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徽和人民币设计的故事
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具有鲜明的国家政权特征和浑厚的民族气魄与时代精神,它凝聚了无数专家的心血与智慧.我们可以从国徽漫长而曲折的诞生过程中,了解到国徽设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以此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岁月.1949年7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与国歌的启事,明确提出对国徽设计的要求是
1、要有中国特征;
2、要有政权特征;
3、形式要庄严富丽.受中央之命,负责征集国徽图案的清华大学营建系和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都成立专门小组,对国徽方案进行设计竞赛.其中清华大学营建系国徽设计组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营建系主任梁思成教授提任组长,成员有梁恩成先生的太太、建筑学家林徽音、画家李宗津、中国建筑志家莫宗江、建筑设计教师朱畅中、汪国瑜、胡允敬、张昌龄及以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者罗哲文等.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组由著名工艺美术家、教授张仃、张光宇、周令钊、钟灵等组成.根据政协国旗、国徽审查小组提出的要求及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并比较所有设计方案,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最后确定了国徽图案应包含齿轮、麦稻穗、五星、绶带,它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家联盟政权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同时,象征民族精神的天安门也作为题材的一部分,用以代替椅逅挠民主运动的发祥地、新中国的诞生地.关于国徽上的麦稻穗图案,它的来历颇有意味,1942年冬天,宋庆龄举行茶话会欢送董必武同志返回延安,周恩来和邓颖超也应邀出席.会上有人称赞宋庆龄桌上的麦稻穗,宋庆龄说道:“如果年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以丰衣足食了.”周恩来当场做出决定:“等到全国解放,我们要把麦苗稻穗画到国徽上.”
两个国徽图案设计组除了确定基本图案内容外,在图案的色彩上,清华设计组还从“中国特征”这一要求出发,使用红、金二色.红色体现我国喜庆的民族色彩传统,金色代表华贵富丽.金、红相间,互为衬托,更增加了图案的瑰丽色彩.为了使国徽从形式上更庄严、肃穆,清华设计组决定把天安门画成正立面,把象征我国政权的五星红旗作为背影,左右对称,端正地放在国徽图案的正中轴线上,用以体现中华民族轩昂气质.在造型上,两个设计组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各国国徽图案,并对我国古代的铜镜、玉壁、玉环等等礼仪文物的装饰纹样及工艺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借鉴.两个组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将近半年的辛苦努力,对数十个图案反复比较,最后各自选定一幅图案.1950年6月30日晚,全国政协国徽审查组最后一次讨论了国徽方案,周恩来同志亲自主持了这次讨论.清华大学设计组和中央美院设计的方案各挂在墙的左右两侧.中央美院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为斜角透视图像,颜色五彩;清华组设计的图案中天安门则正立面图,颜色金、红二色.周恩来认真听取了审查小组的全体成员的汇报.最后根据李四光、张奚若、邵力子等绝大多数委员的意见,指着清华组设计的方案说:“那么好吧,就这样定了吧!”
6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政协关于国徽图案的建议.最后,著名雕塑家高庄承担起国徽图案的进一步修改、加工和塑造正式浮雕模型的工作.高庄首先铎平面的国徽图案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还有许多缺憾,例如原图中的稻麦秆向外弯曲低垂而杂乱,红绶飘带的线条不够明朗清晰,而且有城墙不正的感觉.赋予国徽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是修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巧妙而充分利用国旗、天安门、齿轮、稻麦、红绶这些素材,由它们来表现国徽的精神形象和艺术效果,对艺术家和设计师而言是严峻的考验.高庄把稻麦改成分行并列向上,并赋予其刚柔相济的不同性格,象征我们国家民族的团结共存和中华民族蒸蒸日上,红绶改成有规律的穿插,与天安门城墙相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其它地方也作了一些修改,如天安门的大小,华表的位置、国徽上红色星的距离等.总之,修改后的国徽图案,整体与局部变化统一、规正庄严又自然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魄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经过将近两个半月的精心劳作,9月中旬,高庄及时地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向全国颁布了公布国徽的命令.从此,我国的国徽诞生了,它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标志着中国人民自椅逅运动以来的亲民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人民币设计的故事
一个国家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它的防伪技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而一张钞票上的画面内容,则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炼。因此,钞票设计在任何国家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人民币的设计从第一套到第五套,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这组报道,将从图文两个方面为您讲述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美术家、雕刻师,在五套人民币的设计中所发生的种种鲜为人知的故事。
北京白广路24号有一幢毫不起眼的小楼,虽然不起眼,但这里却是人民币的生产指挥中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所在地。当我们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的批准,采访人民币的设计和制作时,人们给我们的建议是,应该首先采访梁文杰女士,因为她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总工程师,对人民币的设计制造,她是技术权威。在梁总的办公室里她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人民币的设计,可以说是集中了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钞票设计专业人员和美术家等许多人的智慧,这一点没有哪种产品能比。”梁总工程师说。
“人民币是一个特殊的产品,还没有哪个产品的设计方案,像人民币的设计这样,层层上报,直至中央政治局批准。往往我们要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报两种以上的设计方案,总行再向中央报,最后确定其中的一个方案。”
问:“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券上用的是四个领袖的头像,第五套的百元券为什么只选用了毛泽东的头像?”
