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论文“校本研训的优势”.doc论文

时间:2019-05-14 21:2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改论文“校本研训的优势”.doc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改论文“校本研训的优势”.doc论文》。

第一篇:教改论文“校本研训的优势”.doc论文

有效的校本研训在我校教研教改中的作用

大榆树中学 宋冬梅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主动的或被动的,有意的、无意的接受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了解并实施新课程改革。通过外出听课、进修培训、观看光盘,耳 目,看了很多,听了很多,也学到了不少,但是在实施过程上还是不能明了化,一叶障目。所以要将这些理念和操作融会贯通,顺理成章的消化吸收,那就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去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还要通过学校的校本研训来得到提升。

所谓校本研训就是以校本研修为前提和基础,以校本培训为手段和保障,把校本研修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将教学、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近几年我们学校在倡导教师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一、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教师在职教育的基本模式。在校本培训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直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较迅速地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效益,它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和易接受的特点。

1、例如:对于教学案例及心得反思的看法和书写。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的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处理这些问题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教学艺术的记叙,以及对个案纪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录了教学行为,还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

但是教师们有了思想却不能很好的总结出来。在上学期,就这个问题,在教研室的组织下,学校副校长陈校长认真分析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专题讲座,使教师们茅塞顿开。

2、每周15分的钟的理论学习。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学习理解课程标准的兴趣,2003年以来,我校制定了教研课前15分钟教师讲座的制度,教研时间每个教研组由一名教师进行讲座(轮流进行),每位教师依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对自己实践活动的反思,诠释着新课标,大家对这项活动的兴趣很浓,讲座生动、具体,把自己对课标的解读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5分钟,使教师们成了培训的主体,大家还针对焦点问题进行研讨。为了“台上”这一分钟,相信“台下”的功夫及作用不可限量,这15分钟,带来了后续研究的繁荣。

3、全校性的校本培训活动。

2008年2月24日大榆树中学全体教师到校进行校本培训。这次活动李伟校长在上学期的期未总结会上就安排好的,他从学生的角度、从试卷的角度,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理念以及工作能力的角度对教师的学习必要性做了分析和动员。在放假时校教研室为教师们发了学习材料,从“怎样上好课” “怎样评课”“总结与反思”几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带着问题去学习,并提出自已热衷的问题,做为今年在校本研修中的小课题,长期关注,按自己制定的方案努力去认真研究。之后由学校主抓教研工作的副校长陈秀芝作了《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纽带》的讲座,她主要讲了“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需要开发和保护”“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问题的分类”“教学内容问题化的方法,”“封闭问题开放化的主要策略”,与教师互动,深入浅出,教师们领会了如何将课程中文字内容、图片内容转变成内容和问题的有机链接,以引导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思考、调查、实验、合作等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从中求解。教师们轻松地把问题分为封闭问题、半开放问题、开放问题、明确了把封闭问题开放化以求得增加学生思考因素的策略。

我校又利用早开学的四天时间学习著名教育大师魏书生的《骨干教师成长》的讲座。大师的语言魅力令人折服,大家在如听单口相声,笑声中领悟魏老师的教学理念:把教书放在第三位、育人放在第二位、自强放在第一位;教学和管理方法: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和自我调整的方法“松”“静”“匀”“乐”;听了他对课改具体目标的剖析,大家立刻感到心理有了底,改革也不是特别神秘,要守住自己的长处,在学习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不断改进自己,就可以进步,以直至成功;教师们对他的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发展学生个性、决策过程民主化都时分认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五个一分钟”感触颇深,尝试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2月27日教师进行了新课标过关考试,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结合自己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交了一分让领导和自己满意的答卷,4、教研室不定期的下发一些学习材料,尤其是在实施教改过程中大家特别困惑的时候,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们群策群力,找出解决的办法。

校本培训始终要求教师强化自我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时刻关注教育教学前沿动态,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习惯,促进教师将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创新密切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二、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实验基地,以教室为研究场所,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为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活动。这样既注重解决实际总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我校的校本教研主要以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以自修为主,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突出教师在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展开一系列的研讨活动。我们利用研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和专题研究活动,就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广开言路,积极探究解决策略,不断总结,来指导今后的工作。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我们平时采取备课组的备课活动及研课活动,共同探讨,以求发展。

学校也经常开展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文理科研讨课、新教师汇报课、课程观摩课等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更新教师知识体系,锤炼教师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实现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转变,主教师在真实教学历练中实现专业素养的提升。

