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学VirtuoZo实习

时间:2019-05-14 20:5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摄影测量学VirtuoZo实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摄影测量学VirtuoZo实习》。

第一篇:摄影测量学VirtuoZo实习

摄影测量学VirtuoZo实习

一. 实习目的:

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有个整体概念。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掌握匹配窗口及间隔的设置,运用匹配模块,完成影像匹配。掌握匹配后的基本编辑,能根据等视差曲线(立体观察)发现粗差,并对不可靠区域进行编辑,达到最基本的精度要求。掌握DEM格网间隔的正确设置,生成单模型的DEM。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通过DEM及正射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拼接区域的选定及确定拼接产品的路径。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分析拼接精度。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二、实习步骤:

1、数据准备:

在D盘准备好实习操作所需要的数据,包括images中的tif格式航飞图片,HammerIndex文件以及hammer.ctl控制点和rc30.cmr相机格式文件。2建立测区(打开测区):

新建一个测区,打开测区参数设置界面,分别进行测区参数的设置:主目录文件位置的确定,控制点文件,加密点,相机检校文件格式命名和输入,将DEM格网间隔设置为10。

3.设置相机参数

打开设置菜单下的相机参数设置,进行参数修改,从准备好的文件夹中输入rc30.cmr,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相机的参数是用户给定的。

4.设置控制点

打开设置菜单下的地面控制点,进行地面控制点的输入,引入hammer.ctl。5.引入影像

将文件中的影像资料通过设置——〉引入影像,并设置像素大小为0.045mm。

6.新建模型,设置模型左右影像及参数打开测区,根据处理的影像文件来进行命名,便于我们的识别,在此后面的操作都是以相片0-157和01-156进行操作,故输入模型名157_156(左相片名在左),进行模型参数的设置:分别在左影像和右影像中输入左右影像(vz格式); 在核线参数中选择水平核线(注意生成的产品目录文件所在的位置)。7.模型定向

内定向:点击处理目录下的模型定向下的内定向,将扫描坐标转换为像平面坐标。分别将框标进行移动,尽可能的使得十字丝在中心处,可适时查看当前的十字丝的中误差,不可一味追求中误差使得十字丝偏离中心。

相对定向:在内定向结束后,点击模型处理下面的自相对定向,右键选择自动相对定向,在定向结果中查看,删除中误差大于0.01的点。

绝对定向:在相对定向的基础上,对照给定的hmmerIndex网页文件选取控制点,找到控制点的大概位置后,在视图中进行粗调左右视图中控制点的位置,然后在右下角进行微调,使得控制点的中误差尽可能的小,左右视图中十字丝匹配。在当前视图下选择三个控制点之后,在进行一次自动相对定向,便可以将其余的控制点预测出来,把预测出来的控制点进行调整保存,退出。

内定向

绝对定向

8.生成核线影像

点击处理目录下的核线重采样进行核线采集。影像匹配:在核线采集之后,进行影像匹配。9.生成DEM 击产品下生成DEM中的DEM生成,在显示目录下的立体显示下的透视显示进行查看。

10.生成DOM,正射影像地图制作

点击产品目录下的生成正摄影像,在显示目录下的立体显示下的透视显示进行查看如下,可以看到图片中的房屋被当成地面进行来DEM格网生成,所以还需要进行DEM编辑,消除房屋上面的等高线影响。

11.DEM拼接

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菜单“镶嵌→设置”项,屏幕弹出拼接与镶嵌参数设置对话框。在系统主菜单中,选择“镶嵌→DEM拼接”项,进入DEM的拼接计算,屏幕弹出拼接进展显示条。当拼接完成后,将显示拼接中误差、总点数、误差分布统计及误差分布图。

三、实习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了解了使用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过程,熟悉了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使用,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D产品生产实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习,它是对所学摄影测量及相关专业的综合应用。该实习在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到了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功能强大,在4d产品生产实习的过程中自动与半自动的快速生成功能。实习中需要注意:定义核线范围以将控制点划在作业区范围内为宜,但不能超控太多;其次应结合实际地形情况,如高山地或大比例城区,由于左右像片视差较大,就应适当将核线范围划大些。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程序

西南石油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测绘工程 周凯强 学号:201308030143 输入文件形式如下:

C++源程序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n=6;void inverse(double c[n][n]);templatevoid transpose(T1*mat1,T2*mat2,int a,int b);templatevoid multi(T1*mat1,T2 * mat2,T2 * result,int a,int b,int c);templatevoid input(T*mat,int a,int b);templatevoid output(T*mat,char*s,int a,int b);int main(){ ofstream outFile;cout.precision(5);double x0=0.0, y0=0.0;double fk=0.15324;

//内方位元素 double m=39689;//估算比例尺

double B[4][5]={0.0},R[3][3],XG[6][1],AT[6][8],ATA[6][6],ATL[6][1];input(B,4,5);

//从文件中读取控制点的影像坐标和地面坐标,存入数组B double Xs=0.0, Ys=0.0, Zs=0.0,Q=0.0,W=0.0,K=0.0;

double X,Y,Z,L[8][1],A[8][6];

//确定未知数的出始值

for(int i=0;i<4;i++){Xs=Xs+B[i][2];

Ys=Ys+B[i][3];

