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
实施方案
榆 林 市 第 二 小 学
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项主题教育”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以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等为载体,以每天大课节活动、阳光体育为基础,将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落实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我们的口号是“阳光伙伴,阳光下运动”。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现有资源,努力创新,整合出形式多样的大课间、阳光体育、体育社团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强身健体,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强化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的场地较小,学生较多的特点,传统体育活动适宜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短绳、长绳、等项目。
三、领导小组
组 长:张 磊
副组长:各挂年级领导、体育教研组长
成 员:体育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四、实施措施
1、制度保障:为使传统体育活动常态化,建立学生检查制、挂年级领导及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把大课间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既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传统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时间保障:每日早上大课间活动、下午阳光体育活动、每周星期五下午的社团活动。
3、人力保障。要求大课间活动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更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4、器材保障。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生自备。鼓励体育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健身操、游戏等多种项目。
5、安全保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6、组织保障。建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书记及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体育组、班主任为执行者的强大团队,确保各种各类体育活动有效、有序、安全地开展。
五、活动内容
1、时间:每天早上大课间、下午阳光体育、星期五下午社团活动。
2、地点:校园、操场。
3、对象:所有学生
4、具体活动内容:
A、快乐健身活动:跳绳、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等 B、娱乐休闲活动: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C、民族民间活动:各种游戏、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等 D、竞技类体育活动:足球、跳绳、踢毽、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 E、挑战类体育活动:足球颠球计时、乒乓球颠球计时、踢毽子计时、俯卧撑、引体向上、跳绳(一分钟计数)、跳绳(花样)等。以上没有列举的项目也可选项挑战。
第二篇:“传统体育及戏曲进校园”活动情况说明
“传统体育及戏曲进校园”活动情况说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学校体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我旗各个学校组织并开展“传统体育及戏曲进校园”活动。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校园中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开展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集音乐、歌曲、舞蹈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教育价值。乌拉特前旗第一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是想通过戏曲这种具有深刻民族特色的表达形式,给予学生美的欣赏,并通过表演者的表演理解其中的价值表现,获得思想教育。该校利用社团和艺术节向全体师生展示这一艺术形式,是为了让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戏曲《说唱脸谱》获得广泛的赞誉,无论是参与表演的学生还是老师,大家无不为这种艺术形式所打动。戏曲表演是该校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是该校师生精神文明的美好展现。
乌拉特前旗第三小学全面贯彻国务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传统武术走进校园,以点带面,从特色体育的崛起,带动五育并举,以武育德,以武益智,以武强志,以武养性,以武展美。在学生有个性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一种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大力推广“传统武术进校园”工作。孙睿康老师编写了武术校本教材《拳拳报国志》,使武术课程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模式推进,让全体学生参与武术学习活动,使中国传统体育---武术在新时期的校园中得到传播与发展,在文化传播上承担起了其应有的使命,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戏剧表演,从化妆到衣着都有很深的讲究,不同脸谱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个性,不同的衣饰装扮表现不同身份地位。
戏曲进校园,是想通过戏曲这种具有深刻民族特色的表达形式,给予学生美的欣赏,并通过表演者的表演理解其中的价值表现,获得思想教育。
我校利用社团和艺术节向全体师生展示这一艺术形式,是为了让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戏曲《说唱脸谱》获得广泛的赞誉,无论是参与表演的学生还是老师,大家无不为这种艺术形式所打动。
第三篇:传统游戏进校园活动方案
“玩传统游戏 享绿色童年”传统游戏进校
园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项主题教育”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以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等为载体,以每天大课节活动、阳光体育为基础,将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 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目标和实施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落实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我们的口号是“阳光伙伴,阳光下运动”。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现有资源,努力创新,整合出形式多样的大课间、阳光体育、体育社团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强身健体,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强化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传统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内容。
