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精选)

时间:2019-05-14 21:3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精选)》。

第一篇:《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精选)

《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 作者介绍

苏绯云博士生于福建省厦门鼓浪屿。父母,祖父母皆医学界人士。

学历

小学及中学时期长于香港,后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希望大学(Hope College)化学学士及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生物化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经历

曾任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化学系及生化系研究员,主任之一为 1992年诺贝尔奖金(医学)得奖人 Krebs 教授。近年来蒙各地人士的器重,常应邀赴美国各地,加拿大,香港,台湾,澳洲,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英国,荷兰,法国,巴西,阿根廷等地,巡回演讲有关「科学与圣经」,「创造或进化」「教养儿女」,「家庭沟通」等专题。注重以追求真理的态度,各地人士共搓人生真义,以实践美满的人生。

家庭

夫婿何仲柯医师从医近卅载,济世救人身体,近年来蒙神呼召,进而传扬耶稣基督救人身、心、灵的福音。最喜爱布道及释经讲道。另有专题:科学与圣经,家庭沟通,基督徒伦理等。

儿女四位皆于 9 至 12 岁稚龄,考进华盛顿大学,最难得的是苏博士一家热心爱主,非常强调从小以圣经的道理教导儿女。

希望此专辑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她的独到见解。

苏绯云儿女们的小档案:

长子允信十岁就读华盛顿大学,十三岁获数学学士学位,现有计算机硕士及博士学位。

长女允爱十四岁就读华盛顿大学,十九岁获音乐文学士与化学理学士学位,现有遗传学硕士与学校心理硕士学位。

次女允心十四岁就读华盛顿大学,十八岁获生物及化学双学士学位,现有哈佛大学医学与生物化学双博士学位。

次子允圣十三岁就读于华盛顿大学,十八岁获数学与计算机理学士学位,现有数学硕士学位,并在北卡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概念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概念篇

天赐奇才--访苏绯云博士

余黄国凯

编者按:

苏绯云博士与夫何仲柯医生之四名子女皆为美国着名天才儿童,先后以九至十二岁之稚龄考进大学。现在柯家长子已廿九岁,幼子廿岁。以下为本刊对苏博士的访问。

凯:

苏博士,听说您们家四名子女都是天才。

苏:

其实人人都是「天才」,因为每个人的才干都是来自上天,每个人的才干都是创造主所赐。

凯:

然而您们四名子女的确较一般人聪颖,究竟您们家的背景有什么特别?

苏:

我相信这是上帝的祝福。圣经应许说:爱上帝的,他的子女蒙主爱直到千代。

家父曾对我说,自他的祖父信了耶稣,福气就临到我们家。我的曾祖父本有酗酒问题,使得家无宁日。后得林语堂先生的尊翁带领信了耶稣。自此便不再酗酒,而且生意兴隆,家庭和睦。如此算来,我已是第四代的基督徒。若从母亲那边算起,还是第五代哩。所以很多世人的恶习,已于上几代藉上帝的恩典滤清了,使我们后代蒙福。上帝的话真是可靠。我和何医生都生于爱主的家庭,婚前已是基督徒,所以儿女成才,都是上帝的恩典。

凯:

您们是怎样发现子女的天分异于一般人呢?

苏:

我们都认识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知道祂是富创造性的。祂所造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特性、恩赐和天分,所以我常用开放的态度与子女玩耍、相处,用心观察他们,尽量了解他们。例如:幼子小时不大愿意让父亲抱。我想,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不喜欢男士?可是并不,他却肯让舅舅、叔叔抱。使我不明所以。直至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我发觉他的耳朵很灵敏,稍有声音,就醒过来;于是把他的床搬至地下室,装了一个感应器,自此他睡得很安宁。再大一点,发觉他远远就听到汽车驶近的声音,又发觉他不愿参加教会聚餐是因人声嘈杂。终于我明白了,因他父亲声音洪亮,笑声惊人,似唱歌剧的男高音,而幼子耳朵灵敏,所以不肯让父亲抱。

又如小女儿两岁多时,人尚矮小,坐在车内只能看到天,若车子不驶往礼拜堂、学校或诊所,她一定会问:「我们现在往哪儿去?」后来才发现她的方向感很好,我们爬山,她总不会迷路。

长子对拼图、砌积木等反应奇快,一岁已能辨认不同的形状。他一岁半学讲话时,竟会分析字音,例如把「车」字拼音成chaia(福建语),我们深感奇怪!两岁他已可说完整的话了。我们发现他常将话语重复,总希望说得完整一点。例如他说:「那儿有一辆红车。」随后又说:「那儿有一辆很大的红车。」两岁半时,舅父母送他一份圣诞礼物,是一本小孩字典,每个字有图画,又用那个字做句子。他接到礼物不久,就全学会了,只有一个字不懂,因那个字没有图画,是一片空白。原来那个字是“Nothing”(没有东西),下面的句子是Nothingatall(完全没有东西),他没法猜出是什么来。之后他看很多书,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他舅父的儿子也是这样,以为人人如此。长子记忆的方法,是把经文、文章先分大纲,再分小目来记忆。他学过的数学全部记在心里。他说:「我并不是全部记下,只是记住基本的理论,然后推理。」不过,他推理的速度较快。三岁时,看见墙上有字,就读出来,在任何地方都如此,可能他要自己听到字音才知道那是什么字。别人都觉得这孩子很特别。

长女从一岁开始已喜欢唱歌、跳舞,更会自我创作;但两岁半仍未看书,于是我做了一个玩具教她认字,可惜她只视为玩具,全不读上面的字。那时我才知道,未到时候是没法教她的,于是干脆不教。岂料三个月后,她就全学会了。上帝造每一个人都很奇妙!

凯:

四名子女都这么聪明,那么教养他们,会比一般人困难吗?

苏:

可说很不容易,不过我们知道要照着创造主的话教养他们,顺着他们的特性发展,所以也不难。

长子四岁时,鉴于旁人对他的表现都感到惊奇,我们就四处打听是否要替他找一间特别的学校;可惜没有人帮助我们,问来问去都得不着要领。惟有让他进入普通的幼儿班。一天,老师说他不听话,查问之下,才知道校方为方便管理,规定上午班用女厕,下午班用男厕。当时长子已识字,不肯入女厕,其他同学都不理会。事后,我发觉当时自己对这事没有处理妥当;其实只要请老师用纸板把「男」、「女」二字遮盖起来就可以了。

那段日子,每次他上幼儿班两小时,放学回家,就坐在门口看书两个小时,全不打扰我(当时我尚有两个女儿,一个一岁半,一个初生)。原来他在学校闷了两小时,一肚子闷气,要在门口坐两小时让闷气消散,才可回复正常。如我不善处理,以后他岂不变了怪人?上小学六小时,就需六小时来消除闷气?

五岁时,他进了幼稚园,老师说他不听话,上课时四处游荡,看同学的作业是否做错;叫他画圆形,他偏要画三角;于是我要求入课室参观,发现学校所教的很浅。当时他什么书都读了,捧着《大英百科全书》也可坐下来读几个小时,学校所教的实在闷死他,他真不知如何是好,我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只叮嘱他乖乖坐着听课。他很乖,照着我的话去做。

一天,老师介绍我去参加一个聚会,我将儿子的情况提出来请教讲者。当天会中,有一位公校的心理学家,请我带儿子去见他。测试后,得知我们六岁的儿子,竟似十四岁的少年,这情形他从没见过。在一个测验定义的问题中,问及「生锈」的定义,我儿子竟答道:「氧化铁」。因我是读化学的,他早已将我大学一年级的化学书看过了。那心理学家建议我们送他到另一间学校,以一年级的年纪念三年级的书,以免桎梏了他的发展。起初两个月,他读得很开心,之后又觉得闷了。于是我跟老师们详谈,希望他们了解他的情况,结果有些愿意让他读深一点,有些则不明所以。由于我先后与校长讨论多次,有一次,他发怒了,说:「你喜欢怎样就听随尊便!」于是我跟老师说,你们不用再教他,他自己会读书的,只要给他深一点的书就好了。就这样他的数学进步飞快。

但是,升上二年级时,新的老师又不明白他的情况,坚持要他念回二年级的数学。真无可奈何,我只好带他去应考一间天才儿童学校,结果让他跳读至四年级。一年后,那位心理学家说,他们公立学校换了校长和校监,建议我儿重返公校,半天读小学,半天读初中。那段时期他很高兴。

之后,半天在初中,半天上高中。我看见报上说霍浦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有一个让十四、五岁入大学的课程,于是找那位心理学家写一个记录,以备他日推荐参考之用;岂料他竟推荐我儿参加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入学试,结果他以九岁零三个月的年纪考上了。

他在大学主修数学,当时我陪着他上课,他不会写笔记却会做功课;考试时我也陪他去,交卷很快而且取得满分。我要求学校将他的必修科—文学等科目留待四年级才修,因年仅十岁的他,没有人生经验,不适合读这类学科。于是选的都是数学、化学、物理等逻辑性的科目。十三岁时念文科,对他来说也并不容易,尤其要写几十页的论文,殊不简单;于是我陪他到图书馆找资料,选一些参考书较多的题目,指导他如何选材、摘要写成论文,总算渡过了难关。

他上大学时,同学都以奇异的眼光看他;幸好过了两星期,同学不再觉得希奇了,只是那些电台、电视台、报章都视他为特别,为他拍照、录影、做访问,同学们都很开心。他十三岁大学毕业时,同届有一位令人敬佩的婆婆以八十四岁高龄毕业,报章刊登了二人的合照,成一时美谈。

有了长子的经验,教导长女就容易多了。我们让她每两年跳级一次,九岁也入了大学。当时她参加了一个特别班,钢琴由一位来自苏联的名师教授,唱歌则由她父亲指导。但想不到大学的历史课提到教会逼迫科学家,又说进化论才是真正的科学,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分不清科学的事实与科学家的猜想,也分不清宗教与圣经;但是我们觉得对九岁的女儿实在有坏的影响,这环境不适合她,她会受不了;于是我们读圣经、祈祷,寻求上帝指引。上帝藉《以赛亚书》告诉我:你的儿女要受耶和华的教训,大享平安。这让我知道上帝要我送她到一间基督教学校去,遂致电贝维尔基督教学校(Bellevue Christian School),更祈求上帝让我可以会晤该校校长,并接纳我们几个要求—答允让她读七年班,而数学、英文可到高班再上课;若时间有冲突,则让她自修。结果校长全答允。半年后,我发现她在家庭灵修的表现跟以前大不相同,乐于跟我们分享,且有自已的意见。第二年,小女儿也进了这所学校念书,同用跳级的方法,十二岁时大学已请她们入读;但她们在贝维尔学校继续读了两年才入华盛顿大学。

幼子从四岁开始在教会学校念书,他是唯一由始至终在教会学校念书的。初时不肯离开妈妈,于是请求老师容许我在课室协助。渐渐他对老师信任了,我就离开。

有一天雷电交作,孩子们甚是惊慌,老师对他们说:「你们看天父多么伟大!」

这话使孩子的心情改变了,觉得天父很有能力,我们在祂看顾下一定平安。这样的教导实在太好了!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天父,心中所想的都向着天父,思想很健康。

幼子平凡无奇,五岁时,有人说笑的问我们:「你们那位天才第四名入了大学没有?」我们回答说:「感谢天父,我们终于有一位正常的孩子。他两岁才懂得说话,四岁才看书,记忆力较差,不用我们花太大工夫。」怎料,到了三年级,他的数学程度突飞猛进,上课渐感枯燥。我觉得读书不可以感到枯燥,枯燥便会发生问题;于是与他商量,决定采用「家庭教学」(Home School),由自己教。我们每天带着他一同上班,在诊所设小桌小椅,让他自己看书、做功课,我们不用教他,只是间中看看他有什么需要。两个小时后,与他到中国城吃午饭,饭后返回诊所午睡,醒后看看书,四至五时看电视,五时跟我下班,很是舒服。一年时间,他读了两年的课程,数学更读到六年级。十二岁时参加发掘天才(Talent Search)比赛,取得第一名,大学叫他入读。而他要求先参观华盛顿大学的少年班,之后他说:「有些人很骄傲,老师还说他们该如此,因他们较其他人优秀。我不想跟他们一样。现在我只有十二岁,思想不够成熟,希望能在教会学校多读一年,让自己成熟稳定一点才不致被他人影响。」此外,他还有两个不先入大学的原因:一是盼能代表本州参加全国数学比赛;二是想参加学校八年级的旅行。结果他十三岁才入大学。

凯:

您们四名子女不但才智出众,更是虔诚爱主、乐于事奉的基督徒。请问您们在属灵方面是怎样带领他们的?

苏:

我们夫妇二人都是基督徒,结婚后就开始家庭灵修,一同读圣经祈祷,另外还有个人灵修时间,一直没有间断。孩子自母腹时开始,就和我们一起祈祷读圣经,生下来之后更是数十年如一日。我们都是在轻松、不拘形式的气氛下做家庭礼拜。我们读圣经是从头到尾的读,每日约读一章。读完之后大家分享,然后每人有一个简短的祈祷,由最小的开始。有客人来访也请他们参与。家人在不同的地方,也相约读同一章圣经。全家一起同心敬拜上帝。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耶稣基督是真的创造者,祂降世成人是为了爱我们;而祂的死和复活都有历史上的证据。幼子现年二十岁,已与我们一同读了全本圣经约七次,对上帝的话自然印象深刻。当子女明白圣经真理,就不会再怀疑,更会帮助他们同年纪的人。看见子女日渐长大,对真理认识日深,可以服事这世代的人,我们很开心,这实在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凯:

苏博士,请问您们家中曾否有过所谓「青少年问题」?

苏:

感谢上帝,我家没有遇过青少年问题。其实所谓「青少年问题」,不是青少年时期的问题,而是青少年时期以前的问题,到青少年时期才表现出来罢了。问题的根本是由于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作上帝,而不是依据圣经的话教导子女。要知道,若非圣经的真理,我们就不必执着;如果仅属父母个人的意见,是可以商榷讨论的,不应以一己之见当作权威,惟有上帝的话才是权威。若一件事上帝说不可以做,那么父母、子女都不可以做。若能以这样的原则处理事情,何来反叛?当人将自己视为上帝的时候,就是罪的开始。很多时候,人不根据上帝所定的善恶标准去做事,要自作主张,自定善恶的标准;但人非上帝,没造天地,智慧有限,就落在罪恶过犯中。作父母的宜时加省察。孩子看到我们所说、所行的不合理、不公道,年幼时未能独立,定要倚靠父母,不平也得屈于心中;待稍长,心中的不平就会发作出来了。小儿子十六岁时对我说:「现在的青少年不知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他们的父母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实在叫人慨叹!

