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定稿)

时间:2019-05-14 21:3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定稿)》。

第一篇:《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定稿)

《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

宁阳四中 刘建良

这本书写了八年,它更是“做”出来的。刚开始抱有怀疑的态度去读,没想到《建构理想》篇中《五个月未挂校牌》就吸引了我,感觉这个学校很有意思,与众不同,带着好奇和探索几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认真读到,喜欢的地方进行标记、摘抄和当即书写下自己的感悟,掩卷沉思,有许多兴奋的的地方、有许多想说的话,不能一一说出就重要的略谈几点。

《建设一所新学校》介绍的学校是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这所百年老校历经变迁,直到从2006年7月才改名为潍坊广文中学,为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国办初级中学。该校始终把“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作为办学目标,把“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在学生中倡导'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在教师中倡导“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在师生间倡导“互尊互爱,共同成长”;在干部中倡导“甘为人梯,赢得信任,成就他人”。

书中赵校长的治校之成功经验,特别是广文在管理上的创新,如:制度是“商量”出来的、多把尺子量老师、教师节倾听教师的“抱怨”、“逼”着老师去健身、关注教师之关注等这些关系教师民生的话题。我想这也是广文取得现在成就的原因之一吧。当然学校和课程是离不开的,其中广文的课程改革中的很成功。课程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总和。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一定是因为它的课程与众不同。赵桂霞校长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她说:“让学校课程走向特色,这是学校构建课程体系的难点。这个难点,决定了整个课程体系的品味,决定了学校特色的形成。”学校的课程建设,由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大板块组成,广文中学在这三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敢于放手、勇于放手,该是怎样的一份胆量和决心,放手学生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和锻炼,给他一个机会,还你无限惊喜。

无忧快乐,幸福喜欢,心向往之的学校,理想状态谈何容易,现在的教育大环境,考试指挥棒下得赌上许多东西,输赢怎可论?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有了奋斗目标、发展方向,顿觉前途光明,但实现理想目标的征途非常遥远,荆棘遍地且看一路艰辛与困难如何克服!

头脑风暴、SWOT分析法这一个个的研究、斟酌将纷繁的事务理顺理透,并制定了具体的三年乃至五年规划,每学年确定一个主题,重点突破,层层推进。

佩服其研究的深入,并非停留在表面而是真正想去办一件事,定会发现真问题,才能逐步探索解决办法。

一直以来的定位都有所偏颇,定位自己为领导服务做好工作,实际上大错特错,我们是为班级服务、为学生服务,齐抓共管相互借力,并非谁管理谁的问题。

倾听心声需要气度,学生管理有时存在想当然,做了学生也不配合不理解,感到很郁闷,有时感觉离学生太远了。特别欣赏让老师外出买书的做法。

是啊,焦虑容易让人失去耐心,更容易传染,这种情绪一旦蔓延开来,将非常可怕,克服的办法可以转移关注,由原来评价看重目标和结果转移到关注过程上来,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方法,多么好的引导。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追问清楚了根本原因,一切还得从根本改变,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向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发展张,主要看如何引导。追寻幸福先去把握幸福的泉源,了解老师们内心的想法,“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是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广文做的就是发掘并持续推动,创造关键事件、关键人物,根据入职适应期和关键发展期制定相应方案,从名师的成长中探索规律——读书学习法,坚持学习中不断进步。

读书——名师的成功的必经之路。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得去转变态度,研究学生所需,不断反省自我,促使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课程建设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广文中学将校本化课程开发到极致,做出了别的学校想或做但都没有形成课程建设理论的新局面,走出了独特的素质教育发展的路子。

高效愉悦的课堂打造成功的模式,解决深度的问题,犹如一潭水注入了新的源头,整个就流动起来了。

创新管理,多向评价,制度引领,共同参与,真正做到了人文、科学、规范,收到了奇效。

想说的太多了,一本书的力量不仅仅是感动一个人,而是去感染一个人,自觉得去实践、去创新,我想这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改变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先改变自己,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善于思考的、敢于创新的人,再慢慢感染周围的人!

第二篇:建设一所新学校的读后感

尊敬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

刚刚结束的寒假,我认真研读了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校长写的一本书——《建设一所好学校》,认真的品读着赵校长和他的行动研究,感受着赵校长和她校老师们的幸福。在这本书里,我们所有的困惑,赵校长用她的一个个行动研究给了我们最响亮的答案!

本书共有五个部分,我主要谈一下第二部分《追寻幸福》的粗浅感悟。浅谈教师通往成功的路有多远?

