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初中补习班中考语文记叙文题型一把抓

时间:2019-05-14 21:0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荔湾初中补习班中考语文记叙文题型一把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荔湾初中补习班中考语文记叙文题型一把抓》。

第一篇:广州荔湾初中补习班中考语文记叙文题型一把抓

第二讲。2017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型一把抓

一、针对标题出题

1、作者“********”为标题,有何好处(有何用意、有何目的)?

2、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3、把标题换成“********”好不好,为什么?

4、阅读全文,给文章拟个标题。

二、针对文章开头出题

5、作者以写景开头,有何好处?

6、作者以议论开头有何好处?

7、作者引入故事(或诗歌,歌词、童谣等等)开头,有何好处?

8、作者先写某某内容,作为文章的开头,有何好处(有何目的或用意)

9、文章开头的作用是什么?

10、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是什么?

三、针对文章主体部分出题

(一)针对词语

11、如何理解某词的含义;

12、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3、加点词换成另一个词行不行,为什么?

14、加点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15、文中与加点词相呼应的词或句子是什么?

16、文中某几个词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17、括号内有几个词,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18、某个集合名词、代词、代词短语、喻体名词,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针对句子

19、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深刻含义?

20、赏析某句话(加批注、某句话在表达上的好处);

21、与文中某个句子相呼应(照应)的词语或句子是什么?

22、把文中的某个句子,换成“********”形式,好不好,为什么?

23、某个句子的作用(中心句、过渡句、总启句、总结句、主旨句)

24、某句话的结构作用。

25、某句话的描写角度及其作用。

26、某句话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7、某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8、某句话运用的句式及其作用

29、某句话运用某个特定的标点及其作用(问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

(三)针对段落 30、文中写景段的作用;

31、文中通过回忆或联想引进的内容有何作用;

32、文中写中心人物以外的(某人、某物、某环境或景物)有何作用(是否多余);

33、概括段意。

34、给某段文字分层;

35、某段文字运用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6、某段的作用(作者为什么要写某段;文中写某部分是否多余,为什么?)

37、某段的结构作用;

38、与这段文字相呼应(照应)的句子或词是什么?

39、某段和另一段或另几段的顺序能够颠倒,为什么? 40、指出本段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四)针对整篇文章

4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2、指出中心事件的6要素;

43、概述中心事件;

44、概括本文的主旨(中心思想、中心、主题、大意);

45、概括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46、指出这篇文章的写作线索及其作用;

47、指出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

48、指出这篇文章的叙事方式及其作用;

49、指出这篇文章运用的人称及其好处;

50、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捋顺文章写作脉络;

5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四、针对文章结尾出题

52、文章结尾的作用;

53、文章结尾对表达主体的作用;

54、文章以问号或省略号结尾的作用;

55、文章以写景结尾的作用;

56、文章以抒情、议论结尾的作用(好处);

五、额外主观性试题

57、模仿文中某个段落,写一段文字——仿写;

58、根据文章故事情节,展开联想,将某个概括描写句,转化为具体描写——扩写

59、根据文章内容,续写某个故事情节——续写;

60、读完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字数限制)——写短小读后感

61、这段文字描写庐山,引用了李白的诗歌,你还能写出哪位诗人哪句诗歌是描绘庐山的?——拓展题型

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转载▼ 标签:

分类: 中考记叙文阅标题 读题型及讲解

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判定记叙文标题的作用——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这种题型还有以下六种问法:

1.运用“xxxxx‘做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2.作者运用“xxxxx‘做标题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作者运用“xxxxxx”做标题? 4.作者运用‘xxxxx’做标题的目的是什么? 5.作者运用‘xxxxx’做标题的用意是什么? 6.作者运用“xxxxx”做标题的意图是什么?

回答这种题型,要从以下九个方面来思考:

