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2006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2006年10月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第 1 页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答案免费免注册直接下载 全部WORD文档
第 2 页
第二篇:公共关系学课程试题答案1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一套)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课程:公共关系学 使用班级:10-10 班级: 姓名 :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C)A.1978年 C.1987年
2.现代公共关系发端于(B)A.马斯洛时期 C.艾维·李时期
B.巴纳姆时期 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B.1955年 D.1986年
3.公共关系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C)A.强化舆论 C.告知公众
B.扩大影响 D.引导舆论
4.公共关系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种(D)A.协调意识 C.环境意识
B.调查意识 D.信息意识
5.组织中主要负责提出公关活动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项目的专职人员是(D)A.分析人员 C.传播人员
B.技术人员 D.计划人员
6.在公共关系学中,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称为(C)A.关系 C.形象
B.舆论 D.观念
7.C0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可译作传播,也可译作(A)A.沟通 C.过程
B.交流 D.结果
8.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又最重要的公众是(A)
A.媒介公众 C.顾客公众
9.“刻板印象”又称为(D)A.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B.名流公众 D.内部公众
B.近因作用 D.定型作用
10.廉政建设、社会治安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A.社会事件 C.社会冲突
B.社会问题 D.社会运动
11.当组织“臭名远扬”时,组织的实际形象状态为(D)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C.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12.下列选项属于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环境形象的是(C)A.广告代言人 C.组织的门面招牌
B.组织的机构设置 D.产品质量
13.“意见领袖”这一重要概念来源于(A)A.两级传播论 C.把关人理论
B.“3S”论 D.议题设置论
l4.提出:“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领域的人是(C)A.巴纳姆 C.艾维。李
B.爱德华。伯尼斯 D.马斯洛
15.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D)A.推销产品 C.赢得经济利益
B.提供服务 D.确立组织形象
16.视觉识别系统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B)A.标准字 C.标准色
B.标志 D.象征图案
17.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A)A.广告创意 C.广告媒介安排
B.广告定位 D.广告效果测定
18.公共关系策划的一条根本原则是(B)A.系统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19.整个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是(B)A.管理形象 C.人员形象
B.产品形象 D.环境形象
20.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原则是(D)A.及时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主动性原则
D.公开性原则 21.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C)A.导人阶段 B概说阶段
C.交锋阶段 D.妥协阶段 22.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是(A)。
A.知晓公众 B.行动公众
C.非公众 D.潜在公众
23.《公众舆论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是(B)。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卡特里普 D.巴纳姆
24.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C)。A.美誉度 B.信用度
C.知名度 D.成热度
25.对于一个组织具有双重人格的公众是(B)。
A.政府公众 B.媒介公众
C.社区公众 D.名流公众
26.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的心理定势称为(C)。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27.不便于传播有形事物的传播媒介是(D)。A.杂志 B.电视 C.报纸 D.广播
28.反映了直线沟通的人际关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人际传播线路是(B)。A.辐射式 B.链式
C.交结式 D.G形网络
29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亲密距离是指(A)。A.0.45米以内 B.约为0.45~1.22米 C.约为1.22~3.65米 D.约为3.65~9米 30.人际交往的双方共同的经验和知识领域称为(D)。
A.开放区 B.秘密区
C.个人经验区 D.共同经验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艾维·李这一公共关系代表人物的表述正确的有(ABCE)A.是公共关系之父
B.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关性质的公 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D.使公共关系学科化 E.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
2.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一般包括(ABCDE)A.联络会员
B.专业培训
C.普及知识
D.规范本行业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
E.编辑出版刊物 3.按公众的组织结构,可以将公众分为(BC)A.目标公众
B.个体公众
C.组织公众
D.优先公众
E.首要公众 4.舆论的基本要素包括(ABC)A.舆论对象
B.舆论主体
C.意见
D.建议
E.态度
5.测定组织实际形象地位最基本的指标有(AD)A.知名度
B.普及性
C.规模性
D.美誉度
E.凝聚力
6.受众选择“3S”论中的“3S”是指(BCD)
A.选择性标识
B.选择性记忆
C.选择性注意
D.选择性理解
E.选择性分析
7.下述情形可能引发公关危机的有(ABCDE)
A.产品质量不合格
B.知假售假
C.经济合同纠纷
D.严重的自然灾害
E.针对组织的失实新闻报导 8.举行会议应注意的问题包括(ABCDE)
A.召开会议的必要性
B.会议目标与主题的确定
C.会议的准备工作
D.会议的引导
E.与会议配套的宣传活动的策划
9.建立和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A.制度化、规范化原则
B.长期坚持,注重实效
C.设立合理化建议评奖委员会
D.使员工掌握提合理化建议的方法
E.群众优先 10.政府公共关系原则主要有(BCDE)
A.政党利益至上原则
B.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公开原则
D.科学指导原则
E.整体统一原则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 答:一公关理论整合化
二公关实务专业化
三公关手段现代化
四公关教育层次化
五公关地位战略化 2.公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整体性 共同性
相关性 多样性 变化性 3.新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4.简述企业广告与企业公关的联系。
答:一都以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为依据
二都以目标公众为对象
三都以传播信息为手段
四都以组织形象的塑造为使命
四、论述题(10分)试述公关危机的处理对策。
答:鉴于公关危机对组织发展所具有的严重负面影响,组织应对危机采取积极的处理对策。危机处理对策包括
1)预防对策:组织应建立灵敏的危机预警系统,并形成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做好处理公关危机的各种准备,并开展必要的模拟训练。
2)危机处理:危机一旦发生,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具体应做到采取果断措施,有效制止事态扩大:开展危机调查,了解危机真相;成立处理危机的专门机构,制处处理危机的方针与基本对策;确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新闻发
布口径,开展具体的危机处理工作,安抚好受害者,采取整改措施改进工作。
五、案例分析(20分)
某大型商场开业在即。为使企业开业伊始便有较高的知名度,企业策划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活动,以期引起当地媒体的关注。开业当天,在商场外搞抛发礼券活动。每张礼券500元,共抛发1000张。活动当天,先后有数万人参加了争抢礼券活动。受活动影响,商场周围交通被迫中断,结果导致市政当局和部分市民的不满。同时,活动本身秩序失控,导致一些人被挤伤。对此,当地几家媒体对活动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报导,尽管活动的开展客观上使企业有了知名度,但知名度带给企业的却是企业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问题:用所掌握的公关知识对该商场的开业活动加以评析。
答:(1)该商场的本意是通过抛发礼券这种形式,来满足消费者特定心理,引发消费者兴趣.吸引消费者参与;同时,这一形式又富有新闻价值,可以引起媒体的关注,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2)策划新闻事件要想成功,应以不损害公众利益为前提。该企业所策划的活动尽管有新闻价值,但自于活动组织不当,加之此类活动自身的局限性,活动的开展不可避免地绐公众利益带来伤害
(3)策划新闻事件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但不应以损伤组织的美誉度为代价。该案例的问题恰恰在于背离了这一基本要求
第三篇:政府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政府公共关系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B)A.法国 B.美国C.奥地利 D.英国
2.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的学者是(B)A.蔡尔兹 B.詹姆斯•格鲁尼格C.雷克斯•哈罗 D.弗兰克•杰夫金斯 3.19世纪中叶风行美国的报刊宣传活动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D)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尼斯C.雷克斯•哈罗 D.巴纳姆 4.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是(A)
A.协调沟通 B.提供服务C.辅助决策 D.传播推广 5.关于公共关系发展新特点错误的说法是(C)A.公关理论整合化 B.公关实务专业化 C.公关教育通才化 E.公关地位战略化 6.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C)A.1955年 B.1986年C.1987年 D.1988年 7.通才式公关人才一般可视为(A)
A.领导型人才 B.专门人才C.具体人才 D.组织人才
8.与组织无关,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组织影响的公众是(A)A.非公众 B.知晓公众C.行动公众 D.潜在公众 9.公益学校、医院、社会福利工作机构等属于(B)A.互益性组织 B.服务性组织C.营利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10.在知觉偏见的产生原因中,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知觉的影响称为(D)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最高层次的需要是(D)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2.“追星族”、“发烧友”之类的表现是一种(D)A.舆论 B.流言C.时髦 D.时狂
13.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C)A.信誉度 B.美誉度C.知名度 D.可信度 14.组织公关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B)
A.制定公关计划 B.找出差距,发现问题C.制定公关预算 D.确立经营方针 15.公共关系策划流程PDCA工作法中,C指(B)A.计划 B.检查C.总结 D.实施
16.我国政府普遍建立起了信访制度,从公关角度看,它属于下列公关活动业务方式中的(D)A.服务型公关 B.宣传型公关C.社会活动型公关 D.征询型公关 17.“把关人”这一概念源出于(D)
A.《原则宣言》 B.《修辞学》C.《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D.《群体生活的渠道》 18.针对我国边远农村地区文盲率过高的特点,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的媒介事业是(A)A.广播电视 B.报刊C.Internet D.书籍
19.公关调查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这体现了公关调查的(C)A.一致性 B.程序性C.复杂性 D.复合性
