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读纳西族“署文化”
我读纳西族“署文化”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纳西人还依然遵循着他们古老的生存智慧:敬畏自然。
“署”,东巴经语“Su",在汉语语境中没有直接的对应词,因此有多种译法。如意译有龙、龙王、孰龙、山神龙王等,音译也有署、苏、术、斯等。现在纳西学者逐渐统一用音译“署”,并把它解释为自然神。“署”有象形文字,写作蛙头、人身、蛇尾形状,这是署类的总名。署与人类有着同父异母的关系。
“署古”,东巴经语“Su gv”。纳西语“署古”之“古”的本义即“曲折”,引申为“往来”、“交通”等意,故我们所说的“祭署仪式”即是人类与龙神相交通的仪式。“祭署”是纳西族东巴教三大祭祀仪式之一,三大祭祀仪式即“祭天”、“祭风”、“祭署”。
下面是一些学者关于“署”崇拜的产生的几种说法:
一、次生图腾说
纳西族学者木春丽认为,纳西族的署神灵是与人有着亲族关系的次生图腾。历史上迁徙到丽江坝的束氏族和尤氏族(今天的和氏族与木氏族)是两个互婚的族群。束氏族的图腾物为蛇,尤氏族的图腾物为蛙。尤氏族统一了束氏族,尤氏族变成部落联盟的酋长,所以取其酋长氏族的图腾物作为署的头,取百姓氏族的图腾物为署的尾,因而产生了以蛙、蛇、人三者相结合的部落联盟共同信仰的蛙头、人身、蛇尾的署神灵。但这种说法仍缺少文献资料的支持,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祭天派生说
在远古时代,纳西先民就有祭署活动,祭天词曰:“男的用三饼红牛的酥油作供品,女的拿三升纯净的麦面作祭物祭献居纳山上的‘署’王,洒奠居纳山上的‘鲁’主。”证明纳西族祭署类龙王的历史久远,且与祭天文化关系密切。故有学者认为祭署是祭天仪式派生出来的,因为祭天也要祭祀自然神。
但我认为“署”神观念的形成与天神观念的形成时间的先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天神完全是抽象的,与农牧业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对人们的生活没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天神观念可能会出现的比较晚。
三、域外传入说
美国学者洛克在《纳西人的“那伽”崇拜和有关仪式》中把纳西族的“署”和古印度的“那伽”译成同一种神灵。署的观念就来自印度教神话中的巨蛇精灵Naga(那伽),那伽是印度先民崇拜的水神,其神性、功能与纳西族的“署”类相同。而古印度文化与苯教文化有渊源关系,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也接受了某些藏族苯教的文化因素,并以它为媒介接受域外文化的。
但署是外来的还是本土的仍然值得商榷,不应否认的是纳西族具备署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四、水神崇拜说
纳西族学者白庚胜继承了洛克的观点,认为署的基本属性为水神,这是因为水对自然万物的存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类对水的存在范围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水神的能力也不断扩大,演化成为代表整个自然界的神灵。
对于水神的观点,我认为“署”的基本属性应为山神。主要依据如下:
(一)根据一些记载。“山神龙王”是“署”的一个意译名称。著名学者李灿霖说:“麽些人所谓的龙王有点像是汉人山神与龙王的合体……”纳西学者方国瑜编撰的《纳西象形文字谱》中第1302条记道:“
山神也,吃素,神话称与人类同父异母。纳西族《神路图》上段中间部分绘着“自然世界”,此地居住着山神,纳西语称之为“署堆”,意为“署”之地。
(二)、水从山出。纳西先民以为雨水积蓄于山间,天降雨水都是山神所为。如东巴经《白蝙蝠的故事》中说:“在最早的时候,人类是由居那若罗神山上搬下来的,鸟是山坳口中飞下来的,水是由高山松坡上流下来的。”
(三)、山与纳西人密不可分。纳西族最有代表性的东巴经《创世纪》,记载了人类从什罗山(即巨那茹罗山)迁徙到英古地(丽江)的经历:“人类迁徙呀,先从什罗山顶走下来,经过什罗山腰,来到什罗山麓。从天底白山脚迁徙,来到天底撒种地……最后来到英古地。”他们最初生活在高山上,后又度过了漫长的翻山越岭迁徙生活的纳西先民与山可谓有着天然的联系,放牧于高山,耕种于坡谷,无论在生活起居、生产劳动等各方而都与深山峡谷结下不解之缘。与山朝夕相处的纳西先民把山看作神灵栖息的处所是合乎情理的。
我认为,长期作为游牧民族的纳西人,山及山神在他们的生产生活及精神生活中极其重要,故山神有可能上升到足以代替整个自然力的主宰地位。
综上所述,纳西族“署”崇拜的产生,是在纳西族先民由游牧生产向农耕社会过渡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署”崇拜的起源与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其具体演变过程,因年代久远,又无历史文献记载,难以从历史上追溯清楚。而东巴利用象形文字写经则始于十一世纪,故东巴祭“署”所反映的应是十一世纪之前纳西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在此基础上,东巴又容纳、消化、吸收了域外文化,进而融合创造了独特的“署”崇拜。本人所说的山神崇拜演变说,我觉得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参考资料:
《纳西族简史》,《纳西族简史》编写组,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东巴教与纳西文化》,木仕华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神灵世界的余韵》,田松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二篇:纳西族文化
纳西族婚俗 纳西族婚俗
