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适应概念的界定

时间:2019-05-14 20:3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生活适应概念的界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生活适应概念的界定》。

第一篇:学校生活适应概念的界定

引言

1.1 学校生活适应的界定

适应(adaptation)源自于拉丁文“adaptare”,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心理学中的适应也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一般指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协调关系。关于适应的概念,国内有多种解释,许峰(2000)从社会心理角度,提出适应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贾晓波(2001)认为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学校生活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的概念,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学校适应”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刘万伦(2004)认为学校适应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学生的学业行为、学校参与、情绪和情感、人际等方面的情况。李辉(2006)等人认为学校适应是指,学生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并和学校环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平衡状态,以保证完成学业,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李晓(2009)等将大学新生适应界定为,个体在生活、学习环境发生变化时,通过主动顺应,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产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行为。陈瀛寰(2012)学校适应是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达到学校的教育目的,顺利完成学业。

综合上述观点和已有文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包括学业适应,主要指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内容加深、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学习任务,是否能胜任目前的学习;集体适应,主要指学生是否能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和各种规章制度;师生关系适应,主要指学生是否能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和谐相处;同学关系适应,主要指学生是否能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融洽相处。1.2 学校生活适应的研究现状

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大学新生学校生活适应方面,而缺少将大学生学习生活适应作为一个长期过程加以研究的尝试。党静萍(2006)从性别、生源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主要教育者及期望,以及学生对于未来的设想等方面对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考察发现,以上因素均与大学新生的学校生活适应相关。李晓(2009)等认为,大学新生适应与心理应激、人格存在显著相关,人格能够显著预测大学新生适应。王建中(2011)认为,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呈现出城乡差异,在多数适应维度上,城市生源的适应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而在学习适应维度上,农村学生的调适状况优于城市生源。从以上关于大学新生学校生活适应的研究来看,大学新生的人口社会因素、人格以及家庭教育都是影响其学校生活适应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贯穿于其整个大学生活的,上述因素是否长期影响大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本研究寄希望于研究一般性环境下,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具体情况和影响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参照有关“青少年”、“中学生”以及“小学生”长时期学校生活适应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探究现有研究对于学生学校生活适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大体而言,来自两个层面的因素影响个体因素(包括人口社会因素、人格因素等)和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和学校环境以及认同等)。1.2.1人口社会因素

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是否独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李志(1998)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生活适应上有16项内容存在显著性差异。王连峰(2005)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适应能力与性别、应对方式、个性等存在显著性相关。张效芳(2014)等人在研究初中生学校生活适应时发现,女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比男生好,独生子女自我接受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在常规、自我接受水平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学生,而年级不影响师生关系等学校适应的具体方面。1.2.2人格因素

此外,学校适应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是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方向。由于人格特征包含的侧面较多,各个研究者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人格理论出发,研究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陈会昌和张红梅(2007)认为中学生的人格建构也影响了学校适应情况,人格建构复杂性高的学生,学业成绩较好,更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毛晋平、何炎芬(2008)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大五人格中的谨慎性、宜人性和外向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存在负相关。徐富明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既有可能在学校适应与身心健康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也有可能是引起身心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因此,从前人的研究表面,总体来说,大五人格会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从具体的维度来看,大五人格中的一些因素会对学校适应的个别因素有特别显著的影响,如外向性对人际适应,谨慎性对学习适应等。1.2.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被认为是大学生学校适应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很多研究证明,社会支持对学校适应存在积极作用。陈君(2003)对大学新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新生学校适应的作用依次是:大学同学、大学教师、家长和过去的朋友。董增云(2007)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各维度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耿宁(2008)提出,亲社会行为在儿童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正常发展中起到积极效果。1.2.4家庭环境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间的关系、家庭关系等。杨青(2000)的研究表明,因受到父母不同程度的关注,独生与否的大学生自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同,从而形成不同心理适应水平;父母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心理适应水平的发展,家庭出身背景对心理适应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张效芳(2014)等人指出,家庭情感温暖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拒绝、过度保护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1.2.5学校环境以及对环境的认知