答:“第五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曾经考虑过选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孔子、庄子、李白„„等,但从防伪的角度看,这些历史人物的头像不利于防伪,因为钞票上的人物形象老百姓越熟悉越好,这样只要钞票上人物形象稍有变化(譬如假钞),就会引起警觉,所以选来选去,觉得还是毛泽东的形象最好,因为毛泽东的形象大家最熟悉,这次选用的是毛泽东在第一次政协会上讲话的形象,那时的主席风华正茂,正值盛年,这次毛泽东的头像大大加大了,这是从防伪角度考虑的,凹版雕刻印制的大头像,造假者很难仿制。”
问:“为什么第五套人民币的100元一改第四套人民币百元券的暗绿色调,而采用了红色?”
答:“红色喜庆漂亮。这就像中国人的服装,过去以灰蓝为主,改革开放后,逐步变得五彩缤纷,亮丽起来,人民币设计是时代精神的体现,第五套人民币也像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服装一样,变得亮丽起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第五套人民币百元券定于建国五十周年的1999年10月1日发行,要有一种喜庆的色彩。”
“百元的红色大票,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是大受广东沿海一带群众的欢迎,原来南方人认为这红色百元大票特喜庆。”梁总说着,举起一张百元大票,指着票面说:“你看这张大票,红红的色彩,中间花团锦簇似的一团富丽堂皇的装饰纹样,再加上被许多百姓视为保护神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些正符合中国人吉祥喜庆的传统观念,用在节日、婚礼或其它需要送红包的场合,尤其拿得出手。特别是过年,给孩子压岁钱,这红色的大票更受欢迎。过去广东人送孩子压岁钱,往往拿人民币去换港币,因为港币的色彩喜庆,现在好了,他们用不着再去换港币了。”
当然,人民币的设计人员并没有想到广东人送红包,他们考虑的除了政治文化等内容外,更重要的是防伪。第五套人民币与前四套相比,最重要的进步是防伪技术大大地前进了一步,一张看似简单的钞票,其实内部处处藏着“机关”。谈到防伪技术,梁总说:“第五套人民币我们称之为是开放式的结构,就是把四周的边框都去掉了。表面上看,是没有了过去的四周边框,其实,四周有了更深层意义的边框,那就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防伪技术分列四周,我们称之为‘环状分布’的防伪。”说着,梁总举起一张百元新票,从左上角开始,历数一项项新的防伪技术,如:微缩胶印文字、红、蓝彩色纤维、固定人像水印、横竖双号码、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光亮油墨面额数字、磁性微文字安全线,手工雕刻像、隐性面额数字„„
梁总说:“印钞业都知道,世界上钞票防伪技术最先进的是瑞士法郎,可以说瑞士法郎集世界先进防伪技术之大成,但技术含量高,成本也高,据测算,一张1000元瑞士法郎的生产成本需3—4元人民币。我们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技术就是以瑞士法郎为样板,但我们的生产成本却低多了。”
当问起我们生产一张百元人民币的成本是多少时,梁文杰总工程师避开不谈,只说:“这是秘密”。
下午,我们离开了印钞造币总公司,来到了离此仅一街之隔的北京印钞厂。远远地我们就望到了它的标志性建筑———美式的钟楼。这里是中国现代印钞业的发源地。早在1908年,清政府就从美国引进了现代印钞技术,连厂房的图纸都是仿造美国一家著名银行设计的。
现在,我的面前,就站立着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上毛泽东头像的钢版雕刻师———马荣。在印钞厂厂长的办公室里,马荣为我们讲述了雕刻20元券上毛泽东头像的过程。
“当第五套人民币的设计任务下达后,我们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钢版雕刻攻关小组,主席头像的钢版雕刻同时有十几个钢版雕刻师在刻,最后要请专家来评选,谁刻得最好,就用谁的,这种竞争挺残酷,有点像奥运会,但对于我们来说,机会比奥运会还要难得,因为奥运会每4年一次,而人民币设计往往十几年才有一次。”
“每个雕刻师都知道,自己雕刻的作品能上人民币是莫大的光荣,而我们搞钢版雕刻的,等待的就是这一时刻。”
