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50问

时间:2019-05-14 21:03: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发展观50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发展观50问》。

第一篇:科学发展观50问

科学发展观50问

1、什么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指的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主题,着眼于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依靠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何时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把这样的发展观称为“科学发展观”。

3、缘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

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首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难的是如何解决日趋扩大的城乡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所以,十六大宣布,我们建立的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可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人都要发展。从宏观上来说,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也是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因此,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中国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革命的发展观、改革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

6、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什么不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毫无疑问,是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讲发展,就要搞清楚什么叫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 怎样发展 这些问题就是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仅仅看作是经济的发展,甚至只是经济的增长。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现在提以人为本是有针对性的,因为一段时间有一些地方存在“为生产而生产”的情况。有的地方在工作中片面追求GDP,把GDP当作评价政绩的惟一指标。有的地方甚至不顾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这就是为GDP而GDP。他们忘记了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7、科学发展观要求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何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8、什么是协调发展?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基本内容是坚持“五个统筹”。

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是什么?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10、科学发展观把什么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发展

1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实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12、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概念是什么? 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

13、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14、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社会角度是什么? 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

15、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对象是什么? 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16、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动力是什么? 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

17、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效果是什么?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18、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那么“三农”是指什么?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20、统筹兼顾的首要内容是什么?

做好“五个统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21、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22、谁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社会管理者,企业经营者,知识阶层。

23、科学发展观把什么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24、什么是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

25、科学发展观的主题、首要内容、中心内容是什么?发展

26、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对象包括哪些领域?

这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

27、什么是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

28、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形成的?

答: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重要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我们要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关于这个重大问题的理论、方针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29、如何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从我们的发展任务来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669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4%;我国人均GDP达1090美元,已进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我国外汇储备去年达到403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到2020年人均GDP达3000美元以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意味着我们仍需几十年的努力,发展任务是相当繁重的。这就迫切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经济发展当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来看。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仍然不够。有六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城乡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二是由于地区资源条件的制约、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地区差距在扩大;三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扩大;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发展,包括文教卫生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五 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六是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30、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率先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切实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第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认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第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各项目标。要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第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继续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人民谋利益。第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31、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那么,可持续发展是何时何地首次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32、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题是什么?人口、资源、环境

33、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三个基本要素?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

3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5、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如何实现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转变?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

3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以生态持续为前提,以经济持续为手段,以社会持续为目标,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3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里约宣言》指出“人类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求,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38、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涵义有哪些? 它的最基本要点是: 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而不应当凭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

39、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什么?

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都应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更为重要。事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最终走向现代化和文明。40、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提出了“七个坚持”分别是什么?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七)坚持以人为本。

4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2、科学发展观提出正确看待GDP。那么,什么是绿色GDP?

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43、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政府官员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4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以人为本。

45、什么是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 缩小,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

47、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

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长途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政治和白狐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

48、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

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49、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内容? 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

50、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具体内容?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写互动。

第二篇:科学发展观50问

科学发展观50问

1、什么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指的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主题,着眼于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依靠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2、何时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4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把这样的发展观称为“科学发展观”。

3、缘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

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首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难的是如何解决日趋扩大的城乡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所以,十六大宣布,我们建立的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可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人都要发展。从宏观上来说,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也是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因此,党中央提出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发展大局和前途的重大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

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中国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革命的发展观、改革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

6、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有什么不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毫无疑问,是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讲发展,就要搞清楚什么叫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 怎样发展 这些问题就是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仅仅看作是经济的发展,甚至只是经济的增长。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强调发展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现在提以人为本是有针对性的,因为一段时间有一些地方存在“为生产而生产”的情况。有的地方在工作中片面追求GDP,把GDP当作评价政绩的惟一指标。有的地方甚至不顾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这就是为GDP而GDP。他们忘记了生产的目的是什么。

7、科学发展观要求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何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8、什么是协调发展?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基本内容是坚持“五个统筹”。

9、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是什么?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10、科学发展观把什么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发展

1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实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12、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概念是什么? 坚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量变扩张及其质变提升相统一的发展

13、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坚持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14、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社会角度是什么? 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共同发展;

15、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对象是什么? 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16、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动力是什么? 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

17、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包括的发展的效果是什么?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18、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那么“三农”是指什么?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19、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什么?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20、统筹兼顾的首要内容是什么?

做好“五个统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21、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22、谁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社会管理者,企业经营者,知识阶层。

23、科学发展观把什么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24、什么是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

25、科学发展观的主题、首要内容、中心内容是什么?发展

26、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对象包括哪些领域?

这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

27、什么是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

28、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形成的?

