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0:4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

第一篇: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

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图)

柳宗元《江雪》

柳宗元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魏庆之尝谓:“人生作诗不必多,只要远传。如柳子厚,能几首诗?万世不能磨灭。”(魏庆之著《诗人玉屑》)刘克庄亦称:“如柳子厚诗,„„得一二首似之,足矣。”(刘克庄著《后村诗话》)可见其诗对后世的吸引力之大,生命力之久远。柳宗元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同作者的才情秉赋、遭际阅历有关,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当年广为流布的佛教,尤其是中国化佛教业已形成后的诸多门派对其诗歌创作影响,也是一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追踪柳宗元谪居岁月与释门的广泛交游,以廓清柳氏佛学思想的基本面目,从而在思维方式、情感逻辑等方面探寻佛禅对其山水诗创作的直接、间接的影响和受益受病的某些规律性问题,探讨其山水诗的意境、风格及其

成因。

一 佛教的出世法则与柳宗元的生活情趣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这三十多年大致他在长安应举和为政时期,曾与文畅等出入官场文坛的僧侣结交,很欣赏晋宋以来谢安石、王羲之、习凿齿、谢灵运、鲍照等人与和尚支道林、释道安、慧远、慧休的关系,并极力称赞那些与自己同时代人的那种“服勤圣人之教,尊礼浮图之事”的亦儒亦佛的生活。只不过这时他在政治上一帆风顺,忙于实现政治抱负,不以文为意,所以作品少,佛教思想也表现得不明显。被贬永州后,他由一朝重臣而流落远荒,社会地位的巨大反差,内心的极度痛苦,使他不得不到佛教中寻求寄托甚或解脱。初到永州,居无定所,只好寄居在重巽的龙兴寺,这样每天接触的是经书禅堂,促使他进一步研究佛教教义,从而对佛教有了深切的体会。改贬柳州后,来到提倡“顿悟”的南宗禅的老巢,进一步受到禅宗的浸染。苏轼曾说:“子厚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绝妙古今”。佛教的出世间法已影响到他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趣味,并渗透于他的诗歌创作中。受佛禅影响,他悠游山林,并于自然山水中体味到了“与万化冥合”的禅意。他的许多山水诗作常常这样开头: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回斜对香零山》)“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窜身楚南极,山水穷险艰。”(《构法华寺西亭》)“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蹇衣。”(《夏夜苦热登西楼》)

二、柳宗元对佛教的独特理解

柳宗元绝不是生性淡泊之人,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执着的。他虽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还是儒家的。他一生有两项重大活动:一是参与永贞革新,一是领导古文运动。这二者都与他复兴儒学、佐世致用的思想有关。

柳宗元站在儒家文化的立场上,以固有的儒家的人生准则审视并阐释佛教理论。柳宗元认为佛与儒有相通之处。通过他的独特理解,佛与儒二者不但能相圆通,而且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佛教教义在伦常上与儒家有相通之处。他把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作用等同一致。他认为儒佛都具有济世的功用。

三、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 1.清冷幽寒的画面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多占。”古刹名寺一般都座落在山清水秀的幽静之乡,既没有尘世的车马喧闹,又远离人事的格斗纷争,这种清静的自然环境,同佛教追求的“禅定”境界,同高僧们潜心研读经典必需的清静心境,达到了天然的默契与和谐,使他们忘怀世事,把思想和意念导引到“清静无为”的境地,从而潜心于体悟禅理经义。所以,尽管禅宗也主张“平常心是道”、“担水劈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无非妙道”,主张在正常的与世俗无异的生活中体悟自性,证得无上菩提,但他们仍然偏爱这幽静的所在,与自然山水有着一种巨大的亲和力,在生灭不已的朝晖夕阴、花开花落的大自然永恒宁静中妙悟禅机。佛门以“空”为本,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没有常住不变的本相。“空”为一法印,是佛教第一要义。在佛家看来,“四大皆空”,一切事物都既非真有,又非虚无,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尽作空观,方能超脱生死之缘。佛家这种讲出世、重自然、追求平静、清幽的境界,对柳宗元的审美趣味影响很大。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而柳宗元却非常偏爱或者说只偏爱静寂荒冷、色彩幽暗的景物。他对清冷幽寒的山水景物非常敏感。这种审美趣味决不是无意识的,而是自觉的,他在《永州龙兴寺东丘记》中曾把美的形态概括为两种:“游之适,大率有二:奥如也,旷如也。如斯而已。其地之凌阻峭,出幽郁,寥廓悠长,则于旷宜。抵丘垤,伏灌莽,迫遽回合,则于奥宜。”这种美学观自然体现在他的山水诗的创作上,于是,反映幽深静寂的图景,便成了柳宗元山水诗的一个显著特点。他的诗中多次出现“幽”、“寒”等充满凄冷意味的字句。例如: “高岩瞰清江,幽窟潜神蛟。”(《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新植海石榴》)“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巽公院五咏.苦竹桥》)“风窗疏竹响,露井寒松滴。”(《赠江华长老》)

“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江高。”(《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这些诗句,勿需外在的刻意渲染,就已弥漫着清寒幽冷的气氛,表现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的境界。据李育仁《论柳宗元的诗歌审美情趣》一文统计,在柳宗元一百六十多首诗中,竟有七十三首使用了“幽独”、“清寒”的意象。足见其审美情趣的独特性。2.宁静淡远的意境

贬谪中的柳宗元,虽然在主观上依旧处于压抑与寂寞的氛围中,但在客观上,他毕竟远离了官场倾轧与政治纷争的污浊,与释门高僧的频繁交往,进一步拉开了他与现实的距离。他同他们参禅论道,谈玄说佛,并写了许多有关佛教的诗序碑铭。佛教的出世间法,慰藉着诗人孤独寂寞的灵魂,不时地淡化着他的自我情志,使他步入淡泊宁静、与世无争之途。在青灯梵呗、晨钟暮鼓的氛围中,他暂时忘却了人生的恩怨得失,泯灭了是非荣辱,得到了“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的愉悦与满足,因而,作品更多地表现出“乐山水而嗜闲安”(《送僧浩初序》)的宁静、淡远的意境。

古人早就注意到柳诗情绪冲淡这一重要特征。苏轼曾说:“所贵于枯淡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东坡题跋》上卷《评韩诗》)杨万里说:“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诚斋诗话》)柳宗元确实擅长从普通的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中发掘和构思淡雅秀美的意境。试看《溪居》: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永州后定居愚溪时所作。诗中写自己已厌倦了长期官场的拘束,认为这次被贬南荒反是幸事。作者透过对晨出夜归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展示了一幅悠雅清淡的图画,表现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境。诗中船桨碰撞溪水中的石块发出清亮的音响及作者的引吭长歌,衬得山中更加幽寂。因为这些声响正是以“来往不逢人”的夜的宁静作背景,诗中虽描写了声响,但最终还是导向静谧的,在意境的创作上,着意追求一种无人之境的宁静之美。再看《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未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全诗清空恬淡,没有世俗的喧嚣扰攘。诗人以“无事”之心,造宁静之境,描写了雨后愚溪北池早晨的景色:云散日出,溪景明丽,高树临池。诗人置身其间,闲适的心境与清幽的景物如宾主相得,浑然融契。全诗的景物平凡、自然,丝毫看不出诗人主观情绪的涉入。这些景物以本来形态直接与心灵契合,似乎已经消除了语言的中介。“就文学范围而言,柳宗元与佛教关系的启示,重要的并不在于其悟道的深度,而是在于禅学思维方式对诗歌创作构思的渗透与影响。”(注:许总《论柳宗元谪居心理空间与诗境构造方式》,《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主张任运自在,随处领悟,反对拘泥束缚,雕琢藻饰,一切都在本然之中,都是自然本心的流露,一切都是淡而无为,而不应是用心著力的。禅宗许多公案表现了这种淡然忘机、无系于心、无所挂碍的精神。“僧问:‘如何是僧人用心处?’师曰:‘用心即错!’”“问:‘如何是学人著力处?’师曰:‘春来草自青,月上已天明’”(《五灯会元》卷11)。禅在自然而然中,如春日草青,月上天明一样自然,不可以用心著力。读柳宗元的山水诗,常常会感到禅宗非理性的直觉体验与不于境上生心的思维方式对其艺术构思的渗透与影响。如《雨晴至江渡》: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诗人写在江雨初晴的傍晚,独自向溪边漫步所看到的景象:渡头大水泻过,通向村中的小径显露出来,由上游冲下来的浮木高高地挂在树梢之上。诗人写雨后景象,仅以渡头水落后初显及遗存的物象为着眼点,仿佛电影的特写镜头,既生动又逼真,透过清淡的景象,可见诗人直观摄照的特点。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淡”,不仅是语言色泽上的“淡”,更多的是创作主体心境的“淡”。平淡的风格,来源于诗人无所缚系、任运自在,如天空中的游云一般不执着于物的主体心态。再如《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作者以素描的手法,用浅淡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幽雅秀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图,生动地描绘了湘江渔夫日常的水上生活和湘江周围的自然景色。漂泊的渔翁,清澈的江水,袅袅的炊烟,初升的红日,构成了一幅闲适恬静的画面,使人产生一种柔和秀美之感,而依稀的橹声更反衬出画面的寂静。诗的最后两句不正是禅宗“不于境上生心”的形象表现吗?再如下面这些诗句: “远山攒众顶,澄江抱清湾。