对学校环境认同并接纳有利于对学校生活的适应。邹泓(1997)研究了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刘万伦(2004)的研究中表明,中小学生的环境适应性发展与学校喜好性有关。张翼(2014)的研究表明,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参与对青少年学校适应有促进作用,而在学校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和社会差异感对其学校适应有阻碍作用。毕有余(2010)的研究表明,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生都感受和认知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校园文化认同感越强,就越会在校园中产生一种期待合力,激发他们为共同的成长目标而奋发进取,越能促进良好的学校生活适应。因此,研究学校适应和校园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上述研究当中,关于中小学生的研究当中,提出人口社会因素、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家庭环境以及对学校的认同对中小学生学校生活适应产生影响的观点,是否在大学生层面仍然成立,仍有待考究。故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研究群体聚焦于大学生群体,试图解读大学生群体长期状态下学校生活适应的一般特征和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是否独生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的总体状况及学校生活适应各构成因子的适应情况及差异水平。同时,在外在因素层面,选取校园文化认同视角,将其与学校生活适应以及人格的关系加以研究,从理论上全面把握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人格、校园文化认同的各维度水平和相互影响关系。

借鉴现有关于中小学生以及大学新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入戏假设: H1: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在性别、专业、独生与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生源地及年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H2: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与人格、校园文化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3:校园文化认同在人格对学校生活适应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第二篇: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 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美国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是社会福利涵义最宽泛的界定。包含社会保障的内容。——我国社会保障中社会福利的定义 “狭义的社会福利”,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它的对象是弱势群体,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补缺型”的。第二部分 社会福利政策的范围

一些学者观点:政策必须有“一个目的、目标或意图”。尤劳和普雷维特:政策是“长期有效的决定”,这种决定以制定它和接受它的人们在行为上的连贯性和重复性为特征。

社会福利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并因而影响其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任何事情。

广义:社会福利政策包括了几乎所有政府所有的事情(税收、国防、健康照顾、公共救助等)

狭义:“通过给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对他们的福利有所影响”的政府活动。本书特别选定主要政府计划

收入维持:对社会成员遭遇失业、贫困等风险给与其经济保障

社会保障、失业补偿金、工人补偿金、补充保障收入计划、对贫困家庭的临时救助、一般救助 膳食营养

食品券、学校午餐和早餐、针对妇女、婴儿和儿童的特别补充营养计划、集体用餐、流动餐车 卫生

医疗补助、针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公共卫生 社会服务

儿童保护服务、家庭维护服务、社区精神健康服务、对儿童的日间照顾和学龄前教育、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恢复

第三部分 社会福利政策:一种理性的方法 社会福利政策的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强调政策制定过程中作为决策者的完全理性

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强调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度”标准 理性主义为政策制定提供理想的模式——虽然在社会福利政策领域“在现实世界里”的政策制定并不经常是一种理性过程,政策制定是发生在使理性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环境中的。第四部分 社会福利政策:一种政治性的方法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政治是谁得到了什么,什么时候和怎样获得的;因此政治是一项对社会资源进行价值分配的活动,并且这种冲突是政治和政策制定的中心

书中谈到政治性是指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于有关社会面临的问题的本质和如果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冲突。

政治性方法中引起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化问题: 难以形成使所有人都接受的社会价值 由于对问题统一界定

许多冲突的成本和价值是不能被比较和衡量的

政策所涉及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价值对未来的影响是难以计算的。政策制定者的环境,不可能分辨出所有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在政府部门中没有支持者的人们的价值。

促使政策制定者在社会价值的基础做决定是没有必要的 大部分政府官员往往会制造协调政策制定的障碍 政策制定的渐进模式: 渐进主义”的方式优点:

1.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

2.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尤其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

3.渐进方式可以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渐进主义“的局限性:

1.仅适用于比较安稳和变动不大的环境,一旦表明对以往的政策需加以彻底改变时,渐进模式对大变革会起到阻碍作用

通过这个案例 不是要强调两党竞争所产生不良后果

第三篇:高新技术企业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

概念界定 世纪80 年代初,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率先在美国被提出,并在随后获得各国学者广泛认同和应用。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尽相同,加上高新技术高实效性的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在界定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的基础上,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问题可以从2008 年国家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来加以界定,《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需满足的条件有以下几点:(1)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企业的产品(服务)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企业职工队伍技术人员所占比例。文件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4)收入构成。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5)科研投入。根据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不同,规定企业在近三个会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最低不能少于3%,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因此,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根据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概念的界定,本论文研究选择的是研究开发密度较高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是运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性能及功能优异和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成本领先分析