20.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又称为(D)A.臆造新闻 B.编造新闻C.捏造新闻 D.制造新闻
21.策划新闻常用的方法是(C)
A.制造危机事件 B.邀请记者采访C.利用名人声望和影响,创造名人效应 D.公益广告 22.用来表示组织与社会各界具有关联性和共同性的公关广告称作(A)A.响应广告 B.观念广告C.公益广告 D.形象广告 23.“顾客是上帝”是一种宣传组织服务宗旨的(C)A.商品广告 B.服务广告C.观念广告 D.形象广告 24.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沟通形式是(A)A.口头语言交流 B.报告C.谈判 D.演讲
25.非正式沟通是一种自由沟通,其基础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C)A.小道消息 B.谣言C.人际关系 D.组织
26.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A)A.标志 B.象征图案C.标准字 D.企业广告 27.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C)
A.行为识别系统 B.视觉识别系统C.理念识别系统 D.企业造型 28.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B)
A.广告定位 B.广告创意C.广告效果测定 D.广告媒介安排 29.现代政府公共关系的本质是(B)
A.政府组织对民众的单向传播 B.政府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C.政府组织对人民的单向传播 D.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双向沟通 30.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英文简称是(D)
A.CIS
B.MIS
C.BIS
D.VIS
一、单项选择题
1.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3.“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4.()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5.()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
B.产品质量
C.产品形象
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A.客体
B.手段
C.主体
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A.热爱的倾向
B.情感的倾向
C.支持的倾向
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量”
B.“质”
C.“度”
D.“信”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16.()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1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
B.时间短,难以深入
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 1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1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两个方面。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20.()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2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A.“企业身份系统”
B.“企业个性系统” C.“企业形象系统”
D.“企业识别系统”
2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2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12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25.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
A.环境意识
B.社会意识
C.个人意识
D.集体意识 2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 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
27.()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2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29.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3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A
5.C 6.B
7.C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16.A
17.C
18.C
19.D
20.D 21.D
22.A
23.C
24.C
25.A 26.A
27.D
28.B
29.C
30.A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
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3.()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4.()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5.()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
B.产品质量
C.产品形象
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
A.环境意识
B.社会意识
C.个人意识
D.集体意识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
B.手段
C.主体
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
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
B.情感的倾向
C.支持的倾向
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量”
B.“质”
C.“度”
D.“信”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
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16.()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1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
B.时间短,难以深入
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
1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1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两个方面。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20.()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2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
A.“企业身份系统”
B.“企业个性系统”
C.“企业形象系统”
D.“企业识别系统”
2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2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12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25.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11
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2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
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
27.“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2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29.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3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C
6.A
7.C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5
16.A
17.C
18.C
19.D
20.D
21.D
22.A
23.C
24.C
25.B 26.A
27.B
28.B
29.A
30.A 1.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
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3.()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4.()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5.()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
B.产品质量
C.产品形象
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
A.环境意识
B.社会意识
C.个人意识
D.集体意识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
B.手段
C.主体
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
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
B.情感的倾向
C.支持的倾向
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量”
B.“质”
C.“度”
D.“信”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
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16.()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1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
B.时间短,难以深入
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
1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1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两个方面。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20.()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2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
A.“企业身份系统”
B.“企业个性系统”
C.“企业形象系统”
D.“企业识别系统”
2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2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12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25.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11
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2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
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
27.“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2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29.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3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31.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3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33.“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34.()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35.()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
B.产品质量
C.产品形象
D.个人形象
36.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
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3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
B.手段
C.主体
D.过程
3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3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4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4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
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4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