夕照临轩堕,栖鸟当我还。”(《构法华寺西亭》)“平野春草绿,晚莺啼远林。”(《零陵春望》)

“霰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旦携谢山人至愚溪》)“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首春逢耕者》)“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夏昼偶作》)“旷野行人少,时闻田鹤鸣。”(《游石角小岭至长乌村》)“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与崔策登西山》)

这些诗句,都是使诗人在一瞬间直觉地发现大自然澄江如练、夕照临轩的画面,感受到雁鸣高天、莺啼远林、童敲茶臼、旷野鸣禽的清音。诗中静中有动,寂中有喧。这种寂静气氛的捕捉与传达,正是诗人心中那“无念”、“无住”之禅境的外化。“禅学给唐诗带来了禅境,因而也带来了诗境。这对于唐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禅境,才使唐诗获得了美好的意象与清醇的意境。这是唐诗艺术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关捩或秘密,是唐诗空前繁荣的最重要的遗传基因。”(注:张锡坤等著《禅与中国文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244页。)我们不防套用一句说:是禅境成就了柳诗的意境。这种宁静、淡远的意境,是以柳宗元对世俗的淡漠为前提,而对世俗的淡漠正是佛教的出世思想作用于他的结果。因而,他能够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俗事务暂时绝缘,本着一种超功利、超现实的心境,从自然中体会到了禅意,又以禅意去体味人生,从而达到了与自然纯然合一的闲散悠然的境界,放下争逐之心、功利之念,泯是非,同善恶,一死生。他“夙志随忧尽”(《酬韶州裴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二十韵》),“处心齐宠辱”(《献弘农公五十韵》),认识到“荣贱俱为累”(《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居宠真虚荣”(《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甚至觉得脱离了局促的社会政治樊篱,贬谪南荒对他倒是一件幸事:“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溪居》),他可以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与崔策登西山》)从而萌发了“乐居夷而忘故土”(《钴鉧潭记》)的念头,恬淡的心情于是凝结为诗歌中的冲淡美。

3.山水景物人格化的表达形式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柳宗元的山水诗,虽有许多写无我之境,但更多是写有我之境。他笔下的山石溪流,花草树木,都是有灵有性而又无人赏识的。读这些山水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正是借这些具有人的品格的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古人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茅坤在《唐大家柳柳州文钞》中指出:“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他所吟咏的对象,无论是“窈窕凌清霜”的红蕉,还是“劲色不改旧”的青松,无论是“晚岁有余芳”的桔柚,还是“蓊郁有华枝”的新竹,都有着同诗人同样美好的品质和不幸的遭遇。这种感情在《愚溪诗序》一文中更为明确地表达出来。愚溪“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在作者的眼中,愚溪是一个与自己拥有同样的品质,同样遭遇的天涯知己,他与它对话,倾诉自己的情怀和不平,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和安慰。

空寂的佛门,宁静的大自然净化着他来自世俗尘网的怀抱,但儒家强烈的入世意志又使他难以忘怀世事,于是在他的笔下,那些原本是自然存在的山水都被解读为因遭贬而屈居是州。面对钴鉧潭西的小丘,他叹息到:“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户、杜,则贵游之士争买之。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钴鉧潭西小丘记》)。来到小石城山,他又说道:“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小石城山记》)。无疑,他是在通过这些秀美山水的无人赏识来证明他的自身价值和不公命运。“永州那远离京华的自然环境,山水之奇崛几乎就是他自己被弃绝不用的美才的写照”(注:陈幼石著《韩柳欧苏古文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5月版第56页。)。读柳宗元的山水诗文,我们很难分清作者是写山水,还是在写自己。可以说,它们句句是景语,字字是情语。作者在观照自然时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了眼前的景物,使得山水景物无不带有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这种物我一体的审美移情表达方式,正是受佛门物我同根的思想影响所致。

佛性说到天台宗荆溪湛然时,在原来“众生有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情有性”说。意思是不仅一切有情众生具有佛性,就连砖瓦石块这些无情之物也具有佛性,因为佛是无处不在的。禅宗主张法遍一切境,“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而作为重巽的俗家弟子及被苏轼誉为“妙绝古今”的曹溪南岳诸碑的作者柳宗元不可能不受到这一学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原本无情的山水景物,都具有了人的感情。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几首诗: 《商山临路有孤松》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这是诗人在元和十年诏回长安,再出柳州,途经商山而作。诗题中这样写道:“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为明,好事者怜之编竹成援,遂其生植感而赋诗”。正如详注中指出的:“盖有自况之意”。诗中处处写孤松,又笔笔写诗人自己。作者写松,取其冬夏常青,岁寒不凋的本色,正是写自己怀抱理想,坚定不移的品格;而一“孤”字,更托出自己去国离乡,茕茕孑立的特定心情。前四句写自己在仕途上的遭遇:秉正而行,光明磊落,却遭到奸党小人的迫害。诗人在同期写的《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中也作过同样的反思:“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把政治失败归之为自己行为的直道而行,不拘小节和才华、名气太大而遭到奸小嫉妒。两诗对照着读,更能领会诗人曲折而深刻地表现出来的愤懑之情。后四句写出诗人对同情者的感激和对统治者抱有的幻想,而这种幻想正是作者不甘沉沦,实现抱负,建功立业的渴望。再如《再上湘江》: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不知从此去,更遣几时回。

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湘江流水的命运联系起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不正是诗人终身贬黜,难返故乡的写照吗?再看《南中荣桔柚》: 桔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桔柚的贞质和命运,实际上仍是写诗人自己的品格和遭遇。诗的前四句就桔柚的“贞质”、“余芳”,赞美了自己的才华和品格,肯定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后四句以“殊风”、“飞雪”暗喻奸党小人的打击和阻挠,使自己北归无望,只能北望故乡,攀条叹息。诗人把自己的生平遭遇与桔柚的品质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我们可以这样说,他是以佛门的物我同根的审美移情表达方式,抒发了其儒家的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4.欲求解脱而不能的寂寞情怀

在长期的贬黜生涯中,柳宗元由于对世事的系念难忘,致使佛教的精神药方难以彻底医治他心灵的痛苦,山水的宁静反而引发他寂寞的情怀。他在佛教与山水中得到了暂时的慰藉与沉迷,却很快被现实的剧痛唤醒。于是他的山水诗形成苏轼所说的:“柳仪曹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南涧中题》详注)的模式。用柳宗元自己的诗句来概括,就是:“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构法华寺西亭》一诗非常清楚地展示了诗人寻求解脱而不能的心理历程。诗的开头两句点明了诗人不幸的身世及恶劣的环境,贬谪南荒的确使他心情郁闷。为了消解这种郁闷的痛苦,他“步登最高寺”,俯视人间万物,开阔的大自然真的具有神奇的疗效,此刻,他似有飘若升仙之感。他与现实社会的距离逐渐拉开,贬谪之苦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他的心理渐趋平衡,心境渐趋宁静。然而,在短暂的沉醉之后,各种“离念”却纷至沓来,久已难得的“开颜”和转瞬即逝的“赏心”,很快就被远离亲人和京城的痛苦和蛰处蛮荒的寂寞所代替。诗人排解郁闷的目的并未达到。再如《南涧中题》,诗中既有气氛的清冷凄迷,又有境界的幽静深邃。大自然的风声林影,使他“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其实,诗人这里忘却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疲劳,更是灵魂的疲惫。他的若有所得,不正是从这静谧的大自然中悟到的禅意吗?那空谷中鸣响的禽语,那涧水中回旋的寒藻,多么合乎自然的本性。可是,他的心灵在这短暂的歇息之后,又回到令他痛苦不堪的现实社会中来,眼前的景物勾起诗人孤单寂寞的身世之感。于是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全诗意境宁静、淡远,但在这宁静淡远中却蕴聚着诗人深重的忧伤,折射着诗人贬谪后孤独寂寞的情怀。再看《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诗人写月夜的静谧,却是通过繁露坠地,石泉鸣响,山鸟啼叫这些声音反衬出来的。诗人若不受过禅学的熏染,是很难捕捉到这大自然的清音的。但诗人身处静境却难以入静,恬淡中又总感寂寞。这不能不说是其“机心”太浓所致。再如《首春逢耕者》,诗中写出了南国早春的景色:“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二句描绘出一幅多么宁静,恬淡的画面,可是诗人却一笔荡开,由眼前景物想到久别的故园,那里是自己实现理想抱负的地方,可是已经荒芜了,并且长满榛荆。其实荒芜的不仅仅是故池田园,也是诗人建功立业的“经世”之心啊。而这正是诗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所在。“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二句写出了他对这种佛与儒之间的矛盾的清醒认识。全诗在一片空旷,寂静中透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沈德潜说:“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说诗晬语》)。其实,哪里仅是愚溪诸咏,柳宗元的山水诗大都是在闲静中深蕴着忧愤,旷淡中凝聚着寂寞。元好问《论诗绝句》早已认清这点:“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形象地指出了柳诗以“风容”之美写寂寞之心的忧乐杂糅的风格。结论

