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边的老人》深度备课
《桥边的老人》深度备课
该篇作品的主题是揭示战争的残忍、罪恶。然而作者在构思取材上,却非常巧妙和独特,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上作者十分讲究。
本片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
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赋写实效果的画面,又佐以后文对于“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烘托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通过其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是的心态,这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面对战争的那种一心想着撤离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然而并非他不恐惧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来临,死亡的即将到来,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如尘土、浮桥等,不仅交待清战争的气氛,而且更凸现出老人的那种独自无知却快乐的孤胆,使得形象更加典型化。
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者通过将撤离人群的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越来越近的紧张感与老人从始至终的缓慢平和的语调,与战争毫不相干的谈话内容冲突着,把小说一步步推向高潮。然人不禁为老人的安慰担忧,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题。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采用了小说特有的典型生动的选材构思,然而在语言表达上却采用了新闻专长的短小精悍的描写叙述,将小说与新闻的特点完美融合在一起,这篇小说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简洁、朴实、明快,同时又不乏深度,海明威不愧为著名小说家和记者.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一、背景介绍
《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 '结构''情感'和'虚构'。《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与预习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5.试着思考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二)体验与建构 1.赏析作品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结合'准备与预习' 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2)《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四、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完成从必修课向选修课的过渡,实现延伸、拓展、补充和巩固的目的,并且凸显选修课的特征,这一切还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桥边的老人》,结合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意见,笔者认为这节课大体上抓住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习过程中的专题意识较强。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单元所提供的小说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话题择定的,而这一话题正是小说的某一基本元素。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围绕'叙述'这个专题,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学习并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相比于必修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文本的赏析建构还是对文本的专题分析(包括练习部分),教学目标的指向性都更强,课堂教学的张力也有所增大,教学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体验与建构'这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活动式学习的方式,以体验、欣赏、探究、总结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大都对外国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大都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教学活动。笔者在'赏析作品'这个环节设计三个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和必修课的连接,问题设计难度适中。选修课是必修课某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难度和容量势必有所加大,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既把必须掌握的名词术语,如“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等交代清楚,又没有过于纠缠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偏重在理解和运用上。另外,如'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方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等活动的设计,都是和必修学习内容十分接近的,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对以往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巩固。
但是,这节课对某些问题的考虑也不充分,出现有的问题太浅的情况。如对'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大多数同学随口就能说出'在残酷的战争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等答案。其实笔者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希望学生关注的是问题的前半部分,即小说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进而引导他们体会内容和题旨之间的关系。如果把问题设计成..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看法。这样,问题指向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必然地体会到内容和题旨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第二篇:桥边的老人
YW—G2—外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编写人:华如意 审核人:王宏伟 编写日期:20150920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分析
2、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链接】
1、海明威——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
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体”,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以“老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2、作品介绍
短篇小说简练明快,《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太阳照样升起》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宁折不弯主题,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3、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作家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4、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5、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6、叙述视角
我们可以把叙事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①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如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②有限视角——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如:“我小的时候,家在哈弗尔,并不是有钱人家,也就是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学习过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的对话,作者借以展示人性光辉和作品主旨,可归结为“四问”:一问家乡,二问动物,三问家,四问前途。
B.“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这两个人虽然在对话,但都是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
C.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内心何其苦涩和悲哀!
D.“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老人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对祖国缺少热爱之情。
E.《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3、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
4、什么是全知视角,什么是有限视角?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是怎样安排的?
5、桥边的老人是怎样一个人物?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当堂检测】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反思感悟】
【延伸阅读】 写字
“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地震
地震局通知大家防震,说是近期可能有地震,弄得人心惶惶,夜里睡觉也睁只眼闭只眼,神经紧张得像拉到了极限的皮筋。老村长却不以为然,安抚大家说:“地震局那些人胡嘞嘞哩,鸡不飞狗不跳老鼠不跑猪不叫,哪会有地震!放心,咱这土法子比他那洋机器强得多!”可谁又肯听他的?
一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地震警报解除。大家想起老村长的话,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老村长得意非凡:“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听我的没错!”
又过了一段日子,老村长忽然发现鸡乱飞狗乱跳,猪在圈里转着圈哀嚎不已,老鼠也大摇大摆地成群结队出了窝,大白天在街上窜,视人如无物,他头发梢一下子发了炸:不得了,地震来了!
