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篇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20:5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明礼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明礼篇》。

第一篇:明礼篇

明礼篇

关于礼,孔子有过许多论述:“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人不学礼,不懂礼,就无法在社会立足。说明了礼的重要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当然,君子就是孔子所说的做人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即是说: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於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刻伤人。可见,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的约束,就会变得不文明,甚至不道德,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之间的和谐。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也就会符合道义的要求。因此,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既然这么重要,那么不合礼的事,我们就应该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左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礼法礼制,可以治理国家,使社稷安定,使人民有序,对子孙后代有利。看来礼关系到国家的治理,百姓的安定。还关系到子孙后代。《左传》又说:“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再次强调了礼在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性。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也曾强调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不按“礼”办事,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人将无法生活。他又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无礼则倨傲偏邪、庸俗粗野。所以人不守礼就没法生存,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同学们,你们现在意识到礼的重要了吗?管仲给齐桓公的第一条建议便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礼记》也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同样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和言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礼节仪容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可现在许多人过分追求金钱、荣誉、地位,而忽视了个人的礼节及修养。甚至有的学校唯分数论,把礼的教育抛至九霄云外。以致学生不学礼不懂礼,生活中丑相百出。下面就让我们晒晒身边的不符合礼的行为吧。对父母长辈说话不尊重,平时言谈满口污言秽语,吸烟饮酒,打架斗殴,损害公共设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物品凌乱,衣衫不整,上课睡觉,把玩手机,见到老人不知让座,穿装随意,在公共场所不讲秩序,穿拖鞋、穿短裙。作为学生穿奇装异服,浓妆艳抹、染发烫发、配戴首饰等等不一而足。当然,礼还首先包括孝德和道德。明代著名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不崇尚礼仪那么就无法使行为端正,不崇尚礼仪就无法使心灵美好安定,礼仪关系到你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日本学者加藤嘉一曾写过《中国学生为何不懂礼貌》读后令我们每个人深深反思。

其实不仅仅是学生,我们国人的行为也同样堪忧。甚至把这些不合礼仪的行为带到了国外。请看下面几幅图片:到处乱扔垃圾,攀爬损坏文物,扔掉大量的剩饭剩菜,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还有大庭广众之下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等等,以致国外许多旅游景点用简体中文写出警示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请讲秩序”„„这种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耻辱。往往会使我们想到当年日本骂我们是“中国猪”,想到当年上海滩那块“华人和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今天当我们扬眉吐气地走出国门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野蛮的代名词。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我们的文明形象却未能高高矗立于世人面前,我们怎不汗颜?还记得2000年奥运会吗?,虽然中国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征服了各国观众,但有些中国人的不文明习惯却给别国运动员、裁判员留下了极差的印象。为确保射击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组委会专门在射击馆门前设有明显标志:请勿吸烟,请关闭手机。但王义夫射击时,某中国记者的手机响了。当时,就有外国人不屑地说,“这是中国人的手机响了”。到了陶璐娜决赛就要射出第七发子弹的关键时刻,中国记者的手机又一次响了。其实,关掉手机或把手机调为振动只是举手之劳,这举手之劳体现的却是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行为,可是,这部分人的行为损害的是国家形象,丢的是民族的脸面。难道我们不应深刻反思:为何多国警示牌只以中文标出?为何中国人在欧洲租不到房屋?为何香港一再发起驱蝗运动?不重视礼节仪容,即使我们再有钱,仍然只能生活在别人的白眼之中。一个不重视礼节仪容的民族,永远不会成为一个高贵而受人尊重的民族。让我们重视礼学教育吧,把学礼、明礼、行礼贯穿到我们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丰富我们的心灵世界,彰显我们的民族风范。让君子之风渗入到国人的灵魂中去!不然,我们有何脸面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啊!

