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台湾求学的这半年”(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0:0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们在台湾求学的这半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们在台湾求学的这半年”》。

第一篇:“我们在台湾求学的这半年”

“我们在台湾求学的这半年”

学生记者:郑金祥

陈岑

葛秋阳

徐月瑾

周杨

“‘嗨,健哥,周末又准备去哪里逛啊?’比我们年长的教官经常用类似戏谑的口吻和我们交流,我们相处的很愉快。”在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学习半年的08电气系的王健和记者描述在台湾和老师、教官的的相处。“老师有的会叫我钱帮主,有的喊我帮军兄,老师和同学很自然地平等交流。”仍在台湾玄奘大学学习的我院08金融学系的钱帮军这样告诉记者。除了和老师的互动,他们还和记者讲述了他们在台湾生活的许多方面。

选课:不论科目还是上课时间都可以自由选择

“在台湾,我们选课的范围非常广,除了基本的专业课必选外,选修课可以跨院跨年级选,我是学金融的,在这里就选了很多我所喜欢的艺术门类的课。”钱帮军和记者说这些的时候还把选课表发给记者看,在选课表上记者看到选课表上的科目非常全面而且细化,涉及文学、音乐、书法、科技、环境、宗教、思想、伦理等各个方面。

“我们学校的课分白天部和夜间部,白天部上午和下午的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上哪个时间段的课,我选的多半是上午第二节开始的课。夜间部是为了方便白天做兼职的同学晚上上课。”王健接着说,“我选课的时候就选择了一些和自己通讯工程专业没什么关系的科目,比如广告学,科技创意设计,社会伦理之口语交际,我觉得这对培养我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上课:被‘逼’成的“好学生”喜欢台湾上课的氛围

“老师会经常夸我们大陆学生学习努力,上课经常都是坐在前排,其实我们是给逼成这样的,每次去教室他们本校的学生都早早的去把教室后面的位子占了。”王健继续笑着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所在的学校这样,当地学生旷课的也不少,这样也显得我们大陆学生努力了,我们付出这么高代价当然不能还在这虚度光阴。这里的老师很照顾我们,有时提出问题就会说,‘来大陆的XX来回答下’,我们就这样成了好学生。”钱帮军告诉记者,“我真的很喜欢这里老师上课的那种态度,完全平等的和学生交流,他们会觉得老师就是给学生服务的,什么事情都该很人性化的为学生考虑,而不是怎么方便怎么好管理就怎么来。”同样在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学习半年的陈欣也表示,“在这里学生拥有充分的自由,课堂氛围很活跃,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可以自由发表意见,考查会采取做报告的形式,学生们会穿正装轮流上讲台进行演讲,阐述自己的观点,总结学期收获,学术氛围很浓。”

下课:宝岛的生活 宝贵的经历

“台湾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地方,这里的服务态度非常好,‘谢谢、不客气、没关系’这些我们客套话被台湾的服务人员很真诚的说出来,他们真诚细致的“微笑服务”让人感觉很舒服温暖,我在那里也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嘴边也常挂着这些礼貌用语。”王健接着说“当我回大陆下了飞机看到一些在公共场合打牌、脱鞋的行为总觉得很不舒服。” “在台湾,视野得到了很好的开阔,经常有机会和一些社会各领域的精英接触,比如像新竹市市长,还有市商会会长,他们和我们交流时都非常的亲切随和。台湾的地域面积不大但开发非常充分,值得游玩的地方非常的多。而且这里真的很注意环境保护,我也去了很多地方,但没看到过冒烟的烟囱。”钱帮军深有体会的告诉记者。

“我觉得这里的学生综合素质很强,他们思维活跃,社交能力非常好,他们对我们也非常友善,经常骑机车载我们出去玩,去农场、酒庄参观,带我们去逛街、购物、品尝当地小吃。让我们有机会体验台湾生活的各个方面。”说到这,陈欣显得有点意犹未尽。记者手记:在采访中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些去台湾交流学习的学生受到台湾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开阔了视野也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同时另外也有一个声音表达了在台湾求学的弊端。一是高消费带来的经济压力,二是在那里丰富多彩的生活很可能打乱学生的学习计划,未必有利于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