老村长把他的预测结果一公布,村里顿时炸了窝。人们惊慌失措,纷纷收拾细软,做好了逃命的一切准备。
正闹得凶,老村长接到上级通知:市局检查团不日将来此检查,望做好招待上级领导工作。
原来如此!老村长吸了一口凉气:怪不得„„
第三篇: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弄清小说的情节、主题,品味重点语句;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人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尊重生命和渴望和平的题旨。
【重、难点确认】 重、难点: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内涵、思想主旨。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多种读法(浏览、齐读、自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人类永远的阴霾,和平乃是人类永远的福祉。正因为战争会摧毁一切,所以人们才会对和平如此的珍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小说《桥边的老人》(板书),感受一下战争中一位普通老人的生存状态。
二、作者回顾:
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迷惘的一代”(指由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青年一代,他们面对战争流露出“彷徨、苦闷、失望”的情绪)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凭借中篇《老人与海》(与群鱼殊死搏斗的桑地亚哥)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俗称“电报式”,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三、关于作品: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叛军之间的战争。《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海明威笔下的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去体会一下战争对无辜者的摧残,去感受一下小说因对生命价值的珍视而充满的悲悯力量。
四 内容探究: 学生迅速浏览全文。
问1: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段)交待主人公及故事背景。
2、(第二段到倒数第二段)“我”与老人交谈,并劝其撤离。
3、(最后一段)老人没走,“我”为老人庆幸。学生齐读第一段。
问2: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面气氛有何特点? 明确:第一段主要是以白描式的笔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战前撤退场景:除了坐在路旁的老人外,涌过桥去的人群、推着骡车的士兵、嘎嘎远去的卡车、尘土中踯躅的农夫,一切显得都那么紧张忙碌。
问3:为什么老人会引起我的注意? 明确:别人都在忙着撤退、避难,而老人却坐在桥边一动不动。他的“静”与别人的“动”形成鲜明的反差,自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太累,走不动了”交代了原因。
“我”出于对老人处境的关心,“我”开始了与老人之间的交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小说的这个主体部分,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来理解小说的思想主旨。学生大声朗读文章的主体部分。
问4:老人的“微笑”、语言描写中的“最后一个离开”,这两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情味意义? 明确:因为谈到了老人的故乡,所以他“微笑了”。身处战争险境却“微笑”的细节表明,老人热爱故乡、留恋故土,那里有他温暖的回忆。所有人之中他“最后一个离开”家乡圣卡洛斯,说明他不愿意离开他朝夕生活的故乡,更不愿意离开他那些朝夕相伴的小动物,但毕竟还是因为战争而使他离开了家乡和心爱的动物。“最后一个”把内心那种不愿离开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矛盾、痛苦表露无疑。
问5:老人在战火将至时却反复唠叨着他的动物,你读出了什么呢?(性格、心情、处境等)明确:①读出“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
②读出“战争的残酷”:战争不仅使他被迫离开家园,连他最后精神的寄托也要毁掉。
③读出“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的逃命,老人还放不下可怜的动物。④读出“老人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背井离乡。
⑤读出“老人的茫然”:想到精神寄托都将没了,老人连生死都不在意了,干脆坐在桥边不走了。
问6:前面老人已经多次提到“照看动物”,而倒数第二段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多用了一个“只是”却显得意味深长。谁能说一说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明确:“只是”一词中交织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1、“冤”: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招谁惹谁了,我?
2、“怨”: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问7:倒数第二段作者说“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木然”一词说明了什么?老人为何“不再对我讲了”呢?
明确:“木然”说明战争将会摧毁他最后的精神寄托,他已经悲观绝望、缺乏生活热情了。“老人不再对我讲了”的原因是:先前是“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才向我问及动物的安危,而我的回答却心不在焉,我心里更加关心的是敌情,而且要赶紧离开,所以他也不愿意再去打搅我了。山羊肯定是无法幸免于难的了,再说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学生齐读结尾段。
问8:小说的结尾部分为什么要提到“复活节”?
明确: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复活节”就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时间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某一天。它象征重生和希望。“复活节”、“仅有的幸运”暗含着对老人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问9:谁能概括一下小说的思想主题?
