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一)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与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原则 2.遵循重要性原则
(1)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3)重要性程度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职业判断。3.遵循及时性原则
(二)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编报要求 企业上年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中期期末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上年度财务报告除了包括合并财务报表,还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也应当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1.上年度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其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且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原则、编制方法和合并报表的格式与内容等也应当与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相一致。但当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有新的规定除外。
2.上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了合并财务报表,但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应包括当年子公司处置前的相关财务信息。
3.企业在报告中期内新增子公司的,在中期末就应当将该子公司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4.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如果在上年度财务报告中除了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外,还提供了母公司财务报表,那么在其中期财务报告中除了应当提供合并财务报表之外,也应当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
(三)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比较财务报表:(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其中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是指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度年初至上年可比中期末的利润表);(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上年可比本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四)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
1.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
(1)中期财务报告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所采用的原则相一致。
(2)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3)企业在中期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2.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对于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除了在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3.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对于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除了在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之外,企业均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五)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并按照准则规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考试题库
http://www.xiexiebang.com
desmgvsdhdf
第二篇: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及原则
中期财务报告
一、中期财务报告及其构成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定义
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构成
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资产负债表;(2)利润表;(3)现金流量表;(4)附注。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一)中期财务报告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与财务报告相一致的会计政策原则 2.遵循重要性原则(1)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不得以预计的财务数据为基础。(2)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3)重要性程度的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职业判断。3.遵循及时性原则
(二)中期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1.上编报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其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且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原则、编制方法和合并报表的格式与内容等也应当与上合并财务报表相一致。但当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有新的规定除外。企业在报告中期内新增子公司的,在中期期末就应当将该子公司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中。
2.上财务报告包括了合并财务报表,但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应包括当年子公司处置前的相关财务信息。
3.企业在报告中期内新增子公司的,在中期末就应当将该子公司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4.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如果在上财务报告中除了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外,还提供了母公司财务报表,那么在其中期财务报告中除了应当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外,也应当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
(三)比较财务报表编制要求
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比较财务报表:(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末的资产负债表;(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其中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是指上可比本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初至上年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润表);(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初至上年可比本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四)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和计量
1.中期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1)中期财务报告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应当与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相一致
(2)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3)企业在中期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2.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对于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除了在会计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
3.会计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对于会计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除了在会计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
