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简析与备考的反思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简析与备考的反思
王
宇
200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对照高考试卷反思语文高考的备考过程,是有意义的工作。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简析
2007高考语文试题体现考纲新特点,充分体现了高考考纲的新变化(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论据充实”“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等提法), 突出双基考查点,考点清晰、具体,难易区分度合理,题题不离基础,又题题体现能力。具体分解如下: 一基础与规范
1、突出了常用字的规范认读,如第1题的“笺”读“jīan”不读“qīan”;突出常见字词的正确、贴切使用,如第2、4、8、19等小题。
2、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的迁移,如诗歌欣赏题,选择的是同学们熟悉的作家王维的作品《新晴野望》,考生完全可以从所学有关王维的知识,由田园诗人确定此诗为田园诗,进而由前三联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静态画面),到的第四联人物在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动态画面);由实写到虚写,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的描绘,以及诗歌明朗、健康的基调和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现代文阅读选用了茅盾的文章,强调了名家范文的价值,由于范文与普通文章相比,分歧小,具有较好把握的一致性,使考生在答题时避免了理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适当变换了主观试题的体型,如仿句、对句,代之以前几年常出现的找出不得体的用法,并进行修改,即使教师阅卷有据可依,又使考生避免了答题的不确定性。
5、主观性强的试题(20小题),也依然强调了基础层面知识的运用,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语文功底与思维能力
1、作文一改近几年话题作文的考查形式,而是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提炼主题或论点。而且作文要求也有新的变化,增加了自立题意,不得套用、抄袭,不能脱离所给的材料和范围: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思想的条理性、深刻性,也增加了现场作文的实效性及能力表现的真实性。
2、作文材料暗含几层要求,也是体现考生能力的关键点。首先是正反论析的驳立型结构,其次,暗含双论题,再次,暗示联系考生自身的价值观、伦理观乃至世界观,最后是有针对性、现实性和社会性。
3、题意有爱的价值、真谛,感恩与忘恩,生命的意义在给予、奉献、是非观念等多角度,需正确、合理把握。
备考的反思
一、加强考试大纲和近年高考试卷的研究,确保复习备考对路。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复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因此,我们首先吃透“说明”。比较近两年的“说明”,2007年的考纲与2006相比较,语文变化虽然不大,但“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论据充实”“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等提法,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既强调了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降低了难度;也使考查目标更加明晰,范围更加具体,进一步复习更有章可循。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学生心中有数,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从而增加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每年的高考试卷都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我们把近三年的试卷放在一起反复比较研究,寻找共性,挖掘个性,希望能为今年的高考复习提供更加规律性的参考依据。如,这几年在字音考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常错字,尤其是北京方言中与普通话读音有差别的字更是考查的重点。又如,文言文的考查,选文都以人物传记为主这些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让我们的复习计划更加清晰,更加明确重点应该在什么地方。而今年的高考试卷最终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些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如,今年的文言文选材就是取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体裁正是人物传记;语言表述题第24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体现了社会实事的特点。
二、掌握学情、现状,把目标落到实处。
高三下学期的第一次兰州市诊断考试是一次摸底的机会,考完后,组里的老师聚在一起认真分析,找出了薄弱环节。并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知识点是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题,还有作文。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工作中存在某些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三个方面
落实教学任务:
1、有序训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练习上做到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各个考点的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
2、量化分析,对平时的每次练习、考试,我们都进行全面的分析,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软肋”,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深化辅导,下午的辅导课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一环,我们针对学生的学情,采取“盯”的战术,主动找学生交流,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三、遵循考纲新要求,突出双基训练
1、基础知识复习
