾的段落。

4、一般回答为什么选该选项时不用排除法来做,要结合内容正面阐述。

七、赏析类题型 答题要点:

ⅰ、分清赏析题的三种类型:人物描写赏析、环境描写赏析、景物描写赏析。

2、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细节描写,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心理.3、景物描写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景物的特点与人物的情感。(不一定都有,不过为了体现思路完整性,还是全部答上去)

4、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为下文作铺垫;烘托性格;交代背景。

5、答题时要规范完整,答出表现手法、主要内容、以及表达效果三步骤。

6、赏析类题答表现手法时,句子中只要运用了修辞的,都先答修辞。

7、要回归语段,在文中寻找相关信息。

8、景物类赏析要明确陈述的主体。(如《青青庭院》中通过石榴花的红来衬托出绿)

八、概括性题型 答题要点:

1、对核心事件的概括,要包含起因经过与结果。

2、对多个事件的概括,越简洁越好

3、注意关键修饰词

PS.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也是我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确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而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

第五篇:三年级状物作文指导

泰恩教育

三年级作文复习指导

(四)——状物作文

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

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

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小练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物品,试着运用所我们刚刚

所学过的方法去描写其中一种。

(二)怎样写动物

1、写外形

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

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练习:试着描写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三)怎样写植物

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

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

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

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小练习:请用几句话描写一下你最熟悉的一种植物。

好词好句

1、含羞草发芽了,长出了幼苗。那幼苗又娇又嫩,被风

一吹,摇摇摆摆,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姑娘。

2、春天,小草从那枯黄、死去的母体旁站了出来,嫩绿

嫩绿的,又短又细,像是几根很短的绿丝线簇成,仿佛

那么弱不禁风,一口气都会吹倒一样。

3、我的文具盒是奶黄色的,像一辆小小的公共汽车,既

新颖,又别致。

4、妈妈给我买了一个文具盒,它穿着一身白色透明的外

套,可漂亮了。文具盒的正面画了一只小猪在睡觉,另

一只在认真地看书,真是有趣极了。

5、小猫的脑袋圆圆的,竖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眼睛,白天总是眯成一条缝,可是到了夜里,简直就像两颗闪光的宝石,发出幽幽的蓝光。

美文欣赏

可爱的鱼

为了观察小鱼,同学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鱼。只见讲台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鱼缸,一条条可爱的小鱼在缸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嘴里还不时吐出一串串珍珠一样的泡泡。

最有趣的要数“大眼金鱼”了。两个透明的“小气球”挂在两侧,又大又薄的尾巴张开时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又像仙女的纱裙在水中轻轻飘舞……最美的当然是“彩虹鱼”了。只有我的小拇指一半大小的“彩虹鱼”,身上居然布满了红、蓝、绿、银灰四种颜色。当它静静地停在那儿时,就像一道彩虹;当它快速游动时,就像一道闪电。我投下鱼食,它们不约而同地拥上来,你挤我碰,争着抢食物呢!

啊,我真想变成一条可爱的小鱼,和它们一起在鱼缸内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

下载状物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状物散文阅读指导及答题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7状物作文指导

    学伊教育小学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状物作文指导教学目标:学会状物类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状物作文的写作方法 课时:第7课时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思路 阅读三步骤:仔细审题,寻找有效信息 (散文阅读中尤其明显)回归文本,精读上下语段筛选整合,尽量用原文词句回答 一、事物特点概括题型 11.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

    状物

    不倒翁 朋友们,你们见过有趣的“不倒翁”吗?你还想知道怎样制作“不倒翁”的吗?那我告诉你们吧! 我首先把制作“不倒翁”的材料和工具准备齐全。材料要找一个比较圆的鸡蛋壳,或者......

    状物作文指导(xiexiebang推荐)

    状物作文 所谓状物作文,就是对某种物体的描摹和介绍。如果按内容分,可以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建筑物的、植物的、器物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等。如果按写作形式来分,可以分为......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状物范文

    小学生作文指导——怎样写状物 一、总论 物,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还有一类是描述......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状物篇

    状物作文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一类是植物;还有一类是物品。写状物文章,就是让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感情。写状物作文其实是“醉翁之意不......

    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 1、什么是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就是描绘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声响、质地、构造等特征的作文。状物作文,可分为植物作文、动物作文、静物作文三类,属于记叙文......

    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 择写作对象:这类作文可写的内容真是太多了,既可以是动植物,也可以是家里的器具用品,还可以是你喜欢的礼物玩具……所以首先,你要确定自己写什么。当然这样东西一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