在我国的西南部的云南省,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丽江。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纳西族。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及。蒗县的永宁区、德 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西藏的茫康县也有分布。根据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纳西族人口数为 308839.根使用纳西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交往较多,群众多能使用汉语文。纳西族曾在古代有过表意的 象形文字,称东巴文;另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称为哥巴文。但都未在群众中推广使用,只是记载了古代的许多诗歌、传说、故事和宗教经典。1957 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的拼音方案。根据史书记载,纳西族的先民与汉代称“牦牛夷”,晋代称“摩沙夷”,唐代称“磨些蛮”的 部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些不同的称谓,当是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同一族称。公元 3 世纪 初,越膂郡定作县(今四川盐源)已有“摩沙夷”居住。8 世纪末叶,在今丽江金沙江流域和 盐源雅砻江流域也有“磨些蛮”的分布。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雅砻江以东的纳西族先民 逐渐向西南迁徙; 盐源以西金沙江流域一带的磨些族亦逐渐聚集于丽江地区并繁荣起来。定 作地区的磨些部落,在唐代曾有一部分渡过金沙江,向南进入洱海东部今宾川一带建立了“越 析诏”,亦称“磨些诏”,为当时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唐代吐蕃势力兴起,向东向南扩展。唐 朝为了防御吐蕃,扶持六诏中的蒙舍诏统一其他五诏,建立南诏政权,成为一个强大的地方 势力来牵制吐蕃。今丽江、永宁一带成为南诏、吐蕃角逐之地,先后为吐蕃、南诏所统治。公元 1253 年,蒙古征大理,由丽江东境渡江,木氏祖先麦良迎降,被授为茶罕章(丽江)管民官。1276 年置丽江路,设军民总管府,麦良子孙世袭总管。丽江路隶云南行省,属呈 朝中央的一级地方政权。明初,纳西族首领木得被授为世袭丽江府土官知府,统治纳西族和 附近各族人民。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丽江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世袭丽江土知府改为 流官知府,木氏由世袭土知府改为土通判。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 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 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 3-5 天,届 时男、女双方都要
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 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坚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抢婚来实 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
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议的女 方父母。纳西人的殉情风俗。说它神奇,那是因为其殉情人数之多,殉情成风,是中国乃 至世界众多民族中所罕见的。当男女青年因为种种原因相互爱恋而不能走到一起时,就会相约一起去情死(殉情)。情侣决定殉情后,有的会把自己的决定告诉自己最好 的朋友,向他们诀别。而朋友要恪守古规,为密友守口如瓶,决不外泄。个别的殉情 女子还会把这一决定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母亲也同样会保守秘密。大多数殉情者会选 择在高山上险峻难达、草木茂盛的地方自缢而死。纳西族是一个爱情自由的民族。殉情之风盛行始于明清之际,究其原因有三:首 先,明清时期,汉族文化对云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增大,特别是清朝“改土归流”之后 强行引进的汉族恋爱婚姻形态与纳西族传统的恋爱婚姻形态相冲突;其次,东巴教的 介入对此风盛行有很大推动,据说在每次大祭风仪式(祭殉情而死的情死鬼的仪式)之后都会有情侣相约殉情;再次,与纳西人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纳西族的叙事长诗 《鲁般鲁饶》记载的是一对纳西青年殉情的故事,与汉族的《孔雀东南飞》可以说有 异曲同工之妙,但纳西族却没有受汉族儒家文化三纲五常等的束缚,因;而殉情之风 尤为突出。同时,长诗《玉龙第三国》也为殉情者构建了一个心灵上了的理想家园,这也是殉情者选择在高山上险峻难达、草木茂盛之地殉情的原因,他们认为那里就是 “雾都游翠郭”(玉龙第三国)的所在。此外,东巴教认为殉情者都是受“风鬼”的 诱惑而选择殉情的道路,因而也把殉情的原因由人的主观因素转到了人无可奈何的客 观因素(神鬼因素)。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由于对婚姻自由的认可和国家支持,殉情之风已逐渐绝迹,可谓还了纳西族人民的本来风貌。但是,不可遗忘的,是那一段由一个个爱情婚姻悲 剧组成的悲惨壮烈的纳西历史。如果你到了丽江来旅游,那你可千万不要错过纳西族的婚礼呦!走婚是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纳西族的摩梭人的婚姻形式