(五)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并按照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三、中期财务报告附注的编制要求(略)
【例题20•多选题】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的比较财务报表包括()。
A.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与本中期末相同日期的资产负债表
B.本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可比本中期的利润表
C.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D.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E.本中期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可比期间的现金流量表 【答案】BCD 【解析】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比较财务报表:(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末的资产负债表;(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其中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是指上可比本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润表);(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初至上年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第三篇: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一、专题拓展及案例
专题拓展一:中期财务报告编制的编制基础
一)独立观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
“独立观”将每一中期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每一个中期的经营成果按照与财务报告相同的方式决定,即会计估计、成本费用的分配、递延和应计项目的处理等基本采用与编制财务报告相一致的原则和标准,不对费用进行均衡化。“独立观”是基于以下认识而产生的:中期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特定会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所提供的信息着眼于过去,着重如何真实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反映经济现实。
“独立观”具有以下特点:①成本、费用的确认并不随报告期间长度的变化而改变;②中期报告所要求的估计、分摊与报告的要求相同;③中期财务报告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的定义与财务报告的要素相同;④报告期间越短,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将越容易导致各中期收益的波动。
由“独立观”的概念和特点可以看出:按独立观编制的中期报告可以使中期报告所反映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比较可靠,不易被人为操纵。但是对于季节性生产比较明显的企业,会导致各中期收入与成本、费用的不合理配比和各中期收益的非正常波动,从而降低了中期收益与收益的相关性,不利于收益的预测,误导投资决策和股价的非正常变动。
二)整体观的概念、特点及优缺点
“整体观”将每一个中期视为整个会计的一部分,其会计估计、成本费用的分配递延和应计项目的处理等需要考虑对全年经营成果所做判断的影响,有关费用须以适当的标准和方式在各中期期间进行分配。“整体观”是基于以下认识而产生的:中期财务报告的目的主要是为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帮助其预测企业内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提供的信息着眼于未来,着重如何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的分析,强调相关性和提供预测信息。
“整体观”具有以下特点:①以收入和成本、费用的估计为基础,将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中期;②在随后的中期对上述估计中的不准确估计进行调整;③中期财务报告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定义可能与财务报告的要素定义不同;④收益的波动比“独立观”小。
由“整体观”的概念和特点可以看出:按“整体观”编制的中期报告可以避免因划小会计期间而导致内各期间收益的非正常波动,使收入和费用得到合理的配比,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信息具有相关性以及在预测、决策方面的有用性。但是,对中期收益的均衡可能导致对收益的人为操纵,影响信息的可靠性,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三)介于“独立观“与”整体观“之间的编制基础——“合并观”
“合并观”认为每一个中期具有一部分和独立期间的共同属性,在“合并观”下,对某些项目采用“独立观”,某些项目则采用“整体观”。“合并观”按其侧重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3年发布的第28号意见书主张采用“整体观”来编制中期报告,同时对于一些特殊报告项目如在预期或有事项和其他不确定事项影响中期报告呈报的财务数据的公允性时可以采用独立观。另一种是在“独立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典型代表是英国。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1997年9月发布的公告——中期报告主张采用“独立观”来编制中期报告,1
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同时对于中期所得税等项目采取了整体观的处理。
“合并观”的特点:①以收入和成本、费用的估计为基础,将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中期;②在随后的中期对上述估计中的不准确估计进行调整;③中期财务报表的要素,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定义可能与财务报表的要素定义不同;④收益的波动比“独立观”小。
由“合并观”的概念和特点可以看出:按“合并观”编制的中期报告吸收了前两种编制基础的优点,避免了前两种编制基础的缺点。也就是说它既可以避免不同中期收益的非正常波动,使收入和费用得到合理的配比;又可以做到中期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但是,该种编制基础在具体操作中非常复杂,不仅需要在相关准则和制度中对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做出详细规定,而且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
四)我国的选择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规定:在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估计的运用方面采用“独立观”编制基础。主要基于以下理由:第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比较严重,应该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第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尤其是不甚可靠的相关的信息的应用程度不高;第三,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制约了“整体观”的应用,因为“整体观”较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估计;第四,对中期财务报告的外部监管比较弱。
案例:中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案例一 中期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东方公司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表,在20X7年第2季度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双倍余额递减法变为直线法。在提供20X7第2季度的比较会计报表时,此项会计政策变更应视做在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一直采用。因此,该公司提供的需要做调整的比较财务报表有:
(1)20X6年末的资产负债表。(2)20X6年第2季度的利润表
(3)20X61月1日至6月30日的利润表。
(4)20X61月1日至6月30日的利润表。
除此之外,该上市公司还应调整2001年初由于该会计政策变更所导致的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额。
案例二 中期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威远公司系一上市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需要编制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 X 3年1月1日购一台管理用设备,原价1000万,使用年限8年,净残值40万,按直线法提取折旧。20 X 7年1月1日,对该项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及使用状态进行估算,其使用年限6年(可使用年限2年),净残值16万。要求在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中作出处理。
会计处理:
(1)不调整以前各期已提折旧,也不计算累计影响数(2)计算折旧额
已提取折旧:(1000-40)÷84=480万元
年折旧额:(1000-480-16)÷2=252万元
季折旧额:
252÷4=63万元
变更前季折旧额是(1000-40)÷8÷4=30万元