Zs=Zs+B[i][4];} Xs=Xs/4;Ys=Ys/4;Zs=Zs/4+m*fk;int f=0;do//迭代计算

{f++;//组成旋转矩阵

R[0][0]=cos(Q)*cos(K)-sin(Q)*sin(W)*sin(K);

R[0][1]=-cos(Q)*sin(K)-sin(Q)*sin(W)*cos(K);

R[0][2]=-sin(Q)*cos(W);

R[1][0]=cos(W)*sin(K);

R[1][1]=cos(W)*cos(K);

R[1][2]=-sin(W);

R[2][0]=sin(Q)*cos(K)+cos(Q)*sin(W)*sin(K);

R[2][1]=-sin(Q)*sin(K)+cos(Q)*sin(W)*cos(K);

R[2][2]=cos(Q)*cos(W);

//计算系数阵和常数项

for(int i=0,k=0,j=0;i<=3;i++,k++,j++)

{

X=R[0][0]*(B[i][2]-Xs)+R[1][0]*(B[i][3]-Ys)+R[2][0]*(B[i][4]-Zs);

Y=R[0][1]*(B[i][2]-Xs)+R[1][1]*(B[i][3]-Ys)+R[2][1]*(B[i][4]-Zs);

Z=R[0][2]*(B[i][2]-Xs)+R[1][2]*(B[i][3]-Ys)+R[2][2]*(B[i][4]-Zs);

L[j][0]=B[i][0]-(x0-fk*X/Z);

L[j+1][0]=B[i][1]-(y0-fk*Y/Z);

j++;

A[k][0]=(R[0][0]*fk+R[0][2]*(B[i][0]-x0))/Z;

A[k][1]=(R[1][0]*fk+R[1][2]*(B[i][0]-x0))/Z;

A[k][2]=(R[2][0]*fk+R[2][2]*(B[i][0]-x0))/Z;A[k][3]=(B[i][1]-y0)*sin(W)-((B[i][0]-x0)*((B[i][0]-x0)*cos(K)-(B[i][1]-y0)*sin(K))/fk+fk*cos(K))*cos(W);A[k][4]=-fk*sin(K)-(B[i][0]-x0)*((B[i][0]-x0)*sin(K)+(B[i][1]-y0)*cos(K))/fk;

A[k][5]=B[i][1]-y0;

A[k+1][0]=(R[0][1]*fk+R[0][2]*(B[i][1]-y0))/Z;

A[k+1][1]=(R[1][1]*fk+R[1][2]*(B[i][1]-y0))/Z;

A[k+1][2]=(R[2][1]*fk+R[2][2]*(B[i][1]-y0))/Z;A[k+1][3]=-(B[i][0]-x0)*sin(W)-((B[i][1]-y0)*((B[i][0]-x0)*cos(K)-(B[i][1]-y0)*sin(K))/fk-fk*sin(K))*cos(W);A[k+1][4]=-fk*cos(K)-(B[i][1]-y0)*((B[i][0]-x0)*sin(K)+(B[i][1]-y0)*cos(K))/fk;

A[k+1][5]=-(B[i][0]-x0);

k++;} transpose(A,AT,6,8);multi(AT,A,ATA,6,8,6);inverse(ATA);multi(AT,L,ATL,6,8,1);multi(ATA,ATL,XG,6,6,1);Xs=Xs+XG[0][0];Ys=Ys+XG[1][0];Zs=Zs+XG[2][0];Q=Q+XG[3][0];W=W+XG[4][0];K=K+XG[5][0];}while(XG[3][0]>=6.0/206265.0||XG[4][0]>=6.0/206265.0||XG[5][0]>=6.0/206265.0);cout<<“迭代次数为:”<

double AXG[8][1],V[8][1],VT[1][8],VTV[1][1],m0,D[6][6];multi(A,XG,AXG,8,6,1);

for(i=0;i<8;i++)

//计算改正数

V[i][0]=AXG[i][0]-L[i][0];

transpose(V,VT,1,8);

multi(VT,V,VTV,1,8,1);

m0=VTV[0][0]/2;for(i=0;i<6;i++)

for(int j=0;j<6;j++)

D[i][j]=m0*ATA[i][j];//屏幕输出误差方程系数阵、常数项、改正数

output(A,“误差方程系数阵A为:”,8,6);output(L,“常数项L为:”,8,1);output(XG,“改正数为:”,6,1);outFile.open(“aim.txt”,ios::app);

//打开并添加aim.txt文件

outFile.precision(10);//以文件的形式输出像片外方位元素、旋转矩阵、方差阵

outFile<<“

一、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为:”<

二、旋转矩阵R为:”<

outFile<

outFile<

三、精度评定结果为:”<

outFile<

outFile<

templatevoid transpose(T1*mat1,T2*mat2,int a,int b){ int i,j;

for(i=0;i

for(j=0;j

mat2[j][i]=mat1[i][j];

return;} templatevoid multi(T1*mat1,T2 * mat2,T2 * result,int a,int b,int c){

int i,j,k;for(i=0;i

{result[i][j]=0;

for(k=0;k

result[i][j]+=mat1[i][k]*mat2[k][j];

} } return;} template void input(T*mat,int a,int b){

ifstream inFile;inFile.open(“控制点坐标.txt”);while(!inFile.eof()){for(int i=0;i

for(int j=0;j

inFile>>mat[i][j];} inFile.close();return;} templatevoid output(T*mat,char*s,int a,int b){

cout<

cout<

cout<

double p;

double q[n][12];

for(i=0;i

for(j=0;j

q[i][j]=c[i][j];

for(i=0;i

for(j=n;j<12;j++)