“但是,雕刻100元券上用的毛泽东头像。在竞争中,我落选了,用的是上海印钞造币厂雕刻师徐永才的作品。因为专家们评价说,我的作品对于毛泽东作为政治家的坚毅气质反映不够。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我找来了大量的书籍、录像等资料,反复地看,反复地琢磨,当我觉得胸有成竹的时候,再把这种理解体现在刻刀上,经过反复地修改调整,我刻的主席头像,终于在20元券上被选中了。”
马荣说着,在桌上摆好钢版,那上面,就是她雕刻的毛泽东头像,钢版的旁边放着一把刻刀和一个磨得闪闪发光的铜制放大镜。
在放大镜下,我看到一个个细小的点,一条条细细的线,而20元券上的毛泽东头像就是由千万个点和线组织起来的。
马荣的雕刻是一种二度创作,她所依照的原稿,是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刘文西画的素描,刘文西是以画毛泽东著名的美术家。当第五套人民币决定采用毛泽东的头像后,设计组曾组织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国防大学等多家单位,找到了一些美术家,画毛泽东头像,最后,把这些画好的画稿送到西安,向以画毛泽东闻名的刘文西征求意见,结果是这些画像最后都没有被采纳,而由刘文西亲自画了一幅,正是这一幅素描被认为是最好地把握了毛泽东的领袖气质和风采。
我们把所有五套人民币摆在面前时,似乎是在进行一次美的巡礼,那一张张钞票正背两面的图案,都有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当我们听说著名的美术家罗工柳、周令钊、陈若菊、侯一民、邓澍对人民币的设计贡献巨大时,我们的第一念头就是:去采访他们,听他们讲讲前四套人民币的故事。
当我们来到北京红庙北里周令钊和陈若菊教授的家里时,他们夫妻二人正在为浙江南浔古镇画一幅8米长卷。看到他们夫妻二人挥墨于一卷的情景,不由地让人想起他们珠联璧合地参与设计人民币的故事。周令钊是中央美院的教授,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参与设计,他的爱人陈若菊,是中央工艺美院的教授,从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参与设计。
“必须记住,你的作品有几亿读者,任何一个人都可能突然变成批评家。著名的钞票设计家埃克尔斯通在设计完一英镑背面的牛顿像后,就收到牛顿学会会员的来信,说望远镜上镜片的位置画错了,而且牛顿衣服上的钮扣也不合当时的样式。还有人告诉他,5英镑钞票上战车轮子上的辐条数目不对。”周令钊教授说。
第一套人民币是谁设计的?没有谁能说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著名的美术家参加。由于当时正处解放战争时期,这套人民币带有一种过渡的性质。
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工作开始于1950年,设计人员除了当时的中央美院院长罗工柳、周令钊、北京印钞厂设计室的设计师外,还有著名美术家王式廓。
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非常成功,这是一组不仅十分漂亮而且防伪性也很突出的钞票。第二套人民币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它的周边装饰纹样,这些装饰纹样精雕细刻,富丽繁华,充溢着浓烈的民族气息。要知道,在彩色复印机没有发明出来或印刷技术还不很发达的年代,钞票的装饰纹样是很难模仿的,因此那时的钞票,装饰纹样是重要的防伪手段。
“第二套人民币的装饰纹样之所以有一股浓烈的民族气息,是因为那上面采用的完全是我国民族的传统纹样。”周令钊说。
“那些日子,我拿着速写本,一遍遍地去故宫、颐和园,从那里的石雕、栏杆、檐角、铜器上寻找图案,有时我站在故宫画屋上的檐角,有时我在颐和园蹲在地上画石雕上的花纹,就这样我画了十几个本子,终于从中筛选出了一些满意的图案,用得最多的是我国从唐代就出现的一种纹样,即装饰用语中被称做‘唐草’的纹样,这种纹样美观而且可以连绵不绝地画下去,比如环绕着面额的纹样基本都用的是‘唐草’;而2元券背面景框是故宫的窗棂给我的启发,3元券背面的边框则是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还有,为了突出面额,用圆圆的纹样把面额的数字围起来,看起来像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你说,这钞票还能没有民族味吗?”
周令钊最擅长的是整体设计,解放后每年国庆节、五一节他都要参加游行队伍的设计。
游行队伍也要设计?对。游行队伍不仅有主题、结构、段落,还要有细节。设计游行队伍,对钞票设计有帮助吗?