B.情感的倾向
C.支持的倾向
D.偏离的倾向
4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量”
B.“质”
C.“度”
D.“信”
4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4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
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46.()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4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
B.时间短,难以深入
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
4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4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两个方面。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50.()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5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
A.“企业身份系统”
B.“企业个性系统”
C.“企业形象系统”
D.“企业识别系统”
5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5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12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5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55.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
A.环境意识
B.社会意识
C.个人意识
D.集体意识
5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
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
57.()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5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59.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
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6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C
6.A
7.C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16.A
17.C
18.C
19.D
20.D
21.D
22.A
23.C
24.C
25.B
26.A
27.B
28.B
29.A
30.A
31.A
32.A
33.B
34.A
35.C
36.B
37.C
38.B
39.A
40.B
41.C
42.B
43.A
44.B
45.B
46.A
47.C
48.C
49.D
50.D
51.D
52.A
53.C
54.C
55.A
56.A
57.D
58.B
59.C
6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是(BCDE)A.舆论B.人才C.公关 D.资金 E.技术 32.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ADE)A.公众 B.个体C.群体 D.传播沟通E.组织 33.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有(ACDE)
A.人性文化的兴起 B.军事技术的突飞猛进C.民主政治深入发展 D.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E.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
34.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有(ABCDE)
A.较为客观公正 B.技术全面,专业性强C.较灵活,适应性强
D.关系较疏远 E.运作成本较高
35.公众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E)
A.整体性 B.共同性C.相关性 D.多样性E.变化性
36.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ABC)A.说服者的条件 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C.问题的排列技巧 D.被说服者的条件 E.问题的性质和内容
37.拉斯韦尔把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ABCDE)A.控制分析 B.内容分析
C.媒介分析 D.对象分析E.效果分析 38.属于公共关系广告的有(ABC)
A.“视顾客为亲属” B.“顾客是上帝”C.“请珍爱大自然” D.“尽情尽畅,永远是××可乐” E.“××可乐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
39.CI计划开发的作业程序所包括的阶段有(ACD)
A.企业实态调查阶段 B.背景因素综合分析与研究阶段C.设计开发阶段
D.实施管理阶段E.反馈整理阶段 40.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有(ABCD)
A.主体的权威性 B.客体的复杂C.目标的独特性
D.传播的优越性E.性质上的民主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以下子系统构成:()。A.理念识别系统
B.思维识别系统
C.运动识别系统 D.行为识别系统
E.视觉识别系统 2.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
A.古代时期
B.近代时期
C.巴纳姆时期 D.艾维·李时期
E.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
A.民意测验
B.传播的内容分析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E.传播的效果分析 4.流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正确流言
B愿望流言
C恐怖流言 D错误流言
E攻击流言
5.根据拉斯韦尔模式,说明传播行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是:()。A.谁传播
B.传播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向谁传播
E.传播的效果怎样
6.加强组织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
A.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系统性
B.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可控性 C.加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预测性
D.促进公共关系工作的成熟性 E倡导公共关系工作的科学性
7.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无意注意 D.晕轮效应
E.刻板印象
8.造就优秀的公共关系领导人才。其定位是()。A.懂管理
B.会策划
C.善传播。D.勤工作
E.能宣传
9.在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A.日期选择
B.安排布置
C.陪同与介绍情况 D.摄影
E.食宿交通 10.公共关系是()。
A.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B.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
C.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D.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E.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持久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ACDE
3.ACD
4.BCE 5.ABCDE
6.ABCD
7.ABDE
8.ABC 9.ABCDE
10.ABCDE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是()。
A.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B.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
C.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D.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E.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持久的过程
2.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
A.古代时期
B.近代时期
C.巴纳姆时期
D.艾维·李时期
E.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造就优秀的公共关系领导人才。其定位是()。
A.懂管理
B.会策划
C.善传播。
D.勤工作
E.能宣传
4.流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正确流言
B愿望流言
C恐怖流言
D错误流言
E攻击流言
5.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无意注意
D.晕轮效应
E.刻板印象
6.加强组织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7
A.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系统性
B.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可控性
C.加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预测性
D.促进公共关系工作的成熟性
E倡导公共关系工作的科学性
7.根据拉斯韦尔模式,说明传播行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是:()。
A.谁传播
B.传播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向谁传播
E.传播的效果怎样
8.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9
A.民意测验
B.传播的内容分析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E.传播的效果分析
9.在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A.日期选择
B.安排布置
C.陪同与介绍情况
D.摄影
E.食宿交通
10.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A.理念识别系统
B.思维识别系统
C.运动识别系统
D.行为识别系统
E.视觉识别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BC
4.BCE
5.ABDE
6.ABCD
7.ABCDE
8.ACD
9.ABCDE
10.A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2.全员PR管理----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的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和公关文化。
43.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是人们彼此间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44.公关评估----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寻找新的问题,确立新的攻关目标,调整原有的公关计划。
三、简答题
1.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3.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4.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5.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
3.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4.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
5.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三、简答题
1.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1)主体的权威性。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主体指各级政府机关及全体公务员。狭义上的主体有两类:一是指那些公共关系性质很强的政府机构;二是以公关命名的政府机构。政府是从社会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特殊社会权威管理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拥有权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同时,政府还具有唯一性。
(2)客体的复杂性。政府公关的客体,即政府公关工作中信息沟通与传播的公众对象。政府公关的客体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部分。内部公众是机构内部的一切工作人员,外部公众泛指政府所面临的广大社会公众,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以及广泛的国际公众。政府公共关系客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显现出极为复杂的结构。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公众,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既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又有各自的特殊利益。
