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浅析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浅析
一、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性质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性质属于管理独立型的地方性的非公募基金,是非营利组织的一个重要机构,主要靠捐赠收入来获取资金,其后再有自有资金运作增值及后续捐助。如某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独立法人,原始注册金额为400万元。组织形式为基金会与校友会合署办公;大部分基金会的人员支出均由大学负担。即对外是非营利组织基金会法人,独立运作、独立财务、独立审计、独立税务、法人责任;对内是学校内部的一个机构。如图1所示:
现代的基金会将其功能扩展至更宽广的公共领域,如学术研究、医疗保健、环境保护、以及艺术、音乐、体育水准的提升等,均是现代基金会推动的公益工作。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是按照民政部、审计署管理司的规定,基金会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为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募集资金;二是按照章程管理与使用资金;三是通过专业的理财使资金增值。教育基金会具有社会性、实用性及差异性。其中,社会性体现为无利润目标,是促进社会的健全发展。实用性体现为社会的再分配,为高校拓展资源,共促发展,以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桥梁,以活动为载体来实现募捐工作。如某校校友工作办公室联合学校网络中心推出全新的校友总会网站、校友社区;校友免费电子邮箱;完善和补充校友资料数据库,新增校友信息近5万条(近千名海外校友信息);建立了100个校友QQ超级群;开通了校友总会英文版网站。高校与校友的良性沟通是学校加强正外部性的催化剂,校友关系的本质就是关系资源,正如很多学子选择“扩大的耶鲁”,是看重耶鲁卓越的校友资源。差异性体现为资产规模与个体差异、捐赠收入与个体差异、资助金额与个体差异。
二、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及应用技术分析
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是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是能够可持续地对受益人负责,并使之信任基金会,树立良好形象,使整个社会在再分配过程中更加和谐。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所采用的会计制度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其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国外很多基金会采用权责发生制。基金会是兼有事业单位形式和具有企业管理实质的一种社会团体组织,其财务管理内容是围绕基金本金这个基本点进行专项管理及资金运作、监督、维护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一)筹资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的郑文珊曾经引用孙子兵法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说明筹资管理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和基金会的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重视筹资工作,明确筹资是为了学校发展,与捐赠者达成多赢局面,而不是仅仅寻求资金帮助。
(1)配合教育政策及高校办学理念,做出详实的筹资计划。如图2所示:
图2 筹资规划图
(2)筹资捐款的形式,以货币、实物、基建为主。货币捐赠主要指支票、电汇等最通用的方式,主要涉及人民币、港元、美元;实物捐赠指图书、设备等固定资产;基建捐赠(主要是冠名的建筑大楼)。
(二)捐赠项目管理 基金会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项目管理,因此,财务管理必须围绕项目管理展开工作。基金会通常将每笔捐款设为一个捐赠项目,以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项目负责人应对捐赠资金使用负全责,捐赠项目完成后,受益方应向基金会办公室提交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汇报。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批程序,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各级领导应有明确的金额审批权限,对于大笔款项的使用必须由理事会来决定。项目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基金会的项目管理与大学的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有共同之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调动院系筹资的积极性。由基金会项目管理部门协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实行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捐赠协议的规定,对项目经费开支及预期成果,进行具体安排,并书面上报相关的管理部门,保证捐款项目的使用效益。
(三)收支管理 具体为:
(1)收入管理,捐赠收入与投资收益为基金会主要收入。捐赠的货币以人民币为本位币,会计摘要体现捐赠方名称,根据捐赠协议,长期捐赠者独立立项,一次性捐赠者入统一捐赠项目。捐赠物资由基金会办公室专人管理并建立仓库实物账。如某校基金会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
年度收入是衡量基金会获得资源的总体实力水平,净资产反映组织的资产规模。政府拨款占收入比例,是测量政府与基金会的密切关联程度,该校基金会是通过民政局批审的基金会,没有依赖政府拨款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业务活动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及项目管理收入;捐赠收入占收入比例测评基金会收入与社会捐赠、赞助者的关系,借以分析基金会依赖捐赠的程度,2009年及2010年的总收入增长率分別为124.64%、158.39%。说明学校依赖的社会捐赠,尤其体现在校友捐赠迅猛发展方面,其原因在于基金会2007年成立,经过2年大力宣传以及主动联系校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支出管理,公益事业支出为基金会的主要支出。基金会的支出应严格执行《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即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 70%,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基金会管理办法》第9条: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在基金利息中开支,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 10%。表2为某校的2008—2010年工资福利、行政办公、公益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的情况:
基金会的工资福利及行政费用占总支出比均达不到2%,远低于不高于10%的标准,首先,说明基金会行政支出控制严谨,应该继续保持,但同时基金会也应该认识到该项指标控制得好得益于基金会的大部分工作人员编制在高校公共关系处和财务处,工资福利费都由财政拨款统一支付,且基金会的很多经费和高校某些拨付项目叠加节省了。其次,该校基金会的合同工只有1名,其他三名是退休返聘的老师,是在针对校友会工作的,目的在于联系校友,合同工的工资福利管理,待遇过低,不易吸引人才,对基金会的长期发展也是无利的。高校基金会公益性支出主要指奖助学金的支出比较大,高达95%以上,说明捐赠惠及人比较多,比如一些航模、车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名次离不开捐赠资金的支持。另外,筹资费用率下降,基金会的筹资每年规模不一样,筹资的数额与校友有很大关系,依赖校友捐赠的项目筹资费用较低,依赖社会捐赠并处于和学校有合作关系的筹资费用较高。
(四)基金保值与增值 捐赠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是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基金的投资根据《基金会管理办法》第六条:基金会不得经营管理企业,必须“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来实现基金的保值与增值。基金增值部分,在列支风险金、证券交易相关费用和印花税等费用后的余额,一般自动增加到原基金项目中;对于特定项目的受托理财,其净收益作为该特定项目的投资收益。表3为某校基金会主要投资情况。