在我们家,子女青少年期可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那时他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可与我们沟通;又还没有结婚,尚在身边,一家人常一起出外旅行,多好!其实,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带到上帝面前,自小就与他们一同读圣经、祈祷,待他们三、四岁时,就可带他们与耶稣倾谈,承认自己的罪,承认耶稣为他们钉十架,承认耶稣为他们复活,鼓励他们将生命交给主。那么,他们有了上帝的生命,圣灵自会管理他们。

凯:

苏博士,我知道您们夫妇二人很热心传福音,这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苏:

我们还未结婚前,已知道上帝要我们把福音告诉人,所以孩子小时,我们尽量教养、陪伴他们,尽父母之责。当时我们在教会是全家总动员的,孩子们能帮什么忙,就帮什么忙。工作完了,便一起去吃饭,或到公园玩耍,将到教会服事、游玩、家庭生活融为一体,一切来得很自然、很正常。而教会的礼拜、活动,都全家参与,真是快乐。记得我曾背着小女儿指挥诗班;唱歌时,长子坐在父亲膝上,跟着指挥做动作。现在他们四个都是热心的基督徒。长子曾随我们到东南亚传福音。幼子自十四岁开始,每个暑假都与我们一起到东南亚传福音,很是积极。我们一家人传福音全是出于自然。既要传福音,就得加以取舍,放弃很多社会上的东西,例如:外子要放下医学会主席之职,最后更放下医务;而我也要放下研究工作。这是上帝的恩典。我们很高兴能一生服事祂。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概念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教养子女的最有效方法

养子女是为人父母者最关注,也是最头痛的问题,尤其是在这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高张的世代,许多父母对子女简直是束手无策。我自己则从圣经里学到不少宝贵而有效的方法,兹和大家分享一二。

父母的责任

圣经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篇一百廿七3)所以教养子女,是父母二人共同的责任。但是怎么教呢?圣经给我们宝贵的提示是:

第一,要照着上帝的教训去教:「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六4)大前提是夫妻二人都同心相信圣经的真理,然后才有一个正确而统一的方法管教孩子,使他们心服口服。

第二,圣经既然特别提到父亲,可见在上帝眼中,做父亲的责任特别重大。圣经说:「丈夫是妻子的头」(以弗所书五23),做头就是自己先领头做好榜样,爱这个家,服侍保护这个家,对家庭负责任。做头并不是自作主张,把自己当作神。

第三,父亲是头,那么做妻子的,便须合作,帮助丈夫。上帝给男人造一个女人的用意,是要「帮助他」。帮助人的,强过被帮助的,所以母亲在家庭的地位很重要。

尊重子女

上帝造人,各有不同。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创世记一26至27),所以,上帝有创造性,人也有创造性。我们的子女每一个都不同,各有不同的性格、天赋、才能;就如眼、耳、口、鼻、手、脚等都各有不同的特性和功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价值──无论他们高矮、肥瘦、贤愚„,我们都应尊重他们。父母应自子女年幼时,就尊重他们。跟他们说话要像跟朋友说话一样,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因为他们是上帝所创造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是独立的个体。能明白这一点,便能平心静气,用开放的眼光,毫不主观的去仔细观察每一个子女的特性,然后按着他们的特性鼓励教养他们,协助他们有不同的发展。

第二就是「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创世记一31),我们如果能让孩子自小就认识上帝所造的都是美好,并且上帝照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那么孩子便能从小接受自己,接纳别人,不会产生自卑、自傲或重男轻女等各种偏见与歧视了。

多接触观察子女

儿女最需要的,不是金钱、物质,而是父母多和他们相处,让他们感到安全。父母应多花时间与子女谈心、玩耍,透过彼此的接触来发掘每个孩子的特性、天分、长处、性格等。倘若能清楚了解每个儿女的特性,自己又存开放的心,就能按着上帝所赐他们的天分去栽培他们,而不致浪费精神、时间、金钱,硬要他们表现没有的天分,因而压抑了他们的潜质。父母更切莫将子女放进自己的模型内强加塑造,又当儿女不如自己理想时,就抹煞他们一切的天分。因为每个人的天赋各有不同,发展的速度、方向也不同,上帝按各人不同的秉赋要求他们,所以教养每一个子女的方法应该也都不同。

要求忠心、良善

父母自己当知道,上帝不同于人,祂不是要我们比别人聪明能干,祂只要我们「良善、忠心」。每个人都各有不同的天赋,每一种天赋都是由上帝赐予,所以每一个人都当对上帝所给的天分负责。若给子女从小培养了这些正确的观念,他们便会尽自己的本分,追求忠心良善,勤奋而不敢闲懒,也不致要浪费时间与兄弟姊妹和其他人比较。当他们为人处事整个心都向准上帝,便能明白上帝的心意是:「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路加福音十二48;彼得前书四10)上帝是我们的老板,我们的一切都属于祂,责任是作个忠心善良的管家—善用祂给我们的恩赐去服事人,并藉服事人而荣耀神。

切莫作比较

子女若明白以上的道理,知道一切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只是上帝所赐、所交托的,就不会骄傲。反之,会善用自己的天赋帮助人,服事人。在不知不觉间,他们的自我形像就健康了。有的,他们不会骄傲,并且愿意负责;没有的,他们不致自卑,而且也知道自己没有责任,于是感到欣然释放。

子女如果能从小明白上帝所造的一切都美好—这在圣经中早已明示—他们便知道自己的价值,不必刻意争取些什么;不必与人比较;甚至,当他们懂得欣赏创造者的奇妙时,他们就懂得欣赏别人。更知道自己的责任是努力追求作个良善、合神心意的人。能如此,就是真正的成功,不必社会来肯定自己—社会往往以金钱、学历、地位、职业、权势和美貌等来衡量一个人,这与上帝的标准大相径庭。可惜,今天有不少人,受这些世俗的价值观影响,常将子女作比较,以读名校为荣,看重名次荣誉,职业分贵贱,儿女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自然有不正确的观念,掌握不着上帝希望我们有的观念:这世界和这世界上的一切都要过去,而且正在过去,惟有上帝的道是永存的。

上帝看重的是责任,而非比较。祂会以祂的标准来审判我们。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做了些什么是有永恒价值的,而非以身分、薪金等去衡量。父母自己应有这些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向儿女灌输这些正确观念,那么就能减少人与人之间许多妒忌争竞。将人与人比较,其实是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把上帝的话教导子女

做父母的,如果熟读上帝的话,牢记在心,常常思想,便会自然而然的用上帝的话教育子女,并且言行一致,在家在外,以身作则,表里如一,使儿女成为敬虔、爱上帝的人。作父母的,应时常省察,检视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出于私心?抑或是听从上帝的旨意?决不可自以为好的就做,自以为不好的就不做,若在这方面没有处理好,日常生活里与家人的关系就会演变成极不和谐。所以每件事情都要问:圣经怎样说?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则?上帝会怎样说?清楚解释,让孩子明白,上帝的原则就像物理上的原则,不能妥协。地心引力是物理原则,一次也不能违反;但是父母的意见,则是可以商量的。父母经验的智慧,不是真理,可做借镜,但不是绝对的。

和孩子一同读圣经、祈祷

每天与子女一同读圣经,学习上帝的话,一同祈祷,感谢天父,大家分享心里的感受,彼此聆听,数十年如一日,亲子的关系,自然密切融洽而愉快。这种活动,若处理得好,父母子女都以圣经为基础,一同学习,父母学习做更好的父母,子女学习做更好的子女,大家谦卑学习创造者的话,一家人的思想和步履,便能一致,统一在一个律法之下,向着同一个标准进步。父母以身作则,身教言教;子女有榜样可循,走的方向就自然正确。我们家读圣经,是由头至尾,顺着次序读的。读完一遍后,再读一遍。日子久了,孩子受上帝话语的潜移默化,脑子里便常常想到上帝的话。

知道与行道

孩子出生时,有如一张白纸,我们有责任告诉他们,上帝给我们的诫命,都是为了叫我们得福。他们若知道上帝爱他们,所有诫命,都是为了预先提醒我们,叫我们趋吉避凶,免得我们闯祸吃苦,他们便自然愿意跟着上帝的吩咐去做。有时上帝给我们的律法,好像打预防针,当时颇痛,但可以避免日后更多更痛的苦楚。当然孩子不可能了解上帝所有的诫命律法,但我们可以设法让他们早记在心里,知道上帝设计创造我们,祂一定知道什么对我们最好。就如每一部机器,都有一份保养手册,教我们怎样保养机件,圣经就是我们(这部机器)的保养手册,是为我们的好处而写。

父母要让儿女知道,我们的创造者是一位伟大、全能、全知的独一真神。祂既可以创造宇宙,又可以孕育万物,更可以造有各种功能器官的人,祂是这样的聪明超越,那么祂所定下的条例,一定比我们人所定的聪明许多。所以虽然我们不明白,但是听祂的包保不错。

真正的成功

父母除了要带领子女认识真理、走正确的路外,尚要知道,学校给的分数,都只是学科成绩(读书、写作、计算);然而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情绪心理等,却没打出分数来。若只注意子女的学业成绩,就会忽略了他们很多方面的特性。(其实最重要的,是上帝打给我们的分数,不是世人所打给我们的分数。)圣经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上帝的审判是最公正真实,是最后的判断。倘若父母能明白这道理,与子女一同实行出来,就可以成为上帝眼中成功的人,即达到上帝的标准:「良善」和「忠心」。如果父母不能将子女带到上帝的面前,自己有很多错的观念,那么在教养方面,就会遇到许多问题。

结语

其实教养儿女的方法,是一整套的,单是采纳一两个原则并不足够。若是根据社会上的所谓「秘方」,更会害了子女,害了自己。教养子女最有效的方法,莫如根据圣经,因为惟有创造我们的主宰最了解我们,祂确知什么对我们真正有益处。

(余黄国凯采访、整理)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概念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爸爸,你错了

「爸爸,你错了!」一进门,听见一位小孩,一本正经地告诉他父亲。

「我怎么错了呢?我没作错事呀?」爸爸很有耐心地解释。

「你错了,我不跟你玩了!」这位五、六岁的孩子说。爸爸「错」在那里?

「你没有听我的话,我要把这个放在这里,你没有听我的话,你错了,我不跟你玩了!」

这段对话真有意思,它的主题是:「你没有听我的话,就是错了。」

这孩子从什么地方学到这「错」的定义呢?

一群妈妈,约我吃饭,一边吃,一边谈话。

「孩子回家,袜子到处丢,家里乱七、八糟,我喜欢整齐,也希望孩子有整齐的习惯。怎么叫他收拾整齐呢?」一位问。「为什么家里要整齐?什么叫做整齐?袜子当放在那里?」我问。.....「圣经说袜子要放在那里?」我再问。她们都笑了,因为没有人想得到圣经说袜子要放在那里。

「既然圣经没有说,那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我说,「不要为了不重要的事情伤亲情」。

「我就不理了,那天我从沙发垫下找到孩子的袜子,我还跟他开玩笑。这种事,笑笑就好了,」另一位说。

「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还比较听话,大了反而不听话?」又一位说。

这些谈话,引起了一些题目:孩子听话,听谁的话?错,何谓错?家里的规矩,什么规矩?谁的规矩?

我们做父母的,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孩子不是要听我的话,而是要听爱他的天父的话,我也是要听天父的话。因为,只有造天地的父才是十全十美,在祂没有错误的。「错」,是什么?是达不到天父「对」的标准。不是不听我的话。如果孩子说:「爸爸,你错了,你没有听我的话,」这就给我一个机会来审察自己,教得对不对;教得有没有效果?有没有不经意讲错话了,有没有叫孩子误会了。什么是「对与错」的标准?给我们一个机会再解释「对与错」的标准不在人,而在造人的主宰。

家里的规矩,什么规矩,谁的规矩?原来,不是人的规矩,而是天父的规矩,才是我们要遵从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持久地被这观念充满我们的头脑?如果是的话,我们的言语和行为自然就会跟从这观念。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有时候忘记了,表达出来的是自我中心:「你不听我的话就是错了」。那么,我们要谦卑认错,请孩子帮助和鼓励我们学习,渐渐养成尊天地的主为主的新习惯。

回到丢袜子的问题,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脏袜子放在什么地方最顺手最方便。常常,最顺手最方便的地方,就是进房子脱鞋脱袜子的地方。就算有时候孩子忘记了,随手乱放,也不是一件大事,不必为这种事骂人,叫家里的气氛失去甜蜜。如果以前为了这种事而伤害家里的安宁,你现在可以跟孩子谈谈,告诉他们以前自己不懂,现在知道家里的规矩要服从天地的主宰,请孩子与你合作,一同学习。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是乱丢袜子,怎么办呢?试试先和他商量,问他有什么好建议。比如,「家里有些地方是大家公用的,这些地方大家有责任保持干净整齐,好衣服鞋袜不要乱放,如果忘记的话,我会把这些东西放在某个地方,如果你看见这类东西在公用的地方,也可以照办」;或是「如果你忘记了,我就把你的衣物放在你的房间,好吗?」圣经(天地之主的话)说:我们「要治理这地」(创1),帮助儿女明白这观念:「我们是经理,要向老板负责任,让我们从小学习治理这地。」这个观念也延伸到治理地球上其他东西,这个地球是天父创造给我们居住的,就如自己的家一样。

妈妈带了她二岁半的孩子来到餐馆吃饭,忽然间,孩子把食物拿来丢,妈妈应该怎样做?一个妈妈说:「我就打他的手;但是,他也打我的手。」当然,这显然不是好办法。我建议,抱他离开桌子,到没有人的地方去(起码到少人或没有他认识的人的地方去)告诉他:「食物是天父给我们吃的,不可以浪费。还有,东西不可以丢,因为会丢到人,伤害到人。我们要彼此相爱、相敬,不可以伤害人。天父爱我们,所以不要我们彼此伤害,你刚才丢食物是错的。妈妈爱你,不愿意你做错事,伤害人,伤害自己。以后不要再丢东西了,知道吗?」

把他带离开现场,是因为「爱是不做害羞的事」(林前13),不要在他人(特别是他认识的人面前)说他的错处。如果过了一阵子,他再丢一次,又立刻抱开他,再讲一次,传递上帝的爱和因为爱而设的规矩。传递你的爱和因爱而教他上帝的规矩。在这过程中,请注意不要有任何态度或行动或话语,叫孩子误会你的爱或上帝的爱,也不要叫孩子以为「错」的定义是你的,所以千万不要生气。要是几次之后孩子还是「不记得」,你可以和他商量用另一办法帮助他记得,其中可用的办法之一是打,但是,仍然是不可以生气,仍然是要沟通你的爱和上帝的爱,仍然是告诉他「错」的定义是没有达到天父「对」的标准。这样,我们自己在学习「对」与「错」的定义,孩子也在学习,大家一齐进步。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一)有秘方

半年前,应檀岛华人宣道会之邀到这又热又可爱的地方。一进了西雅图来的一对夫妻为我们预备的海边别墅,桌子上已有一纸约会:涤然女士礼拜四要请我们吃饭。受宠若惊!依时赴宴,涤然女士大人带我们去一处满有夏威夷风光的「花园」进餐。正在享受中,大人吩咐小人要为《导向》写稿!怎么办?美味已下肚,只好照实坦白──我不是文人,怎敢举笔!可是她不放过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这一下子就半年了。明天,又要脚踏檀岛,如不交卷......涤然女士嘱我写有关教养儿女的稿子,我现在遵命。每一篇预备约千五字左右,拋砖引玉,就个人养儿育女的心得与各位兄姊分享。

二千年十月十五日香港东方日报有一栏,讲到青年协会一项调查,问在学儿童(小学与中学)的父母,养育儿女有何头疼。结果得到「十大头疼」。

列举如下:

1.坚持己见,硬颈固执。

2.读书心散,不能专心。

3.整天只想看电视。

4.态度不在乎,不要不紧。

5.做事易放弃,无恒心。

6.不自动自觉做功课。

7.发脾气。

8.叛逆顶咀。

9.无自信心。

10.煲电话粥(电话讲不停)。

各位,你同意吗?你有没有头疼?

到底,养儿育女有没有秘方?请先别绝望,有!教养儿女是有秘方的。虽不能担保百分之百成功(因有个人因素),但成功率极高,不防一试。更希望是未为人父母者,未雨绸缪,先知先觉,效果更理想。

我的吹风筒有一小牌,贴在电线上,上面写着「拔插头!」,「不要拿掉这牌」,「警告孩童,触电可致死!」后面写着:「危险!」,「不要近水!」好紧张!

1.用完立刻拔插头。

2.不要放在可能掉在水里或被拉进水之处。

3.洗澡时不可使用。

4.如果吹风筒掉进水里,立刻拔插头,不可伸手入水。

「当然,当然!」你说,「没有人会违反这些警告」。为什么你不会违反这些警告句呢?因为你知道违者自害。因为这是制造者说的。工厂设计和制造了这吹风筒,设计者知道他设计的机器有什么功能,要怎样照顾才能达到标竿功能,违反设计的事实时有什么危险。因此,你买了这个吹风筒。第一件应该做什么呢?读「说明书」!事实上,还没有买之前就应该先知道有什么要留意的。这等人最聪明,先研究再买。

今天,教孩子出了问题,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先研究,胡里胡涂的就有了孩子!有了孩子比买了机器更紧张,因为不能放在一个角落,置之不理,等你有空慢慢读了说明书再去插电。有了孩子,立刻就要处理,而每一件处理的言行,就是教养的一部分。不只一位父母告诉我说:要是再从新做父母,他们会有不同的做法。可惜,时光不再!

比如,头疼的第一名:「孩子坚持己见,硬颈固执」。让我们先研究一下这「症状」,再研究它的「病因」,然后就可以研究它的「治疗」或「根治」法。

小孩:「我要买这个玩具。」

妈妈:「我们家已经有那么多玩具了,不要再买。」

「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我要。」

「不可以。」

「我要!」

「不买。」

「要!」

「不!」

「......」

你说谁坚持己见,硬颈固执呢?很明显的,两个人都是。那么,做妈妈的坚持己见,和小孩坚持己见有什么分别呢?在妈妈的眼中,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在孩子的眼中,刚刚相反。可不可能两人都认为自己没「病」,是对方「病」了?我们应该做的,是先决定到底「坚持己见」是不是对的或者是病态,是「症状」,需要医治的。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二)坚持己见

坚持己见是对或错?

你的孩子坚持己见,一定要买玩具。你说那是错的。你的孩子坚持己见,一定要慢慢下楼梯,不肯从楼上滚下去。那是错吗?

明显的,坚持己见,硬颈固执,本身不一定是对或错,是看所坚持的己见是对或错。因此,问题不在是否坚持己见,问题在于何为对何为错。不讲孩子,讲大人吧!夫妻吵架的时候,是不是还是同样的问题:我对你错,你错我对!到底,什么是对?有没有标准?谁决定标准?