(3)目标的独特性。政府公共关系目标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促进公众的认知是政府公关的首要目标;②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③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其价值追求表现为公共取向。
(4)传播的优越性。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条件最为优越。集中表现在:①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大众传播工具;②政府的组织传播严密有效。
(5)性质上的民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关只能是现代民主政府的传播管理职能。从更深层次看,政府公共关系是民主政府不可缺少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产生的民主政府,我国政府的公共关系作为一项行政传播管理职能,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系为根本依据的。
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
答:(1)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包括劳动群众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其他阶级、阶层或集团。
(2)群众与人民相比,其内涵大,外延小。就是说,本质涵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从范围上看,群众包涵于人民之中,但 12 其内涵更具体、更稳定。人民是个流动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其主体和稳定的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这部分人就是群众。
(3)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凡是人聚在一起均可称之为“群”。(4)受众是传播学的概念,其涵义与公众接近。从广告的角度讲,受众的涵义是指一些东西、信息或资料的接受者。因此,受众是天然内在和消极被动的,这一特性是与大多数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激起较强的公众参与是矛盾的。公关界已趋向把受众划分为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公众特指积极受众。
3.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
演讲是最具公关效果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一个好的演讲的传播优势表现在:
(1)具有较强的劝服效果。演讲使演讲者与活生生的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具有最直接和较强的劝服力。
(2)有效的信息交流。演讲能为演讲者和听众提供现场双向交流的机会,通过现场的反应、交流,有利于达到有效的沟通。双向性和反馈性越充分,信息的交流就越有效。
(3)表现力较强。演讲是“讲”和“演”的结合。当观点、论据和事实的陈述被逻辑地“演绎”和艺术地“表演“出来,就会具备较强的表现力。
(4)有助于提高声望。演讲能够提、高演讲者个人和组织的声望。能够获得公众演讲的机会,并成功地利用这种机会,会有助于提高演讲者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助于树立演讲者的形象。
(5)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演讲总是带着既定的传播目的,具有较鲜明的针对性,当众宣传演讲者个人或组织的观点,直接推销组织的形象,而不借助他人的口或其他媒介渠道。
(6)直接提供权威性资料。演讲者在演讲现场亲口说出来的信息总是被作为第一手的、最具权威性的资料,并常常被其他信息传播媒介视为权威性的资料来源。
4.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又称作“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1)公共关系调查:通过环境分析、舆论分析或形象分析,确定公关的对象和问题。(2)公共关系策划:根据公关问题确定公关目标,制定公关计划和设计公关方案。(3)公共关系实施:根据公关的目标、计划和方案实施各种传播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评估: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寻找新的问题,确立新的公关目标,调整原有的公关计划。
5.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公共关系是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其目标是促进组织发展,因此在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贯彻有效性的原则。首先.要注意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效,不摆形式,不走过场。其次,努力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率。
(2)总体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现代组织要树立自己的形象,要统一观念、全面规划、协调行动。总体性还意味着设计公共关系活动所追求的工作目标要统一,不能偏顾任何一项。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要达到统一,满足公众利益是提高组织利益的前提。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也要统一。(3)符号化原则。符号化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便于记忆。如商标、厂名、厂服是组织的重要标记。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伶组织的形象,是公共关系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公共关系是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其目标是促进组织发展,因此在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贯彻有效性的原则。首先.要注意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效,不摆形式,不走过场。其次,努力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率。
(2)总体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现代组织要树立自己的形象,要统一观念、全面规划、协调行动。总体性还意味着设计公共关系活动所追求的工作目标要统一,13 不能偏顾任何一项。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要达到统一,满足公众利益是提高组织利益的前提。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也要统一。
(3)符号化原则。符号化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便于记忆。如商标、厂名、厂服是组织的重要标记。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伶组织的形象,是公共关系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
答:(1)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包括劳动群众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其他阶级、阶层或集团。
(2)群众与人民相比,其内涵大,外延小。就是说,本质涵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从范围上看,群众包涵于人民之中,但其内涵更具体、更稳定。人民是个流动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其主体和稳定的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这部分人就是群众。
(3)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凡是人聚在一起均可称之为“群”。
(4)受众是传播学的概念,其涵义与公众接近。从广告的角度讲,受众的涵义是指一些东西、信息或资料的接受者。因此,受众是天然内在和消极被动的,这一特性是与大多数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激起较强的公众参与是矛盾的。公关界已趋向把受众划分为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公众特指积极受众。
3.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又称作“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1)公共关系调查:通过环境分析、舆论分析或形象分析,确定公关的对象和问题。
(2)公共关系策划:根据公关问题确定公关目标,制定公关计划和设计公关方案。
(3)公共关系实施:根据公关的目标、计划和方案实施各种传播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评估: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寻找新的问题,确立新的公关目标,调整原有的公关计划。
4.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
演讲是最具公关效果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一个好的演讲的传播优势表现在:
(1)具有较强的劝服效果。演讲使演讲者与活生生的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具有最直接和较强的劝服力。
(2)有效的信息交流。演讲能为演讲者和听众提供现场双向交流的机会,通过现场的反应、交流,有利于达到有效的沟通。双向性和反馈性越充分,信息的交流就越有效。
(3)表现力较强。演讲是“讲”和“演”的结合。当观点、论据和事实的陈述被逻辑地“演绎”和艺术地“表演“出来,就会具备较强的表现力。
(4)有助于提高声望。演讲能够提、高演讲者个人和组织的声望。能够获得公众演讲的机会,并成功地利用这种机会,会有助于提高演讲者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助于树立演讲者的形象。
(5)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演讲总是带着既定的传播目的,具有较鲜明的针对性,当众宣传演讲者个人或组织的观点,直接推销组织的形象,而不借助他人的口或其他媒介渠道。
(6)直接提供权威性资料。演讲者在演讲现场亲口说出来的信息总是被作为第一手的、最具权威性的资料,并常常被其他信息传播媒介视为权威性的资料来源。
5.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政府公共关系既具有公共关系的一般属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公共关系的特殊属性。其特征概括如下:
(1)主体的权威性。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主体指各级政府机关及全体公务员。狭义上的主体有两类:一是指那些公共关系性质很强的政府机构;二是以公关命名的政府机构。政府是从社会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特殊社会权威管理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拥有权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同时,政府还具有唯一性。
(2)客体的复杂性。政府公关的客体,即政府公关工作中信息沟通与传播的公众对象。政府公关的客体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部分。内部公众是机构内部的一切工作人员,外部公众泛指政府所面临的广大社会公众,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以及广泛的国际公众。政府公共关系客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显现出极为复杂的结构。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公众,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既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又有各自的特殊利益。
(3)目标的独特性。政府公共关系目标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促进公众的认知是政府公关的首要目标;②政府开 14 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③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其价值追求表现为公共取向。
(4)传播的优越性。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条件最为优越。集中表现在:①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大众传播工具;②政府的组织传播严密有效。
(5)性质上的民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关只能是现代民主政府的传播管理职能。从更深层次看,政府公共关系是民主政府不可缺少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产生的民主政府,我国政府的公共关系作为一项行政传播管理职能,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系为根本依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
公共关系两大功能:直接功能、间接功能
直接功能:树立组织形象、协调关系网络
间接功能:提高个人素质、优化社会环境 46.组织内设公关部门有何特点?