从表3中看出,高校基金会的资金操作面狭窄,多数选择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增值方式单一。这本身有两个问题:第一高校严格遵循安全这一原则来执行资金操作,而且基金会的财务操作人员本身并不是专业投资人员,兼岗管理很难做到最大限度资金增值。第二,对于一般大型捐赠项目,资金出资人和项目负责人协商,指定增值方法及用途。如某校2010年12月受赠3000万,其中1000万用于公租房建设,其银行投资收益及后续使用校内租赁收入用于学生助学金支出。在捐赠到账,仍未明确开始建设时期,基金会财务人员将其用于购买2011年银行乾元理财产品,一个月的收益为:3000*3.77%/12=9.4356万元,税后9.4356*(1-25%)=7.0767万元。虽然银行理财产品让基金会达到了保值的目的,但是增值仍是弱项。
很多高校基金会只是作为高校的一个管理职能部门,并不重视资金的运作,投资规模小,多数是银行存款收益,没有充分展示资金增值的特点,而国外很多高校基金发展非常成熟,资金沉淀庞大,资金收益一般至少10%,图3是哈佛大学的保本基金产生的收益十年间,从21%上升到31%,成为学校收入的最大份额,可见国外的专业人员对基金的操作是炉火纯青。
图3 来源于哈佛大学基金会的收入分析报告
(五)基金会捐赠激励 高校基金会实施捐赠配比激励的目的是为鼓励各部门、学院和个人为支持学校事业发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促进学校更好地吸引社会捐赠,学校用自筹资金设立筹资奖励金,建立校、院两级筹资体系;充分调动学院筹资的积极性,扩大高校的筹资规模和能力;由院系筹措的资金,由院系负责,给院系自主权,在资金的审批、资助方向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配权。如某校基金会2008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目7项,可配比金额为 415.25 万元,获得配比金额为420万元;2009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23项,可配比金额为1121.15万元,获得配比金额1009万元;2010年基金会可获得配比项目43项,可配比金额为5690万元。如图4所示:
图4 某校2008-2010年基金会配比项目及金额情况
由图4可知,2010年配比项目及配比金额较之前显著增加,应对组织捐赠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以促进和激励捐赠工作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同时,高校基金会可以引入专业筹款机构,拓宽筹资渠道。
(六)内外监控及财务信息披露 基金会的资金使用如图5所示:
图5 捐赠资金的管理三方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内,培养高校基金会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学习法律法规,针对专业岗位进行继续教育,有条件进行国内外交流及人员培训。对外,严格按照捐赠协议支出项目。基金会应该要求申请资助的单位在申请资金时进一步细化用途,从源头上加强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管理;应该对资金拨付后的最终使用结果予以追踪检查,从实际效果实现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管理。并在网上公布基金会使用情况,增强后续投资几率。财务信息披露方面,基金会信息披露方面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每年都按照要求请民间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后在民政局网站上公布年度报告,接受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查阅基金会每年的总收支,信息相对而言具有对称性。笔者建议该校基金会从提高公信度的角度上,在基金会的网站上披露以下信息:提供关于资产的来源、分配和使用的信息,要有准确、完整、真实的收入支出明细表,筹集资金以及满足其筹集资财活动能力的展现;提供基金会财政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提供基金会组织业绩的体系及评价等。
三、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财务管理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管理混乱 基金会的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型为主,高校基金会人员为兼岗居多,人员配置不足。为此,笔者建议专人管理基金会,专人筹划安排资金,严谨管理收支,这样资金使用效率才能提高。
(二)免税执行力度不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比如广东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没有对口减免企业的税额,在税收方面,没有给企业带来较明显的免税。
(三)教育发展基金会评价体系不健全 笔者建议为项目执行度打分,业务执行占50%,财务管理占40%,具体事务占10%。其中业务执行指奖助学金及资助比赛等团体活动项目关于预算和绩效的契合度;财务管理指项目的资金运行以及会计凭证账簿的管理、经费收支的合理性;具体事务指环绕项目开展的组织情况以及行政支出。
总而言之,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培育方向应该是独立创新,创造自己的独特品牌,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分工,专业运作,自我监督,完善组织体系,共同推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基金会财务管理
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基金会的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基金会工作的正常运行,依照《基金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关于印发<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和本基金会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财务管理制度。
第二条财务管理原则:
(一)坚持理事会统筹管理、理事长领导、财务部门具体实施的财务管理原则;
(二)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原则,制止奢侈浪费行为;
(三)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定期向公众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坚持合理使用资金,保障资金安全,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条 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审批权限、财务监督等。
第二章预算管理
第四条
基金会各项收入和支出必须纳入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第五条基金会每年年初要根据上年基金余额情况、本年工作计划等编制预算。预算要经本基金会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六条
年初预算要把捐赠人限定用途的公益支出和非限定的公益支出分列预算,非限定用途的捐赠,要提出当年具体项目支出计划。
第七条
当年支出项目需要追加或调整预算的,单个项目资金在万元(含)以内,需要经秘书长、监事(或监事长)、理事长审批;单个项目资金在万元以上,需经召开理事会研究。【基金会可根据自身实际,由理事会审核议定】
第八条 每年年终要做好预算工作,编制预算报告,向本基金会理事会和监事(或监事会)报告,同时向业务主管单位、登记机关报送有关报表,接受审计部门监督。理事会应定期听取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第三章收入管理
第九条按照有关规定,本基金会设立专用账户,对基金会的收入实行专门管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审计监督。基金会募集资金、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第十条本基金会的收入主要包括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捐赠收入是指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包括捐赠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所得。投资收益是指因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净损益。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如利息、固定资产处置净收入、无形资产处置净收入等。基金会接受捐赠,应当与捐赠人明确权利义务,并根据捐赠人的要求与其订立书面捐赠协议。
第十一条专项资金进入基金会账户后,应单立科目、单设账户,并严格按照捐赠单位(或捐款人)与本会签署的捐赠协议执行。按照协议要求,定期向捐赠单位(或捐款人)报告该基金的使用情况。
第十二条凡收到捐赠所得现金或者支票,应当立即向捐赠者开具捐赠专用收据,并将现金或支票及时缴银行入账。
第十三条捐赠物资需及时开具捐赠物资票据,并建立捐赠实物收支账册,登记物资品种、数量及金额。
第十四条基金会接收非现金捐赠收入,按照以下方法确定入账价值:
(一)捐赠人提供了发票、报关单等凭据的,应当以相关凭据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捐赠方不能提供凭据的,应当以其他确认捐赠财产的证明,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
(二)捐赠人提供的凭据或其他能够确认受赠资产价值的证明上标明的金额与受赠资产公允价值相差较大的,应当以其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三)捐赠人捐赠固定资产、股权、无形资产、文物文化资产,应当以具有合法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评估作为确认入账价值的依据。无法评估或经评估无法确认价格的,基金会不得计入捐赠收入,不得开具捐赠票据,应当另外造册登记。
第十五条 基金会的捐赠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基金会理事、监事以及专兼职工作人员不得私分、侵占、挪用。
第十六条 基金会接受捐赠应当确保公益性,附加对捐赠人构成利益回报条件的赠与和不符合公益性目的的赠与,不应确认为公益捐赠。
第十七条 基金会应当严格区分交换交易收入和捐赠收入。通过出售物资、提供服务、授权使用或转让资产包括无形资产等交换交易取得的收入,应当记入商品销售收入、提供服务收入等相关会计科目,不得计入捐赠收入。
第十八条 基金会投资收益必须全部足额纳入统一账户进行管理,并确保用于符合公益宗旨的方向。
第十九条 基金会专项基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专项基金列支管理成本时,捐赠协议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捐赠协议未约定的,除了为实现专项基金公益目的确有必要之外,一般不超过该专项基金总支出的10%。专项基金的收支应当全部纳入本基金会账户,不得使用其他单位、组织或个人账户,不得开设独立账户和刻制印章。专项基金不得再设立专项基金。
【基金会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或进行补充】
第四章支出管理
第二十条基金会的财产将严格按照本会章程中业务范围的规定进行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并严格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第二十一条基金会的支出包括公益事业支出、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行政办公支出和其他费用。
第二十二条基金会用于公益事业支出包括直接用于受助人的款物和为开展公益项目发生的直接运行费用。项目直接运行费用包括:
(一)支付给项目人员的报酬,包括:工资福利、劳务费、专家费等;
(二)为立项、执行、监督和评估公益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差旅费、交通费、通讯费、会议费、购买服务费等;
(三)为宣传、推广公益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广告费、购买服务费等;
(四)因项目需要租赁房屋、购买和维护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所发生的租赁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等;
(五)为开展项目需要支付的其他费用。第二十二条
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包括:
(一)工作人员工资、福利费、社会保险(障)费(含离退休人员)、住房公积金;
(二)担任专职工作理事的津贴、补助和理事会运行费用。
第二十三条
行政办公支出包括:组织日常运作的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会议费、广告费、市内交通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费、资产盘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因预计负债所产生的损失、审计费、以及聘请中介机构费等。
第二十四条捐赠协议和募捐公告中约定可以从公益捐赠中列支项目直接运行费用、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的,按照约定列支;对于没有约定的:
(一)项目直接运行费用,不得超过本基金会规定的标准支出;
(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从公益捐赠中列支。
第二十五条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应当累计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第二十六条公益事业支出管理:
(一)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二)属于定向捐赠的项目支出由基金会按照捐赠单位(或捐赠人)与本会签署的捐赠协议执行,捐赠协议在双方负责人签字后生效,凡协议中已列明资金使用范围、金额和支付时间的,在协议生效后即执行;
(三)属于非定向捐赠的项目支出需经理事会批准方可执行;
(四)基金会财产必须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如执行过程中出现违反规定用途的情况,应当立即停止执行并报理事会裁决。
(五)基金会对公益捐赠的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管控,确保受赠款物及时足额拨付和规范使用。
第二十七条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管理:××××××【由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二十八条公益项目直接运行费用支出管理:××××××【由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二十九条直接用于受赠人的公益支出管理:××××××【由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五章票据管理
第三十条本基金会票据主要涉及捐赠票据、支票。【根据实际情况,基金会自行补充】
第三十一条基金会捐赠票据管理:
基金会捐赠票据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布的相关法规规章和制度执行;健全捐赠票据内部管理制度,设置管理台账,由专人负责捐赠票据的领购、使用登记与保管,并按规定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捐赠票据的领购、使用、作废、结存以及接受捐赠和捐赠收入使用情况。
(一)捐赠票据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捐赠票据是捐赠人对外捐赠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申请捐赠款项税前扣除的有效凭证;
(二)基金会在实际收到捐赠后据实开具捐赠票据。捐赠人不需要捐赠票据的,或者匿名捐赠的,也应当开具捐赠票据,由基金会留存备查;接收非现金捐赠应当在完成受赠财产接收程序后方能确认收入并开具捐赠票据。
(三)基金会应当按票据号段顺序使用捐赠票据,填写捐赠票据时做到字迹清楚,内容完整、真实,印章齐全,各联次内容和金额一致。填写错误的,应当另行填写。因填写错误等原因作废的票据,应当加盖作废戳记或者注明“作废”字样,并完整保存全部联次,不得私自销毁;
(四)捐赠票据的领用单位不得转让、出借、代开、买卖、销毁、涂改捐赠票据,不得将捐赠票据与其他财政票据、税务发票互相串用;
(五)捐赠票据的使用、登记与保管接受同级登记管理机关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十二条捐赠票据的适用范围:
(一)基金会接受用于其业务范围内的公益事业都要开具捐赠票据;
(二)下列行为,不得使用捐赠票据: 1.集资、摊派、筹资、赞助等行为;
2.以捐赠名义接受财物并与出资人利益相关的行为; 3.以捐赠名义从事营利活动的行为;
4.收取除捐赠以外的政府非税收入、医疗服务收入、会费收入、资金往来款项等应使用其他相应财政票据的行为;
5.按照税收制度规定应使用税务发票的行为; 6.受赠财产未经基金会验收确认,由捐赠人直接转移给受助人或者第三方的;
7.非现金捐赠,且无法评估或经评估无法确认价格的; 8.交换交易收入;
9.财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
严禁转借、转让、代开、买卖、涂改、毁损、串用票据和超出规定项目、范围、标准使用捐赠票据。
第三十四条
领购捐赠票据时,应当检查是否有缺页、号码错误、毁损等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及时交回财政票据监管机构处理。
第三十五条
遗失捐赠票据,应及时在区县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声明作废,并将遗失票据名称、数量、号段、遗失原因及媒体声明资料等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妥善保管已开具的捐赠票据存根。
第三十七条
对保存期满需要销毁的捐赠票据存根和未使用的需要作废销毁的捐赠票据,应登记造册,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由同级财政部门组织销毁。
第三十八条
基金会撤销、改组、合并,在办理《财政票据领购证》的变更或注销手续时,应对已使用的捐赠票据存根及尚未使用的捐赠票据登记造册,并交送同级财政部门统一核销、过户或销毁。
第三十九条
