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修随笔《逆行的活鱼》
逆行的活鱼,茅塞顿开
我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真是知之甚少,所以从第一天开始工作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正如鱼儿逆水前行享受生命的快乐一样幸福。三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分水岭,通过前两年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认字、读文的基本能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课标》,作为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方面应具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依据这个要求我每课的教学设计都有通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方法局限性较大,一旦没有了填空,让学生自己说,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说个大概,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读完毕老师和辛老师的课堂实录,真是令我茅塞顿开!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主要教给孩子们的方法是“是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和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以前只知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我又明白了原来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一个训练点。瞧,我懂得是多么的少啊。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然而,在课程教材改革实施研究型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授者的身份正在发生淡化,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从讲师变为导师,从教育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在这种情况下,再有一桶水去应付学生,显然是不够了。
如果我再以这两种方法引导孩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那就犹如死水一汪,没有生机和活力,更谈不上掀起什么波澜喽。我还怎么能从语文教学中找寻幸福体验存在的价值呢?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点,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到了四年级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毕老师的“画人物关系图,把握文章内容”和辛老师的“捕捉角色、串联画面”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为我的课堂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两位老师的方法都好,既能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能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提升我在学生心中的威信,真是一举三得呀!这也正是我一放假就渴望研修的原因。
第三个专题的学习目标是:使语文课实现两个转变:教学设计从深挖课文的人文内涵转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课堂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主体。通过对计划、备课、课例、观课的学习,从理论到实践让新的理念很容易就走进了普通教师的课堂,也吹走了蒙住眼睛的迷雾,让我茅塞顿开,柳暗花明。
“所有奋斗的人,经历大抵相同——汗水在白天流淌,泪水在晚上闪光。”我渴望这种境界
第二篇:研修随笔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年轻孩提时代,我就梦想能成为一名教师。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是多么的令人激动。而今已工作十余载,几多感慨,几多思索。一直不明白,人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终于醒悟了,人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生活,学习做人,学习很多很多。教师这个职业尤其如此,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淘汰,才能用长流水来教育那群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我喜欢这句话: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永远年轻!青春就是疯狂的奔跑,恰巧初秋的一场雷雨,给我带来了一丝清凉,带来了奔跑的方向,带来了期待已久的远程研修。经过这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感想颇多。
1、付出的是辛苦,收获的是快乐。
老师们习惯了每日研修生活,早上看视频、学案例、写评论,下午谈感受、写随笔、看文稿,晚上整理笔记、总结反思。在学校,边向同事请教,边及时写下自己的评论感言;在家中,边学习边找人帮忙查找资料……好多同事电脑操作不太熟练,键盘打字“一指禅”,各个环节,不知道如何一步步开展,而且有的眼神又花,几乎看不清屏幕。这几天从早忙到晚,连口水也没空喝。特别是研修第一天,老师们初次接触,又要求下午3点半之前完成,时间紧、任务多。年轻教师虽然计算机水平高,但是不知从何下手,老教师又看不懂,需要我一遍遍的示范讲解,嗓子都哑了;坐在电脑前太久了,脖子痛了,腰酸了,眼睛流泪了,但仍坚持着。尽管一天下来很累,但心情却似初秋雨后的蓝天,湛蓝、明亮。想想,这点苦和累又算什么?因为我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快乐!
2、登录的是舞台,呈现的是精彩。
一样的研修,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收获!每次参加培训,我都满怀期待,做好笔记,写好计划,认真反思,我相信只有努力付出才有回报。我更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付出的多,谁结的果子就大。在“双对接远程研修”这个全新的舞台上,我们每个舞者都可以舞动我们自己的青春,感悟不一样的真谛,秀出自己的色彩。人只有在互相学习中才能有收获、有提升,才能碰撞出激情的火花,才能触动我们真实的内心,才能感悟生命的真谛,才能在实践中有所成。大家和专家、指导教师、各位老师互相交流,共享教学资源,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每一次讲座都认真观看,每一个案例都互相探讨,每一次作业都积极完成。明白了很多自己平时没钻研、想不透的问题,通过做作业,也开始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一些课例给大家展示了不同的视角对新课标有了崭新的认识,备课组也整理出了一套识字课模式,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之中。已经到饭点了,但我们仍执着地在学员的工作室里徘徊。认真品读老师的感言,研究专家指导老师的评论,不忘留下自己的足迹,送上一朵小花,互相鼓励加油。只是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他们一份自信,一份力量,一份期待,自己也收获一份幸福,一份精彩。
3、履行的是责任,体验的是幸福。
雷雨过后,荷花分外香,稻花香里蛙声片片,天空湛蓝、清新,为了更好的成就我们事业的工作环境,促进我们专业的成长,领导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双对接远程研修” 的平台,让我们与远在“天涯”的专家、同行进行近在“咫尺”的交流,我们的思想受到醍醐灌顶的冲刷,我们的心灵接受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洗礼,我们呼吸着五湖四海的空气,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华丽的转身,作为培训老师,我们是快乐的,幸福的!