明确:《桥边的老人》通过叙写一位在战争中逃难的老人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和小动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善良、孤独、痛苦、茫然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控诉战争、尊重生命、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小说却能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普通老者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战争的罪恶、人性的善良,就这一点来看,可以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师说:我们把小说的叙述角度【即“谁来说”】分为两种:
1、“全知视角”[即“上帝俯瞰”]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相当于“上帝”全知全能,他了解事件的全部详情,明了所有人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感情判断。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第三人称。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她不能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2、“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即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而该叙述者只了解故事中的部分情节,而那些隐藏了的一些环节读者要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例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我”一位侦察兵或一个战地记者,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心理,他的具体身世、经历和未来,“我”并不知道,小说并没有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问10: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由于是“我”的亲历亲为,所以小说中的人和事就更具真实感——接受效果
2、由于是“我”将小说中的人和事串联起来的,所以“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结构
3、小说借“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他的情感态度——“同情和关心老人”——关心老人,主动询问情况,忧虑老人,劝其快点撤离,安慰老人,说鸽子能飞走,来揭示全文的主旨——小说主体
4、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交谈、来突出老人这个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五教师拓展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之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与这个世界诀别,就是因为他无法面对二战中人性的泯灭,无法忍受人类堕落成自相残杀的野兽。茨威格的自杀事件本身就是对战争的控诉。只是他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控诉战争的罪恶,而海明威在这里则是通过一个极其普通的老人,通过小人物和弱者,通过无辜的受害者,来表达控诉战争的主题。11.联系现实:钓鱼岛事件
去年9月7日,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遭遇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渔船船长詹其雄被扣押。
12我们该怎么看待钓鱼岛事件中日本的挑衅与强硬态度呢?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从法律上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领土。但日本却敢如此挑衅,除了美国这个后盾以外,除了历史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还不够强大。真正的强大才能杜绝钓鱼岛事件。豺狼是从来不敢攻击大象和狮子的。
-----------所以大日本的挑衅与强硬说明我们还不够强,有一天我们足够强大了,日本是绝对不敢这样做的。
13.所以面对今天的钓鱼岛事件,中国该怎么做?
-----------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使自己强大到让敌人感到畏惧。14.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么做?
----------借用周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谴责的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而我们要做是好好读书 让祖国强大,让战争不再发生,维护世界的和平。布置作业;
预习《墙上的斑点》
第四篇:桥边的老人_打印
《桥边的老人》教案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弄清小说的情节、主题,品味重点语句;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人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尊重生命和渴望和平的题旨。【重、难点确认】
重、难点: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内涵、思想主旨。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多种读法(浏览、齐读、自读)。【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人类永远的阴霾,和平乃是人类永远的福祉。正因为战争会摧毁一切,所以人们才会对和平如此的珍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小说 《桥边的老人》(板书),感受一下战争中一位普通老人的生存状态。
二、作者回顾: 海明威——美国
现代作家——“迷惘的一代”(指由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青年一代,他们面对战争流露出“彷徨、苦闷、失望”的情绪)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凭借中篇《老人与海》(与群鱼殊死搏斗的桑地亚哥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俗称“电报式”,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三、关于作品: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叛军之间的战争。《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海明威笔下的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去体会一下战争对无辜者的摧残,去感受一下小说因对生命价值的珍视而充满的悲悯力量。
四、内容探究:
学生迅速浏览全文。
1: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第一段)交待主人公及故事背景。(2)、(第二段到倒数第二段)“我”与老人交谈,并劝其撤离。(3)、(最后一段)老人没走,“我”为老人庆幸。
学生齐读第一段。
2: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面气氛有何特点?
明确:第一段主要是以白描式的笔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战前撤退场景:除了坐在路旁的老人外,过桥去的人群、推着骡车的士兵、嘎嘎远去的卡车、尘土中踯躅的农夫,一切显得都那么紧张忙碌。3:为什么老人会引起我的注意?
明确:别人都在忙着撤退、避难,而老人却坐在桥边一动不动。他的“静”与别人的“动”形成鲜明的反差,自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太累,走不动了”交代了原因。
(师)说:出于对老人处境的关心,“我”开始了与老人之间的交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小说的这个主体部分,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来理解小说的思想主旨。
学生大声朗读文章的主体部分。4:老人的“微笑”、语言描写中的“最后一个离开”,这两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情味意义?