吹风筒不可以放进水里,放进水里就是错。因为工厂定规。设计吹风筒者告诉我们,因为这机器是他设计的,违反他的设计则会把机器弄坏,而且可能伤害自己。同样的,对于人这个极度复杂的「机器」,也有对与不对的处理法。谁来决定标准呢?当然是设计者。

原来,如果孩子所坚持的意见不是设计者的,那就是错了;如果他所坚持的是设计者的意思,那就对了。

那么,我们应做的是找出设计者的意思。谁是人的设计者呢?今天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不知谁是人的设计者,不知他的意思。

三、四十年前,社会有一些公认的标准,今天,是非黑白都分不清。以前,咒骂父母是错,今天,父母怕儿女;以前骗人是错,今天,骗得了是他聪明;以前,未婚怀孕是错,今天,司空见惯,谁还说是错的;以前,离婚无颜见人,今天,开庆祝舞会;以前,堕胎是杀人,今天,为了方便;以前,同性恋不能见天日,今天,游行示威......。

是以前有问题或是现在有问题?其实,三、四十年前的一般社会道德标准是承受了上世纪的社会标准。上世纪又是承受了再上个世纪社会共识的标准,依此类推。以前不一定是全对,但是过去百年开始有根本的转变。这转变是因为有了个完全不同方向的思想进到社会来。我们正处这混乱的时代,因此思想上,生活上充满混乱和矛盾。当我们明白了这根本的问题,其它的问题就可以有解答的方向了。

过去,我们一般相信有「老天爷」,相信我们是「天生」的,认为「头上三尺有神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凭良心」,「不做违心事」。表示人类言行的对错有位「皇天上帝」规定,有客观的标准,不是主观的「己见」。

现在,对错是主观的。我有我的标准,你有你的标准。平常没有利害关系的时候,就很「大方」,我好你好,我你。到了有利害关系的时候就变成「我对你错」了。这思想的大转变就是不再承认我们是「天生」的,不承认人的设计者,以为我们人类是由「低等」生物慢慢演化,千千万万年,经过无数阶段终成猿猴,每经数百万年终成最高等的动物︱你。

没有设计者就没有客观绝对的标准了。因此,夫妻各持己见,父子各持己见。每个人以自己为标准。因此天下一乱。圣经士师记记载当时淫乱暴力的情景,结论是「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现在的世界正是「各人任意而行」的世代。

教养儿女的先决条件是研究到底人有没有设计者?如果有的话,他有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人」。若是没有的话则没有客观的标准,各人可以任意而行了。

到底有没有设计「人」的。以平凡的人推想,房屋有设计房屋者,桌子有设计者,简单如碗、杯,也有设计者,复杂如计算机有设计者,这些都不可能是碰来碰去,撞来撞去,经过漫长时日而成的。那么人呢?最合理的推论是:人也有设计者。可惜今天有些人要我们相信我们人没有设计者,是漫长岁月偶合的产品。有些还要告诉我们,科学证实我们是机运偶合而出现的。到底这种学说真实,或是圣经「起初上帝创造天地」真实呢?我们只要问「什么是科学的事实,什么是某些科学家的见解意见」就可以明辨了。

某些科学家的见解或意见,告诉我们,猴子慢慢演化成为人,请问你我有没有见过?圣经告诉我们,生物被造是「各从其类」,人生的必定是人,猴子生的永远是猴子,请问有没有见过?科学可观察的事实告诉你,谁对呢?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三)你听我的「孩子不听话」一位父亲说:「孩子顶嘴,叫他做他不做,一直要问问题。我要他听我话,他就说,为什么要听我的?为什么他不可以问问题?我说,不是不可以问问题,但是当我命令你做一件事的时候,你要听我。」

这对父子的沟通有什么问题呢?

他们不了解谁才有资格说:「你听我的」。上次我们提到,只有设计者才知道他所设计的机械应该怎么用,有什么功能,要怎样处理。圣经也给了我们不少科学可以左证的事实。譬如,圣经告诉我们创造者所造的一切生物都是各从其类,事实上,科学的观察确是如此。鱼生的一定是鱼,鸟生的一定是鸟,爬虫不会变成野兽,人不会演化成为猴子。又譬如:圣经三千年前已经描写了「天地都要如外衣渐渐的旧。」(诗一○二)

近代科学家确认了这事实,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圣经还给我们其它科学可以观察的事实,让我们确实知道圣经介绍的上帝是创造宇宙者。

正因如此,我们也确实可以告诉儿女们,谁才有资格说:「你听我的」。不是爸爸,不是妈妈,不是儿女,只有创造宇宙的那位。

这样,我们就不应说:「我是你爸,我的命令你照做」。因为我们不是宇宙的设计者,哪里知道宇宙的一切真理。因为我们的智能有限,所以我们也可能错误。我们应该说:「唯一不会错的只有宇宙的创造者,祂有全部的真理全部的智能。祂是全能的。祂既造了宇宙,当然可以管理和医治这宇宙。祂又是慈爱的,叫敬畏祂的人一无所缺,什么好处都不缺(诗三十四)。」我们全家都要听从祂。

我们的小儿子在讲座上说:「让我告诉各位一个秘密,我们家里,孩子不一定听从父母。你可能会说:那是怎样的家庭,孩子不听话?我不知道你的爸妈怎样,但我知道我的爸妈,他们有时候也会错的,因此我们不能完全顺从父母。我们家有个永远不会错的客观标准,我们全家都顺从这客观的标准─宇宙的创造者。

因此,如果我们孩子离开了创造者的标准,我们的父母因为爱我们,不愿我们受亏损,他们会很温柔的帮助我们归正。如果父母离开这标准,我们为儿女的也因爱他们的原固,很温柔的帮助他们归回正路。」

现在,我们就晓得处理「第一头疼」的秘方了。「坚持己见,硬颈固执」。我们要教的是「坚持创造者的意见,硬颈固执」。孩子坚持和固执是好的,如果所坚持的和所固执的是创造者说的话。如果我们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导他们上帝的话,照着他们的程度给他们证据,确知圣经的话是真理,坚持和固执上帝的话,不妥协。凡事以圣经的话为标准。这样,你就成功了!他们无论在何方,接触何种思想,他们都能用圣经为准绳来衡量。

举个例子吧:孩子常常生气,生气的时候就打人。你叫他不要打人,他还是要打人,十分固执。你先自问,「圣经怎么说?」,你发现圣经这本造人者给我们的说明书说:「生气却不要犯罪(弗四26)」。打人是犯罪,因为伤害照上帝形像被造的人。因此,不可以打人。你用圣经为准绳来衡量,就知道要教导孩子生气时不可以打人了。因为这是创造者所定的律,不可违反,要不然就害己害人了。就如违反了另一个律「万有引力或地心吸力」而从高处跳下去。因此,你就坚持这不可打人的真理,解释给孩子听,温柔引导他明白和建立时的习惯。孩子若坚持要打人,你知道他所坚持的是错的,因此你不会妥协,而是会持恒耐心的教他。

另举一例:孩子和朋友外出,你说九点要回来,他说半夜才要回来,因为朋友们都是半夜才回去。你问自己:「圣经说九点要回家?」你发现圣经没有说九点。所以你不需要坚持,你跟孩子说:「圣经没有说几点要回来,只有告诉我们「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让我们分析一下这活动的「益处」和「造就人」的成份,再商量时间怎样管理。应该给这活动多少时间,太迟睡觉对身体是否益处,对朋友是否造就他们,时间怎样用才是忠心负责任。」藉这机会彼此了解,讨论真理,应用真理。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四)读书何用?

「孩子读书不能专心」,这是另一个头痛问题。

当你细心观察你孩子的时候,你可能发现你的孩子并不是对什么事情都不专心。你会发现,对他有兴趣的事情,他可以很专心的。

因此,读书不专心可能是因为他对读书没兴趣。如果是因为没有兴趣的话,那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他读的东西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可能是太难或太容易。也可能他看不出读书有什么用处。那么,到底读书何用呢?小的时候,帮助他发现读书带来的乐趣,比如,和孩子一起读故事,读的时候,主要是读故事的内容,不是要读懂每一个单字。不懂的字可以从上下文猜出来,尽量少用字典,因为太多停顿会减少兴趣。如果你懂得的字,你就告诉他,或是替他填充进去,尽量让他享受故事的情节,如果有

一、两个字一直出现,而猜不出它的意思,那可以在某一时节停下来查字典。在查字典之前你们俩可试试猜猜,把查字典变成一个游戏。两个人都猜错了,还可以哈哈大笑一场。如果孩子猜的相近的话,还可以称赞鼓励他,让他乐于看书,不怕猜。

有些父母要孩子背单字,那是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这样学的效果不是很好。一来,单字很难记,二来,记了也不知道怎么用,三来,类似的字有微妙的不同处,只有在句中文中才体会得到。所以,多看书是最重要的学习法,看多了自然懂。小孩子发现看书等于看故事,就觉得看书有用。

大一点的孩子帮助他发现看书不但有好故事,也有很多有用的资讯。比如,学到怎样修理东西,制造模型,其它地方的风俗等。要去某处旅游之前,先取得旅游的资料,和孩子一同研究商量。这样,旅游之前已经享受旅游的乐趣,又学习当地的历史地理气候等。拿了地图一同商量如何去,不知不觉叫孩子发现看书真有用。

利用日常生活所遇见的事物。比如,家里有人伤风,就去找有关伤风的资料来看;有人过敏,就看这方面的资料。看书自然成为生活的一部份,与日常生活分不开了。

我们为人父母的要常常看书,一方面才有新的东西与孩子交流,一方面才能保持青春的心态,不至变成老态龙钟,建立不必要的代沟。孩子在学校读什么,我们也当知道。教科书的内容也要稍微知道。比如,我们的孩子进了一间教会学校,但是当我看她的生物课本时,发现全部是用进化论的论调来处理生物学。因为我看了她的书,我才去找她的老师,请教他选用这课本的缘由和目的。他解释说因为找不到又便宜又好的生物学课本是不用进化论为治学原则的,所以只好用这种以进化论为架构的课本。但是,他说,他教的时候会不照进化论教,我知道了之后,就介绍书本给他,订「创造」杂志赠送给他。因为我看了孩子的课本,我不但可以为自己的孩子求得益处,也可以影响老师;老师又可能影响更多人。

日前,有位父亲问我:「听说这区的学校不好?」

父母很留意学区好不好。但是,有没有先定义「好」和「不好」呢?我以前住的地区,那里的学区是全州「最好」的。那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每年有一些的「标准测验」,这学区总是名列前茅。这是「好」的定义。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学区的学生是著名用名牌货」,彼此比较谁的零用钱最多,最著名是看不起人家,「压低」人家,中学生有百分之八十用「毒品」。请告诉我,这学区「好」吗?

读书何用?

我小的时候,有一位长者,常常告诉我们「要学做人」。当时他没有具体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我听了一窍不通,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只认为那是老人家的抽象话,跟年青人无关,也没有问他那是什么意思,不过因为他常常讲,这句话就烙印在记忆里。现在想起,才知道这长者的智能。原来我们「是人」,因此要「学做人」。读书不是独立一件事,单读书没用;就像只背「单字」而不会用字一样,是没有用的。「读书」要和「做人」连在一起──所学何用?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五)太难太易

孩子不专心读书的一个原因,是读的东西不适合他的程度:太难或是太容易。

如果读的东西太难,就如广东人说:「老鼠拉龟」,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开始。有一次,在飞机上,机员有一段很长的报告,但是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因为是在以色列,用希伯来话报告。开始时我还尽量集中精神注意听,希望听到

一、两个懂得的字,但是,过了一阵子,我放弃了。太难了,无从下手!

有一次,去一处传福音,一看地址──八楼。到了那座楼,发现没有电梯!又好小心用气,拾级而上。实在不容易!(我不是十五、六岁年青小伙子了,虽然不肯认老!)不容易,但还是上去了,为什么,因为有楼梯。每一级约有半呎高,我上得了;因此上了一级又一级,终于上到了八楼。要是没有楼梯,你猜我上得了吗?我「仰望」目的地,摇摇头,一声叹息,只好放弃!

孩子读的书如果太难,也是一样。我们不但要察看「目的地」是否他的能力可及的,而且要看看有没有楼梯,这楼梯每一级有多高,是不是他上得了的。每一级他需要休息多久,或是他可以一级连一级的拾级而上。上帝造人,每一个都不同,因为他的智能极高,是我们无法测透的,祂造每一人不同,是表现祂极高的创造性。因此,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不同,我们要特别研究他:在学习方面,我们要研究他被造是怎样的。他当时的能力,能否爬上八楼?他每级楼梯可以多高才上的舒服?多久需要休息一下?他在上楼梯时是否需要有人扶他一下?他上楼梯的过程愉快吗?有什么我可以做?有什么需要请人帮忙?

翻译出来:孩子这学期或这学年是否适合读这个科目?我们老大虽然九岁考进了大学,但是我们商量之后,决定那时太小不适合进大学,而且中学还有些科目可读,所以还留在中学;但是,有一些课,如体育,还是不适合和中学(高中)生一齐上,所以,这些课就在初中上。这就像研究孩子当时的能力、心态和体格,是否适合上到目的地?那目的地会不会太高?他上楼梯的过程是否会愉快?是否轻松?

过了一年,孩子的成熟度可以上大学的课程,他也很想去,跃跃欲试,所以大家都觉得可以去上了。但是他要选的「微积分」需要读了「三角」才可上,所以就特别补上了(当时是大学对孩子很有兴趣,他们就请了一位教授,特别教他几课,很快的把「三角」补完了)。这就像:孩子当时是适合到八楼去,但是最低的几级楼梯不存在,所以要补建这几级。不过他每级可以十倍一般的高度,所以只建几级给他就可以了。

楼梯如果每级建得太高,孩子上不了,试了几次之后就放弃了。不但放弃,而且有失败挫拆感,学习的过程不愉快。要是再加上好意而无智能的师长在旁:「再来再来,人家都会做,你怎么不会呢?」;「真笨,这么容易也不会!」;「再不会就打」;「你就是不专心」;「不要懒惰」;「弟弟过来,你做给哥哥看」;「你再不用功读书,将来只有做乞丐」!学习就真是苦差事了!

如果每级楼梯建得太低,又勉强孩子要按步就班,一级一级而上,那又太闷了!孩子失去了兴趣,「乖」的孩子就「魂游象外」,发白日梦,找周公去了。上学无聊,不爱上学,身体不舒服。我们的老大上幼儿园的时候,不爱上学,常常说肚子痛,回到家只坐在门口看书。幼儿班时上两个钟头课,回家就坐在门口看两个钟头书;幼儿园上三个钟头就坐在门口看三个钟头的书。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是「症候」,我有很多事情做,他自己看书,又不吵我,岂不正好?幸亏那时候我哥哥告诉我,他孩子回家总是看书,不大与人讲话,我才恍然大悟,这样下去,以后上小学,六小时,岂不是回家就要看书六小时解闷吗?

楼梯建得刚刚好,每一级孩子都上得了,就经历小小的成功,有成就感,发现自己在进步。如果加上旁边有拉拉队,与他分享这成就感,在旁拍手鼓励,与他一同欢乐,学习就有兴趣了。学习的过程是愉快的,是享受。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六)小孩懂什么

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学。她开始认识这个奇怪又奇妙的世界。他没有什么偏见。比如,学语言,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只要他有正常的头脑和器官。他接触到什么话,他就学什么话,中文、英文、俄文、法文......都一样可以学。你要你的孩子说那种语言,你就让他接触那种语言。

常常听到华人父母埋怨,「孩子都不讲华语,要他学他又不肯学,都洋化了」。其实,孩子小的时候是先交了给父母亲去影响的。父母起码有五、六年的美好时光可以教孩子华语(或任何你要他讲的语言)。即也是孩子学话最好的时期。记得廿年前来了一批难民,英语都不会,大人不会,孩子也不会。但是,不到一年半载,六、七岁的孩子都讲得头头是道,替父母当翻译员。孩童时期是学语言最好的时间,因为他的耳朵好、记忆好、舌头、没有偏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乡调」。虽然我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加起来的年数,还不到我在美国年数的一半,但是我的英语还是有中国腔调,因为我是小的时候学中国话的。有时候,人家不知道我会讲粤语(因为讲座用华语),会后就用普通话与我交谈,我听了他的普通话,就问他:「你懂粤语吗?」,或是我就用粤语与他交谈。为什么?因为听出他的粤语口音。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懂得华语,我们就要让他从小就讲华语。其实,如果我们自己能讲华语,我们只要很自然的和他讲话就是了,他自然而然就会了。

你听过「母语」一词吗?为什么叫做母语?就是妈妈讲的话。什么意思呢?在过去一般的社会里,小孩子从小就在母亲身旁,他与母的接触最多,母亲也是与他谈话最多的人,因此孩子就学到「母语了」,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两夫妻都是福建人,都讲闽南语,但是口音不同,我们四个孩子也都讲闽南语,但是他们的口音和我一样,当然,因为我与他们一起的时间最多。

埋怨孩子不讲华语的父母,应该知道责任是谁的了!