。这种婚姻也叫“阿夏”婚,因为他们 管“走婚”的另一方叫“阿夏”。不举行婚礼也不办证 他们确实是女子的地位较高,在家里老祖母的地位是最高的!女(男)子长到 13 岁就由她 的老祖母为她举行“成人仪式”之后就可以“走婚”了。他们的“走婚”是男子到与他相爱 女子的房间过夜,但是一大早就要离开了。摩梭人一生可以走好几次婚,但必须都是与现在 的结束了才可以开始下一个。如果女方有孩子了,生下后男方没有抚养的义务,是养在女方 家里.走婚是“母系”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 径,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那种婚俗都 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在女方家举行这个
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这个礼仪是由男方家请一证人 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当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他(她)们的母亲及舅舅们也了解和默认后才举行,男方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 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你 的心上人“阿夏”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男方会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亲手织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女方家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 钱物。他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当 证人向“阿夏”有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又可俭朴、又省事,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现在来讲“阿 注”定居婚。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或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 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方家居住的,但后两者并不多见,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这种定居婚为“阿注”定居婚。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也是一片忙碌,布置沿房堂屋,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 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 在此”四字。以阻白虎。新床由媒人和新郎佼母安置,并请一祖父母、父母健在的小 男孩当晚陪新郎睡在新床上压床。第二天,新郎由媒人、亲
友等陪同,前去女方家接亲,并备一空轿或马匹,在归 来时让新娘乘、骑,同时带去酒席两桌和其他部份礼品。到达女方有门口时,接亲的 队伍高奏喜乐,连奏三次后,女方的大门敞开,接亲者才得以进入,随后受到热情的 接待。一般在午时前后,男方接亲的女伴把新娘抱入轿中。这时,新娘使劲挣扎,一 副不愿去的样子。经安慰和劝说,才告别父母和亲友,由舅舅、叔叔、妹妹等陪同乘 轿或骑马上路。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可男方家的门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人们在门口讥唱纳 西调子,让男方家开门,金驼子来不来?银驼子来不来?女方家的人在门外唱道:“ 金驼子来了,银驼子来了,快快开门。”一番对唱后,大门开了,新娘新郎要双双从 红纸糊的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入大门。这时,东巴要念经,同时在新娘的脑门上点 几滴酥油或泼点清水,表示新娘已是男方家的人了。新娘进屋后,要送公婆各一双鞋。这时,送亲者故意把新娘送给新郎的鞋丢到新 床底下的深处,让新郎弯腰将芏捡出穿上,这种习俗称为换脚鞋。接着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拜堂时,新 娘手握盐巴,新郎手持一个茶水罐。拜毕,新娘要象征性地看一下陪嫁的红柜,锁上 后把钥匙随便在红柜一丢,孩子们顿时争抢起来,因为夜班抢到角匙,谁就可以向新 娘赎喜糖。
傍晚晚时分,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由几个孩子陪同共进 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可以欢聚在一起 跳纳西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充满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这一 天,女方家也同时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第二天,婆婆要亲自端来并喂新媳妇一碗莲子粥,一碗面条,以示对新娘的关心。这一天,还要举行认亲仪式,即把男主家族中的人全部请来,按长幼顺序,让新娘一 拜见。长辈们也向新娘致以祝福,并送新娘见面礼物。第三天为回门。新郎新娘要带礼物回到女方家。一一拜见女方的父母、舅舅、叔 叔、伯伯等长辈,并同他们共同进餐。按习俗,不管路途多远,新婚夫妇要当天返回 男方家。第四天,新娘由小姑等陪同,上街买鱼、葱和松明等东西,分别表未鱼水之情、照亮前程和孩子聪明等含义。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送喜神的仪式。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族。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 现……