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高;成本低;难以客观公正。47.Internet对组织公关传播有什么意义?
Internet是现代电脑技术,通讯技术硬件和软件一体化的产物,代表了现代传播科技技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牌。它的出现将根本改变人类的传播意识,传播行为和传播方式,并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48.简述民意测验的基本程序。
1、确定调查目标与对象:确定调查目标、确定调查对象
2、抽样
3、设计问卷
4、实施调查:面访、通讯调查、电话调查、深度调查
5、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1.简述艾维·李对公共关系的贡献?
答: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之父,不仅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而且,他提出的“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使公共关系这门学科从对一些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某些规律性的原则和方法,大大推动了这门学科的发展。
由于时代的局限,艾维·李的咨询指导主要还是凭经验和直感而进行的,缺乏对公众舆论的严密、大量的科学调查。因此,有人批评艾维·李的公关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无科学性。但无论如何,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职业的先驱者的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2.公共关系公司经营的范围有哪些?
答:(1)咨询诊断。(2)联络沟通。(3)收集信息。(4)新闻代理。(5)广告代理。(6)推介产品。(7)会议服务。(8)策划活动。(9)礼宾服务。(10)印刷制作。(11)音像制作。(12)培训服务。
3.简述建立媒介公共关系的意义?
答:组织与新闻媒介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是争取新闻传播界对本组织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以便形成对本组织有利的舆论气氛;并通过媒介实现与大众的广泛沟通,增强组织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媒介公共关系的意义有以下两点:
(1)良好的媒介关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公众舆论。新闻传播机构及人士是社会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把关人”,他们决定着各种社会信息的取合、流量和流向,确定看公众舆论的中“议题,能够赋予被传播者的特殊的、重要的社会地位。
(2)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组织要实现大范围、远距离的沟通必须借助于现代大众传播媒体。与新闻界人士建立广泛、良好的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争取媒介宣传机会的必要前提。
4.简述舆论的五大特征?
答:(1)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意见,是为多数人赞成与支持的;(2)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宁与幸福的问题;(3)舆论 15 本身含有合理性;(4)舆论是有效的;(5)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意见。
5.简述建立和完善企业合理化建议制度的一般原则?
答:合理化建议制度是一种规范化的企业内部沟通制度,旨在鼓励广大员工能够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下情上达,让员工能与企业的管理者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建立和完善合理化建议制度的一般原则是:(1)将合理化建议制度化、规范化;(2)告诉员工如何向企业提建议;(3)设立合理化建议评奖委员会;(4)长期坚持,注重实效。
6.简述广告主题的三个要素?
答:广告主题由广告目标、信息个性和消费心理三个要素构成:
(1)广告目标,是根据企业营销决策、广告决策而确定下来的。广告主题要服从和服务于广告目标,一是要有的放矢,二是要讲求效果,三是要与企业的整体广告策略协调一致。
(2)信息个性,是指广告内容所宣传的商品、劳务、企业和观念,要有鲜明的个性,要与其它的商品、劳务、企业和观念明显地相区别,突出自己的特点。信息个性也可称为销售重点(Sale Point)即“卖点”,在具体的广告诉求中,又称为诉求重点(Appeal Point)。
(3)消费心理,即广告目标和信息个性,要符合消费者某一方面的心理需要。如果不适应顾客的心理欲求,这个主题也就不能成为好的主题。广告主题的三要素构成,不能理解是简单的迭加,而应理解为一种有机的融合,是各要素的相互结合和渗透。
7.要写好新闻稿应掌握哪三个要点?
答:要写好新闻稿,应掌握以下三个要点:
(1)新闻稿的结构。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有三种:倒金字塔结构、并列结构、顺时结构;其中最常见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由导语和事实两大部分组成,导语是新闻稿的灵魂,最新、最重要的内容即包含其中。导语之后是一般的新闻事实,按重要在前、次重要在后的原则排列。
(2)导语的写作。导语在新闻稿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虽然只有一两句语,却要概括一篇新闻中最新最重要的信息,使人只看导语便可了解新闻的基本要点。由此可见,导语的写作是新闻写作中极为关键的方面。
(3)新闻背景材料的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是对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起衬托补充、说明等辅助性作用的材料。
8.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传播研究的5个基本范畴?
答:5W的基本含义:(1)谁传播(who);(2)传播什么(says what);(3)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4)向谁传播(to whom);(5)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 effects)。在对传播的研究中,拉斯韦尔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的五大部分也完全可以视为传播研究的五个基本范畴。(1)传播的控制分析;(2)传播的内容分析;(3)传播的媒介分析;(4)传播的对象分析;(5)传播的效果分析。
9.危机处理包括哪两方面的涵义?
答:危机处理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前者是危机事件的一种特殊形态,即形象危机、信誉危机、舆论危机。后者指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即危机事件发生后(包括政治危机、法律危机、商业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灾变危机等),运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去协助处理危机,做好善后工作,是危机处理的一种辅助手段。
10.简述企业识别系统CIS及其三个子系统?