• 孔子为我们树立了礼的典范。《论语》这样记载:孔子在家闲居,整齐而安详,和悦而愉快。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却不凶狠,恭谨而又安详。很矛盾的气质在他那里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这是多麽有魅力的气质啊。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戴礼帽穿礼服的人、盲人,即使是少年,也一定要站起身来,等他们经过,自己经过他们面前的时候,一定恭敬地迈小步快走。孔子走进朝廷的门,小心而恭敬,不站在门的中间,走路脚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面色庄重,脚步加快。出使外国行礼时,面色恭敬,脚步小心,好像踩着一条看不见的线在走。举行乡人饮酒礼后,要等老人都离开,自己才走出去。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孔子伟大的行为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到他的国人,也影响到全人类。孔子学说代代相传,启示了全世界,丰富了全人类处世做人的原则。”讲究礼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这一传统代代相沿。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周恩来总理也是讲文明的典范。一次,周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总理和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身后,不禁大吃一惊,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 总理笑着说:“我没影响你的工作吧?” “没有,没有”,机械师赶忙说。周总理这种尊重别人,讲礼貌的好品质、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机械师和在场的所有人。不知你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2012年6月21日,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在领导人合影中,主办方用国旗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唯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这面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细节引发中外网民的赞叹。2014年8月4日,李克强总理来到云南鲁甸地震震中龙头山镇考察灾情,在察看废墟上救援情况时,几名战士抬着刚获救伤员走出,李克强主动让道,并抬起手臂护送队伍离开。考察中,李克强多次遇到抢救伤员的队伍,他都主动招呼随行人员让道保证救援顺利进行。多次听成龙的演讲,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他那一连串的荣誉,而是一个细节。成龙六岁就开始学武行,一直跑龙套,作为一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年轻的他最终因为一个细节为自已赢得了成功的机会。一次,他乘坐武术指导的车,上车的时候,他屁股先进,二只脚在外面碰掉灰尘与泥土,坐上车后一直恭敬谨慎,下车后鞠躬深表谢意。就是这一个小细节,引起了车的主人——一位武术指导的注意。也赢得他人的尊重。提起日本人,我们心中总会涌起不快的感觉。但日本人的文明举止有时又不得不令我们赞叹。今年7月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球迷被激烈的赛事感动着。但前往巴西观看日本队比赛的日本球迷在比赛结束后捡拾看台上观众扔的垃圾,受到世人的赞誉。

礼节礼貌展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展现的是一个人的胸襟怀抱。它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眼神。对人有礼貌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哲学家赫尔岑说过的名句: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让我们重视礼的教育,牢记圣人的教诲。《弟子规》这样教导我们: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衣服、鞋帽放置要有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拉锁、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注重生活细节,不仅有助于形成自身的威仪,还能逐渐养成做事严谨的习惯。

现在有许多人衣着很随便、散漫,给别人第一个印象就会不好,甚至於会让别人对我们很轻慢,所以我们要自己尊重自己,而后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穿衣服应注重衣服的干净整洁,而不应注重衣服的华美,并且穿衣服首先要按照自己的身份来穿着,其次要依照家中的经济状况来穿着。作为学生,我们的经济来源于父母,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要珍惜父母的劳动,在衣食上不要给父母提过高的要求,要拒绝攀比现象,更要拒绝穿戴名牌,索要手机等现象。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走路的时候步态要从容,站立的姿势要端正,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躬下去,礼拜的时候要表现得恭敬。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腿张得像簸箕,也要不抖脚或摇臀,因为那样显得轻浮不庄重。有失君子风范。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不健康的场所,如赌博、色情、网吧等是非之地,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地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英国作家、社会改革家斯迈尔斯说:“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曾子离席事师,至今传为佳话; 张良桥下拾履,赢得老人首肯;杨时程门立雪,得到老师真传;----高尚的礼节如同太阳的光辉,照亮大地、驱走黑暗,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也使自身熠熠闪光。因而,有人说:“礼仪不花一分钱,但它可使你价值万贯。”

礼仪是寒冬的阳光,是盛夏的清风,是深夜的星光。你离礼仪有多远,那你就离成功有多远。重视礼仪,讲究礼仪,让礼仪之风吹遍大地,让文明之花芳香四溢。

第二篇:明礼篇(推荐)

第一部:明礼篇

校长寄语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各个是掌上明珠,爸爸妈妈对你们呵护有加,爷爷奶奶更是溺爱成风,但他们却很少关注你们的礼仪习惯,一个待人有礼貌、彬彬有礼的人是非常受人欢迎,让人尊敬的。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让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懂得以礼待人、先人后己。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仪、礼貌,即使文化程度很高,那他也是一个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因为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学习各种礼仪,养成礼貌待人、知书达理的好习惯,还要了解作为小学生应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从小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礼仪文明之邦的这种美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遵规守纪的好少年。

文明礼仪小故事

故事一: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故事二:程门立雪的故事

在北宋时期,有一个非常好学的青年,他的名字叫杨时。杨时从小就很聪明,读书很用功,他常对别人说:“学习对我来说像吃饭一样,是我内心的需要……所以不能放松。”

一天,杨时遇到一个不懂的问题,就与好友游酢相约去

请教老师程颐。当他们赶到老师家时,正好赶上老师午睡。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他们就站在院子里静静等候。不巧,那天下起鹅毛大雪。他们站在外面,身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雪花。当老师一觉醒来,推门看见他们时,地面的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杨时和游酢站过的地方,留下了两双深深的雪坑。故事三:仁慈的小白兔

每到冬天,山上的草枯黄了,小白兔就得饿肚子。它想,挨饿的滋味真不好受呀,得想办法才成。

这年春天,小白兔种了一畦胡萝卜。到了秋天,收获的胡萝卜堆成了一座小山。它把胡萝卜搬进洞里,心想,今年冬天再也不愁没东西吃啦!