不但是学母语,其它一切也是一样,父母是近水楼台,父母应该是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父母应该是最具影响力的人。天父造小婴儿,不但不能自立,连活也活不了,除非有人照顾他,谁应该是照顾他的人呢?当然是生身的父母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是这么「不适合生存」的呢?根据进化论的定义,最适合生存的就是孙子最多的生物(单有孩子──第二代,是不够的,必须能生产第三代才行,因此是看孙子多不多),人类不但第二代那么少(每次绝大多数只生一个,而怀孕期又那么长),第三代也是那么少,而且出生之后又不能自己存活!怎么能与蜘蛛或蟑螂竞争呢?他们一次生那么多,而且一出生就自己到处跑,自己找东西吃!有没想过为何这称为最进化的人类竟是这么「不适合生存」呢?啊,啊,原来人类不是最进化的生物,我们不是经过千万年物竞天择,从变形虫演变而成的。原我们是全知全能又爱我们的天父所造的,祂的创造奇妙无比,祂造人类的婴孩如此「软弱」,因为「祂愿人得虔诚的后裔」(玛二)。怎么能有虔诚的后裔呢?「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廿二)。谁来教养呢?「利慕伊勒王的言语,是他母亲教训他的真言。」(箴卅一)「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能和训诲。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箴一)。「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六)。

原来创造者的设计奇妙,父母要负责教养儿女成为虔诚的人,因此小婴儿不能自己照顾,必须大人照顾,才能存活。父母要是尽责的话,孩子先被父母教导。因得父母照顾,自然建立亲情,自然信任父母,也自然接受父母的教导,学习父母的语言、习惯、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人对事的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

要是父母教得对、教得好,当然孩子成为虔诚的后代;要是父母不教,孩子就被他人影响了;要是父母教错了,可怜的孩子,他学了错误的事情,错误的习惯,将来要改,谈何容易!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七)耳濡目染

为了参加亲人的婚礼,我们全家从西雅图开车千里长征,南下加州,到达罗省,住进了附近的旅馆。婚礼之前三个小时,我们开始洗澡、换衣,整装要出发。三个孩子都又干净又漂亮,我们俩也不后人。出发后五分钟,刚满月的人儿来个「清肠」,漂亮衣服都弄脏了!幸亏早有预备,猜到这小人儿可能来这一招,我带了两套新衣。立刻回旅馆,从头再来。赶到礼拜堂,还好,新人还没走,我们还赶上最后一张全体照!

在这过程,要是你,你的态度如何?你赶回旅馆的途上说什么?你再一次洗他时态度如何?小婴儿可能听不懂你的话,但是他却感到你是否温柔,是否不高兴,你的语气如何。无助的孩子对人对物对世的认识,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成为他个性的一部分。他的兄姊也被你的言语态度影响。

一对夫妻来找我交谈,彼此不满对方。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成熟的沟通,聆听对方的心声。但是妻子每一开口,丈夫就指着她:「胡说八道」。我实在很难过,就建议不要用这种话。怎料,不到一分钟,又是:「胡说八道」。他这句话已经挂在咀边,一触即发,成了他的「口头禅」。你想他的孩子,也这样讲的机会有多少呢?

一位母亲说,她四岁的孩子,不但骂人,也丢东西。孩子了解这是不好的,每次妈妈告诉他不要骂人,不要丢东西,他总是同意。但是,不久之后,又重演了!为什么?你当然猜到了,因为爸爸常常骂他们,一生气就丢东西,还口出污秽的话。这些粗言粗语,可能孩子不懂得意思,但是听多了,自然学上了。这位母亲已经请了耶稣做她生命的主宰,她自己在进步,也希望可以教好孩子,但是却是十分辛苦。

一位留学生,很聪明,有学问,但是婚姻并不愉快。有一次,他动手打他的妻子。我们一面听妻子伤心的哭诉,一面也听丈夫绝望的叹息。为什么呢?当然,妻子很伤心,她憧憬中的婚姻决不是这样,丈夫竟然打她,叫她非常的伤心。为什么丈夫绝望呢?因为他妈妈在他幼年时期就离开家,离开他了,因为受不了他爸爸的拳打。这年青的丈夫因此从小就憎恨父亲,打走了妈妈。因此他也痛恨打妻子的人。但是,自己竟然动手打起妻子来,他实在是绝望了,自己竟然做了自己最憎恨的事情!成为自己最憎恨的人!小时候的习惯,很难改。我们都是我们背景的产品。我们小时候所接触的人、事、物叫我们学到一些事情,叫我们形成某些意念,形成某些「人生观」。如果没有改,照着这「人生观」来做人,久而久之,则成为习惯。

「我岳母不喜欢我,总是批评我」,一位丈夫说。「我妈那里敢批评你」,妻子说。我为了要了解他们的问题,我请他给我一个例子。「她妈觉得我做事不仔细,太马虎」,他说。「我妈那里说你马虎?」她反问。「她总是说我做事快啊」,他,原来,他的习惯是把人家的话往用意不好的方向去想。这和他成长的环境有关,他已经习惯要处处为营。

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可能存留一生之久。因此,我们要建立孩子有好习惯,正常的亲情,能够爱,有安全感、诚实、负责任、尊重人等等,都要在小时候建立,就事半功倍。

可惜,年青父母常因学业未完成,或事业未建立等原因而「弃权」。在孩子最容易受教,最容易养成习惯的时期,把孩子「送了」给人家。最近常见的现象,不但是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去托儿所,让他人成为孩子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更是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去另一地方,另一城巿,甚至另一个国家,让祖父母等亲戚影响孩子。奉告这些父母,如果孩子跟自己的亲情不理想,请您不要怪责孩子或照顾孩子的人。如果孩子有些习惯,不是您喜欢的,您知道要怪谁。如果孩子与您有沟通上的问题,您了解是理所当然的。耳濡目染,小孩如一张白纸,碰到什么就染上什么。染上了之后,就不容易更改了。

可能您说,「那没希望了,我小时候的坏习惯正在影响我的孩子,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拿回去「工厂」,请设计您的那位来修理。「在人这是不能,在上帝凡事都能」(太十九)。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养儿育女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养儿育女

(八)整天看电视

父母在教养儿女的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电视。常有父母告诉我:「孩子整天看电视,怎办?」

为什么孩子喜欢看电视?因为电视节目有兴趣。但是,是否所有有兴趣的事情就做呢?当然不是了。圣经给了我们很好的衡量标准:「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林前十24)。「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林前六12)。

我们廿世纪的现代人,有很多问题是以前的人没有的。比如,以前的人没有全屋子的暖气设备,他们只有火炉,因此全家人就聚集在火炉旁边取暖,自然,他们就多一点交谈的机会。现代人各自一角,每天家人都没讲几句话,自然沟通有问题。又如,以前没有电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吃完饭,就聚在一起,听听长辈讲故事。现代人各自亮了电灯,做不同的事情,睡眠也因此不足,脾气也容易因疲乏而不好。以前没有电视......。

是的,电视成为现代人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处事的原则而执行之,这些都不必要成为问题。事实上,我们必须知道原则,要不然,新的科技又带来新的问题。感谢天地的主宰,祂已给了我们处事的原则:

1.有没有益处?

2.造不造就人?

3.受不受辖制?

电视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乃是看我们怎样用它。电视只是一个器具,就像其它的器具一样,看用的人怎么用。我们要教导孩子用创造宇宙者的原则来使用。如果这些原则成为孩子的原则,成为他们办事的习惯,那就容易处理了。

可能第三点最容易了解:受不受辖制。如果一样东西或是一个行动成为非有不行,那我们就被它辖制了。如果看电视成为非看不行的事情,那电视就辖制我们了。换句话,我们「上了电视瘾」了。如果孩子上了电视瘾,非看不行,那我们要回想他是怎样上瘾的。我们有没有不负责任,他开始上瘾的时候我们没注意,不知不觉之间他上瘾了。如果你发现是有这情况的话,那就先别怪他骂他,先要承担这责任。我们有没有促使他上瘾?我常常去到一家庭,发现电视机整天都开着,有人看没人看都是开着。我也常发现,大人要做事,不要孩子吵,就叫他们去看电视。还有,大人上了一天班,一回来就坐在电视机前面,随便看看任何节目,叫做松弛一下。孩子也过来看了,大人说:「不要看,不要看,功课做完没有?」。如果孩子反问「你功课做完了吗?为什么你看?」

「我上了一天班,都是为你们。你知道上班多辛苦吗?你知道在公司里压力多大吗?我只是放松一下精神,难道不可以吗?孩子还要管大人,走开走开!」

这样的教法教了什么?

一、没有绝对标准,大人总是对的。

二、做大人好苦,工作好辛苦,最好别长大。

三、有时间就可以看电视。

四、要放松精神就可以看电视。

可能孩子心里说:功课做完就可以看电视,但是做功课有什么意思呢?你不是常要我们用功为了将来,但是如果现在用功,将来学成,像你一样,上班、受压力、下班,放松看电视,那岂不是走冤枉路吗?不如现在就看电视。大人的行动是否告诉孩子,人生的享受就是看电视?

特别是幼儿,我们是否促使他上电视瘾?一位祖母,帮女儿看孩子。每天女儿把孩子带来的时候,祖母就把孙子放在电视前,开了电视机,给他一瓶奶,一张小棉被。饿了有奶吃,累了可睡觉,醒了有电视「娱乐」!

如果孩子整天看电视,请先问自己是否不知不觉之间养成了他看电视的习惯。如果是的话,让我们先自省:是否有失职的地方。这样,我们和孩子交谈,才有正确的态度和心态。孩子也是人,也是创造者照祂荣耀的形像和样式所创造的。让我们先了解他,才能帮助他。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可怕」的两岁儿!

你见过两岁左右的小孩吗?他们是不是整天不听话?你告诉他什么,他都说:不要。这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有「可怕的两岁儿」这么一句话。那么,这真的是人生正常的过程吗?

有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两岁的孩子就是这样的,这是正常的,不需太担心」。

朋友也有这么说:「两岁的孩子就是整说:不要。这只是生长的一个过程,过几年就没事了。别大惊小怪。放心吧!」就好像以下例子:

妈:「小宝,你过来」。

小宝:「我不要」。

妈:「让我跟你把钮子扣好」。

小宝:「我不要」。

妈:「把玩具收拾起来」。

小宝:「不要」。

妈:「外面好冷-你要穿外套」。

小宝:「不要」。

这是不是你听过的对话?

两岁的小孩已经有一些「背景」了。什么「背景」呢?过去两年的学习。他,一方面学会了我们的话﹝大概因为我们没有学懂他的话,所以他只好学会我们的话﹞,现在他不但会听,还会讲。不一定会讲成熟的句子,但会单字,会说成表示要不要。另一方面,他也学到我们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两岁的小孩常说:不,不要呢?让我们重演他的「背景」。不会走路之前好乖,不会到处跑。会爬之后已经另父母忙坏了。会走路之后更不得了,整天走去不应该去的地方;叫父母耳目无暇,要时刻留心,提心吊胆。

小宝一下子走到客厅去,爬到玻璃茶几上。妈吓一跳:「小宝!不要爬上茶几!」跑过去把他从茶几上捉下来。「不可以上茶几,危险,不要,不要」。或是,妈跑过来,顺手打他一下:「不要这样!」

一下子,小宝有发现了新大陆。你心爱的音响系统。那太好玩了,有各式的按钮,有的是按的,有的可以转动的,电视机也好玩。他的小手快得不得了,你急死了,恐怕他弄坏了:「不要掽,不要动,不可以乱搅!」顺手又打他的小手。

你在炒菜,小宝突然出现,抱着你的腿,你吓了一跳,差点儿烫到了:不要这样,走开。」顺手一推,把小宝推到一边。

他拉着桌巾,不得了,桌上有饭菜,还有刚煮好的汤。你大叫:“NO,NO!”

我想你了解我的意思了。我们一天到晚跟他讲话都是:「不要,不要」;英语更简单:“NO,NO!”小宝要的,我们的回答,多是:「不要」。所以,这就是他学习的背景了!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人造个小型的录音机,可以放在小宝身上,妈妈﹝或是看顾小孩的人﹞讲话时就会把妈的每一句话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听听自己一天之内跟小宝讲些什么。可能你会发现大半的话都是「不要」。熟能生巧,小宝听得多了,当然能够应用如意了!

你说,那么,怎么办呢?小宝拿不可拿的东西,做不可做的事情,怎么教他呢?我们可以用正面的,取代反面的。

譬如:茶几。家里的家俬,尽量用不危险的:避免容易破坏的,如玻璃,避免容易伤到小孩的,如玻璃或尖锐或很硬的角。有些可以暂时收藏起来,等孩子较大再拿出来用。

譬如:音响系统。或其他容易弄坏的仪器,可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但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放些可以玩弄有按钮可按可转,能够出声或有反应的玩意儿;用电池,不用电插头的。小孩可以运用他的手指肌肉,学习使用和控制自己的手指。用电池的收音机可以让他玩。用电池的小风琴也可以让他玩,你也跟他一齐玩,大家高兴。

譬如:炒菜。在安全但见得到你的地方,给小孩一个玩玩具的地方。如,小桌子小椅子。你一面炒菜,一面跟他讲话,就知道他会不会要来抱你的腿,你好作准备,或是放下炒的锅,或是用言语或行动导致孩子不会突然来抱你的腿。

譬如:拉桌巾。家里有小小的孩子,用桌巾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孩子看不到桌巾上的东西,但桌巾又是垂下来,好像要小孩捉住它。不论是好玩,或是当扶手,都很自然。所以我建议少用桌巾。特别是上面放着热的东西,或会破会坏的东西。当然我们迟早要教孩子不要拉桌巾,但我们要教得合理。在他们看不到上面的东西,走路又还不稳定的时候,我们还是慢点教。

这些只是几个小例子。聪明的你一定能够举一反三,用类似的原则来减少说:「不要„„„」。而且,如果我们常常阻止小孩子去碰东西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因为用手去摸,去发现,是人的本能,也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他每次要用手去发现的时候,都是听到:「NO,不要」,或者更加上被打,他会产生惧怕,不敢去尝试发现他环境中的事物,这也会减少他的好奇心。

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正面的,是鼓励性,是让他敢摸敢碰,发现身旁的事物,是以笑容和温柔的声调与他沟通。我相信你会发现「可怕的两岁儿」不是人生必经之境,而是被不经意的「教」了出来的病态可怜儿。今天,病态儿的出现率高到被一些人以为是正常的过程。多可怜!多可惜!祝你有位健康而可爱的两岁儿。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学前认字

小孩什么时候可以学认字呢?

有些人认为要尽早教孩子认字,甚至有些人主张还没出生就教认字。但是,有些人则认为学前儿童不要教他们认字,要不然,他们都学会了,上学就会觉得很闷,不喜欢上学。

你以为谁对谁错?为什么?有何根据?

在我教养四位儿女的时候,常常觉得智慧不够,所以要到智慧的源头那里去支取。圣经讲到「我(上帝)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耶一);「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提后一);「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廿二)。

从这些和其他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圣经没有要我们教胎儿,虽然上帝早就晓得未出生的胎儿。但是祖父母、父母、都应先学习。孩子则应从小明白圣经;而且我们要教孩童走当行的道。

我们已经讲过,每位小孩生下来就不同。父母要去认识他们。他们学的快慢也各不一样。所以你必须研究自己的孩子。有些孩子一岁以前已很会讲话,这是表示他语言能力高。有的很会背童谣,这是表示他耳朵好,记性强。有的对抽象的概念能了解,有的会归纳。每人不同。你去研究你的儿女。你会发现当你和孩子玩的时候,他会引导你玩他有兴趣的游戏,你就可以跟着他的兴趣来教他。但是,再提醒──学习气氛要愉快轻松,大人小人都高兴。

我喜欢分享一点我做的游戏,不一定能应用在你的孩子身上,但,或者可以有启发的作用,帮助你想一些合乎你用的游戏。就好像刚才所提,每个孩子不同,不是每个孩子在四岁前都会认字,但试试无妨,只要我们是顺着上帝造他的事实,顺着天父给他的才能,不会害了他的。

认字是很重要的,也是上帝用的办法──祂以文字将祂的话传给我们。所以认字是对的事情──合乎真理。教孩子认字,不但是生存的技能,更是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上帝的话。我们教他们时也要有这样的动机。

小孩一开始认得东西就可以教认字了。比如,小孩要喝牛奶,你拿了奶瓶来,他就高兴说:奶奶,奶奶。这是表示他认得奶瓶是什么样子的。小孩学讲话,多数是从名词开始。他们会问:这是什么?你要不厌其详的回答,他可能同一样东西问好几次,请耐心愉快的回答。有的时候他是不记得,有的时候他是要证实自己对了。只要你看他是你可爱的孩子,用爱与他沟通,一方面教他学习名词,一方面建立关系。我们有时把学习认字分开成为另一部门,其实人是整个不能分开的,在学讲话认字时也在学做人和人际关系;他享受与你的关系,你也享受与他的关系。

当孩子认得很多东西的名称时,我们也很自然的会教他形容词。比如:奶瓶拿来了,你用手摸摸,口里说:热热(或是冷冷)。这是形容词,形容词比名词抽象,但孩子也很快会学到。有名词,有形容词,再加上动词,那么,孩子基本上可以表达了,你也可教他认字了。字是更抽象的,但同样的,可以从容易了解的开始。中文基本上是象形字,就像学各东西的各字一样。比如:人。你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做人的脚走路,跟孩子玩:「这个人来找你了,」两只手指从你这边走到孩子身上,他会觉得很好玩。以后,你进一步,或者用纸剪成「人」,来跟他玩。这样,他会从真的人进到代表性的人。此后,常有温习的机会。比如:看中文圣经时,找「人」字:这里有「人」,这里又有一个「人」„„。又如,要教「门」字,可以用纸作房子,开一道门,有二扇,从中间开的。就像「门」字,有两扇门。再连系到其他的门;有的没有两扇,但都可以开。以后就可以写「门」字在纸上,贴在家里的门上;孩子拿着这些「门」字去贴,这样就会贴在他看得见的地方。

教中文,要让孩子明白,学越多种的话越好。不是说:你是中国人,一定要会中文,不然„„。我们还是要用永恒的眼光来看这件事。让孩子知道世上有很多人是讲中文,上帝造我们是中国人,则是祂给我们的特点之一,我们要尽量栽培孩童学习。可能上帝要差遣他们向讲中文的人传福音。我们的样子已经是一个「特长」,因为华人见到我们比较容易认同,传福音也比较容易,加上我们会讲中文,那就更好了。所以上帝给我们机会学,我们要感谢祂所赐的机会。懂得越多种语言越好。所以,有机会学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等等,都可以尽量学。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学习。不要说:我太老了,学了也忘记了。只要你有年青向学的心态,不怕学了又忘了,你会发现,你也能学新的语言,最怕是一天到晚要孩子用功学习,我们自己却不学。

学前儿童可以学很多事情,事实上,一生的思想学习态度,都可以在进学校之前,奠定了好的基础和方向。学前儿童,不但可以开始认字(可以开始认中文和英文);而且可以学算术、科学、社会学等。这些下次继续谈。

学英文字多数先学字母,不过,有些孩子是认整个字的样子,不一定先认字母。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看见某些广告,就会说出那广告,但还不懂字母,请你不必奇怪,因为有些孩子是从整个字开始学的。这也是再次叫我们记得上帝创造的真理──人人独特。

你可以很自然的指东西给他看。走路或坐车时,指着路上的大牌子给他看,告诉他那是什么。家里也有大字的东西,见到时顺口顺手,讲给他听,指给他看.