根据波特的理论,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获得的竞争优势之一,基于此,许多企业将成本管理提高到了战略的地位,制定了成本领先的目标,加强了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规划。尽管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多,但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主要有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效应。

一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受制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产生于以不同的方式和更高的效率来进行更大范围活动的能力;产生于更大的销量中分摊无形成本和研发费用的能力;也产生于随着一项活动的扩大,支持该项活动所需基础设施和间接费用的增长低于其扩大的比例。规模经济的关键是需求要有价格弹性,然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程度很高,具有较强的垄断性,没有完全替代品,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价格和销量之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的供求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顾客无从得知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所以降价并不一定能带来销量的增长,规模经济效应也就无从发挥。学习曲线是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又一重要因素。一项价值活动随着学习而导致其效率提高,随着时间的累积其成本会下降。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本降低的机制包括劳动效率的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和原材料更适合于工艺流程等。也就是反复做同一件事可能发现更有效的生产方法。然而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性较强,这意味着原有产品和工艺流程持续的时间可能较短,而通过学习提高效率直至降低成本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因此,它可能面临着不断向上位移的学习曲线,产品的单位成本由于分摊了新产品的研发费用而难以降低,成本领先优势难以获取。差异化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营销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不但是产品的同质化,甚至连营销策略和技巧都趋于同质化,企业纷纷陷入价格战、广告战、终端战和促销战的泥潭之中,所以追求产品和营销模式的差异化已经成了企业持续获得动态市场竞争优势的必然战略手段。无论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高收益。如前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成本领先战略难以奏效,因此,差异化就成为其必然选择。而差异化营销战略的选择又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结果。高新技术企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创新动能和创新能力较强,而创新与产品的差异化是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讲,差异化又与产品的相对价格成正比,而高的相对价格就意味着高收益。创新而获取高收益会反过来会刺激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的力度以促进创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1、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它多半是先有研究成果,而后再建立企业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因此,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开拓者。

2、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中小型企业或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公司。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利用新技术、新发明他们可以很快开发出新产品。由于起步阶段规模小、投资少、风险有限,所以很多风险投资家愿意投资这种尚未成熟的公司。

3、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前提是科学技术的创新,没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高新技术企业就失去存在的基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更多的产生于科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发达的科教体系和科技人员自由择业的制度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4、高速成长性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企业只要能开发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凭借其新颖性和高技术特性能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能获得具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在短短的几年内由原来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组织和管理日趋完善的的大公司。

5、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企业领导团队的素质。在高新技术企业充满风险和艰辛的路途中,只有一流的高素质的领导团队的团结一致、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风险投资家在定性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包括网络公司时,总是要重点考察企业的领导班子的能力与素质。

6、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实际上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所从事的是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为基础的技术商品化活动,它不可避免的存在开发失败的风险。而20%---30%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巨大成功是以70%---80%的企业失败作为代价的。2001年4月美国NASDAG市场网络估价的大跳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特性。[编辑] 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分析[1]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相比,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下列不同:

一、成本管理理念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计,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旨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主题则是创新,即不断地投入各种资源,尤其是对取得突破可能性较大的专项技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局部压强,使其能够在该点上实现突破,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回报。可见二者的区别是,一个侧重于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目标,另一个则侧重于保证实现经营目标。

二、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

在传统工业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传统工业企业之间,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比起高新技术企业之间往往要小得多,这就决定了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把成本作为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来对待。邯钢人在对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耗、能耗和产品成本。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管理制度也是为了降低成本费用,保证经济效益。这表明对于传统工业企业,选择低成本战略是其成功的基础。而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于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和焦点集中战略,旨在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优势,以克服其人力资源高成本和销售、研究高费用的劣势。