明确:因为谈到了老人的故乡,所以他“微笑了”。身处战争险境却“微笑”的细节表明,老人热爱故乡、留恋故土,那里有他温暖的回忆。所有人之中他“最后一个离开”家乡圣卡洛斯,说明他不愿意离开他朝夕生活的故乡,更不愿意离开他那些朝夕相伴的小动物,但毕竟还是因为战争而使他离开了家乡和心爱的动物。“最后一个”把内心那种不愿离开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矛盾、痛苦表露无疑。5:老人在战火将至时却反复唠叨着他的动物,你读出了什么呢?(性格、心情、处境等)明确:①读出“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②读出“战争的残酷”:战争不仅使他被迫离开家园,连他最后精神的寄托也要毁掉。
③读出“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的逃命,老人还放不下可怜的动物。
④读出“老人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背井离乡。
⑤读出“老人的茫然”:想到精神寄托都将没了,老人连生死都不在意了,干脆坐在桥边不走了。6:前面老人已经多次提到“照看动物”,而倒数第二段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多用了一个“只是”,却显得意味深长。谁能说一说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明确:“只是”一词中交织着一种复杂的情绪:(1)、“冤”: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招谁惹谁了,我?(2)、“怨”: 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7:倒数第二段,作者说“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木然”一词说明了什么?老人为何“不再对我讲了”呢? 明确:“木然”说明战争将会摧毁他最后的精神寄托,他已经悲观绝望、缺乏生活热情了。
“老人不再对我讲了”的原因是:先前是“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才向我问及动物的安危,而我的回答却心不在焉;我心里更加关心的是敌情,而且要赶紧离开,所以他也不愿意再去打搅我了;山羊肯定是无法幸免于难的了,再说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学生齐读结尾段。
8:小说的结尾部分为什么要提到“复活节”?
明确: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复活节”就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时间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某一天。它象征重生和希望。“复活节”、“仅有的幸运”暗含着对老人的美好希望和祝福。)9:谁能概括一下小说的思想主题?
明确:《桥边的老人》通过叙写一位在战争中逃难的老人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和小动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善良、孤独、痛苦、茫然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控诉战争、尊重生命、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小说却能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普通老者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战争的罪恶、人性的善良,就这一点来看,可以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师)说:我们把小说的叙述角度(即“谁来说”)分为两种:
1、“全知视角”(即“上帝俯瞰”):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相当于“上帝”,全知全能,他了解事件的全部详情,明了所有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感情判断。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第三人称。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她不能讲究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2、“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
即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而该叙述者只了解故事中的部分情节,而那些隐藏了的一些环节,读者要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例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我”(一位侦察兵或一个战地记者)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心理,他的具体身世、历和未来,“我”并不知道),小说并没有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问10: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由于是“我”的亲历亲为,所以小说中人和事就更具真实感——接受效果;
2、由于是“我”将小说中的人和事串联起来的,所以“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结构;
3、小说借“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他的情感态度——“同情和关心老人”——关心老人,主动询问情况;忧虑老人,劝其快点撤离;安慰老人,说鸽子能飞走)来揭示全文的主旨——小说主体;
4、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交谈、)来突出老人这个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谴责的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 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板书设计】
交代主人公及故事背景
战前大撤退(紧张忙碌)
控诉战争
桥边的老人
我与老人的交谈并劝其撤离
老人念念不忘小动物
尊重生命
(主题)
交代故事结局、我对老人的庆幸
寄托对老人的美好希望
渴望和平
第五篇:《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濮阳市油田第四高中
朱亚娟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桥边的老人》来自《外国小说欣赏》选修本之“叙事”话题单元,是海明威众多战争作品中的“另类关注”。海明威以成功的笔触另辟蹊径地揭示了战争给予老人的伤害与迷惘,这样一个无力顾及自身却牵绊动物的老人成为文学史上不老的神话。小说中的“我”以内敛沉潜的叙事腔调叙说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与光辉。学习本文不仅要品鉴经典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还要激发起学生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生活,传递善良与关爱的情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之规定,《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泛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情节。
2、角色朗读,品味小说的对话艺术,赏析老人形象。
3、了解小说的叙述人称和有限视角。