北风一吹,雪花就飘下来,冬天来了,小白兔躲在洞里享受劳动成果。

可是好日子没过几天,它就遇到了麻烦——饥肠辘辘的花兔和灰兔不断来偷它的胡萝卜。很快,胡萝卜被偷光了。

第二年春天,小白兔更加勤奋了,它种了三畦胡萝卜。花兔和灰兔很惊讶,跑来问道:你种这么多胡萝卜,吃得了吗?”小白兔说:“其中有一畦留着我自己吃,另两畦,是为你们准备的。花兔和灰兔一听,惭愧得说不出话来,连忙上前帮忙。

又到了秋天,三只兔子都储存了大量胡萝卜。“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小白兔说,“今年冬天,我再也不用担心胡萝卜被偷了

故事四: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故事五: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文明用语大观园

一、学生对老师的文明用语

1、遇到老师:老师好!

老师再见!

2、请求老师帮助: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听明白,您能不能给我再讲一讲?

谢谢老师!

3、到办公室找老师:(敲门)报告

老师,这是我们班的作业本,全部收齐了。老师再见。

4、受到批评、得到表扬,受到冤枉

(受到批评)老师,您批评得对,我一定改正。(得到表扬)谢谢老师

(受到冤枉)老师,我也有责任,以后我会注意的。

5、教师家访:

老师,您请进。老师,您请坐,请喝茶。

妈妈,这是我们的张老师。张老师,这是我妈妈。

6、在教室、校园里遇到领导或客人、老师来听课或参观 客人好!校长好!老师好!老师再见!客人再见!

7、班干部向老师汇报工作

老师,近来班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您什么时候有空,向您汇

报一下。

二、孩子对家长的文明用语

1、上学出门或放学回家

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再见。

爸爸(妈妈),我放学回来了。

2、在家需要父母帮助时

妈妈,请您帮助我找一下我的校服,好吗?

妈妈,请您快一点好吗?不然,我要迟到了。谢谢妈妈。

3、家中来了客人

张叔叔,您来了,快请进。爸爸、妈妈,张叔叔来了。张叔叔,您请坐,我去沏茶。张叔叔您慢走,再见!

4、随家长外出做客时

王伯伯好!刘阿姨好!

王伯伯,刘阿姨再见,请您留步。

5、去爷爷奶奶家时

爷爷、奶奶好!您俩最近身体好吗?我可想您俩了!爷爷、奶奶,我回去了,您俩要多保重身体,下周我再来看望爷爷、奶奶。

6、老师请家长

妈妈,我们老师请您明天抽时间到学校去一趟,您别着急,没有什么大事,是我的错,我一定改。

三、同学们之间的文明用语

1、上学路上,同学相遇:***,你好!

2、课间,碰掉了同学的铅笔盒:哎呀!对不起!对方:没关系。

3、在教室,踩着同学的脚了:对不起,看看伤着没有?(对方)没关系。

4、打电话:(接电话)您好!请问您找谁?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十三个字:

您好

谢谢

对不起

没关系

再见

我跟王刚学礼仪

1、庄严的升国旗仪式

今天是星期一,要举行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王刚穿上校服早早来到学校。心想:“可不能迟到,有一次就因为上学路上车坏了,升旗时迟到,在全校师生众目睽睽之下,站在操场旁边参加仪式,很是尴尬。”

升国旗仪式马上开始了,全校师生都来到了操场,升旗的铃声响起,操场上顿时安静下来。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全校师生高唱气势磅礴的国歌,目光注视着庄严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

参加升国旗仪式时,我们要着装整洁、规范。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要按时来到升旗地点,并保持安静,队伍整齐;整个升旗过程中,全体同学要庄严肃立,态度严肃认真;要立正、脱帽,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唱国歌时要严肃、准确,声音洪亮、整齐;聆听讲话,要做到神情专注,适时适度鼓掌。若有特殊原因,未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在国歌声响起时要原地肃立,参加升旗仪式。

2、快静齐准的课间操

“铃——”,下课的铃声响了,上课间操的时间到了。同学们迅速离开教室来到操场。王刚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深

深吸了一口气。上了两节课身体还真有些疲乏,王刚想好好活动活动。在领操老师的指挥下,课间操开始了,伴随着广播体操的旋律,王刚做得格外用力,顿时感觉精神抖擞,体力充沛。真没想到,课间操还有这么大的好处。