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基金会支票管理:××××××【由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六章审批权限
第四十一条理事会审批权限:××××××【由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四十二条理事长审批权限:××××××【由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四十三条经理事长授权,秘书长审批权限:××××××【由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四十四条公务借款,按以上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
第七章财务监管
第四十五条支出超过预算总额_%以上的,理事长要在理事会会上说明理由;理事会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章程规定决策不当,致使基金会遭受财产损失的,参与决策的理事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四十六条财务部门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定期编报相关会计信息资料,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四十七条按季分析收支情况,定期向理事会报告相关收支预算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十八条严格报销手续。坚持一事一报,及时报销,保证支出行为的完整性。报销单据必须是正式发票且符合财务规定,有用途标注、经办人员、领导签字和相关附件。对不真实、不合规和违反财务制度的支出,财务人员应拒绝办理或者按职责予以纠正。
第四十九条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岗位责任制。实行会计、出纳岗位分设,出纳以外的会计人员不得保管现金、有价证券和银行票据;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严禁由一人办理货币财务业务的全过程。未取得会计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第五十条 财务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必须在_日内将本人所从事的财务会计工作全部移交接替人员。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本制度由本会理事会负责解释。第五十二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或与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本制度自本会理事会通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例谈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问题及对策
梁玉超 刘婧一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4月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理事会各位理事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基金会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筹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内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工作趋于成熟;发展项目内容丰富、参与广泛、公益性强;基金会行业知名度稳步提升。为华北电力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校教育基金会成立时间短,人员队伍专业化不足,基金管理运作经验较为缺乏,与国内一流大学的基金会工作尚有较大差距。为此,基金会先后参加了东北地区高校校友暨教育基金工作研讨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第十五次年会、第五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及北京市民政局举办的多次基金工作交流研讨会,并先后赴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教育基金会参观考察,尤其是通过申报2013年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评估等多项学习交流活动,逐步产生了对当前高校教育基金会工作体制及各项管理机制的深入思考,进而提出了一些改进教育基金会各项工作的优化机制、指导措施和建设性意见,这些问题和意见有些我校独有的,有些则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为此,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高校教育基金会管理人员提供参考,进而为谋划高校教育基金会今后发展路径,实现新时期基金工作宏伟目标,推动教育基金会工作高速、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组织机制问题
当前我校教育基金会是非营利性的独立社团法人,在主管部门北京市教委和登记机关北京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在基金会理事会和监事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教育基金会应在组织体制上独立于华北电力大学之外,但基于高校教育基金会特殊的工作性质又离不开大学各部门的紧密配合。目前,由于基金会缺乏与大学各部门规范、成熟的沟通机制,造成了基金会与大学各部门工作沟通、联系不足,导致一些工作和制度难以有效开展和落实。
同时,大学教育基金会开展筹款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校友群体,这又造成了基金会部分工作与大学校友部门工作职能的交互重叠,在与社会企业的沟通联系上又需与校企合作部门紧密联系,但目前我校基金会与校友办及校企办在组织结构及管理人员配备上相对独立,同样也造成了部门间工作合作效能低的局面。
目前,教育基金会财务工作建设还不甚成熟,财务报销以及批量放款工作仍依赖大学财务部门,基金会部分运作项目的用款申请及支出管理工作均由大学财务处代为办理,这就将本应由基金会负责的部分项目运作职能转移给了大学财务处承担,不利于基金会财务及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基金会组织构架中做出以下转变:
1、扩充基金会理事数量、丰富理事会成员构成。为加强基金会与大学其他部门的工作联系,构建成熟、有效的沟通机制,基金会理事会成员应涵盖分管大学各部门工作的校级领导以及与基金工作联系紧密部院处室的负责人。另外,为加强基金会的社会筹资能力,理事会还应吸纳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业内专家、领导和知名企业家。通过扩充理事会数量和丰富成员构成,在基金会的领导层面着力解决与大学各部门及社会企业的沟通交流问题。
2、整合基金会、校友会、校企合作办工作资源,形成机构规整、领导有力、合作紧密、分工明确的高效力对外联系部门。通过对兄弟院校教育基金会的走访学习,我们了解到国内大部分高校教育基金会通过以大学基金工作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组织形式,与校友会、校企合作办(校董事会秘书处)等共同隶属于大学发展规划处或对外联络处等部门。在保证教育基金会社团组织独立性的情况下,有效整合了基金会与校友联系、校企合作的工作资源,统一了与校外工作对象的联系渠道,在保证校友、校企、基金工作高效开展的同时,也减少了部分接待任务,节省一笔可观的招待经费。
3、进一步改进教育基金会财务工作模式,加快形成组织独立、职责明确、规范基金会发展的强力部门。根据捐赠协议内容,基金运作项目均是由捐赠方委托教育基金会执行并监管,因此,基金会财务部门应严格遵照协议内容完全承担起基金运作项目的财务支出及报销审核工作。同时,基金会财务部门应在人员设置及工作职责上与校财务部门逐步剥离,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基金会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保障基金会财务制度健全、账目清楚、材料齐备。二.劝募机制问题
作为连接大学教育基金会与社会企业、个人的纽带,与社会各方面直接发生互动关系重要环节的劝募工作在基金会的运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劝募工作是大学教育基金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其自主性募资程度、劝募文化理念、劝募对象群体等问题尤为重要。为加强我校教育基金会资金劝募工作,提高资金募集额度,推动资金募集工作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此,今后基金会工作中应着重推动以下几方面建设:
1、建设校院两级资金劝募体制,进一步整合校内资源,明确部门劝募责任。良性、可持续的资金劝募工作依靠对校内各项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因此,资金劝募工作应着重在具有优质资源的校内各学院、系部、实验室中展开,通过建立校院两级劝募体制,明确各单位资金劝募工作负责人,充分发动这些优质资源单位的资金劝募力量,逐步形成由大学基金会给予信息参考及业务指导,校内各二级单位全力推动资金劝募工作的良好校内劝募环境。
