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与积极性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与积极性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并达到最高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
一、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然后是自拟题目或老师提供一些诸如《这件事不该发生》、《误会》、《理解》、《收获》、《吃一堑,长一智》一类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
二、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程序化训练,以期能真正学会写文章。
学生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不等于就能写好文章,还要求老师辅之以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实践证明要让学生训练好作文,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1、“练” 初期的作文训练,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以期学生能明确训练重点,并且较顺利完成一篇文章,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2、“评”
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效果如何,却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要加以评判,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
3、“改”
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所以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4、“赏”
佳作展示与推荐发表,在课室辟一“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校作文报或一些期刊的中学生园地发表,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本能。
第二篇: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并达到最高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作文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一、枯燥,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然后是自拟题目或老师提供一些诸如《这件事不该发生》、《误会》、《理解》、《收获》、《吃一堑,长一智》一类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
二、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程序化训练,以期能真正学会写文章。
学生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不等于就能写好文章,还要求老师辅之以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实践证明要让学生训练好作文,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1、“练”初期的作文训练,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以期学生能明确训练重点,并且较顺利完成一篇文章,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2、“评”
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效果如何,却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要加以评判,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3、“改”
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所以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4、“赏”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佳作展示与推荐发表,在课室辟一“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校作文报或一些期刊的中学生园地发表,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本能。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三篇: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小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作文选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
作文选材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
一、枯燥,没有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然后是自拟题目或老师提供一些诸如《这件事不该发生》、《军训有感》、《有趣的实践活动》、《妈妈笑了》、《吃一堑,长一智》一类使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
二、在修改中,引导学生领悟作文的真谛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人意,特别是高年级,高耗低效的现象仍很突出。在我们班的三十四名学生中,有一半儿的学生写出的作文语句不通,根本读不懂他在写什么,更别提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晰了!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修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在修改中,教师能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作文的真谛!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进行作文修改呢?在本学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改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本学期,我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初步找出作文中的毛病。即学生作文底稿拟好以后,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一是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前后意思是否重复,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选准范例,集体修改。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我将全班的作文通读一遍,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纭,我引导其各抒己见,要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3)相互换读,商议修改。在集体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大致明白了如何修改作文,此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
(二)精批细改,引导学生领悟作文的真谛
小学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去认真体会和训练,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
通过自改和互相修改,学生找出了文中的错别字,修改了不通顺的语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又重新选择了材料。然而,这次作文训练还远远没有到此结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老师的精批细改。此时,我要一篇一篇地细读,一个词一个词地修改,一句话一句话地琢磨,直到我觉得这篇文章用词生动了,描写具体了,条理也清晰了,才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再读,仔细地体会老师修改前后,文章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从而逐步体会把文章写好的方法,这就是作文的真谛!
三、通过赏评,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佳作展示与推荐发表,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一块儿“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学校的佳作欣赏栏目中进行广播,老师又为这些学生印制了喜报,让学生向家长汇报。这些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本能。
教学论文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黑山小学 刘冬捷 2006-6-23
