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出东方读后感
日出东方读后感
黄亚洲的长篇小说《日出东方》,是一部严肃而又充满激情的创作,给人的阅读感受相当强烈。作品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的《新青年》,呼喊“德”先生和“赛”先生,提倡社会改革写起,经“五四”运动、湖南“驱张斗争”、“天津**”、旅法勤工俭学、上海建党、南湖会议、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上海屠杀、武汉事变、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直写到朱毛会师井冈山。在展示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历史,描述出众多早期共产党人光辉形象的同时,也表现了中华优秀儿女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上下求索,不畏艰难险阻、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的精神和气概。
《日出东方》既表现了领袖人物在探寻中国的出路和前途时应有的作用,写出领袖人物不同于一般人的气质的魄力,像《新青年》时代及中国共产党初建时的陈独秀,还有创办《湘江评论》、领导湖南“驱张斗争”,直到最早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并率先发动“秋收起义”,迈步走上井冈山的毛泽东,在作品中都有重点的精到描述;表现了诸多先行者和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普遍行为,同时,还表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面临时代转折点时的先导性。
在相当的意义上,的确可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不得不依附于权力阶层才有可能谋取生存的机会,很难像欧美的知识分子那样起到“民族灵魂和社会精神支柱”的作用。不过,以屈原“愤而投江”为代表的“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他们总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行为准则。而高于其他阶层的眼界和思考能力,既让他们多承受一点精神的痛苦与压仰,又使得他们比较敏感。故此,每当中国社会到了最腐朽、最黑暗时,往往是先进的知识分子最早挺身而出,抨击黑暗与腐朽,呼唤光明和未来。完全可以说,倘若没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最先觉醒,没有他们以及更多先进知识分子对整个社会的思想启蒙并身体力行领导革命,没有北大学子火烧赵家楼的勇敢行动,就很难有“日出东方”的历史新世元。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确确实实地发挥了“民族灵魂和社会精神支柱与先导”的决定性作用。
阅读《日出东方》不仅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条件、追求目标和奋斗方向,而且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胸怀理想、心存高远、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青年确确实实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在早期的共产党中人,除了陈独秀和何叔衡年过40外,其他的,像李大钊、董必武是30出头,毛泽东、张太雷、张国焘、瞿秋白等是20多岁,而在“天津**”中展露才华的周恩来,则是一个还没到20束发之年的小青年。
从他们的身上,的确表现出:青春是美丽的。青春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还没有受到过多的污染,还流淌着滚烫而又炽热的红彤彤的鲜血,因而容易接受理想主义的感召,有一种蔑视权威、追求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勇气。青春之所以美丽,也在于它没有那么多世故、城府和功利,不瞻前顾后,不畏首畏尾,不束手束脚,富有朝气,想干就干,勇于行动和实践。
纯洁、纯净、纯真的青年,总是对肮脏和丑陋深恶痛绝,总是朝前看,因而总是对腐朽没落的现实不满,总想追求更为理想、更为合理的生活。为此,在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纪时,总是富于理想、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冲在时代的最前沿。如果说是《新青年》为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一股向往自由、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清新之风,那么,正是受到《新青年》影响的一代青年所发起的“五四运动”,擂响了“彻底冲毁旧世界、勇敢创造新时代”的第一通猛烈的战鼓;而随之高高飘扬起的共产主义旗帜,则成为创造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不朽坐标。
《日出东方》以醮满崇敬激情的笔墨,描述了一代先进青年用青春和热血浇铸出历史新纪元的光辉业绩。在颂扬革命前辈伟大精神的同时,也告诉所有的后来者,如果想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那么必须胸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必须将个人的前途与命运融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之中,必须将理想与实践相结合,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奋往直前。
第二篇:日出东方读后感-观后感
《日出东方》观后感 陈超,学号20*** 剧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传来北洋军阀政府丧权辱国的消息开始,经过“五四运动”
