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5月1日)《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说明】
2014年4月29日,大学教师金立群给高一学生讲了一篇课文——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我有幸聆听,觉得金老师讲得很好,于是根据录音做了文字整理。
由于录音质量欠佳,文字整理可能有所出入,请讲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谅解。
《桥边的老人》课堂实录
(刘杰锋根据录音整理)
主讲老师:金立群(湖北经济学院)讲课时间:2014年4月29日
讲课地点:武汉市关山中学多功能报告厅 听课学生:高一(14)班、高一(15)班
师(金立群):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能够来到关山中学,20多年前,我曾在这里参加中考;20多年后,重来这里,我发现关山中学变化很多,这个讲课的地方也大了很多。
我在大学里给研究生讲《阅读教学论》和《语文教材名篇重读》这两门课。在大学里,我们的一些观点、一些思想,可能比较新颖,比较“高大上”,但用到中学里,到底合不合适呢?同学们能不能接受呢?我很感谢关山中学,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把讲课当作一次实验,看看我跟研究生讲的东西,高中生朋友能不能接受;看看我这样讲是不是更有意思,对你们的考试、对你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不是更有帮助。
今天来听课的,除了你们之外,还有研究生、大学教授和新闻界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不要紧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思就可以了。如果你们觉得某个问题没什么回答的,那就不回答,也没什么关系的。说老实话,我这个人从小是很叛逆的,我读书时,虽然也可以看作是“学霸”,但我对“学渣”一直情有独钟。(笑声)。
好,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篇课文,你们都看了没有? 生:看了。
师:有什么感觉?我给你们两个选择:第一,有感觉,有触动;第二,乏味。
生:乏味!师:你为什么感到乏味? 生:内容多为对话。
师:形式很单调。好,请坐,下一位。生:主要写一位老人,内容很乏味。
师: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老人的故事,看来你对老人是不感兴趣的。如果讲述的是一个美少女的故事,那可能就要强多了。(笑声)
生:写作年代久远。
师:也就是对故事的背景不够了解。
你们回答得很好,幸亏你们说“乏味”,如果你们都说有意思,那这篇课文我就没什么可讲的。正因为你们说“乏味”,我才有讲课的必要。的确,这篇小说形式上很单调,没什么情节,都是对话。你们说,难道都是对话,就构成乏味了吗?那你们在QQ上聊天,为什么不觉得乏味?(笑声)
生:有共同的话题。
师:啊,因为这个话题是你们感兴趣的,所以不觉得乏味。
我总结一下,这篇小说之所以乏味,第一,主人公乏味;第二,背景乏味;第三,情节和对话乏味。这,完全是一个“三无”产品嘛。(笑声)
下面,我将这个故事改写一下,题目不叫“桥边的老人”,而是“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谁来读?
生:我来。
师:好。你们一边听,可以一边看课文,改写的文章和课文是“套”着的,但背景、人物,我换了。
生:(开始读)
一个带钢丝边眼镜的同学,坐在教室门口,衣服上还有一点汤汁。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过这个门口,走进教室。他们或者议论着即将进行的期末考试,或者喃喃自语;但那个同学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说自己太累了,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进教室监考,监督同学们考试不要作弊。
考试时间,就快到了,可是那个同学还在原处。“你怎么还不进去考试?”我问他。“我刚从家里来。”他说着,露出笑容。提到家,这位同学便高兴起来,微笑了。“我在家里养了一只小动物。”他对我解释。“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在家里养了一只小动物。” “什么动物?”我问道。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看看他,又看看教室,寻思着这位同学所说的内容。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着预备铃一想,准备进去发卷子,而这位同学始终坐在门口。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两种,”他说,“两只狗,一只猫。” “你只得撇下它们吗?”我问。
“是啊,今天是期末考试呀,不能迟到。”平时,他确实不迟到。
“那谁来照顾它们呢?你爸妈不会帮你照看吗?”我问,边注视着教室,边大声说:“同学们,赶快把书包放在讲台上,准备考试。”
“不会,”坐在教室门口的那位同学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两只狗太小,要用奶瓶给它们喂奶,我简直不敢想象。”
“你还想不想念书?”我问。“念书,它跟我不相干。”他说。
“我16岁了,但是我什么也不想念。”他说。“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你既然来了,还是赶快进教室吧。”
“我要待一会儿再进去。”他说。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儿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愁,“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那两只刚生下来的小狗呢?你说它们会怎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当然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教室。
“可是小狗怎么办呢?它们太小,需要喂奶。” “放个盘子,喂点奶,不就完了吗?”我说。“放了,它们会喝的。” “嗯,也许会。”
“可是牛奶凉了呢?它们会拉肚子的。再说了,猫会抢走那些牛奶的。刚生下来的小狗,怎么对付得了猫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坐够了,就赶快进去,我要发卷子了。”我催他:“站起来,快进去。”
“谢谢老师。”他说着站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教室门口坐下去。
“现在,我本该在给小狗喂奶,”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想给小狗按时喂奶。”
师:改了以后的文章,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挺逗的。师:为什么?