三、对成本形态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特别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甚至将其视同为产品成本。著名的泰罗制和标准成本系统皆源于此。这不仅由于制造成本是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项费用汇集的结果,而且还由于它在企业的总费用构成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决策当中所需求的成本形态也集中体现为制造成本。即使在市场条件、技术水准、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已今非昔比的情况下,传统工业企业仍然把对制造成本的核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时兴的作业成本法和制造资源计划(MRPII)等全新的核算方法,皆是针对制造成本的。高新技术企业核算制造成本、期间费用的主要目的是对外编制损益表、评价会计期间经济效益,由于这两项在成本费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低,所以对其加强控制的要求比传统工业企业要弱。

对责任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核算,主要是出于产品经营决策和定价的考虑,这一点无论是传统工业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企业都是一致的。对其在管理上的需求强度因具体企业而异,一般要低于制造成本。

对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物耗成本、质量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传统工业企业更多地是出于造势或满足外部某方面要求的考虑,而不是企业自觉自愿非做不可的行为需求。对高新技术企业就不同了,这些成本形态或迟或早都要进行核算,其中需求强度较大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和物耗成本。即使需求强度相对较弱的质量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对其核算与控制的需求也比传统工业企业要强。对于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核算需求强度大,不仅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寿命周期短而在核算上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而且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产品经济效益的模式也要求对其进行核算与控制。因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在产品的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另一方面又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有较大的投入,同时还要承担比传统工业企业更高的产品降价风险,所以仅仅遵循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传统工业企业会计实践而制定的会计准则来计算产品成本,就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使产品的相关成本内容不全,因而不能正确地评价产品在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谋求竟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对物耗成本的核算与控制需求,更多地是出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方面制度创新的考虑。这个意义是很深远的,不仅对于企业的微观管理是这样,而且对于国家的宏观管理也是这样。党的十五大确认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也在积极探索 “知识资本化”和“知识经济”问题,从成本信息服务的角度,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响应。

四、对成本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同

成本信息质量特征表现为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可否认,不同成本形态的信息,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标准并不一样。即使同一成本形态的信息,对传统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以产品成本为例,虽然传统工业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项目相同,但是构成成本信息质量的各项特征的重要程度和具体要求不同。对传统工业企业来说,其准确性是指在特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等)和特定的费用分配标准(材料耗用量、工时耗用量等)下所归集分配的成本是唯一的成本,即无论谁来计算,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结果都会相同;其完整性是指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将发生在会计期间和生产过程的各项要素费用都归集起来,分配给不同的成本对象,不使其遗漏;其及时性是指能够按月报出成本信息。能够做到这三条,便可得到规范的高质量的产品成本信息。

但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则不然,其准确性不仅要考虑计算程序和结果,而且要考虑分配标准是否合理;其完整性不仅要考虑供应和制造过程,而且要考虑研发、销售和售后服务;其及时性不仅要求成本信息按月定期报出,而且要考虑按决策需要不定期报出。所以,仅仅满足于规范要求的产品成本信息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定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高额的期间费用逼得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去寻找各种相对合理的分配标准,来将其正确地分配到具体产品对象上去。不仅如此,为了对付竞争,成本信息的及时性比传统企业更为重要,往往是算不准确尚可容忍,算不及时则难以饶恕。

五、成本费用构成和管理重点不同。

这里指的成本费用是损益表中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后三项费用亦称期间费用。在产销比正常的情况下,传统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的构成是制造成本高、期间费用低。因此,管理重点是制造成本,管理当局更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控制。成本核算是否准确,成本考核指标是否落实,成本管理是否有效,成本降低机制是否形成,皆由制造成本管理状况所决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费用构成则相反,通常是制造成本低、期间费用高。期间费用高的原因是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高。因此,管理的重心要转移,转移到研发环节和技术服务环节。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使用的合理性,往往决定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其产品成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设计所决定的,而其产品的销售状况如何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服务。