一看,标题是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从内容上划分为四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凡是题目中有人、事、景、物四者之一,标题就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例一:《我的同桌》、《邻居》、《谋杀者》、《妈妈》、《我的班主任》等等,这些题目中都有人,显然,这类文章便以写题目中特定的人为主。因此,标题就具备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例二:《一件小事》、《老槐树的故事》、《保卫延安》、《记一堂活动课》等等,这些题目中都有事件,显然这类文章便以写题目限定的事件为主要内容。因此,标题便具备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例三:《海滨仲夏夜》、《美丽的冰峪沟》、《故乡之春》、《周庄夜色》等等,这些题目以景物命题,文章自然以写景为主,因此,这类标题也便具备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例四:《奶奶的老花镜》、《微笑的可乐》、《一件珍贵的衬衫》、《爸爸的工具箱》等等,这些题目中都有具体的事物,这样的标题同样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特别说明:有的文章,标题运用了修辞方法,我们要将标题美丽的修辞外衣脱掉,还原成直白表达的句子,然后再判定它是否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例如:《半岛小夜曲》,这个题目的含义半岛迷人的景色像一直浪漫的小夜曲,去掉修辞的外衣,意思是半岛迷人的夜色非常烂漫、美丽——显然这个标题的内容是写景的,因此,同样具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

二看,题目是否点明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记叙文的主题主要有四类:一情——为了表达某种情感;二理——为了揭示某个道理;三义——为了褒贬人物的思想品质;四趣——为了表达人物的情趣、爱好、追求。

标题中只要有表示情感、哲理、人品、情趣的词语(有其中的一个即可),这个标题便具备了点明本文主题的作用。例一:《永恒的思念》、《伟大的爱》、《三月里的忧伤》、《故乡的怀念》,这些题目中都有表示情感的词语,因此标题便具有的点明本文主题的作用。

例二:《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细节最终决定成败》、《真水无香》、《世界上没有不长草的花园》等等,这些标题当中都有一个具体的哲理,因此标题同样具有点明本文主题的作用。

例三:《倔强》、《爱的奉献》、《宽容的力量》、《执着》等等,这些题目中都有表示精神品质的词语,因此这些标题同样具有点明本文主题的作用。

例四:《走向自然》、《我的探险之旅》、《虫趣》、《一帘书香》等等,标题中明确表明了文中主要人物的情趣、爱好和追求,因此也具备点明文章主题的作用。

注意事项:点明本文主题的标题,答题时一般都要把主题指出来。

例如《故乡的思念》:点明了本文的主题: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主要人物)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特殊类型:有的标题没有出现情、理、义、趣,但根据标题的内容能够推理出来。这样的标题怎样回答呢?

回答:

暗示文章的主题:把主题写出来。

例如:《十三年的别离》。题目中虽然没有情理义趣中的任何一个,但根据题目写的内容,便可推理得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思念。显然答案应该是——暗示了本文的主题:表达了 对 的思念之情。(根据文章的内容将两个空填好即可。)

三看,标题的表现形式是否新颖

我们阅读的文章,有很多标题的表现形式非常新颖。

一.跨领域运用。《1+1大于2》、《敲击生命的键盘》、《人生的电阻》、《思想的化学反应》、《握紧生命的琴弦》。

二.标点符号的运用。《句号》、《前进中的逗点》、《!?》。

三.悬念的运用。《谁是谋杀者》、《大桥下,一具无头女尸》、《谁动了我的奶酪》、《下蛋的公鸡》、《一个因偷盗而登上皇帝宝座的人》。

四、不相关的事物并列。《那人、那山、那狗》、《篱笆女人和井》、《老槐树与伞》。

五.修辞方法运用。《神奇的铁脚板》、《飞天的翅膀》、《钻石泪》、《梦的衣裳》。标题形式独特的,还有其他特殊形式,以上列举的,是最常见的特殊呈现形式。

遇到这类标题,就答: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四看,标题是否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所谓文章基调,就是读完文章以后,读到的内容能够给你带来情绪、情感、心理方面某种鲜明、突出的感受,这种突出感受就是文章的基调。

例如:《大桥下面的无名女尸》带个我们非常明显的心理感受是:恐怖、阴森,因此我们说标题奠定了本文阴森恐怖的基调。又如:《小桥、流水、人家》带给我们非常明显的心理感受是:温馨、惬意、浪漫、温婉的感受,因此,我们说标题奠定了本文温馨、惬意、浪漫、温婉的基调。

再如:《无人居住的村庄》,一读,就会感受到非常诡异的感受,因此,题目便奠定了本文诡异的基调。

不是所有的标题都能奠定文章的基调。

例如:《羚羊木雕》、《邻居》、《身边的清洁工》、《春》、《褒禅山游记》,这些标题的内容无法给我们带来明显的感受,标题就没有这方面的作用。

五看,写景标题——描绘的情境是否优美

很多标题的内容是写景的,如果标题内景物呈现的意境,非常优美,命题者往往要从标题呈现的意境特点上给一个得分点: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这种标题有两个特点:一,标题的内容是描绘景物的;二,描绘的景物呈现的情境必须优美至极。