柳宗元一生好佛,佛禅为柳宗元的山水诗提供了宁静、淡远的意境,而“统合儒释”的思想又使他对社会表现出比对自然更多的关切,因而其山水诗又表现出难耐的寂寞。他既寻觅幽静的所在以歇息灵魂,又总觉得“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他始终徘徊于自然与社会之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柳宗元可以说是到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了。入世与出世在他身上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这使他既不完全入世,如身投汨罗的屈原,又不完全出世以青灯古佛为伴。他的山水诗留下了“统合儒释”的鲜明印迹,是其“统合儒释”思想鲜明的注脚。

第二篇:禅诗佛偈名言集锦

禅诗佛偈名言集锦 目 录

一、明师一指.自性本然

二、道体教用.万法归一

三、修心修念.道不离身

四、缘起缘灭.因果轮回

五、立愿了愿.受苦了苦

六、持斋受戒.清口茹素

七、因时处顺.道法自然

八、万般皆空.无常迅速

九、忏悔感恩.修己善群

十、天时道运.把握良机

一、明师一指.自性本然

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解得其中意,便是西方祖。︵吕祖︶ 一子入佛门,九祖超上品,十殿皆拱手,永不坠轮回。一子得道,九玄七祖皆沾光;一子成道,九玄七祖尽超生。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坛经︶

一年又过一年忙,忙来忙去无下场,仙佛指开生死路,免受轮回乐洋洋。一贯真传自古稀,有缘方得遇三期,为君直指性命理,但要心与性相依。

一点灵光道上来,只因迷惘坠尘埃,君今欲得还乡道,悟得心经道眼开。︵观世音菩萨︶ 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时一样平。人间一佛堂,天上一叶莲。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看前眼不见;画波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唐?寒山︶ 大道分明在心头,有作有为尽下流,识得当前真净土,万部丹经一笔勾。大道传天下,千愁一指开,欢颜无尔我,个个面如来。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见功;重重妙义重重意,不管东西南北风。不知到底一归何,是以神光拜达摩;立雪少林为何事,只求一指躲阎罗。心外求经路便差,水中月影镜中花,真空妙义君知否,七宝庄严总欠佳。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文章有皮有骨髓,欲鬼此语如鬼禅;我从诸老得印可,妙处可悟不可得。月色松声总见闻,禅心妄想圣凡分?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巴似君。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国家。半亩方塘一槛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 句中有眼悟方知,悟处还同病着锥;一个机关无两用,鸟巢拈起布毛吹。︵于湖居士︶

巨海茫茫性海清,何分江渠与沟坑;归来一滴曹溪水,洒向云厨味自珍。本来面目无一物,万物难然本来真,火不能烧真空体,水不能淹真人身。︵银山祖师邓云峰︶ 本来无物使人疑,却为参禅买得痴;闻道无情能说法,面墙终日妄寻思。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眬又是谁?︵顺治皇帝︶ 任君聪慧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只是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先天口诀世间无,不在经文不在书,踏破铁鞋寻不出,得来全不费工夫。名医化导有来因,疾病伤寒见忌瞋;脉理深微能率性,良方精细度迷津。自结玄关自活埋,自吾闭也自吾开;一拳打破玄关窍,放出从前者汉来。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释迦牟尼佛︶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此处菩提座。佛讲经典三千卷,正法眼藏未明言,末世有缘得此法,便是西方不老仙。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释迦文佛在灵山会

上拈花示众︶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真是一番齐着力,桃花三月看飞红。我心自有佛,我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坛经︶

求道求得是路程,西方大路少人行,求生不求天堂路,临终大路黑沉沉。

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久久不可掩,是名不坏身。︵司马光解禅偈,雨霖杂记︶ 身生未知生,知生身已老;身知不相逢,人生几度老;身知若相逢,即可成佛道。

奇巧奇巧真奇巧,真的跟着假的跑,真的不吃饭,假的日三饱,真的走了看不到,假的走了伴

花草。︵德慧菩萨︶

念佛有个自性佛,念经有卷无字经,诵之念之常不忘,保尔平步上天堂。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明?呆庵普庄︶ 抛却身心见法王,前程不必问行藏;但能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行。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唐.古灵禅师︶ 舍内分明有个人,无端答应内无人;扣门借宿非他也,你我原来都是人。

金佛难渡炉,木佛难渡火,玉佛难渡摔,泥佛难渡水。

青山碧树年年在,沧海狂涛日日流,此身好种无生果,看破尘缘道急修。一旦无常归去世,田园楼阁后人收,只有一点灵性在,上清下浊两分开。

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枯木禅师︶ 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金碧峰禅师︶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神光原来好讲经,智慧聪明广传人,今朝不遇达摩渡,难超三界了死生。纸上传来说得亲,翻腔易调转尖新;世人爱听人言语,言语从来赚杀人。从来菩萨不离身,自家昧了不相亲,若能静坐回光照,便见生前旧主人。从征万里走风沙,南北东西总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莲花。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唐?无尽藏︶ 最是平常最神奇,说出悬空人不知;好笑纷纷学道者,意中疑是又疑非。

浑身似口挂虚空,不问东西南北风;一等为他谈般若,滴丁冬丁滴丁冬。︵风铃偈︶ 无影山前一盏灯,照彻大地放光明,有人识得此灯者,便是长生不老僧。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

菩萨从来不离身,自家昧了不相亲,若能静坐回光照,便见生前旧主人。发脚寻师为参禅,孤云高卧枕石眠;白月无风光自净,青松有雨响声寒。

当年孔子师七位,后遇老子得道玄,论语注载朝闻道,夕死可笑人难参。︵三天主考圣训︶

万丈洪崖奇碧空,人间有路不能通;奈何一点云无碍,舒卷纵横似疾风。︵兜率从悦禅师︶

圣贤仙佛只此心,何需泥塑与装金,世间点烛烧香者,笑倒慈悲观世音。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妙根,唯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醮干洞庭湖。︵达摩祖师︶

达摩原来天外天,不讲佛法也成仙,万卷经书都不用,单提生死一毫端。

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宋?张无尽︶ 应化非真包古今,随缘应世本无心;灵机一脉威音外,无口先生昼夜吟。讲道不离身,说法不离性,离身讲道即邪道,离性说法即邪法。(韩老前人)丽日昊天照寒空,风自西兮云自东;好把绳头牢稳住,莫随流水任漂蓬。

觉树枯荣几度更,灵山寂寂待重兴;此来不用伤迟暮,佛法弘扬本在僧。︵致虚禅师︶ 读破金钢经,念彻大悲咒,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不受明师指,永在轮回受。︵俗语︶

灵丹本是古根基,藏在葫芦那得知,放出冲开诸世界,收来纳在古须弥。︵八仙故事︶

观音不在普陀山,只在人心方寸间,修道至诚求真理,西方大道可登攀。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翠翠绿竹尽是法身。

二、道体教用.万法归一

人爵那有天爵贵,功名焉有道名高。︵**恩师︶ 大道本无形,造化育万情,传递为密宝,修持圣贤成。

弓长出世几人知,渡尽万教齐归一,走马点玄时年至,渡脱皇胎早出期。︵龙华经︶ 天运迭转末三秋,三灾八难遍地流,九九劫难谁能脱,救世唯凭一贯舟。

母定三阳渡原人,复始羲皇降道源,临初太公阐圣王,泰来天真办收圆。︵山西省大同府有阳

市孝义庄马营村七佛寺七圣宫碑文︶

白藕绿叶红莲花,三教原来是一家,三大圣人发圣处,得了窍妙回老家。有道无德,道难成;有德无道,必遭魔。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吾本来兹土,传法渡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孤峰千仞立江心,八面洪涛愁煞人;奈是根深自坚固,几回经古又逢今。︵莲池禅师︶ 昔日赵州少嫌光,不出山门迎赵王;怎知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佛印禅师︶ 修真悟道守黄庭,打破迷团脉胳经,龟鹤养神常立定,人无欲念自通灵。修得大道出迷途,纔算人间大丈夫,日月同明永不朽,乾坤并老壮玄都。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修慧不修福,慧中亦胡涂。︵师母︶