六、成本费用控制方式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主要采用标准成本系统、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管理(包括零基预算与弹性预算)。尽管其控制范围有弹性,控制过程中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总能够通过对成本形成原因的分析和对成本费用发生规律的掌握来不断地促使其标准。目标和预算符合实际,以此来引导企业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不能简单地搬用上述做法。虽然标准成本、目标成本和费用预算等形式依然可以利用,但实际上由于其控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更多,所以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和对成本费用发生规律的掌握更为困难。在传统工业企业,尤其是经营稳定的大型工业企业,所耗费的资金与产生的回报之间,能够建立人们容易把握的函数关系。而在高新技术企业,这样的函数关系则不容易建立。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时成本费用的控制,宜更多地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实施,而不是通过改善设备运行状态和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实施,即应实行的是积极控制——鼓励多做工作多花钱,把该花的钱花足,把不该花的钱限制住。该花的钱是积极费用,不该花的钱是消极费用。积极费用越高,越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积极费用当然也包括实验、试制失败的费用,但对盲目实验与试制等所导致的消极费用,则要严格加以限制。

七、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对比分析和差异原因分析,而高新技术企业成本分析应该重视的是价值工程分析、相关分析和预警分析。价值工程分析是利用产品成本结构与产品功能结构的比值关系来寻找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能比率的途径,从而改进产品或工艺设计的有效方法。相关分析是利用成本或费用指标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来分析成本费用指标对其他经济指标的影响,以期通过增减成本或费用,来改善该项经济指标的状态。预警分析是通过对控制指标设且预警线(红线)来进行的。预警分为绝对预警和相对预警。绝对预警的红线就是由盈亏临界点所决定的成本费用开支水平。相对预警的红线有两种,一种是纵比红线,一种是横比红线。纵比红线可以以本企业成本费用指标的历史水平为标准设置,横比红线则要以竞争对手水平或行业水平为标准设置。

八、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不同

传统工业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有三条:第一、通过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耗与能耗,同时对技改项目投资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第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监督和激励手段向管理要效益;第三,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来降低单位产品费用,谋取规模经济效益。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其降低成本费用的主要途径是:第一,加强研究开发管理,通过加强文档建设、提高设计产品零部件还用率、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优化设计部件结构和加工工艺,尽可能地使先天性的产品成本结构合理并减少因修改设计而导致的物料损失;第二,提高对市场信息预测的准确程度,改善物料计划管理,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减少因物料供应不配套而带来的库存积压和停工待料;第三,建立内部信息通道和高效率的求助支援系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回应能力,充分利用销售平台,尽可能地增大销售收入,降低单位产品固定费用;第四,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不断挖掘改善管理、降低费用的潜力。

事实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在继承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展开的,尤其在成本计算方法、成本项目设置、成本分析方法和成本控制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借鉴了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考评激励制度,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联系起来,形成成本降低的机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人员,既要了解二者的差异,也要看到二者的共性,才能胜任成本管理工作。

第四篇: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

本文在调查研究方法上采取了常用调查问卷法和个案调查法两种方式.由于

可调查的人员很多,他们当中有很多共性的特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比较合适; 对一些典型意义的青年农民工则采取了个案调查法,因为它可以深入到这些群体 中,了解到事物更加本质性的东西,这样的调查还有利于启发我们的研究。采取 以上两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使研究的结果更加符合现实。

调查问卷法在2007年11月份和2008年2月份,笔者分别在余杭区五常

工业区、西湖区西湖科技园、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西湖区留下街道、发放问 卷合计达到582份。其中在2007年n月份当中发放的问卷主要是集中余杭区五 常工业区和西湖区西湖科技园的工厂和职工居住区。这里两个地区工厂比较密 集,职工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在2008年2月中旬当中发放的问卷主 要集中在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月雅桥附近农村和西湖区留下街道的杨家牌楼。2月中旬,刚好是春节过后农民工返城高峰,不断有新的农民工赶到城市寻找工 作。其次,在这里居住的人员来自各行各业,不像来自厂区周围主要集中在制造 业。在接受调查的582名人员年龄全部是在18岁到30岁之间,其中男性是2叫

名,女性是378名.回收的问卷是553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为532 份有效率为96.2%。

个案调查法为更加深入了解到农民工内心世界,挖掘更加丰富的信息,笔者通过单独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近三十名人员.在选取的访谈对象当中有两大类 人员,第一类是在企业当中担任干部的员工,第二类是非农民工,即政府职能部 门工作人员、社区及村干部和当地居民。

通过对以上两类人员的访谈,对相同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而得出 不尽相同的解释。据此,可以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从而有利于对策提出的合理 ‘性。