答: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些重要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我们要进一步回答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关于这个重大问题的理论、方针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29、如何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从我们的发展任务来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669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4%;我国人均GDP达1090美元,已进入世界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我国外汇储备去年达到4033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到2020年人均GDP达3000美元以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意味着我们仍需几十年的努力,发展任务是相当繁重的。这就迫切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经济发展当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来看。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仍然不够。有六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城乡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二是由于地区资源条件的制约、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地区差距在扩大;三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扩大;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经济发展较快,而社会发展,包括文教卫生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五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压力比较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六是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30、各级领导干部如何率先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兼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切实做到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第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深刻认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把积极进取精神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积极而又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第二,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各项目标。要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第三,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继续加强和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人民谋利益。第五,抓紧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的政策和规划。合理调整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制度、机制和法制建设。要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形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31、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那么,可持续发展是何时何地首次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32、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题是什么?人口、资源、环境

33、可持续发展包括哪三个基本要素?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

3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5、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如何实现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转变?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从整体上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规范。

3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以生态持续为前提,以经济持续为手段,以社会持续为目标,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3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里约宣言》指出“人类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求,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38、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涵义有哪些?

它的最基本要点是: 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和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而不应当凭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

39、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什么?

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都应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更为重要。事实说明,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穷。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贫富悬殊,人口猛增和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最终走向现代化和文明。

40、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提出了“七个坚持”分别是什么?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七)坚持以人为本。

4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2、科学发展观提出正确看待GDP。那么,什么是绿色GDP?

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

43、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政府官员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44、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 以人为本。

45、什么是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

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6、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

47、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

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长途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政治和白狐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

48、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

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

49、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内容?

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

50、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具体内容?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写互动。天地人和谐发展,天人合一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三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100问

目 录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为什么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5、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6、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7、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8、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9、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0、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1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12、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13、科学发展观的特点是什么?

14、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

15、“八个统筹”的内涵是什么?

16、什么是以人为本?

17、怎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18、怎样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19、怎样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统筹兼顾的要求是什么?

21、如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23、为什么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位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4、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重从哪几方面作出努力?

25、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2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7、认真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工作的实际,着力在哪几个方面取得实效?

28、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29、什么是社会发展?

30、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31、如何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3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4、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

35、什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36、什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7、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什么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位置?

38、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哪些转变?

39、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40、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有哪些?

41、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42、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原则是什么?

43、我国“三农”问题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4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4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46、建设创新型国家什么是关键,什么是核心,什么是基础?

47、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48、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49、将“又快又好”调整成“又好又快”,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50、“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1、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52、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53、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5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55、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什么?

5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5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是什么?

5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什么?

5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什么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60、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6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6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6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什么?

65、当前国家的惠民政策有哪些?

66、国家关于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67、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要做哪些工作? 68、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69、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70、“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主要范围是哪些? 71、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2、什么是义务教育,其本质是什么? 7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74、国家对发展非公经济有哪些相关政策? 75、民族政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7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何重大意义?

77、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阶段,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78、科学发展观要求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何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

79、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80、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81、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什么?

82、如何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8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84、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8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86、楚雄州的州情特点是什么?

87、楚雄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88、楚雄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89、楚雄州“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十大重点工程是什么?

90、楚雄州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所提出的六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91、楚雄州对外文化形象宣传的口号是什么?

92、建设滇中特色大城市要在“大”和“特”上着力,其中“大”和“特”分别指哪几个方面?

93、州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实现彝州科学发展新跨越要全力打造“五个楚雄”,具体是指什么?

94、建设文化繁荣的楚雄,其目标任务是什么?

95、楚雄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有哪些有利条件? 96、我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实现什么目标和达到什么要求? 97、我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力解决哪10个方面的问题? 98、“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9、“三走进、三破解”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00、“三牢记五争先”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为什么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答: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5、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发展的丰富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6、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7、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8、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9、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答: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靠发展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我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观、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10、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1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 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2、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答: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3、科学发展观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特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

14、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 答:一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15、“八个统筹”的内涵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16、什么是以人为本?

答: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7、怎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答: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18、怎样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答: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9、怎样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答: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统筹兼顾的要求是什么?

答: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21、如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第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第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22、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目标要求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23、为什么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位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4、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重从哪几方面作出努力?

答:第一,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第二,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三,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第五,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第六,进一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25、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2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一面旗、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体要求、明确三个着力点”。高举一面旗,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科学发展;围绕一个总体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明确三个着力点,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27、认真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工作的实际,着力在哪几个方面取得实效?

答:一是更努力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新提高;二是要努力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三是要努力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四是要努力在改进作风上取得新成效。

28、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答:一是正确处理神话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与突出实践特色的关系;二是解决当务之急的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解决长远问题的关系;三是抓住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与保证全体党员全程参加的关系;四是保持总的进度一致与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关系。

29、什么是社会发展?

答: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

30、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31、如何理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要求。

3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34、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 答:自主创新能力。

35、什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答:改革开放。

36、什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7、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什么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位置?

