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生犹如一本书 需要用时光来读(共)
人生犹如一本书需要用时光来读
人生犹如一本书,唯有到老年时,才能明白其中一二。因为老年人历尽沧桑、见多识广,恰好符合了阅历丰富这一特定条件。思维正常的老年人,就很少会做出一些幼稚、冲动的事。同时,许多事用眼一扫、用耳一听,就能断个八九不离十,就在于:老人对世间之事早已看清了、悟透了。老年是一部回忆录,一页一页所记载的都是经过的历程。人生有很多比喻,充满哲理,耐人寻味。
人生犹如一体书,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诸如:快乐人生、苦难人生、坎坷人生、执著人生、豁达人生、浪漫人生„„无不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读人生之书,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一个人的历史是凭借着生命之笔写就的。既有奋斗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失败的烦恼,而成功与失败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可以说成功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失败中蕴藏着成功的兆头。
读懂人生这本书,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读人生这本书,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沟沟坎坎,为人处世谨慎为重,任何时候都要有点忧患意识,这样到老来才不会因“悔不当初”而叹息。
人生追求完美,但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遗憾才显出生活本色。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怀,真是何苦来!
庄子曾说过:“死生为昼夜”,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个程序而已。生固可欣,死亦坦然,“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没有什么可悲观的。当然,若是干了许多坑人害人的勾当,身后留下骂名,就自当别论了。所以核心问题不在死得怎样,而在生得如何。这就是说:“活得要潇洒,死得要安祥。”
人生这本书,要用时光来读,要用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来读。
第二篇:共读一本书
共读一本书
——写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住在城市里的一个女孩,我并不认识你们。但是学校开展了“手拉手”捐书活动让我认识了你们。
我知道你们的学校是希望小学。我知道你们不畏辛苦天不亮就起床上学,每天早上要走许多路。当我听到学校要开展这个活动后,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一大叠书收拾好捐给你们。我想你们收到后一定会开心的。因为你们可渴望上学,渴望获得知识。这些品质我都没有,我跟你们比真是自惭
我捐给你们的书中,有几本是我最喜欢看的《意林》。《意林》是一本杂志。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但它蕴含的是许许多多的大道理。在这里面我常常被这些故事所感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小女孩为了给妈妈买生日礼物,每天早上捡竹子编篮子。等她凑了足够的钱去买那个美丽的项链时,蔡知道她要店员留着的项链已经被买走了,她很伤心。她回到了那个破旧的小屋。第二天,她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一串项链,小女孩开心地笑了。看完后,我的心里像被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小女孩虽然家境穷困,但是她每天早上冒着严寒,手被冻的通红,只为了给妈妈买一个礼物。这需要躲春的童心啊!这一个小故事,使我彻彻底底地爱上了《意林》。
我相信你们也会爱上它的。
祝你们在知识中快乐地成长!
远方的小朋友
第三篇:“共读一本书”
5月19日,我校以“共读一本书”为主题,初中与高中分别围绕《》《红楼梦》开展系类活动。
为了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以切实实现国学教育,我校发动教师、学生团体与学校三个层面的力量常规性地开展课外经典阅读活动。本次活动以“卷面竞赛” “公众竞答”的形式开展,参与面广,融趣味性与文学性为一体,对普及文学名著,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气氛起到了推动作用。
第四篇:亲子共读一本书
亲子共读一本书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金玲的小女孩,在班里学习成绩一般,尤其是数学学得不好,但她是一个善良、机敏、正直、有爱心的小女孩。为了做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为了能考上外语学校,她和家长都做了一切努力。但她同时又为了六年级时不失去自己的童年的天真与自己的纯洁,又与家长做了很多对抗。金铃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女孩,为了成为好孩子,又不被家长像玩偶一样被摆弄这上补习班,就与家长对抗。当她看到自己的家长喜欢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时就推出了一套令人佩服的理论:猫和老鼠的理论。把好同学比作猫,其他的比作老鼠,按常理说,一般人会喜欢猫,可金铃偏偏喜欢老鼠,经她这么一解释,好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理。
金铃的数学不好,所以老师特意为她“开小灶”。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做十道计算题,她做错五道就以是家常便饭。把530写成503更是常有的事。她考试能考一百分,就是天大的喜事。
金铃很有同情心,无家可归的小妹妹,就把她领会了家,和她同睡,同吃、同住。为她洗澡。为小女孩辛辛穿衣服,像一位母亲。
有时我想:好孩子与坏孩子并不是对一个人永远的定义,我们为什么要一味的喜欢好孩子,而就不给所谓的坏孩子一点机会呢?大人们总把小孩子的想法当做幼稚的想法,而金铃她善良、机敏、正直、有爱心她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孩。
金铃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她的善良、机敏、正直、有爱心,我要向她学习。让自己也做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努力学习,以后成为有用之才。
初一一班
于清芳
第五篇:亲子共读一本书
亲子共读
这个假期,我与妈妈一起读了三本书,分别是:《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这本书我小学就看过了,不过是自己看的,我想这次是与家长一起看,一定会令有体会。
读着读着,妈妈竟放不下了,青铜一家浓浓的亲情深深的感染了我和她。为了让葵花上学,青铜不得不辍学在家,可是葵花竟教会了哑巴青铜认识了很多的字。青铜为了多赚几个钱在大雪天到街上卖芦花鞋,把自己脚上的都卖了,赤脚回家。还有打茅草盖房,让妹妹坐在他的肩上看戏,捕野鸭,妹妹葵花瞒着家人跟着船队去拾银杏,很多感人的情节。曹老师描写得非常细腻。这种友情,这种亲情当今社会是多么需要啊。学生又多么需要感染啊。
书中的结尾部分,当哑巴青铜依稀看到葵花的身影向他走来时,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出:“葵花!”他真的开口说话了,我不禁哽咽,泪水再次夺眶而出。终于明白平常不太懂事的儿子为什么会被感动的流泪了,因为他被青铜对葵花的真情所感动。这样感人肺腑的文章对当代生活舒适,娇生惯养,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有多么好的教育意义啊!
有位书友是这样评价曹文轩的文章:感动曾经、感动当下、感动永远,我深有同感,觉得评价相当贴切。最后,我想对作者说:“如果有机会写大麦地这对小主人公续集的话,真心希望你能给故事一个纯美的结局,让他们永远不再分离。”
这本书无论是描写,还是情节,都值得学生一读。而亲子共读,更能随时交流读书的感受,引导孩子读书方法,以及对人物形象的评价,更能激起孩子读书的兴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书中角色产生认同,从而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而家长和孩子平等地聊书,也是情感沟通、了解孩子的最佳途径。这与让学生呆在电视机前相比是多么地有意义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