农民工的利益诉求正在从“底线型”利益向“增长型”利益转变,“底线型”利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和诉讼来解决,而“增长型”利益纠纷则需要通过集体谈判机制解决。就集体谈判问题,近年来浙江温岭地区所推动的工资谈判机制引起诸多劳工研究者的关注,关于温岭模式的调查报告层出不穷,可谓2010年劳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此外,2010年春夏之间连续爆发的工人自杀事件也引起了学者对于员工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郑广怀的研究指出,员工精神健康问题并非简单的心理疾病,而是有其社会结构的复杂根源的,其中,独特的工厂体制、流动的劳动力体制以及工会的特殊地位是三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该研究实际上为社会转型中普通人的“个人困扰”给出了一个超越其自身因素之外的结构性解释,从而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公共议题”的层面“世界工厂”与劳工研究:2010

年劳工社会学回顾与反思

闻翔 《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7期 2011-01-28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客观上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其界定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而美国学者PALLARD在年又进行补充,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四个组成部分+!资产能力!由个体的知识(知道什么),技能(知道如何运用知识)和态度(如何做)组成%”发展能力!包含职业管理能力&求职能力&策略性的方法%#表达能力!指把自身用可以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市场的能力*表达能力曾经被归纳在职业管理能力之下“但由于它在就业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而现在单独将其列出%$适应能力!通常指个体适应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能力=+> &*(汪怿$招募员工重!就业能力“+,-./0($12234..555$617891:;$8<2.=17>?@.A2>39B<$9?3C9:276D

《2003一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引导性培训开展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务工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引导性培训主要由县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开展。引导培训要通过集中办理、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多形式、多途径灵活开展。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春光最早提出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并从出生年代、受教育情况、务农经历和外出动机的变化等四方面归纳了这一群 体的特征。即年龄普遍偏小,多在25岁以下,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 年代初,成长和受教育于八十年代,基本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外出务工经商;所受 教育水平比其他农村流动人口高,较少或根本没有务农经历。他们不是第二代农 村流动人口,因为他们毕竟不是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出生和长大 的,而是界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他们对制度性身份的 认可已在减弱;其中一些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地社会,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 有达到实现对流入地社会社区的认同;同时,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在减弱。他们 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但对农村活动缺乏兴趣,对农村 的一些习惯甚至持批评态度。①在解释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动因的和行为选 择时,王春光认为他们选择外出务工经商,在考虑赚钱的同时,更考虑把外出务 工作为改变生活状态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随着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 的增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游离出农村社会体系和城市社会体系。继王春光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概念后,社会学界基于该群体的区别 ①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l.社会学研究,2001(3)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从代际理论出发,主要以年龄作 为划分的标准,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1980年以后出生(16—28岁),初次 外出务工时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农民工。

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 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中国新闻网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白南生指出户籍可以改,但是如果认为

所有东西都是户籍惹来的,把户籍一改就解决了是错误的思路。在户籍制度改革 的同时,还要推进其附加制度的改革,因此,参与改革的不仅是公安部门的事,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财政部门、房管部门等等与户 籍政策相关的部门一起来改,改革时相互之间相互协调,逐步推进。

二是从农民工教育培训相关责任主体的视角出发来解释农民工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刘玉辉、李多全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农民工培训的首要问题是有关方面对农民工培训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而且政府部门垄断了大部分农民工培训市场,导致我国培训市场总体上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培训市场比较混乱。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与建议: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完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使政府、企业、农民工和金融机构四方的资金投入相整合;健全和规范农民工培训市场,增强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4雷世平和姜群英认为,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制定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具体计划以及配套的政策,也没有统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缺乏政府专项经费和社会捐助,招收农民工的企业也出于利润最大化而削减或不安排培训经费;而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培训与就业服务相脱节,“由一种服务关系沦落为一种经济利益关系”。35朱建文指出,农民工在次属劳动力市场超强度工作、超时间劳动的背景下还投入学习是不太可能的,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常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招用的农民工实施培训,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不愿作长期投资3“

陆士祯主编的《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

政策》一书中以专门的章节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了研究,论 述了国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制度保护,使青年农民工真正 享受到社会的温暖