教师通往成功的路有多远?成功教师都有那些成功因素?是什么成就了名师?

爱学生、爱学习、善研究、不甘平庸、超越自我……等等,这些因素成就了名师。老师通往成功的路有多远?每个老师自己都能测量出来。

一“关键事件”成就名师。

名师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难忘的“关键事件”。所谓“关键事件”,就是对自己的后续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事件。这一事件让名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前行的动力,有了更高的目标。名师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获奖,一类是参加教育科研取得丰硕成果。为了给老师们制造“关键性事件”我们学校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蓝工程”“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复习课大比武”“合学教育论坛”“明霞工作室”等等,如果您抓住了这样的“关键性的事件”,无论是刚入职的新分教师,还是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了前行的动力。

二“关键人物”引领名师。

名师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得到了“关键人物”的引领。追寻名师成长的轨迹,我们发现,他们都得到了两类“关键人物”的引领和帮助。一类是中外教育家或者教育教学专家,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李希贵、魏书生等,这些人物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上的启迪和引导。当遇到困难时,当有问题需要破解时,总能从这些教育家的专著中寻求答案。另一类是,对于他们的成长给予具体帮助和支持的人,比如:校长、导师、身边的同事等。为了在老师们的成长过程中制造“关键人物”,我们学校也想了很多办法。如“张素兰老师”“李景龙老师”“孙明霞老师”“你的帮扶教师”等等都有可能成为我们专业成长中的“关键人物”。

大部分名师都在“入职适应期”经历过“关键事件”,受到过“关键人物”的影响,并由此走上了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入职适应期”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期”,错过了“关键期”,要想发展到一定高度,就要多付出几倍的努力。

三“关键书刊”成长名师。

老师成长为名师,还有一个比较集中的外在影响因素,这就是“关键书刊”。“关键书刊”有两类,一类是专业书刊,另一类是教育类书刊。名师基本上都会阅读中外教育家著作,大量的阅读,让名师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思考,让思考更有深度与广度,能让自己更理性的思考教育,这也是他们和一般老师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我们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的各级领导都对教师阅读非常的支持,创造条件让老师们进行阅读。

四“个人品质”助推名师。

当然,成就名师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自己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助推名师实现理想追求。名师百分之百的都善于学习,他们都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精神食量,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日阅读。名师还善于注重想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专家学习。名师对工作百分之百的都有积极的心态和执着的品质:凡是认准了的目标,不屈不挠,不达目标不罢休。当被问及“面对困难时您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时,他们一般回答:积极的心态。因为有目标,所以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动力,“挺过来就过去一道坎,也就上升了一个层次”是的,要想成为名师,首先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其次是百折不挠的韧劲,再就是一以贯之的坚持。追求卓越是名师的共有特征。名师不满足于现状,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追求更优质、更卓越的教学,探索更新、更多的教育问题。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一个天生不安分、爱做梦的教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只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才能提出问题,才会自找麻烦,也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这应该是名师的真实写照。

亲爱的老师,您想成为名师吗?您想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吗?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今天的机遇源于自己的把握。机会来了,你能抓住吗?有准备的人会使每一次“机会”都成为“机遇”,会使每一次“机遇”都变成自己的“关键事件”,会在“关键事件”中寻找自己的“关键人物”。

第三篇:《建设一所新学校》心得

《建设一所新学校》心得体会

孙会寅

假期里读了《建设一所新学校》这本书,感受颇多。尤其其中关于课堂的思考,让我想到了许多。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

我想学生喜欢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老师充满爱心、童心,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老师能蹲下身子看孩子,是孩子心声的倾听者。课堂上,孩子们思维灵动,神采飞扬,敢于创新,善于发现;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放光,小嘴常开。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思维时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叶澜教授说过:理想的课堂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我们的课堂需要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所以我追寻诗意语文,追求真实,扎实,简约,富有灵气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精神栖息的家园。努力创设理想课堂,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会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一、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快乐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一种内心愉悦的体验,是一种惬意、幸福的感觉。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应然观照。学习着,就是快乐着。享受语文、享受课堂、享受学习,这应成为师生共同的信念,并矢志不渝。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大声斥责;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唯唯诺诺、面面相觑。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训骂、侮辱、嘲讽和体罚,也没有学生的恐惧、紧张、担忧和不安。快乐的语文课堂里,师生将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快乐的语文课堂,就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热烈地辩论。快乐的语文课堂,没有思想的桎梏,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没有绳绳索索;有的是直率、坦诚、碰撞、争论、幽默,是自由精神的淋漓尽致的舒展。质疑问难,不妨舌战针锋;兴之所至,大可手舞足蹈。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谱写了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