生:文中的“我”很可爱。师:有没有同学说他“变态”的? 生:没有。生:没有!
师:你们的回答,比我预想的要好。我原想很多同学会说文章中的“我”很变态,没想到,你们竟然接受了他。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出现,你觉得会不会有“托付终身”的可能?(笑声)
生:有可能。(笑声)
师:说到这里,你们觉得我改写的东西,是不是更有兴趣一点?
生:是的。
师:你是喜欢学霸,还是喜欢文章中的“我”? 生:喜欢学霸。师:为什么?
生:因为文章中的“我”有点神经。师: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文章中的“我”是不是有一点玩物丧志?
生:有!
师: 这就奇怪了。一方面,你们从感情上喜欢他;另一方面,从理智上,又觉得他玩物丧志。这是不是很矛盾?怎样理解这个矛盾呢?
接下来,我打个比方。我家小宝宝,今年才三岁,小孩子往往是非常喜欢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小孩子。孩子他妈常说的一句话是“相依为命,迟送早接”。上个星期天,我去菜场买了一些小龙虾,绝大多数的小龙虾被用来做菜,只留下两只给我家小宝宝玩。弄个盆,放些水,把小龙虾养起来。你们知道,时间长了,小龙虾往往会发臭。我妻子说,臭了,就丢出去。而小宝宝却说:“你要是把它丢出去,妈妈,我就不要你了。”我妻子的第一反应是:“我的宝贝啊,难道你爱小龙虾,超过了爱你妈妈吗?”
我不知道,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生:有。
师:那我就问你们,难道那个东西真的比妈妈重要吗?
生:不是。师:为什么呢? 生:想借此威胁妈妈。
师:何至于用一只小龙虾来伤害亲人之间的感情吗?同学之间,也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互不理睬,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重物轻人吗?
生:(无人回答)
师:那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都爱自己,但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比父母更为重要的?
生:没有。
生:有,比如自由。
师:对,自由啊,自我啊,自我的人格、自我的尊严是超过一切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迁就父母,让父母更幸福,而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因为那样做,可以让自己更快乐。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自我。
我家小宝宝为什么为了龙虾而愿意丢下妈妈呢?就是因为丢了龙虾,会伤害小宝宝的自我、自尊。
所以,问题不在于这个物和人相比,谁轻谁重,而在于这个物,体现了自我。
所以,难道我们能够简单地说《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中的那个学生是玩物丧志吗?
生:不是。
师:好,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桥边的老人》。现在,你们是不是觉得这篇课文还是像刚才那样,觉得它是那么的、那么的没有意思呢?
生:(大声齐喊)没意思!
师:看来我的第一招不起作用了,(笑声)那我就用第二招,直接进入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我想问一下,刚才我讲的那些东西,跟课文有没有联系?
生:有。
师:有联系,那我就放心了。下面请一个同学念一下课文。课文不长,念到某个位置,我说停,就请停下。
生:(学生读课文,从开头读到“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在读课文第一段的时候,这位学生把脚踝的“踝”字读错了,很多同学大笑。)
师:谢谢,请坐下。我在大学教书时,也曾把字念错过。有一次,我把一个学生的姓名——“张泪”,念成了“张目”,因为我觉得,“泪”字不会成为一个人的名字。但结果,我错了,他叫“张泪”,而不是“张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后只要细心,就可以避免错误了。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侦察兵)说,并没有完全听懂。”他为什么没有完全听懂?
生:关心的东西不一样。师:很对。我举一个例子。考试后你回家,你爸爸问你,考得怎么样?你回答说,爸爸,今天我们球赛又赢了。这个时候,你爸像没有听懂一样,说,你说什么?
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时候? 生:有。
师:现在明白了吧,就是关心的东西不一样。请问,《桥边的老人》中的“我”关心的是什么?