以上四个方面是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所做的一个梳理,值得指出的是,大多数研究所涉及到的内容都不局限于其中的某一方面,只是各自研究的出发点有所偏重,其中也不乏深刻的研究和见解。但很多关于农民工教育和培训问题的研究都局限于表面的论事,而很难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目前多为社会学者研究农民工现象和问题,他们关注并附带研究他们的再教育问题,却只能蜻蜓点水般点到为止,同时缺乏教育上的理论内涵与深度。43

1.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

据农业部统计,我国的农民工数量己达到2.26亿人①,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而新生代农民工又居于绝大多数。对于中国特有的这种“农民工”现象,从上世 纪八十年代我国学界就开始关注。张雨林教授在1984年首次提出“农民工”一 词,之后学术界就掀起了研究农民工的热潮,而且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著名学者李培林、陆学艺、李强、孙立平、刘怀廉等对农民工就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其著作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中国新时

期社会发展报告》、《中国农民工问题》等。这些著作从城市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等角度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这些研究所选取的 角度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城乡流动模式、社会角色、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障、教育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这些都是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的整体研究,对于新生代这一新生的农民工群体 的研究相对来说很少。陆士祯主编的《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 政策》一书中以专门的章节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青少年弱势群体进行了研究,论 述了国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制度保护,使青年农民工真正 享受到社会的温暖。学者王春光在《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 关系》这一篇文章里首次区分了第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明确了代际差异。刘俊彦在《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中以新生代外来务工青年发展 状况为主要调查内容,通过和老一代青年农民工的对比研究和代际研究,分析他 们和第一代农民工的差异,总结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然后深入分析其内 心世界,概括出他们对于社会的利益诉求。除此之外,只有极少的几篇论文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思想状况。至于本课题所要探讨的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 httP://,2007-11-10.[2]

第三,农民工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劳动密集产业向沿海地区的转移,实质就是投资资本、当地土地与农民工结合的成果。第四,促进农村产业化,加速农村城市化。部分农民进城后,留守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农村土地有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可能,进而有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益的最大化以及成本的节约,有利于促进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与城市化的接轨。同时,在外农民所接触的现代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新技术、新经验等也可能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城市化进一步奠定内部基础。

而农业和农村问题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于在社会平稳发展过程中实现这一群体的出现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时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差距的缩小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中的新生力量,代表着农民工市民化的方向,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希望所在;促进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向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化,无论对于我国的城市化还是对于产业技术结构的提升,都具有战略性意义。5(刘建洲:《农民工阶层的市民化与政治转型》,http新浪博客2007一06一14。)5而在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问题也显得尤其重要。

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不能忽视农民工这个日益庞大而重要的群体的继续教育。农民工教育问题至关重要,忽视了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发展,中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也有学者认为,关于农民工教育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已略见雏型,但真正“农民工教育”问题的提出,却是近几年的事情。2004年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促使人们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农民工教育也从此被纳入了社会学的视野。尤其是

2006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②,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做出了系统规划。与他们的贡献不对等的是,社会回馈他们的力度仍然不够,接纳他们的程度也不够。他们在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需要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大力关注。

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据农民工队伍中的大多数,他们对经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开始显现,并已经成为塑造社会结构尤其是城市社会结构的重要的力量。他们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顺利地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但是,有诸多的因素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如其自身因素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社会经验不足,现城市市民的排斥,还有作为社会公共品提供者的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的局限性.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之后,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缩小市民和农民工之间的距离、提高政府在其市民化过程的作用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期盼以此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他们处在一个身份认同和自身定位的转型期,已经由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型成为逐渐脱离土地和农业,独立于城市之中的新的阶层和利益团体。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极为鲜明且富于变化,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直至性格及特点最终形成的阶段,他们现今的变化趋势直接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主流农民工的属性、特征和境遇状况。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意识到知识与技能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职业发展意愿强烈,十分渴望学习。相关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最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主要是专业技能知识、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其中,专业技能知识是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获得更好工作和更高收入的必备条件,对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他们的生涯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知识也是他们迫切需要的。文化知识之所以成为他们迫切需要的知识,是因为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职业发展中激烈的竞争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同时由于其当下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出于“代偿”的心理,他们则会更加愿意学习文化知识。)X

第五篇: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情况的调查

问卷编号□□□

对大学生在校生活适应情况的调查

你好!首先请原谅我对你的打扰!