⑴因为会考中也有对这项的考查,所以在高三第一学期会考复习中,我们就狠抓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的训练,为高考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在精选题目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常错的字为训练的重点,避开生僻的字音、字形和词语。如“办公室”中的“室”,“证券”中的“券”,“乘客”中的“乘”等等。在今年的高考试卷第一题字音的考查中,果然就考到了“券”的发音。
⑵复习文言文:我们狠抓了六册课本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课文再对照注释,认真地看一遍,让学生利用熟悉的知识积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同时我们还帮助学生归纳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所学文言文中把这些词的用法整理出来,然后精选一些课外的文言文来反复训练这些词的用法,做到从课堂内逐步延伸到课堂外,发展了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今年的高考试卷第8题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讼、暴、谨、诘)以及第11题翻译中的重点词,都是我们在复习中反复带着学生训练的。虽然不是原题,但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提到的。
同时,我们还把大纲规定背诵的文言文和诗歌归拢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利用早读和午自习时间通过默写、背诵等方式督促学生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所以,高考五分的诗歌默写题,学生应该答得比较理想。⑶复习诗歌鉴赏:(1)进行题型示例,精选出诗、词、曲鉴赏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2)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现手法。(3)归纳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理清鉴赏思路,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完整性。⑷复习现代文阅读:我们首先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题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熟悉命题特点,同时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然后精选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练习,落实到能力训练上,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区模拟考试卷来了以后,我们十分重视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和讲解,把不同文体的现代文进行分类讲解,分类总结不同文体的解题方法,强化训练。
2、写作训练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练习时,既夯实语文功底又注重思维能力的点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发现生硬地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告诉他们如何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应注意什么表达技巧,他们还是不知道下次该怎样具体操作,还是按自己的写作习惯去写,没有什么改进;如果给他们读高考满分作文,然后总结出一二三点来让他们学习,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并且也不可能短期内达到满分的目标。所以,我们调整了训练作文的方法和思路:每次写作时精选题目,力求切合学生实际,且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讲评月考作文时,我从班级学生作文中挑出好中差三类不同的作文若干,复印成篇,通过投影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什么样的作文能拿高分,什么样的作文得分较低。结果证明,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讲评方式,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时在写作的选题上,我们没有盲目地去选择,在以话题作文为重点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多选择时代感较强,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作文题。从“爱与感恩” “八荣八耻”、“和谐社会”到“我的生活”,在写作中训练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学会思考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今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丛飞与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就与我们的平时训练相吻合,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对学生备考中的作文训练还是有作用和效果的。
四、优化集体备课,发挥团队效应
备课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弄清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益。每周一上午第四、五节课是集体备课时间,组里的老师在一起互相通报各自进度,交流一周来各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态,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重难点。集体研讨每个专题,并分工整理归纳,精心选题。我们还充分利用月考及模拟考试,及时总结经验及不足,调整每一步教学计划,做到了忙而不乱,稳扎稳打。
资源共享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组里的老师不论是谁,获得了什么高考信息,找到了什么好的习题,都
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其他老师共享。
俗话说:家有老,是块宝。在这里,我想说,一个教研组里如果有那么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是这个组里的财富。他们不仅能在教学方法和高考备考经验上给予我们备课组、年轻教师、全年级学生以有效的指点和帮助;同时在严谨而认真的教学态度也使我们受到感染。在这里,对我们语文组及备课组的老教师、学科带头人——李海燕老师、辛万祥老师、屠圣荣老师、王文槐主任说一声:谢谢你们!