三、领导小组
组
长:梁峰
成员:体育教师及各班班主任、四、实施措施 1.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常态化,建立学生检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把大课间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既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时间保障:每日下午大课间活动、单周三双周二及周六的活动课。3.人力保障。要求大课间活动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更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师生关系。4.器材保障。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生自备。鼓励体育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健身操、游戏等多种项目,如:拓展项目等。5.安全保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6.组织保障。建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书记及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体育组、班主任为执行者的强大团队,确保大课间有效、有序地开展。
五、活动内容
1、时间:每日上下午大课间、活动课
2、地点:操场
3、对象:全校学生
4、具体活动内容: A、快乐健身活动:跳绳、跳皮筋、呼啦圈等 B、娱乐休闲活动: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C、民族民间活动:各种游戏、滚铁环、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翻绳、羊拐骨等 D、竞技类体育活动:跳绳、踢毽、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 E、挑战类体育活动:足球颠球计时、乒乓球颠球计时、踢毽子计时、呼呼圈、俯卧撑、引体向上、跳绳(一分钟计数)、跳绳(花样)、体前转球等。以上没有列举的项目也可选项挑战。
“传统游戏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让同学们能在质朴而纯粹的游戏里快乐嬉戏、自由成长,多玩健康多彩的传统游戏,更多地参与户外的集体游戏,增强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锻炼意志,养成开朗乐观的心态。9月27日,团市委和青少年宫的领导们来到河南小学,与学生共同开展了“玩传统游戏,享绿意童年”传统游戏进校园活动。
活动本着传承和创新的原则,在辅导员老师的组织下,分别开展了打陀螺、滚铁环、跳方格、丢沙包、翻花绳等传统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乐此不彼,玩得开心、玩得专注。比赛结束后,团市委领导为获奖同学颁发了奖品,并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传统游戏回归校园,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使学生们在玩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谦让与鼓励,在玩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我们将带领孩子继续探究传统游戏,让传统游戏在我校不断发展成熟。
第四篇:学区传统体育游戏进校园方案
学区传统体育游戏进校园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确保清水县中小学传统体育游戏活动推进会议精神落地,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以体育课为基本,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学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目标和实施原 则(一)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落实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我们的口号是“阳光伙伴,阳光下运动”。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现有资源,努力创新,整合出形式多样的大课间系列活动,吸引学生强身健体,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强化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三、工作机构
学区成立了由学区校长任组长、学区干事任副组长、各校(园)长任组员的领导小组。
各校要成立由校(园)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根据学区
确定的十项主题教育成立十个传统体育游戏兴趣小组,由教师担任兴趣小组组长。
四、实施措施
1.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常态化,建立学生检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把大课间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既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时间保障:除每天下午大课间活动外,各校要根据学校实际将星期三下午(第三节)确定为全民健身日。
3.人力保障。要求大课间活动体育老师、兴趣小组组长和班主任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更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师生关系。
各校要鼓励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并积极参与体育社团举办的各项活动。
4.器材保障。大课间活动器材由学生自备。鼓励体育教师、班主任、兴趣小组组长、任课教师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健身操、游戏等多种项目。
5.安全保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6.氛围保障。各校要在操场围墙设置“十项主题教育”展板,积极营造传承传统体育文化的氛围。
7.竞赛保障。各校要在每年五一、十一前后分别举办春、秋季传统体育游戏竞赛活动,学区也将适时组织全学区竞技比赛。
8.教材保障。学区统一编写了《传统体育游戏校本教材》,各校可根据学校实际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学指导教材。
五、活动内容
主要开展以下十项主题教育。
1.踢毽子。
2.跳绳。
3.打沙包。
4.滚铁环。
5.斗鸡。
6.老鹰捉小鸡。
7.丢手绢。
8.跳房子。
9.呼啦圈。
10.跳皮筋。
第五篇:传统体育进校园 丰富快乐大课间
传统体育进校园 丰富快乐大课间
跳房子、踢毽子、跳绳、打瓦„„这些六七十年代占据了农村孩所有空闲时间的传统体育活动,如今成了库区小学孩子们快乐大课间的主要活动内容,比起很多让学生们“头疼”的以田径教学跑、跳、投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这些源远流长的民间体育活动提升了许多孩子的体育锻炼热情。
库区小学位于高崖水库库区农村,孩子们还流传着如跳房子、踢毽子、跳绳、打瓦等多个民间传承已久的特色体育活动。今年库区小学改变以往以田径教学跑、跳、投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将这些民间体育活动引入学校的体育教学,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这些源于生活的民间体育活动兼具对抗性、娱乐性、健身性和合作性,受到了很多学生的青睐,尤其让很多平常“怕苦怕累”的女同学非常喜欢。
这些民间体育活动不但是一种体育健身运动,同时其本身也包含着多重文化含义,该学校组织学生们广泛收集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历史材料、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所负载的文化理念和民风民俗,让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又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