学字母也是一样道理:随时随地。比如:「小宝,你看,这里有一个A字。啊,这里又有一个A!还有没有A呢?」

小宝:「妈!你看,A!」

用纸及板之类的厚纸剪方形,在上面写上字母,也可以这样跟孩子玩。开头不要写那么多字母,只写容易学的,比如:A(因为形如三角,容易辨认),O(圆形,也容易辨认),I(像一枝棒子),S(弓线,但不易讲,所以无需要求发音准确),T(可以用双手来做T形),V(用食指和中指可做之),W(用三个手指),X(用两只食指)。跟小孩子玩不需要叫他来玩:小宝,我们来玩字。只要你在他床边玩,他看的有兴趣,就会自动来玩。比如:你坐在他床边的地板上,拿着一些方形纸皮,一堆倒在地上,(每个字母可做好几个)你拿起一方块,高兴的说:「啊,我找到一个「A」!」「这是个「O」!」,就像小宝张大咀巴!不要急着要教他很多,要顺其自然,而且不要他没兴趣了还要他玩。记得,这是在玩,不是在上课。

只要他认得「A」和「O」,就可以随时温习。看到那里有这字母都可以指给他看。不久,他就会自己找到那些字母了。他指给你看的时候,你要跟他一样高兴。

家里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造字母。比如:直的东西如筷子,可以造字母中只有直线的字母──AEFHIKLMNTVWXYZ。用圆圈形的东西造O和Q。用半圆和直线造CDGPRB。剩下的JSU用绳子或其他曲线来帮忙。随时随地可以取材,养成随时学习和创造性。

字母学会了,就可以把字母放在一起发音。当小孩能够学发音的时候,尽量让他有成就感。比如他会了AT放在一起的音的时候,可以让他发现这AT很有用,放C在前面就变成CAT(猫),放M则成MAT(铺席),放F就是肥胖,H则成帽子,R则是老鼠........。当他发现自己可造字,又有意思,他就会觉得好玩。有时造出来的字没有意思,也是一样好玩,我们和他同乐。

但是,如果你要帮助他这样学,而他没兴趣,那也不要紧,可能时间还没有到。我的大儿子一岁多开始认中文和英文字母,两岁多就自己看英文书。而他的妹妹两岁半时,我见她并没有自己读书,我想,大概要妈妈来帮她一下,怎么两岁还没读书。我造了一个玩具,用纸皮剪了两个图形,下面的圆形写上子声字母,上面的圆形剪了一个洞,当下面圆形转动的时候不同的子声字母会出现在这洞,洞右写上两个字母,如AT。这样,下面的C出现在洞的空间时,就会组CAT(猫)了;下面的H出现在洞的空间时就组成HAT(帽子)了。我自以为很得意。我拿去给女儿,她也觉得很好玩,只是她玩法不是我的原意,她只是拿来转来转去,很好玩而已。我才了解她还没到读字的时候。三个月之后,她竟然开始读字了,那我又造了不同颜色的咭片给她学,很快就学会了。所以,时间还没到,不要勉强。时候到了,他自然要学。他会问你:这是什么,或,这里说什么。你要耐心的和他发现,同享学新东西的快乐。

我们的大儿子小时,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我的儿子会看书,是怎样教的,我那时也不了解,只把事实告诉她:我给他字母木块,他就学会了。朋友也照办,买了一些字母的木块给她儿子。下主日见到我时,她说,行不通。她的儿子只把这些木块丢进衣柜!所以,你看,孩子各不同,他的反应可能是出乎你意料之外。但不要失望,你是在研究你的孩子。就像做实验一样,你有一个假设,依照这假设去做实验,看看实验的结果是否合乎你的假设,不是的话,你再作另一假设。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时机都不同的。当我们用欣赏上帝奇妙创造的眼光来研究观察和教导儿女时,我们会得到其中的乐趣的。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教小孩子算术

学前的小孩,应不应教他算术呢?

想各位一直看本栏的朋友们一定知道答案了:因人施教。有的孩子数学快得不得了,什么都可以教,有的则要慢慢来,有的你一告诉他定义,他就都会了,有的要从各方面慢慢解释到他懂为止。

算术可以说全都是定义。有数学头脑的人,只要给他定义,他便明白了。学得快的小孩,不要一直要他做已经会的题目,不然会失去与趣。你回想自己的经验吧,无论学什么,最有与趣的时候是你在进步的时候,对吗?同样的,小孩子在进步的时候也是最有与趣的时候。有人说,那么学前教了加减乘除,上学不是闷死了吗?事实上,学得快的小孩,无论你有没有先教他,他上学也是闷死的。因为一般学校是以平均的程度来教的,对大多数学生是适合的,但是对少数吸收快的学生,并不一定适合。当然,如果学校可以照着个别学生的程度和进展来教,那是最理想了,可惜绝大多数的学校不这样做。所以父母要为孩子找适合他的学校,要不然就想其他的办法。我有一阵子是自己教。学得快的小孩,无论你有没有在学前教他,他在学校都会闷的。那么,起码让他在学前不须要闷,这样可能启发他求学的与趣。

有人以为年轻的小孩懂得做高年级的算术,比如:四岁的小孩做加减乘除和分数,是因为父母和师长催逼他们。其实,如果是小孩自己喜欢,大人照着他们的程度来引导,不但不错,而且是应该的。这不是催他也不是逼他,是照他的正常成长。常有人问我:「你的孩子那么小进了大学,要作那么多功课,不是没有了童年吗?」

有次在讲座上,有人发了这问,我就把问题给我的小儿子。他回答说:「我现在还在享受我的童年!」

我们以为在大学念书就要作很多功课,这是因为我们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其实,如果大学的功课对那小孩来满是很显浅的话,即就一点不辛苦,而且能胜任如意,更有多空闲时间做其他事情。所以,同样的,一位四岁的小孩,如果他对高小的算术可以胜任的话,那对他就一点不辛苦,而且可以学新的东西是很好玩的。

我记得我大概十岁那年暑假,爸爸教我代数,他教得很快,我一懂了,他就再进深,所以不到一星期已经学了初中一年的代数。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有新的东西学。可惜那时候没有人帮我找到适合我的学校或其他办法,所以我在学校的时间几乎全都浪费了。因为学校教得很慢,我早已「魂游象外」了!同时,我也一天到晚生病(不知什么病,只是每两个礼拜就有一个礼拜在家,但又不是假病,总有发烧几天的。只是,我自己不疼苦,反而很高兴不必上学),现在想来,最苦的一定是妈妈,我妈妈悉心照顾我,我却很享受妈妈特别陪伴我的时间。

总而言之,孩子能了解就让他愉快的学习,最重要是愉快的气氛,没有压力的催逼,跟着他的正常发展(对他是正常的,一方面不要催他,勉强他,另一方面也不要拉着他,不让他进步,那也是勉强他。)

有些小孩算术的理解没有那么早,那也不要紧,平常小学一年级才教小数目的加(一至廿)。所以如果他学前还不会加,你也不用担心。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教他。要吃花生吗?你就数一数。要玩具吗?你也数一数。什么可以数的东西都数,孩子了解数目的意思,就可以学加减了。

有的孩子很会背童谣,所以也很会背数目。他会一、二、三、四......的背,但不一定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如果你算你的手指:一、二、三、四、五。你每说一个数目就指着一个手指。他如果口里说的数目和指着的手指数目不同的话,那么他是不了解数目的意思。给他几天再试试看。不要硬要教他。每个孩子成熟的速度不一样。让他的成长是轻松愉快的。

有的孩子的思想方式,不一定和你一样。但是,如果他的方法,一直都行得通,那也不必要勉强他用你的方法。直等到发现有毛病时,再查问审核他的方法。我的小女儿四岁的时候做除数。我教她的方法(就是平常用的方法)她不合用。她只懂答数,但是又是对的,我问她:「你是怎么样做的?」她不知道。我问:「你头脑里头是怎样想的?」她也不知道。所以我就由得她了。以后,她倒也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因为我外子是医生,当我们一家人外出时,他总要停在医院巡视病人,所以我们就坐在车上等。车子又小,又没有什么玩具,所以最方便的就是玩算术。我们全用口讲,这样有谈有笑,安度呆等的时刻。

数学是宇宙中的重要设计。上帝所造万物,都有严密数学;诚如保罗所说的:「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难怪伟大的数学家牛顿,天天读圣经。他的文献百份之十五是数学和物理,百份之八十五是关于圣经的。让我们帮助孩子们学数学的时候,也帮助他们欣赏创造宇宙之主宰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读书好成绩

「孩子成绩这么差,你还不骂他,你太纵容他了!」父说。

「孩子又没什么不良习惯,有时玩玩电子游戏,减压而已。成绩过得去就好了,为什么要骂他?」母说。

两口子,为了爱子读书成绩而不开心。两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背景。如果了解自己的背景,分析自己的背景,知道为什么自己有这见解,就比较容易达到共识。自己家境困难,好不容易得到读书机会的父母,常常会觉得今日孩子有这么好的机会读书,怎么不用尽全功呢?自己很用功,才有今天的地位职业的父母,也常常觉得孩子一定要全心全力的读书。还有,自己小时不用功,大了觉得当时浪费时间的父母,也常常很紧张孩子要用功读书,以免重蹈覆辙。自己家境富裕,读书机会容易得到的父母,常常比较不在乎孩子成绩一定要十分好。自己读书读得舒服,成绩也可以的父母,常常也觉得何必要逼孩子那么用功呢。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其他人生中重要的学习和经历。孩子不要单单读书,也要玩玩,眼界才能开放。因此,如果父与母的背景有很大的差异,彼此的看法也就不同,各自以为自己才对,无法达到共识,也常常因此叫家庭失去了温馨和安宁。

如果了解一下彼此的背景,谈谈为什么自己有这种看法,分析一下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再分析一下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就会比较客观,不会坚持己见。让我们了解,孩子是人,是另一个人,不是我。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时代背景都与我不同。他的学习方法与我学习方法可能也不同。我可能要整天捧着书本,手不释卷的苦读,他可能读了一次就了解了,再读也没什么用。如果为父母的,客观分析,分析自己也分析孩子,看看那里可以鼓励,那里可以帮助,才发表意见。采取行动,一定会比较满意。

再者,孩子的成绩不一定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某学生曾经作文成绩全班最低,根本不及格,因为老师认为他解错了题目的意思。另一学生作文成绩总是很好,因为老师喜欢他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讲,文科的成绩比较主观,看合不合老师心意。每一个老师喜欢的又不大一样。理科则比较客观。考试制度也不一定是不公平的。有些适合考选择题,有些人不适合。有些人会猜,有些人不会猜。有些人长篇大论适合他,有些不适合。所以,考试的成绩也不一定代表他用功或不用功。

考试,是为了鼓励和督责学生读书,考试的成绩是一种的衡量。但是,读书,是为了得到学问。有学问是为了生活的质与量。父母希望儿女成绩好,其实是希望儿女有好的生活。其实,父母希望儿女有快乐的人生。当目的清楚了之后,就可以有方向,不是漫无目的只要求成绩好。多少在读书时期只顾读书,成绩好的人,因为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成为孤独高傲的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不快乐。

怎么叫孩子过一个快乐的人生,不但丰衣足食,而且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生活美满又成功呢?

圣经有这么一段,可以给我们得到智慧: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事奉之意让他使用,为他而活)上帝,又事奉财利。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牠;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个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上帝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24-33)。

这是主耶稣基督,创造世界万物之主说的。祂有能力、有信用,一定会照祂的应许成就。所以,我们要教儿女的,是先求上帝的国和义。就是祂的管理和祂的标准。儿女活在上帝的管理中,照着上帝的标准,自然不会行差踏错,不会有不良习惯,会爱惜光阴,会做忠心的学生,负自己的责任。该读书会去读,该做的功课会去做,该上的课去上。

如果你温柔的问问他:「功课做完没有?」他也不会觉得烦。因为你教他的是先求上帝的国和义。他读书不是为成绩,是为了活在上帝的管理中,向上帝负责任,作个忠心的学生。但是,他的成绩也一定是满意的,因为不是跟班上的同学比较,而是向上帝作个忠心的人。如果学习上有困难,也可以和他商量有什么方法帮助他。

家庭生活的重点不是读书用功或不用功,而是建立与上帝正常的关系;有个人灵修(每个人自己与上帝约会的时间,读圣经、祷告、与上帝沟通、听从祂旨意)。也有家庭灵修(全家一起读上帝的话,与上帝交谈,听从祂)。以上帝的话取代人的话。不再是父亲的看法或是母亲的看法,而是天地之主的话语。不再因为关心孩子而夫妻失和,而是一同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祂的爱把全家紧紧的系在一起。一同追求上帝的国与义。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问我,挪亚的方舟能放世上那么多的动植物及其它东西么?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孩子问问题是非常好的现象,我们为父母者的心态要很欢迎儿女向我们提出问题,这样我们和儿女才能保持好沟通。孩子问你,你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我们与他交谈,他也知道我们的思想。因此孩子问我们,是我们的福气,千万不要觉得麻烦。你的态度要很愉快。您不一定需要知道答案,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就算您知道答案,也要避免填鸭式的道出答案。尽量使你们的对话是「双行线」,而不是「单行线」。两人都有思想,有贡献,两人都有问有答。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候,正是沟通的好机会,不必以长辈的姿态和他谈话,而要以朋友的姿态,轻松自然地交谈。

就用上述的例子吧!