例如:《军港的夜啊,静悄悄》、《小桥流水人家》、《渔舟唱晚》、《清风竹韵》、《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帘明月》、《荷塘月色》等等。

六看,修辞运用,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

很多文章的标题,运用了修辞方法,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必将带来各种艺术效果。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反语、双关是标题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方法。1.标题运用比喻。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比喻,(2)要指出把什么比作什么;(3)要指出把 什么内容 表达的生动、形象、具体。

例如:

理想的翅膀

春天,我们最喜欢放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

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你看,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

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二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架竖琴。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最有意思的风筝要数芳芳的了。她直到现在还没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马尾巴似的长辫子!

在地面上,我们一边放线一边跑着,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答案:标题运用比喻,把风筝比作理想的翅膀,将少年树立高远的理想并为实现美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表达的生动、形象、具体。

2.标题运用拟人。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拟人;(2)要指出将 什么 人性化;(3)要指出将 什么内容 表达的生动、形象、具体。

例如:《春天的脚步》

答案:运用拟人,将春天这个特定的季节人性化,把春天渐渐到来的过程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趣表达得生动、形象、具体。

3.题目运用夸张。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夸张;(2)要指出突出了 哪个对象的什么特点 ;(3)要指出生动、形象;(4)有时还要指出它带来的幽默讽刺效果。

例如:《无眼憨班长》(文章的内容写一个眼睛非常小的班长)答案:运用夸张,突出了班长眼睛非常小的、憨态可掬、朴实可爱特点,生动形象,同时具有幽默讽刺意味。

4.运用反问。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反问;(2)要指出运用反问带来的直接效果: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了什么内容;(3)要指出表达的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如:《落花真的美丽不再了吗?》

答案:标题运用反问,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强调花落了,虽然颜色不再鲜艳,但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品质更让人敬仰,更胜开花时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只重外在之美漠视内在之美的人的批驳、憎恶之情。(强调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答。)

5.运用反语。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反语;(2)要指出反语的种类:褒义贬用,还是贬义保用;(3)生动、形象;(4)突出 哪个对象 什么 特点;(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具有幽默讽刺意味。

例如:《贪官的伟大贡献》

答案:运用反语,褒义贬用,生动形象,突出了贪官们贪得无厌、厚颜无耻、为害社会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贪官的鄙视憎恶之情,具有幽默讽刺意味。

6.运用双关。答题时,(1)指出运用了双关;(2)指出标题的双重含义;(3)指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4)内涵丰富,表意含蓄,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生日》

答案:运用双关,一指妻儿给我过30岁生日,二指我为去世的母亲过53岁生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怀念之情。内涵丰富,表意含蓄,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七看,标题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

文章标题常用的写作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渲染气氛、借景抒情、以小见大。

1.运用设置悬念。读了文章标题,会让你产生疑问,并带着疑问去思考,那么这个标题就运用了设置悬念的写法。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设置悬念写法;(2)指出设置悬念带来的艺术效果: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例如:《谁是谋杀者》

答案:设置悬念,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运用对比。对比分为横向比和纵向比两种。横向比——即不同对象进行对比;纵向比——将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来状态、特征、行为、特点等进行对比。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对比;(2)要指出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3)要指出对比带来的效果:突出了什么内容。

例如: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横向比)

答案:运用对比,将儿子和父亲进行对比,突出父子二人的幽默形象。

《我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纵向比)

答案:运用对比,将自己的前半生和后半生进行对比,突出了 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

3.运用象征。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象征;(2)要指出以什么象征什么;(3)要指出象征带来的艺术效果:生动形象,突出哪个对象什么形象。

例如:《香山红叶》 答案:运用象征,以香山红叶象征老向导,生动形象,突出了老向导虽然深受苦难,但越活越年轻,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人物形象。

4.运用渲染气氛。答题时,(1)指出运用了渲染气氛这种写法;(2)指出渲染了什么气氛;(3)指出渲染气氛带来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富有艺术感染力。

例如:《蓝光闪过以后》(写唐山大地震的文章)

答案:运用渲染气氛写法,渲染了诡异、恐怖、紧张的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富有艺术感染力。

5.运用借景抒情。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借景抒情写法,(2)要指出借什么景抒发什么情。(3)指出运用借景抒情带来的艺术表达效果:寓情于景,生动形象,感情饱满,情文并茂。