3.一课多听(同课异构)“一课多听”活动,也可叫同课异构,这是我们在培养典型的同时,注重了全员提高的一种尝试,每学期组织一次“一课多听”活动,就同一知识点、同一课时内容、同年级任课教师用同一天时间安排同一节课的听课,有评课标准。这一活动注意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使全体教师有机会尝试成功的喜悦,也会看到差距,听者从一节 课的不同处理方式中体会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同一课时的课会为我们提供很好的正反两方面的教材,可借鉴的、需克服的经验,教训都非常充分,给大家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生动的教材,为所有教师提供了课改阶段性反思重建的机会。教学探索课

学校教研室多次举办教学探索课,如今年4月13 日,陈鹏老师主讲、4月20日 李宝金老师主讲、5月11日姜辉教师主讲的。这次活动探索的课题是“如何上好家常课,实现增效减负”,力求通过此次活动使课堂教学趋于合理,从根本上实现增效减负目的,针对一些公开课、观摩课过于繁华,过于注重表演,过于做秀的特点,我们提出如何上好家常课,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认真备课,各自上了一节比较实用的课,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回答了这一问题,其他教师听课后,以他们的课为一个话题、一个中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受培训于无形之中。

一、坚持住一课一研式 “研课”活动。进行有效教学的设计,就需要集体的力量,共同发挥聪明才智,这个活动是落实教研成果和发现问题以及推广学习教学方法的最有效途径,主讲人提前一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写好备课初稿和说课稿,说课稿主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如何理解目标、重点、难点,如何设计教学方法和学法。用周三时说课、议课,在听取同学科教师的意见后,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终稿,再进行微型说课,也就是把同学科教师当成学生,给教师们演练课学教学的过程,教师们从学生的角度,去感悟这样处理学生们接受起来是否容易,思维是否得到了锻炼,经过此番研究之后这节课设计有有效性已达到了我校的最高水平。在周三到周五的时间里全员听课,做好记录,用下一周的周三时间评课,必要时可搞二次听课、评课。主讲教师写出800字以上的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其实每次听完教师的课,他都会用很多未尽的方法和想法,加上教师们的讨论,只要把这些记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教学反思。看上去内容很多,但实际上这个活动经历的的时间很长,而且机会又不是很多,所以教师们是可以接受的。通过一年多的实验,我们感觉到这项工作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只有把这个过程抓实,不走花架子,才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作用。

二、每月坚持做一次月备课,备下一月的学习内容,教研室把它设计成表格同年级且同学科的教师填一个表,由骨干教师安排任务,让各人都有任务,把重点要掌握的知识的重点难点及预计的教学方法和学法填好,同学科的几个人也要在日常工作中搞好研究,以上几点尽量统一,骨干教师要起到带头做用,蓝青工作结队子的教师在教法上要教学相长。

2、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习惯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断的走向成熟。所以我校教研室一直积极倡导教师进行案例反思的书写,并通过校本培训为为教师们提供理论和物质上的条件。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勾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勾通。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回头看,而在于是反省、探究教学活动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反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校本教研也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能得以真正落实。

在工作中我们还积极引导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做到在教学前反思,力求未雨绸缪。教学前的反思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新的教学活动进行批斗性分析,并进行调整性预测,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在教学中反思,着眼于反馈矫正。是指对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这种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一种机智,具有敏感性;在教学后反思,致力于反省提升,具有批判性。是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如上完一节课,或上完一个单元的课等,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和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样在三思而行中实现反思的真正目的——使教师不断地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三月十九日我校举行的公开课中,高中会老师在授课时从三个阶段进行了反思,给大家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学校在04年做了“谈教学案例的写作”的专题讲座,阐述了“如何利用教学案例展开行动研究”,写教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使大家对这种文体有了了解,广大教师大胆实践,积极反思,精心选材,认真设计,一篇篇熔铸了教师个人的教艺精华、学识智慧的文稿,结成了榆中的教学案例集《明烛》现在我们已经编辑三册,校长在《明烛》的“序”中说:“大家过去教学实践中的精彩瞬间,必将构成榆中今后精彩的教育。”我们每月对会召开教师案例分析会,对典型事例,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们受益很多,用这种方法解决了无问题研究的教研形式。2007年开始,我们又相继出版了学校老师的论文集<彩虹>,她反映着榆中人的精神追求,教师们或关注课程标准,或关注教学方法,或关注学法指导,或是关注师生评价,该书记下了榆中教师追求有效教学的探索历程.3、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指教师间主动进行的教学合作性探讨和切磋。这是建立在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之上,教师本人与教学伙伴随时随地即时研讨的活动,是校本研究最本质的形式之一。我们注重以老带新,以优带新,通过相互听课,对话交流等形式进行切磋,以达到信息共享、取长补短的目的。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种提高自己的较快的学习方法。通过同伴互助,加强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转变教师孤立工作的状态,形成良性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建设健康的学校文化。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地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和讨价还价式探讨,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我校积极促进教师之间进行研讨是有组织的同伴互助在活动,教师本人主动与教学伙伴进行自发型的研讨,这种互助形式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形式,可随时发生,也可随时结束。实际上,我们在种形式上的同伴互助具有经常性,大量性,便捷性。