大家在研修平台里,畅所欲言、思维活跃,展示自我,互相探讨,尝试远程研修这一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体系,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获得了体验,分享了成果,感受了远程研修的魅力。我们将把培训的理念、内容,充实到自己的思想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渐行渐远渐无穷……”学习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去改进,很多成绩需要我们去超越。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交流、反思,行走在无穷学习的道路上。
“青春就是疯狂的奔跑”,只有永不止步,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充满活力,才能永远年轻,永葆青春!
对“双对接混合式研修”的认识
本次研修不仅提供好的教学案例,而且教给我们如何研究课例。培训既有专家,名师的指导,又有同行之间的交流,使我们最普通的教师和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有了零距离的接触,特别是课例打磨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专家们发表的特别具体,使我受益非浅。可以看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本人的素质。我们必须在平时不断的充实、提高、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我期待,通过这次研修,使自己的教学和研修能力能同时得到改善,其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
高。
作为人都需要欣赏,作为人都渴望被欣赏,被欣赏的感觉真好,被欣赏简直就成为人前进的动力!我也喜欢被欣赏。不管是面对学校领导、同事或家人,还是面对社会上的人,如果能得到他们的肯定与表扬,都会让我从内心感到一种特有的成就感,也更激励着我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有首诗中写到:“横看成岭侧成
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得真好,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尤其是我们教师,每天面对着50多个学生,如果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每个学生,你就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而学生在被欣赏的眼光中,在充满信任的肯定中,在满怀热情的交流中,在恰如其分的鼓励下,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们班有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名叫李力,平时都不怎么用心,下课又爱疯打,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老师们常常拿他没有办法。但是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聪明,而且他的朗读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很强。某日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许多同学在领读员的带领下正认真地读着课文,而他呢?到这个位置上走走,到那个同学那看看,不然就是坐在座位上跷跷板。当时,我看得眉头直皱,恨不得马上走到他面前狠批一顿。但回头一想,这孩子在家中就一直被父母打啊,骂啊,也没起到多大的效果,光靠我骂一顿就有用吗?于是,我就装作没看见,在巡逻的过程中,我来到他的身边,摸着他的头,微笑着说:“李力,老师真想听你读书。”起初,他还显得有些难为情,但当他看到我的笑容后,就毫不犹豫地端起书开始读,那声音是多么得清脆、悦耳。当我转了一圈,再回到他的面前,他已经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了,还向我认真地请教了两个字,都是课外书上的,我先告诉他怎样读,然后说:“如果从今天起你都能这样用心读书,那么你就能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信不信?”他点点头,非常用心地接着读下去。在那天的夕会课上,我认真地总结了读书情况,表扬了同学们的学习习惯,并对这个
特别的男孩子说:“明天,你还能这样读书给老吗?”他使劲地点点头。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光当上了班级的领读员,而且还被大家评为“写字小明星”,端正美观的作业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课堂中的他变化更大,不仅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还能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对他们作出有效的评价。一个个好词妙句常常博得同学们的掌声,我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真了不起!”而他回报给我的就是那一脸灿烂的微笑。回顾这件小事,我想到了很多:如果我们能用赞美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缺点多于优点的孩子,他们的可爱之处也许就会不断出现,带给我们惊喜。如果这样能使他们显得更加自信、活跃,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篇:研修随笔
研修随笔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昨夜雨骤风疾,驱散了连日的酷暑。打开窗户,邀清风沐浴,纳清气入心,绿肥红瘦,在满眼的深绿、浅绿里,我们又开始了暑期研修。