链接:.2010年6月 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中华大学、玄奘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5所院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及项目合作意向书》。9月铜陵学院选拔的首批18名学生赴台湾交流学习。

第二篇: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曾几何时,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撩动了多少两岸同胞的心弦,远在他乡的游子啊,乡愁是那枚小小的邮票,是那张窄窄的船票,也是那方矮矮的坟墓,最后化为一湾浅浅的海峡,阻断了人们的思乡之路,寻亲之旅。在和台湾同胞音信全无的这些年里,对方到底经历了什么,人们无从知晓,大陆人在对台湾充满热情的同时,又对台湾全然不了解,于是,作者廖信忠就以自己的成长为切入点,生动地讲述了在30年政治巨变之下,台湾老百姓自己的悲喜人生。书中一个个质朴的故事,仿佛一部浓缩的台湾生活当代史,这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看的书。

这本书是按时间顺序,以自己生活的改变记录着从1977到至今的每一年发生的大事,其中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看完这本书后,我不禁感慨,台湾的这个30年确实是动荡的30年,台湾同胞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其与大陆的关系而言,从最初的老死不相往来的敌对到后来的解严,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频繁交流的融洽,这种巨变不禁让人倍感惊喜。当然,政局上的改变也拉近了台湾这个游子与祖**亲的距离,与大陆之间的交流也愈加频繁,人们的生活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例如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许多远离家乡的老兵们纷纷返乡,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也许故乡早就物是人非,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的矛盾,时代造成了这些人与两边社会的疏离。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1999年的大陆之行,那是作者第一次来大陆,从他怀着“稍微忐忑不安和有点儿怕被刁难的心情”接受安检,到他驱车前往北大,一路的震撼,感觉自己是“没见过世面的老土”,给了他极大的文化冲击,同时,北大也留给她极好的印象,大陆之行改变了他的人生。对于作者的震撼,我虽不能完全理解,但也感触颇深,如果台湾从来没有离开母亲的怀抱,那么凭借它的天然优势,当时一定会和大陆一样的繁荣,作者也不会有震惊,这个第一次说出了多少“少小离家老大回”的离人的辛酸。

但是,看这本书时,你并不会为浓浓的乡愁而感到沉重,相反,书中的有些事情很琐碎,真实地记录着作者的生活,书中写了很多关于台湾不同年代流行的影视作品、歌曲,比如1987年的电影《报告班长》轰动全台,《庭院深深》盛况空前,1988年《爱拼才会赢》席卷台湾,1989年小虎队的爆红,1993年迈克尔杰克逊的台北演唱会等等,这些事情的讲述让我们更加地贴进了台湾同胞的生活,更加觉得身临其境,随着纸张的翻动,我们仿佛走进了作者的生活,和他一起经历了那些动荡、悲喜交加的30年。

而如今,思及两岸关系,我们一直想问一个问题:“台湾何时才能回归大陆”,就我看来,目前海峡两岸的关系基本处于踏步甚至有所倒退的状态,虽然两岸的交流十分频繁,但是台湾却迟迟未能回归,台湾当局变幻的政策,领导人的不断更换,曾经一时的台独倾向,还有其它国家的干涉都会使两岸的关系千变万化,“九二共识”也不断地受到挑战,这不禁让人忧心两岸关系今后会如何的发展,是否就此僵持不下。

我想,也许是两岸的人们对彼此还不够了解,还需要更加真实、真切、真诚的沟通,不管怎样,我作为祖国的一员,仍然憧憬着和台湾同胞们一起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生活,正如作者所说:“不管历史走向何方,生活还将前行,我们依然血浓于水”。

第三篇:《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陈晓璇 高二16

一开始对台湾的印象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日月潭,那基本上是我对台湾的唯一印象。那时候年纪也小,联想能力跟不上,课本中将日月潭描写的如梦如幻,我也就抽象的认为台湾美丽而富饶。