{if(i+6==j)

q[i][j]=1;

else

q[i][j]=0;}

for(h=k=0;k

for(i=k+1;i

{if(q[i][h]==0)

continue;

p=q[k][h]/q[i][h];

for(j=0;j<12;j++)

{ q[i][j]*=p;

q[i][j]-=q[k][j];

}

} for(h=k=n-1;k>0;k--,h--)// 消去对角线以上的数据

for(i=k-1;i>=0;i--){if(q[i][h]==0)

continue;

p=q[k][h]/q[i][h];

for(j=0;j<12;j++)

{q[i][j]*=p;

q[i][j]-=q[k][j];}} for(i=0;i

q[i][j]*=p;} for(i=0;i

c[i][j]=q[i][j+6];}

程序的结果输出如下:(包括文本输出结果和荧屏输出中间数据)

第二篇:virtuozo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内业实习报告

(VirtuoZo)

学 号: 201420050138 姓 名: 李阳靖

班 级: 1420501 专 业: 测绘工程 指导老师:刘荣

2017年1月

目录

一、实验目的...................................................................................................................................1

二、实习内容...................................................................................................................................1

三、实习原理..................................................................................................................................1

四、实验步骤.................................................................................................................................2

1、数据的准备.........................................................................................................................2

2、进行数字影像内定向.....................................................................................................4

3、进行数字影像相对定向.....................................................................................................5

4、进行数字影像绝对定向.....................................................................................................7

5、进行核线重采样.................................................................................................................9

6、影像匹配...........................................................................................................................10

7、生成一系列产品如DEM、数字正射影像、等高线等。..............................................11

五、实验总结.................................................................................................................................13

六、附录:实习成果图

一、实验目的

(1)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掌握VirtuoZo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及了解其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2)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

(3)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4)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

(5)锻炼自我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

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了解4D产品的生产过程,熟悉使用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过程,掌握生产过程中各步骤的原理,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进行对影像内定向及相对定向实现影像匹配,了解数字影像立体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掌握匹配窗口及间隔的设置,运用匹配模块,完成影像匹配。掌握匹配后的基本编辑,能根据等视差曲线(立体观察)发现粗差,并对不可靠区域进行编辑,达到最基本的精度要求。掌握DEM格网间隔的正确设置,生成单模型的DEM。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通过DEM及正射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拼接区域的选定及确定拼接产品的路径。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分析拼接精度。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

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三、实习原理

VirtuoZo NT 基本软件有:解算定向参数,自动空中三角测量,核线影像重采样,影像匹配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制作数字正射影像,生成等高线,制作景观图、DEM 透视图,等高线叠加正射影像,基于数字影像的机助量测,文字注记,图廓整饰。

利用VirtuoZo NT基本软件进行影像的匹配及编辑工作,最后生成需要的成果。

四、实验步骤

1、数据的准备

 输入测区的相应参数(给出测区路径及测区名称、控制点文件路径及文件名、加密点文件路径及文件名、相机参数文件路径及文件名等);(1)建立测区

打开主界面程序,选择菜单“文件--打开测区”;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测区名,即可新建一个测区,也可选择一已存在的测区打开; 

若为新建一测区,输入相应的测区名确认后,将出现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填入相应的测区路径、控制点文件路径及文件名、加密点文件及文件名、相机参数文件及文件名、摄影比例尺、总航带数、成图比例尺、DEM采样间距、等间距等参数后确认即可;

若要对建立的测区参数进行修改,可选择“设置--测区参数”;将弹出所示对话框,可对此测区参数进行修改;

(2)引入影像  选择“文件--引入--影像文件”;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相应的参数,然后载入相应的原始影像文件,编辑影像的输出路径,即可开始转换;(3)新建模型

新建一个模型,模型命名为157_156.打开主界面程序,选择菜单“文件--打开模型”;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应的模型名,即可新建一个模型,也可选择一已存 在的模型打开;  若为新建一模型,输入相应的模型名确认后,将出现对话框;填入相应的模型路径、左右影像文件路径及文件名、临时文件存放路径、产品文件存放路径等参数后确认即可;

 若要对建立的模型参数进行修改,可选择“设置--模型参数”,将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可对此模型参数进行修改;

2、进行数字影像内定向

选择“处理--模型定向--内定向”;

有自动或人工两种方式:

① 自动方式:选择“自动”按钮后,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小十字丝将自动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② 人工方式:若自动方式失败,则可选择“人工”按钮,移动鼠标在左窗口中的当前框标中心点附近单击鼠标左键,再分别选择“上”、“下”、“左”、“右”按钮,微调小十字丝,使之精确对准框标中心。

注意:调整中应参看界面右上方的误差显示,当达到精度要求后,选择“保存”按钮。左影像内定向完成后,程序读入右影像数据,对右影像进行内定向,具体操作同上。

3、进行数字影像相对定向

每张像片至少要有三个地面控制点,才能进行定向,但实际生产中,控制点数量不能满足定向要求。在内页求解定向所需控制点的过程叫空中三角测量,其本质就是用尽可能少量的地面控制点,在内页加密出每张像片或每个像对所需要的控制点。另一方面,为了获取更 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采用光束法定向,利用光束法平差未知参数的初值,从而进行高精度定向。在竖直航空摄影或已知倾角近似值的倾斜摄影时,相对定向一般采用迭代解法。但是当不知道倾斜摄影中的倾角近似值以及不知道影像的内方位元素时,则采用相对定向的直接解法。进行模型的相对定向,主要是通过找同名点,来确定两张影像之间的关系相对定向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构成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相对方位复摄影时相邻两影像光束的相互关系而使同名光线对对相交立被摄物体的几何模型。其数学模型是相应的摄影光线与基线应满足共面条件测值为上下视差。