专家的讲解,有针对性,具体、明晰;有操作性,内容、流程;有“诱惑性”,关注学生,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启发和引导我们通过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课例研究,能够不浅尝辄止于临渊羡鱼,把一堂优质课作为标杆和榜样,目的在于更能退而结网——通过专家课程,理论引领,我们学会分析、描述问题;通过磨课案例,行动导向,我们学会关注学生,关注过程;通过协作磨课,实践参与,我们学会群策群力,分享智慧和经验;通过三备两磨的磨课活动,我们实现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它帮助教师学习获得从专业思考到专业行动的认识飞跃和行动提升过程,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行为和研究行为的同步改善,老师在规范的课例研究、自主参与、群体协作中获得进步和满足,从而喜欢网上磨课,用这个流程去研究教学,去改变教学过程,学会在工作中学习或者说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这次的研修跟以往的有很大差别!——双对接,混合式远程研修。混合式课例研究,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老师不局限于获悉教学之术,而要研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具有深跟进,全覆盖,无盲点的优势特点,相比以往的学习,她综合了教育教学理论、思想的学习,又结合新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在于它立足于教师教学行为本身,构建于教师研究提升本身,服务于教师教学活动本身,对于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更好的指导性和适切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混合式课例研究是老师基于现实起点的常态课研究,是老师自己愿做能做的研究,是促进老师自我发现、自我调整和自我超越的研究。唯有真实教学场景的研究才能有真正的教师自己研究和研究自己。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节课因问题而真实,因问题而具有研究价值,因问题而具有上升空间。问题已然存在,课例研究不回避问题,而要将问题揭示出来,通过多种角色现场和远程会诊,帮助老师追踪研究和解决问题。课程大师德鲁克说过:“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注定一事无成。”她是协同规范的过程研究。问题解决和教学提高都有无法省略的研究过程,只有研究过程,才能改变过程,进而改变结果。规范研究是对规律的尊重,克服无规律的随意性,才有好的研究效果。
混合式课例研究,让研修不止步于课堂教学的观摩,而要贯穿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全过程;让老师不局限于获悉教学之术,而要研究教学之理,悟教学之道,学会用研究者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她重在教师教学问题解决和教师研究品质提升。
这次的研修真正地理解和尊重了教师,尊重我们的工作现况,尊重我们的矛盾问题现状,尊重我们教学本真的状态,相信通过这次研修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提高、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酷暑依旧,研修依旧,热情依旧,在研修的路上,我们且行且看,反思、收获、提升,充实而快乐!最后让我用山东省副厅长张志勇厅长的话作结——“基于教师自身的经验的问题才是真问题,寻找解决问题之道的研修才是真研修,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中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才是真收获,也才是真进步。”
第四篇:研修随笔
说实话,研修真的很累,但几天学习下来,我却发现,累得值,累的开心。因为从研修中,我获得了平时所不能获得的、大量的有助于我们教学工作的知识。从专家视频到课例学习和研讨,研修一点一点的把我的思维打开。学习中,无论是专题、简报还是园地,我都仔细阅读每一段文字,仔细观看每一段视频,有的视频、文字我反复看好几遍,直到自己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每一个专题的作业,我都细心思考,谨慎的组织自己的思维,仔细搜寻自己教学中的每一个实例,看看自己哪些做得好,还有哪些做得不好,以后要怎样才能做好。在学校集体学完,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回到家打开电脑,进入工作室,点击鼠标,敲击键盘......:看到我在学习儿子也不和我挣电脑了。
感谢研修,您是我的良师益友,给我指导,给我帮助,拓宽我的眼界,开拓我的思维。感谢研修,您是一片海,我是海中的鱼儿,在你的的怀抱里遨游,吸取着她的营养,丰富着我的智慧。
感谢研修,您使认识的、不认识的你、我、他聚集在这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思想的共
第五篇:研修随笔
研修随笔
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让我受益匪浅。指导老师对教材和对教学环节的精彩分析,犹如一缕缕灿烂的阳光,为我指明了教学的方向。通过听课,指导教师的精彩的评课,使我茅塞顿开,帮助我解决了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集中培训专家的精彩讲座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深刻理解了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深的感到收获很大,以后将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