二、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激情飞扬的。

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激情是澎湃的热流,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充满自信的神情和热情洋溢的谈吐上,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将文本而衍生的激情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教学课文时,更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因为情感是作者作文的灵魂,是教者教文的灵魂,是学者学文的灵魂。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文本、作者、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教师只有在激情中快乐行走,在爱的传递中感悟职业的魅力,课堂才会充盈着创新的灵性。

三、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的。

语文本身就是一首诗。它纵横千古,绵延万里,广袤美丽,多姿多彩。它有赏心悦目的山水风景,有回味无穷的生活故事,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人物,有刻骨铭心的平凡生命„„也有人说,小学生就是一首灵动的小诗,天真无暇、充满灵气。是呀,这样的语文,这样的学生,构成的课堂当然应该是诗情画意的。

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儿童,则更是一首灵动的小诗!纯真无邪的脸庞,灵气闪烁的眼睛,侧耳凝神的表情,神奇绚丽的思想,以及那如雨后春笋般举起的手臂„„即构成了那一首首或隽永、或诙谐、或深刻、或幼稚、或含蓄的小诗。

这样的儿童,这样的语文,构成的课堂自然应该是诗意盎然的。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儿童的世界,即充满儿童的感动,儿童的诠释,儿童的情怀,儿童的梦想。这样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群情激奋,也情不自禁地回到了童年,想起了儿时的天真。

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

四、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

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这一切不可能完全通过预设而实现。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因为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

生成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双方心扉敞开,平等自由的心灵对话、情感沟通和智慧碰撞。课堂上的40分钟,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这就要求教师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正视“阴错阳差”,重视“节外生枝”,珍视“灵光一闪”,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

“生成”激活课堂,语文课堂别样的精彩缘自于“生成”。充满生成的语文课堂将成为师生自由的精神殿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奇迹将在这里诞生。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只会稀释情感、淡化感悟、禁锢想像,进而扼杀创造的灵性与个性。没有生成的语文课堂,只会陷入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死胡同。一句话,没有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成为一潭死水,并逐渐干涸。

让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薄——充满“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必将活力四射,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快乐,让语文课堂走向幸福;激情,让语文课堂走向浪漫;诗意,让语文课堂走向灵动;生成,让语文课堂走向永恒!

哲学家说,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东西活着;教育家说,一个热爱教育的人,不再靠自己,而是靠他所爱的教育活着。我想说:钟爱教育,钟爱学生,理想的语文课堂就会降临于我们的身边。让我们揣着教育的理想,向着理想的教育不断追寻和探索吧!

第四篇:读《建设一所新学校》有感

读《建设一所新学校》有感

赵桂霞是山东潍坊广文中学的校长,她给这所新学校的定位是办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学校。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她带领全校的教职员工启动了一场教育变革,开始了新学校研究的征程。在《建设一所新学校》中,赵桂霞从建构理想、追求幸福、发现课程、改造课堂、创新管理五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建设一所新学校的实践历程。

课程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总和。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一定是因为它的课程与众不同。赵桂霞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她说:“让学校课程走向特色,这是学校构建课程体系的难点。这个难点,决定了整个课程体系的品味,决定了学校特色的形成。”

一、课程开发

不同的学校,生源情况差异很大,教师教学能力差异也很大,国家课程到了具体的学校,需要有一个校本化的过程。在广文中学,国家课程校本化处置的探索处处可见。“一标多本”让老师们能够同时看到不同版本的教材,也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处置带来了便捷。学校为每个学科教师配置了3-5个不同版本的教材,让大家在潜心研究不同版本教学内容组合的特点基础上,选择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重新编撰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地理学科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采取模块教学的方式,节约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也让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语文学科为学生编撰主题学习丛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改变就课文讲课文,条分缕析,生硬灌输的弊端,让语文学科的教学满意度逐步提升。

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学校一见钟情的入校课程、永不离校的离校课程、学校里的节日课程等的建设。新生走进校园,满眼都是茫然、都是不安。怎样让他们从走进校园里的第一天开始就能够像在自己熟悉的家一样,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无忧的生活环境呢?在赵校长的带领下,老师们开始建设“一见钟情的入校课程”,通过走进学校、认识自我、规划未来三个模块课程,为学生们创设了“认亲”、“认家”、“走过中学们”、“制定班级公约”、“设计我的40岁名片”等一系列活动,把新生入学的过程变成一个帮助他们适应初中生活的过程。