“当然,游行队伍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什么是限制,即各种物质条件的限制,钞票的设计也一样,首先是钞票的画框很小,你要在很小的一块面积内发挥你的想象力,而这很小的一块面积里,有些内容是必须的,如面值,不仅必须加上,而且还要放在很突出的位置,因为人们使用钞票时,首先要看的就是这个数字。还有像钞票上的号码,这是必须有的,但放在什么位置很有学问,一定要放在容易看清的地方,背景一定用很淡的色彩,接近于白色。为什么如此?你到印钞厂的质量检验车间一看就理解了。在印钞厂里,这个号码,负责质量检查的女工要一个一个地查看,如果这个号码印在复杂的底纹上,就要累坏这些女工的眼睛了。”
然而印钞厂女工的眼睛没累坏,周令钊的眼睛却累花了。第二套人民币设计完,周令钊就不得不带上老花镜了,那时,他仅三十几岁。
累花周令钊眼睛的正是那些繁杂的装饰纹样,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由于人手少,试想,从1分到10元共11种,正反面共22面,每一个面,每一个局部画完,还要讨论、修改,最后要一笔笔地画在与真钞同样大小的效果图上,报送中央,这要画多少笔啊。
周令钊设计第二套人民币时,陈若菊并不知道丈夫在做什么,周令钊住进了北京印钞厂,只是周六才回家。如果没有这样严格的保密制度的话,陈若菊大可帮助周令钊画那些像微雕一样的装饰纹样,不至于让那些繁复的东西弄花了周令钊的眼睛。因为陈若菊当学生时,学的是实用美术,装饰、纹样是她的专业。
对于这一点,作为人民币设计小组负责人,中央美院党委书记、著名美术家的罗工柳很清楚,因为陈若菊曾是毕业于中央美院的高材生。因此,当设计第三套人民币需要增加人选时,罗工柳首先想到的是陈若菊。由于第三套人民币的正面主景以人物形象为主,设计小组中又增加了擅长人物画、素描功底深厚的中央美院教授侯一民和他的爱人,从苏联学油画归来的邓澍,再加上北京印钞厂设计室的张作栋、刘延年等著名钞票专家,第三套人民币设计小组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周令钊擅长宏观勾画,而陈若菊则善于精雕细刻;周令钊写实些,陈若菊则装饰味很浓。周令钊画出个大致轮廓,装饰纹样部分就由陈若菊和北京印钞厂设计室的一位专家一笔一笔地把图画出来,这一笔一划不是描,而是在周令钊划定的范围内创造。如果对周令钊的意图把握不准,还是很难画好,然而这对陈若菊来说是有把握的,他们夫妻在绘画上的合作是源远流长了。比如说:画1元券的衬底———燕子桃花,画几只燕子?燕子朝哪个方向飞?这要在讨论中才能定下来,周令钊用铅笔勾的燕子,可能是很写实,而陈若菊则要把燕子画得更有装饰味,因为这更像钞票。
侯一民和邓澍夫妇配合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中十分出色。侯一民教授以画人物逼真细致见长,他画过《刘少奇在安源》、《六亿神州尽舜尧》等很有名的油画,第三套人民币中的1元券上开拖拉机的女农民,2元券上开机床的工人,5元券上手持钢钎的炼钢工人。还有10元券上工农兵代表;第四套人民币上从1角上的高山族、满族人头像,一直到100元上四个领袖像的素描,都出自这位大师的手笔。当然,这样说并不完全,因为他的夫人邓澍也参与了这些人像的创作,有时是侯一民画着画着累了,放下了笔,邓澍接过来就画,因为她太熟悉侯一民的思路了,接过侯一民的画往下画,就像画自己的画一样。邓澍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减轻侯一民的担子,也是为避免侯一民画的人像一多,出现“家庭相似”现象,不能让谁指着人民币说,这上面的人像兄弟姐妹似的。但邓澍自己的任务也不轻,她要负责画人民币背面的风景,百元券背面的井冈山风景就是她画的。
英镑上有女皇的肖像,美元中有华盛顿、林肯等一系列政治家的形象。在钞票上使用活着的人的肖像,无疑是给予其极大的荣誉。如果你研究一下第一套一直到第三套人民币,你会感到奇怪,在那个对毛泽东的崇拜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程度的时代,钞票上竟没有毛泽东的形象,尤其是钞票上的天安门竟不挂毛主席的像,不信你看看10元“大团结”的背面的天安门。直到毛主席逝世以后,毛泽东的形象才同其它三位领导人一起出现在百元券上,这里面有一定的故事。
并不是设计人员没这样设计,如果不是毛泽东的反对,毛主席的形象早就出现在第二套人民币上了。第二套人民币的1元券上出现了天安门,然而天安门上却没挂毛主席像。这不是周令钊的疏忽。实际上第二套人民币中准备在三张钞票上画上毛主席。原稿是这样设计的:一是5元券上,民族大团结的主景中,少数民族的代表抬着一个毛主席的画像;二是1元券中天安门城楼上挂着毛主席像;三是2角券中的火车头上也挂着毛主席像。这个设计方案确定后,画出效果图,先是上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总行上报中央,方案送到了国务院,由周总理亲自审批。