推广马克思主义、护法战争失败、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国共党内的合作、黄埔军校建立、湖南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在描述中国共产党艰难初创时期的历史,展现出众多早期共产党人光辉形象的同时,还表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面临时代转折点时不畏艰难险阻,苦苦探寻救民救国的道路时的高尚精神和英雄气概。
在探索途中也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其中主要有陈独秀的投降主义,还好有积极人士和单位及时指示陈独秀停职,组成了临时中央常委,并举行南昌起义。后来,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这一会议使得共产党重现生机。最后,在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胜利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南昌起义余部,顺利抵达井冈山,毛泽东与朱德两双大手如山峦一样连在了一起,筑成中国革命的一道坚固长城。由此,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崭新篇章开始了。在相当的意义上,的确可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不得不依附于权力阶层才有可能谋取生存的机会,很难像欧美的知识分子那样起到“民族灵魂和社会精神支柱”的作用。不过,以屈原“愤而投江”为代表的“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他们总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行为准则。而高于其他阶层的眼界和思考能力,既让他们多承受一点精神的痛苦与压仰,又使得他们比较敏感。故此,每当中国社会到了最腐朽、最黑暗时,往往是先进的知识分子最早挺身而出,抨击黑暗与腐朽,呼唤光明和未来。完全可以说,倘若没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最先觉醒,没有他们以及更多先进知识分子对整个社会的思想启蒙并身体力行领导革命,没有北大学子火烧赵家楼的勇敢行动,就很难有“日出东方”的历史新世元。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确确实实地发挥了“民族灵魂和社会精神支柱与先导”的决定性作用。
看完《日出东方》后,不仅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条件、追求目标和奋斗历程,而且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如果青年人胸怀理想、心存高远、目标明确那就意味着一个民族有了希望,未来将会是另一番情景。在早期的共产党中人,绝大多数处于而立之年。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青春是美丽的。青春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还没有受到过多的污染,还流淌着滚烫而又炽热的鲜血,因而容易接受理想主义的感召,有一种蔑视权威、追求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信心与勇气。青春之所以美丽,也在于它没有那么多世故、城府和功利,不瞻前顾后,不畏首畏尾,不束手束脚,富有朝气,想干就干,勇于行动和实践。
《日出东方》以醮满崇敬激情的笔墨,描述了一代先进青年用青春和热血浇铸出历史新纪元的光辉业绩,还表现了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面临时代转折点时的先导性。在颂扬革命前辈伟大精神的同时,也告诉所有的后来者,如果想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那么必须胸怀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必须将个人的前途与命运融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之中,必须将理想与实践相结合,在追求真理和正义的道路上,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奋往直前。
10物理二班 杨林坡
第三篇:日出读后感
《日出》读后感
曹禺的戏剧《日出》可读性很强,和《雷雨》相比,“戏剧味”适度降低了一些。换句话说,《日出》更加贴近生活,磨滑了大部分戏剧中的巧合性,涉及了更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并没有将焦点全部集中在一人或两人身上。字里行间充斥着生活的无奈,渗透人性本质,使其不依靠浓烈的戏剧性,却能牢抓读者的“胃口”,或深深同情一个,或强烈憎恶一个。这魅力背后,理由很多,吸引我个人的,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曹禺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人物性格的饱满度加强了我们对它的印象,令人爱恨交织。一部成功的作品,人物的刻画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语言、形态、动作、心理等表现手法来描绘人物,塑造其形象。在《日出》中,这独特的话剧体裁决定了作者需要更深层对人物形象进行提炼,他需要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凝练到人物语言中,以语言见想象其外部动作与心理动作。
陈白露算得上是此剧的一个中心人物,为了生活,逐远曾经天真可爱的自己,降落在这纷浊的世界自毁性地生活。但是在其他面目狰狞自我放荡的“朋友”中,她的内心依旧是“白净纯洁”的。正如她以往的名字,竹均,如此清秀澄澈。也正因这层潜在的善良与纯白,她对于自己的生活充满自嘲,不甘于显示却又认命于现实。
陈白露的这些特性,我们皆从其语言可推敲。在和方达生的对话中,自嘲的味道尤为浓重。方达生对她的住所、交往之流等生活现状表现出不满时,她的言语往往会表现得异常刺人。在我看来,这是逃避式的自我保护,她将方达生逼入尴尬的一隅,防止方达生再说出刺伤自己的话。而这种反应算得上是本能。她无法忍受无邪年少时的朋友指责她的生活,这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与绝望,她唯一的方式是逃避,所以以尖刻与挑衅堵了方达生的嘴。
原文中:方达生(望望女人,又周围地嗅嗅)这几年,你原来住在这个地方?
陈白露(挑衅地)怎么,这个地方不好么?