五、关注高考动态,筛选有效信息。
俗话说的好:不能只是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当今社会早进入信息时代,多一个信息就多一分取胜的把握。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信息的搜集。备课组成员,经常利用手头上的报刊,学校的电脑网络以及各地发来的资料,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平且及时沟通,共同探讨,不放过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尽量让有效信息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各类基础材料的共享与印发。
今年的高考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我们仍然会为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继续努力,争取在的高考的征途中更上一层楼。
第二篇: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简析与备考的反思1010010001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简析与备考的反思
王
宇
2007年的高考已经结束,对照高考试卷反思语文高考的备考过程,是有意义的工作。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简析
2007高考语文试题体现考纲新特点,充分体现了高考考纲的新变化(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论据充实”“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等提法), 突出双基考查点,考点清晰、具体,难易区分度合理,题题不离基础,又题题体现能力。具体分解如下: 一基础与规范
1、突出了常用字的规范认读,如第1题的“笺”读“jīan”不读“qīan”;突出常见字词的正确、贴切使用,如第2、4、8、19等小题。
2、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的迁移,如诗歌欣赏题,选择的是同学们熟悉的作家王维的作品《新晴野望》,考生完全可以从所学有关王维的知识,由田园诗人确定此诗为田园诗,进而由前三联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静态画面),到的第四联人物在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动态画面);由实写到虚写,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的描绘,以及诗歌明朗、健康的基调和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现代文阅读选用了茅盾的文章,强调了名家范文的价值,由于范文与普通文章相比,分歧小,具有较好把握的一致性,使考生在答题时避免了理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适当变换了主观试题的体型,如仿句、对句,代之以前几年常出现的找出不得体的用法,并进行修改,即使教师阅卷有据可依,又使考生避免了答题的不确定性。
5、主观性强的试题(20小题),也依然强调了基础层面知识的运用,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语文功底与思维能力
1、作文一改近几年话题作文的考查形式,而是通过阅读、分析材料,提炼主题或论点。而且作文要求也有新的变化,增加了自立题意,不得套用、抄袭,不能脱离所给的材料和范围: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思想的条理性、深刻性,也增加了现场作文的实效性及能力表现的真实性。
2、作文材料暗含几层要求,也是体现考生能力的关键点。首先是正反论析的驳立型结构,其次,暗含双论题,再次,暗示联系考生自身的价值观、伦理观乃至世界观,最后是有针对性、现实性和社会性。
3、题意有爱的价值、真谛,感恩与忘恩,生命的意义在给予、奉献、是非观念等多角度,需正确、合理把握。
备考的反思
一、加强考试大纲和近年高考试卷的研究,确保复习备考对路。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复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因此,我们首先吃透“说明”。比较近两年的“说明”,2007年的考纲与2006相比较,语文变化虽然不大,但“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论据充实”“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等提法,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既强调了最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降低了难度;也使考查目标更加明晰,范围更加具体,进一步复习更有章可循。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学生心中有数,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从而增加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每年的高考试卷都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我们把近三年的试卷放在一起反复比较研究,寻找共性,挖掘个性,希望能为今年的高考复习提供更加规律性的参考依据。如,这几年在 字音考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常错字,尤其是北京方言中与普通话读音有差别的字更是考查的重点。又如,文言文的考查,选文都以人物传记为主这些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让我们的复习计划更加清晰,更加明确重点应该在什么地方。而今年的高考试卷最终也再一次印证了这些共性和个性的特点:如,今年的文言文选材就是取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体裁正是人物传记;语言表述题第24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体现了社会实事的特点。
二、掌握学情、现状,把目标落到实处。
高三下学期的第一次兰州市诊断考试是一次摸底的机会,考完后,组里的老师聚在一起认真分析,找出了薄弱环节。并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知识(主要涉及知识点是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中的主观题,还有作文。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工作中存在某些的问题,我们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三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
1、有序训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练习上做到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各个考点的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