几天后,周总理的具体指示来了。对5元券民族大团结主景,总理批示:“中华民族大团结图案可以用。不要把主席像绘上,背景可绘天安门(请注意绘天安门时,不要把主席像带上)。”这样根据毛主席和总理的指示,5元券上的毛主席像被换成了标语,1元券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去掉了,2角券火车头上的毛主席像改成了红五星。这种改动,虽然是毛泽东本人的意见和周总理的具体指示,但天安门没有毛主席像,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了这几位美术家的“滔天罪行”。为此,他们不仅受尽迫害,甚至险些丢掉性命。
周总理始终关注着人民币的设计工作,他不仅传达毛主席对人民币的指示,还亲自对人民币的设计工作提出意见。
周总理作为一名政治家,考虑问题往往从政治着眼。第三套人民币的1角券正面主景原来设计的是一队机关干部扛着工具去参加劳动。周总理看到后指示:“把‘干部参加劳动’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为1角券学生们用得多,对他们可起教育作用。”
对第三套上报的设计稿,周总理还指出:“画占的面积太大,颜色不太协调。”
周总理还是深谙钞票设计规律的,他指出钞票上的画面占的面积太大,不太像票子,这说明钞票必须有“钞票味”,而钞票上的画面占的面积大,而装饰纹样占的位置被忽略,就使钞票“不大像票子”。历史上设计钞票因为画面占的位置太大而失败的不乏先例:1838年,英国一个由银行行长、副行长、一位知名画家、一位第一流的雕刻家和皇家造币厂设计师组成的一个委员会设计的一张100英镑的钞票,就因为画面太大而被否决,否决的理由是:“它是中间放了一张钞票的图画”。
周总理不仅在艺术上、形式上、内容上为人民币设计把关,而且由于他对政治的敏锐感觉,使他立刻发现第二套人民币1分纸币的设计图上的汽车是美式汽车,这在中美严重对立,并在朝鲜进行了战争较量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妥的。设计人员们立刻把汽车改成了国产的解放车。
更令人感慨的是,周总理竟发现了设计稿1元券上的汉语拼音错了,并给改正过来。
在北京的西郊戒台寺附近,我们来到了侯一民和邓澍的家。一走进客厅,我们就看到了墙上挂着第三套人民币5元券上的炼钢工人和第四套人民币的各少数民族的素描头像。无疑,这对夫妇是把为人民币画素描看做是他们美术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事。
“钞票的图景不是艺术家画斋里想象的,而是亲赴现场,在做了大量的写生后,创作的。”候一民说。
“就拿第三套人民币来说,2角券上的武汉长江大桥,是周令钊教授和北京印钞厂设计室主任张作栋一起坐在龟山上一笔一笔地画的。”
即使是5元券上炼钢工人的工作服也是照着他去首钢体验生活时,钢厂发给他的炼钢服画的。
拿过一张第三套人民币的1元券,候一民教授说:“就是这个拖拉机,是在天津一个国营农场找到的。为了寻找一个最好的角度,我画了一张又一张,为了细部的真实,每一个零件都得认真地照着画,丝毫不能马虎,就这样,我们一直画了两天。”
人民币上这些机器设备没有像英国的英镑那样遭到诸如:牛顿的衣服上的钮扣不符合时代及战车轮子上的辐条数目不对这类的指责,因为是严格写实的。尽管周总理以其敏锐的政治感觉把1分纸币上的汽车由美式改成解放牌,但周总理也没发觉这些机器设备虽然不是美式的但也不是国产的。这一点当“文化大革命”来临时,立刻就被“造反派”发觉了。
1元券上的拖拉机是捷克造的,5元券背面的辽宁抚顺露天煤矿上的大铲车是苏联货,当时中苏关系已经交恶。造反派们当然不会放过。在揪斗候一民时,这就成了他崇洋媚外的罪行之一。
第三套人民币上这些以工农业生产为主题的画使候一民吃了不少苦头,但值得欣慰的是第三套人民币的5元券,被世界钞票界公认为是一张杰出作品;在国际钞票界一次评比中,它被评为“世界纸币精品”,这张钞票是设计、绘画、雕刻三方面默契配合的产物,是艺术与技术融合的结晶。首先是设计得好:炼钢工人倾斜的姿式,给人以动感;手握长长的钢钎,钢钎的尖上竟是通红一点,一下子让人感到热浪扑面,钢水火红,真是神来之笔。尤其高明的设计是:一般来讲,人物的面前,不要有东西挡住,但这张5元券却偏偏在人物面前放置一个花团锦簇的面额“伍圆”二字。然而,这一堆纹饰和数字并没有给人以“堵”的感觉,而好像就是熊熊的高炉,使炼钢工人的钢钎有所指,而炼钢工人的倾斜也因此有了照应,使人觉得虽“倾”却“稳”;更精采的是,钞票的底纹呈放射状,仿佛是炽热的钢水迸发出的光明,而炼钢工人在这光明照耀下反差鲜明,层次丰富。