答:(1)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简称MIS。MIS是企业经营战略、生产、市场等环节的总的原则、方针、制度、规划、法规的统一规范。在设计层面上,MIS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精神标语、座右铭、经营策略等形式。
(2)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简称BIS。BIS是以明确而完善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至企业内部的制度、16 管理、教育、等行为,并扩散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公共关系等动态识别形式。
(3)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视觉识别系统VIS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情报信息,是企业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最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与识别的目的。
以上三个子系统相互推衍依存,共同带动企业经营的步伐,塑造企业独特的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9.试述公关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四、论述题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2.试述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
四、论述题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公共关系的职责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其最基本的职责是:(1)收集信息。公共关系首先要履行收集信息、监督环境的职责,即作为组织的预警系统,运用各种调查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信息、监视环境、反馈舆论、预测趋势、评估效果,以帮助组织对复杂、多变的公众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维持组织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2)辅助决策。公共关系在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要协助决策者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平衡复杂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公众和整体环境的角度评价决策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使决策目标能够反映公众的利益,使决策方案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应变力,使决策实施的效果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3)传播推广。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履行传播推广的职责,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协调沟通。公共关系是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协调沟通机制,即运用各种协调、沟通的手段,为组织疏通渠道、发展关系、广交朋友,减少摩擦、化解敌意、调解冲突,成为组织与各类公众交往的桥梁,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人和”的环境。
(5)提供服务。公共关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工作,它的管理地位和日常业务都具有明显的服务性质。公共关系工作的成效也需要以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来衡量。公共关系通过信息性、传播性、协调性、支持性、辅助性的服务使组织内部运转得更加顺畅、协调,使组织外部环境更加和谐、良好。
2.试述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
电视是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图象的通讯方式。它应用电子技术把静止或活动景物的影象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电信号传送出去使远方能即时重现影象。(1)电视的优势:
①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它用形象和声音表达思想,这比报纸只靠文字符号和广播只靠声音来表达要直观得多。电视这种形象和声音相结合的表达手段,最符合人类感受客观事件的习惯,因而最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②纪实性强、有现场感。它可以对事物作直接目击报道。电视能让观众直接看到事物的情境。这种纪实性使电视报道告别逼真、可信、能使观众生产亲临其境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时间上的同时性、空间上的同位性,对事件的纪实性最强。
③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它与广播一样,用电波传送信号,向四面八方发射,把信号直接送到观众家里。传播速度快,收视观众多,影响面大。
④多种功能、娱乐性强。由于直接用图象和声音来传播信息,因此观众完全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适应面最广泛;而且电视集各种艺术手段和传播媒介之长,是当今娱乐性最强的一种传播手段。(2)电视传播的弱点。
①和广播一样,传播效果稍纵即逝,信息的储存性差,记录不便也难以查询。
②电视节目同样受时间顺序的限制,加上受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使信息的传送和接收都不如报刊、广播那样具有灵活性。
③电视节目的制作、传送、接收和保存的成本较高。
五、案例分析题 周恩来的精彩演讲
1945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曾应重庆“西南实业协会”的邀请,出席他们的一次星期五聚餐会,并准备演讲《当前经济形势》。在此聚餐会之前,周恩来认真阅读了当时重庆的经济材料,并且叫经济学家许涤新同志前去汇报重庆资本家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汇报资本家对于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和官僚资本的态度等等。当时,他曾对许涤新说:“对人家讲话,必须了解对方的活思想,说出话来才不会文不对题。”“如果不抓住对方的活思想,那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星期五聚餐会上,周恩来做了《当前经济形势》的演讲。周恩来先是指出了结束抗战以后的政治问题,然后又谈了发展民族资本和社会经济等问题,最后他详尽地阐明了我党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纲领。听报告的人极其踊跃,不仅座无虚席,而且在讲堂的窗台和窗外,都站满了人,但会场秩序很好,只有周恩来同志的 参考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 周恩来的精彩演讲
1945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曾应重庆“西南实业协会”的邀请,出席他们的一次星期五聚餐会,并准备演讲《当前经济形势》。在此聚餐会之前,周恩来认真阅读了当时重庆的经济材料,并且叫经济学家许涤新同志前去汇报重庆资本家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汇报资本家对于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和官僚资本的态度等等。当时,他曾对许涤新说:“对人家讲话,必须了解对方的活思想,说出话来才不会文不对题。”“如果不抓住对方的活思想,那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星期五聚餐会上,周恩来做了《当前经济形势》的演讲。周恩来先是指出了结束抗战以后的政治问题,然后又谈了发展民族资本和社会经济等问题,最后他详尽地阐明了我党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纲领。听报告的人极其踊跃,不仅座无虚席,而且在讲堂的窗台和窗外,都站满了人,但会场秩序很好,只有周恩来同志的气壮山河的宏亮声音在震荡着。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知识点:
演讲是一种艺术程度较高的传播手段,成功的演讲是从准备开始的。做好演讲的准备。包括了解听众,熟悉主题和内容,搜集素材和资料,准备演讲稿,作适当的演练等。演讲虽然是一种言语的表达,但演讲与平常的讲话不同,需要作较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有准备,首先就是要有调查,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这种调查包括:了解演讲的听众,如他们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背景、意见态度、行为方式等,以此为根据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和内容,搜集演讲的素材,选择合宜的演讲方式。分析评点:
周恩来这次演讲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他十分认真地对待这次演讲、做了大量的调查准备工作是分不开的。周恩来在事前下功夫去阅读当时重庆的经济材料,并且叫经济学家许涤新前去汇报重庆资本家存在的问题和思想动态,汇报资本家对于国民党的经济政策和官僚资本的态度等等情况。真正做到了“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周恩来对许涤新所说的那番话对我们很有启发:“对人家讲话,必须了解对方的活思想,说出话来才不会文不对题。”“如果不抓住对方的活思想,那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这说明,周恩来善于了解演讲的听众,对他们的社会背景、思想动态、意见态度及行为方式等做了透彻的分析研究,以此为根据来确定自己的演讲的主题、内容以及合适的演讲方式?