几年鏖战历沙场,汗马功高孰可量;四海狼烟今已息,踏花归去马蹄香。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宋?苏东坡︶ 万法归宗,一心向上,白莲结子,掬水闻香。︵净土宗,莲社︶

斋罢堂前锡杖闲,静装炉香自焚檀;残经读了无余事,聊塑圆容合掌看。释迦从此绝宗风,儒门得法至道通,日后三期开普渡,正心诚意合中庸。

三、修心修念.道不离身

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无修一日空,功上加功功有德,道中参道道无穷。︵真珠师傅︶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一念动即是轮回种,一念静乃成金刚身。一把无明火,能烧万里功德林。

人有人意,我有我意;合得人意,恐非我意;合得我意,恐非人意;人意我意,恐非天意;合得天意,自然如意。

人从巧计夸伶俐,大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瞋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 上有不可欺的天理,中有不可瞒的耳目,内有不可骗的良心。

千里修书只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张英︶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大海之水可饮尽,剎那心念可数知;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境界。大道修来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功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小林寂寞少人知,结草为门便是机,佛法平等无高下,骄傲逞强莫进来。︵四十二品因果录︶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

不怕虎生三个口,只怕人怀两样心;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勿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菜根谭︶

心不明,点什么灯;意不平,诵什么经!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 所以慎独。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争手,为作世间慈悲人。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 手携刀尺走诸方,线去针来日日忙;量尽别人长与短,自家长短几时量。月白风清凉夜何,静中思动意差讹;云山巢顶芦穿膝,铁杵成针石上磨。勿因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做事好商量。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

有人打老拙,老拙先倒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嘻嘻笑;涎吐我脸上,任他自干了;我亦省力气,他亦免烦恼。︵弥勒祖师︶

身不动而心自安,心不动而神自宁,一念动时即是火,万缘寂处性自清。︵李铁拐大仙︶ 身在营中心出家,身披铠甲是袈裟;刀刀亲见弥陀佛,箭箭射中白莲花。身披精进铠甲,手指智慧宝剑,统领六度大军,杀出烦恼贼寇。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坛经︶

何必眉不开,烦恼无尽时,一切命安排,开心最悠哉。

初发心不变,成佛有余。

邪人行正道,正道亦变邪,正人行邪道,邪道亦变正。︵德慧菩萨︶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念正天堂路,念邪地狱门;万法由心生,万事由心灭。

性定伏魔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尽断真福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骤宽。︵日?梦窗疏石︶ ◎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能远离生死苦,信能长养诸善根,信为菩提作基础。◎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

◎面上无瞋是供养,口里无瞋是妙香;心中无瞋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均提童子︶

◎ 修行之道重在心,返本归原寻理真,名利本是身外物,埋没多少英雄汉。◎ 修道不离身,打铁不离砧。

◎修道修心,修复明明之心;办道尽心,尽其至诚之心。

◎修道有四心:无信心难入道,无诚心难行道,无坚心难成道,无愿心难了道。◎修道有四信:信道真,信天命真,信劫真,信愿真。

◎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鸟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修士,人若无心处处闲。◎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涵养怒中气,谨防顺口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

◎终朝逐物放心猿,谁肯回头认故园,欲学修心无别法,能知心放即还元。◎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顺境不忘形,逆境不灰心,万难不变心,至死不退道。◎闲中检点平生事,静坐思量日所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传习录︶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罪莫大于不知己过,过莫大于言人之非,错莫大于逞己之欲。

◎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圣人求心不求佛,凡人求佛不求心。

◎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 烦恼由来本自寻,何须惹得苦于心,不如看破凡尘事,学道修身渡世人。

◎叹修道虚度时光,无真心落个凄凉,图表面敷衍了事,难应付灾劫无常。︵师尊︶ ◎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回头日望家山远,满目空云带夕阳。

◎ 忧则天下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白水老人︶ ◎ 坟地好不如心地好。|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胡涂须到底,聪明莫过头。

◎诸佛菩萨只此心,无论彩画与装金,世间燃烛烧香者,愿礼慈悲观世音。◎汉武为帝欲作仙,石崇巨富叹无钱,嫦娥照镜嫌貌丑,彭祖焚香求寿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禅心须在尘中定,佛道还得世上成,打破空门形象事,无尘何必着僧衣。◎禅心须在尘中净,佛道还得世上成,莫要剃头不剃欲,但求染衣不染心。◎ 聪明本是阴德助,阴德引入聪明路,不行阴德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 对长辈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恭是和善,对晚辈谦恭是高贵,对所有人谦恭是安全。

四、缘起缘灭.因果轮回

◎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问枯桩旧处寻。︵雪窦禅师︶ ◎三点如星布,横似月斜,披毛从此出,作佛亦由他。

◎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六道轮回说不完,畜生饿鬼哭千般,劝君勿妄起贪念,一失人身万劫难。◎天堂地狱两界连,任君脚踏那边船,成仙成畜由人作,差之毫厘谬万千。

◎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仙便得仙;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自古无百年。︵唐?知玄︶ ◎生死骨如山,因果复循环;欲消冤孽债,还当德为先。

◎生死轮回永不停,迷人不醒醉梦中,今遇明师得大道,务必早炼早超生。◎生来死去最悲哀,六道轮回辗转来,白骨堆积如山满,去了胞胎又投胎。◎因果是事前的防范,法律是事后的制裁。

◎回想当初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

◎妄念一生神即迁,神迁六贼乱心田,心田一乱身无主,六道轮回在目前。◎自古道行有真因,因时因地更因人,人间无不忠孝圣,天上无无功德神。◎ 佛家一文钱,大似须弥山,欺心无实报,披毛戴角还。

◎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坛经︶ ◎来时胡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长大成人方知我,合

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亦无烦恼亦无悲。︵顺治皇帝︶

◎命由己做,福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古经︶ ◎披毛戴角世间来,优钵罗华火里开;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醒作云雷。◎ 苦海无边为啥来,只因六欲扫无开,不知真理良心昧,生死轮回永徘徊。◎ 杀他命,还他命,此理一定;欠人债,还人钱,此理最明。

◎ 堂上打鼓打公皮,锅内煎煮是姑姨,三世祖妈娶为妇,我今不笑等何时。◎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扫得开,突然便去;放不下,依旧再来。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莫谓人小无冤愆,岂知前世之冤缘,关某虽然法力大,但能伏魔不伏冤。︵关圣帝君︶ ◎ 与处分明应处亲,不知谁是负恩人;东家漏泄西家事,却使旁人笑转新。︵长灵禅师〡慧忠国

师︶

◎ 醉眠醒卧不归家,一身流落在天涯;祖佛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宋?龙门清远︶

◎ 虽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五、立愿了愿.受苦了苦

◎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金不炼不值钱,人不修不成佛。

◎人来谤我我何当?且忍三分也无妨,却为儿孙榜样计,只从柔处不从刚。◎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作,只怕凡人心不坚。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常留青白在人间。︵清.于谦.石灰︶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直饶热得人流汗,荷池莲蕊也芬芳。

◎世人说我、笑我、骂我、欺我、轻贱我,事出突然,我将何以处之?祇是宽他、怕他、容他、让他、不惹他,再过几年,看是有他无他!︵寒山︶ ◎生老病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担当;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碗和气泻肝汤。︵明?憨山德清︶ ◎有道有德圣佛仙,有道无德难上天,无愿不成佛与仙,速速了愿上理天。◎ 求不得苦心如痴,心不在焉神若失,并非上天不作美,心中所愿命中无。◎ 但行不学,十有九到;但学不行,十无一到;学行两全,十行十到。◎ 直心即是道场,烦恼即是菩提。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份度时光。︵憨山大师︶ ◎重圣轻凡初发心,效法前贤之精神,圣事人人皆有份,袖手旁观是愚人。◎风霜之威,天之杀物,正以成物;考验之来,天之挫人,正以成人。◎修行如驾上滩舟,暂歇篙时便下流;若不从兹勤努力,几时撑得到滩头。

◎修道入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当先。心发则众生可渡,愿立则佛道堪成。◎修道不考不磨炼,满天匝地尽佛仙。

◎修道但怕意不真,坚心立志便成神,古来证佛成仙品,俱是凡夫腾紫云。

◎修道修德修尔性,魔考魔难磨尔心,有志向前绝不退,将来道果自然欣。︵南海古佛︶ ◎真道真考古难移,有情无情试根基,美玉经琢方成器,坚心方能步云梯。︵关圣帝君︶ ◎ 舍身办道菩萨愿,上天取得尔心田,为道顶起诸魔难,为众舍己芳名传。◎ 欲作天外客,须立冲天志。