二、课程实施

广文中学在课程实施环节,明确提出“54321自主课堂”。“5”,指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流程,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质疑、精讲点拨、反馈落实。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4”,指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必须关注的四个关键要素,即学习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师生配合;“3”,指课程实施的三个维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指课堂要实现的价值追求——高效、愉悦;“1”,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关注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必备环节,即阅读文本。“课堂自测”是验收学生阅读文本效果的载体,并纳入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之中。

我认为其中的“4”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最为关键,因为这四个关键要素不是凭空想象,是在对学生、教师大量的调研的基础梳理出来的。它符合广文中学的实际,抓住这些关键要素做文章,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要害。比如说初中英语的学习,在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测试成绩反馈中发现,男生的学业达标率明显低于女生。为什么会这样?广文学校做了多样化的分析,发现由于男女生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导致其语言基础和对语言的兴趣不同,这使得男生在小学学习英语时就遭遇了“发音障碍”,从而导致对英语学习的畏惧。男生将这一畏惧感一直带到了中学,并持续影响到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于是针对男生“发音障碍”的学习内容被开发出来了,教师们的教学实践表明,经过有针对的内容学习,男生与女生在学业达标率上的差距被大大缩小了。

再比如说学生的作业问题。总有老师抱怨说某道作业题已经讲了几遍了,但考试时学生还是有很多人做错。老师们在分析中发现,根本的原因是训练量过大,使学生走向了机械学习;教师过分关注量的积累,忽视了做题规律的总结。试题做多了反而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了。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的反思和研究,能够使教师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把握关键要素,提升课堂效率的过程。

三、课程评价

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表达,是广文中学的评价理念。在课程评价方面,学校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将评价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快乐成长,形成了一整套列独具特色的评价系统,以“家委会驻校轮值”为例:家委会建立了“5420”工作机制,即每天至少5名家长在校值班,做4件事情,每件事情面向20个对象,包括访谈20名学生、巡查20个地点、电话访谈20个家长、走进20间教室观课。

学校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场所,不同的岗位服务的对象不同,取得服务对象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就是学校实施评价的重要方面。广文学校认为,学校肌体的“病痛”,不能依赖于“自己”的感受,而要通过他人发现,这个重要他人就应该是“客户”。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应该成为反映学校教职工工作质量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寻找学校“病痛”根源的主要途径。

研究发现,一个人自己明确知道的事情,只占15%左右,在这个范围内做事情,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一个人明确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占30%,每个人都会回避在这个范围内做事情,所以也没有风险。最可怕的是,有55%的事项,自己并不知道,还以为知道呢。这个55%是常常给我们带来风险和问题的部分。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把握好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大方向,才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服务。评价的意义也在于此。

第五篇:读《建设一所新学校》有感

读《建设一所新学校》有感

李忠新

《建设一所新学校》一书,是赵桂霞老师八年探索实践的成果集。这本书中,从建构理想、追求幸福、发现课程、改造课堂、创新管理五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建设一所新学校的实践历程。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很深,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1、我感觉,赵校长带领下的广文学校特别接地气。广文的许多措施都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步步落实的。每遇到一个难题,广文就做问卷做调查,结果出来了,想出各种手段来集中解决暴露出的问题。就像介绍所说的,这就是八年的行动研究成果。

2、广文中学的优秀是计算出来的,例如在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中通过对5000名家长的反馈意见发现家长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满意度最低,当周就安排15名教学一线干部调查作业现状,调查计算出学生课业负担满意度低的原因。每年的考核是教职工十分关注的问题,广文中学确立了“我的岗位是服务对象提供的”的工作理念,把服务对象的评价纳入教职工考核。实行量化计分,根据每个教职工所得分数,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教师考核优秀等次。所有的评优项目都有具体的评选标准和具体量化分数,“计算优秀”,让教职工们一门心思抓业绩,全力以赴谋发展;优秀是计算出来的,合理的评价起到了正确导向作用,激发了教师们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这样不仅大大增强来了教职工的服务意识,而且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形成了“恪尽职守、精益求精、雷厉风行、有所作为”的工作作风。

3、我还看到,在特色课程之外,广文中学用心打造基础课程。广文学校围绕提升基础课程质量,也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在《建设一所新学校》的第四辑里,赵校长向我们呈现了广文中学推动课堂改革的三个阶段,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到“高效愉悦课堂”,最后提炼形成具有广文特质的“54321自主课堂”.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正是在告诉我们,课堂的模式并非一日即可形成,只有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中,课堂的生命力才可以生生不息。广文学校围绕提升基础课程质量,也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例如花了很多功夫去研究课堂,搞同课同构,能够把课堂观察细化到一分钟两分钟的区间。他们能够围绕作业过多的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改革。最大刀阔斧的要数从教师的学期学年评定中划出一项作业满意度评价。最终,形成广文中学的“54321”自主课堂。