同学们要想都有王刚这样的感觉,每天的课间操大家就要做到:

一、快:下课铃响后,要迅速地离开教室,不要拥挤、推搡,以免发生踩踏事故。离开教室后,要跑步来到大操场,按指定地点站好,准备做课间操。

二、静:从离开教室到操场的过程中,不得大声喧哗。来到操场后,要保持安静,等待课间操开始,不做追跑打闹、扎堆聊天等与上操无关的事。从课间操开始到宣布解散,要听从领操老师指挥,不得随便讲话。

三、齐:按时出勤,不无故不参加课间操,人数要到齐。按要求排列,队列要整齐。按要求着装,服装要整齐。做操时,不东张西望,动作要整齐。

四、准:要听从领操老师的口令,准确领会、动作到位。做操时,动作要有力、合拍,姿势准确。

3、心灵的另一扇窗

今天,老师留了一项特殊的作业——要大家回家和父母一起讨论两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招人喜欢?什么样的人最有

礼貌?王刚一家人通过讨论和查找资料,得出的结论是:懂得赞美别人的人,最招人喜欢;得到他人帮助后,知道及时表示感谢的人最有礼貌。

通过完成这项特殊的作业,王刚领悟到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心灵最美丽。老师告诉同学们,学会礼貌用语等于为人的心灵打开了另一扇窗。

使用礼貌用语的基本要求是:真诚友善,谈吐文雅,语言轻柔,词语亲切,音量适中,讲究语言的艺术。

下面我们介绍基本礼貌用语。问候语:您好、早晨好、晚上好、晚安等;致谢语:谢谢您、多谢了、非常感谢等;赞赏语:太好了、真棒、真酷、真美等;理解语:深有同感等;迎送语:欢迎、再见等;祝贺语:祝节日快乐、生日快乐、生日愉快、恭喜乔迁新居等;致歉语:对不起、请原谅等;应答语:没关系、不客气、谢谢您的好意等。

我们再谈一谈敬语。敬语是表示尊敬和礼貌的用语。正确使用敬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常用的敬语有:请、您、请教等。

4、聆听谆谆教诲

老师,在我们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人。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一方面是表达了对老师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抓住了

成长、发展的机会。但同样是“聆听”,不同的人效果却大相径庭。因为“聆听”的学问可大呢!在找老师请教问题、谈心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若老师请自己坐,则可以和老师坐着说话;和老师说话时,无论是站还是坐,都应该姿势端正,双目注视老师,认真听老师说话。对于老师的话,有不理解或有不同看法不必隐瞒,应该谦虚诚恳地向老师请教。

在老师找自己谈话时,我们要做到“身到”:站姿或坐姿端正,身体微微前倾,表示对老师讲话的专注;“眼到”:注视着老师,保持目光接触,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耳到”: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口到”:不中途打断老师,让老师把话说完,若不明白,或老师询问自己时,要及时作出反应;“心到”:态度认真诚恳,用心体会老师所说的话。

5、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作为学生,身在校园,学习是我们的天职。但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不仅是讲台上的老师。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的老师。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若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便可以拿来为己所用,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要想向他人学习,寻求他人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如我们在学习中有什么疑惑,找老师不太方便,问同学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但一直令王刚疑惑的是,同样是问问题,有的同学就有很多人愿意帮他解笞,有的同学却很少人愿意理他。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向人求助也有学问……

首先,要有礼貌。要意识到,向别人请教,是对人家的一个打扰。对方可以应答,也完全有理由拒绝。因此,若准备向某位同学问问题,应先询问对方是否有时间,再说明自己的来意,征得同意后,再提出问题;若对方拒绝,也不要心生埋怨。同学回答完毕,无论是不是解决了自己的疑问,都应表示感谢。

还有,听取同学解答问题时,要神态专注。这样,一方面让同学感受到自己态度认真,对他的劳动成果也是一种承认;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破解自己的疑点。

再有,有同学讲解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询问,相互之间讨论解决。必要时可以再邀请一位同学加入讨论,或一同去询问其他同学,而不要埋怨那位同学没讲清楚。若这样,估计很难再得到这位同学的帮助了。

6、同在一片蓝天下

今天王刚和小淘闹了别扭,心里总是有些不大舒坦。于是,他给知心姐姐拨打了心理热线,说了心里的委屈,请教知心姐姐怎样与同学交往。

知心姐姐推心置腹地告诉强王刚,一个人对别人要宽厚,有气量。同学之间难免被人误解,应该宽容别人,礼让别人,不要吵闹,有什么事不必直接发生冲突,等到冷静后好好谈一谈,说清楚,事情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听了知心姐姐的劝导,王刚想找小淘和好,但又不好意思,便写了一张道歉的纸条:“小淘,真对不起,我不应该那样小气。其实我很愿意和你做朋友,希望你能原谅我。”