「爸妈,挪亚的方舟能放世上那么多的植物及其它东西么?」孩子问。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吧,挪亚的方舟有多大?需要放多少植物?这些植物有多大?还需要放什么东西?先看挪亚方舟有多大,好么?什么地方能找到这资讯呢?」父母就可以这样引导。

孩子便会回应:「我知道,应该是在圣经里。」

「你想在圣经哪一部份?是新约还是旧约?」

「我想是旧约。」

「你想是很早期的事情,还是靠近耶稣诞生的时期?」

「我想是很早的事情,可能是在创世记吧?」

「创世记讲什么呢?」

「当然是讲上帝创造天地。」

「还有呢?」

「人不听话。」

「挪亚方舟是为什么呢?」

「那时候的人都不听上帝的话,只有挪亚听。上帝叫挪亚造方舟,因为上帝要用洪水灭世界,只有在方舟里的生物才不致被水淹死。」

「很好,我们就来看这件事的记载吧!」父母便可引用圣经:「不得了,这里说世界在上帝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上帝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创6:11,12)。当时的人好凶啊,要不是上帝来拦阻,一定要自相残杀,连唯一的好人也杀了!」

「所以上帝要用洪水来消灭坏人,要不然就没有人了,对不对?」

「对啊,就像人身上长了毒瘤,愈来愈大,不把它割掉的话,人就死了。」

「是的,上帝好象是医生,要是上帝不把大毒瘤切除,人类就完蛋了。」

「让我们来看看方舟的描写。」

「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方舟上面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创6:15-16)。什么是肘?」

「一肘就是从手臂的弯处到手指那么长,这是很好的量器,不会忘记带的,哈哈!手臂的弯处叫肘,衣服的肘部就是袖子长到臂的弯处,不长不短,只盖了手臂的一半。我们拿把尺来量一量,看看一肘有多长。」

「妈妈的一肘是16吋,爸爸的一肘是17吋多,我的一肘只有13吋多,那怎么办呢?一肘到底有多长呢?」

「我猜是爸爸的一肘那么长。」

「我也这样想,所以一般都认为一肘差不多是18吋左右,如果我们以18吋为一肘,那么方舟有多大?18吋就是一呎半。」

「长450呎,宽75呎,高45呎,分三层。」

「记得方舟是方的,不是尖底的,因为不是要航海的,只是要在洪水中飘浮的。那么方舟的船板面积有多少?」

「长450呎,宽75呎,每层是450×75方呎,三层是3×450×75方呎,让我们用计算机算一算。啊,101250平方呎!」

「我们的房子面积是2000平方呎,方舟的面积等于多少层我们的房子?」

「101250÷2000=50层半,那好大啊!」

「你想方舟的体积有多少立方呎?」

「3呎×450呎×75呎=1,518,750立方呎,150万方呎,那好大啊!」

「让我们想想,大的动物有多少类,圣经说每类一对,各从其类,只有用以献祭的清洁动物才每类七对。」

「牛、象、河马、老虎、狮子、长颈鹿、短颈鹿、猪、羊、马、蛇、鸵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类的大动物。方舟足够给他们住的。不过,还要有植物„„„不过,植物只需带种子就行,但是还要带食物,哗,那么多的动物一年要吃多少食物啊?」

「你想得很周到,大的动物其实没有那么多类,比如马类,可能也包括了斑马等;狗类一对就够了,因为今天大狗小狗都是狗,在300年前欧洲只有一种狗,今天的所谓纯种狗都是来自原来的野狗。至于食物,在某种情况下动物可能吃得很少或者不吃,猜猜看!」

「冬眠,冬天睡觉就不吃了。在方舟上的动物冬天睡觉吗?」

「让我们看看圣经,创7:11描写洪水时的情况:第一,大渊的泉水都裂开了。第二,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第三,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

「为什么有一、二、三?不是只有下雨,也有地裂开,天窗打开,但是那是什么意思?」

「我以前也不知道是什么,一直到圣海伦火山爆发了,我才了解到这一、二、三就是当时发生的事情:

一、地裂了,火山爆发了,山上的雪化成了水蒸气,火山石炸成灰,都被炸到六万呎八万呎高空。二,在高空中水蒸气冷却了,火山灰也冷却了。水滴凝结在这些小玻璃片上,火山灰冷了就是火山玻璃了。水滴够大了就掉下来。三,当天,圣海伦火山旁,下了很大的雨。这是二十年前我亲眼见到的。」

「哗,圣经真的描写了那情景。」

「不过圣海伦只是一个火山,洪水的时候是很多火山爆发,多处地震,漫天都是火山灰,上帝第二天创造空气时把什么都分开了。」

「让我看看,把水分为上下。我知道了,空气上面的水都下来了,好象天上的窗户打开了,因此下了四十昼夜的大雨。」

「你想火山灰遮住阳光,又下大雨,天气会怎样?」

「对了,就冷了,好象冬天了。我知道了,动物可能就睡觉了。爸妈,恐龙为什么没有上方舟?」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恐龙有进方舟吗?

孩子问:「恐龙为什么没有上方舟?」

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我们尽量不直接给他们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这样,一方面亲子之间就有沟通,另一方面,帮助孩子思想,不致容易迷信。

「恐龙为什么没有上方舟?」孩子问。

「恐龙有没有上方舟?」我回答──以问题回答。

「我想恐龙没有上方舟。」孩子说。

「你一定有什么理由,才这样想,对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方舟虽然很大,我们算过:有450呎长,但是我想,方舟只有45呎高,而且分三层,每层只有15呎高,那一定放不下恐龙,因为博物馆的恐龙好高大呀!」

「你想得很周到,博物馆的恐龙有的很高大,不只15呎高。但是,博物馆有没有小恐龙?」

「对了,有些恐龙是很小的,最小的那些一定可以上方舟了。那么,大恐龙就上不去了。他们一定就被洪水淹死了,所以现在就再也没有大恐龙了。」孩子说。

「现在是没有人见到很大的恐龙。不过,到底大型的恐龙有没有上方舟呢?可能让我们再读读历史,当时写下的历史。」

「那就是圣经了。」

「创世记六章19节: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存生命。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爬行的动物)各从其类,每样两个,要到你那里保全生命。七章8节: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并地上一切的昆虫(各种在地上爬行的动物。新译本与原文同意)。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上帝吩咐挪亚的。」

「照着上帝的话,一定是各种恐龙都上了方舟,但是恐龙那么大,真可以都上去吗?」孩子问。

「恐龙到底有多大呢?比如,我们用常见的生物来讲吧。马有多大?长颈鹿有多大?老虎有多大?多大才是人呢?」

「我知道了!爸爸那么高,是人;我现在这么小,也是人。进挪亚方舟的恐龙不一家要长到最大时才进去,年幼的恐龙一定不太大,但是,那也是恐龙。所以,进方舟的动物可以是年幼的,还没有长到最大的时候。这样,方舟就不会太挤了!」

「你提出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上帝要挪亚每样生物带两个,一公一母呢?」

「因为要保全生命。」

「是的,但是为什么是一公一母?」

「这样才可以保全小动物。」

「对了,请看第七章三节: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所以上帝是要每类都留种,不但在方舟上的可以保全生命,还要这些动物以后生小动物,活在全地上。你想,生孩子的妈妈是不是都是老人家?」

「哈哈,不是的,是像妈妈这么年轻的!」

「谢谢。是的,要留种的话是应该带年轻的比较合理。年轻的恐龙多大呢?」

「那一定不会太大了。我知道了,进方舟的恐龙都是年轻的,不会太大,方舟放得下他们的。」

「乖乖,妈问你一个问题:挪亚方舟跟新年有什么关系?」

「挪亚方舟跟新年有关系?」

「去那里找答案呢?」

「当然是圣经了!」

「请读创世记八章十三节。」

「到挪亚六百零一岁,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干了。挪亚撤去方舟的盖观看,便见地面上干了。」

「看见没有?」

「呀!他们一定很高兴了!新年第一天,地上的水都干了。那新年真是个新的开始啊!」

「你想想有什么是新的?」

「新的地,新的天,新的植物。」

「怎么样新法呢?」

「新的地,因为是被水淹过的地,不过大概都是泥巴了。新的天,空气以上的水大概都掉下来了。新的植物,大概才开始长出来而已。」

「还有什么不同呢?」

「坏人都不在了,强暴人都不在了。那时的新环境一定很平安很平静。只有挪亚一家八个人。」

「他们会不会吵架?」

「我希望他们不要吵架,全家和好,彼此照顾。他们要合作才可以。不过,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吵架的,因为他们知道洪水灭掉的人就是那些强暴的人。他们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我想挪亚一家人不会吵架。」

「你想挪亚的儿子和媳妇生的孩子会不会吵架?」

「希望不会。希望他们的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洪水的事情,教他们彼此相爱。」

「现在世界上的人,谁是挪亚的子孙呢?」

「„„呀,所有的人都是挪亚的子孙啊!」

「是的,我们都是挪亚的子孙。现在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挪亚的子孙。请问,现在的人吵不吵架?」

「不但吵架,还要打架,还有恐怖份子杀人。」

「为什么?」──是的,为什么世人不彼此相爱?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教养儿女与恐龙的问题

自从写了恐龙与方舟之后,好几位家长很有兴趣,有些见面提出,有些打长途电话提出。他们说,这些就是他们的孩子提出的问题,他们不能作答。因此,我们只好再用恐龙为例,“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恐龙上了方舟?那么挪亚一家人一定见过恐龙了?为什么书本和电视节目都说没有人见过恐龙呢?”孩子问。

“书本是谁写的?”

“写书的人。”

“电视节目是谁制造的?”

“当然也是人。”

“这些人怎么知道没有人见过恐龙呢?”

“因为恐龙是很古老的动物,六千五百万年前已经绝种了,那时候还没有人,要过了六千万年之后才有人。”

“这是书本和电视告诉我们的,你想这是事实或是作者的意见?”

“当然是意见了,因为如果还没有人,那谁在记年代?谁能够知道千万年前的事呢?”

“太好了,你是有用头脑的孩子,分得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人家的意见。这样,你就不容易把某人的意见当作事实了。为什么有些人说恐龙已绝种六千五百万年呢?他们根据什么才这样说呢?”

“恐龙的化石都是几千万年老的,因为它们都是埋在几千万年老的地层里.......不过,地层的年代又是根据什么算的呢?”

“你想得好快!我曾经问过多位地质学家,他们回答我:地层的年代是根据生物的演化史计算的。就是说,地层的年代是根据进化论计算的。进化论认为恐龙之后六千五百万年才能进化到现在的人,所以恐龙的化石起码是六千五百万年老。”

“我知道了,恐龙的化石是六千五百万年老,所以埋化石的地层也是六千五百万年老.......啊!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刚才说恐龙化石是几千万年老因为它们埋在几千万年老的地层,现在我说因为恐龙是几千万年老,所以埋它的地层也是几千万年老。我想我头昏了!恐龙化石的年龄是根据地层的年龄,地层的年龄若根据化石的年龄,这不是在兜圈子吗?原来恐龙化石的年龄不是根据地层的年龄,而是进化论说恐龙是几千万年前绝种了,所以是先定了化石的年龄。这怎么是事实呢?没有见过猴子进化成为人,谁能相信进化论的事实呢?”

“圣经说:上帝造万物各从其类。人是人类,猴是猴类,各从其类;人只会生人,猴只会生猴。这是事实吗?”

“当然了,爸爸妈妈是人,我也是人;祖父祖母是人,生的当然是人。曾祖父母是人,一直推到第一个人。”

“妈妈在实验室养细菌,每20分钟生一代。过去100年,很多科学家们养大肠杆菌,你想100年生了多少代?”

“20分钟一代,一小时3代,一天3x24是72代,一年365天是72x365=26280代。100年就是2,628,000代。不只是二百万代!”

“不只二百万代,但是,还是大肠杆菌!没有进化!”

“圣经说的才对,各从其类;进化论说的和事实不合。哗,过了二百万代还是跟着它本来的类!”

“以后你可能读到其它计算年代的方法,但是只要你用头脑,问问题,你会发现那些方法都有不可靠的假设。真正可以计算年龄的方法只有一个,你想是用什么方法?”

“看日历。”

“对了,只有真正计算,有人从头开始计算,那才是可靠的。有没有人从第一个人开始算年数呢?”

“亚当、夏娃可以从开始算起,他们的儿女可以继续算下去,如果每代都跟着算,我们就可以知道一共多少年了。我们可以看圣经吗?”

“创世纪第五章:当上帝做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亚当活到130岁生了塞特;塞特活到105岁生了以挪士.......。”

“我知道了,让我把这些年数加起来:130+105+90+70+65+162+65+187+182+500=1556年。那么到洪水的时候应是1656年。”

“如果我们看创世纪11章,还可以继续算。一直算到亚伯拉罕。之后,犹太人就有他们的历史记载了。”

“.......只有几千年,没有几百万年啊!”

“中国人的历史,埃及人的历史或任何人的历史,是千年或是百万年?”

“都是千年的。我知道了,是进化论学者的意见,说人类几百万年前开始进化,其实人类从开头就是人类,各从其类,我们不是动物。而且,从上帝造人到现在,只有几千年,不是几百万年。我想我相信上帝的话比相信某些人的意见更合理,上帝从开始就在那里。”

“那么恐龙呢?恐龙是几千万年前绝种?”

“恐龙?”

“恐龙是爬虫,就是爬在地上的生物(中文圣经创1:25译为昆虫,但创1:30是正确的翻译)。上帝什么时候造爬在地上的生物?”

“第六天,和造人同一天。那么,亚当、夏娃应该见到恐龙。”

“创世纪七章写明:挪亚他们和百兽,各从其类;一切牲畜,各从其类;爬在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一切禽鸟,各从其类,都进入方舟。”

“所以,挪亚一家也必定见过恐龙。人写的书和人制的电视节目只是人的意见。我要相信上帝的话。魔鬼需要我信人的意见,我不上当。”

“是的,魔鬼引诱夏娃的第一句话就是:上帝岂是真说。但是上帝回答约伯的第一句话是: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我立大地根基时,你在那里?”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启发儿女智能

关心儿女的父母,一定想知道如何启发儿女的智能?

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有时候,可以从婴儿的表现看出端倪。婴儿是有记忆力的,他们会记得见过或摸过的东西。例如,怕生、要母乳不要奶瓶、喜欢某一张毯子等等......。这种种都启示与我们,小孩子知道很多事情。有时小孩子凝视某些东西,他可能在观察研究,求知。

我们不能完全知道小孩子如何学习,他们的智能如何发展,所以要防止可能拦阻他们智能发展的事情。小孩子学习讲话比大人容易得多。过了十岁左右,就比较难学习新语言了。要是过了十五岁,那就更难了。因此,小时候学习新的事情会容易些。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多接触不同的事物。

小孩子都喜欢有人陪他们玩,并不是单单有玩具就足够。我的孩子小时候不多看电视,我们总是陪他们一起看,常向他们解释电视节目中事情的真假对错。也帮助他们分析广告内容。例如广告上的孩子在玩得兴高采烈,我可以问他,孩子高兴的原因到底是因为有朋友陪他玩,或是玩具本身很好玩呢?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集体游戏。因为有人际关系交互行动,有来有往,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因此,用人来启发儿女的智能是最好的。父母亲是最好的人选,而最好的启发智能之道,是带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和他们交谈、研究、有问有答、有来有往,一起享受学习新知识的快乐。

我的小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和他看一些动物的图片,我发现他对小狗小猫图片的反应较大,但是对大象、老虎等却似乎没有兴趣。我才猛然想起,小儿子根本还没有机会去动物园玩过。难怪他只认识小狗小猫,而不认识大象老虎了。因为图片毕竟只是平面的。当时,我立刻安排带他去动物园。小孩子到了动物园高兴得很,我们也热烈参与,指出各自发现的有趣事情。不但学了好多知识,而且学习的过程是经过人与人的交谈来往,就更容易带动智能的发展了。以后,看到动物的图画时就有很多响应,不再「头脑空空」的样子了。

我以前与一位德国留学生同住。有一次,我煮了虾,她看后说不敢吃,因为有那么多脚,就像蜈蜥。我用她的眼光看看,确实是像蜈蜥。但是,因为我从小就知道虾得是好吃的食物,就不会觉得可怕。小时候快乐舒适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好的影响。因此,在帮助儿女启发智能的过程中,父母应刻意营造快乐的经验。

比如小孩子最早的学习,常常是把东西放进口里,如果我们大声喊,或是打他的手,都会叫他莫名其妙,使他惧怕学习新的东西。再大一点,他的学习常常要经过以手触摸,如果我们以不高兴的声音骂他:「不要碰」,或者打他的小手:「不要摸」,就会使他产生恐惧感,拦阻了他的学习。我们要把家里的东西好好安排,让他可以触摸,有正面的学习经验。在愉快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之中进行,让孩子接触和经历不同的事物,他的智能就容易得到启发,能发现自己从创造者所得到的天赋。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培育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建立儿女的品格

近年屡屡发生惊人的命案,如美国阿肯萨斯州革林士波罗小城,发生五尸六命枪杀案。凶手竟然是十一岁和十三岁的少年。各报章都问,他们为什么会杀人?很可惜,虽然各专家纷纷发表言论,只是很少看见真理的立场。我们都知道应该培育儿女的品格,但是,培育的目标是甚么?又怎样培育呢?