例如:《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借景抒情,借眼前美景,抒发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寓情于景,生动形象,感情饱满,情文并茂。

6.运用以小见大。答题时,(1)要指出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2)要指出叙写了那些小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大主题,(3)指出运用以小见大带来的艺术效果:选材典型精致,滴水折射全部阳光,主题深刻。

例如:《五分钱的故事》

答案:作者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概述了一个特别疼爱孙子的爷爷因为5岁的小孙子往5分钱背面的国徽上撒尿做游戏而大发雷霆的小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这样一个大主题。选材典型精致,滴水折射全部阳光,主题深刻。八看,是否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线索。文章的写作线索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事、物、时、空、情。

和题目相关的主要有两类:物、情。

物:以 某物 为线索。

情:以 谁 对 谁 的 什么 之情为线索。(不变的情感,在标题中能够具体呈现出来)

以 谁 对 谁 的 感情变化为线索。(标题中无法呈现出来,答题时不考虑)

判定标准:标题中出现具体事物、或具体情感,就答这一点。

(1)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2)指出线索是什么:以什么为线索。(3)指出线索带来的结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例如:《奶奶的老花镜》(题目中有物——老花镜)

答案: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以奶奶的老花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又如:《故乡的思念》(题目中有情——思念)

答案: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线索,以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九看,标题交代了哪些内容

标题交代的内容,主要指:记叙文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环境、事件发生的背景,八个方面。有一个方面答一个方面,不要遗漏。

注意事项:六要素不能直接答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而要加上修饰语。

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地点。人物——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小说答事件中的主人公)

起因——事件的起因。

经过——事件的经过。

结果——事件的结果。

例如:《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答案: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环境。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答案: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事件的经过。

老师,这样回答,内容是否太多了?肯定有同学会这样问。其实从九个方面思考,并不等于每个标题都要答九个方面。一个特定的标题,往往只有以上九个方面中的两三个方面而已。坚持“九看”,答案才能不遗漏得分点。

第二篇:2010年中考语文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201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 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

1、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题型:一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二是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

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1、表达方式及作用

(1)描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

(2)议论: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二是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抒情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的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作用:

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五、探究、欣赏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

探究能力,是立足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要求在阅读中,对作品的内容和写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等。

中考只是要求对作品进行一些初步的欣赏,主要是欣赏作品的情感、形象和语言。在阅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分析出作品形象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出语言的表现力及特点。

六、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提出独到的见解;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4)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5)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6)对文中美点进行赏析。

答题套路: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做到观点鲜明之感,条理清楚,论证有力。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要有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七、文章的结构

1、划分段落、层次:

答题技巧:一是抓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变换、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二是借助文中过渡句,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八、语言上

1、题型:

(1)词语选用:方法:A、从程度、范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B、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2)文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方法:A、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B、一般是往前找;C、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4)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修辞作用见附1)

(5)对文章语言的赏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加语言特色词语)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见附2语言特色)

九、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3、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十一、给文段拟标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十二、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十三、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十四、概括层意、段意、层意、中心。

方法:①抓文段的中心句、首段或尾段句、议论抒情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②用概括法,概括出各层的意思。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总结中心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附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附2语言特色

1、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2、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3、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汉。它适用于阅读一切记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

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只要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一篇记叙文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⑴“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是以哪个为主。

⑵“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记叙文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⑶“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⑷“辨叙术方式”,即辨析志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无间有插叙、被叙或追叙等叙述方法。

⑸“挖中心思想”,目的是“理解作品的意义”,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

⑹“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这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语文表达方式,象片、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记叙文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阅读时间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记叙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

第三篇: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20类题型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20类题型

记叙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最常见的文体,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同学的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考场上,很多同学面对阅读试题感觉无处下手,回答问题抓不住要点,结果丢失了许多分数,严重影响了语文甚至整个考试的成绩。其实,记叙文阅读是有规律可循的,为帮助同学们切实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使同学们在语文考试中能够顺利取得优秀成绩,现将记叙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答题技巧进行归纳,供大家平时学习和考前训练使用。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1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做铺垫 17.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

第四篇:中考记叙文阅读十题型

题型一:标题含义与作用

示例:说说选文标题“小扇轻摇的时光”具体指什么时光?