但是当我看完《我们台湾这些年》后,就改变了这一看法,我像许多人那样感叹道,这些年大家过的都不容易。

从1978年的蒋经国继任,到1987年台湾宣布“反攻大陆”无望,再到2006年“红衫军”倒扁,作者用接近全书一半的篇幅,叙述了各种政治事件对台湾社会、家庭以及对他个人的影响。

从作者的记录中,看到了台湾的民主改革一波三折,闹的一地鸡毛,在嬉笑怒骂中也体会到了台湾民主的进步。

大陆“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政治格局,早已让民众不知道如何去关心政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导向让大陆的人们将所有热情都入到“经济建设”中,如今更是发展一切向“钱”看,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台湾,男生年纪一到18岁就要参军,在大陆,因为人口众多等缘故,男生到了18岁不一定要参军。作者入伍的单位是空军仪仗队,想到国庆大阅兵时三军仪仗队的风采时,我不禁联想到了作者的飒爽英姿。

作者经历了台湾转型的主要过程,从美丽岛事件到国民党解严到大选。作者是一个在场的旁观者,我们无法从《我们台湾这些年》里寻找到重大事件的揭秘、亲历,但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恰恰呈现了普通民众的真实视角。

阅读《我们台湾这些年》的过程就如同跟随一个台湾导游走过一段台湾怀旧之旅,有回忆,有感慨,有嬉笑怒骂,读这本书的收获除了对台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之外,也感受到了两岸血浓于水的关系。退守到台湾的国民党官兵很多靠“反攻大陆”的信念支撑他们在台湾的生活;恢复大陆探亲时,又是他们这些从大陆来的人最先回去。当他们看到在大陆的原配夫人还未改嫁,而自己又在台湾娶了新夫人时,不禁黯然神伤。

本来就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还要分什么彼此呢?作者多年在大陆的游历,结交了不少大陆的朋友,甚至还交了一个上海女朋友,年轻人之间早已没有什么对立,一党一派的冲突为什么要所有民众来承担呢?

第四篇:《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我们台湾这些年>>感悟

对于台湾的最初认识,记得就是从小学课本的日月潭开始,那基本上是台湾给我的唯一印象,当时,对我来说,台湾和日月潭完全可以划上等号,到上初中时,由于“台独”势力的猖獗和嚣张,荡起了千层浪,并且这汹涌澎湃的大浪还扑向了生活在对岸的我们这群年轻人身上,由此可知我们对这个岛屿的记忆是何尝的深刻,正因如此,陈水扁的“台独”和台湾基本上是捆绑销售给我们这一代人的。但2008年马英九上任之后,放宽了政策,两岸关系也因此逐渐松解。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加上网络的迅速发展,不管是在文化交流还是在经济合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然,也不仅如此,而我对台湾更多的了解是从他们多姿多彩的综艺节目上知道的,我也由此感慨,他们真的有很多地方与我们不同。看完了<<我们台湾这些年>>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些年他们过得也真不容易。偶然一次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当即就开始看起来,作者是廖信忠,一个来内地发展的台商。本书从1977年作者出生开始写起,以他的成长为线索,记录了台湾最近30年来的变迁。在他们看来,台湾这30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不亚于78年改革开放对于我们内地产生的影响,这也就共同见证了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

1949年国民党战败后,蒋介石率200万大军退踞台湾,结束了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但也标志着了他对台湾“统治”的开始。1975年蒋介石逝世台湾政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之后蒋经国继任,他力排众议进行改革,台湾因此踏上了腾飞之路,他推行的“十大建设”在其中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此期间,台湾各方面矛盾开始激化:本地居民及其被蒋当局压下来的“官仕”长期积蓄对当局独