王刚悄悄地把纸条放进小淘的铅笔盒里。小淘看见纸条后,走到王刚的面前,说:“没关系,咱们和好吧!” 两个小伙伴拥抱在一起。

7、因为可爱而美丽

今天王刚作为礼仪形象大使,到市级礼仪示范学校参观访问。

一进学校大门,学生们见到有外来的客人,就热情地打着招呼:“欢迎您!”“您好!”“客人好!”见打招呼的人多,他们就对客人微笑着点点头,或挥挥手,真是宾至如归呀,让人感到自然亲切。王刚紧张的心情一下就放松了。

王刚想和校长聊聊,但是不知道校长室在哪里,正好有一位小同学走过来,王刚礼貌地询问,小同学热情地说:“我带你去吧!”

小同学边走边向王刚介绍学校的情况,宛若一个小大人。他的姿态可亲,落落大方。

见到了校长,王刚便开始了采访。“请问,你们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能够做到今天这样讲文明礼仪吗?”嗬,够尖锐的!校长笑着说:“我们的学生十分可爱,长时间的练习已经形成习惯。不管来的是领导,还是老师,也不管是家长,还是办事人员,只要同学们不认识,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都会以标准的礼仪方式接待客人。”

在采访过程中,王刚切身体会到校长说话时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和赞许的目光。

8、怀着敬意走进去

办公室是老师们工作的地方。在那里,老师不断地进行着教学的创新,批改作业,讨论教学方案……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王刚每次都是怀着敬意走进办公室的。

今天,王刚要找班主任商量明天诗歌朗诵会的事情。他来到办公室门前,先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立正站好,用适当的音量喊声“报告”。在得到老师允许后,才慢慢地推开门,轻轻走进办公室。

面对办公室望的所有老师,王刚尊敬地说了一声:“老师们好!”这才走到班主任跟前,与班主任轻声交流,商量如何开好明天的诗歌朗诵会。这时,有人进来通知班主任去开会。王刚便主动说:“老师,您先忙吧,等您有空儿时,我再找您商量。”

当要离开办公室时,他又对所有老师说:“老师们再见!”轻轻关上门后离开。

老师们都夸奖王刚很懂礼貌。

9、这里不是玩耍的乐园

王刚和小淘下课后手拉手一起去上厕所。

从厕所出来后,王刚对小淘说:“你注意到吗,厕所里应该张贴一些小告示,提醒大家注意礼仪。”小淘赞同地点点头,“是啊,画些宣传画或者卡通画,再配上提示语。”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纸篓装着自觉与品格”,“节约用水为自己”,“请关上羞涩的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还挺热烈。

王刚问小淘:“你发现了吗?一些同学爱在厕所里聊天,一个课间都不出来。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因为他们觉得在这里说话比较隐蔽。有人还专门在厕所里打闹呢,老师、同学都发现不了。”小淘答道。

王刚说:“这可不对,不能长时间占着厕所,还有许多人要上厕所呢。咱们画个漫画,来提醒他们吧。”

说干就干,王刚和小淘发动了几个同学,在厕所里贴上了一些很有趣的提示语。

尊老爱幼好少年

第三篇:明礼知法

知法明礼,崇德向善

知法明礼,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知法明礼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现今,我国正在融入法治社会。在这种高度规则化的社会里,“法制手段”将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知法是守法的基础,我们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的中学生明礼如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个人的素质与涵养。其实,做到明礼并不难,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人交往,说礼貌用语;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课堂上,专心听讲,尊重老师。只要能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明礼”之人,如此简单,何乐而不为?让我们挑起传承礼仪、发扬荣辱的使命,做一个“明礼”之人。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孕育出了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的人生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些都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民族美德——崇德向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远行寻佛的苦行僧,在一个漆黑的街道上遇到一位挑着灯笼行走的盲人。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他根本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的,他挑一盏灯笼岂不是令人可笑?于是僧人问:“你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挑一盏灯笼呢?”盲人说:“现在是黑夜,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了?”但盲人却说:“不,我是为我自已,虽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自己,这样,他们也不会因为黑暗而撞到我了。”僧人顿有所悟:“佛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燃它,即使我看不见佛,佛也会看到我的。我天涯海角奔波找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如果我们像这个盲人一样,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那么其实也是为自己制造了方便,我们会在黑夜里迷失方向,就是因为我们手上不提明灯,心中也没有明灯。点一盏明灯,在生命的黑暗里,我们就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这一盏灯源自于我们,可却温暖了那些被我们照亮的人。