第三篇:纳西族文化
纳西族婚俗
在我国的西南部的云南省,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丽江。在这里居住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纳西族。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及。蒗县的永宁区、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西藏的茫康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纳西族人口数为308839.根使用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交往较多,群众多能使用汉语文。纳西族曾在古代有过表意的象形文字,称东巴文;另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称为哥巴文。但都未在群众中推广使用,只是记载了古代的许多诗歌、传说、故事和宗教经典。1957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方案。
根据史书记载,纳西族的先民与汉代称“牦牛夷”,晋代称“摩沙夷”,唐代称“磨些蛮”的部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这些不同的称谓,当是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同一族称。公元3世纪初,越膂郡定作县(今四川盐源)已有“摩沙夷”居住。8世纪末叶,在今丽江金沙江流域和盐源雅砻江流域也有“磨些蛮”的分布。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雅砻江以东的纳西族先民逐渐向西南迁徙;盐源以西金沙江流域一带的磨些族亦逐渐聚集于丽江地区并繁荣起来。定作地区的磨些部落,在唐代曾有一部分渡过金沙江,向南进入洱海东部今宾川一带建立了“越析诏”,亦称“磨些诏”,为当时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唐代吐蕃势力兴起,向东向南扩展。唐朝为了防御吐蕃,扶持六诏中的蒙舍诏统一其他五诏,建立南诏政权,成为一个强大的地方势力来牵制吐蕃。今丽江、永宁一带成为南诏、吐蕃角逐之地,先后为吐蕃、南诏所统治。公元1253年,蒙古征大理,由丽江东境渡江,木氏祖先麦良迎降,被授为茶罕章(丽江)管民官。1276年置丽江路,设军民总管府,麦良子孙世袭总管。丽江路隶云南行省,属呈朝中央的一级地方政权。明初,纳西族首领木得被授为世袭丽江府土官知府,统治纳西族和附近各族人民。清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年),丽江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世袭丽江土知府改为流官知府,木氏由世袭土知府改为土通判。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坚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
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议的女方父母。
纳西人的殉情风俗。说它神奇,那是因为其殉情人数之多,殉情成风,是中国乃至世界众多民族中所罕见的。当男女青年因为种种原因相互爱恋而不能走到一起时,就会相约一起去情死(殉情)。情侣决定殉情后,有的会把自己的决定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向他们诀别。而朋友要恪守古规,为密友守口如瓶,决不外泄。个别的殉情女子还会把这一决定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母亲也同样会保守秘密。大多数殉情者会选择在高山上险峻难达、草木茂盛的地方自缢而死。
纳西族是一个爱情自由的民族。殉情之风盛行始于明清之际,究其原因有三:首先,明清时期,汉族文化对云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增大,特别是清朝“改土归流”之后强行引进的汉族恋爱婚姻形态与纳西族传统的恋爱婚姻形态相冲突;其次,东巴教的介入对此风盛行有很大推动,据说在每次大祭风仪式(祭殉情而死的情死鬼的仪式)之后都会有情侣相约殉情;再次,与纳西人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纳西族的叙事长诗《鲁般鲁饶》记载的是一对纳西青年殉情的故事,与汉族的《孔雀东南飞》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纳西族却没有受汉族儒家文化三纲五常等的束缚,因;而殉情之风尤为突出。同时,长诗《玉龙第三国》也为殉情者构建了一个心灵上了的理想家园,这也是殉情者选择在高山上险峻难达、草木茂盛之地殉情的原因,他们认为那里就是“雾都游翠郭”(玉龙第三国)的所在。此外,东巴教认为殉情者都是受“风鬼”的诱惑而选择殉情的道路,因而也把殉情的原因由人的主观因素转到了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因素(神鬼因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对婚姻自由的认可和国家支持,殉情之风已逐渐绝迹,可谓还了纳西族人民的本来风貌。但是,不可遗忘的,是那一段由一个个爱情婚姻悲剧组成的悲惨壮烈的纳西历史。
如果你到了丽江来旅游,那你可千万不要错过纳西族的婚礼呦!