◎欲想了你前生债,凭你功德能勾消。

◎众生无边誓愿渡,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坛经︶ ◎ 善似青松恶似花,乍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明?刘伯温︶ ◎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开荒下种志冲天,仙佛随时在身边,助尔早日了宏愿,天人共建大功端。◎开设佛堂孝为先,接引佛子认娘颜,早晚亦可表奉敬,逢凶化吉妙无边。◎ 学道之人,心无慧剑,情缘难斩。修道之客,性无智灯,玄理不明。◎ 学海无边,唯勤是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六、持斋受戒.清口茹素

◎十字街头人吃人,乱葬坑内犬吃人,诸君不解其中意,仔细思量人吃人。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南海古佛︶ ◎天地之大德曰好生,世人之大恶曰杀生;生命是世间最贵重的东西,杀生是世间最悲惨的事情。

︵**恩师︶

◎ 心无烦恼菜根香,火气冰消意自凉,淡食修身延性命,远离酒色体康强。◎ 日后世界将更新,尽留吃素持斋人。︵关圣帝君︶

◎肉字本是两个人,迷人不识大口吞,吃他半斤还八两,算来还是人吃人。︵修真录.南海古佛︶

◎我肉众生肉,形殊理不殊;休令阎君断,自问应如何。︵吕祖︶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

◎奉劝世人早吃斋,人性物性一处来,忍心杀食同胞肉,将心比心实可哀。︵南海古佛︶ ◎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草生草死根还在,因何人死不回来,杀生广拉冤孽债,自将肠腹当棺材。◎酒色财气四堵墙,多少迷人在中央,若能跳出此墙者,便是人间不死方。

◎酒是乱性之根源,伤智失体易招愆,面红耳赤眼神变,好像魔鬼在人间。︵关圣帝君︶ ◎清口茹素发慈悲,从今六畜冤断绝,佛盘首先把名列,心广体胖劈万邪。◎慈悲誓愿如山重,业识尘劳似海深;十字街头卖鱼去,护生心是杀生心。◎猪呀猪呀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他不吃来我不宰,你向吃的去讨债。

七、因时处顺.道法自然

◎一天风月流空界,隔岭钟角应海潮;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大千一粟未为宽,打破娘生赤肉团;万法本闲人自闹,更从何处觅心安。︵八指头陀老禅师︶

◎山也空来水也空,随缘变现体无穷;青山绿水依然在,为人疑嫉难兼容。◎凡事若得从人愿,山作黄金海作田,劝人不必超欲望,一日清闲一日仙。◎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 天虽高,不敢不低头;地虽厚,不敢不循走。

◎天地销归何处去,微尘幻现奈他何;见深见浅由他见,水是水兮波是波。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来不敢长伸足,唯恐踏破海底天。︵明?朱元璋︶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龙牙禅师︶

◎由来直道世难行,枉道求容我不能;万里滔滔大江水,纵教百折也东倾。︵莲池大师︶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 成住坏空是宇宙循环之常序,生老病死是人类生命之过程,明增暗减是人类之寿数,人亏天补

是布施之果报。

◎佛地人多心甚闲,日看飞禽自往还;有求莫如无求好,进步那有退步高。◎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唐?鸟巢禅师︶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一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唐?无门禅师︶

◎ 思无邪何处非南海,志于道吾家即西方。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禅宗公案︶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理事圆融泯自他,白云飞去了无遮;海纳百川流不尽,空容万象是吾家。◎眼里尘沙耳里土,千峰万峰不肯住;落花流水太茫茫,剔起眉毛何处去。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得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宋?王安石︶ ◎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不可话居山;山中剩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明?恕中无愠︶ ◎万事无如退步修,本来无证亦无修;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道理奥妙实难言,心领神悟乐自然,清心寡欲常清静,除却是非性自圆。

◎忆着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孚上座︶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

八、万般皆空.无常迅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息不来,乃属后世;一念若错,便坠轮回。

◎人生一世如幻梦,莫贪眼前虚华景,不认真理误自身,枉得来去一场空。◎人生于世似梦景,光阴如箭不停留,昔日年轻今日老,瞬息之间换白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东坡︶ ◎ 不醒沉沦苦海中,忙忙世事走西东,金钱情爱迷真性,往往来来一世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田也空,地也空,换

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朝走西,暮走东,人生犹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功名盖世徒何用,转眼成空罪难当。少年莫笑老人频,老年不夺少年春;此老老人不将去,此老还留与后人。世上为人如蜜蜂,飞向西来又向东,采得百花成蜜后,被人取去一场空。世事纷纷不用争,心田免税应勤耕,长江后浪推前浪,转眼又闻落叶声。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那有工夫论是非。

功名利禄水上沤,无常一到万事休;千载难逢好机缘,好向灵山塔下修。︵**恩师︶ 功名半幅纸,富贵一场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 去年贫未是贫,尚有立锥之地;今年贫方是贫,立锥之地也无。︵香岩禅师︶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千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休教六贼日相攻,色色形形总是空,悟得本来无一物,灵台只在此心中。百年荣华风前烛,三世富贵转眼无。

快适须臾意已闲,暗中愁里老苍颜;不须更待黄粱熟,方悟劳生一梦间。我本不欲生,忽而生在世;我本不欲死,忽而死期至。︵庄子︶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里穷毕竟穷,捡到黄金也变铜。金银积如山,难买无常到,好高争名利,转眼伴荒郊。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唐.李白︶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唐.元稹︶

昔日田为﹁富﹂字足,今日田为﹁累﹂字头;拖下脚来为﹁甲﹂首,伸出头来不自﹁由﹂。田在心上﹁思﹂常苦,田在心中﹁虑﹂不休;当时只谓田是﹁福﹂,谁望田多﹁累﹂累愁。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看来世事皆如梦,何必贪求日日忙,世间美景无长久,一气不来万事休。富贵花间露,功名草上霜︵水上沤︶。

富贵贫贱要看淡,从无穿食莫怨天,眼前就是大劫到,富贵贫贱是一般。棺材装死不装老,坟里半是少年人。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唐?龙牙︶ 感叹人生甚短暂,世事种种何计较;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世休。万般变化总由心,至诚行道贯古今,百年光阴如流水,一世浮华似行云。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却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电光雷火千年一瞬,一心念佛广种善因,千年之后白莲结子,你身我身共成佛道。︵慧远大师︶

梦里堆藏总是金,一场富贵喜难禁;枕头扑落忽惊起,四壁清风无处寻。荣华富贵总有尽,青山绿水永长存,大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睡到二三更,什么功名都成幻影;想一百年后,无论老少皆为古人。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唐?白居易︶ 趋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皇。︵布袋和尚︶ 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底人。︵唐?龙牙︶ 举世皆为名利醉,唯吾来向道中醒,他时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韩湘子大仙︶

九、忏悔感恩.修己善群

人生四大乐: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天恩师德报不完,无地自容愧般般,前人成全费心田,粉身碎骨表自虔。天道明白说,只是一个﹁无我﹂;王道明白说,只是一个﹁爱人﹂。

日日行善,福虽未至,祸自远矣;日日行恶,祸虽未至,福自远矣。为善如春天之草,不见其

长,日有所增;作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缺,日有所损。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则相当。︵坛经︶

多些关怀,世间那来残障;教养得宜,天无枉生之才。︵郑武俊校长︶ 自我的觉悟,胜过他人的规劝;良心的谴责,重于任何的惩罚。

自见昔时罪过,除却五欲疮疣,解脱自在逍遥,随方贱卖风流,谁是发心买者,亦得似我无忧。

︵志公禅师︶

自家有病自家知,既知须要早时医,倘若忌医终讳病,无常临头悔追迟。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别人骑马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乍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找人家好处,就是寻着了天堂路;认自己不是,就是关闭了地狱门。事不三思终有悔,幸能一忍永无虑;诸事随时皆流水,此怀无日不春风。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忏悔诗︶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施财犹如井中水,一边吊打一边生,三日五日不打水,何曾淹到井槛边。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南海古佛︶ 财如水来法如船,助道办道两兼全,各有能力尽表现,寸功不昧注天盘。

堂上有佛二尊,懊恨世人不识,不是金彩装成,亦非梅檀雕刻,即今现在父母,就是释迦弥陀。

︵弥勒祖师︶

眼睛要长在心里,观察自己;嘴巴要放在心上,评论自己。事事肯放过别人,则德日宏;时时

不放过自己,则学日益。︵济公**︶

现在之福,譬如点灯,随点随竭;将来之福,譬如添油,愈添愈光。慈悲喜舍入圣门,功德多少莫计分,回报之心不必有,乐善自然天堂存。感恩就是福,了愿就是慧。

圣人过多,贤人过少,凡夫无过。

道在圣传修在己,德由人积命由天。

尘网依依三十春,昨非今是不须论;息交岂独忘知己,为爱无庐夏木阴。︵明.莲池大师︶

十、天时道运.把握良机

了悟犹如月明灯,无窗暗室忽开明,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时渡此生?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向何生渡此身? 千年铁树开花易,错过普渡再遇难,奉劝善信三期子,趁机速修上天庭。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渡无缘之人。