2、建立教育基金合作企业促进会,开展校企双赢、形式多样的劝募活动。以教育基金会作为发起单位,联合能源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及与我校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建立教育基金合作企业促进会,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员活动,如定期向会员单位发送国家行业政策信息、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信息、成员单位商业供求信息等或定期举行促进会发展座谈会、公益慈善晚宴等活动,在给企业提供商业接洽、渠道拓展的同时,夯实校企合作及资金劝募基础。
3、推行专职筹资人制度,建设多地区、专业化的劝募队伍。基金会的资金劝募工作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公益文化环境及劝募人的专业化素质有着很大关系。基于教育基金会目前发展现状,短时间内无法建立起遍布全国、人员庞大的地区分会。因此,现行条件下推行教育基金会各地区专职筹资人制度,对促进基金会资金劝募工作,多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办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基金会通过推行专职筹资人管理制度,广泛招募各地区、各行业中有意为我校基金工作筹措资金的有识之士,通过表彰奖励、正式聘用等方式回馈专职筹资人,在减少劝募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募集基金发展资金。三.劝募机制问题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是使工作人员长期保持高效率工作状态的前提,是基金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在今后的基金会工作中要大力推行基金会工作奖励办法,此外,在实施各项奖励机制的过程中,要把集体激励与个人激励综合运用起来,要在经济利益奖励的基础上大力运用文化价值奖励。
1、依托募款激励基金项目,给予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物质奖励。基金会应大力发展募款激励基金项目,激励基金的奖励以集体奖励为主、个人奖励为辅,激励基金的大部仅限于促进本部门工作发展使用,在调动基金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减少了各部门行政经费支出,以取得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多种奖励举措并用,大力运用文化价值奖励。在大力推行物质奖励机制的同时,基金会应与党办校办、人事处、科技处等职能单位充分合作,在教职工工作表彰、教职工绩效考核工作及科研人员工作量考核工作中,加入基金工作量的计入办法和绩效考核条目,发展多种形式的基金工作奖励机制。当前阻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的问题还有不少,克服这些障碍,需要借鉴国内外相关同业经验,并结合国情和高校实际,推动教育基金会的各项机制建设。制定符合本校自身发展的教育基金管理机制为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高等教育开辟多样性途径,在这方面,还需要各个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工作实践中取得探索性经验。
第四篇: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比较
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比较及思考
邢相勤 丁苗苗 刘锐
一、中美两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简介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是指由高校依法成立的,通过募集资金、项目管理、资金运作等合法运作程序获得资金,支持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行政系统管理方式使政府和社会并未将“融资能力”作为高校领导任命与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的“获赠能力”也没有纳入大学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起源于19世纪。与华尔街上的其他商业基金不同,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是非政府、非营利的公益性组织。因此,其对基金的运作并不以营利为目标,而是在“谨慎人”(Prudent Man)规则下,通过基金投资的回报,实现公益性目的——在高校设立奖学金、教授研究基金、兴建教学基础设施等。高校校长的“融资能力”和高校的“获赠能力”已成为美国政府和社会评价高校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的比较
本文将从资金募集机制、管理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政策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对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进行比较论述。
(一)资金募集机制的比较
资金募集机制是通过精心策划捐赠项目,以实现筹集资金目的的程序和规定,主要包括募集对象、募集形式、募集机构、募集项目、捐赠类型等要素的设定。
募集对象的比较。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募捐对象主要是校友。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募捐对象比较广泛,他们调动广大社会力量,甚至海外力量开展资金募集工作。如斯坦福大学在香港设立专门的筹款办事机构,拓展海外市场。
募集形式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资金募集常常以校庆为载体。而对常年小额捐赠的形式和非校庆期间的大型筹款活动的策划重视不够。美国高校将大型募捐和常规募捐活动有机结合。大型募捐活动是制定一个中长期计划和具体筹款数目,并组织落实。如耶鲁大学设立2006——2011年为期5年的35亿美元筹款运动。截止2011年6月30日,35亿美元的项目已经筹款38.81亿美元。这是一个完善而科学的项目,包括时间进度、预期的捐赠对象分析、向捐赠者公布详细的捐赠项目和目标金额等。常规募捐活动则是以常年小额捐赠为形式,目的是提高包括校友在内的公众捐赠意识。
募集机构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与校友办、发展联络办公室等合署办公的形式较多,与校友工作衔接开展筹资活动。美国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筹资办公室,属于独立机构,如哈佛大学设立专门负责捐赠的部门——哈佛大学基金会、哈佛大学校友联合会和学校开发办公室,同时哈佛大学的14个学院也是募集资金、接受在线捐赠的重要载体。
募集项目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根据高校发展需求和捐赠数额等特点,设立种类多样、层次各异的募捐项目推荐给捐赠者选择,如校园基建、教学科研、奖助学金、校友基金等。美国高校除了设立常规的募捐项目外,还开发一些特殊的募捐专题,如:“斯坦福挑战”项目致力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K-12教育、地球科学等学科建设等。
捐赠类型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募集捐赠的类型主要是现金或实物。美国高校的捐赠类型更宽泛。以加州大学为例,其基金会接受的捐赠分为三类:现金和支票类,包括现金、支票、银行汇票等;非现金类,包括有价证券、不动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延后捐赠类,如养老年金信托、养老单一信托、集体收入养老基金等。
(二)资金管理机制的比较
资金管理机制主要是指按照捐赠者的要求使用和管理捐赠款的程序规定,以及通过经济手段使基金会募集的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方法和途径,涉及资金管理机构、资金使用机制、资金增值方式、资金管理队伍等要素。
资金管理机构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内部多数未设立独立的资金管理机构,而是委托学校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管理。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由高校派出的投资委员会负责基金投资决策,或者委托外部投资公司经营,基金会内部设有相应的现金管理、信托管理、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部门,有些高校还成立管理公司,对募集的款项进行经营,如斯坦福管理公司、哈佛管理公司等。
资金使用机制的比较。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一般会尊重捐赠者的意愿、结合学校当年的实际需要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学校建设、奖助学金、学科建设,目前用于学校硬件建设的资金比例较大,而用于奖学金奖教金和学科建设的资金比例相对较少。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结合捐赠者意愿和学校情况决定资金使用,但用于奖励学生、教师以及投入科研的比例相对较高。