走婚是云南当地少数民族纳西族的摩梭人的婚姻形式。这种婚姻也叫“阿夏”婚,因为他们管“走婚”的另一方叫“阿夏”。不举行婚礼也不办证
他们确实是女子的地位较高,在家里老祖母的地位是最高的!女(男)子长到13 岁就由她的老祖母为她举行“成人仪式”之后就可以“走婚”了。他们的“走婚”是男子到与他相爱女子的房间过夜,但是一大早就要离开了。摩梭人一生可以走好几次婚,但必须都是与现在的结束了才可以开始下一个。如果女方有孩子了,生下后男方没有抚养的义务,是养在女方家里.走婚是“母系”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径,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那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在女方家举行这个
仪式,时间一般在半晚,不请客、不送礼,朋友们也不参加。这个礼仪是由男方家请一证人把求婚者领到女方家,当然是男女青年早已有了感情了,不存在媒妁之言,母舅之命。他(她)们的母亲及舅舅们也了解和默认后才举行,男方家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把带来的礼品按规矩放在火塘上方锅桩的平台上及经堂里的神台上,向祖宗行礼,向锅桩行礼,再向长辈及妈妈、舅舅、姐姐行礼,然后接受长辈们及姐妹们的祝福。送去的礼品按尊长、老少各有一份。你的心上人“阿夏”必须按摩梭人装饰,从头到脚精心打扮。
男方会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亲手织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女方家决不会向男方家摊派钱物。他们认为男女相爱是平等的,比什么都重要,感情是摩梭人“走婚”的重要因素。当证人向“阿夏”有母亲、舅舅们交待完后,从此男女双方就公开化了,“阿夏走婚”不请客,不操办,这种古老的风俗又可俭朴、又省事,整个仪式一个小时即可完成。现在来讲“阿注”定居婚。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或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方家居住的,但后两者并不多见,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这种定居婚为“阿注”定居婚。
结婚前一天,新郎家也是一片忙碌,布置沿房堂屋,扎搭彩棚,到处张灯结彩,写贴婚联等,同时要杀猪宰羊,挂一红纸或纸绸裹扎的筛子,上插三枝柳箭,并写“麟麟在此”四字。以阻白虎。新床由媒人和新郎佼母安置,并请一祖父母、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当晚陪新郎睡在新床上压床。
第二天,新郎由媒人、亲友等陪同,前去女方家接亲,并备一空轿或马匹,在归来时让新娘乘、骑,同时带去酒席两桌和其他部份礼品。到达女方有门口时,接亲的队伍高奏喜乐,连奏三次后,女方的大门敞开,接亲者才得以进入,随后受到热情的接待。一般在午时前后,男方接亲的女伴把新娘抱入轿中。这时,新娘使劲挣扎,一副不愿去的样子。经安慰和劝说,才告别父母和亲友,由舅舅、叔叔、妹妹等陪同乘轿或骑马上路。
新娘来到男方家门口,可男方家的门是关闭的。这时,送亲的人们在门口讥唱纳西调子,让男方家开门,金驼子来不来?银驼子来不来?女方家的人在门外唱道:“金驼子来了,银驼子来了,快快开门。”一番对唱后,大门开了,新娘新郎要双双从红纸糊的马鞍上跨过去,才能进入大门。这时,东巴要念经,同时在新娘的脑门上点几滴酥油或泼点清水,表示新娘已是男方家的人了。
新娘进屋后,要送公婆各一双鞋。这时,送亲者故意把新娘送给新郎的鞋丢到新床底下的深处,让新郎弯腰将芏捡出穿上,这种习俗称为换脚鞋。接着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祖先和公婆,再拜见家族中的长辈,接着夫妻互拜。拜堂时,新娘手握盐巴,新郎手持一个茶水罐。拜毕,新娘要象征性地看一下陪嫁的红柜,锁上后把钥匙随便在红柜一丢,孩子们顿时争抢起来,因为夜班抢到角匙,谁就可以向新娘赎喜糖。
傍晚晚时分,在新房里摆上由女方家带来的酒席,新娘新郎由几个孩子陪同共进晚餐,其余宾客则由男方家盛情宴请。晚上,青年男女可以去闹房,可以欢聚在一起跳纳西舞,纳西东巴们则一刻不停地唱(结婚调),充满了热烈、欢腾的气氛。这一天,女方家也同时宴请亲友,请东巴唱(嫁女调)。
第二天,婆婆要亲自端来并喂新媳妇一碗莲子粥,一碗面条,以示对新娘的关心。这一天,还要举行认亲仪式,即把男主家族中的人全部请来,按长幼顺序,让新娘一拜见。长辈们也向新娘致以祝福,并送新娘见面礼物。
第三天为回门。新郎新娘要带礼物回到女方家。一一拜见女方的父母、舅舅、叔叔、伯伯等长辈,并同他们共同进餐。按习俗,不管路途多远,新婚夫妇要当天返回男方家。
第四天,新娘由小姑等陪同,上街买鱼、葱和松明等东西,分别表未鱼水之情、照亮前程和孩子聪明等含义。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送喜神的仪式。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族。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第四篇:关于纳西族丧葬文化的资料