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8、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哪些转变?

答: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9、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0、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有哪些? 答: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41、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答: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42、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原则是什么?

答: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43、我国“三农”问题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答: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

4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二是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六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4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46、建设创新型国家什么是关键,什么是核心,什么是基础? 答: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47、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8、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9、将“又快又好”调整成“又好又快”,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答: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0、“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51、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52、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答: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3、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社会发展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是什么? 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答: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遵循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则。

55、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5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是什么?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要求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5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什么?

答: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什么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答: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60、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哪些因素?

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6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这次全会的主题是研究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4、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65、当前国家的惠民政策有哪些? 答: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实行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66、国家关于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答: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根底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67、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要做哪些工作?

答: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68、什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救济制度。其原则是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广。

69、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形式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调剂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政府组织与农民自愿相结合。

70、“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主要范围是哪些?

答:“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主要包括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目前支农资金没有覆盖的村内水渠(灌溉区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和户外村内环卫设施、植树造林、村容村貌改造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71、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72、什么是义务教育,其本质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其本质是社会公益事业,是免费的教育。

7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明确林业产权,把林地的经营权落实到户、落实到人,确立林农在林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通过林权登记发证,以法律的形式落实林农经营权,确保林农处置权和收益权,真正实现还林、还利于民;三是通过建立健全林业要素市场和服务平台等配套改革,规范林权的依法、有序流转,促进人才、资本、科技等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盘活森林资源,激活林业发展机制,缩短林业经营周期,促进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带动新农村建设。要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措施,逐步实现经营主体明晰化、资源资产化、流转规范化、机制市场化、投入多元化、服务社会化、效益最大化。

74、国家对发展非公经济有哪些相关政策?

答: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75、民族政策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答:(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76、实行民族区域自制制度有何重大意义?

答:第一,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第二,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感情结合起来。

77、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现阶段,它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研究决定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3)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4)负责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选拔、推荐、考核和监督;(5)研究决定政权组织、经济组织、群众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提请解决的重大问题,支持和帮助它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

78、科学发展观要求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何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

答: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八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9、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里约宣言》指出:“人类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求,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80、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答: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各项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所谓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81、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什么?

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82、如何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答:要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要切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政绩观;要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8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是子孙后代和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84、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答:一是总量平衡;二是结构优化;三是资源节约;四是生态良好;五是民生改善。

8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86、楚雄州的州情特点是什么? 答:楚雄州的州情特点可以概括为:人类发祥地、彝族风情园、滇川大通道、绿色经济州。

87、楚雄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楚雄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大改革促进大发展、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创新促进大发展、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大合作促进大发展、大落实促进大发展、大团结促进大发展的发展理念,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不懈地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教、建产业、促和谐,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88、楚雄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楚雄州“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是: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一主题,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持续打好农业、交通和城镇建设三个发展基础,坚持实施科教人才、全方位开放、民族文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集中力量建设烟草产业、天然药业、冶金化工业、绿色食品业和文化旅游业五大产业,努力把楚雄州建设成为经济特色显著、彝族文化荟萃、人与自然和谐、群众生活富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工业重镇、绿色经济强州和彝族文化名州。

89、楚雄州“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十大重点工程是什么?

答:楚雄州在“十一五”期间将通过建立重点项目培育、多元化融资、运作管理三个机制和加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以赴实施好以下十大重点工程:一是农业强基快富建设工程;二是工业强州建设工程;三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四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五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六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七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八是服务业提升工程;九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十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90、楚雄州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所提出的六项重点工作是什么?

答:强农、兴工、扩城、活商、固基、和谐。

91、楚雄州对外文化形象宣传的口号是什么?

答: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

92、建设滇中特色大城市要在“大”和“特”上着力,其中“大”和“特”分别指哪几个方面?

答:建设滇中特色大城市,“大”应当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人口的承载力要强;二是产业支撑能力要强;三是对州外的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要强;四是对州内的推动力、辐射力、带动力要强。“特”应体现在:一是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特色;二是突出适宜人居城市特色;三是突出民族文化城市特色。

93、州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实现彝州科学发展新跨越要全力打造“五个楚雄”,具体是指什么?