资金增值方式的比较。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八条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发展较为成熟的高校教育基金会实现了“募集资金”与“运作资金”两项功能。如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募集资金的同时,采取“多元化投资运作”的方式,把资金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通过校内银行投资风险较低的证券一级市场和债券;一部分转投给捐赠基金的校友企业;第三部分则投入银行获取稳定的利息。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在“统一机构基金管理法”(Uniform Management of Institutional Funds Act)指导下谨慎投资,每年根据预测的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和十年期市场回报率、历年的投资回报情况,为捐赠资金设计最优的投资组合。
资金管理队伍的比较。资金管理队伍涉及从业人员的招聘、薪酬、晋升和培训制度等。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从业人员不仅总数少,且专业化程度不高,主要来自学校行政岗位的选聘或兼任,多数是行政管理模式,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在人才聘用方面,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法律、财务、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甚至要求具有相关从业经验;在人员数量和培训方面,其专职人员数量庞大且专业化程度高,如哈佛大学捐赠管理系统配备的专职人员有200余人,美国教育促进和支持委员会CASE(Council for Advancement and Support of Education)有条件为基金会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在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方面,其从业人员的收入晋升与实际工作业绩挂钩。基金会筹资和运营情况通常是衡量负责人——一名副校长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
(三)反馈机制的比较
反馈机制指高校教育基金会利用传媒或其他形式针对外界捐赠给予的信息公开、荣誉回报等程序和规定。及时、公开的信息反馈有利于高校教育基金会持续发展。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主要通过校内外报纸、媒体和教育基金会网站、工作报告等实现信息公开。2006年民政部颁布的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规定:信息公布义务人应当保证捐赠人和社会公众能够快捷、方便地查阅或者复制公布的信息资料。但我国基金会中心网的信息显示,部分高校教育基金会尚未建立官网,没有利用网络这一快捷的媒介实现信息公开。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通过学校财务报告、基金会网站等渠道向捐赠者和社会公众汇报和提供基金会财务信息,使捐赠者更便捷、迅速地了解资金使用情况。两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回报形式均采用荣誉回报,根据捐赠情况授予捐赠者不同的荣誉。
(四)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的比较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内部监督由监事会进行,外部监督由捐赠者、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业务主管单位进行,特别是由业务主管单位委托社会会计事务所对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起到权威性的规范监督作用。但目前看,由于社会公众监督意识不强、权威的行业监督组织尚未建立,使社会监督状况还相对薄弱。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从审批成立到检查等程序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其监督依赖行业自律与他律,一方面由内部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接受外部力量,尤其是行业组织的监督。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评估机制建立涉及评估的主体、标准、方法、客体等要素。评估主体一般为外部专家,即独立的第三方,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和科学;评估标准是指衡量的尺度;评估方法是指实施评估采用的手段;评估客体是指对高校教育基金会非营利性评估、组织使命与战略规划的评估、项目评估、组织能力评估等内容。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起步较晚,相关评估理论和实践所见甚少。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不断进步,评估呈现全方位和多层次,有自我评估、第三方评估,以及同行、媒体、公众和政府对组织的评估等形式,且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如美国高校商务官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Business Officers)作为第三方组织,曾评估了全美850所高校的接受捐赠总额、资产配置和投资回报率等,并进行排名,其权威性得到普遍认可。
(五)政策保障机制的比较
税收政策和法律制度是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的重要保障机制。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现有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基金会的存款利息免缴企业所得税;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利润12%以内的部分,免缴企业所得税;个人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免缴个人收入所得税。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税收减免额度相比美国较低。
美国政府对捐赠高校教育基金会的鼓励性政策主要有税收减免和优惠。1974年颁布的国会预算和公共资产管理法对个人捐赠教育、学校部分不动产和个人教育消费实施税收减免。美国政府在“个人所得税法”方面为捐赠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刺激捐赠,如捐赠后剩余资产可降低个人所得税,个人每年捐赠的可减税慈善款可达其收入的50%等。另外,美国遗产税的税率非常高,如2001年联邦对67.5万美元至300万美元之间的遗产征税37.5%,对超过300万美元的遗产征收的税率则高达55%,在客观上刺激了民众捐赠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积极性。
三、中美高校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比较的思考(一)调动各方力量,规范基金会机构设置
哈佛大学等高校教育基金会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所属学院也有专门的筹资负责人,上下协力,筹资工作效率高。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也应建立学校学院募资工作体系,调动学院积极性,责、权、利结合,通力合作争取社会资金。同时,基金会内部必需设立资金募集、资金管理、综合服务部门,职权分明,责任到位,分工明确,规范管理。
资金募集部门的职能是:协调学院共同挖掘潜在捐赠人,了解其背景、职业、兴趣和捐赠意向等,建立捐赠人信息档案库,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学校的需要,设计募捐方案并跟踪和落实。资金管理部的职能是:按照捐赠协议,对捐赠项目进行科学规范管理;联系外部资金管理机构,提出资金保值增值的方案提交基金会理事会批准并落实,加强资金风险监管。综合服务部的职能是:管理网站,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包括协议合同、执行情况资料、照片、影像、函件等;落实捐赠者的日常接待、信息反馈等服务工作。
(二)委托专业投资机构,实现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