2、量化分析,对平时的每次练习、考试,我们都进行全面的分析,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软肋”,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深化辅导,下午的辅导课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一环,我们针对学生的学情,采取“盯”的战术,主动找学生交流,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三、遵循考纲新要求,突出双基训练
1、基础知识复习
⑴因为会考中也有对这项的考查,所以在高三第一学期会考复习中,我们就狠抓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的训练,为高考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在精选题目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常错的字为训练的重点,避开生僻的字音、字形和词语。如“办公室”中的“室”,“证券”中的“券”,“乘客”中的“乘”等等。在今年的高考试卷第一题字音的考查中,果然就考到了“券”的发音。
⑵复习文言文:我们狠抓了六册课本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课文再对照注释,认真地看一遍,让学生利用熟悉的知识积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同时我们还帮助学生归纳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所学文言文中把这些词的用法整理出来,然后精选一些课外的文言文来反复训练这些词的用法,做到从课堂内逐步延伸到课堂外,发展了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今年的高考试卷第8题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讼、暴、谨、诘)以及第11题翻译中的重点词,都是我们在复习中反复带着学生训练的。虽然不是原题,但涉及到的知识点都在复习过程中重点提到的。
同时,我们还把大纲规定背诵的文言文和诗歌归拢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利用早读和午自习时间通过默写、背诵等方式督促学生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所以,高考五分的诗歌默写题,学生应该答得比较理想。⑶复习诗歌鉴赏:(1)进行题型示例,精选出诗、词、曲鉴赏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2)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现手法。(3)归纳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理清鉴赏思路,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完整性。⑷复习现代文阅读:我们首先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现代文阅读题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熟悉命题特点,同时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然后精选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练习,落实到能力训练上,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区模拟考试卷来了以后,我们十分重视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和讲解,把不同文体的现代文进行分类讲解,分类总结不同文体的解题方法,强化训练。
2、写作训练 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练习时,既夯实语文功底又注重思维能力的点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发现生硬地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告诉他们如何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应注意什么表达技巧,他们还是不知道下次该怎样具体操作,还是按自己的写作习惯去写,没有什么改进;如果给他们读高考满分作文,然后总结出一二三点来让他们学习,学生往往有畏难情绪,并且也不可能短期内达到满分的目标。所以,我们调整了训练作文的方法和思路:每次写作时精选题目,力求切合学生实际,且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讲评月考作文时,我从班级学生作文中挑出好中差三类不同的作文若干,复印成篇,通过投影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什么样的作文能拿高分,什么样的作文得分较低。结果证明,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讲评方式,作文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同时在写作的选题上,我们没有盲目地去选择,在以话题作文为重点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多选择时代感较强,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的作文题。从“爱与感恩” “八荣八耻”、“和谐社会”到“我的生活”,在写作中训练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学会思考自己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今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丛飞与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就与我们的平时训练相吻合,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对学生备考中的作文训练还是有作用和效果的。
四、优化集体备课,发挥团队效应
备课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弄清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效益。每周一上午第四、五节课是集体备课时间,组里的老师在一起互相通报各自进度,交流一周来各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态,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重难点。集体研讨每个专题,并分工整理归纳,精心选题。我们还充分利用月考及模拟考试,及时总结经验及不足,调整每一步教学计划,做到了忙而不乱,稳扎稳打。
资源共享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组里的老师不论是谁,获得了什么高考信息,找到了什么好的习题,都毫无保留地拿出来与其他老师共享。
俗话说:家有老,是块宝。在这里,我想说,一个教研组里如果有那么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是这个组里的财富。他们不仅能在教学方法和高考备考经验上给予我们备课组、年轻教师、全年级学生以有效的指点和帮助;同时在严谨而认真的教学态度也使我们受到感染。在这里,对我们语文组及备课组的老教师、学科带头人——李海燕老师、辛万祥老师、屠圣荣老师、王文槐主任说一声:谢谢你们!