4、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一头连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头连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环节。课改要求学校都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采取科研带动的策略,建立立体的、开放的教研网络。要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通过案例分析、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途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形容中促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所以我们组织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整理归纳,排序分段进行研究。每月主要研究一个问题,并跟踪研究。这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这些问题、看书看报关注这些问题,听课评课以这些问题为主要焦点,每月一篇的教学论文及教学反思尽量论述这个问题或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所持有的看法和想法。在工作中有了落脚点,有了抓手,解决问题成了纽带,我们的经验性材料就写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不在空洞乏味。另外,学校还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相互扶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研究内力,回忆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不乞求课题的级别和成果的获奖等次,也不求在科研部门正式立项,而是一切围绕课改实践的需要,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作为研究对象,组织同事集体攻关,这有利于促进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几年来学校的小课题有几十个,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诠释着新课程,学校的课题《学导式教学策略研究》在2005年获国家级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年,其结题报告又获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我们的《以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促进有效教师队伍的成长》又获国家级二等奖。设计创新,管理高效,为有效研修提供了平台,自主学习,实践反思,以科研为手段,课题为载体,成就了榆中的成功的校本研修之路!

通过以上的校本研修,我们近几年无论在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实践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为了师生们的长足发展,我们将共同努力,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早日能完成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第二篇:教改论文

教 改 论 文

南岗学校

郭丽萍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高效之路

南岗学校

郭丽萍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小学各学科中占课时最多。但是,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却一直在“高耗低效”的局面下徘徊,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信息闭塞,师资水平差,语文教学改革举步唯艰。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两步四环+课外阅读,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两步四环

1、两步。即教学一篇课文,分两步走:第一步,从形式到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二步,从内容到形式,指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2、四环。即走第一步时,着重解决“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走第二步时,着重解决“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看一篇文章,先读一遍,得其大要。再读,才知道文字结构和层次的安排。又读,才能体会哪些词、句子用得准确、生动,从而对全文的理解也就又加深了一步。这个观点,就是张先生“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理论主张。

人民教育出版社孟令全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形式”。

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用来表述事物的,也是用来表情达意的。因而读懂一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应该是:①要弄明白写了什么,即材料,包括:主要的人、事、景、物等;②要弄明白为什么写,即中心,包括:精神品质,思想感情,寓意哲理,科学方法,自然原理等;③要弄明白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即表达,包括:遣词造句的精当,布局谋篇的巧妙,表情达意的深挚等。

因此,在教学一篇课文要走完“两步四环”的全过程:首先是走第一步,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然后再走第二步,着重解决两个问题——怎样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在每篇课文学习结束之后,我们及时进行课外拓展,引入另外的一篇或多篇文章的学习。

二、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

因此,为了发挥语文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落实新的教材观,给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场所,我们在按照“两步四环”教学一篇课文之后,及时给学生提供一篇或几篇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名篇佳作,让学生按“两步四环”的学习步骤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行“举一反三”,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读书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从而让学生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最近,崔峦先生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一经提出,小学语文界立刻掀起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本本分分为学生”的教学热潮。而我们“两步四环+课外阅读”的基本教学模式,简捷、明了,便于操作。它的运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表达的“半身不遂”的阅读教学现状,形成了教学一篇课文的完整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两步四环”还要求教师紧紧围绕着“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来组织教学,久而久之,学生每拿到一篇文章,便能主动地从上述几个方面去阅读、思考、咀嚼、品评,通过反复的阅读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说,“两步四环+课外阅读”,是一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之路。

第三篇:教改论文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还学生以主人翁的地位,使他们能够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发展的前提是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选择地、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从而发挥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开发智慧潜能,促使学生的自我发展。我的教学实践是:

一、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游戏法使学生快乐地动起来,愿意自主学习。

儿童好动、好奇、好学这是他们的天性。在音乐教学中根据低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选择有趣味性的各种游戏,把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让他们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

如:在教学《大鹿》一课时,课前我为每一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鸟”、“狐狸”等。请几位同学架起一座房子,大鹿站在房子里,教师分别按先后弹奏小兔、大象等的旋律,弹到谁,谁就学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的动作走到大鹿门前,用木鱼的敲击声做为敲门声(不同动物敲门声的轻重、强弱都不同),要进门还得过一关,大鹿在门内打一个节奏,要求门外的小动物变换其中的一个小节奏,打一个新的节奏才能进门。每个小动物打的节奏都不能重复,等所有动物都进了门,大家才能一起欢快地唱《大鹿》歌,学生在游戏中既学会了歌曲,又能创造出新的节奏,还能玩耍,又对学生进行了兴趣培养,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因此都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而达到愿意自主学习的功效。

二、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能够自主学习。

音乐,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绚丽多彩的诗情画意,而音乐更需要幻想和想象才能身临其境。例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北京民歌《北京四合院》,都是孩子们驰骋幻想的广阔天地。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幻想世界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孩子们架起想象的天梯。

(一)、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达尔克洛滋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给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段动人故事,引起情感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

如《夏》一课,让学生闭上眼睛,在一段优美、宁静的乐曲声中,教师徐徐朗诵“星星眨着小眼睛,我在夏夜数星星”,学生的思维于是被优美的语言和乐声调动起来了,仿佛身临其境,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形象,学生很快学会了歌曲。

(二)、通过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如:《动物说话》这一课,老师向学生介绍小鸡、小鸭子、青蛙的形态时,说上老半天,学生脑子里还是没有很清晰的图象,如果电脑出示动画片,表现小动物的形象,学生自己去看,了解小动物的可爱和活泼,会帮助学声生在歌唱时表现出小动物的可爱形象。再如:在教学一年级《春天到了》一课时,学生初步学会歌曲后,我就启发学生,春天多美呀,现在把你感受到的春天画出来好吗?结果,每一张图画都是那末美丽,让学生达到了创造美的境界,更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三)、通过优美的舞姿,把学生带进想象的天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才能,其目的并不是要把音乐、舞蹈或绘画作为他们未来的职业。我们的责任是: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现他们的禀赋,培养对艺术创作的能力,以便使他们享有一种多方面的精神生活。”我在音乐教学中用音乐舞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习创编,不断拓展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是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需要。

如:在教学傣族舞蹈《金孔雀轻轻跳》时,我要求学生傣族舞的“三道弯”基本体态不变,自己创编“孔雀喝水”,“孔雀展翅”,“孔雀跳舞”等动作。表演能力好、差的学生相结合分组创编,编者排好后表演,再选择几组表演好的展示表演。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得到承认,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同时对歌曲的内涵和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最终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走向成功。

三、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和乐器辅助教学,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多媒体具有营造气氛和激发兴趣的功能。它能提供在当时当地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和无法听见和听清的事物、各种音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恰当选择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

如:《小青蛙找家》一歌,由于学生想象不出小青蛙怎么活泼调皮又怎么因找不到妈妈而交际,这样我就进行电脑音乐制作,制成小故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去体会,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头脑中不再是空白一片,而是有了完整的音乐形象,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时评价,使学生坚持学习。

教师对学生适时的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更激发学生的进一步表现欲。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安排评价。如: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价,特别是来自于学生间的评价,作用更大。一是促进了学生全体参与;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如:发给做的好的同学小红花,奖励带学具的同学小红旗最后成绩给加分,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发展的要求,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学生的主人地位,使他们自觉的、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第四篇:教改论文

互联网时代,我们如何做教师?

高一语文

摘要:互联网时代如何做老师,是每一个教师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互联网已经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行业,我们教师也应该熟练运用并与自己的专业结合,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主动探讨互联网在教学上的运用;其次,主动的将互联网用于教学手段;再次学会用互联网与学生沟通交流。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手段 营销

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教师还是因循守旧,不跟时代步伐,面对声光电的互联网还在滔滔不绝?教师应该怎样做,教师教育应该用什么手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当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从大洋彼岸像旋风一样刮到中国的时候,我们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是不行的。比如师生交往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从以前的纯粹的现实世界,变成了现实与虚拟世界同步进行,从以前的线下交流到线上与线下交流同时进行,以前师生交往主要在课堂上,现在的课堂与课外已经很难分辨。但是,有许多老师并不知道这种情况的变化,或者知道但不懂得改变,还在用老标准衡量现在的教育与现在的学生,思维跟不上互联网时代。

用微信、QQ发学科资料、教学视频,假期作业,你试过了吗?