道德的榜样就在身边,在学习,我们艰苦奋斗;要诚信,我们诚实守信;讲秩序,我们礼让和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知法明礼,崇德向善”,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文明有礼、善良有德的人。

第四篇:明礼诚信

明礼诚信团结友爱

两千多年前,至圣先贤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明礼诚信早已被古人所重视、所推崇。今天,在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明礼诚信又被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足见其意义深远。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都是中国自古讲究礼仪、礼貌的代表言论。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产。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二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团结,是一个重要的精神,一个要想成功,除了自身要有诚信的品德,还必须要有能够同别人合作的精神。

在辽宁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个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成功的一个法宝——团结友爱。

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应该传承这些传统美德,明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给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付给我们的使命!

初三十班华靖芬

指导老师雷建华

第五篇:明礼议论文

以礼明心 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信手摊开历史的书篇,明礼的思想贯穿始终。当世人沉醉于自己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时,湎于“低头族”的潮流中,将孔夫子“礼者,敬人者”之语搁在一旁,礼变得不堪一击,摇摇欲坠。这个时代是礼的时代,明礼才是这个清浊交错的时代的主流。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明礼之人,应是品德高尚之人。《孝经》中有一则故事—曾子避席,孔子在将要讲授之时,曾子退到席外聆听老师教诲以表对老师的尊敬,礼的基本要求是尊师。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尊重他人,让他们铺上闪光灯齐聚的红地毯同自己感受礼仪的庄重与肃穆,不是明星们红地毯上的“争风吃醋”,只为彼此的明礼推动了美德与修养前进的步伐。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所言“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

《武汉晚报》有一文《满车乘客无人让座 白发老人坐公车台阶》,“让座”的**早已司空见惯,乘客们的知礼的眼波早已被自私抹去了余亮,只剩下冷漠的嗅觉去感知商业的财富与名利,整洁的西装,亮丽的工作服,修养与内涵似乎在他们身上显得理所当然,用礼的双手拨开迷雾,看到的不过是用伪善的面罩下无孔不入的礼的缺失。明代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自修,心尚礼则自泰。”灵魂深处的礼是人不再被浊流所困,寻找心灵深处的净水,不再以嘲讽戏谑的话为时尚,不再视冷漠的面容为风度。

名利充斥着转角处,到处横行之时,高速发展的社会仍需以礼为基石。高地位使人高傲地抬起头,傲慢只会使自己远离礼的吸引力。法国名画家贝罗尼一次在日内瓦湖边写生,三个英国女游客不知道此人正是贝罗尼,就以无礼的态度对他所作之画指指点点,贝罗尼欣然接受,妇女们离去时他还道了谢。思忖着这幅滑稽的画面,明礼与无礼之人的对比犹如水墨画的画底与墨黑的色彩,想起《晏子春秋》的“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之语便显极大的讽刺意味。赫尔岑曾说:“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这比更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礼貌不代表谦卑,而是一种从心的骄傲。

以礼明心,为时代领航。篇二:明礼知耻作文 明礼知耻 崇德向善

盘县第六中学学生:郭红嫚 指导老师:董大品 是什么,用它独具的内涵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民族?是什么,令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是什么,闪烁着如此鲜明华丽的光芒?——是礼仪,是先贤用他们的思想和智慧为我们这个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是知耻,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是行善,像春风一样播下乐于奉献、乐于助人、争做文明使者的种子。

先人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奉公、尚礼守法、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灵魂,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培育了全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在传统文化长期孕育下的中华传统美德使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同时,优秀的民族文化承载着传承传统美德的重任。古有程门立雪的尊师,有孔融让梨的尊长,有三顾茅庐的恭敬,有负荆请罪的谦让团结等等。所以,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约束我们的言行,做一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人。然而,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人丢弃了它,对待呕心沥血的师者,少了几分尊敬,多了几分挑剔;对身边有残疾的同学,少了几分关怀,多了几分疏远;对待他人的演讲,少了几分尊重,多了几分评头论足。当中国的孩子开始变得倔犟的时候,韩国的孩子们正恭恭敬敬地聆听父母的教诲;当中国的孩子边看电视边大声指挥父母干这干那时,美国的孩子正打扫房间、修剪草坪;当中国的孩子连上学都要坐轿车的时候,日本的孩子正独自背着背包去高山旅行?? 当日、韩、美正学着我们的传统美德时,我们自己却在一点点地丢弃。

孟子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注意礼仪,尊重他人,他人自然会向你投以尊重的目光。明礼如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个人的素质与涵养。其实,做到明礼并不难,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就行:与人交往,张张口,说声:“您好!请!对不起!”;公共场所,动动手,随手拣起地上的纸屑果皮;生活中不挑不拣不攀比,做个恪守孝道的好孩子;课堂上,专心听讲,发言积极,争做尊师守礼的好学生。只要坚持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明礼”之人,如此简单,又可双赢,何乐而不为?