五、关注高考动态,筛选有效信息。
俗话说的好:不能只是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当今社会早进入信息时代,多一个信息就多一分取胜的把握。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信息的搜集。备课组成员,经常利用手头上的报刊,学校的电脑网络以及各地发来的资料,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平且及时沟通,共同探讨,不放过一条有价值的信息,尽量让有效信息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如各类基础材料的共享与印发。
今年的高考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的工作已经结束,但我们仍然会为学校的语文学科教学继续努力,争取在的高考的征途中更上一层楼。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向所有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们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文子娟老师。论文开题时文老师给了我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正是在文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我对第三方物流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论文的写作中文老师给 3 我提出了许多的宝贵建议,使本文得以顺利完成。文老师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闽江学院的老师们,在学习期间给予我的教育和培养,借此机会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另外,感谢给予我的帮助的同学、朋友,感谢我的父母,我人生的每一段历程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第三篇:2014高考化学备考与反思范文
2014高考化学备考与反思
内蒙古巴彦淖尔杭锦后旗奋斗中学 张春花
2014年高考已结束。回顾这一年的复习,既感到欣慰,同时也想把我们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介绍给同仁,愿取长补短。
一、备考思路
在2013年暑假开学之时,学校组织上一轮的教研组长,给我们总结了他们的复习成功与不足。在此基础下我们做了如下安排:
1.一轮复习思路及安排
学校要求第一轮缩短时间,第一学期末结束。(每年都是第二学期的3月20号结束)为了完成计划从以下做起。
(1)准备工作
为了有的放矢,我们作了一些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包括前一年考纲,近五年高考试题,特别是13年高考试题,准备了一本一轮材料,我们当时准备的是《世纪金榜》,并与课本相结合,构成了我们一轮复习的基础材料。
(2.)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我们按照教研室和年级部的安排,为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以教材为本。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大部分素材源于课本。绝大部分考生失分的原因不是考题难度太大,而是考生在学科基础知识上的明显不足。因此我们要切实改变观念,把重心从“搞题海战术”转移到“如何真正理解,深刻把握化学学科的概念、原理”上来。回归课本,认真研究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和要求,不仅会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同时也有效地减轻复习负担。
2.二轮复习
在一轮完成后,针对一轮复习,我们精选12个左右的专题。
(1)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个离子方程式;(3)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能量变化;(4)物质结构;(5)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6)化学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水的电离和 溶液pH;(8)电化学;(9)元素及化合物;(10)有机及推断;(11)化学实验;(12)化学计算
对专题的处理我们以基础为主。例如化学实验。我们主要强调基本操作及基本知识。例如化学计算。我们让学生主要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基本计算。以及与方程式有关的 基本计算及简单的守恒思想。对少量繁,难,偏的题目一律不涉及。另外对典型的推断,我们不进行专题训练,全部放在平时,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让同学们化学学习有一良好的习惯。比平时突击好多了。
经过这一轮专题训练,力争让同学们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把 暴露出的难题,易错点消灭80%,选择题得分率在80%左右。二轮专题复习效果就达到了。
在这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的训练是选择题专题训练。主要定时,定量,目的是提高选择题的速度和成功率。每月有一次月考,用的是银川一中的题。每次考后,我们都认真考虑,对部分习题进行精讲深讲,让每一层次的学生掌握该成次该掌握的内容。
3.三轮及高考前工作
经过前面的复习,为了增强同学们的 实战能力,这时要做一定量的综合训练题。综合训练题一定要重视质量,选择比较有质量的模拟试题,让学生做过后,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及评分标准。让学生知道审题该怎么进行,格式怎么规范书写,以减少高考的无谓丢分。针对错题,还可以及时给出变式训练,以让同学对所错题 及时能消化,有一较好的迎战心态。同时还要做的事情是整理工作。包括看书的提纲,典型的电子式,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及一些典型公式,都得必须过关。还要作的一件事是做好同学们的心理疏导及心理调整工作。对平时考的好的同学要给他们泼冷水,对平时考的不好的同学要给他们鼓气,让他们都有一个较好的心态去对待考试。
二、反思
1.有效手段
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
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 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
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最重要的对于重点知识掌握不到位,我们在周考月考中重复再现,挺有效。再者平时练得难一点,高考时会感到简单,心情好,思维会敏捷。会超常发挥。
2.失误
高一高二讲练过于简单。
第四篇:2018高考备考总结与反思
2018年理数 高考备考总结与反思
高一数学组 孟娥
2018年理数高考备考总结与反思