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63(3)第一季度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
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设备,原价1000万,原预计使用年限8年,净残值40万,按直线法提取折旧。由于该设备技术损耗大,技术更新较快,经过对该设备的技术性能及使用状态进行分析,变更其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变更后的使用年限6年(可使用年限2年),净残值16万。此项估计变更使本季净利润减少了22.11万元[(63-30)(1-33%)]。
二、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是()。A.中期会计报表的附注应当以本中期期间为基础编制 B.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进行
C.编制中期会计报表时应当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重要性的判断
D.对于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在中期会计报表中应当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法处理 2.对于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上市公司,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A.提供合并会计报表
B.母公司会计报表
C.同时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
D.提供合并会计报表或母公司会计报表 3.中期财务报告中,()可以适当简化,但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A.利润表
B.资产负债表
C.现金流量表
D.会计报表附注
4.某股份有限公司系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会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下列会计报表中,不需要该公司在其20×7年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是()。
A.20×6年第三季度末资产负债表
B.20×6年第三季度利润表 C.20×6年年初至第三季度末利润表
D.20×6年第三季度现金流量表 5.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中的“中期”,是指()。
A.短于一个月
B.短于一个会计
C.短于半年
D.短于一个季度 6.中期财务报告不应当包括的内容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7.上市公司20×7年第三季度现金流量表反映的现金流量是()。
A.7~9月的现金流量
B.1~6月的现金流量
C.1~9月的现金流量
D.上年7~9月的现金流量
8.对于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上市公司,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A.提供合并会计报表
B.母公司会计报表
C.同时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
D.提供合并会计报表或母公司会计报表 9.甲公司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但无需单独披露第4季度财务报告,假设企业在第4季度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估计作了重大变更,则应当在其()中披露给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金额。
A.会计报表附注
B.财务情况说明书
C.第三季度会计报表附注
D.中期会计报表附注 10.以下项目中可以在月度报告中简化处理的是()。
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A.登记主营业务收入
B.计算产品成本
C.预提资本化利息
D.购置某项资产 11.企业在判断重要性程度时,应当采用的比较基础是()。
A.预计的财务数据
B.中期财务数据
C.预计的中期财务数据
D.上的财务数据 12.下列事项中,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可以不包括的内容是()。
A.存在共同控制关系的关联企业发生变化的情况
B.向所有者分配的每股股利
C.存在重大影响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购买
D.债务性证券的发行情况
13.甲公司为上市公司需要对外提供季度报告,对外提供的2007年第二季度的利润表中,不应当包括的数据是()。
A.2007年4月1日~4月30日
B.2007年4月1日~6月30日 C.2004年1月1日~6月30日
D.2006年1月1日~6月30日
二、多项选择题
1.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编制的内容包括()。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E.会计报表附注
2.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的比较会计报表包括()。
A.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末的资产负债表
B.本中期的利润表 C.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D.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初至可比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E.本中期的现金流量表
3.中期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包括()。
A.中期财务报告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应当与财务报告所采用的原则相一致 B.企业财务报告的频率不应当影响其结果的计量
C.对于季度性取得的收入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 D.对于周期性取得的收入,企业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报表中预计或递延
E.递延会计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中预提或待摊 4.下列有关中期财务报告的表述中,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有()。A.中期会计报表应当采用与会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
B.中期会计报表附注应当以会计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
C.中期会计报表项目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预计的财务数据为基础
D.对于会计内不均匀取得的收入,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不能采用预计方法处理
E.对于会计内不均匀取得的费用,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不能采用预提方法处理 5.下列关于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中期会计计量应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
B.中期报告中应同时提供河北报表和母公司报表
C.中期报表仅是报表项目的节选,不是完整的报表
D.对中期报表项目进行重要性判断应以预计的数据为基础
E.中期报表中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应当与报表相一致 6.我国上市公司编制的半资产负债表中的日期为()。
A.本会计前6个月的最后一天
B.上个会计的最后一天
C.本会计前3个月的最后一天
D.上个会计前6个月的最后一天
E.上个会计前3个月的最后一天
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7.我国上市公司半中期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报告期间为()。
A本会计前6个月
B.上个会计前3个月
C.本会计前3个月
D.上个会计前6个月
E.上年全
8.按有关规定,半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的内容有()。
A.债务性证券的偿还
B.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C.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关系的变化
D.一般或有事项
E.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9.会计政策变更发生在会计内第一季度以外的其他季度,除按规定作相应处理外,在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方面,企业需要披露()。A.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的累积影响数
B.会计政策变更对当变更季度损益的影响数
C.会计政策变更对当年年初至变更季度末损益的影响数
D.会计政策变更对当会计政策变更前各季度损益的影响数
E.会计政策变更对比较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数
10.2007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应当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A.2007年6月30日和200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B.2007年1月1日~6月30日和2006年1月1日~6月30日的利润表
C.2007年4月1日~6月30日和2006年4月1日~6月30日的利润表
D.2007年4月1日~6月30日和2006年4月1日~6月30日的现金流量表
E.2007年1月1日~6月30日和2006年1月1日~6月30日的现金流量表