我们将挑起传承礼仪、发扬荣辱的使命,无负于未来,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校园。放出你的热情,放出你的爱,让我们拥抱美好明天。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约束我们的言行,做一个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好学生。篇三:礼仪论文

《礼仪学》

学习论文报告

题 目:浅谈现代社交礼仪

姓 名:黎文强

学 号:

班 级:11信管1班

完成日期:2012年5月5日

指导教师:姚轲邺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教研室 制

浅谈现代社交礼仪

班级:11信管1班 姓名:黎文强 学号: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并学习一定的现代社交礼仪,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与人交往的尺度,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了解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我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社交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总之,学习并讲究社交礼仪,可以令你充满人格魅力。

关键词: 现代 社交礼仪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解释:一.礼节和仪式。这是传统的解释。二.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总之,一个人学习并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充满人格魅力。

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既然礼仪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我们现代人怎么能不认真对待和学习呢?

礼仪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我们只具体探讨一下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社交礼仪又包含有:个人形象、化妆礼仪、着装礼仪、见面礼仪、名片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坐姿礼仪、送花礼仪等等。

1、个人形象:赏心悦目、整洁干净。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

2、化妆礼仪:不在公共场合当众化妆;不在普通或陌生异性面前化妆;不评论他人妆容;不妨碍他人化妆;不借用他人化妆品;不用过于浓烈的香水;不让残妆示人化妆礼仪、男士不要过分化妆、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

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古代《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服装具有:美化、角色调整、辅佐社交等功能。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衣着打扮“五适宜”,具体是:与性别年龄相适宜;与容貌肤色相适宜;与身体造型相适宜;与个性气质相适宜;与职业身份相适宜。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服装穿着要注意整体性和独特性;坚持tpo原则: time:早晚、时代、季节 place:地方、场所、职位 object:目的、对象

场合因素:不超过三种颜色

正式场合:单色、深色、无图

4、见面礼仪:

拥抱:右上左下,连续三次

亲吻:长辈晚辈、异性同性区别

鞠躬:15°、45°、90°

拱手:右拳左掌

举手:标准、来源

点头:距离、要求

鼓掌:嘉宾领导入场、高潮

名片规格:西方:10*6 中国:男:9*5.5 女:8*4.5 忌左手接名片

6、交谈礼仪

交谈12忌:

一、忌居高临下

二、忌自我炫耀

三、忌口若悬河

四、忌心不在焉

五、忌随意插嘴

六、忌节外生枝

七、忌搔首弄姿

八、忌挖苦嘲弄

九、忌言不由衷

十、忌故弄玄虚

十一、忌冷暖不均

十二、忌短话长谈 谨记: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社交距离:

亲密区0——45cm ; 个人区45——120cm; 社交区120——360cm; 公众区360cm之外。

7、电话礼仪

时段:早上8点之前,晚上10点之后不可。去电避开中午及就餐时间、公务电话避开周末时间 时长:不超过三分钟

要求:两声之后、五声之内

语调温和、音量适中

吐字清晰、语速稍慢篇四:文明礼仪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小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我们要把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实施礼仪教育,让学生初步学会,怎样尊敬国旗,怎样有礼貌待人,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节约、讲卫生的好少年,懂得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一、提高认识,点滴做起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循。

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尊重。

礼仪教育界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教育学生尊重人,关心人,是礼仪教育最基本的内容。

1、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生 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不欺负弱小,不取笑他人,不以自己所长讥笑他人之短,不讽刺挖苦他人,不伤害他人的自尊,不给他人起绰号,不以别人的生理缺陷而贬低人。

2、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发展自己,要从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名誉做起。

其次,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礼仪”用语。

对别人表示尊敬时,用尊称“您”,对老年人,可称老爷爷、老奶奶、老大娘、老师傅等;对中年人,可称“伯伯”、“叔叔”、“婶婶”、“阿姨”等;对比自己稍长些,可称“大哥”、“大嫂”、“大姐”;与海外交往时,可使用“小姐”、“先生”、“夫人”等称谓;说话语气要和蔼,可运用一些委婉的语气词,如“吧”、“呢”、“吗”;当请求别人做某事时,应使用表求客气的词语,如“请”、“麻烦”、“劳驾”等;当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非常感谢”;当妨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时,应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应主动说“没关系”。