回顾2018年高考,我校又创造了奇迹和辉煌,我们原高三数学备课组的全体老师也备感欣慰。回首过去的一年,在整个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因为有孟校长、赵校长的把关和指挥,使得我们高三整个复习过程思路清晰,方向明确,计划切实可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得与失
(一)备课组所做的工作:
1、潜心钻研高考试卷,做到复习有导向性和高效性。为了2018届学生在全国高考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备课组每位教师都深入研究分析了2015年—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探讨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策略。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的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团结协作,集体备课,发挥集体力量.高三数学备课组,利用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都有中心专题,先由一位教师主讲,再围绕中心进行研讨。也对复习的内容、进度,批卷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等方面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班实际情况,既有“学生容易错误”地方的交流,又有典型例子的讨论,既有课例的探讨又有信息的交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
3、掌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在多次模拟测试中,及时调动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容量,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到了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同学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收益。能够开展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4、抓好“三中”,树立学习信心
抓好“三中”即中等题、中等分、中等生,对学生来说认真研究好中等题、拿好中等分是基本,是高考信心的保证;抓好中等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我们的学生实际就是这样,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做太难的题,一个学生没有基础,做不了,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做太简单的题,又不符合高考要求,所以我们以中等题为练习的重点。
5、注重“三点”,培养学习习惯。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提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我们的学生基础一般,所以,一点要根据学生实际,放低2 起点,把学习的内容分解为学生容易把握的一个又一个知识点,把步子迈的慢一点,通过练习,及时反馈,把学生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二)备考中的不足
1、一轮复习不够细。
作为数学科的教学,第一轮复习知识、方法、题型要全面一些,不仅求数量,更重要的是求质量,是实实在在的学会。例如例题分析,就不能只有老师讲,要给学生思考时间,最好学生先做一做,做5-10分钟再讲,老师在讲时要动员学生参与,领着学生读题、分析、板书、归纳,不能放过影响成绩的任何一个细节。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会综合题是怎样入题的,怎么样书写的,得分要点是什么,又包含哪些规律与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作专题讲是没有多大用的,高考又要考,所以平时要渗透到每一个试题中去。
2、纠错复查工作晚了些。在平时的教学和阅卷后,我们感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双基不扎实,认知结构不完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常用公式记不准确,造成了不应该的失分。② 思维欠缜密,缺少书面表达的主要环节:对于含字母的问题,对字母的分类讨论不够到位,③ 综合水平欠佳,运算能力薄弱,做题时往往是“会而不对”。我认为应从“错题”入手,争取实现能力超越。后期在综合复习阶段,我们收集整理了学生的“错题”,对他们曾经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编写小题训练试题发给学生练习并进行讲解,使学生的解题错误得到了纠正,实现了数学解题能力的超越。但是如果这一工作早些开始效果会更好.3
(三)高三年部教学的得失对高一、二的教学启示
1、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从高一开始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是很有必要的,结合教材例习题进行整合,突出重点,因材施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辅材料坚决反对“拿来主义”,重点题,易错题坚持反复训练(自己组卷有针对性)
2、课堂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际,一节课不要追求数量而无视质量,进度宁慢勿快 学习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应在引导、点拨上下工夫,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个别问题个别点悟;普遍性的难题组织集体讨论后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了解学情,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要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总结经验。
教师工作重点不再是传授自己知道的东西,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像教练一样把运动员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发挥、学会探究、品味探索的过程、积累解题的经验、找到自信。只有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才能培养数学能力,真正成就学生。
3、利用好教材资源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
要透彻掌握课本例习题,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教材上出现的方法都是通性通法!
4、教辅材料不能下发太多,影响进度还不能突出重点,更没有精力解决难点 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高考题的分类训练,针对性的错题回放,月考卷,期中期末复习卷足够大部分学生消化理解,这样尖子生可以有时间加强训练自己薄弱的科目,提高效率!