生:战争。
师:文中的老人,关心是什么呢? 生:动物世界。
师:动物对老人意味着什么?举个例子来说,《塞翁失马》中的马对塞翁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财产。
师:对,财产啊,工具啊。在这篇课文里,那些动物对老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呢?现在,我们或许一下子看不明白。
刚才,我举了生活中很多类似的例子,包括前面我改写的那篇文章。你们说,我仿写的那篇文章,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来说,它有意思在哪里?
平时,我们也会养一些小动物,习以为常的。但为什么把那件事放在教室门口来说,就有意思了呢? 生:有一个特殊环境。
师:对。那它达到的效果是什么呢? 生:矛盾。
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或者说“错位”,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叫什么?
生:不明觉厉。师:对。生:不搭。
师:也对。有矛盾,有错位,有不明觉厉,还有“不搭”,现在来看这篇小说,你们说是不是有意思了一点?
生:是。
师:小说的味道,就在于“错位”。好,下面我们接着读课文,谁来?
生:(开始读,从“我凝视着浮桥”到“我76岁了,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师:好,请坐下。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个‘政治态度’?什么意思?”
生:应该跟前面的内容有关。
师:平时上课时,有没有学生出校门的? 生:有。
师:要出校门,要有老师的条儿,对吧。我们设想一下,上课期间,你翻墙,正好被执勤的老师看到了,执勤老师通常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生:你是哪个班的?(笑声)
师:说得太棒了,跟我想得一样。(笑声)告诉你们,如果是我来问的话,我会这样问:“喂,出什么事啦?你有什么急事吗?”我这样的问,跟执勤老师的问,是不是很不一样?因为我跟他关注的点不一样。
再来看课文。文章的“我”跟老人说话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生:“我”对老人依然保持警惕性。
师:对,这跟 “我”是侦察兵的身份有关。那老人对“我”呢?
生:漠不关心。
师:如果是“漠不关心”,那干嘛两人要说话呢? 生:“我”对老人同情,怀疑。
师:同情吗?怀疑吗?如果是怀疑,那我说,文中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句子——“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这是在怀疑老人啊?
我发现同学们在说到一种情绪时,通常是认为这个情绪是这样一种情绪,那个情绪是那样一种情绪,往往会选用一个比较“重”的词。我要告诉同学们,“我”对老人的态度,实际上是“漫不经心”。请问,“漫不经心”的程度是不是比“漠不关心”的程度要轻一点?
生:对。
师:“我”对老人还是有一点关心,想跟他“搭一搭”,但是呢,又没有那么强烈的关心;有点怀疑呢,但是又没有那么强烈的怀疑。所以,“我”跟老人说话,一边说,一边看着其他的地方,是“漫不经心”。
好,接下来,谁来念课文?
生:(读课文,从“‘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到文章结束)
师:现在,“我”对老人的关心程度是不是加重了一些?
生:是的,前面是“盘问”,后面是“询问”。师:现在,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吧。那为什么会出现结尾的这个情况——“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现在,老人为什么对“我”变得“漫不经心”?这是很奇怪的啊,怎么理解?
【板书】
“不搭”之一:“我”和老人关心的不一样。
前面,“我”只关心一些战争的、政治的、身份性的东西,而老人关心的是他的动物。后来,“我”开始关心老人了,但“我”关心的东西,又不是老人想要的东西,“我”的关心自然得不到老人的认同。从老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真要关心我,你就关心我的动物。
生:爱屋及乌。
师:对。大家发现了没有,看似很平淡的小说,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些东西?
生:是的。
师:说到这个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以前,你爸妈只关心你的学习,其他的东西什么也不关心,你很痛苦。后来,爸妈关心你的各个方面了,想进入你的世界了;但由于年龄、经历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又没有关心到你的心坎上去,你们是不是觉得有点烦?觉得更痛苦?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有。
师:这篇小说虽然是写战争的,现在来看,它是不是稍微有了意思一点?
生:是的。
师:问一个问题,老人和“我”的不搭,仅仅是两个人的不搭吗?
生:有战争的因素在里面。
师:老人和“我”的不搭,其实,是老人和整个形势的不搭,是老人和整个形势下人们的感觉的不搭。在战争环境中,人们关心的是一些功利性的东西,比如财产、生命、权利、胜负等;而这些,老人是不关心的。
【板书】
“不搭”之二:老人与形势、与通常的价值观发生错位。
好,下面我们来总结课文。
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如果他是你的爷爷,你喜欢吗?
生:喜欢。生:不喜欢。
师:不喜欢,为什么? 生:他只关心他的小动物。师:你们听说过“隔代亲”吗? 生:听说过。
师:周末了,你去你爷爷奶奶家,你爷爷奶奶会问你作业写了吗?