纳西族的丧葬习俗
丽江纳西族的丧葬,是由火葬逐渐改变为土葬的,它在很多方面保存着民族特点。人将死时,至亲们围优在病者身旁守护。把米(男丸枚,女七粒),茶叶和碎银少许,用红纸包好,放人奄奄一息的病人口中,并诸东巴或族中长者诵开 路经,指引死者灵魂前往祖先住地。人一断气,全家即嚎陶大哭,派人向亲友报丧,孝子需执香和几枚铜钱到河边 “买水”,然后洗尸(男用九碗,女用七碗)。洗毕,把尸体全身涂上酥油,涣上干净衣服,在耳、鼻、眼角、嘴里塞些棉花,停在堂屋正中的板床上,头朝外,脚朝里,尸身上盏白布单,中压一段土坯,脸上盖一张阴阳白纸,敞开格扇门,床前方桌上。摆着插有十字交叉筷子的一碗夹生米饭,及茶、酒、内,蛋等祭品。点灯烧香,举行祭奠,死者的家属披麻(孝子)威孝,跪在死者两旁守灵,每逢近亲来祭奠,都必须以哭泣示哀。按习惯。人死后的当晚或次日晚需人棺。人棺时间、依属相生辰而定,盖棺时,与死者属相相同者要回避。
办丧事择吉日举行,一般有“悬白”“开吊”.“出殡安葬” 等程序。大多数人家只办二至三天,人们依照死人不能见天的习俗,在天井中搭天棚,地上铺松毛及扎有松枝的“柱坊”。请本族中能干的长者负责情挥司库、司厨、司礼仪、司水火等从事人员操办丧事。纳两族认为办丧事是人生第二件大事,所以,即使是卖大牲畜,借帐或典卖田地,也要杀鸡宰猪来招待二、三十桌亲友,耗费很大。
办丧的第一天是“悬白”。当天清晨,夹家大门前竖立一根几丈高的木杆,在东巴或道士念经和吹鼓手们的哀乐声中,由孝子把买来的“白”(由麻线接连忖圈,外贴彩花纸花。画,呈圆桶形、有垂穗,中间还有白纸同心,良者有十二节)升于杆顶,让其随风飘荡,表示死者升人乐土。当晚举行“燃灯”仪式,即由死者的子女在两三个铜盘内,放油及几排棉蕊,跪拜后在灵前点燃,哭泣致哀,为死者照亮通往光祖住地的路程。之后,村邻亲友们围绕火堆,跳唱“哦仁仁”等哀歌。
“开吊”于“悬白”次日举行,是开夹中最隆重的仪式。凌晨有“鸡鸣祭”,就是在五更时分,备办粥品、糕点,烘干灵前,由孝女或近亲中善于哭灵的妇女主祭。哭灵者要以丰宫的想象力、比喻和生动的语言,来哭数死者生前为人的好品德、勤俭持家和抚育子女的亨劳,待人接物的豁达;夸张祭品的丰盛,孝子孝女们的虏诚;表示亲友们的悲哀和怀念,等等,届时,常有许多妇女边劝边听。早餐后,悼唁的亲友陆续削来,东巴或道士整装,在灵旁佳上神佛舢象,执法杖,摇铃合铰,敲木鱼,吹鼓手奏哀乐,放鞭炮。孝子披麻戴孝,穿草鞋,手扶哭夹杖,肩扛 “魂帷”,跪在灵前,孝女接其后,用鸡、猪。或猪头)和羊等为牺牲,在祭司的号令下进行三次拜条。之后,孝子孝女退跪灵枢两旁,让亲友们祭奠。同时发放孝布,如死者是男性,同族近亲戴孝的多,死者为女性,则女方亲友戴孝的多。夫妻之间亦有互相戴孝的习惯。
“出殡”,多数人家在开吊后立即举行(如办丧事三天,则 在次日出殡)。当天一早,先派人去墓地挖穴,并把为死者准备 的碗、盘。筷子、木勺等,放到去墓地途中的第一个岔路口。出 殡前,孝子孝女需再次叩头向灵枢告别,接着撤去祭桌,另换一张 长凳,把盛着净水及数枚铜钱的碗放在上面。东巴边念送魂开路 经。边用法刀把碗砍碎(人们称为死者上路顺利的买路钱),再 把降下来的“白”放在棺上,在哀乐和哭泣声中,由八人抬棺起 灵,从跪在院子里的孝子孝女头上越过。之后,东巴和吹鼓手奏 乐开道,由一个男人在前撒纸钱引寻出门。按习俗,孝子和孝女还 需在大门外,及第一个岔路口处,反向跪下接送两次,让灵枢从 头上越过;到第一个岔路口后,孝女与送灵亲友哭拜后返回。孝 子则扛“魂幡”引灵枢到墓地。到时,孝子用后在襟兜上从槽头 转一圈撇土,井行叩拜礼,请任场者掩埋,埋时还要说一锄金,二锄银,三锄子孙兴旺的吉利话。回家进餐时,孝子孝女们向亲 友叩头致谢。
次日,家人及近亲带者祭品到坟上祭奠复丧,添加坟土,烧 掉魂幡等杂物。
丽江纳西族人死后,喜做“七”事。中年人做“五七”,老 年人做“七七”。“四七”照例由嫁出的女儿主办,一切费用由 她们负担,以尽养育之情。做“七”事,都是在家里立牌位进行,早迎晚送。
“白日”,死肴家属及近亲上坟扫墓,烧毁孝子戴的麻布帽 子和披巾。此后,孝子可以理发:穿孝衣的人可以缝边钉扣子,一般亲属可以去孝。
人死满周年时做“年斋”。三年孝满时,需请和尚,喇嘛或东巴念经超度,宴请数桌亲友,粘贴服孝期满的红对联,并到坟 上烧毁孝服,或染色后再穿。此后,死者与其他祖先一起供奉,不再举行单独的纪念活动.丽江纳西族对妇女产期死亡和非命死者,一律在野外火化,其骨灰不能葬在祖先的墓地上.纳西族的丧葬
纳西族的丧葬,有火葬和土葬。火葬是纳西族的古***俗,沪沽湖至今仍实行火葬。丽江坝区囚受汉族影响,从清代中叶开始,由火葬逐渐改为土葬,至本世纪中叶前,已是土葬为主。
沪沽湖地区