教师认真的组卷很重要。提前谋划,做有心人,平时做好积累,比如积累计算易错的习题;积累常考的重点但学生又掌握不是很好的专题,总是出现的重要知识点的问题等; 解题的关键在于质量不靠数量,题不贪多,但求精彩,要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因此“要保证思维的深刻性,不一定做很多的题,要达到一定的思维量,要用很多的时间去做题。”学会题目解法的“思维方式”是做题的主要目的。
“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未必做很多的题,必须用很多的时间去做题。”的意义就在于此。
这里特别强调不应在发教辅资料时发答案给学生,因为部分学生在有答案的情况下不是认真去做,而是应付老师检查而抄了相当一部分习题的答案。造成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没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导致训练的效果被削弱。
(四)2019高考备考建议
1、今年高考考查内容删除或减少的必考知识点,明年可能会出现或增加,比如删除的内容:算法与框图,三视图,关注变化,有备无患。
2、函数与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内容历届高考分值很大,备考应该注重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去提高应考能力。
3、高度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在复习中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理解数学本质,真正发挥教材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育人功能。拉开分值的往往不是所谓的难题,而是基础题。对教材的梳理工作早些执行,可以穿插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最晚二轮复习阶段.而对于回归教材的方式:(1)让学生把所有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浏览一遍,要求掌握课本上的重要定理,重要公式的证明或推导,根据学生考试中的易错点,备课组印发考前提醒。此项工作在制定计划时,大家众口不一。因为就往年复习来看,这个事大家都在提也都计划着做,但效果都不好。归其原因,是对教材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分的依赖练习册和试卷。而且教材上的内容也确实满足不了学生对题型和题量的要求,还有就是包括老师和学生对“重讲”抱有一定抵触情绪,因此真正的在复习中对于回归教材,只有一些老师在讲课中让学生把教材看一遍,(也只是在后期复习中,而且学生其实是实在没有时间看)至于有效利用还尚未达到。(2)我们的做法是:首先上网搜索回归教材的相关文档,《万变不离其宗:2017高中数学课本典例改编》《高中数学课本典例及变式》等,取其能为我们所用的相关内容,比如知识点填空,知识点拓展,然后我们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并配上本届学生掌握不好的书上的原有例题、习题和复习资料上曾经出现的类型一样的题目,有时加进来类型一致的高考题,当然在网上找不到适合我们的内容时,我们就自己动手裁减卷子和教材,有的学生教材都不在手里了,我们就拍照截图或者用电子书截图有计划的按章节印发给学生,使学生逐章逐节的过教材关.6
4、新课程改革正在启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正朝着“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这一核心素养落实,高考也应该与之衔接。试题更加不可能向高难度方向发展,今年的试题就是体现。但数学能力的培养永远都是核心,打好基础,培养能力才是应考的王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实践应用、数形结合、反思领悟等能力,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与运算速度。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题海中增加学生负担。
5、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不盲目追求题量,而是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相关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试题分析求解的全过程,充分挖掘典型试题的内在价值与迁移功能。可通过设计变式题和在各模块知识的交汇处命制试题,以及适当设计一些新背景题、创新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意识。
6、科学管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若能细化以下方面就会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1)课前(2)课上(3)课下(4)假期的管理(5)学习习惯的培养(6)发挥课代表的沟通协调检查作用,及时反馈学生意见。(7)单兵单练,提优补差,综合提高成绩。对尖子生的培养主要采用了人盯人的措施,赵校长每次月考后都会专门给我们奥赛班的老师开个座谈会逐一对重点苗子进行分析,学生哪个科在下降就安排哪个科的老师找学生谈心交7 流,有针对性地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觉得对尖子生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还需要进一步的策划和加强力度。
对差生主要是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对其多加关心多关注,练习的内容稍微简单些,允许他们不做难题,但要把能力范围内的习题全部弄懂,不会的勤问,问会了整理到错题本上等。
尽管今年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留有些许的不足和遗憾:本届学生是前所未有的一届,各班的成绩差距较大,各科之间的协调也不够,有些学生数学成绩上了重点线,但其它科却没有上,有的学生是其它科上了重点线,而数学又没有上。到底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
不过,因为有孟校长的宏观调控、赵校长坚定有力的指导,有全体数学备课组老师的无私奉献的工作,还有班主任的大力支持和学生的奋力拼搏,才使我校今年高考成绩取得称心的成绩。在这里我们也预祝我校19年高考再创辉煌!