断专政不满的情绪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台湾被赶出联合国,在世界上失去了他的“地位”;之后美国与台湾的断交,对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也就是在这段之后,台湾在他的近代史上画上了浓厚的一笔。80年代初,台湾早期民主萌芽,党外各种体制的活动已经频繁举行,这都还在国民党可忍耐的范围。80年代中期,各派系以党外后援会名义在圆山饭店成立民进党,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因为当时“党禁”还没有解除,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后面所谓“蓝”营的雏形,为以后蓝绿营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台湾有很大部分人是“外省人”,所谓的外省人就是当年等着国民党战败逃亡到台湾的兵将,他们来自中国的各个省份,现在也有很多政治名人和娱乐明星祖籍都是我们内地的。如:国民党主席及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祖籍就是湖南衡阳县;台湾亲民党创始人宋楚瑜祖籍是湖南湘潭;台湾著名综艺主持人徐熙娣祖籍是山东郯城县。到了1990年李登辉上台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台湾又进入了一次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台湾“大选”,国民党内杠导致陈水扁当选,也就这样注定他要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露一手”,但是这“一手”出招也出得够狠的,挥一挥袖让台湾海峡掀起了大浪,浪花没有溅到他的身上,而是溅到了每位国人的心里,就在他执政的八年中,曾多次向中国政府挑衅,无耻宣扬他的“台独”,“一中一台”、“四要一没有”、“入联公投”等等分裂言论严重伤害两岸人民感情,也激起许多爱国人士的愤怒和华人华侨的抗议,也促使两岸关系一再高度紧张,政府也多次承诺决不放弃武力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到马英九上任以后,由于推行了有利于推进两岸关系缓和政策,才打破了之间的僵硬局面,最重要的是两岸交流也因此密切起来,特别是两岸开通直航以后,更拉近了两岸人彼此间的距离。

这仅仅是一本书,写的是近30年来一个真实的台湾。作者也没有明确表明他的立场,也许是因为生活在台湾这样的社会感觉好像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有些人非常不解为什么很多台湾人都是认为自己仅仅是台湾人,他们不需要国籍,只作自己。在很多综艺节目上,很多艺人把出台湾游玩称“出国”游玩,更有甚者把我们内地称为“中国”,乃至“其实中国真的很大”这种言行也有出没,我们内地国人看到这样的字、听到这样的话语时不仅十分惊愕,而且更多的是痛心,也有愤青边看边谩骂其为“台独分子”。但是,当你多去了解多一点他们的成长背景和历史时,也许你不能想象一个台湾人一出生在自己的户口簿上写的国籍是“台湾”对一个人的意识的影响,也不能想象每天看到的新闻永远都是把台湾称作“我国”的场面,还有你可能不能想象在他们的成长记忆中永远只有一面四面环海的地图,这一切的一切再加一起,就让你在种环境下长大,你能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吗?到时你就会感叹:原来,这些年来他们过得确实是不容易啊。

备注:《我们台湾这些年》作者:廖信忠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班级:110702姓名:王强

学号:110702117

第五篇:在学习部这半年的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这半年我在学习部的所学、所想

刚进入南通大学的我,怀着梦想与激情进入了学生会的学习部,在这将近半年的时光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一些的活动流程、举办形式和注意要点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学习,下面,是我对自己以及我们部门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与下学期一些活动的设想与思考。活动一: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

这是我们部门,或是说我们整个学生会每年为大一新生精心准备的一个很有现实意义和好处的活动。本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认识,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也是他们对我们通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活动包括几个流程:

 首先是请嘉宾,这个问题是由已具备了一年工作经验的部长与副部长的工作范围;

对于这次的嘉宾,他们还是很配合的,主持人也不错,能够调节好现场的听众与嘉宾的关系,对于现场气氛的带动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美中不足的一点是(以服设服表为例),主持人是不错,但是可能是所学专业不同,然后主持人也挺热情的,这就导致了主持人与嘉宾抢答话题的窘境,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主持人“答非所问”,因为主持人是轻化专业,而我们的专场是服设服表生,大部分的专业是不同的,而主持人是以他的专业给我们解答的,我想,如果下次举办的时候,最好把主持人也与专场的听众统一起来,即同一个专业的学长或是学姐。 第二点,收集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学习各方面的疑惑,然后进行分类汇总筛选问题。这一点,我们是在晚自习时间完成的。

 第三点,召开相关人员动员大会,安排相关工作:

除了本部门的干事之外,主要的就是其他部门部长安排来帮忙的干事和大一各班班长,部长是把责任安排到人的,基本上每个专场都有一个本部门的干事,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是对于其他部门的干事,还是有一部分没有把自己当做本次活动的主人公,即积极性不高,不负责任,甚至都没到所

负责的专场,这一点,有待加强,参与活动的各部门的部长也应再对自己的干事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 第四点,是举办的时候了,虽然部长在开会的时候对我们说在六点左右

到,但没有工作经验的我没意识到要早到的重要性,所以到了之后就显得手忙脚乱的,这点以后会更加注意的!