11.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7年6月30日需要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提供的现金流量表有()。
A.2007年1月1日~6月30日
B.2006年1月1日~6月30日 C.2007年4月1日~6月30日
D.2006年4月1日~6月30日 E.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
12.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在中期财务报告中列报的会计报表项目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B.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预计的财务数据为基础
C.与财务数据相比,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D.在判断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预计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
E.为保证财务数据的正确性,中期会计计量较少依赖于估计
13.某上市公司在2007年第三季度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则该公司在其2007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该披露有关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有()。
A.对2006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影响数
B.对2007年年初至第三季度末净利润影响数 C.对2007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的影响数
D.对2007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影响数 E.对2007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影响数
三、计算及业务处理题
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将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由账面摊余价值改为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甲公司2005年1月20日购入的某项专利权,实际成本为4800万元,预计所以年限为16年,按16年平均摊销,摊销年限与税法一致。2005年末、2006年末预计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200万元、3500万元。
第八章
中期财务报告
要求:计算2007年1月1日~6月30日该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与上年同期的差额,计算改变政策对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数和对2007年半中期税后利润的影响。(假定预计使用年限不变,对无形资产期末计价变更,不调整2005年和2006年已摊销金额)。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D
5.B
6.D
7.C
8.C
9.A
10.C
11.B
12.A
13.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 3.ABD 4.AB 5.ABE 6.AB 7.AD 8.ABCE 9.ABCD 10.ABCE 11.AB 12.ABC 13.ABCDE
三、计算及业务处理题
(1)原摊销额=4800/16/2=150(万元)
(2)改变政策后2007年上半年的摊销额=3500/14/2=125(万元)(3)差额=150-125=25(万元)
(4)对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4800-300-300-3500)×67%=469(万元)(5)对2007年半中期税后利润的影响=25×67%=16.75(万元)
第四篇: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
14.4.2 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
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规范了财务报告的内容及财务报表的编制等事项,为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下面是某企业的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供读者参考。
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了科学、有序地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完整、准确、及时地为公司外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为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人员的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公司本部及所属子公司、分公司编制财务报告时,应遵守本制度。
第2章 财务报告的内容
第3条 财务报告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第4条 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内容
1.按照编制时期分为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2.按照服务对象分为外部会计报表和内部会计报表。
3.按是否反映子公司的情况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
4.向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部门提供的外部会计报表主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第5条 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九项内容。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情况、变更原因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3.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5.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6.企业合并、分立。7.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9.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而需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6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下列情况给予说明。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2.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4.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
5.影响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的主要原因。6.报表调整事项和需要说明的事项。
7.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3章 会计报表的编制
第7条 财务部负责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在编制之前,财务部门人员根据《财务报告编制准备管理制度》布臵、落实编制工作。
第8条 财务部会计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任意取舍。
第9条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报表中需要说明的事项作出真实、完整、清楚的说明。
第10条 财务部会计人员通过人工分析或计算机信息系统检查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重点校验以下项目。
1.会计报表内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
2.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有关数字的衔接关系。3.会计报表与附表之间的平衡及勾稽关系。
第11条 公司发生合并、分立情形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作出恰当的会计判断,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编制相应的财务报告。
第12条 公司终止营业时,按照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进行结账,并编制财务报告;在清算期间,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编制清算期间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4章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第13条 公司对所属子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编制之前,财务部将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范围、方法以及发生变更的情况,并提交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审议。