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职能之一是通过合法、安全、有效、规范的运作使基金保值增值,保持基金会发展的生命力。借鉴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资金运作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可将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如即时资产、短期资产、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在公司制的资产管理机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委托权威的资产管理机构,分析市场风险和机遇,计算不同年限的投资回报率,在保证资金本金不受损的前提下,投资股票、证券、政府债券、校友企业等,以期获得市场平均回报率。
(三)完善聘用和晋升等制度,储备基金会发展的人才资源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应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首先建立完善的人才聘用和培训制度,在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不同岗位人员提出不同学历、专业、经验要求,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培训途径,如参与CASE 等机构的专业培训等,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其次要解放思想,突破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引进市场竞争和绩效考核机制,并使薪酬制度和晋升制度与之衔接。
(四)完善相关反馈机制,实现基金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管理者,首先应重视保持与捐赠者的密切联系,使其及时、准确地了解捐赠资金使用明细、管理成本等信息,增强捐赠信心。其次要通过基金会网站、报告、报纸、邮件、广播等渠道向公众宣传捐赠途径、操作规程和捐赠款使用情况。另外,要重视对捐赠者的荣誉回报,满足其得到社会认可心理需求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为捐赠者的事业发展和需求提供真诚帮助,使爱心得到互动和传递。
(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提高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
一方面应切实发挥监事会的内部监督职能,对基金会的资金募集、管理、使用和增值等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另一方面要认真接受社会会计事务所、民政部门的审计和专项监督,接受公众监督、媒体监督,保证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高校教育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重视学习借鉴美国建立行业组织评估的经验,确立包括注册、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基金市值情况、资金增值能力、财务审计情况等要素的评估内容和衡量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六)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提供基金会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可通过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税率和优惠政策,拓宽高等教育融资渠道,优化高等教育投资环境。另外,加快遗产税法的立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教育捐赠活动的开展。
(文章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9月第11卷第5期,文章内容有删
减)
第五篇:青海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
青海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结合青海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青海省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性质是公募性基金会。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倡导助人为乐风尚,借助社会公众力量,保障优先发展教育,汇聚社会关爱,扶持救助贫困,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注册基金为400万元人民币,由省财政一次性注入。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青海省教育厅,基金会接受省教育厅的业务指导;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青海省民政厅,基金会接受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一)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基金,接受社会捐助。
(二)资助贫困地区学校、学前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臵教育资源。
(三)资助教学科研活动,资助教育培训,褒奖优秀教师。(四)宣传优秀校长、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五)资助本省籍贫困生。(六)资助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校长教师的疗养;资助重危教职工疾病患者的医疗。
(七)开展与国内外教育组织、民间团体的友好往来与合作。(八)开展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友好人士的联系与交流。
(九)其它符合本基金会章程宗旨的服务资助项目。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大会。理事大会由全体理事组成。
第九条
理事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审议收支预算及决算报告;
(四)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五)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六)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条
理事大会每年召开2次。理事大会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以上理事提议召开理事大会时,理事长须负责召集。召开理事大会,理事长须提前10日通知所有理事、监事。第十一条
理事大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大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基金会的分立、合并。
第十二条 理事大会应当制做会议记录,形成理事大会决议后备案。理事大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第十三条 本基金会设理事若干人,设常务理事25人。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可以连选连任。第十四条 理事、常务理事的资格: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二)
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第十五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第一届理事大会可根据工作需要与业务主管单位协商确定。之后经上一届常务理事会提名,新一届理事大会表决通过。理事的罢免常务理事会提请理事大会决定。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大会任职。第十六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一)参与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参与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参与审议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参与领导本基金会开展工作;(五)参与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大会设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是理事大会的执行机构。常务理事会由理事大会选举产生,理事大会闭会期间由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大会职权,对理事大会负责,领导本基金会开展日常工作。第十八条 常务理事会的职权是:(一)执行理事大会决议;(二)筹备召开理事大会;
(三)决定业务活动及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四)听取和审议秘书长工作报告;
(五)向理事大会报告工作计划和财务状况;(六)提议增补或罢免理事、常务理事;