五、案例分析题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前几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它具体落实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如“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干家谈”等的“千家谈系列活动”;还有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己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参考答案
五、案例分析题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前几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18 它具体落实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如“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干家谈”等的“千家谈系列活动”;还有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己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知 识点:
(1)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政府公共关系工作除了要广泛地了解民意之外,还要尽可能争取公众的了解。这就需要加强政府自身的传播工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公众议政活动除了面对面的对话渠道之外,现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沟通提供了具有更为广泛的参与性的方式。围绕着政府官员“头痛”、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动员公众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
分析评点:
(1)政府与公众的双向沟通的重要性。一个社会的开放度越高,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就越强;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越强,政府机构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就越重要。因此,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机会和有效的方式公开地表达出来,不仅能够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为制定政府政策提供依据。
(2)避免压抑引起的冲突和震荡。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还能使各种潜在社会摩擦与冲突能量在“微调”的状态中得到释放和缓解,避免长期压抑或积聚而引起爆发式的冲突和震荡,从而有利于形成既生动活泼,又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广泛的普及的民主,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议政参政的社会渠道?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8分)
50. 某市一老字号商场最近因销售假冒化妆品被当地媒体曝光。尽管商场对私自改变进货渠道的化妆部经理及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并登报向受害者致歉,予以相应经济赔偿,但未能改变销售额锐减的局面。为此,商场决定委托本市一家公关公司来帮助摆脱目前的困境。
请问:
①如何评价这家商场当前的公关状态?
②如果你是公关公司策划员将如何策划此次公关活动? 分析:
1、这一商场的危机属于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自己卖了假冒产品;
2、已经被新闻媒介曝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3、只是内部处理相关员工;只是向受害者致歉。
4、自己改正的决心,措施,广大公众并不知道,组织处于一种不良的公共关系状态。
参考答案:
1、回答什么是公共关系状态。教材10页。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2、目前该组织处于一种不良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
3、该组织属于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
4、要把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以及改正的相关措施公布出来让广大公众知晓。
第四篇:山东大学网络模拟试题答案公共关系学A卷
公共关系学模拟卷1
一、判断题
1、公共关系概念首出现是1905年。(错)
2、公共关系工作能够指导广告。(对)
3、公共关系古已有之(对)
4、伯纳斯是 C、顾客公众
D、内部公众
22、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23、马斯洛认为,决定人们行为的需要是【 C 】 A、高级需要
B、低级需要 C、优势需要
D、长远需要
24、下列关于流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流行涉及的范围很狭小
B、流行是少数人随从和追求某种生活方式 C、流行是一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现象
D、时髦是流行的一种表现
25、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该组织的【 C 】 A、信誉度
B、美誉度 C、知名度
D、可信度
26、在组织的开创阶段,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 C 】 A、进攻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C、建设型公关
D、维系型公关
27、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D 】
A、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调查——公关检测 B、公关调查——公关检测——公关策划——公关实施 C、公关检测——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 D、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检测
28、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C 】 A、公众代表座谈会
B、资料分析 C、民意测验
D、利用新闻媒体
29、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类型是【 A 】 A、劳资矛盾引起罢工
B、地震引起大楼倒塌 C、重大盗窃事件发生
D、有意诬陷引起报导失误 30、公共关系广告的主要目的是【 D 】 A、推销产品
B、提供服务 C、吸引消费者兴趣
D、树立形象
三、名词解释题
31、产品定位
所谓产品定位就是在潜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为你的产品设置一个特定的位置,这个位置只为你的产品所独占而其他同类产品则不可能拥有。
32、社区公众
是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组织、左邻右舍的居民百姓。也称为区域关系,地方关系。
33、把关人
亦称为“守门人”,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社会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34、PDCA工作法
亦称为四步工作法,即将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和公共关系评估),这四个步骤相互衔接,不断循环上升,形成动态的环状模式。
四、简答题
35、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是什么?
答:从公共关系操作的角度看,一个组织设立公关机构具有以下特点:(1)了解内情;(2)便于协调;(3)效率较高;(4)成本较低;(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条件的制约,难以客观公正。
36、什么是公众?公众有哪些特征?
答:公众即与公共关系学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或组织。其具有以下特征:(1)整体性、(2)共同性、(3)相关性、(4)多样性、(5)变化性
37、什么是CI?它在企业运作中的功能如何?
答:CI是Corporate Identity的简称,是指企业通过传播媒介,以增进社会认同的符号传达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经营哲学向社会大众进行有效传达的过程。其重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企业的市场开拓力(2)强化企业信息的沟通(3)激励企业内部员工的士气(4)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吸收(5)增强金融机构和股东的好感与信心(6)协调经费的合理使用
五、论述题
联系实际分析全员公共关系管理
答:全员公共关系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共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共意识,提高全员公共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
公关工作的成功,不仅需要依靠专职的公关人员的努力,而且有赖于组织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的整体配合。具体包括:
(一)领导的公共关系意识
一个组织的领导,必须对自己组织的声誉和形象承担直接责任。因此,应该具备强烈的公共关系意识,在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中提出公共关系方面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支持和指导公共关系的工作。
(二)全员的公共关系配合
要将公共关系的经常性工作与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公共关系职责,成为工作考核的一项标准。
(三)组织的公共关系氛围
应该在组织内部普及公共关系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一个组织的形象、信誉这种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个人难得,良好的形象能使一个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增值,六、案例分析题
三株公司在95、96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备受社会关注,但是1995年9月三株公司驻杭州地区富阳市的销售主管王某未经杭州三株公司企划部审核,擅自在《富阳报》的一条通栏广告中夸大三株口服液的疗效,致使在以后的短短几天内被各界知名人士严肃指责并刊登在发行量近30万份的报刊上,造成三株公司在全国形象受到严重的影响。
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三株公司所面临困境是否是公共关系危机?什么是公共关系危机?(2)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该怎样处理这种公关危机?