生:会。
师:他们还会问你吃什么,问你身体怎么样。爷爷奶奶关心你的东西,跟你爸爸妈妈关心你的,是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爷爷奶奶关心你的,除了作业外,还有你的饮食、身体等,而你爸爸妈妈关心的,往往只是你的作业、你的学习、你的前途。因此,我们喜欢这样的老人,他们全面关心我们。你们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没有,“老小老小”?
生:听说过。
师:“老小老小”,老人身上有一种孩子气。说到这里,我不知道,你们看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没有。
生:看过。
师:谁知道这篇小说的结尾?
生:鱼都被吃光了,只剩下一副骨架。师:很多人都觉得老人白忙了,失败了,只有一个孩子觉得他是成功的。大家说,这是不是一种“不搭”?
生:是。
师: 这篇小说跟《老人与海》有没有类似的地方? 生:有。
师:这位老人和桑迪亚哥相比,有没有类似的地方?
生:有。
师:他们的共同点在哪里? 生:执着。
师:对,他们都为所想的东西很执着,而且,尽管这个所想的东西在其他人看来可能没有价值,但是他们都很执着。这是同学们总结出来的,你们很棒!
【板书】
一、老人的形象:坚守,跟常人看重的不一样。
接下来,我要问:老人坚守的东西有没有价值? 生:有,他有爱心。
生:老人善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师:我不认同你们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在前面说到的“坐在教室门口的学生”,他的身上也体现了人性的光辉,相比之下,这个考试,这个老师是多么的猥琐,是多么的渺小。我完全可以这样说啊。
生:不可以这样说。
师:在这里,我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那就是“虚虚实实”。什么是“虚虚实实”呢?一方面,要看它的“实”,它的情节、背景;另一方面,要看文字背后的东西。就这篇小说来说,它“虚”的东西,是想这样告诉我们:有些东西看似重要,实际上是不重要的;有些东西看似不重要,但实际上它很重要。这体现了一种辩证法。
举一个例子来说。
昨天,我看到一个微博,上面说:童年,让你真正记住的什么?是把雨伞转圈,是用空手抓苍蝇,是在地上滚铁环,等等。这些东西,在你爸爸妈妈那里重不重要?
生:不重要。
师:这些东西,现在在你们眼里重不重要?
生:不重要。
师:亲爱的同学们,虽然现在我们没有处在战争的环境里,但我们依然处在严酷的压力中,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我们以为有些东西是很重要的,而有一些东西不很重要,渐渐地,我们放弃了。可是,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也许正是那些不重要的东西,才能够真正给我们以安慰。我想,如果有同学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是不是会生活得更愉快一点呢?他的心是不是会变得柔软一些?他是不是会变得有亲和力一些?他是不是更能理解别人一些?
举个例子。假如你离开这个世界,你留恋的,是你当了班长吗?是你考了第一吗?入了团吗?拿了奖学金吗?可能不是。你真正留恋的,是你来过,哭过,笑过,爱过,恨过。是不是这些?
生:是的。
师:所以,回过头来,包括那个学生也好,包括那个老人也好,能够简单地说他是“玩物丧志”吗?
这篇小说,没有给我们一个结论,但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沟通,要理解。
【板书】
二、老人坚守的价值
这篇小说虽然是对战争的控诉,但它是将人放在战争这样一个环境下来拷问我们:在严酷的环境中,我们是不是仍然能够获得那些能够照亮我们生命的价值?那它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意义在哪里呢?
我们同样是在严酷的环境中,沉重的生存压力,无法逃避的各种攀比,那么,我们能不能像那位老人一样,找到并始终坚守自己心中最珍爱的东西呢?而这,或许是我们活下去的全部的勇气和全部的意义。
真的是这样,支撑我们活下去的东西,肯定不是考试第一,因为考试第一只有一个人,大部分人不可能获得第一。
„„
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2014/5/1—2014/5/2
第二篇:桥边的老人
YW—G2—外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编写人:华如意 审核人:王宏伟 编写日期:20150920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分析
2、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链接】
1、海明威——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
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体”,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以“老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2、作品介绍
短篇小说简练明快,《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印第安营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6)、《永别了,武器》(1929)。《太阳照样升起》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宁折不弯主题,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3、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作家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4、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5、背景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6、叙述视角
我们可以把叙事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①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如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象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②有限视角——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情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如:“我小的时候,家在哈弗尔,并不是有钱人家,也就是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学习过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的对话,作者借以展示人性光辉和作品主旨,可归结为“四问”:一问家乡,二问动物,三问家,四问前途。
B.“我”问老人的家及政治态度时,老人的“敷衍”;老人问“我”动物能否挨过炮火,“我”的心不在焉。这两个人虽然在对话,但都是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
C.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内心何其苦涩和悲哀!