方达生(慢声)嘿——(不得已地)好!好!除此,陈白露的性格中还有些调皮的成分。在我看来,这是她在风尘中前些年摸爬滚打不至于彻底毁灭的一个重要点,这不应该是她本身就具有的,而是在杂乱尘世中后天生成的,这个调皮多少有些戏谑人生的味道。它因纷浊世界而衍生,也同时支撑了一副皮囊苟活于这纷浊世界。这也似是大多数交际女子的共性,在陈白露身上显露,并没有妖娆风情的感觉,反而杂糅丝许可爱可怜与凄凉,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久经世故。这个调皮成分在陈白露与方达生的对话中可触摸到,还有第一幕中与潘月亭的对话中也可感受到。
其二,整个剧本虽然涉及人物众多,但是整个氛围或是故事情节有一脉相承的贯穿性,一片黑色,在黑色中期待日出,却在日出后长睡。在陈白露所居的旅馆中,正如王福升所发的牢骚“有太阳又怎么样,白日还是照样得睡觉,到晚上才活动起来。白天死睡,晚上才飕飕地跑,我们是小鬼,我们用不着太阳”一样,永远是黑色的背景色,只能傻傻地无望地期待某个“日出”。金八爷如鬼魅一般存在于每个人物的恐惧中,森然恐怖,在这令人窒息的生活中似是那一阵阵令人更加无望的阴风。而无论是陈白露、翠喜还是李石清、潘月亭,抑或是黄省
三、小东西,他们的生活命运都应承了诗人的那句诗“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陈白露渴切自由的,却葬于命运的阴霾,直至吞药结束生命。李石清饱受羞辱、穷困和辛酸,却又不得不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逢迎位居其上之人。在我眼中,他已深度分裂,用鲁迅先生所用词“卑怯”形容质变后的他是再好不过,有羊一样的怯懦,又有狼一样的凶狠。黄省三是整幕喜剧中悲剧色彩最浓重的一个人物,在他的生活里,被欺诈,被压迫,连期待日出的力气也是奢侈的,在李石清的面前他显得如此卑微,请求都显得那么颤抖。最后无望的生活给了他一条用鸦片毒死孩子的路,这也是最压抑最绝望的一个结局。如阿Q性格的王福升卑劣,卑躬屈膝的小人样,欺负小东西时盛凌模样,都深化了生活的灰色与窒息。所有的人物中,除了方达生能让人看到一丝希望,其他的都被阴霾覆盖,他善良纯真,不被淤泥所沾染,他最后的离开在我看来也是一种探索——对新生活的探索,他是唯一一个没有长睡的人。
以上是我对戏剧《日出》的简单理解,由于篇幅关系不能分析每个人物,但是必须补充一句,在曹禺的戏剧中,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无论主配角,都是字字斟酌刻画出来的,正因此,才会有大的魔力,让读者难以忘记每一个形象。
其实在看戏剧《日出》之前,我先接触的是曹禺先生由戏剧改编的电影剧本《日出》。对比而看,两者面目大有不同,各有韵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体裁的不同。整体的魅力上,虽然我更加倾向于电影剧本,但是平心而论,戏剧特限于舞台上表演,而电影却可以让表演空间更加开阔,在很大程度上两者并没有可比性,比了便是对戏剧《日出》的不公平待遇。但在陈白露的形象塑造上,电影剧本比戏剧版本的进一步含蓄细腻饱满。戏剧《日出》第一幕结束,陈白露的性格特点与内心矛盾我们稍加分析就会感受到,但曹禺在后几幕中(主要是第四幕)通过方达生的话将陈白露的主要特点都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就我个人喜好而言,这么做有些多此一举的嫌疑。而在电影剧本中,并没有如此直白的概括过陈白露,但是形象的轮廓也是十分明了的。
第四篇:日出读后感
戏剧艺术期末考察论文
《日出》读后感
文学院093班 丁晓雨 学号:09010002 在浅谈《日出》之前让我们先来谈谈曹禺先生。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可以说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人物。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没有机会更多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和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艺术,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其后的《日出》、《北京人》、《家》也都是公认的杰出之作,特别是《雷雨》和《日出》,是多少年来演出场次最多的剧目,一直在各剧团的和院校不断上演,同时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的社会和中国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
曹禺先生开始构思和写作《日出》是在1935年。曹禺自幼生长在天津,1934年,他第一次去上海。当时这两个殖民地化的城市,正经受着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的折磨,民族工、商,金融企业大批倒闭,失业的下级职员和工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农村则因遭受着连续不断的内战蹂躏,无以为生的农民流入城市,加入失业大军,妻女沦为娼妓。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代理人、暴发户、“高级流氓”和“高级恶棍”却在吮吸着人血,滋养它们荒淫无度的生活。年轻的曹禺在这里看到了许多“梦魇一般可怖的人事”,于是他决定以此为素材写《日出》。