沪沽湖地区的火葬,深受达巴教和喇嘛教的影响,如永宁摩梭 人死后,立叩向亲邻报决,亲邻前来帮助洗尸。洗尸的水,男用九碗,女用七腕,到哪儿去打水和谁去打水,由达巴占卜决定。洗尸毕,将少许碎银、某叶和酥油放人死人口中,并在耳、鼻等处涂点酥油。接着用麻布带子把死者捆成蹲坐式,即下脸曲折,膝盖与脚趾并扰,两手在胸前交叉(女子右手在前,男子左手在前),将其装在麻布或白布袋内,放人正房后室早已挖好的土穴中,面向大门,上盖铁锅或木板,再封一层土,封土时,由儿子或外甥动第一锄土(开封时亦如是),其他人再动手盖土。停尸期间,在它前面放一小桌,点灯,供上茶、酒、肉、饭、干果等祭品,并请喇嘛念经超度,亲友们带着祭品相继吊唁,还要送一些粮食和肉给丧家。停尸时间的长短由喇嘛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四十九天。烧尸的前一天,请达巴念经,为死者的灵魂开路。同时,将尸体从穴中取出,放入直立的方形木棺内,出殡时.由一人牵驮着死者生前一些用具的马在前引路,四人拾棺跟随、于天亮前送到火化场;到场后,由七、八个喇嘛面向东方盘坐踊经,举行告别仪式,然后将尸体从棺内抬出,放在柴来上点火焚烧。喇嘛们边念经,边由一人向火堆淋浇酥油助燃。烧毕,由两个男于捡些从脚到头的遗骨,装到麻布小口袋中带回家,其余骨欠埋在僻静地方,骨灰袋放在院中摆祭品的方桌旁,由达巴主持再祭,念诵有几十个地名的送魂开路经,把死者灵魂送到祖先居住的地方。死者如无固定配偶,在祭奠中需用一只异性鸡(男用母鸡、女用公鸣)来祭祀,表示死者有伴侣相陪。祭毕,由两个男子带着骨灰袋,达巴陪同,送到本家族坟地中各家固定的地方。放骨灰袋时,要抽掉袋底的线,让尸骨触土,让灵魂活动“自由”,并在袋的周围砌一圈石头。最后,两人故意高声叫喊:“我上打水!”“我去找柴”等等,借故一溜烟跑开。据说不如此,死者的灵魂就会缠身。
第五篇:独特的纳西族文化论文
论丽江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
这次的云南之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意外的收获,很多的收获是我没有想到的,经过这次考察,我了解了很多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也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文化氛围,尤其是丽江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设计匠心独运,富有神奇色彩的东巴文化,这些都深深的吸引着我。有一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烁,为什么丽江的具有这样独特的纳西族风情和文化呢?这就需要从下面这几个方面啊分析,得出这个结论。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她是云南省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这里美绝人寰的自然景观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丽江古城,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独特而丰富的纳西族东巴文化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一座“无围之城”,以坦荡的胸怀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向外延伸,并与如网的小巷相连接,宛若一座巨大的迷宫。街道全用石头铺成,由于长年累月的踩踏和风雨洗涤,被磨得十分光滑。刮风不起尘沙,雨天没有泥泞。源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河水,到了城头双石桥后,分数股穿街过巷、环城流淌。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院中有奇花。
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术楞房,以术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
古城建筑——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
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丽江古城建筑)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丽江纳西族服饰)
纳西族服饰
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过膝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宁蒗、永宁、盐源、木里地区的男子,上穿短衫,下着长裤,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长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头巾,戴金、银、玉、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并喜欢束“羊皮带”或“围腰带”。每逢节日,纳西族妇女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一字排列的“七星”。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又非常实用。纳西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肩挑,多是用背驮,因此披肩又可当垫肩使用。