候一民画得好,“首钢”是候一民体验生活的“点”。他总去,因此画炼钢工人他有深厚的积累,你看他画炼钢工人脖子上的毛巾,好像飘起来了,到过炼钢车间的人都知道,那是巨大的鼓风机往高炉里送风带来的。
如果说“5元券”是世界公认的纸币精品,只讲设计和绘画,不讲钢版雕刻的话,那是不公正的。北京印钞厂设计室的吴彭越老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钢版雕刻师,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三套人民币上大部分图景都是他雕刻的,经三套人民币的5元券是他成功的作品。为了表现出炼钢工人身上工作服、手套的质感,他把候一民保存的炼钢服借来反复琢磨,并多次和候一民一起讨论,终于刻出了成功作品。
尽管罗工柳、周令钊、候一民、陈若菊、邓澍等为了设计人民币,在文化大革命中吃尽了苦头,但粉碎“四人帮”后,1979年开始经四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的领导又去请他们“出山”时,他们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毕竟是设计人民币啊,这是人生难得的殊荣。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大门打开了,美元、港币、英镑、马克、日元等也在中国出现,因此,设计小组强调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要突出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当讨论起什么是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时,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设计小组中的重要人物候一民就是蒙古族。忽然有人提出我们就画中国的各个民族怎么样?经过讨论,大家赞同这个主意。最后方案确定,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印制局及总行领导,最后报中央和国务院,获得肯定。
50元的设计,最先想到的是画工农的形象,但前三套人民币的人物形象都是工人和农民,第四套人民币上如果再画工农的形象,就没有新鲜感了。
突然有人提出画知识分子,人们为之一振,当时,正是粉碎“四人帮”不久,高考制度恢复了,徐迟写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风糜一时,科学大会召开了,知识的春天来临了,过去的“臭老九”突然香了起来。正是在这种时代氛围的感召下,在50元券上除了工农的形象外,再画上知识分子,成了设计组的共识。这样,一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形象第一次出现在人民币上。
然而把知识分子的形象画在人民币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人问:为什么不画解放军?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上是有解放军的,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后,果真有军官来信质问:为什么不画解放军?
尽管毛主席生前一再反对他的形象上人民币,并采取行动制止了。但毛主席的形象还是终于上了人民币。这就是第四套的百元券。百元券是新中国四位开国元勋的浮雕头像,第一位就是毛主席,而且这张钞票上的水印也是毛主席的头像。
第四套人民币出现毛主席和其它领袖的头像,可以说是偶然的机会造成的。本来50元和100元券的任务就是突然增加的,设计小组总算把50元的图画完了:工农知识分子。往上,100元的画什么?这真叫设计小组绞尽脑汁。
正当山穷水尽之时,出现了转机。国庆节那天,周令钊教授打开了电视机,那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庆。周令钊要看看国庆节的游行队伍。以往每年的国庆节,他都要被请去搞游行设计,后来,由于体力的原因,他退了下来,但周令钊对每年国庆节的游行队伍都愿意看,何况今天是三十年大庆呢。
突然,周令钊的眼睛定位了。原来,游行队伍中出现了四辆彩车,彩车上是已故的四位领导的巨幅画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一字排开。周令钊茅塞顿开,灵感来了。百元券上何不就放上四个领袖的头像?