《日出》没有传奇性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情节是这样的: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里,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过着夜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恋爱家庭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银行家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历来在整出剧里最让人感慨或者说是整出剧的主角就是陈白露了。陈白露本是一个纯洁的女大学生。因生活所迫,成了名噪一时的高级交际花,她终日周旋于潘月亭、张乔治等巨商富贾身旁,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并且似乎对这种生活极为满足。生活的奢靡与物质的满足让她渐渐远离了那个本来善良纯真的少女,思想也渐渐腐化了。直到旧时恋人方达生的出现并希望把她从这种似死的生活解救出来,才唤起陈白露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但是她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已无力摆脱奢侈的生活,她已经习惯了这样庸懒的白天黑眼颠倒的生活,那种青年时代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理想的坚持已经在这种情境下消失了,她自己很清楚,现在的自己离开了那些养着她“绅士”是不可能养活自己的。她尽管也很想和达生离开这肮脏的周围,但已经是无能为力了,或许还会连累到达生,所以她选择了放弃。但是,方达生的劝说,对陈白露毕竟还是有着极大地触动的。她也曾从流氓黑三手中救下一个小女孩——小东西,并认她做了干女儿,给她吃的喝的。她在小东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悲剧,人性与良知让她自己告诉自己不能再让这么小的一个女孩子沦落到和自己一样,竭尽全力保护小东西。但小东西仍未逃出黑三的魔爪,被卖入妓院。在那里,虽有好心的妓女翠喜照应,但小东西终因不堪凌辱,上吊自尽。或许这就是莎士比亚所说的命运的捉弄与悲剧。陈白露和方达生闻讯赶到,见到的只是破席裹着的尸体。面对号啕痛哭的翠喜,陈
第五篇:日出读后感(最终版)
《日出》读后感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是一门卓越的艺术形式。话剧经久不衰,除了话剧自身在不断进步,还有培养了一代一代的观众,而一代代的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所以才得以繁盛。
在学校,我们也学习过话剧,看过话剧也演过话剧。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塞缪尔·贝克特的悲喜剧《等待戈多》,还有震撼人心的曹禺的《雷雨》。演员们的出色表演让话剧激动人心,期中曹禺的《雷雨》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曹禺产生了敬佩之情。于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曹禺,我认真地看了曹禺的《日出》。
话剧以陈白露与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白露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种人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以此来表现对当代社会的批判。
主人公陈白露是一个生活倦怠的漂泊人,她热爱生活,但同时又厌恶生活,她热爱生活的恬静安适,但同时又嫉妒厌恶着自己生活中的喧嚣与桎梏。她很骄傲但同时又很脆弱。害怕别人伤了她自己的自尊心。
又是社会的黑暗造成的悲剧,发现以前人们的悲惨生活,基本上都是社会的黑暗惹的祸。古代的婚姻幸福,近代的人们幸福生活命运„„可想而知,社会对一个人一生有巨大影响啊!陈白露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潮洗礼,有自己梦想的女人。她很天真,所以她想自己在上海闯出一条路,但最终却沦落了,过着整天到处混得日子。她外表美丽却内心绝望,她曾被最爱的人背叛,使得她再也不相信爱情,丢弃了理想,依赖社会下层人而生活,过着寄生虫般的日子。
她生活在社会的黑暗中,但却喜欢看日出,因为阳光能照亮时间的黑暗地方,也能照亮一个人的心灵。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句话是《日出》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内心也狠狠地颤了一下,这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了。地狱般的生活,惨绝人寰的人生。话剧通过写都市群丑与下层被剥削者的描写,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无比黑暗啊!
日出,我们都知道是很美丽的。陈白露喜欢看日出,既欣赏太阳的美,但我想,她也想阳光能照亮时间的黑暗,温暖她的内心吧!
“有余者”贪得无厌,“不足者”备受欺凌。大概这就是表现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不适者淘汰吧,显然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生活在一个平等的民主的河蟹的社会,不应有强者当道,弱者被欺凌吧!所以,我们生活在如今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社会主义社会,不再是封建社会,也不再有社会黑暗,而是人人都能过上幸福日子,不用再过那些寄生虫般的日子,不再沦落。
曹禺的《日出》让我感悟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