第四篇: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的提倡,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的挑战。笔者作为中学语文课教师,亦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作出相应的教学方法的调整,在语文课尤其是作文教学上有新的教学思维导向。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如能根据地方特点,扬长避短,充分把握作文教学的契机,培养学生乡土情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关注家乡、描写家乡、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大有效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根据地方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对于农村中学,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学生来说,语文能力的训练环境还十分落后,课外阅读量少,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确是苦事一桩。写什么呢?有什么值得写呢?还不知道。以往的作文训练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故写来写去,作文能力非但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反而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学生越写越怕写。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把握教学契机,从培养学生乡土情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关注家乡一草一木,了解家乡的人情风俗,引导学生以写作的形式介绍家乡,赞美家乡。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具体,言之有情。以往农村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的局面,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山区面貌呈现出喜人的变化:昔日泥泞的小路如今成了宽阔平垣的水泥大道,昔日杂草丛生的放牛坡如今成了披红挂绿的“花果山”,昔日低矮的小瓦屋如今变成金碧辉煌的高楼大厦……。这一切都足以让学生感慨和自豪,这一切,也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抓住这一契机,从培养乡土情感入手,激发学生学作的兴趣,具体做法可以分为三步:一、拟题
拟题具有导向功能,教师在命题或指导作文题时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般文体的训练还是文学体裁、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其他文体写作,教师都应有意识地通过拟题引导学生多写家乡,并注重拟题的技巧,以点燃乡情之火为出发点来构拟作文题目。与发达地区相比,家乡虽然贫困,但贫困是落后,不是耻辱,在让学生正视家乡落后的同时,也要使他们了解家乡的变化,看到家乡的未来和希望,激发其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如《我家门前的那条路》、《家乡的“花果山”》、《山村风景独好》、《家乡报上的头条新闻》,这类的题目都能较好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挖掘家乡的亮点,培养爱国爱家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了写作的兴趣。二、指导
写作指导是选材布局主要环节,也是提升主题、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有了好的拟题,还应有好的指导。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家乡的一事一物,从深入了解认识中增进乡土情感,指导他们从中恰如其分地选择写作材料。学生初写家乡往往内容单薄,言之无物,是由于对自己的家乡缺少关注,熟视无睹,就好像每天走过的台阶不一定能说得清楚的它级数。因此,作文指导要因时制宜,多搞一些实物观察,实地观察和实践观察体验,平时可出一些小题目,如“每次上学,看家乡的交通”、“家乡地名与传说”、“一个有趣的老乡”等,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和训练中形成乡土气氛,增进乡土情感、从而产生介绍家乡、赞美家乡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冲动。课堂作文指导还应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一次指导《家乡,我为你骄傲》时,一些偏远贫困山区的同学很是为难:“家乡四处是高山大岭,只见树木不见人,哪有值得骄傲的东西呢?”教师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教师猛然想起一件事:上次放假回校,这位同学不是提了一袋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黄榄来派给同学们吃吗?于是教师便趁机诱导:“谁知道某某同学家乡最好吃的是什么?”“黄榄!”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说:“那倒是很多,满山满岭都是,听说村委会还贷款买设备准备办个黄榄加工厂呢!”这位同学似有所悟地回答,再一步引导他联想、思考、分析,他终于写出以“家乡的黄榄”为话题这篇以小见大,充满自豪感,通过家乡的进步体现国家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好习作。这样的指导,也同样开启了别的同学的思路。
3、评讲
评讲是作文教学中承上启下的环节,又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适时把握,也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实现写作能力再提升。作文评讲应着重肯定学生写作成果,再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让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一次写家乡风景的作文,一位同学写了篇《山村风景独好》,文中他以饱含热情的笔调对山村四野风光进行大量描绘。其中写到一群村童在榕树底下以一块大青石为凳进行晨读,别有情趣。教师在评讲时充分肯定了该同学的成功之处:“通过工笔描绘山村早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自然景色,文字流畅,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但同时又提醒全班同学:“这位同学写山村美景是成功的,但家乡可爱之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之美,作者如能把文章的重点放在“村童晨读”这一图面上,写出山村虽然落后(以天地为教室,大青石为台凳),但山村的人不甘落后,有着奋发图强的新一代,这才是山村最美的一道风景。这样构思文章的主题会更深刻,现实意义会更强。”听了这段评讲,同学们豁然开朗,在这基础上教师由组织展开讨论,引导同学们说出家乡最美的风景:一家有难百家帮的动人场面,赶集路上衣着一新的村民,披红挂绿的致富果园,……他们都能从家乡某一角度的美景去把握时代的脉搏,从中看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以上的作文教学法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实践的结果表明,这些教法切合学生实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无定法,笔者将紧随教学改革的发展足迹,在教学道路上继续探索。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第五篇:激活写作兴趣 Microsoft Word 文档
激活写作兴趣从周记开始
上传: 龙永忠
更新时间:2014-9-15 18:35:08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郑国爱 2010年1期
目前学生的写作处于一种贫血状态,显而易见地存在着以下毛病:形式花俏内容空洞、语言华丽情感苍白、选材老套文体错乱„„为什么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干世界却觉得没材料可写?为什么每天接触那么多的人和事,写作时却无从下手?为什么学了这么多的课文却无法自由顺畅地表达?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兴趣,为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妨结合周记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为什么激活写作兴趣从周记开始呢?首先,《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每学期七八篇作文远远不够,必须靠课外练笔来补充,因此课外练笔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周记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其次,周记练笔大有好处:容量较大——每周一次,能促使学生多写,完成量的积累,为质的飞跃做准备;内容丰富——人物速写、景物素描、学校新闻、家庭琐事等都可入题;文体灵活——可长可短,可实可虚,散文、诗歌、小说、随笔、观感等皆可入笔„„因此,教师若能有效地将周记结合到平常写作教学中,通过周记让学生多关注生活,多体验情感,多积累素材,让课内的大作文和课外的小练笔进行组合训练,用课内的写作引导课外练笔,用课外练笔延伸补充课内写作,必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解决“无米之炊”的烦恼,也为考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结合周记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呢?