第五篇:高考语文备考指导工作总结及反思
高考语文备考指导工作总结及反思
府谷三中语文组张永利
转眼间,岁月的脚步已走过了三年,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本学期的高考备考指导工作也圆满结束了,回头看看,有付出自然有收获,而有欣喜自然也就有遗憾,这些都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一、研究高考考纲,抓住了高考的命题趋向:
在高考备考中,我紧紧围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研究了《高考考试大纲》的精神,并从所教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了最适合的指导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习效率,较好地提高了高三备考工作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高考成绩,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强化高考意识,落实了复习的各项措施:
1、强化合作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侧重研究复习备考发现的新问题,交流复习备考的好经验。做到了六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教学安排,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检测。复习备考时间安排与各班学生学习状况结合,并根据班级实际,灵活地进行了微调,使复习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取得了最佳效果。
2、语文靠的是积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半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一方面,继续抓好了课堂教学,尽量做到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接受知识,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带着更多的学生一起进步;另一方面,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总是忽视语文,为在课外争得时间,把部分训练题、部分作文放在了课外完成,并针对他们惰性强,爱偷懒的不良习惯,严加检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了一定的时间来学习语文。
3、坚持了练字,坚持了背书,采取每日一练的方式,让学生用考试用作文纸抄写要求背诵的诗句,练好了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并回归课本,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尤其是容易得分的背诵默写部分,将这部分内容分解,落到了日日练中。
4、训练基本上落到了实处:练到了位,学生作题的全过程实施细心观察,督促其落到写上,并注意提升答题速度;改到了位,学生练过的东西及时批改、讲评,老师或详或略都要有点拨,不要留下知识漏洞;讲到了位,强调精讲,变抢时间为比效率,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落实到了位,盯住了学生,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增分点,因材施教,对于语文学优生和困难生,做到了心中有数,加强了课后辅导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5、加强了知识的检测及反馈工作,日日练主要以成语、语病、排序三道学生易错题为主,每天10-15分钟,抓实了测试、批阅及讲评,同时周周清继续以专题检测的形式进行,直到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开始进行150分的高考模拟题的大考,一直坚持到高考前,成绩分析继续采取学年、班级的整体得分对比与学生个人的分项得分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并强化了试卷的一对一的面评,有针对性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同时以鼓励为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6、写作上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了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是学生基本上能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并指导学生每人锤炼了几篇成功的范文,比较充分地做好了迎考的准备。
7、研究高考真题,指导答题技巧。在第二轮复习结束后,集中做了几套考前模拟题及信息题,进一步明确了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规范做题程序及表述书写,同时,指导学生自行疏理了一年来复习的内容,回头细看了以前考过的卷子,查漏补缺,反思、整理思路,查找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了起来,做好了考前知识与心理的一切准备,使学生满怀信心去参加了高考。
三、分析存在问题,找到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经验需要发扬,问题需要反思,在一学期的备考指导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对《考纲》研究还不够透彻,习题的批改与讲评上还不够细致,特别是一对一的面评没能完全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且次数还不够多,同时,在解题技巧上指导与训练没能更好地结合到一起,训练中对学生的答题规范要求还不够严格,出现的问题有些没能及时解决,作文训练的强度上仍显不够,另外,“生本”理念的落实还远远不够,没能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班级里的一部分学困生关注仍然不够,使得他们落在了后面,高考中成绩不理想。
总之,不管是收获,还是不足,我都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引以为鉴,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