(七)决定任免副秘书长、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八)决定内部管理制度;(九)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九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常务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
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设秘书处,为日常工作办事机构。第二十二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会。监事会任期与理事大会任期相同,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二十三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二十四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一)可由主要捐赠人提名;(二)可由业务主管单位提名;(三)监事的变更依照程序进行。第二十五条 监事会的权利和义务:
(一)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二)监督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三)列席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
(四)有权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第二十六条 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监事会成员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获取报酬的人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第二十七条 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八条 理事大会设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常务副理事长可兼任秘书长。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最高任职年龄原则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必须专职;(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如确需超龄任职的,须经理事大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三十二条 担任本基金会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以及外国人,每年在中国内地居留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一)召集和主持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二)检查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执行情况;(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本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理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常务副理事长履行理事长职务;常务副理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常务理事会推举一名副理事长履行理事长职务。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秘书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二)提出副秘书长及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人选,提交常务理事会决定;
(三)聘请秘书处工作人员;
(四)组织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提请常务理事会通过;(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来源于:(一)省财政一次性拨款;(二)省政府奖励基金拨款;(三)国家机关各部门的资助;
(四)社会各界的捐助和国内外友好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捐赠;(五)银行利息。(六)其他合法收入。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本基金会重大募集活动和应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财产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四十二条 理事大会、常务理事会因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规定,致使本基金会财产遭受损失的,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财务独立,单独设立银行账户,财务支出实行“一支笔”制度,制定《基金管理使用办法》予以规范。重大开支须提请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第四十四条 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时,应当向社会公开所资助项目的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四十五条 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用途和使用方式。
基金会有权对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资助项目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金额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资金使用时,应充分考虑捐赠人的意愿。
第四十六条 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每年1月31日前,常务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二)本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三)财产清册。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每个季度将本季度工作情况和财务支出情况报告常务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列席会议。每进行年检或者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决算时,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第五十一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后,将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十二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五十三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一)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致使基金会无法正常运行的;(二)基金会被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的;(三)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本基金会因(一)、(二)项情形之一终止的,应当经理事大会表决通过。第五十四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大会表决通过后或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之日起15日内,报告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五十五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终止其他活动。
第五十六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基金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七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大会表决通过,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 基金会会徽
第五十八条 本基金会会徽周围系橄榄绿为衬托的圆形图案,上面书写基金会汉语和英语名称,象征团结、关爱和发展;中间由海蓝色组成的长江、黄河,突出江河源头的地方特色,象征教育基金如江河奔流,源源不断;一株春苗托起鲜红的太阳,体现教育基金以人为本,济危扶困,构建和谐教育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