进入相对定向界面后,鼠标右键选择菜单“自动相对定向”,即进行影像的自动匹配,自动寻找同名点;自动匹配完成后用户可检查同名点的误差,对误差较大的点进行调整或删除;当左右影像差别较大时,直接自动匹配可能效果较差,此时可将右键菜单中的“选项”栏中的“寻找近似值”、“自动精确定位”功能取消,手工在影像左边缘添加2、3对同名点后再做自动匹配,效果可能会好一些;当影像质量实在太差时,只能全手工添加6个以上同名点,方可相对定向。

4、进行数字影像绝对定向

相对定向建立的立体模型,是一个以相对定向中选定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为 标准的模型,比例尺也是未知的。要确定立体模型在地面测量坐标系中的正确位置,则需要把模型点的摄影测量坐标转换为地面测量坐标,这一工作需要借助于地面测量坐标为已知值的地面控制点来进行,这个过程称为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所以绝对定向的目的就是将相对定向后求出的摄影测量坐标变换为地面测量坐标。模型的绝对定向,要求变换前后的坐标系大致相同。而地面测量坐标是左手直角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是右手直角坐标系。因此首先应将点名测量坐标系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绝对定向前,我们要以手工的方式在当前模型的左右影像上准确地定位一些控制点。

一个像对的两张像片有十二个外方位元素,相对定向求得五个相对定向元素后,要恢复像对的绝对位置还要解求七个绝对定向元素,包括模型的旋转、平移和缩放参数。它需要地面控制点来解求。这种坐标变换,在数学上称为三维空间相似变换。

打开绝对定向的普通方式,通过调整步距使得6个控制点的残差小于1,如图所示:

5、进行核线重采样

非水平方式的核线重采样是基于模型相对定向结果,遵循核线原理对左右原始影像沿核线方向保持X不变在Y方向进行核线重采样,这样所生成的核线影像保持了原始影像同样的信息量和属性

选择“处理—核线重采样—非水平核线”。

6、影像匹配

选择主界面菜单“处理—影像匹配”,系统将自动对该模型作影像匹配

系统会按照当前设定的参数自动匹配

7、生成一系列产品如DEM、数字正射影像、等高线等。

DEM生成

选择主界面菜单“产品—生成DEM —DEM(M)”,系统会根据匹配(编辑后)的结果按照当前设定的参数自动生成相应的DEM;

DOM及等高线影像生成  选择主界面菜单“产品—生成正射影像”,系统会按照当前设定的参数,通过DEM将原始影像纠正为正射影像;

 选择主界面菜单“产品—生成等高线”,系统会按照当 前设定的参数,通过DEM自动内插生成相应的等高线影像;

系统会按照当前设定的参数自动生成等高线

叠加影像生成

当前已生成正射影像及相应的等高线影像,可选择主界面菜单“产品—等高线叠和正射影像”

系统会按照当前设定的参数自动生成相应的叠加影像;

④生成透视图,如图所示:

五、实验总结

由于VirtuoZo教学版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这次做的成果并不是很完美,与实验指导中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使其精度有一定的提高。

通过本次实习知道了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有个整体概念,4D产品的生产过程,熟悉使用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过程,掌握生产过程中各步骤的原理,加深了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知道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

总之,这次实习内容丰富,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VirtuoZo的各种功能和工作流程及部分原理,还让我对数字摄影测量数据获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使我对数字摄影测量课程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通过这次实验,我系统学习了VirtuoZo的使用操作流程,了解了VirtuoZo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过程及主要产品的制作过程。

实习成果--等高线图

第三篇:VirtuoZo NT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了解了使用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过程,熟悉了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使用,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d产品生产实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习,它是对所学摄影测量及相关专业的综合应用。该实习在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到了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功能强大,在4d产品生产实习的过程中自动与半自动的快速生成功能。

实习中需要注意:定义核线范围以将控制点划在作业区范围内为宜,但不能超控太多;其次应结合实际地形情况,如高山地或大比例城区,由于左右像片视差较大,就应适当将核线范围划大些。

通过以上的成果分析,经过与老师所做的成果进行比较发现,我所处理的结果误差明显偏大(虽然在控制误差之内)。究其原因,乃是对立体观测切准地物的各种方法和技巧不熟悉所至。可喜的是,经过数小时的训练,最终的准确度有明显提高。

另外,对在实习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匹配后的影像编辑,我也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只是对树木,建筑各河流进行了编辑,但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在对它们进行操作时难免有些盲目,既不知自己操作的对错,也不知最终编到什么程度为好。还有时也出现一些错误的操作,例如对河流的编辑时我们常使用“置平”按钮,导致河流在流向上没有落差。而测量原图发现其实际落差达10米!不过这些小的问题最终被慢慢克服了。