答:
1、(259页)三株公司所面临困境是公共关系危机。公共关系危机主要是指突然发生的、严重损害组织形象、给组织造成严重损失的事件,如公众的指责批评、恶性事故等。
2、(263页)结合实际分析
(一)预防危机
建立灵敏的预警系统;完善企业的管理系统;模拟准备
(二)危机处理过程
危机出现以后,公共关系人员应迅速反映,针对不同公众确立相应的对策及时消除危机。具体步骤有:
(1)果断采取措施,有效制止事态扩大;(2)情况调查,收集信息;
(3)成立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专门机构,制定处理公共关系危机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4)确定新闻发言人;
(5)迅速、扎实、全面开展工作,并安抚好受害者;(6)认真做好检查,切实改进工作。
第五篇:全国2007年1月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
A.人际关系 B.公众关系来源:www.xiexiebang.com
C.团体关系 D.人群关系来源:www.xiexiebang.com
2.作为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结果的要素是()
A.公共关系语言 B.公共关系观念来源:www.xiexiebang.com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舆论来源:www.xiexiebang.com
3.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A.沟通 B.交流来源:www.xiexiebang.com
C.单向交流 D.双向交流来源:www.xiexiebang.com
4.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
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来源:www.xiexiebang.com
B.儒略。凯撒的《高卢战记》来源:www.xiexiebang.com
C.爱德华。伯尼斯的《公共舆论的形成》
D.孔子的《春秋》
5.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
A.爱德华。伯尼斯 B.森特
C.巴纳姆 D.艾维。李
6.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
A.产品性能 B.产品包装
C.产品质量 D.产品价格
7.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
A.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
C.控制公众 D.告知公众
8.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公共关系专著是()
A.《舆论》 B.《公众舆论的形成》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公共关系学》
9.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55年 B.1956年
C.1986年 D.1987年
10.从管理作用看,公关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的是()
A.“中心”角色 B.“中介”角色
C.“决策”角色 D.“计划”角色
11.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A.热情心理 B.自信心理
C.开放心理 D.创新心理
12.假日出现的旅客高峰、招生考试时出现的考生及家长等属于()
A.目标公众 B.临时公众
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13.竞选中的各种助选团体、工商业中的集团消费者、订购者属于()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
14.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属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中通用的是()
A.人民 B.群众
C.人群 D.受众
15.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安全的需要 B.社交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16.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是指人的()
A.需要 B.态度
C.知觉 D.心理
17.从“喇叭裤”到“健美裤”表明流行的特点具有()
A.两极性 B.新奇性
C.时效性 D.周期性
18.组织公关管理中的传播技术因素实际上就是指()
A.媒介技术 B.媒介体制
C.经济技术 D.工作条件技术
19.组织公共关系属于较稳定和安全的状态,则其应处的形象地位是()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20.某体育运动产品生产企业,以著名球星为其新产品的广告代言人。这一企业主要在树立自己的()
A.人员形象 B.文化形象
C.媒介形象 D.标识形象
21.传播学界认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间,关于大众传播威力研究中最流行的观点是()
A.魔弹论 B.有限效果论
C.适度效果论 D.最低效果法则
22.“5W模式”的提出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 B.拉斯韦尔
C.麦库姆斯 D.麦克卢汉
23.情态语言的主体是()
A.耳语 B.颈语
C.眼语 D.唇语
24.公关活动的首要环节是()
A.公关策划 B.公关调查
C.形象设计 D.公关广告
25.发布新闻的原则是()
A.坚持实事求是 B.追求新颖
C.具有轰动效应 D.强化感染力
26.广告“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属于()
A.形象广告 B.观念广告
C.响应广告 D.公益广告
27.谈判各方简要亮出自己的基本想法、意图和目的,以求为对方了解,这属于谈判的()
A.导入阶段 B.明示阶段
C.概说阶段 D.亮相阶段
28.企业内刊是企业自行编辑、出版、发行的一种()
A.大众媒介 B.非大众媒介
C.准大众媒介 D.超大众媒介
29.企业标志在视觉传达中的基本功能是()
A.传递性 B.识别性
C.认同性 D.亲合性
30.决定广告策划成败的关键是()
A.广告定位 B.广告创意
C.广告诉求 D.广告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理解这一命题的角度应当包括()
A.公共关系的形象性质 B.公共关系的舆论性质
C.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 D.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E.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32.专业的公关人员必须具备的公共关系观念应当包括()
A.社会意识 B.公众观念
C.形象观念 D.互惠观念
E.整体意识
33.树立组织形象的意义在于()
A.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
B.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产
C.良好的组织形象能够激励士气
D.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有形资产
E.良好的组织形象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组织社区环境
34.根据公众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公众分为()
A.正式公众 B.非公众
C.潜在公众 D.知晓公众
E.行动公众
35.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具有的特点有()
A.有共同话题 B.参与议论过程
C.自发性 D.松散性
E.层序性
36.组织公关效果评估中,新闻舆论分析报告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A.新闻报导趋势分析 B.新闻报导量分析
C.新闻报导质分析 D.新闻报导舆论分析
E.新闻报导时机分析
37.下列属于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的有()
A.书籍 B.电子邮件
C.电子报纸 D.报纸
E.杂志
38.下列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有()
A.设置奖学金 B.捐赠慈善机构
C.修建希望小学 D.资助贫困大学生
E.资助学术研讨会
39.口头语言交流的一般特点有()
A.直接性与随时性 B.双向性与反馈性
C.情感性 D.主观性
E.真实性
40.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
A.内求团结 B.外求发展
C.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E.提高企业发展潜力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1.公共关系职责
42.公关协会
43.公关活动方式
44.公关危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5.简述公共关系的辅助决策职责。
46.社会组织聘请公关顾问时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47.组织公关活动的业务方式有哪些?
48.在政府公关中,如何做到政务活动公开?
五、论述题(10分)
49.试述实施组织全员PR管理的基本要求及现实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8分)
50.甲电子企业为了适应新的市场要求,开辟一条新的生产线,生产电子智能玩具。商品一上市,就受到广大家长及孩子的欢迎与好评,销量一路攀升。见此情形,同为生产电子产品的乙企业心有不服,派人买了甲企业的一部分电子玩具,买回后将其重新拆装,致使玩具功能失灵;同时乙企业在社会上制造此电子玩具质量不过关的舆论,使甲企业声誉受 到强烈影响,产品销量急剧下降,产品大量滞销。
问:①乙企业的行为是否正当,为什么?
②甲企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