今世不修后世难,佳期错过实堪叹,得成道诀无贵贱,一体同登极乐班。打铁趁热莫误机,少年修道正当时。

世间美景非长久,沉迷不觉实堪愁,急早寻个安身法,一失人身想修无。

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春夏秋凉又严冬,朝出暮归不停休,堪叹人生寿几秋,速登觉路把道修。待有余而后济人,永无济人之时;待有暇而后修道,终无修道之日。修道如登百尺竿,下来容易再上难。莫因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都装少年人。︵良芥禅师︶

闭住你的双眼,细想人生多久,何不趁早修行,了脱人间因果。︵南海古佛︶ 万劫千生得此身,须知先世种来因,此生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时渡此身。万贯家财带不去,一双空手见阎王,劝君及早寻门路,光景无多易散场。

智者利用时间行功德,巧者争取时间求名利,懒者等待时间候机会,愚者浪费时间造罪业。

智者握机而行,愚者失机而悔。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船开不等后来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万金空奠思亲酒,一滴何曾到九泉。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

附录: 十条大愿

诚意正心性自如 实行大德以服人 虚怀若谷希圣明 退步即坠陷阱中 欺人欺己难欺天 藐念心存岂英贤 心主万化有归无 心当敬重聆圣音 心生魔生理无穷 缩念莫忘自心情 师传妙道须持坚 视之弗见理妙玄 抱定宗旨蕴灵启 忏法修持天降福 假中求真真何在 不与世俗争好歹 灭却三心飞四相 前车之鉴当自警 守道行功私欲除 悔过能除希贤真 意含迁善播仁风 前程速奔有光明 祖显佛法共收圆 人体天心自然安 不明天时枉用功 泄出天机天命传 匿而不明怎参玄 不守真道终坠渊 六条大愿

重圣轻凡初发心 财如水来法如船 清口茹素发慈悲 舍身办道菩萨愿 开设佛堂孝为先 开荒下种志冲天 鉴班院长十愿叹 一叹修道不诚心 空口立愿不去了 莫谓现下未遭报 二叹修道不忏悔 常言来说是非者 放下屠刀成佛体 三叹修道不实践 沽名钓誉图体面 暗室亏心神目电 四叹修道志不恒 学如逆水行舟进 西天大路虽然远 五叹修道不学谦 踏破铁鞋无觅处 一指之师终北面 六叹修道理未精 草木无根何能长 当思前人引进你 七叹修道失正规 佛规乃是天戒律 车若无轨必遭险 八叹修道不慎言 三教圣人尚严守

遵守真性道能行 露显分明办收圆 道统万善兼四端 量解真情体妙玄 效法前贤之精神 助道办道两兼全 从此六畜冤断绝 上天取得尔心田 接引佛子认娘颜 仙佛随时在身边 糊胡涂涂混光阴 欺人欺天欺鬼神 应劫之时自判分 妆饰遮掩自相欺 其人定然好是非 匹夫立志参天地 虚心假意欺上天 真功实善却不谈 人间私语如雷般 始勤终怠决无成 不进则退理难更 走了一程近一程 欺师灭祖胆包天 苦死无成实可怜 一世师生万万年 藐视前人罪非轻 人无引进路难行 洪誓大愿立坛庭 佛规不守任胡为 不遵焉能故家归 船若无桨行必危 天机密宝随便谈 何况俗子凡夫间

佛法无边济善信 天意应时仁风挽 不以良心存中正 力能进行速英勇 圣事人人皆有份 各有能力尽表现 佛盘首先把名列 为道顶起诸魔难 早晚亦可表奉敬 助尔早日了宏愿 洪誓大愿随口立 望诸弟 自问心 不信考查历古事 自己有过不肯改 望诸弟 要责己 善恶到头终有报 阳奉阴违用假面 望诸弟 胡不参 何况神道佛仙鉴 见逆则退顺则进 望诸弟 志立恒 始终如一志立定 从来明师岂易见 望诸弟 天良现 任尔功高无边量 知恩不报非君子 望诸弟 要识清 穴中蝼蚁尚报义 修道不将佛规守 望诸弟 参仔细 修道如不戒律守 自古明师难得遇 望诸弟 莫欺天

规章判定上天评 机会难逢非偶然 现在现报实可怜 为道终久有光沾 袖手旁观是愚人 寸功不昧注天盘 心广体胖劈万邪 为众舍己芳名传 逢凶化吉妙无边 天人共建大功端 试问谁人照愿行 难道不怕罪担身 天网恢恢饶何人 开言尽谈人是非 过勿惮改圣贤希 天理昭彰饶过谁 口是心非弄巧言 君子慎独为那般 难道不怕遭天谴 忽作忽辍岂贤英 百折不弯乃英雄 半途而废打残灵 千里访求入深山 尊师重道乃顺天 忘师性命难保全 饮水思源乃真情 合心共胆办末程 何况人为万物灵 凭何修养登天梯 谨守佛规前途追 难脱生死与轮回 无字真经谁敢言 泄漏天机罪难担

若非逢此良辰日 此宝岂能轻降凡 谨言慎行直前办 九叹修道无慈心 匿道不现误原人 天本无言赖人劝 回想自己求道日 岂非前人渡迷津 望诸弟 须三省 从来成佛因渡世 己立立人道同闻 何况今时开普渡 十叹修道心多亏 谁肯前进量力为 情枷爱锁看不破 良辰佳景赴流水 苟安怠惰误时机 望诸弟 休自欺 趁此佳期尚未尽 舍财舍法舍无畏 十条大愿依此尽 三天主考慈训

手提考试卷 一篇又一篇 先把品格验 再把功德添 愿了自然理天返 人若不劝道何闻 善与人同圣贤云 九二原人齐归根 视财如命奇货居 良辰错过难再遇 了愿归根返瑶西

礼节诚敬献 或是势利眼 若逞己能办

火候炼周全慢上罪欺天有钱反遭愆若有瞋意念修道凭金线犯者速检点即坠入魔圈

启后承上焉

否则勾出盘 12

第三篇:茶禅一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范文模版)

试论“茶禅一味”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及“和敬清寂”茶道四谛的形成欧阳勋 段肇红--2016世界禅茶大会论文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交流始于隋唐时代。

公元607年遣隋使小野妹子持日本国书拜见隋炀帝,中日两国首开国交。隋文帝开皇年间,茶叶开始向日本输出。

据可靠文字记载,最早把中国茶文化带回日本并广为传播的是最澄和尚。804年7月最澄和尚随遣唐使从日本佐贺出海,经50多天的海上颠簸抵达宁波。最澄从天台宗第十祖道邃和尚学习天台教义。后来,天台山佛陇寺的行满座主巡锡来到修禅寺,看到最澄慧根非同寻常,便将其带至佛陇寺,亲自传授牛头禅法及天台教籍82卷。行满大和尚在任座主之前曾是佛陇寺属下的智者塔院的“茶头”,有丰富的茶学知识和茶事实践经验,他不仅传给了最澄佛法,也传授了茶文化知识。805年春,最澄辞别天台山,随遣唐使船队回日本。最澄回日本后,开创了日本天台宗。最澄不仅带回了中国茶种,在日本种活了第一批茶树,而且以日本天台宗创始人的影响力,大力传播从中国学到的茶文化。

与最澄同年从唐朝回到日本的还有两位高僧:空海和尚和永忠和尚。三位高僧从我国带回茶种茶文化后,在嵯峨天皇的大力支持和身体力行下,日本上层社会饮茶成为时尚,因当时处弘仁年间,所以史称弘仁茶风。

晚唐、五代、北宋期间,日本商船来华几乎是零。这一时期,日本饮茶处于衰微或停滞的状态。

我国南宋时,中国禅学进入昌盛时期。禅学主张“不立文字,立即成佛”,重视坐禅、作务等实践性的修行。这一时期包括了由新兴武士阶层源氏家族掌握的整个镰仓时代。源氏政权积极地引进中国禅学,其实力派首领北条时赖等都归依禅门,并把禅学作为武士阶层的思想支柱和必修课。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茶人是荣西,被称为日本的茶祖。荣西生于1141年,多次来华,接触到蓬勃发展的南禅宗,回日本后仍潜心钻研禅宗。回国后的荣西成为日本临济宗的创始人。荣西在1214年完成他的著述《吃茶养生记》,被称作“日本的《茶经》”,《吃茶养生记》推广南宋新茶法,一度衰退了的日本饮茶走上了复兴之路。