鉴于《课标》中“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品鉴作品中人物形象,注重审美体验,丰富心灵”之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品味小说的对话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上;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之要求,我把教学难点放在了了解小说的叙述人称和叙述角度上。
二、说教法
新课标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创设各种学习情景,引导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结合本课内容,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培养他们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的合作意识。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时事导入,一语中的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导入最好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语文课堂是连接现实与历史的有效桥梁,文学作品能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亲身体验的各种情感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从而实现一种共鸣。语文教师的职责便是让共鸣来的更加真实!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当利比亚的战争刚刚尘埃落定时,叙利亚的境内已经危机四伏,战争,不论古今不论地域都以它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而上个世纪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却用他的如椽巨笔以含着眼泪微笑的方式将战争的残忍予以剖析,今天让我们走进《桥边的老人》看看这位诺贝尔得主将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2、阅读文本、合作探究。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过:“读一篇文章,是先通读全篇,得其大要,再遂层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及提法新颖的语句,最后再通篇领略—番。”根据这一理论,本节阅读鉴赏,我安排了两次阅读,每次阅读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如下:
(1)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指导思想是整体感知,达到的目的是理清思路。这个环节我准备安排学生通过自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情节,我将为学生简单介绍概括情节的方法。(课件展示情节概括要点)
战争前,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围绕劝离与不走而展开的“我”与一位老人的对话,从而展示了这位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罪恶。
(2)角色朗读,赏析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一生我,一生老人,教师旁白),其他学生听读,朗读完之后学生自由评价对话中的人物情感是否表达到位?对于学生情感把握不当的句子可继续朗读揣摩。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冷静、客观、漫不经心的。老人的情感则主要有高兴、痛苦、矛盾、迷茫等。
本环节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情感的准确把握,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分析人物情感:(多媒体课件展示)
问题一:文中的我向老人提出了哪些问题,老人是怎样回答的? 问题二:老人不断唠叨的是哪个问题?为什么?请找出这些唠叨的句子,分析它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内心情感?(板书)孤独、善良、对未来迷茫无把握
问题三:文中我不断催促老人离开,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情节,为第二个问题做好铺垫。第二个问题旨在分析情感、鉴赏形象,此问题需要聚集众人的智慧,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倡个性化解读,每组达成共识,然后全班交流。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第三个问题,在此我加入了文章的背景介绍。(课件展示)完成这些问题后,我将带领学生顺理成章地总结老人形象,并启发学生总结鉴赏人物形象的角度,即抓住语言、神态、肖像、动作描写等等。
(3)解析文本,探究主旨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最后一段的“复活节”“老人仅有的幸运” 有何深意?(开头的环境描写把老人放置在这样一个他人纷纷逃命的战争背景中,为下文的对话描写做铺垫,复活节是西方的重大节日,仅次于圣诞节,它代表着重生和希望,就使得小说更有悲剧性。“老人仅有的幸运”暗示着无论是老人还是他的动物最终都无法逃脱被虐杀的命运。)由此可以概括这篇小说的主旨(《桥边的老人》仅用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4)整合文本,鉴赏叙述
外国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事人称是本单元鉴赏的重点,这里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小说中的“我”是谁? 问题二:由“我”来叙述有怎样的好处?
(此环节学生不难发现文中的“我”是一名战士,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答有亲切感、身临其境这样的话,在此教师补充介绍“有限视角”,文中的“我”只作客观介绍,把推理、判断、评价的机会留给读者自己。)
3、拓展练习,以手写心。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这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4、课堂小结,点明要领。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品鉴小说富有特色的对话语言,了解了海明威笔下这样一个孤独、善良、不关心政治却又关爱小动物,热爱家乡却忧虑未来的战争背景下的老人。战争是残酷的,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生活是必须地,争相逃命的人流中出现这样一个因为牵挂动物停止脚步的老人更是可贵的!希望同学们将善良与关爱传递下去,不论国籍,不论战争。
五、最后说说板书
一直认为,板书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形象地突出课堂的重点,还应该向听着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在《桥边的老人》这篇课文中,我的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鉴赏,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形象总结为孤独、善良、有爱心、厌恶战争、忧虑未来,所以我的板书设计是将老人的这些形象特质组合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战争可以让毁灭家园,让人丧失性命,但人性中的善良却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根本,人对同类的关爱,对更弱小动物的保护是人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的根本!
孤 独 善 良 忧 有 虑 爱 未 心 来
濮阳市油田第四高中 朱亚娟
二0一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