——— 2008年《小扇轻摇的时光》

答题方法:找文章的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题型二:环境描写作用

示例:①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句子: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很大的声响,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 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

答题方法: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题型三:人物形象与作用

示例:①“陶公柳”具有怎样的品格?请简要概括。

——— 2007年《江南陶公柳》

答题方法: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

3、遵循“找原文——— 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四:人物心情或感情品析

示例:①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3分)高兴极了()-()-()-()———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题方法:理清文本思路,在把握行文脉络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

题型五:人物描写方法与作用 示例:

①文章中加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 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

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方法: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题型六:事件叙述与概括

示例:

①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

——— 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 概括事件的方法: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题型七:中心思想概括与哲理感悟 示例:

①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007年《江南陶公柳》

②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题方法:

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题型八:语言赏析 示例:

①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

A.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B.我很冷,浑身是泥,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

②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 2007年《江南陶公柳》

③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 2008年《小扇轻摇的时光》

④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题方法:

类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了解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①修辞之美———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xx句,因为它xx。

题型九:特殊段落或写作技法作用 示例:

①文章第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005年《白苍鹭》

②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题方法: 1.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方法: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2.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方法: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方法: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题型十:观点类开放性试题 示例:

你对文章中年轻人打鸟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 2005年《白苍鹭》

答题方法:这一类品析与感悟类的主观性表述题,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有“答案标准”,那就是应根据自己的感悟与体验,谈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见解新颖独到即可。

解答这类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注意研读上下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揣摩,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要注意从全文构思的角度,从作者的表达意图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角度进行解答;要揣摩考题的意图,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的表达。

第五篇: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1、判断文章体裁

解题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回忆录、书信、传记、散文、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找记叙文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

解题指导: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概括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分析材料组织特点

通用答案:紧紧围绕 中心选取 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找记叙线索并分析作用

线索种类:(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答题格式: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等,直接以线索或中心为标题。9.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述)答题格式:采用了顺叙的记叙顺序,把 事件叙述得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答题格式:把 放到前面写,造成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或另一些事。)

答题格式:插叙了,充实了文章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 性格,突出了文章中心。

11、分析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判断写作手法并分析作用(往往指整篇文章所采用的手法)(1)拟人手法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把 写活了,使 富有人情味。(2)夸张手法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3)象征手法(通篇比喻)

作用:用 象征,含蓄、深刻地表达了 的情感。(4)对比手法

答题格式:把 和 比较,突出 的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

(5)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答题格式:通过写,从侧面衬托了 的 性格/思想/感情等。

(6)讽刺手法

答题格式:综合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

(7)抑扬法: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

答题格式:该文采用了抑扬法,先,后。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

(8)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答题格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设悬念

答题格式:设置了一个 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10)直抒胸臆(在文章结尾经常使用)

答题格式: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 强烈的感情,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动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11)叠词(和反复、反问的作用相似)

答题格式:加强语气,强化感情,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12)开门见山

答题格式:开篇点明题目,进入正题,使读者容易把握文章内容和中心。(13)托物言志 答题格式:通过对 的吟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 的情怀/情感/志向。

例题:《爱莲说》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简析。答:《爱莲说》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莲花高洁形象的吟咏,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14)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往往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答题格式:在文章结尾用简洁、精辟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 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例题:《荷叶 母亲》采用了什么试简析。

答:《荷叶 母亲》采用了的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写作手法,在文章结尾用简洁、精辟的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热情赞美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15)以小见大

答题格式: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 这一件小事中,表现了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16)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答题格式:采用了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通过叙述 和发表议论,表现了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17)虚实结合

答题格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写,虚写,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文章如梦如幻,表达了作者 之情。(18)联想和想像(常在诗歌中采用,如《天上的街市》)

答题格式:采用了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手法,有利作者驰骋才华,表达 之情。

(19)动静结合

答题格式: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是写动景,是写静景,动静相间,使文章相映成趣,多姿多彩。(20)伏笔、铺垫

答题格式:采用了伏笔、铺垫的写作手法,是为下文写 埋下伏笔、做铺垫,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结构严谨。

13、判断修辞方法并分析作用

提问方式:划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有何作用/有何表达效果?

题型变种:请从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进行赏析。(选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答题三步曲:

1、判断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

3、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表现了什么/表达了某种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答题必备知识即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8种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修辞手法答题格式:把 比做。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记叙文)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的 特点。(说明文)

2、拟人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把 写活了,使 富有人情味。

3、夸张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突出了,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4、排比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现了,表达了 的感情(之情)。

5、对偶修辞手法答题格式: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6、反复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表达了 的感情(之情)。

7、设问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 进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8、反问修辞手法答题格式: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表达了 的感情(之情)。

典型练习:

1、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2、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3、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4、这能全怪我吗?