13世纪初,隶属禅宗之临济宗的径山寺名震江南。径山寺遵循临济禅“不应文字,教外别传”的教法,倡导“公案禅”,强调“顿悟”励行“棒喝分明”的参禅方法。这些都恰合当时刚处于统治地位的日本武士阶层的需要,掌握了镰仓幕府实权的北条氏十分仰慕径山寺,不断派日僧到径山求取禅理。在众多的访径山日僧中,对茶文化的传播起到最大作用的当数圆尔辨圆。圆尔辨圆于1237年起,在径山寺第三十四代十方住持无准师范处修习禅宗临济杨岐派的禅法,历时五年得受印可。在径山的五年里,圆尔辨圆全身心地吸收领会中国禅法,除此之外,他对径山寺独特的禅院生活文化不遗余力的去观察学习。他不仅样样都学,而且样样学有成效,而其中最有成效的恐怕是茶。圆尔辨圆在径山寺不仅学习了种茶、制茶,他更细心观察体验了径山寺的茶礼。当时中国的禅院里都施行一套有严格法式的茶礼。圆尔辨圆从径山回国时带去《禅院清规》一册,以此为蓝本,结合日本的实际,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其中就有仿效径山茶宴仪式的茶礼,此茶礼至今在日本东福寺得以遵守。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在1404年至1523年,明朝与日本足利幕府之间有过百余年的朝贡贸易,明政府所赐唐物完全控制在足利幕府手中。对这一唐物宝藏的鉴赏、应用孕育了日本茶道的前身——书院茶道。村田珠光(1423一1502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被拜为日本茶道之开山。珠光因精通唐物而扬名。珠光曾在名盛一时的一休宗纯处参禅,并从一休处得到一份珍贵的宝物——圆悟克勤所书的“禅茶一味”墨迹。“禅茶一味”始于善会,成于圆悟克勤,经两位禅师的悟道,参出了茶禅一味的新境界。茶禅一味的渊源,出自湖南省常德市的石门县的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唐咸通11年,公元870年,朝廷派高僧善会和尚来此开山建寺,善会和尚在夹山寺,聚二百众,首倡茶禅境味之说,千古流传的夹山境名偈:“猿抱子归青嶂岭,鸟衔花落碧岩泉”,道出了夹山的禅境、茶境、茶禅机缘之境,为夹山“茶禅一味”奠定了基础。而明确提出“茶禅一味”,并以理念上发扬茶禅文化的,则是圆悟克勤。圆悟克勤于成都从圆明禅师学习经论,后至五祖处修行,蒙五祖印证嗣其法,成为一代宗师,宋徽宗政和年间,圆悟克勤入住夹山灵泉禅院。在此期间,他潜心研习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宗的观念品味茶之妙,终有所悟,挥笔写下了“茶禅一味”四个字。一休大师将“茶禅一味”墨迹传至村田珠光。圆悟克勤的墨迹成了茶与禅结合的最初的标志,成为了茶道界最高的宝物„„人们走进茶室时,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表示对圆悟的敬意。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禅茶一味的道路,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开山祖,珠光悟道后试图按照禅宗的思想,参照禅寺简单朴实、沉稳寂静的饮茶方式制定“茶法”。

村田珠光去世后,发扬光大其理想,完成“草庵茶道”创建工作的是武野绍鸥。武野绍鸥精通连歌,并以歌道理论的基础,开创出一派新的茶道,他选用了藤原定家的一首和歌来说明茶道的艺术境界: 望不见春花,望不见红叶。海滨小茅屋,笼罩在秋暮。

武野绍鸥将日本生活文化中独特的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茶道。反过来他又使得经茶道提炼出来的高雅的生活文化艺术还原到了一般生活当中去。

促使日本草庵茶道全面形成,并使之成为日本文化之代表的壮举,是绍鸥的大弟子——千利休完成的。千利休生于1522年,卒于1592年,享年70岁。其父是堺市屈指可数的富豪,千利休异常聪慧,少年时拜北向道陈为师学习书院茶,17岁拜绍鸥为师学习了草庵茶,并曾跟随大德寺和尚大林宗套、笑吟宗诉参禅,24岁获得“宗易”道号。在千利休生活的时代,茶道是日本武士的必修课,对于提着脑袋南征北战,不知自己将在何日命丧何方的武士而言,宁静的茶室是可以慰藉心灵的最好道场。在武士们的推崇下,日本茶道获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千利休顺应时代的要求,集日本茶道之大成,被尊为茶圣。千利休的茶道思想可归纳为三方面:第一,茶道的精神追求是摆脱物质因素的束缚。千利休在《南方录》的卷头说,“草庵茶的第一要事为:以佛法修行得道。„„家也不漏雨,饭也不饿肚为足。此佛之教诲,茶道之本意”。第二,茶道的秘诀是还原淡泊寻常生活的本来面目。他在《南方录》中写道:“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千利休的弟子问什么是茶道的秘诀时,他回答:“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暖和,炭要放得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的秘诀。”

千利休的茶道美学境界,是积极的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它也援引一首和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莫等春风来,莫等春花开。雪底有春草,携君山里找。

千利休70岁剖腹自杀时,日本茶道已完全成熟,后来千利休的法统由他的弟子和后人代代相传,并形成了由千利休的三个曾孙传承的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大流派。这三大流派至今还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茶道流派。

千利休还提出了以“和、敬、清、寂”茶道四谛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是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

与圆尔辨圆同时期的日本僧人南浦绍明(1235~1308年),25岁时入宋,参禅于径山寺住持虚堂智愚,在华八年。1267年,南浦绍明辞别径山时带回来的七部茶典和一套点茶用具。据日本学者西部文净先生考证,在南浦绍明带回的七部茶典中,有一部刘元甫制述的《茶堂清规》。其中的《茶道轨章》和《四谛文章》两部分被后世抄录为《茶道经》。由此“茶禅一味”的精神便为人所知。据《茶道经》记载,刘元甫长老为白云守端禅师的门下。他以成都大慈寺的茶礼为基础,在五祖山开设了茶禅道场,名为松涛庵。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宗旨。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正式提出以“和敬清寂”四字为茶道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

(一)和

茶道四谛中的“和”,表示和谐与和悦,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和谐”注重形式方面,“和悦”则表示内在的感情,茶室里的气氛就是在这种“和”的精神下建立起来的。“以和为贵”“以和为本”的意境亦是禅宗直指人心所依托的氛围。禅宗主张用淡泊无为,“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静本心去体验、了悟“我心即佛”的般若真谛,从而达到“佛我一如”的“和”境。茶道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调和人际关系“以心传心”的人工渠道,茶道所极力渲染的氛围,是摒弃世人纷争,追求平和、静谧的“和”境,其庭园设计、茶室布局、礼仪程序、礼节规范,都别具匠心地突出“和”的氛围,特别是一张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把人与人的距离凝缩到咫尺之间,更加突出了心心相印、以茶会友的情境。

(二)敬

敬的思想本源自禅宗,禅宗主张“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茶道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并加以升华和提炼,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最能体现这种“敬”的意念的,应是茶汤中的“一座建立”,是指参与茶事者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人们要相互尊重,创造、共享一个和谐的茶室气氛。在茶室中,宾主共置于一个没有差别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位置上,在这里相敬相爱,情感出于“本心”的流露而达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

禅宗认为,要想成佛,就必须去实现一种超越经验,即无意识的内心自悟。而这种超越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敬”,真正领悟了“敬”的禅意,才能“见能者近之,惊佩其才;见后于己者,则须鼎力协之”,点示出茶道与禅宗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敬”的意识。

(三)清

清即清洁整齐。当然,茶道四谛中的“清”更多的是指对灵魂的洗涤。在被称为露地的茶庭里,茶人们要随时泼洒清水,在迎接贵客之前,茶人们要用抹布擦净茶庭里的树叶和石头,茶室里不用说是一尘不染的,连烧水用的炭都被提前一天洗去了浮尘,茶人就是这样通过去除身外的污浊达到内心的清净的。

茶道经典《南方录》说:“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净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茶道四谛中的“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又是佛理的体现,她用独特的文化式样表现出了“物我合一”的禅境。

(四)寂

作为茶道四谛的第四个构成要素,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在这个概念上,禅与茶被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寂”在梵语中指“静寂”“和平”“静稳”,它还在佛典中被用作“死”、“涅槃”、“无”的意思。在茶道中,这个词又与“至纯”“孤绝”的意思相近,即当修禅者或是茶人完成了对各色事物的否定之后,便进入了一个无的世界,这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死”虽然是令俗人伤心的,但谁能否定死对于生来说更富于原始性、归属性,比生占用的时间更悠长呢?死是绝对的,而生是相对的。死亦被称作“无”的世界,“无”又是产生“有”的本源,佛教的轮回思想给了人们再生的希望。“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有山有水有楼台”,“无”在艺术领域里被看作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和出发点。当茶人们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审美价值,抛弃了所有的思想束缚之后,一样样新的艺术品、艺术表现形式就会应运而生。