总之,这次实习内容丰富,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Virtuozo的各种功能和工作流程及部分原理,还让我对数字摄影测量数据获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使我对数字摄影测量课程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五)生成数字影像图

1.进入测图界面

在VirtuoZo NT系统主菜单中,选择“测图” →“IGS数字测图”项,调用测图模块,屏幕弹出测图界面。

2.新建或打开测图文件 新建一个测图文件:选择File→New Xyz File项,屏幕弹出文件查找对话框,输入一个新的xyz文件名,弹出测图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各项测图参数:成图比例尺(分母);高程注记的小数位数;流数据压缩容限(单位:毫米);图廓坐标:Xtl、Ytl(左上角)、Xtr、Ytr(右上角)、Xbl、Ybl(左下角)、Xbr、Ybr(右下角)。选择“保存”按钮后,将创建一个新的测图文件。此时屏幕弹出矢量图形窗并显示其测图的图廓范围。打开一个测图文件:选择“文件”→“打开”项,此时弹出文件查找对话框,选择一个已有“*.xyz文件”,打开后,屏幕显示当前的矢量图形文件。

3.装入立体模型 当打开测图文件后,方可打开立体模型。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打开”项,在文件查找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模型***.mod(或*.set)文件,打开后,屏幕弹出影像窗显示立体影像。

4.影像贴图与矢量图形的层控制

(1)矢量贴图:按下 图标,可将测量的结果(矢量图形)显示在立体影像上,便于检查遗漏和所测地物的精度。

(2)层控制:在数字化测图中,同一种地物为一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属性码(或层号)。所测的地物都被分层管理,层控制就是对地物分层管理的工具。

5.影像显示

(1)左右影像分屏显示,由立体反光镜观测立体;

(2)立体显示双影像:通过硬件的支持,左右影像交替显示,戴上相应的立体眼镜,可以进行立体观测。

(六)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1、新建数据文件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给文件夹命名时应当注意不要含有中文和空格,用字母为宜,以免程序出错。

2、使用测区参数界面下的重臵模型参数功能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测区参数界面的参数项中不能有空白项;在填入参数时控制点文件、加密点文件、相机参数文件的名字可任意命名,但是要切记不能使得这三者的名字重名,否则,可能会导致文件的冲突,影响到内定向、绝对定向的成果,甚至无法正常的采集核线影像。

3、有多个相机的测区如何处理?

答:分别在测区目录下建立多个相机参数文件(注意影像参数要与之对应),分别作内定向即可。

4、定义核线影像范围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首先:定义核线范围以将控制点划在范围内为宜,但不能超控过多;其次:应结合实际地形情况,如高山地或大比例尺城区,由于左右片视差较大,就应适当将核线范围划大些。

(七)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系统学习了VirtuoZo的使用操作流程,了解了VirtuoZo的基本功能,一般作业过程及主要产品的制作过程。其中主要有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臵。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掌握匹配窗口及间隔的设臵,运用匹配模块,完成影像匹配。掌握匹配后的基本编辑,能根据等视差曲线(立体观察)发现粗差,并对不可靠区域进行编辑,达到最基本的精度要求。掌握DEM格网间隔的正确设臵,生成单模型的DEM。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臵,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通过DEM及正射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拼接区域的选定及确定拼接产品的路径。掌握

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分析拼接精度。理解数据格式输出的意义。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数据格式输出的具体操作。

虽然这次做的成果并不是很完美,与实验指导中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使其精度有一定的提高。而且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数字摄影测量数据获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对摄影测量课程有了更深更具体的体会。

随着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的蓬勃发展,摄影测量越来越显得重要。摄影测量在实际生产中也逐步占据了重要位置。我更加认识到摄影测量学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内业操作其实很简单,只要输入指令,计算机就会帮我们完成相应的操作。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我们无法正确并顺利的让计算机操作我们输入的指令。当我们再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不会轻松的解决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为零,那也只是纸上谈兵。只知道操作,不懂理论知识,那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指导实践,并加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将来毕业了,才会是一个合格的测绘工作人员。

时间飞逝,五天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有五天的实习,但我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理解了许多课堂上无法理解的知识。很珍惜这五天的实习,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摄影测量学这门学科,进一步熟悉并了解了相关软件的操作和使用,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了一个小组的潜力。对于实习中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并快速的完成。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的有限性,团体力量的无限性。

在这次实习中,唯一不足的是由于软件的缺陷,我们的内业生产有很多没有完成。但这可以理解。最后,我要感谢我们小组的各个成员和老师,在这次实习中对我的帮助。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四、实习任务与要求

掌握航片调绘的方法步骤

掌握使用编程软件设计解算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 掌握使用编程软件设计解算空间后方交会 掌握使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处理遥感影像

五、实习步骤

航片调绘

本次实习的遥感图像调绘主要判读航片测区地物属性,在透明纸上勾出边界,必要时进行清绘。

在进行野外调绘之前,将调绘航片平放在画图板上,然后再将比调绘图稍大一些的透明纸盖于调绘航片上,用胶带粘好,连同调绘航片用夹子固定于画图板。

第一天先将测区走过一遍,确定绘图边界,确定调绘路线,并对测区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较实际测区和航片的差别,并知道那些地方的地物是发生了变化的,以便于以后的判读调绘工作进行。

接下来的两天根据预定路线进行测区航片的地物判读和属性的标注。一般按照由远及近、从总貌到碎部、边走边判,远看近判的原则进行

调绘时的注意事项:

即地物地貌的调绘要连续进行,避免调绘不连贯和遗漏。当地理名称注记过密时,可适当取舍。

调绘工作应按照国家标准的地形图图式进行,说明性质的注记应采用“简注表”,不得任意命名。

调绘要按照实地情况严格进行,不得伪造、篡改。

在调绘好的透明纸上,图名注于调绘片正上方,调绘者姓名及调绘日期等信息在调绘航片的右下角。

六、实习心得

摄影测量是一门专业的测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学科正从几何学向信息科学发展。它的

发展及运用对我们测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而摄影测量实习则可以提高我们对摄影测量知识的理解,加强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学校安排了三周的摄影测量实习,这对提升我们的摄影测量实际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此次实习分四个板块,分别是全数字立体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遥感影像自动分类;像片的判读与调绘等。全数字立体测图是利用计算机代替解析测图仪、用数字影像代替模拟像片、用数字光标代替光学光标,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这个实习要求我们学会使用ENVY软件构建立体模型,制作测区的DEM、DOM和等高线图,同时熟练使用交互式数字影像测图系统在立体影像上量测不同类地物,并时行地物数据采集及编辑,生成数字测图文件,按标准的制图符号将之输出为矢量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则要求我们学习使用Matlab进行摄影测量编程,掌握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空间后方交会程序的设计方法。遥感影像自动分类则是让我们了解并掌握督与非督分类的过程和方法,并利用监督分类结果制作一幅影像地图。像片的判读与调绘则是让我们利用学过的几类常用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与方法,完成航空像片或彩红外片的判读和外业调绘工作,掌握全野外调绘的基本技能。

为使学生明确本次实习的总体任务及每一实习项目具体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指导教师在各项实习内容开展之前进行集中讲解,做到任务明确、过程清晰;实习过程中,分组指导和定期集中讨论相结合,启发学生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本次实习不仅使学生理

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航片调绘实习过程中不免出现些错误和困难,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个人觉得在实习过程中细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选择界点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航片像点中的界点找错。还有在航片调绘清绘时,如果我们不细心,在没有记住航片中现在有所改变的地方,我们的成果就会因我们的粗心大意而失去意义。所以我认为养成一个细心严谨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其实,我觉得本次实习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只要大家能够做到认真细心,我们的实习就会很顺利。

在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真理。在本次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点击有关的按钮,计算机就自动帮我们完成要做的工作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无法正常并顺利地操作计算机去完成我们要的指令操作。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无法解决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为零,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指挥操作,不懂理论知识,那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指导实践,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将来毕业了,才能是个合格的测绘工作人员。

摄影测量实习只有三周,但是在这三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刚开始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虽然我们刚开始时要天天去野外调绘踏勘,可能有点辛苦,但也让我们学会了在野外如何建立判读标志,根据判读任务拟订判读编辑指示或技术补充指示;这室内判读收集调查判读样片资料,对那些难于识别和需要判读而不常见的地物,拍摄地面立体照片,建立作业区的判读标志库,对复杂地物提出誊建议预测,根据预测做好人员分工和组织工作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所不能学到和理解到的。在地理要素的调绘中,让我们学会了认真与仔细,因为调绘片上表示的各项地理要素一定要齐全,综合取舍要合理;在图面上的各种数字注记要齐全;位置要恰当。所有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们了解了摄影测量的应用及以后的发展状况,让我们知道了摄影测量的重要性及对我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这次实习也让我们对以后的测绘方式有了全新的了解与认识,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及见解,也让我们对测绘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实习内容

1、按照航向方向排列好各个航片。

2、在每张航片上找出像主点,画出主垂线。

3、选取控制点并用玻璃铅笔以圆圈的形式标出。

选取的控制点应该是明显的地物点,如道路的交叉口,房角点等。但注意不要选取楼顶角点,因为那样不方便实地测量。

选控制点注意:控制点距像片边缘大于1cm,控制点距主垂线两侧小于1.5cm,控制点离像主点的距离大于8厘米,而在两个航带重叠的区域则在7厘米左右即可。

4、选取辅助点并用玻璃铅笔以圆圈的形式标出。

选取辅助点同控制点一样应该是明显的地物点。

选取辅助点注意:辅助点距像片边缘大于1cm,且注意与其他像片的重叠度应满足要求。

5、选取检查点并标出

如1、2两张航片,在第1张航片中找到第2张航片中所选的控制点,在第1张和第2张的控制点的中间附近选取明显的地物点作为检查点。

6、按照控制点与辅助点的相对位置在坐标纸上画出各点的相对位置。在图纸上将像主点、控制点以及检查点的相对位置用铅笔描绘出来。要求各点的相对距离不变,角度不变。

本次实习总共一天半的时间,主要内容是学会使用VirtuoZo NT系统。在这一天半的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很多,掌握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但是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最开始的时候,对实习的内容以及软件都不了解,不知如何下手,而在经过老师的亲自一步一步操作示范给我们看的时,虽然没有完全掌握,但是之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都一步步顺利的完成了。在本个实习中,我不仅学会了VirtuoZo NT系统的使用,在VirtuoZo NT系统中进行模型定向、影像匹配、生成DEM及正射影像的制作、数字影像测图等。