总体来说,我们举办的这届活动是成功的,毕竟为绝大部分同学解决了各方面的疑问,当然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但我们会致力于更好!活动二:迎新晚会的统计计分工作

在活动之前,部长和副部把整个活动的流程详细的讲了好几遍,然后分配了各个干事的工作。我的工作是负责核查统计的正确性与分数的保密工作,这点,我认为自己做的很好!

晚会是在晚上五点半左右开始的,我们学生会的所有干事是在早上就去帮忙布置会场的,都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事后,我采访了一部分同学对于本次迎新晚会的感想,他们最大的反应就是节目有点少,这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是不是明年的迎新晚会我们可以适当的多加几个节目呢?我认为,增加几个具有激励性的节目会更好。最后是本部门的本职工作——晚自习考勤。

对于晚自习,我们抓得比较严,一开始我们都没工作经验,也是因为要给同学们一个心理暗示,晚自习是要积极上的,所以我们是六个干事一起考勤的,后来大家都有了一定工作经验,于是进行分工,每几个人专门负责一个自习室的考勤,然后定期的换下所负责的区域;后来,部长又找了其他部门的干事进行辅助工作,我们本部门的干事是总负责人。我感觉,有的干事是很乐意帮忙考勤的,但也有一些干事认为这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还有可能是一项浪费时间的工作,所以对工作热情不高,甚至在他负责的那天找不到人,这种情况如何避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晚自习考勤应是一个不定点、不定时的过程,一开始我们考勤的规律性有点强,但经过部长级次提醒之后好多了。

关于下学期一些工作的活动设想

辩论赛

四六级考试讲座

计算机二级考试讲座 演讲竞赛

绘画摄影大赛 召开学委会议

学习部陆珊

下载“我们在台湾求学的这半年”(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们在台湾求学的这半年”(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们这十年心得体会

    我们这十年心得体会1 《我们这十年观之心之所向》,该篇章由谭松韵、聂远主演。近十年来,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日益增多,尤其很多年轻的农民朋友,更不愿呆在家乡当一个普通、没有......

    《我们这五年》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观看《我们这五年》专题片心得体会 (2018年9月19日)近日,通过陕西干部网络学习的平台,观看了《我们这五年》专题片,对我感触很深。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敬业卫士 当工人们刚要进入敬业集团大门的时候,就会看见集团保卫科门卫警员在门岗执勤站岗,他们穿戴着整齐的警装,在岗位上一丝不苟,有了他们在门岗值勤,保证了进出车辆和人员的......

    那半年,在台湾谱写的青春赞歌

    那半年,在台湾演绎的青春赞歌 ——记台湾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现在已经快到离开说再见的时候了,坐在电脑面前,一边敲击键盘,一边回想:从一开始焦躁地等待来台......

    创业在左 求学在右(精选合集)

    学汽修 选万通 学业、创业、事业一步到位 关 键 词:北京万通汽修学校 创业 核心提示:他是一个因为旷课太多而被请家长的大学生,他又是一个拥有近百人团队月进账20多万的成功创......

    读《我们台湾这些年》有感★

    读《我们台湾这些年》有感 基础医学院 1410124217 孙士伟 对于台湾的最初认识,记得就是从小学课本的日月潭开始,那基本上是台湾给我的唯一印象,当时,对我来说,台湾和日月潭完......

    《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精选五篇)

    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序: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台湾的了解只是有些框架,比如台湾的经济比大陆要发达很对,台湾政党很乱,国会都打群架,抡板凳,都能打得头破血流的;那里有很大的自由直接......

    读《我们台湾那些年有感》

    读《我们台湾那些年有感》 印象来自台湾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从琼瑶的爱情故事到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从风靡一时的小虎队到一笑就让天空亮起来的小旋风林志颖。当然还有那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