如前所述,茶道四谛中的“和”主要是指主人与客人的和合,没有隔膜;“敬”是相互之间尊敬的感情;“清”是必须保持心灵的清净无垢;“寂”要求茶人忘却一切,去创造新的艺术天地。四谛的根本在于“寂”,它可以被表现为佛教中心的涅槃、寂静、空寂、寂灭,在积极意义上是“无”,即“主体的无”。由此可见,和敬清寂四谛是以“寂”为根源,以“寂”为最高层次而体现的法则,也可以说四谛归结于“寂”这一谛。参考文献:

[1]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2]滕军·《中日茶文化交流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林治·《中国茶道》·西安:世界图出出版公司,2009 [4]李丹·《茶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5]赵国栋·中国茶叶的传入与日本茶道的确立·中国茶叶,2016(6)

第四篇:前人对柳宗元的评价

名家评论

诗词方面

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翻译:上天生下了柳宗元,只授予他了苦难,超越了以后多次被提拔,因为太好了,被别人排挤。我为他对国家的忧虑之心感到伤感。把他放在可以自由发展的地方,他便可以在这片天地之间纵横。他在天地之间极度凶险的地方游荡。所以说,他的文章,多位显示不平之气。

感想:柳宗元从小就有当官,治理国家但他在当上官后发现了这个国家政治的黑暗,于是就想着改革,但是,他失败了。在革新失败后,他被贬到了永州,于是就有了些许不平之气。

宋人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翻译:唐代之人中只有柳宗元是在文学上钻研的很深的。

感悟:纵观古代的诗词写的好的文人墨客,他们大都是正派之人,对于官场的腐败,也是一直想要改变的,柳宗元就是其中的一个。唐中叶的时候,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翻译:他所贵在憔悴的讲事情的人,这种是外表看上去憔悴,但实际上内心是肥沃的,似乎无聊,但实际上是十分优美的,是陶渊明,柳宗元这一类人。

宋人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翻译:唐代之人中只有柳宗元是在文学上钻研的很深的。

感悟:纵观古代的诗词写的好的文人墨客,他们大都是正派之人,对于官场的腐败,也是一直想要改变的,柳宗元就是其中的一个。唐中叶的时候,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翻译:他所贵在憔悴的讲事情的人,这种是外表看上去憔悴,但实际上内心是肥沃的,似乎无聊,但实际上是十分优美的,是陶渊明,柳宗元这一类人。

思想方面:

毛泽东曾经说过:“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天说》:中国唐代柳宗元的哲学代表作之一。收入《河东先生集》、《柳宗元集》。文章着重批判天能赏罚的唯心主义天命观,阐发天没有意志、是物质实体的观点。

感想:这大概就是,柳宗元在革新时候写下的吧,里面的唯物主义思想,因该就是柳宗元政治革新的主体是他批判官场腐败的一个主要的工具。在古文运动方面,也体现来的,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翻译:永州八记写山水,描写人物,讨论文章,没有一个不是形容的淋漓尽致的。他自己叫“牢笼百态”,确实是啊。

第五篇:好句素材:净化心灵 佛诗禅词100首

好句素材:净化心灵 佛诗禅词100首

1、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

金也空,银也空。死去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宅也空,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朝走西,暮朝东。人生犹如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2、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为己谋。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3、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4、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名利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5、尘世纷纷一笔勾,林泉乐道任遨游.盖间茅屋牵萝补,开个柴门对水流。得隙闲眠真可乐,吃些淡饭自忘忧.眼前多少英雄辈,为甚来由不转头。

6、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7、玉兔金乌西坠,江河绿水东流.人生那得几千秋,万里山川依旧。

寿夭穷通是命,荣华富贵自修.看看白了少年头,生死谁知先后。

8、日日杯深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0、名利场中底事忙,何如消散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卷,酒千殇。大开白眼看侯王。玉楼金阕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11、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12、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13、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14、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5、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经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即是大罗天。

16、半山顶上一茅庵,老僧半间云半间。云到三更去行雨,回头却羡老僧闲。

17、世人开口说神仙,眼见何人上九天。不是仙家尽虚妄,从来难得道心坚。

18、白马红缨衫色新,不是亲家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19、梦中光景醒时因,醒若真时梦亦真。莫怪痴人频做梦,怪它说梦亦痴人。

20、些小言辞莫若休,不须经县与经州。衙头府邸陪杯酒,赢了猫儿卖了牛。

21、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22、万事无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空。

23、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24、人生未许全无事,事态何须定认真。

25、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26、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

27、黄金不是千年乐,红日难消两鬓霜。

28、任君盖下千间舍,一身难卧两张床。

29、与其十事九如愿,不若三平两满休。30、有人问我修行事,云在青山月在天。

31、无益诺言休著口,非干己事少当头。

32、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螂捕蝉。

33、时来易得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34、一潭湛绿是非海,千尺粉青人我山。

35、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36、从来硬弩弦先断,自古钢刀口易伤。

37、吃些亏处原无害,让几分时也不妨。

38、石崇难享千年富,韩信空成十大谋。

39、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40、人间平地远如许,头上青天高不多。

41、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

42、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43、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到茅庵。

4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5、不作**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

46、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

47、眼里有沙三界浅,胸中无事一床宽。

48、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49、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50、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51、水流任意景常静,花落虽频心自闲。

52、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

53、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自量。

54、我曹本是沧海客,洗耳不听亡国音。

55、生下都从忙里老,死前谁会把心宽!

56、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57、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58、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59、梦里玄金佩玉,事事逼真,睡去虽真觉后假; 闲中演偈谈禅,言言酷似,说时虽是用时非。

60、车争险道,马骋先鞭,到败处未免噬脐;

粟喜堆山,金夸过斗,临行时还是空手。

61、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62、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63、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64、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

65、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66、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67、钓鱼,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兴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如无能之全真。

68、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69、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70、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71、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72、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宽者斗室广于两间。

73、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74、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变酒卖,还嫌猪无糟!

75、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76、乞儿口干舌燥,终日不得一钱;败子羹肉满桌,吃着只恨不甜。

77、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78、逢擒则奔,虮虱尤知避死;将雨而徙,蝼蚁尚且贪生。

79、为人若要学好,羞甚担柴卖草;为人若不学好,夸甚尚书阁老。

80、十分伶俐用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若使十分都用尽,远在儿孙近在身。

81、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82、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83、不遇天灾人祸,施舍能费几文。

84、世事一场大梦,人间几度新凉。

85、菩萨对联: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倘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86、财神对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让我为难!

8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88、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89、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梦幻;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90、戏院对联: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不妨坐坐;

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如是云云;

91、岳飞: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92、秦烩:

人从宋后羞名烩,我到坟前愧姓秦。

93、老子:

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闻老子再骑牛。

94、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5、药铺:

但求世间人无恙,哪怕架上药生虫。

96、陈圆圆:

尘劫中不昧本来,郎月生性海;

迷阵里能开觉路,青莲净孽根。

97、婚介中心:

白玉尤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里遇;

青春岂无限,择偶千挑万选几时休。98、韩信

成败一知己;生死两妇人。

99、鼠因断粮绝迹去;犬为家贫放胆眠。

100、天津大悲院

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柢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下载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佛文化与瓷艺术的结合-佛禅彩瓷

    佛文化与瓷艺术的结合--佛禅彩瓷 在世界佛教文化中,中华佛教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丰厚明慧的禅理教导民风行善积德,被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流传到东亚朝鲜半岛、日本等地。......

    佛系少女,行禅记杂文随笔(共5篇)

    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杭州的釜托寺度过。那段时间莫名的吹起“佛系”风,为了体验真正的佛系,我特地和稻草人旅行一起去体验了行禅。于12月30号早上07:39分在上海南站集合,出发......

    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作文2020年

    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作文6篇柳宗元我想对你作文(一):柳宗元我想对你说柳宗元,你是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愈”。但......

    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影响

    金融危机对09年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始于2007年4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到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染到全球......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 王素文吕中辉 本文从锻炼心理学的角度,就近年来国内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领域中的一些研究热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最新进展做一研究评述。 1、体......

    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力影响

    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摘要:本文从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环境、企业竞争战略、企业竞争战略的价值链视角的角度探讨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企业必须充分、有效地利......

    国企改革对A股影响

    从A股来看,目前,在钢铁、有色、船舶制造、水泥等行业的国企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这可能是一些国企重组或上市的好时机,并且其中有民资参与的机会,在以前的“好日子”里,鲜有国企愿意......

    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作文四篇(全文5篇)

    我们都对于柳宗元有所了解,如果可以,你会对柳宗元说什么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作文四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篇一: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作文柳宗元我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