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校生活,满足在校大学生的身心需要,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我们特地开展了这项调查,希望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

本次调查不用填写姓名和班级,答案无对错之分,并严格替你保密,请不必有任何顾虑。同学们只需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答案上打“√”,或者在中填上适当内容。最后真诚地感谢你的合作与帮助。

1、你的性别是:A男B女

2、你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

3、你的专业科目是:

A文科B理工科 D大四E本科以上 C其他

4、南通大学是你理想中的大学吗?

A是B不是C超出意料

5、你选择南通大学理由是?

A理想B听家人建议

C没有别的选择C不满意 D糊里糊涂就考上了D不知道

6、你对自己现在学习的专业满意吗?A满意B无所谓

7、你已经适应在南通大学的学习生活的节奏和方式了吗?

A已经适应B勉强可以C完全不适应

8、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过规划吗?

A已经有长期的规划B已经有短期规划

9、你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

A很满意,事情都在自己计划之中

C一般,偶尔会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

10、对于在大学的学习,你会?

A延续高中学习态度和方法

C跟随同学一起学习C正在规划中 D没有 B比较满意D不满意,很有压力 B科学的利用时间学习D用不着多么认真,及格就行

D不寻求帮助

11、在日常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一般会向谁请求帮助?A舍友、班级同学 B老师、辅导员C以前的同学

12、你在班级中担任班委吗?

A现任B曾任C没担任过

13、在班级里,你的个人能力发挥的怎样?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14、在大学期间你是否参加了社团?

A现任B曾任C没参加

15、对于你来说,在大学里面交朋友容易吗?

A很容易 B较容易 C一般D较难E很难

16、你与同学以及老师相处融洽吗?

A很融洽B比较好C一般D差

17、你觉得南通大学周围的物价高吗? E很差

A很高,难接受 B有点高,但能接受C正好D很便宜

18、你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

A 600元以内B 600元~1000元C 1000元~1500元 D 1500元以上

19、你做过兼职吗?

A在做B曾经做过C有机会的话会去做D没兴趣

19、对于学校安排的暑期社会实践,你的看法:

A很好,有利于锻炼学生B完全没必要,浪费学生时间

20、你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可多选)

A想要锻炼自己,增加经社会经验B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

D在家闲着也是无聊E纯粹应付学校

21、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你有些什么建议和意见? C无所谓 C赚些外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语:答题完毕,再次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谢谢!

下载学校生活适应概念的界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生活适应概念的界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镇失业人员的概念界定

    第一大部分城镇失业人口的界定以及就业特点 一. 城镇失业人员的概念界定: 要注意区分以下概念, 1.城镇失业人员:是指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以上, 有劳动能力, 在调查期间无工......

    国际上关于腐败概念及其行为的界定

    国际上关于腐败概念及其行为的界定 腐败是一个影响和制约发展的国际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将反腐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国际社会也试图通过反腐败全球合作和地区合作,推动遏制和消......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 课题核心概念的写作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心概念。 ㈠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 比如《“我能......

    生活适应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培智二年级生活适应教学计划 培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后,使他们成为能适应社会,残而不废的人。因此,生活适应课在培智教育中占有非常重......

    生活适应教学计划

    生活适应课教学工作计划一、自己的教学理念:“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是特殊教育最根本的使命,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最动人的情怀!教学工作中一切从学生角度动身,以人为本,尊重差别,使......

    如何适应高三生活

    如何适应高三的学习生活 作者:王艳 转贴自:人大附中 点击数:230 【设计动因】 进入高三,经过一个多月的初步体验,学生对高三的快节奏有了些感性的认识,他们感到一种新鲜的刺激,同......

    如何适应幼儿园生活

    背景记录:洋洋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性格内向胆小。不愿与小朋友、老师交往,很多时候他总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可能是不会讲普通话的缘故,很少听见他与小朋友之间的交......

    如何适应初中生活

    如何适应初中生活 中学时代,是人生旅途中至关重要的黄金时代。同学们,当你们告别小学,怀着兴奋新奇的心情跨进中学大门时,人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随之也将面临一些新问题,如:怎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