品格的定律

我们知道真理的来源是宇宙的设计者,就如汽车要使用得好,必须照着设计汽车者的规定。宇宙设计者所定下的规矩,是不能违反的。祂定了「万有引力」的律,我们如从高楼跳下,必粉身碎骨,害己害人。这些律不会因我们无知而作废,必不会因我们不信而无效。同样地,造物主也定下品格的律,父母负起传授这些律的责任。人与动物不同,我们有创造者的形像样式,有像创造者的内涵,其一就是创造性;其二则是正义感。因为创造者是公义的,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然而,何谓善?何谓恶?善恶的标准若是设计者所定的,我们就无权也无智能自定善恶的标准,而且这些标准,也不因我同意或不同意而更改。我们却可以选择要不要顺从祂的标准。从善者得福,从恶者受祸。就像按车厂指示,加汽油在油箱的,车子就行动;不照车厂的话去加汽油,却加了汽水,车子就坏了。

你爱你的儿女,愿意他们得福气,就一定要教导他们创造者的定律。你教导他们如万有引力的物理定律,所以不要从楼上跳下去;你也要同样教导他们创造者有关品格的定律,就是「十诫」中的后六诫。

一.要孝敬父母

圣经非常重视孝敬父母,一方面孝敬的人有福气:「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章12节)。一方面不孝敬者有祸:「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二十一15、17)。但是要注意的是,孝敬不等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孝顺。那种孝顺是唯父母之命是从,是把父母当做神,当作创造者。那是大错,也是世上一切问题的起因——把被造的当作创造者。被造的既非创造的,所以能力智能都有限,也一定没有全部的真理。只有部分的真理是很危险的,就如「差不多先生」的故事,或如汽油和汽水只差一个字,但是结果却有生死之别。汽车喝汽油可以,喝汽水就死了;人喝汽水可以,喝汽油就死了。所以圣经是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诫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章4节)。有看到吗?儿女要「在主里」听从,父亲要「照着主的教训」。标准是在主那里,因祂是创造者,儿女父母都服从祂的定律,因为那是真理,真理不会因人而异的。

二.不可杀人

就是要尊重那照着创造者的形像被造的人。我们的孩子彼此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照着宇宙创造者的形像被造。我们同有一个生命的源头,同有一位父。一切被造的都不是创造者,也不是我们人生、思想、行动的权威。当我们彼此尊重的时候,我们也就尊重这位唯一的主宰了。创造主造人,并不是要我们弱肉强食,而是要我们彼此相爱。请问,当你看到那弱小得连站也不会站的婴儿,你会想到弱肉强食吗?当然不是。你会觉得他可爱,想抱他,想爱惜他,对吗?这是正常的。弱肉强食是敌挡者魔鬼的谎言,千万别上当。因为「进化论」的毒素,毒害了整个人类,其实,这冒充科学的假设,是完全没有科学事实支持的。从来没有一次观察,给我们看见生命中由无生命的东西而来;也没有一次观察,给我们看见由单细胞演变成为人。没有观察,不叫科学,只可以叫做虚构的故事。但这虚无的假设,使没有分辨能力的人,将人看为没灵性的动物,以致互相残杀,弱肉强食。

三.不可奸淫

人类第一个关系是夫妻关系。这关系如果被破坏,其它的关系也跟着被污染破坏了。因为污秽的器皿,用来做什么或装什么,都会带来污染。我们要教儿女从小洁身自守,不要听所谓「性自由」、「性开放」等谎言。因为,惟有创造人的那一位,才有资格定下对错标准。圣经说:「不可奸淫」,也说「凡动淫念」的也等于行淫,就像凡动怒的也等于杀人之罪。因为行动之始是意念,所以要处理意念才不致有行动。行淫也包括凡与兽淫合的(参出廿二19);与男人苟合(参利十八22),这是同性恋,本是可憎恶的,逆性的。罗马书指出男与男不可行羞耻的事,当然女与女也不可。为什么这些是逆性的事呢?因为创造者的设计不是这样。违反设计,一定会坏掉。上帝造世界的时候,一切都是好的,包括人类性的功能,但是必须遵从祂的设计。就如设计汽车者设计了那机器,是要用汽油发动,但是汽油必须放在指定的油箱里,若违反了这设计,无论汽油是放在机器上、车盖上或是倒在驾驶盘上,都只会破坏,不会达到汽车应有的功用。当上帝造人的时候,祂造了一男一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参创二),神祝福他们,叫他们生养众多,这是上帝设立的婚姻制度。所以,性只能用在婚姻,而婚姻是一男一女,此外都是污秽,都是淫乱。我们要教导儿女认识上帝的设计,叫他们不会因无知而害己害人。

四.不可偷盗

尊重他人也尊重他人所有的。

五.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今天不论是在法庭、商界、政治圈,都存在着许多假见证和陷害。上不正则下歪,这是必然的。在家里,父母要以身作则。在社会,带领者要以身作则,不要歪曲事实,不要陷害人。从小在家中就要训练儿女,手足之间要诚实。兄弟有争吵的时候,父母要教导他们讲实话,然后帮助他们分析事情。为彼此着想,彼此尊重、彼此相爱,达到和解,与人和睦。

六.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让我们教导儿女们「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参提前六6)。孩子们自幼抢玩具,争多争大,到朋友家玩了玩具不肯放手。人有自己也要有。较大时要跟别人比零用钱,要买名牌货,或者吵着要买这个买那个。这些现像是因为不知足,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要以身外之物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其实,人的价值不是东西能够肯定的。物质只是真价值的代替品。所以有了一样之后只能暂时满足一下,欺骗自己。过后还是故态复萌。其实,人的价值是创造者所赋与的,所以必须回到创造者那里,与祂建立永生命与爱的关系,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当我们培育儿女品格的时候,一方面要言教,叫他们明白造物主的定律,和这些定律的目的——叫人得福。「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廿九11);「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上帝、听从祂的话,专靠祂;因为祂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祂」(申卅19)。另一方面要身教,自己照着这有福的计划而行。不是「双重性格」,不是「精神分裂」,而是人前人后,在家在外,都是同样的品格。但是,可能不杀人还容易,不动怒则不可能了。要求行为还容易,要求心灵纯洁,讲何容易。这是下期的题目。

『恩典福音书城』首页->原创书库->《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兄弟姊妹篇 『 全文阅读 加入书签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打包下载 』

二宝出世

第二位小宝贝出生后,大宝贝常有叫父母烦恼的反应,怎么避免?

不少父母亲希望有两个小宝贝。但是当小的出生的时候,都发现大的很难相处。做父母的都知道,小婴儿是完全依赖他人才能生存的,他们自己不能拿东西吃,不能拿水喝,不能自己上洗手间,或是自己穿衣服。自己不能而须要依靠他人,他们会以哭声来吸引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大人要照顾小婴儿,常是忙得不得了。

让我们想像一般的情况:

(一)小的还未出生,妈妈顶着大肚子:

大的:「妈,我要抱抱!」

妈:「你看妈肚子这么大,怎么抱你呢?你大了,自己走吧!」

大的可能心里想:都是因为这小的,所以妈妈不能抱我,如果没有小的,妈就会抱我了。

(二)小的出生时:

大家忙着送妈妈到医院去。请别人照顾大的。他可能想──妈不见了,因为要生小的,所以不能照顾我。不要生小的多好,妈就可以跟我在一起了。

(三)第二位出生了:

大家热闹的来看小的,忘记了大的。妈忙着照顾小的。产后体力不足,需要休息。照顾小婴儿很吃力,晚上也要起来好几次喂奶。好不容易,小的睡着了,正好可以休息一下。怎么知道大的又闹情绪,喊着要妈妈,把小的吵醒了。妈妈已经很累,又要起来照顾小的。自己情绪也不平衡,冲口而出:「怎么搞的,把小的吵醒了,真是不乖!」

大的哭了,家里乱成一团。

「你再哭,我就打你!」

至此,大的心已被大大的伤害了。他把一切的痛苦,归罪于小的。以前,他哭,妈妈会来照顾他,安慰他。他哭得更恸了。他不了解,也不明白,他只知道这个小的带来了痛苦。

可能,大的会有反常的行动。他本来已经会自己上厕所了,但是,现在,他湿了裤子。本来,他不用奶瓶了,但是,现在,他要奶瓶。他要做小婴儿。因为他以为父母的注意力在小的,因为他是小婴儿,什么都不会做,不会上厕所,不会用杯子,所以要得到爸妈的注意,就要做小婴儿。

看见妈妈抱小的,大的也要抱。可惜,大人回答说:「你这么大了,不需要抱了。」大的因此容易产生嫉妒的心情。为了要引起父母的注意,有时会故意的不乖,做一些破坏性的事情。但是相反的,带来的不是父母的怜爱,而是父母的打骂。于是大的也可能会欺负小的,趁着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欺负小的,发泄心中的气愤和报复。

有些父母,因为知道小婴儿需要很多时间照顾,所以干脆把大的送去给他人照顾,免得没时间兼顾。这有什么不好呢?试想,大的还年轻,还是小孩子,没有力量自己行动,被逼离开父母。他能够了解吗?他喜欢吗或是他感受到的是父母因为有了小的,就不要他了?长大以后,虽然理智上了解父母不是不要他,但是内心的深处,仍然有一个疤痕,使他不容易建立与父母的亲情,手足之情也有了无名的障碍。

有的父母,反过来,把小的送出去给他人照顾,以为小婴儿不懂事,无所谓。结果,当小的回来的时候,不但没有避免问题,而且问题更大,使手足的关系很难建立。

那么,怎么办呢?

让我们回去看人生手册──圣经。

「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祂的形像造男造女。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1)

第一,感恩的生活

生儿养女是上帝赐的福气。孩子不是我们的拖累,孩子是祝福,是上帝给我们的乐福。我们是不是经常为了孩子而感恩,事实上,我们是否过着感恩的生活。为着上帝的创造感恩;为着上帝的良善、慈爱、怜悯、恩惠、公义感恩;为着衪的救赎感恩;为着衪爱衪的人所预备的感恩。如果我们的生活是感恩的生活,大的出生之后,父母会常常以言语行动让他知道向上帝的感恩,感谢衪赐给我们这孩子。我们如果心中真的充满感谢,就会很自然的在我们日常言行中流露出来。

前文我们提到家庭灵修生活。就是每天全家一起读圣经祷告。如果你家已经实行了的话,你的大孩子就经常和你们一起读经祷告了。当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你就很自然的也为这新生命感谢上帝。在这感谢的气氛中,父母刻意的带给大的快乐的加入「我们」的行列。他和父母一同为这还没出生的小弟或小妹感谢上帝:一同为小的祷告,一同的接受爱护小的责任;一同求上帝给「我们」智慧和力量,带给小的成为合上帝心意的人。

常常听见大人问小孩子:你要一个小弟弟或是小妹妹?这种问法,其实是不负责任的问法,因为生男生女,不是这小哥哥或小姊姊决定的,他也不应该有所选择,就像父母亲没有权利要男或要女一样。男或女,男与女,都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都是在上帝的设计中,衪造的都是好的。只有上帝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家庭,应该生男或生女,上帝是宇宙之主,但愿我们在生活中尊衪为主,但愿世人在生男生女的事上尊衪为主!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避免人家这类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教导自己的孩子,让他尊创造者为创造者。如果他很小,刚会说话,我们可以教他回答:「不知道」,「都要」;大一点,可以回答:「上帝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或是「我要上帝给的」。

要过一个感恩的生活──凡事谢恩。这种感激创造者的心态,无形中变成一种感恩的人生观,和生活习惯。对人也会感恩。当一个人与创造者建立了正常关系的时候,他不但感谢上帝,他也感谢家人。有一位弟兄说,当他在领受圣餐的时候,经历了神的爱。当他和上帝建立了这个爱的关系的时候,他看着他的妻子,只有想到她的美好,爱与感激油然而生。

第二,彼此相爱的生活

圣经充满了爱的信息。上帝爱我们,也希望我们都活在爱中。试想,如果这世界上没有爱,是多么可怜呢?爱,是多么难以捉摸,但是,又是多么真实。爱,是世人所求的,是世人所需要的。每一个家庭的建立,应该是基于爱。但事实上,有多少家庭的成员是活在爱中呢?爱,必须要表达在言语、行动和态度上。

「所以你们该效法上帝,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己。」(弗5)

父母有这种爱的表达,孩子就容易学会爱的表达。

「论到弟兄们相爱,叫你们彼此相爱。」(帖4)

「弟兄为患难而生。」(箴17)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133)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2)

圣经中明显指出彼此相爱的真理。弟兄,不但指男性,也指女性,意思是,有共同生命的人。弟兄姐妹,当然是有共同生命者了。上帝要我们享受兄弟姐妹手足之情爱。我爸爸常说:「打虎亲兄弟」,为什么呢?正如圣经「弟兄为患难而生」,打老虎,在危急的时候,亲兄弟亲情的爱,不会只顾自己不顾弟兄的。要建立这种正常的亲情,要从父母做起。父母亲爱的表达要清楚。有一次有一位父亲说:「爱子不让子知道」,恐怕把儿子宠坏了。有些人以为如果表达对儿女的爱,污鬼会害他们的孩子,所以把孩子叫做:「难看」,「小狗」,「小猪」,「没用」等。事实上,我们要敬畏的,唯有创造者,且要遵从祂。祂高过一切,是全能全知的上帝。我们先蒙了上帝的慈爱,就懂得爱儿女。我们的儿女蒙了慈爱,也懂得爱弟妹了。这样,我们全家就能凭爱心行事了,就能行在爱中了。

妈妈尚未生产,小的还在腹中的时候,「我们」──爸妈和大的──已经爱他了。如果妈妈大腹便便,而大的要妈妈抱,或者不是告诉他:「他这么大了,不需要抱了」,或是,「妈妈肚子这么大,怎么可以抱你呢?」而是预先很愉快的说:「你未出生的时间,也是在妈妈里面,上帝爱你,叫你小的时候不受冷,不受饿,在最安全温暖的地方,妈妈替你吃东西,因为你还没有牙齿,食物经过一条小管子到你身上,你就一天天长大,就像我们小婴儿,你看看,妈的肚子会愈来愈大,每天大一点点。小婴儿愈大,上帝就给他愈大的房间。你看,上帝多聪明,多爱我们!后来你愈来愈大了,也愈重了,妈妈就不够力气拿其他重的东西了。我们的小婴儿愈大愈重的时候,不但爸爸可以帮助拿重东西,你也可以帮了,多好!你想妈妈还能不能抱你呢?」

「我想不能了。」

「哈,我有办法,我还能够抱你。我可以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抱你!」

「这样抱我,会不会压到小婴儿?」

「不会的,我们会小心。不过,有时候他会踢到你啊!有时候他会运动手脚,我们会感觉到的。你记不记得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做什么事呢﹖」

「不记得。」

「等我们的小婴儿会说话的时候,我们问,他看看他记不记得。」

「我想他也不记得。」

「你知道小婴儿的房间叫什么名字吗?很好听,叫子宫,就是小皇帝住的皇宫.........」。这类的对话可以预备对大的说。他可能会记得:「妈妈,你要坐着才可以抱我」。我们的大女儿很自动的要妈妈坐着抱,或是要爸爸抱。做爸爸的有特别的机会可以更亲近大的。妈妈不要认为怀孕很麻烦,要趁机会欣赏上帝创造的奇妙和祂的爱,你就会很自然的把这欣赏在言行中传给大的。我们一生中,没有几次这种机会!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上帝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诗139)

如果我们了解上帝给我们,不但有一个,而且不只一个孩子;了解上帝让我们有几个月的时间,欣赏祂造生命的奇妙,经历祂的智慧和大能;我们就自然会彼此相爱,而且思想中充满对上帝爱的感恩。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就会带领大的孩子,以感恩和爱心来等待上帝所要给他的小妹妹或是小弟弟了。

妈妈生产第二位的时候,最好爸爸可以陪大的。陪他盼望妈妈回家;陪他计划怎样照顾妈妈和新婴儿;陪他玩,陪他吃。这是一个好机会,特别给爸爸和大的更进一步亲近,有共同的生活,共同的挂念,共同的玩笑。可能的话,陪他去探望妈妈和小婴儿。我记得当我生老二的时候,我在医院的窗口,看见我们的大儿子,穿着一套天蓝色的绒质小西装,携着爸爸的手,从停车场走向医院门口,看他的神情,好有信心,好神气,好「长大」大了。可能他觉得自己是和爸妈一同看顾妹妹的。他对妹妹十分温柔,又喜乐,又兴奋。看见等待了好久,每天为她祷告的小宝宝,终于出现了。

大宝知道你对他的爱没有减少,没有薄了,他会存着感恩的心来爱护小弟妹,因为爱了多了一份爱,不是少了一份爱。

第二篇:苏迪博士简介及讲座活动

苏迪博士简介

苏迪

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东方司乐国际教育课程专家顾问,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在儿童关键期作用”研究员;香港儿童古典音乐教研中心理事;北京大学《儿童古典音乐》副主编;国家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国内多家教育期刊专栏作家。2002年开始从事儿童素质教育培训及学习能力研究、儿童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2005年创办东方司乐学习能力训练中心,十余年来在全国进行过1000多场演讲及培训,受益家庭数十万。

研究方向:儿童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

苏迪老师坚定的从事音乐教育和儿童素质能力教育,源于一场轰动全国的演讲。2007年11月8日下午,应高等教育出版社邀请,当时在上海做儿童素质教育研究、儿童学习能力研究的苏老师在上海大剧院聆听了前国务院副总理,主管中国教育十年的李岚清总理的一场关于音乐与素质、能力、创新的演讲。李岚清总理在演讲中指出,音乐对人的创新思维、想象力等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李岚清用一句话结束了他的演讲: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

听完李岚清总理的演讲,苏老师更加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所从事的事业。其实早在2002年,苏老师和专家团队的成员们从国外引进了四大音乐教学法,瑞士“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德国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日本铃木教学法,结合中国孩子的教育特点,进行整合,并向教育部申请课题项目进行研究,至2006年底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经过专业的音乐教学训练的孩子,比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想象创造力方面有着显著地进步。

专业著作:

《影响一生的儿童古典音乐》 《影响一生的儿童中国民乐》

《影响一生的儿童古典音乐》精心挑选适合儿童欣赏的曲目,德国原版引进,音质极佳;《影响一生的儿童中国民乐》选自中国民乐的精华,适合孩子,邀请大师级演奏家演奏录制,效果无可比拟。两套音乐均以以故事讲解的方式,开启了儿童欣赏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的先河,受到众多专家和家长的好评。古典音乐与中国民乐不再是曲高和寡,而是如此的优美高雅,滋润着孩子童真的心灵,专业提升儿童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创造力。