方案由人民银行印制局上报,领袖的排列顺序也按游行队伍彩车上画像的顺序排列,获得中央批准。设计小组先是请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司徒兆光创作了浮雕头像,然后由候一民照着浮雕画了一个素描,再交给北京印钞厂设计室的钢版雕刻师苏席华雕刻,就这样,毛主席的形象终于出现在人民币上了。
第二篇:《国徽》教学设计
《国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写生字:币
擦
污 泥
烁 扶 摔 帽;会认生字: 徽
币
擦
污
帽。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有节奏朗读诗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护国徽,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护国徽,理解用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节奏地读出诗歌的语气。相关资料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辽阔:宽广;空旷。
国徽:是国家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会,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教学准备:国徽的电教片;硬币;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你们喜欢听吗?(放“一分钱”的录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说说歌中唱了些什么?(生:一分钱,警察等)再让学生说说一分钱上面有什么图案,警察的帽子上有什么?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国徽。
二、初读课文,交流初步感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交流自己解决不了的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相交流一下对诗歌的初步了解。
三、学习生字词
1、(课件展示带有生字词的五彩气球)师:同学们看!生字娃娃跑到气球上了,只要你们读对气球上的词语,气球就会变成一朵美丽的小花奖给你,指名读、齐读。
2、分组认读生字,(每小组一份生字卡片)小组内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也可以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学写生字。刚才同学们读的生字,有的还要求我们会写呢!(课件展示:8个会写的生字)小组内先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如:擦
摔
帽。学生自己写一写生字,小组内互评,看谁写得又正确、又漂亮。
四、精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1、同学们生字词都认识了,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的更加通顺了,谁先试一试,(指名读,小组读,师生评价)
2、利用插图展开想象,帮助理解课文。
(1)出示第一幅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同桌互相说一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谁能找出诗歌中哪小节是描写这幅图的内容,读一读,(指名读,自由读)通过读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些什么?(生:我助人为乐,我扶小弟弟等)你们认为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小节呢?(让学生自由说,学生试读,指名读,教师再重点指导朗读长句子。
(2)师:第二小节的诗歌大家读的真好!我们再来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小节,默读,边读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先让学生说一说想象的画面,再指名读,生评价,教师再指导读,联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闪烁”的意思。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小节)
3、美读全诗。(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加自己喜欢的动作朗读。
(3)小组练读,每组选一名朗读好的学生参加朗读比赛,评选班级朗读小明星。
4、背诵诗歌,师:这么美的诗歌大家想不想永远记在心里,赶快背下来吧!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展出国徽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国徽图案里有什么?指名到台前指着图片说一说,师总结:国徽是国家的标志----
2、你们在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到国徽?(先小组内说一说,再指名说。
3、那你认为做什么事能为国徽增添光彩?(充分让学生说一说,心里想的)教师正确引导。
六、布置课下作业
1、抄写词语:闪烁
摔倒
照耀
祖国
2、实践作业:假如你看到有人不爱护国徽,你会怎样做呢?
第三篇:《认识国旗国徽》教学设计
《向国旗敬礼——认识国旗国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主要向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认识“国旗,国徽”。通过认一认,找一找,观看录像等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祖国的象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和首都。
(二)能力目标
尊重国旗、国徽、国歌。升国旗、唱国歌时要立正、敬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国旗、国徽,尊敬国旗、国徽。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尊敬国旗、国徽,怎样尊敬国旗、国徽。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地球仪 教学结构与过程:
一. 导入
(拿出地球仪,然后找到我国所属区域。)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片区域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略)
老师:对了。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所处的位置,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都是中国人。再看这里(打开中国地图课件),这就是放大的我们的国家——中国。(深体字部分重点强调)(打开课件,指着长城,天安门)老师:这个图片画的是什么? 学生:(略)
老师:图上是天安门和长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那么长城和天安门在哪里呢? 学生:(略)
老师:你知道北京还有什么? 学生:(略)
(课件出示鸟巢图片)
老师:2008年奥运会是在那个城市举办的? 学生:(略)
老师:请问,同学们,北京是我们国家的_______。(首都)二.新授
(一)认识国旗国徽
1.认识国旗:
通过图片观察,国旗时什么形状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国旗上面有什么? 让学生归纳:为什么我们的国旗叫做五星红旗。(重点让同学们明白:五星红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是用无数个英雄战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能不红吗?这就是五星红旗红色的来历。由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组成。五颗星都是黄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星代表中国人民。四颗小星的五个角都有一个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象征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
2.认识国徽
观察图片,思考讨论:国徽上有什么?国徽是什么颜色的?
(重点渗透:天安门象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
(二)尊敬国旗、国徽
1.请同学们观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仔细看,从中看出了什么? 2.大家交流: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当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时,有什么表现?