第14条 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后,对所属编制范围内子公司的会计核算执行如下规定。1.统一执行公司财务部制定的会计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2.对母子公司内部之间业务往来的会计处理严格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的账务处理必须符合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
3.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和统一设定的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格式及有关明细表报送相关资料。
第15条 财务部的会计核算及合并报表执行如下规定。
1.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权益性资本投资时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并以此编制个别会计报表,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提供基础数据。
2.对于设立在境外的子公司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将其折算为人民币并以折算为人民币的会计报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合并会计报表必须按规定编制工作底稿,编制抵销分录后计算合并数据,计入合并会计报表。
第16条 合并会计报表的附注应说明以下事项。
1.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公司名称、业务性质、母公司的持股比例。2.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各公司财务数据的增减变动情况。3.未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各公司。
4.当母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一致时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处理方法。5.其他事项。
第5章 附则
第17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制定,解释权、修改权归财务部。第18条 本制度自总裁审批之日起实施,修改时亦同。
第五篇:财务报告编制制度
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告编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防范不当编制与披露行为可能对财务报告产生的重大影响,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财务报告,是指公司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
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
第三条 本制度重点关注涉及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下列风险:
(一)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二)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未经适当审核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三)财务报告编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能导致结账前未能及时发现会计差错。
(四)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不准确、调整事项或合并调整事项不完整,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五)财务报告披露程序不当,可能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和未按规定及时披露导致损失。
第四条 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
(二)有关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结账等流程应当明确规范。
(三)起草财务报告、校验、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审核批准等流程应当科学严密。
(四)财务报告的报送与披露流程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章 岗位分工与职责安排
第五条 公司应当建立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在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财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和审核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第六条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第七条 公司财会部门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包括:
收集并汇总有关会计信息;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编制、半、季度、月度财务报告等。
第八条 公司内部参与财务报告编制的各单位、各部门应当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编制财务报告所需的信息,并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九条 公司应当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在确保维护举报人员权益的同时,及时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报告财务舞弊或造假行为。
第十条 公司有关人员对授意、指使、强令编制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报告的情形,有权拒绝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第三章 财务报告编制准备及其控制
第十一条 公司财会部门应当制定财务报告编制方案,明确财务报告编制方法、财务报告会计调整政策、披露政策及报告的时间要求等。
财务报告编制方案应当经公司财务部负责人核准后签发至各参与编制部门。半、季度、月度财务报告,可以参照财务报告编制方案。
第十二条 公司应当制定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的判断标准。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将其会计处理方法及时提交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审议。
公司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事项。公司应当将涉及变更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的事项,及时提交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审议。
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前,应当全面进行资产清查、减值测试和核实债务,并将清查、核实结果及其处理方法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报告。
第十三条 公司应当避免出现漏记或多记、提前确认或推迟确认报告期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情形,对交易或事项所属的会计期间实施有效控制。
第十四条 公司必须在会计期末进行结账,不得为赶编财务报表而提前结账,更不得预先编制财务报表后结账。
第十五条 公司应当及时对账,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资产、会计凭证、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公司应当建立规范的账务调节制度和各项财产物资和结算款项的清查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及相应的处理程序,避免发生账证不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形。公司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重大调账事项的标准,明确相应的报批程序。
第四章 财务报告编制及其控制
第十六条 公司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表,不得漏报或者任意进行取舍。第十七条 公司可以通过人工分析或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检查财务报表之间、财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重点对下列项目进行校验:
(一)财务报表内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
(二)财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有关数字的衔接关系。
(三)财务报表与附表之间的平衡及勾稽关系。
第十八条 公司应当真实、完整地在财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说明需要说明的事项。第十九条 公司发生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做出恰当会计判断,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编制相应的财务报告。
财会部门应将会计处理方法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及时提交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审议。第二十条 公司在终止营业和清算期间,应当全面清查资产和核实债务,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