三、实习总结

通过此次实习,我进一步地了解了使用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4D产品的过程,熟悉了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使用,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4D产品生产实习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习,它是对所学摄影测量及相关专业的综合应用,该实习在数字摄影测量实习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我了解到了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功能强大,在4d产品生产实习的过程中自动与半自动的快速生成功能。

在实习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定义核线范围以将控制点划在作业区范围内为宜,但不能超控太多;其次应结合实际地形情况,如高山地或大比例城区,由于左右像片视差较大,就应适当将核线范围划大些。

这次实习内容丰富,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它不仅让我认识到了Virtuozo的各种功能和工作流程及部分原理,还让我对数字摄影测量数据获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使我对数字摄影测量课程有了一个整体的概念。

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遥感测绘工作者,不仅要把测绘当成一门学科来学习,更要把它当成一种技能来熟悉掌握。同时本次实习对我本人的动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本次实习还让我第一次感受了测绘部门的生产环境,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它促使我以后要更加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技能。要想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有所作为的话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只有能过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好的测绘工作者。“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这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座右铭。

对在本次实习当中对我们进行细致辅导的杨老师及助理,我表示极大的感谢和敬意,是你们耐心的教诲和和善的态度让我们亲身感受并学会了4D产品的生产流程,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以及人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影像匹配

影像匹配是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沿核线一维影像匹配,确定同名点。其过程是全自动化的。

·匹配窗口及间隔在模型参数中设置(参见实习三内容)。窗口设置的大,则数据量小,但损失地形细貌;窗口设置的小,则数据量大,但能较好表示地貌。

·匹配后的编辑是影像匹配的后处理工作,是一个交互式的人工干预过程。目前,在影像匹配中,尚有一些区域(例:水面、人工建筑、森林等)计算机难以识别,将出现不可靠匹配点(没有匹配在地面上),这将影响数字高程模型DEM的精度。因此,对这些区域进行人工干预是必要的。·一般需要编辑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由于影像中常有大片纹理不清淅的影像,如河流等地方 出现大片匹配不好的点,则需要进行编辑。

(2)由于影像的不连续、被遮盖及阴影等原因,使得匹配点没切准地面,则 需要进行编辑。

(3)城市的人工建筑物、山区的树林等,使得匹配点不是地面上的点,而是 物体表面上的点,则 需要进行编辑。

(4)大面积平地、沟渠及比较破碎的地貌需要进行编辑。

第四篇: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为期两周的摄影测量学实习今天正式结束了,虽然两周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我来说,学到的东西远不能用时间来衡量。在这两周里,我们完成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实习、数字影像分割程序编制、立体影像匹配程序编制等内容,这些东西让我们的两周很充实,很有意义。

其实刚开始时一直怀疑摄影测量学实习有什么意义,到了今天,我才发现这是有意义的。因为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可以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深入掌握摄影测量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加强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使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我们可以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测图过程及方法;通过开发数字影像分割程序和立体影像匹配程序,使自己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方法与实现技术,为今后从事有关应用遥感技术应用和数字摄影测量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就算现在觉得没什么用,但是也为将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在这两周中我们都很认真的在学习并且完成实习任务。其实说是两周,但时间真的更短,毕竟赶上了元旦假期,联欢晚会等一系列活动。所以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更出色的完成任务,是我们必须考虑的。记得实习动员的时候,老师花了很长时间又给我们讲了一次这次实习对我们的重要性,这很触动我们,毕竟老师的苦口婆心我们都看在眼里。不光如此,老师又耐心的把实习要求,实习任务,实习步骤讲解了一遍,让我们大致明白了这次实习从何入手,这

让本来很迷茫的我们瞬间找到了方向,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动员结束的日子,我们便进入机房,正式开始了实习。

首先我们结束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这款软件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很陌生,不知道怎么用,也不知道能用来做什么。还好,我们有老师的细致讲解,并且借助帮助向导可以解决我们很多问题。所以在这个实习中,我们没有遇到太多困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做我们小组的绝对定向时,总是提示同名点数不够,就因为此,很难往下一步进行。后来在我们小组的讨论中,和老师的辅导后,我才得以解决这个困难。

第二周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利用Matlab进行程序的编写。因为之前的别的实习也要用到Matlab,所以对他已经不是很陌生了。但是当把Matlab和摄影测量的思路相结合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毕竟摄影测量的原理也不是很容易理解的,加之需要利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程序就难上加难了。本来我想过放弃,因为编程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在同组成员的鼓励下,以及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跟着我们小组一起商讨一起编写,虽然途中遇到了很多错误提示,遇到了很多无法实现的程序,但是我们都没有放弃,虚心的请教老师和同学,仔细的检查每一处错误,一一克服了这些问题。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中我们完成了立体影像匹配程序和立体影像匹配程序的编写。当看到最终执行出来的成果时,我们都很高兴,因为,这过程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

总的来说,这两周过得很难忘,毕竟这是这个学期最后一个实习,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实习。在这两周里,我们把平时课本上的知识又复习了一次,并且把它付诸于实践中。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是一个很好的过程。在这两周里,我体会到了老师的认真负责,如果没有老师的一遍一遍的耐心讲解,我们估计无法如此按时的完成任务。当然如果没有我们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我也无法得到这么多财富。

感谢本学期的最后一次实习,因为在这过程中,我不光学到了知识,更体会了成长。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摄影测量学实习真的是很难忘的两周。

王名洋测091

第五篇: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基础摄影测量学》课堂实习报告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实习