结合赵校长对54321这五个关键数字的解读,我感到: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前,我们总是拼命灌输,以求可以收获更多,却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曾想依赖学生才是真正可以实现学生价值的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全民依靠学生,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受学习。

其次是课堂管理的转变。一言堂既然已不符合时代的需求,那么,如何更好地管理课堂,管理班级也值得老师思索。现在的孩子自主性很强,因此,如果能让孩子参与到课堂管理当中来,相信孩子会学得更棒。

再次是教师和学生地位的转变。正如前面所言,一言堂已经到了应该推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那么学生的百家争鸣也应时而起。教师从之前的主角变成了今天的引导者;学生从之前的配角到今天的主角。角色的变化,体现的是课堂中主体地位的转变。现在想想从新课改以来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我们学校还有很多教师放不开,生怕学生不会还是满堂讲。看起来老师很卖力,很辛苦。但效果很差。十多年的改革仍然没有触动他们的心灵。

最后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的转变。以前,师生关注的基本上都是“什么”的层面,到了今天,则大多数除了关心“什么”之外,还会关注“怎么”与“为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自然学习的内容也更广了。另外,以前的学生被逼着学,慢慢被推着学,直到自己争着学。学生的学习内容变了,班里的管理变了,那么,自然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

近几年我校进行的三环节教学、从我们自己摸索小组合作学习到与成为合学教育实验校。与广文中学的54321自主课堂比。都是几种理念和思想的转变。大同小异。

课堂教学五步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讨论质疑,精讲点拨,巩固落实。与三环节教学中的,课前预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拓展延伸、限时训练环节是相同的。

教学设计四个关键要素: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配合,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落实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价值两个追求:高效、愉悦。

教学必备一个环节:阅读文本。

4321实际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和要求。小组合作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体现的是方法。高效、愉悦体现的学生学习中和学习后的效果。由此可见我校的课堂改革是方向和过程是对的。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将我们前几年经历的课堂改革进行梳理,将三环节教学、小组量化、合学教育策略进行融合,想成我校的学教模式,从而形成我校教学特色。而不能偏顾一方。避免墙上一棵草风吹一面倒。课程改革游来游去,老师们今天学学这,明天学学那,得不到专业发展方向上的成长。我们要将三环节教学、小组合作量化、现在的合学这三面来风融合在一起,形成小树成长的助推剂。更不能将教学工作分解的支离破碎。真正的好课堂,并非遵循一定的模式生搬硬套,而必须在实际的教学中及时调整。但是对于那些教学观念不转变,仍然进行满堂灌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方式不改变,严重影响着育人质量和教学成绩。应该让他们先入模式后再创新。模式,只是给予老师一个参考,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自己学生的学情去活学活用,才是真正考老师功夫的一门学问。

2016年2月20日

下载《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 方华(共五则范文)

    《建设一所新学校》读后感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一以贯之的学校,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完成国家统一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基于学校自身发展历史和社会需求,确立自己独特的培养......

    新学校

    《新学校,新同学》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新学校,新同学》教学案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

    新学校,新感受

    新学校,新感受 快乐的暑假很快结束了,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我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的班集体,新的老师和新的学习环境。 新学校的面积很大,到处都有花坛,整齐的教学楼,这些都让我耳......

    新学校自我介绍

    贾欣霖自我介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初次见面,想必大家对我还不是很熟悉。所以,下面我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贾欣霖,今年十二岁,生日是六月二十五日,充满......

    新学校日记

    新学校日记 新学校日记1 从九月的第一天开始,我的心情就无比激动,因为我要去新学校上学了。新学校——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建在经十二路的旁边,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新校园、新......

    新学校演讲稿

    同呼吸、共命运、谋发展、铸辉煌 八年级部 满小闯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一个故事的结束,正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四季更替,日月变幻,一刻也不曾停留。我们从各处走来,汇集到三中这个......

    如何考察一所学校的章程建设

    学校管理34问第3条阐述 责任督学吴红岩 3.如何考察一所学校的章程建设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1.考察章程内容是否全面。 2.考察章程制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3.考察章程能......

    感受新学校_20120912032006279

    七年级(上)作文----有感而发 感受新学校 主备人:蒋海霞复备人:张炳义 课时:2课时备课时间:2012/9/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感而发”,学会“有感而发”。 2、理解关注、体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