一、从思想情感上关注学生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倾心于短信的频繁往来、沉醉于网络的神聊热侃、热衷于NBA的交流辩论„„因为那里是他们语言的“百花园”、思想的“跑马场”、心灵的“欢乐园”。但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学生一到作文场上,就不见了流淌的语言、畅快的思维、飞扬的心灵,而经常感觉“无话可说”,这除了与其自身语文水平不高有关之外,更关键的是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因为他们不能或不敢将自己的一些生活内容写入文中。因此,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生活及思想情感,了解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心灵发展的轨迹,引导学生勇敢地将自己的生活化为周记,这样学生在写作内容上就会有所突破,情感上会更真实,语言上更有个性。例如,被许多老师认为是罪魁祸首的电子游戏,却是大部分“学困生”的最爱,对一个以游戏为主要生活内容的学生,我们暂且不谈电子游戏的利弊,都可以指导他如何使游戏成为写作的素材,先解决其周记“无话可说”的困难。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应该熟悉学生的生活,并以宽容的态度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其立足生活,仔细观察体会生活,让生活成为他们练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从写法技巧上科学有序引导
1 结合课文,指导选材
为了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世界、所见所闻细致生动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布置周记的内容,选材上可以有:情感类、生活类、吟咏类、畅想类、感悟类等。如教到七年级“感受自然”单元,课堂上欣赏课文优美片段,结合课后练习做仿句、写片段,相互交流,然后布置周记,让学生利用周末就近选择有特色的景物观察,走进真实生活,抒写生活中的美好景物。因为有课堂练习指导的铺垫、课后写前的细致观察,学生的周记会模仿课文中的内容、角度并运用其去书写生活的体验,因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具体而丰富的,这样,教师的穿针引线和学生每次周记训练目的性都很强,选材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训练技法,循序渐进
当学生对写作有一定兴趣时,他们更希望自己在作文的谋篇布局、结构安排、文字表达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大纲》,对精美的结构、细腻的表达、新颖的立意等给予循序渐进的技巧指导,因为时机已成熟,指导不仅不会减低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而且更有雪中送炭之效。如教到《皇帝的新裝》让学生续写课文的结尾部分;教到《社戏》让学生扩写一幅“平桥晨曦图”;教到《送元二使安西》让学生改写成一篇散文„„这样,巧用课文,通过扩展、续接、补白、改式、赏评等进行练笔,不仅可以将课文材料进行二次利用,而且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结构、表达、立意等方面训练,提高学生的周记写作技巧。发展思维,提高质量
写作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当学生具备了写作基本功后,就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周记质量。为此,要让学生面对丰富复杂的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乐趣,比如学到课文《智子疑邻》要求他们学会分析成语、谚语、俗语的哲理性,学会从现象到本质思考问题;综合性学习课堂中让他们讨论“德克士、芝加基”为什么打不过“麦当劳、肯德基”,在模拟情境中展示思维的敏捷性;语言实际运用中让他们辩论“伯乐相马”的广告效应、卡通片PK名著阅读等来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这些话题的思考、分析、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享受到思维的乐趣,还能激发学生对问题做有相当深度的思考,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优化思维品质,为周记写作搭建思维平台,提高周记审题的深刻性、立意的独创性、构思的灵活性、修改的批判性等。
三、在批改讲评上以肯定鼓励为主
为了让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持续发展,周记的反馈须改变传统作文“多做多改”和“精批细改”的方法,通过理性的宣讲、正面案例的示范和评语的沟通鼓励等种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来保证他们的写作热情。缩短批改周期,回应学生心情
当周记训练进入良性循环时,学生交上练笔后,就会盼望看到教师的评价。为了保护学生的这种积极性,教师就应该缩短批改的周期,尽量做到交上来的作业两三天内发给学生,让学生的愿望得到积极回应,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有极大作用。反之,如果教师评改时间过长,学生等待时间太久,学生在周记中谈的问题已如明日黄花,教师批改再好,学生燃烧的情感已渐渐熄灭了。改革评批方法,肯定学生成就
传统作文的批改阵容强大,教师的劳动量也大,但效果未必好。为此,周记的评批需要改革。总评上尽量少写那些“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语句通顺”等让学生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空话、套话;而应根据周记的实际内容,或以简短精炼、富于启迪性的语句肯定学生的成就,让学生在寥寥数语中得到启发;或用情感性的话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如“真没想到你是个这么懂事孝顺的孩子,你的妈妈会因此而开心幸福”、“你是个细心体贴的男孩,相信你的明天会像你的名字一样灿烂辉煌”、“你是个诚实守信的女孩,相信同学会因此原谅你的”等温和亲切的心语拉近师生的心。眉批上常借用各种符号宋表示,比如:在词语下打“?”的是用词不当;在句子下打“——”并加“?”的是病句;在字词下打“A”的是运用贴切的好词;在句子下打“~~~”的是佳句;这些符号学生看得更清楚、更实在、更有意义。讲究评讲方式,保持写作兴趣
为了让学生体验周记的成就感,评讲也讲究方式,一般每周都会选七八篇代表作作为评讲的范文,评讲的主要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请学生将周记带上讲台先朗读,再讲选材、组材、构思等经过,台下同学听完后认真讨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提问题、讲困惑、谈感受、说经验,梳理技巧方法和写作规律,最后对照自己的周记加以修改,鼓励投稿,力求发表,几年的实践证明:周记训练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带动了课堂与考场的写作。他们能像网上聊天、手机短信一样想说乐写,他们想写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他们会写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对话”;他们乐写自己的心灵与个性„„不仅如此,兴趣的激活还带动他们积极地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并在比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雷思敏同学在2008年3月第三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小伙伴,我想对你说”中荣获中学组特等奖;肖毅晨同学在2008年Ⅱ2月福建省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陈鹏飞同学在2009年5月第十一届“海峡,冰心”杯“家乡的故事”全国青少年写作大赛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大奖越来越多。成就感越来越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越来越浓!
是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相信只要用爱心诚心、耐心细心就能敲开学生丰富的内心,让学生对周记、对作文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