一、模拟仪器参观

一、实习目的:

参观认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所使用的摄影测量仪器。了解模拟摄影测量阶段各仪器工作原理、各自特点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习仪器:

多倍仪(光学投影)、立体坐标测量仪、精密立体测图仪、大型自动纠正仪

三、实习步骤:

1、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实验室,根据书上的介绍描述,自行认识观看各仪器,观察其特点猜测其使用方法。

2、由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各个仪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使用条件、工作原理以及仪器使用方法。

3、相互讨论、自行观看各个仪器并向老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由老师详细解答讲述。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

这次参观实习让我认识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所使用的摄影测量仪器,了解模拟摄影测量阶段各仪器工作原理、各自特点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认识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模拟摄影测量仪器的内业处理也在向高精度化、智能化、高速化发展。

老师还给我们简单讲解了模拟摄影测量阶段各仪器的工作原理 即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进行立体测图。

实习

二、内定向程序编写

一、实习目的:

理解并掌握摄影测量内定向的基本原理、方法、作用,能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摄影测量的内定向操作。

二、实习仪器:

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c++编程

三、实习步骤:

1、认真学习并理解内定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推导公式。列 出必要方程式以便编程用。

2、根据内定向原理、方法和推导的公式,参考编程书籍和示例程序编写内定向程序,调试,运行无误后,成功读取一张行片。

3、经测量框标、内定向、坐标转换后,量取各点的框标坐标并记录到表格中。

四、实习结果:

a0=-114.956271b0=114.065925

a1=1.000636b1=0.008602

a2=0.009176b3=1.000851

a3=0.000000b4=0.000003

点号XY

1-85.90263569.007516

20.33508459.089393

385.70986769.605909

4-90.479305-6.472293

5-2.225926-15.182178

683.710789-2.075541

7-92.741747-78.960641

82.442492-67.550806

988.285904-73.697868

五、体会与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摄影测量内定向的基本原理、方法、作用,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摄影测量的内定向操作。这次编程实习,还让我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只有搞明白内定向的原理,才能更快的完成内定向编程编写。

实习

三、后方交会程序编写

一、实习目的:

1、理解并掌握摄影测量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思想、基本原理、解算方法和作用。

2、掌握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过程。并能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过程。

二、实习仪器

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c++编程

三、实习步骤

1、学习掌握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后方交会的一般过程及方法。

2、根据后方交会的原理和已经推导出的计算公式编写程序代码,由已知地面点和像点坐标利用程序实现计算答解。

3、将编出的程序调试运行成功后,读取一张图片检验所编程序是否正确。

四、实习结果:

外方位元素的初始值为:

38437.00000027963.1550006129.600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

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为:

Xs=39795.443401m=1.125402

Ys=27476.464840m=1.24367

4Zs=7572.688331m=0.483771

pitch=-0.003986m=0.000182

roll=0.002114m=0.000160

yaw=-0.067578m=0.000072

旋转矩阵R为:

0.9977090.0675340.003986

-0.0675260.997715-0.002114

-0.0041190.0018400.999990

五、体会与收获:

1、通过此次实习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摄影测量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思想、原理方法。掌握了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过程,并成功编出程序,进行后方交会处理。

2、后方交会程序需要先将共线方程线性化,然后求解误差方程式系数,在编写程序时要认真细致,不能在理论上出错。该程序的编写也暴露出我们对C++掌握不够熟练地问题。

实习

四、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参观

一、实习目的:

深入认识理解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了解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工作流程,并能够使用进行简单操作。

二、实习仪器: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四、实习步骤:

1、指导老师先介绍摄影测量系统的设备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

2、老师利用电脑向大家演示利用摄影测量系统进行航摄相片处理的一般操作方法及步骤,并讲解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原理和作用等。

3、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学习理解,尝试对航摄像片进行处 理,并掌握其一般步骤。

五、实习体会与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解并掌握了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摄影图像处理的一般过程和操作方法。认识到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以数字摄影测量软件为核心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下载摄影测量学VirtuoZo实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摄影测量学VirtuoZo实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专 业:测班 级:姓 名:学 号: 绘 程工 目 录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步骤 3.1 建立测区与模型的参数设置 3.2 同名核线影像的采集与匹配......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本站推荐)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成绩《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专 业: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杨化超老师 环境与测绘学院 2013-01-18 实习一 Virtuozo模型定向和核线影像生成 一、实习内容......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专业班级:地信姓名:康念坤学号:指导老师:刘昭华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测绘机房 摄影测量学 实习报告 101班06 2012.06.15-2012.06.21 目 录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步......

    《摄影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01工测31班《摄影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进行了一周的课程实习。旨在通过本次课程实习来......

    《摄影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5篇)

    01工测31班《摄影测量学》实习总结报告 《摄影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进行了一周的课程实习。旨在通过本次课程实习来......

    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剖析

    摄影测量实习课程名称: 摄影测量学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组 别: 指导教师: 河南城建学院 2014.06.05 1.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

    摄影测量学实习心得(推荐五篇)

    实习体会鉴于学校的性质和地位,学校以城建为特色,以应用性人才为宗旨和目的,所以学校很重视我们的实践,给了本次上机进行摄影测量设计实习,摄影测量教学实习是《摄影测量学》有关......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想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面加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影的对象本质提供各种资的一门学科。 航向重叠:供测图用的航测相片沿飞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