苏迪博士历次讲座掠影

中山大学EMBA班特邀东方司乐国际教育苏迪博士

进行“管理有道、家教有方”讲座

作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管理有道”是我们的追求;作为家长,孩子健康成才是我们的心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将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才,付出的努力不亚于创办一所成功的企业。这不仅仅需要爱心、耐心,更需要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2002年中国教育部成立重点课题“通过音乐培养孩子关键期能力的研究”并于2006年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东方司乐国际教育作为课题成果转化单位,研发的《影响一生的儿童古典音乐》与《影响一生的儿童中国民乐》,开设的“学习能力训练课程”,被誉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必修课”。

2013年8月4日中山大学EMBA班与北京东方司乐国际教育携手同办《管理有道,家教有方》亲子沙龙,诚邀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影响一生的儿童古典音乐》副主编、《都市人成长》杂志专栏作家、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通过音乐培养孩子关键期能力”研究员、东方司乐国际教育联合创始人及课程总监苏迪老师,为我们分享科学、权威实用的家庭教育知识,助力各学员家长“管理有道、家教有方”。

那么什么能力可以影响孩子一生?有些孩子学习轻松、效率很高,成绩优异,毕业后工作能力也很强;而有些孩子学习吃力,周末一直在补课,成绩却平平,即使通过补课成绩有所提高,一旦停止补课成绩也马上下降。哪些能力决定孩子的学习成绩及未来成绩?课堂上苏老师从四个方面节分享: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对应的家庭教育策略;

二、如何通过恰当的音乐训练小学生各项能力;

三、影响孩子一生的主要能力有哪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创造力、语言能力等;四:中国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了解未来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做个有远见的家长。课堂上老师还教我们一些小游戏与学员进行互动:如数字与节奏;柯尔文手势;三部声训练,通过这些小游戏能使家长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培养孩子的注意能力和语言能力。

家长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意识,直接决定了孩子们的将来,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孩子,用什么样的语言评价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最后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引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希望通过这次亲子沙龙的分享,能让各位学员家长“管理有道,家教有方”。

东方司乐国际教育苏迪博士应邀参加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

被誉为“音乐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ISME)开幕式于2010年8月1日晚7时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多位贵宾和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代表及国内外数十家媒体莅临,能够容纳近五千人的国家会议中心大会议厅座无虚席。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贵宾主要有: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理事会主席哈肯,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格拉汉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音乐和人类学荣誉教授布鲁诺,美国国家文理科学院终身院士陈怡,北京市委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安顺,北京市副市长黄卫,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组委会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金铁霖等。

作为从事儿童音乐教育的资深教育专家,东方司乐国际教育的苏迪博士参加了本次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分论坛,苏老师更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于儿童情绪、能力以及性格的培养,另外对于教学教法也非常关注。苏迪老师参加了圆桌会议“音乐中的调节式学习经验:视觉、实践、收获(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s in Music: Vision, Practice, Outcomes)”,来自于*Bella Mintz, Bar-Ilan University;*Eva Brand, Bar Ilan University;*Veronika Cohen, Jerusalem Academy of Music and Dance;*Adena Portowitz, Bar-Ilan University;*Dochy Lichtensztajn, Levinsky College of Education。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证明,音乐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发展以及积极的世界观有着重大影响。音乐教育带来的收益以及对音乐教育工作的热情,使得音乐教育工作者大力支持旨在振兴传统教学方法的倡议。本次研讨会就四个由学术研究院开展的成功音乐项目进行报告。学术研究院的指导方针为该项目的积极成果做出了意义重大的贡献。在这些方案中,教师创立间接学习经验,其目的是建立亲密合作的、同步的师生互动,促进孩子的学习质量。虽然这些目标一般表现为教学的特点,中介学习经验,尤其对于普遍的思考方式发展有利。而在传统的教学,教师主要是传递信息,在中介学习中调节者——父母,老师,同伴,兄长或朋友——来帮助他/她的学生掌握并超越学习中特定内容的学习原则。对于改善沟通技巧的工作,调解员帮助孩子培养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和理解别人的音乐的理解(通过动觉,例如运动或图形表现)。年轻的调解员可以作为榜样,努力工作和体现毅力及与成就和成功有关的积极反应。最后,调解员帮助孩子意识到要联系看似无关的和不熟悉的材料和文化的共同点,促进形成对与自己不同的音乐文化和习俗的更为宽容的态度。因此,学习经验提供给了儿童在音乐方面的令人振奋的创作机会,最终对他们的情绪,认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深圳书城诚邀学习能力研究专家苏迪博士来深讲座

学习是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家长和老师们特别关注的焦点之一,孩子的心智、情感与人格的发展以及人生前途莫都与此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多少家长因为孩子不爱学习、学习成绩落后而伤透了脑筋;又有多少老师因为学生不懂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而头痛不已。学习能力问题俨然成了学校和家庭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感受到父母无限的期盼及自己的责任,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然而令许多同学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一直很努力的学习,却收效甚微?”“为什么我想静下心来学习,却总是被外界干扰?”

影响学习的因素是什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深圳书城特邀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通过音乐培养孩子关键期能力”研究员、香港儿童古典音乐教研中心理事苏迪老师,为广大家长答疑解惑。

苏老师主要从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开始分析,这是影响孩子学习的最关键的四大能力,同时高年级后又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很多课例的分享,结合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瑞士“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德国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日本铃木教学法,音乐的方式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提升,非常有效!苏老师为深圳的家长们带来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广大家长受益匪

浅。

东方司乐

国际教育诚邀教育专家苏迪博士 进行“亲子沟通密码”讲座

所有的教育,都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没有教育。只有在亲子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亲子关系不和谐,父母再多的知识、经验、智慧都无法传递给孩子。

良好的亲子关系来自良好的沟通,沟通不仅要用心和用爱,还需要具体的、明确的、可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有效的沟通技巧不仅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包含着平等、理解、信任、尊重和接纳等人本理念。

2014年3月30日,东方司乐国际教育特邀中国科学院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国内多家教育期刊专栏作家苏迪老师来到广州,进行“亲子沟通”的讲座。为什么孩子叛逆,不听话?为什么孩子沉默不愿沟通?苏老师从亲子关系的三大矛盾进行讲解,主要分为行为、需求和价值观,并且对每种矛盾都做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解决方案。在处理亲子沟通的矛盾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既是先处理情绪,只有双方没有情绪了,再去实施教育,孩子才能够接受。

在亲子教育和亲子关系中,父母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真正的理解孩子,有同理心,孩子才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且接受父母的教育,才能够发挥父母效能。

《都市人▪成长》杂志2013年第6期,特邀香港儿童古典音乐教研中心理事、中科院心理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通过音乐培养孩子关键期能力”研究员、东方司乐国际教育课程总监苏迪老师为广大家长分享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场音乐与艺术的演讲,一份素质与能力的事业

——东方司乐国际教育联合创始人苏迪专访

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中小学、高校选拔人才的体制改革,能力与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最热的关键词,也成为了广大家长关注的话题。今天非常荣幸

能够邀请到知名教育专家苏迪老师接受我们的访谈。坐在我们面前的苏老师,是一位很有亲和力,说话温柔却不失力度,非常优雅的女士。

苏迪老师简介:

东方司乐国际教育集团联合创始人、课程总监,中科院教育发展心理学博士,香港儿童古典音乐教研中心理事,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员,北京大学《影响一生的儿童古典音乐》 副主编,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从事儿童素质教育培训及学习能力研究、儿童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十余年,在全国进行过1000多场演讲及培训,受益家庭数十万,为培养高智商、高情商、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做着不断的努力与尝试。

苏老师决心从事音乐教育和儿童素质教育,源于一场轰动全国的演讲。2007年11月8日下午,应高等教育出版社邀请,当时在上海做儿童素质教育研究、儿童学习能力研究的苏老师在上海大剧院聆听了前国务院副总理,主管中国教育十年的李岚清总理的一场关于音乐与素质、能力、创新的演讲。李岚清总理在演讲中指出,音乐对人的创新思维、想象力等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李岚清用一句话结束了他的演讲: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

听完李岚清总理的演讲,苏老师更加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所从事的事业,那就是以音乐的方式,对13岁前的儿童进行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训练。

其实早在2002年,苏老师和专家团队的成员们从国外引进了四大音乐教学法,瑞士“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德国奥尔夫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日本铃木教学法,结合中国孩子的教育特点,进行整合,并向教育部申请课题项目进行研究,至2006年底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经过专业的音乐教学训练的孩子,比没有经过音乐训练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想象创造力方面有着显著地进步。

苏老师也深知,虽然能力与素质教育是国家提倡,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毕竟不同于西方国家,广大家长的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从事教育十多年来,我们越来越欣喜的发现,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能力与素质教育将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三篇:心得—苏越

职业生涯访谈心得体会

2013年暑假7月7日至7月15日,我们“出彩人生,追梦护理”职业生涯访谈小分队在周煜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美丽中国梦,青春实践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有史以来最有意义的一次,与以往我参加过的活动都有所不同,此次活动主要内容为护理人士的职业生涯访谈,通过此次活动我了解了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现状及前景,为我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帮助,同时也提高了我的自信心,使我有勇气坚持住自己的梦想。

在此次活动中,我担任的是宣传员的角色,同时也负责了徐旭娟主任及梁雯学姐的访谈。我觉得宣传这一工作并不困难,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将我们活动的内容附上照片在各种网络媒体上进行宣传,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此次活动中,我觉得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对徐旭娟老师的采访。徐老师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所以采访前自己的心理压力特别大,而且准备问题也是经过了再三斟酌,不过和老师接触下来以后发现老师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人,在交流中也毫不吝啬得和我们分享她的经历与经验。与徐老师的交流中我学到要坚定信念,热爱尊重我们这个专业,为它付出。作为本科生存在的问题是对职业认同感不高,操作能力不强,但是本科生后续发展有很大的优势,现在要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对职业的认同感,不仅把它当作职业,更要当成事业,用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问题,努力奋斗,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通过对梁雯学姐的访谈,我知道现在作为一名在校生,要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强化英语学习,多接触社会培养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职业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一些人职业甚至是他们的生命。通过此次职业生涯访谈我知道了:成功的事业需要坚强的信念,努力的付出和一颗包容的心。

通过此次访谈我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虽然烈日炎炎,但是大家齐心协力,在完成好自己任务的情况下,互帮互助,提高了工作效率。总而言之,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通过此次访谈,我从各位前辈老师那里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护理这个职业。对于在校护生现阶段所面临的形式,应该努力的方向以及毕业后所面临的大体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我以后的发展方向起了一个引导作用。

护理111班苏越

第四篇:苏大培训心得

用情教育,做幸福的教育人

一首苏大版的《南山南》,你在方塔的晨辉下,惜取光阴;我在钟楼的草坪上,籍书枕经……带我领略了你百年风骚。初次踏入苏州大学的校园,我就被你绿草如茵、琼林玉树、古色古香的建筑所感染。你不愧为中国十大最美大学之一。畅想接下来的时光,将在这里与你度过,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在为期近五天的培训中,我从信息技术、班主任工作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我作为一位年轻的班主任,我想从班主任工作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收获以及感受。

首先是张翔教授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走心与技巧》。讲座中,看他悠闲的坐在那里,听他自然的在那里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彼此之间亲近了,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张教授讲到:“教育的本质是师生间人与人关系的问题,其核心是一种情感,是每一位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带着喜悦的接纳!当你看到学生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会迫不及待的想要对学生说点什么!”这些话无不激荡起我心中的片片涟漪。我应该怎样去喜悦的接纳,我又会对学生说些什么呢?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我们八位“学生”与张翔老师气氛热烈。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首先从外部表现描述对方,然后从内部性格来了解对方。通过让对方赞美自己,又到自己赞美自己,让大家彼此之间更加的了解。亲其师,信其道。我也会这样,与我的学生交流吗?

其次,是于洁老师的的《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一位有着二十七年班主任工作经历。她教育无痕,用心良苦,用情至深。通过买早餐、剪头发和小胖三个故事让我清楚的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魅力。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上帝是公平的,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样也会打开一扇窗。世界上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得眼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看到学生的差异,应给予不同的期待,进行私人定制,这才符合教育规律。

聆听专家们的讲座,我才觉得自身得到了一次洗礼,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找到了一些解答。漫步在苏大的校园里,阵阵花香鸟语,迷人的景色,真让人如痴如醉。有时真的有同样的感受,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教育上是行不通的。但那又怎么样呢?鸟已经飞过,已经发生过了教育。所以请不要奢求什么,就那样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求他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我们三年的缘,能带给他些许改变,些许成长吧。作为班主任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虽然路途漫长且充满泥泞,但我会秉着一颗真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充满爱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五篇:苏大培训心得

走心:在技巧之上

河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师玉杰

为期一周的苏州之行,行程短暂,记忆难忘。难忘这座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难忘这所117年历史的百年名校(前身是创办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以及专家们走心的教师培训。各位专家的讲座精彩纷呈,一篇小文难以承载这许多的感慨和想法,择其中三位专家讲座的听后感与大家分享。

一、轻松随和的张翔教授互动讲座

张教授的讲座是整个培训安排的开场,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亮相,自然深知参训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外地远道而来,学习之余,想趁闲暇对这座古城多些了解。所以张教授上课之初不急于展开课程,而是贴心介绍苏州特色:一馆(苏州博物馆)、一园(拙政园)、一街(平江老街)、一面(同德兴的枫镇大面)、一鱼(松鹤楼的松鼠桂鱼)、一曲(昆曲),瞬间抓住老师们的注意力。知道参训教师心中所想并给予指点,这是走心,以此为引吸引注意力,聚焦讲座会场,这是技巧。

张教授课程的核心观点:教师要关注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从“萍水相逢”发展到“有情感”?教师需要从更多视角与孩子互动,借助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孩子能够被看到、被听到。在后面的讲座中,张教授穿插了与现场全体教师的十指操互动,展示了对话活动中主持人、嘉宾与台下观众的三方互动,整个讲座过程中,笑声不断,气氛活跃,参训教师以亲身体验领悟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与学生的情感是走心,开展互动活动是技巧。

二、气质温婉的于洁老师深情叙事

于洁老师,从事班主任26年,用书信和纸条和学生倾心交流,被称为“天使老师”。她说班主任工作就像农民种地,会遇到灾害、洪水、虫子、甚至种子也不好,可是农民没有放弃,因为他爱自己的土地,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故事从于老师口中娓娓道来:一个迟到了一年的女生;头发的故事;家校联系本成了父亲留给女儿遗言;他今天姓什么:四大金刚之首来了;感动班级的“不大人物”,一篇作文写了三年„„

每一个故事中的主角,听上去都让人头疼,然而在于老师的陪伴下,虽然没有变成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但却得到了好的发展。给每一个孩子阳光和空气,看着他们成长,这是众所周知的技巧;能做到,并且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等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值不值得”的煎熬,这是走心了。真正的教育之爱就是这样吧。

三、知性干练的李利教授案例串讲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听完李教授的讲座,忍不住直呼“干货满满”!李教授用三个关键词“混合学习”、“互动课堂”、“深度学习”搭建了讲座的骨架。这三个词,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热门关键词,更是代表了教育可能的发展方向。然后又用“MOOC”、“扇贝英语全系列”、“抛锚式学习”、“泛在学习”、“翻转课堂”、“PHET免费在线模拟实验”、“UMU优幕”、“kahoot”、“SOLO分类理论”、“思维导图”、“PBL项目式学习”等等一系列名词与工具丰富了讲座的内容。最值得一提的,是李利教授用“雨课堂”作为开展讲座的线上平台。“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我个人关注这个平台一年多了,我记得汪校长也曾经在朋友圈中分享过关于“雨课堂”的介绍。这次能够亲身体验雨课堂授课的过程,非常有意义。

作为技术类的培训,告诉参训教师怎么做,这是技巧,同时告诉参训教师为什么这么做,这是走心。

短短六天,聆听了专家们的思想和见解,了解了他们分享的很多技巧,最重要是明白了为什么要走心。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技巧,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惟有走心,才能持久,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从新乡到苏州约900公里,千里取经可谓是学习之旅,通过培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可谓是收获之旅,如果能改变一点点观念,增添一点点信心,更将是一次动力之旅!

下载《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绯云博士教子女心得》(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变色龙课件

    苏教变色龙课件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爱护......

    苏教初中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初中苏教七上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二 *繁星 巴金 三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四 安......

    第二课苏教二年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传、传、传》 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 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

    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最终定稿]

    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 教案设计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三、教学目标: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3、......

    苏教小四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科学探究: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方法来收集证据。 科学知识: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了解人......

    中科院博士英语考试心得

    08年中科院博士英语考试得了78分,心得在此 (转载) 中科院博士考试心得之一:词汇记忆 众所周知,英语考试中,词汇是关键,是所有考察题目的前提。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或者对词汇的记忆、理......

    2018年博士面试心得整理

    考博面试心得整理: 面试的时候你的穿着得大方得体,进入面试考场的时候要向老师们问好,介绍自己,要是面试老师都认识,最后一个一个问好,给老师们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专业问题 专......

    学乐云心得

    使用学乐云教学平台的心得 包秀霞 自从使用学乐云这个教学平台以后,我最大的变化是每天不是着急看看微信圈里朋友都有什么动态,而是拿起手机看学乐云里老师和学生都发生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