平时的家庭作业,学生们有不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微信、QQ与学生交流,还可以在QQ群里讨论,你一言我一语,时刻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尤其在寒暑假里,推荐学生一些必读篇目,学生随时在QQ群里谈论读书心得或者感想。有的还发自己的视频,甚至声泪俱下,极富感染力。现在网络改变生活,也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教师与时代同步才能教导学生

现在的一些教师思想没有跟上时代的节拍。比如说,以前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教师教课时,教育理论性的东西讲得太多,能够落实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现在却矫枉过正,课堂几乎成了知识点的罗列,极度缺少人文性的东西。我的观点是,教师这个职业应该做到教育与教学并重,不能只是一味的教授课本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因为,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念,或者说影响社会的观念极价值取向。社会其他的职业,只要利用自己的部分能力,形成某种技能就可以胜任。比如,一个面包师,完全不用考虑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甚至也不要求性格是好是坏,只要面包做得香甜可口,符合卫生标准就可以了。但是,教师这个职业不行,教师身上的任何元素都会影响一个教师的形象。教师是靠一个整体的人的形象来服务学生的,教师在某个意义上来说就是靠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衣着扮相来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教师这个职业是以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在工作的。

教师的职业技能如果说存在的话,也是作为人的整体而存在的。比如教师的语言,那其实不完全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个人的学识、教养与内心世界的自然反映,教师的语言不能等同于一个人的口才,而在于交流对话的恰当。而一个内心充满爱意与尊重的人,无论怎样说话,都会是比较得体的。再比如,传统教育很注重一个教师的字写得怎样。因此,作为师范生“三字”训练就很重要,因为“字如其人”,字就是一个人的门面。古人读书先要练字,因为字的好坏会影响他的仕途。但是,现在黑板在学校用得越来越少,电子书包、电子白板越来越普及,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教师即使有一手好字,也被键盘毁了。当然,作为传统艺术与文化瑰宝,我认为还是要继承与发扬,但是,写字作为一种生存技能确实被大大降低。将来不会写字的人不是不会用笔写字的人,而是不会利用键盘打字的人。现在人们的交流方式普遍是上网,方便快捷。除了情人要表达忠心爱意,留点字迹作为永久纪念之外,用毛笔与钢笔写信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了。

互联网时代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

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他首先喜欢当一个教师,喜欢才会深入钻研,才不会把工作当做负担,才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这种职业的门槛不能太低,这里的门槛不纯粹是学历,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未必适合当老师,尤其做一个小学老师。要承认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做教师,教师这种职业其实比一般的职业对人的天赋要求更高。因为,教师是以完整的自己在工作,所以相对完满、健康的人格,健康的身心与善于与人交流沟通的人格特征,还有就是对知识、思想与智慧的热爱,是成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有些人天生就是一个好老师,用不着太多的培训,有些人即使天天培训,恐怕也难成为一个合格教师。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有些人成为教师,完全是误入歧途,他如果去做别的职业可能是非常优秀的,当教师却会很糟糕。

一个好教师一定首先是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教师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自主发展方式,有了兴趣,知识不够,他会通过阅读提高自己。技能不行,他会自我训练。学力不足,他会寻师访友。经验不够,他会认真积累与反思。这个过程,只要给他自由的空间成长的平台就够了。

一个新教师,究竟要怎样来评价?如果用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的经验来衡量自然是不够成熟老练,但是,成熟老练的同时也会有弊端,那就是可能会因思想固化与经验老套而停止学习。如果说互联网时代一个新教师有一种最重要的能力的话,我以为那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并且有不断学习的热情。

互联网时代学生是客户,成功的教师要会营销自己

当然,也存在一种误用电脑新工具的现象。比如,很多学校都配备了电脑,学生也上信息课,但仅仅是学习电脑的相关理论知识,把学生搞厌烦,有的学校则走上另一个极端,信息课成了学生放松玩耍的课程,学生自由运用网络聊天游戏,私下认为,即使让学生运用网络玩耍也比教授学生电脑理论知识让学生厌烦要好的多。