老师:这回大家明白国旗和国徽的重要性了吧?所以,我们应该尊敬它们。(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国旗的骄傲”、“国旗飘扬”;欣赏图片“国旗的骄傲”系列、“国旗在我心”、“维和部队升国旗”、“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邮票上的国旗”、“邮票上的国徽”、“太空展示国旗”。)老师:国旗、国徽代表着国家,它是这么的重要,我们一定要尊敬它们。你打算怎么做呢? 学生:(略)
(三)找一找:你身边的国旗,国徽
老师: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你在哪里见过我国的国旗和国徽呢?
引导说出:奥运赛场,学校,政府及国家机关,法院„„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国旗、国徽,懂得了为什么要尊敬国旗、国徽。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四篇:认识人民币说课和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在学生已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首先通过列举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学生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然后通过分一分,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最后通过等价的换钱游戏,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对于人民币,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听讲、讨论和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起来,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嘴、动耳的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节约用钱,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在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基于此,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基调定位于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因此在教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三个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两点:
1、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准备
人民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殊商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不能空空无物,如果让学生用真币来学习,一来不安全、二来不卫生。因此,我为学生提供模拟人民币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会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猜猜是多少钱,并请他们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从而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从他们感兴趣的玩具入手,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共设计了三个活动:
①活动一:学生自主认识人民币,明确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首先进行“认一认”: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教师准备的学具人民币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多。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会根据颜色、图案、数字、汉字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结合图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进行“分一分”:请学生小组合作,把学具人民币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预设学生有这样几种分法: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人民币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版本分:新版、旧版
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对合理的分类方法给予积极的肯定,并根据按单位分的方法,找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进行板书,使学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辨认和分类,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认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合作交流。】
②活动二:换钱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1元和10角的关系。
首先,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教师出一张2角币,并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应用几个?教师再出示一个5角币,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用1角币来换,看应拿几个?教师出示一个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1元的硬币?”游戏完后,让学生在自己桌上先摆出1个1元的硬币(或纸币),然后再摆出与1元等价的10个1角硬币。(教师板书:1元=10角)
其次,老师手里拿出一张1元钱,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师换钱。巩固对1元和10角的等价关系。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换钱过程中,体会10角就是1元,1元等于10角的十进制关系。】
③活动三:购物游戏。
创设“小小商店”情境,欢迎小朋友一起来买东西。
出示实物及其单价,由3名学生当售货员,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自由进行购物。(做一做第2题)
如果给你1元钱,你可以买到这中间的哪些商品呢?
【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在模拟购物中,进一步掌握“1元=10角”的关系】
3、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最后,请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形成整体认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爱护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节约用钱,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物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猜一猜它是多少钱买来的.2、教师:请你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1)购物图: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用钱)
(2)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3)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干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出示第三幅图)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请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模拟人民币,看看你已经认识了哪些人民币?看谁认得多。(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教师: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1)学生一边认,教师一边进行思想教育,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上,都有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长江三峡等风景名胜的图案,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
(2)课件出示人民币中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大家要像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特别是不要乱折纸币,不要在纸币上乱涂乱画。
(3)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人民币的?
2、分类整理。
教师:同学们看,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课件出示)
(1)小组交流:
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人民币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版本分:新版、旧版
(2)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
(
3)根据按单位分的方法,找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并进行板书。
3、兑换人民币。
同学们会认钱,会整理钱,那会兑换钱吗?
(1)师生间做换钱游戏:教师拿出一张2角币,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应该用几张?教师拿出一张5角币,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5角币应该用几张?教师出示一个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1元的硬币?”游戏完后,让学生在自己桌上先摆出1个1元的硬币(或纸币),然后再摆出与1元等价的10个1角硬币。
(2)教师课件演示左边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了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元=10角(板书)。
(3)教师出示一张1元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和老师换钱。
三、课堂练习设计
1、看图说说是几角几分。课件出示(练习九第1题)
2、换钱游戏(做一做第1题)学生拿出人民币在小组里做换钱游戏,然后把答案填在教材上。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购物游戏)
教师:这里有个“小小商店”欢迎小朋友一起来买东西。
1)、出示实物及其单价,由3名学生当售货员,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自由进行购物。(做一做第2题)
(2)、如果给你1元钱,你可以买到这中间的哪些商品呢?
五、全课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一)元
角
分 100元
5角
5分 50元
2角
2分 20元
1角
1分
10元
5元
2元
1元
1元=10角
第五篇:国徽内容和含义
国徽内容和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案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蕴含的内容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到1949年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大场所,用天安门图案作新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表现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