5、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

6、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7、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参考答案:

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

2、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3、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不经意间长出的情态和旺盛的生命力,使小草富有人情味。

4、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

5、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进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6、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教室的特别安静,启发读者联想,使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7、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盼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使春天富有人情味。

14、分析具体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表现了。

15.分析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透过句子字面意思分析出深层含义,须联系上下文和文章中心。16.句子、语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B、总结上(全)文;C、承上启下(过渡); D、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E、照应前文(开头)。在答题时,一定要写到哪句话承接上文的什么内容或引出下文的什么内容或为后文写什么做铺垫、打伏笔或照应前文(开头)的什么内容,否则拿不到满分。

17、判断表达方式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18、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答题格式: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中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19、分析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答题格式:抒发了作者 强烈的感情,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动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

20、判断人物描写的种类并分析作用

人物描写包括:(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行为)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等

答题格式:属于 描写,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或 的高尚品质等)

21、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2)渲染气氛(3)衬托人物心情(4)为下文做铺垫(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题模式:这句(段)话描写了 的一幅图画,交代了 的背景,渲染了 的氛围(气氛),烘托(衬托)了人物 的心情,为下文写 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只要写到两三个就足够了)

附录一:氛围(气氛)的分类

1、严肃(肃穆)庄严

例如:在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时、参加追悼会时、参加比较正式的活动,如升旗仪式时。

2、静谧安详

就很多描写夜景的诗歌文章都营造了这样的氛围,例如叶赛宁的《夜》,同学们走夜路可能会感受到这种氛围。

3、轻松愉快

一件事情做成功了,或做了一件好事,可能每个人就会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此时的景物描写往往就有这种氛围。

4、紧张严峻

很多描写战争的边塞诗就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塞下„„长烟落日孤城闭”就营造了战前紧张严峻的氛围和形势。

5、热烈(热闹)喜庆

比如过年、结婚、过生日等喜庆的场合就是这样的一种氛围。

6、喧闹嘈杂

比如我们黄陂当街日的时候,街上就是这样的氛围。

7、凄凉(忧伤)冷清。

许多人失意、失去亲人、忧国思亲时写的诗文往往就笼罩了这样凄凉冷清的氛围。附录二:心情的分类:

1、喜:闲适→高兴、愉快、喜悦→激动、兴奋→欣喜若狂

2、怒:厌恶、讨厌→不快、不满→生气→痛恨、憎恨→愤怒、愤懑

3、忧:思念、寂寞→忧郁、忧愁→忧伤、伤感→悲哀、悲伤→凄凉、悲苦

4、惊:惊奇→紧张→慌张→害怕→恐惧

5、愧:害羞→惭愧→内疚→后悔→悔恨

6、渴:怀念→急切、焦急→渴望、向往、憧憬

22、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写法的作用或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写 是正面描写,从正面表现 ;写 是侧面描写,从侧面来衬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例题:《口技》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试简析。

答:写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是正面描写,从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写听众的反应是侧面描写,从侧面来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下载广州荔湾初中补习班中考语文记叙文题型一把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荔湾初中补习班中考语文记叙文题型一把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与答题指导 1、判断文章体裁 解题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

    初中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 文段主要内容的把握 1、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以上两类......

    初中记叙文重要知识点以及题型总结

    中考语文知识模块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考点] 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2、记叙的顺序 (1) 顺叙(按事情发展......

    中考语文记叙文练习[合集]

    龙文学校教师1对1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北京2012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训练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 ①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 地告诉......

    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归纳及模拟训练

    中考语文对联题型归纳及模拟训练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样式,其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可简单划分为春联、楹联、堂联、寿联、婚联、挽联、题赠联、自勉联、名胜古迹联等。随着“......

    中考语文《记叙文优秀例文》

    优秀作文选编 成长的脚印 儿时的我,受父亲的影响,被象棋那方寸间的厮杀引得心神不定,可父 亲棋艺很高,却从不肯让我,于是我一次次的失败后,便带着哭红的眼睛向母亲诉苦,母亲便说:“......

    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记叙文)

    中考语文优秀作文模板(记叙文模板) 评分标准: 一类卷(50—45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大全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相信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在写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的样式有消息、通讯、游记、人物特写、回忆录等。那么什么样的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