答:州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彝州科学发展新跨越,要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楚雄、文化繁荣的楚雄、生态良好的楚雄、活力涌现的楚雄、和谐平安的楚雄。

94、建设文化繁荣的楚雄,其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城乡文明进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层文化设施进一步健全。

95、楚雄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有哪些有利条件? 答: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楚雄州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条件。从外部环境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楚雄州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内部环境看,楚雄州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美誉,具有地处滇中发展核心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交通、电力、电信、文化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发展,以烟草产业为代表的“五大产业”的强势发展,为楚雄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工业基础,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全方位开放正在形成,横向经济联合逐年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较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州情认识得到深化,加快发展的方向明、思路清,思富裕谋发展的信心足、干劲大;干部队伍素质高,敬业精神强。这些有利条件,为楚雄州实现2020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6、我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实现什么目标和达到什么要求? 答:我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实现“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安宁、建设活力楚雄、构建和谐彝州”的目标,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

97、我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着力解决哪10个方面的问题? 答:一是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上有新突破;二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在培强壮大重点产业上有新突破;三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在夯实发展基础上有新突破;四是继续深化改革,在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上有新突破;五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在提高开放合作水平上有新突破;六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上有新突破;七是加大解决民生问题力度,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有新突破;八是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上有新突破;九是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在干事创业上有新突破;十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在树形象、作表率上有新突破。

98、“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主题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指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个人形象一面旗,就是要党性强、作风正、有本事、口碑好,在各方面能担当表率;工作热情一团火,就是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工作始终充满火一样的热情;谋事布局一盘棋,就是要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做到统筹兼顾,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

99、“三走进、三破解”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即“带头走进基层,破解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滞后等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走进企业,破解发展环境不够宽松、发展质量不高等现实困难和问题;走进群众,破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100、“三牢记五争先”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即“牢记发展要务、牢记民生根本、牢记维稳责任,在科学发展上争先、在改革创新上争先、在改善民生上争先、在维护稳定上争先、在转变作风上争先”。

第四篇: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与实质

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把握发展的中心地位。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是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把握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

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表明,经济落后就会非常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如果我们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所以,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把握发展,要尊重规律、讲究效益。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只追求GDP的发展。发展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的新的调整时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目标;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

把握发展,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人民群众对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期待很强烈,需要靠加快发展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如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有相当的数量,一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关系群众生活质量的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等等,都必须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在国际竞争中,我国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所以,必须抓住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国内加快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的发展势头,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理论内核,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丰富深化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观的一切内容都贯穿以人为本的要求,都把以人为本作为逻辑起点。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最根本的区别。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灵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握以人为本的深刻含义。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

“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践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把握什么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平衡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条件。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把握什么是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各个环节的发展要有机衔接,各个阶段各个步骤的发展要良性运行。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辅相成、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增长格局和城乡、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形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与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把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可再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把握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方针。1956年,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就是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他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两条腿走路”、“各业并举”、“综合平衡”等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坚持统筹兼顾的重要方针,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新的要求,如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同时要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要鼓励沿海先发展,同时要统筹两个大局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了统筹兼顾的方针,提出要处理好关系现代化全局的12种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统筹兼顾成为推动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赋予这一重要方针和原则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对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把握统筹兼顾的方法论意义。统筹兼顾,就是要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观点把握发展,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社会系统各个基本要素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运动,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事物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不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发展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尤其要求处理好发展的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问题,既保持速度,又保持稳定,既抓住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如果离开了协调有序、兼顾各方,就是畸形的、片面的发展,甚至会出现停顿和倒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经济社会发展时,不仅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任何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断相适应的过程。只有以普遍联系、统筹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问题,才能不断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人与自然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统筹兼顾,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

把握如何做到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统筹兼顾,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作者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

第五篇:浅谈科学发展观

学院:信科院

班别:09电信2

姓名:邱翠莲

学号:15

浅谈科学发展观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四年的大学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我们可以在这宝贵的四年里,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身为大学生,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科学发展,承担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认识、理解科学发展观,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的十七大在理论创新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的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什么要开展深入科学发展观呢?

一是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统一起来,全面阐明了我们党的发展理念; 二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提到战略地位,并且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理论,把解决“三农”问题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放到了战略的重要位置;

三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到战略地位,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四是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到战略地位,把中国的现代化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一、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主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科学的全面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自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自己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自身的科学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二、要全面地、协调地发展 我们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属于工科类学科,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伟人的进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社会发展观,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内涵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认真学习,反复深思。而且我们湛师也一直推行博雅教育,旨在培养知识广博、品德高尚、个性和谐、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广大的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学院:信科院

班别:09电信2

姓名:邱翠莲

学号:15 会做事、学会改变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与经验,提升学生人格境界。

三、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提高素质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经常保持一颗不耻下问的心,虚心向优秀的老师、师兄师姐和同学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汲取教训,努力改善自己的不足。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全面把握科学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下载科学发展观50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发展观50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发展观

    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方针,是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科学发展观

    科 学 发 展 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

    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营经济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

    科学发展观

    摘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应当以“先行先试”的使命感......

    科学发展观

    十八大学习心得之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会上胡主席做了十八大的报告,听了胡主席的报告我感触颇深,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

    科学发展观(大全)

    牢记党执政的历史经验 我们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在60年的执政实践中,党对执政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须坚持党在......

    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发展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总书记说:“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