再次,培养学生符合规范的礼仪举止。

正确运用微笑、鞠躬、握手、鼓掌、右行礼让、立正敬礼等礼貌体态语言;待人大方,双手接物;拜访他人要预约,并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应避开他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特殊情况需说明;进入别人房间或办公室应事先敲门,待主人允许方可进入;在别人家作客,不应乱翻、乱动人家的橱桌抽屉和书籍玩具;平时要注意衣着得体,夏天在公共场所不穿拖鞋,不赤脯,不穿小裤衩等。

二、教师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我们强加对自我的要求,并公开向全班学生宣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其次,抓典型示范。在班级里提“争当礼仪示范员,争创礼仪示范班”的口号。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懂得坐、行、立、礼的常规,以此提高他们的礼仪水平。经过一阶段培养,我班在礼仪行为规范方面收效较好。

三、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抓家长,优化礼仪教育的外部环境。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因此,我把抓好家长工作也作为重头戏来唱。首先是抓育人意识,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愿望,大的趋势是望龙,重智轻德,我向家长发出倡议书,并将家长的反映编成册。其次是抓礼仪教育指导,家庭中如何进行礼仪教育,不少家长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普遍认为,家长的示范十分重要,家庭礼仪教育要“从生活入手,从交往中引导,从习惯中落实”。我把家长的经验集中起来,以问答的方式,为家长在家庭进行礼仪教育提供咨询。

四、在实践活动中强化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练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在礼仪行为规范中运用礼仪法,将其行为进行分解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其行为技能的目的。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做客”练习时,要求学生准确用好“您好”、“谢谢”、“再见”文明用语。并不断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坐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而且落落大方。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

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孩子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2、开展活动竞赛,强化训练。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教师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开展礼仪规范表演比赛。在大家的注视下,同学们会全身心投入,从中体验着讲礼仪的愉悦,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问答式竞赛,教师出示问题:如,怎样尊敬老师?与长辈说话时注意什么礼节?怎样打电话?父母的同事亲友来访时你该怎样做?等等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赛,看谁懂得多,回答的得体的,请组内同学实际操作一遍,最后,根据实际表现,评出“优胜小队”“最佳礼仪少年”。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和道德内化过程。我们不仅应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种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成为一名合格的现化公民。篇五:文明礼仪论文 文明礼仪论文 中华民族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就十分重视语言美在团结人民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毛主席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提到:“说话和气”、“不打人骂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多使用礼貌用语,往往是消除误解,缓和矛盾的良方。古人说:“言为心声”。的确,语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层次和自我认知价值的越来越高,就越来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无疑问,在当前的形势下,礼仪已不是个别行业、个别社会层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即将步入成年。试想,一个成年人连最基本的文明礼仪都做不到的话,那将会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我们又有什么脸再承担“礼仪之邦”这一光荣称号?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同学们要清除陋习,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纪校规,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男生不留长发、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及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进网吧、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主动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些注意事项,从我们上小学起,学校就一直在教育,在倡导。这些事项看似简单,易于做到,可是我们却做得并不好,这也是中学生的一大陋习。想想吧,我们是中国人啊!礼仪之邦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会更加容易。那么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取得飞速发展。

下载明礼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明礼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明礼诚信

    明礼诚信 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 ------题记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叫诚信。诚信,是人类对价值的理性认知和尊重;诚信,是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诚......

    明礼 感恩

    “明礼 感恩—争做孝心少年”主题德育活动方案 作者:团委 录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1日 点击数: 1303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3年度关于 开展“明礼 感恩—争做......

    明礼诚信

    浅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 ――明礼诚信 历史已经跨入了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起,诚信成为中国社......

    读书 明礼

    读书 明礼 书,记载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明智慧,读书就是要吸收前人的文明。只有吸收了前人的文明,才能把人做好。读书与做人其实是一体的,一般的来说,读书好的人,多读了书,书中......

    演讲稿(明礼)

    明礼,民族之魂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文化,尤如一道霹雳,贯穿了中华儿女的思想;又似一种元素,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那就是礼仪。是我们的祖先用他......

    明礼诚信

    明礼诚信、立志成才 小时候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

    明礼诚信

    明 礼 诚 信 文明礼让是高尚品德的追求。文明礼让是维持人际交往友好、和睦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个人道德修养境界和社会道德风貌的表现。 我国自古以来就格外讲究“隆礼”......

    明礼感恩

    明礼感恩,恪守医德 ——感恩生命,助医德之高尚 亲眼目睹,40岁高龄产妇,顶着难耐的高温,撑着浮肿的身体,只为保住腹中来之不易的孩子。每时每刻,多少母亲甘愿忍受生产时剧烈的阵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