(丽江纳西族服饰)
东巴文化——源远流长 丽江是古纳西王国的心脏,东巴文化指的便是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东巴文——“活着的象形文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我国云南省丽江的纳西族就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
丽江东巴文化学者兰伟:“东巴文化包括图画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还有东巴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还有东巴的各种道场就是祭祀活动,这部分也包含有民族心理素质的很多内涵在里头,所谓东巴文化就是指的这么一个文化体系。”
东巴文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有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由于东巴才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为东巴文。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据不完全统计,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700多个,它集书画于一体,线条流畅,笔法简练,色彩鲜艳,而且目前很多东巴仍然在使用这些文字。
丽江东巴文化学者兰伟:“东巴文字,由于人类造字尊重意识,或者叫做仿造,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文字无非就是记录语言的一种工具。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了,开始的时候就是有图画,现在我们的东巴文里面有很多的图画字,一幅图画就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约定俗成固定的一个内容,大家一看这个画就知道它是指什么事情。
东巴纸——原始而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的书写载体 东巴纸手工作坊 “东巴纸”即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东巴纸并不是现代人所了解的一般具有现代色彩的纸张,而是原始而古老的纳西东巴象形文字的书写载体。“东巴纸”是纯手工工艺制品,所使用的工具古老简单,却工艺复杂,其神秘的制作工艺,全靠先人代代相传沿袭下来,承传到现在已有十四年的历史。
东巴纸“色泽呈象牙色,防虫蛀,清香味,吸墨性强,不易变色,保存年代越久,其古香之色越醇厚。”东巴纸“对人体有镇惊安神之作用。
”东巴纸“历尽沧桑变迁,其制作工艺几乎失传。1991年在云南社科院东巴文化研究所的鼓励和支持下,现代纳西汉子和圣文将这濒临失传的”东巴纸“手工制作工艺拯救传承了下来,成了”最后的东巴造纸传人“,并于1991年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以满足东巴文化的发掘、研究和旅游产品对”东巴纸“的需求。
”东巴纸“的重新生产,曾在《文汇报》、《工商时报》、《民族团结》、《良友》、《中国三峡报》等刊物上报道过。也曾在电视纪录片《纳西探秘》和专题片《最后的东巴造纸传人》播放过。1991年,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上展出样品,引起书画界京、沪客商的极大关注,曾有人出价数十万元要求购买该工艺技术。美国休斯顿的美籍华人张女士看到有关报道后,损赠资金支持此项目。现在的东巴纸在传统经书专用低的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纸、高档名片纸,压花书鉴、土纸压草封香笺、活页藏经纸等新品种,被东巴文化研究人员和外宾视为珍品收藏。
东巴拉走廊和”东巴纸“手工作坊将给渴望获得”东巴纸"及东巴纸书画艺术珍品的各界人士得到满足。
在世界民族中,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又倍受关注的民族之—。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也是云南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旅游和商业对纳西族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要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古代文化实在是很难。”但这是纳西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文化,去传承这种文化。让我们永远记住:“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