比如,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是学生综合素养和知识传授的热情,这两种热情是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热情能够化成数字存入电脑系统吗?还有,作为一所学校,最重要是人生素养、综合能力与浓厚的学术氛围,这种精神,也是无法用数字测出的。

教师的教学也要有营销意识。学生就是你的客户,你的专业知识、人格魅力与丰富思想、深邃智慧,就是你的产品,你的教学方式就是你的营销方式。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要看成是这个教师面向学生、面向社会营销自己是否成功。将来的学校内部的课堂会逐渐走向社会,“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当年由杜威与其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这两句话在互联联时代可以完全实现。校内的教师产生校外的影响力,这在过去只是一些名牌大学里的名牌教授才能够做的事情,今天美国的雷夫老师、罗恩·克拉克这些纯粹的小学教师,通过互联网也来到了中国。还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OOC课程也开始席卷中国,教育真正的革命其实已经来临,现在要追问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刘成新 王焕景.《网络教育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

第五篇:教改论文

教改论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机会

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在自学过程中培养建立起来的,而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等方面多下功夫,逐步改变那种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适当减少教师的时间,多为学生提供自学的时间和机会。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学工作中动了些脑筋,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凡是教材中学生能看懂的较为浅显的内容,都在给予适当提示的前提下先让学生通过“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等方法进行自学。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自己读书、互相议论、互相帮助,找出重点、难点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教师再通过提问检查自学效果。针对发现的重点、难点作画龙点睛式的重点讲解。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将学过的知识充分理解、消化,并为今后学习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教学方法还是不错的。

二、课堂上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要让学生取得好的自学效果,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学生如果没有兴趣,其他的问题无从谈起。因此,无论在自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学习方法的运用上,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多提高自学的能力。比如,在语文学习中,将就要从认识掌握字、词开始,再掌握如何组词造句,如何分析段落等等。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否则,见了书本如见“天书”“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就谈不上自学效果了。再次是帮助学生掌握好自学方法,没有好的自学方法,再高的学习兴趣,再好的基础知识,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保证自学之路的重要前提。比如,要按照学习规律和记忆规律安排学习时间和次序,何时预习,何时复习,何时练习,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都要安排好,要取得最佳效果。此外,还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等常用学习工具书是无言的老师,是学生自学最得力的助手,要帮助学生学会这些工具书的使用方法,更好地提高自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搞好预习、复习

1、预习。预习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注意教

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例如,对生字、新词的学习,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独立学习,独立解决。读课文时,让他们边读边想,边用铅笔作记号,每读一遍,都要见成效。同时精心设计,提出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预习题,让学生在预习中自己根据提出的问题,自行检查预习效果。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复习。复习时让学生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其意义在于加深对已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知识系统化,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在指导学生进行复习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新的研究证明:及时复习,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程度就高。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按记忆规律进行复习。二是制定好复习计划,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既可以获得新知识,训练新的语文基本功,又必须运用过去学到的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有计划地结合新课文的学习对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是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比如,学生进入五年级下学期后,为达到既要学好新内容,又要巩固到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学习制定了复习计划,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所有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搞好课外阅读是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又一重要方法和途径。在认真抓好课本学习的前提下,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课外读物。如有关的报纸杂志、学习参考书等,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尽可能多读一些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不限于死读书本,不当课本的“奴隶”,使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还可防止学生滥读不健康的书籍,接受不良影响。

下载教改论文“校本研训的优势”.doc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改论文“校本研训的优势”.doc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本研训材料之二

    “学本课堂”校本研训之二 ——如何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 正如有人说:“老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课堂离......

    教改论文(含五篇)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剖析 摘要:高校里考试作弊日渐严重,从学生心理、观念,任课教师的误导,学生奖励机制的漏洞和高校的生源状况、日常课程考核的监管力度等五个方面因素剖析大学生......

    病理学教改论文

    家畜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家畜病理学的课程特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讨论式教学、改......

    个人教改论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改论文 新的课程目标中明确地规定: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会运用数学,为了这一目标,在我教学《分数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时,我进行了一些研究,在整个教学过......

    高中语文教改论文

    提高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刘佳 语文学科博大精深,从现在语文教学产生,就有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师在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兵无定式,水无常形......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研训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师是课程实验和推广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参与者,因此,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校本研训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了研训工作,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研训任务。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2017

    曹村矿区学校2017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能认真落实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贯彻《霍州市校本研训工作实施管理办法》,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