第二十一条 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明确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不得随意调整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
财会部门应将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范围的方法以及发生变更的情况及时提交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审议。
第五章 财务报告的报送与披露及其控制
第二十二条 公司应当明确财务报告报送与披露的程序,确保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方式,向内部相关负责人及其外部使用者及时报送财务报告。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确保所有财务报告使用者同时、同质、公平地获取财务报告信息。
第二十三条 公司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对选聘会计师事务所作出明确的规定,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和程序,报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审议,报股东大会批准。
第二十四条 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和总经理应与负责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就其所出具的初步审计意见进行沟通。沟通的情况及意见应经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和总经理签字确认后,及时提交审计委员会审议。
第二十五条 审计委员会应当审议会计师事务所正式出具的审计报告,评价本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情况,提出下一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意见,审议、评价及选聘意见应及时报送董事会审批。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和完整。
第二十六条 公司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将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并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第二十七条 财务报告编制人员作为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负有保密义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界泄漏会计报告的内容。
第六章 财务报告分析评价
第二十八条 财务分析与评价,是指在公司财务报告期末,由公司财务人员根据财务报告及其它相关资料,采用专门方法对公司报告期内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过程。第二十九条 财务分析评价的岗位分工与职责安排
(一)各分子公司财务部门是财务分析评价的责任部门,由具体主管财务报告编制的会计人员进行评价分析,由部门财务负责人进行审核、修改后,方可上报公司财务部;
(二)各分子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财务分析评价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负责;
(三)公司对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
方法科学、操作简便;分析深入、评价客观;重点突出、内容全面;确保对财务报告分析、评价的信息要真实、及时、规范。
第三十条 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的时间和内容规范
(一)公司的财务分析评价工作,规定在当季财务报表出来之后的次季15天前对上期的资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特定情况下根据公司需要也可不定期进行;
(二)财务分析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对当期各项财务预算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采用比率分析法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进行趋势分析。第三十一条 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一)公司选择以“比率分析法”作为建立基础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主要方法(其它方法为辅)并按各项财务指标的性质和用途分别归属为“短期偿债能力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营运能力比率”等四大类别。
(二)短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一般情况下,短期偿债比率越高,反映本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愈强,债权人权益越有保障,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越小。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通常指流动资产中剔除存货后的净额。
(三)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通常公司使用期初、期末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平均数计算资产负债率。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也称作“资本负债率”)。
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也称作“利息偿付保障倍数”)。
(四)盈利能力比率指标主要包括:销售毛利率、总资产利润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等。
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毛利是销售收入净额与销售成本的差额。
2、总资产利润率=息税前利润额/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所有者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其中: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2。
(五)营运能力比率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当期销售收入净额/当期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其中:当期应收账款净额平均余额=(年初应收账款净额+年末应收账款净额)/2。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0 天/存货周转率。
3、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第三十二条 财务分析评价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制定财务分析计划大纲:主要确定分析的主要内容、范围、目的和要求;
(二)收集财务分析基础资料:主要是指与公司资产经营活动相关预算资料、当期实际财务资料、历史核算资料以及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有关资料等;
(三)定量分析:即先对可以计量的财务成果及其影响因素按照需要从数量上加以测算、衡量和比较,借以确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同时还可从数量上测定影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差异的大小和差异原因;
(四)定性分析:就是对财务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借以说明公司财务预测的准确性、决策方案的科学性、预算计划的合理性、财务状况的安全性等;
(五)撰写分析与评价报告: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以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论结合起来,把个别分析结论综合起来,形成对公司整体财务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结论,并针对财务活动中的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挖掘内部潜力,改善财务状况,提高经营水平。
第七章 评估评价
第三十三条 公司审计部负责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事后评估评价,并向有关领导和审计委员会书面汇报;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审计。
第三十四条 公司证券部应及时传递证券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各项披露要求,以保证公司财务部按规定要求组织编报,降低由于披露不及时、不规范造成的潜在风险。
第三十五条 建立公司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考核体系,加强对有关部门考核,提高财务报告质量,确保按上市公司报告要求规范披露。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修改、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没有规定或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为准。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执行
深圳市A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十月一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