D.“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非常明显的体现了老人对政治的漠不关心,对祖国缺少热爱之情。
E.《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3、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
4、什么是全知视角,什么是有限视角?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是怎样安排的?
5、桥边的老人是怎样一个人物?老人的形象与故事的主题有什么关系?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当堂检测】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反思感悟】
【延伸阅读】 写字
“书法家”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字吧。”“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端跳到宣纸上:“同意”。人群发出啧啧的惊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地震
地震局通知大家防震,说是近期可能有地震,弄得人心惶惶,夜里睡觉也睁只眼闭只眼,神经紧张得像拉到了极限的皮筋。老村长却不以为然,安抚大家说:“地震局那些人胡嘞嘞哩,鸡不飞狗不跳老鼠不跑猪不叫,哪会有地震!放心,咱这土法子比他那洋机器强得多!”可谁又肯听他的?
一个月过去了,风平浪静,地震警报解除。大家想起老村长的话,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老村长得意非凡:“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听我的没错!”
又过了一段日子,老村长忽然发现鸡乱飞狗乱跳,猪在圈里转着圈哀嚎不已,老鼠也大摇大摆地成群结队出了窝,大白天在街上窜,视人如无物,他头发梢一下子发了炸:不得了,地震来了!
老村长把他的预测结果一公布,村里顿时炸了窝。人们惊慌失措,纷纷收拾细软,做好了逃命的一切准备。
正闹得凶,老村长接到上级通知:市局检查团不日将来此检查,望做好招待上级领导工作。
原来如此!老村长吸了一口凉气:怪不得„„
第三篇: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弄清小说的情节、主题,品味重点语句;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人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尊重生命和渴望和平的题旨。
【重、难点确认】 重、难点: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内涵、思想主旨。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多种读法(浏览、齐读、自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人类永远的阴霾,和平乃是人类永远的福祉。正因为战争会摧毁一切,所以人们才会对和平如此的珍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小说《桥边的老人》(板书),感受一下战争中一位普通老人的生存状态。
二、作者回顾:
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迷惘的一代”(指由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青年一代,他们面对战争流露出“彷徨、苦闷、失望”的情绪)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凭借中篇《老人与海》(与群鱼殊死搏斗的桑地亚哥)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俗称“电报式”,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三、关于作品: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叛军之间的战争。《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海明威笔下的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去体会一下战争对无辜者的摧残,去感受一下小说因对生命价值的珍视而充满的悲悯力量。
四 内容探究: 学生迅速浏览全文。
问1: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段)交待主人公及故事背景。
2、(第二段到倒数第二段)“我”与老人交谈,并劝其撤离。
3、(最后一段)老人没走,“我”为老人庆幸。学生齐读第一段。
问2: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面气氛有何特点? 明确:第一段主要是以白描式的笔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战前撤退场景:除了坐在路旁的老人外,涌过桥去的人群、推着骡车的士兵、嘎嘎远去的卡车、尘土中踯躅的农夫,一切显得都那么紧张忙碌。
问3:为什么老人会引起我的注意? 明确:别人都在忙着撤退、避难,而老人却坐在桥边一动不动。他的“静”与别人的“动”形成鲜明的反差,自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太累,走不动了”交代了原因。
“我”出于对老人处境的关心,“我”开始了与老人之间的交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小说的这个主体部分,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来理解小说的思想主旨。学生大声朗读文章的主体部分。
问4:老人的“微笑”、语言描写中的“最后一个离开”,这两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情味意义? 明确:因为谈到了老人的故乡,所以他“微笑了”。身处战争险境却“微笑”的细节表明,老人热爱故乡、留恋故土,那里有他温暖的回忆。所有人之中他“最后一个离开”家乡圣卡洛斯,说明他不愿意离开他朝夕生活的故乡,更不愿意离开他那些朝夕相伴的小动物,但毕竟还是因为战争而使他离开了家乡和心爱的动物。“最后一个”把内心那种不愿离开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矛盾、痛苦表露无疑。
问5:老人在战火将至时却反复唠叨着他的动物,你读出了什么呢?(性格、心情、处境等)明确:①读出“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
②读出“战争的残酷”:战争不仅使他被迫离开家园,连他最后精神的寄托也要毁掉。
③读出“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的逃命,老人还放不下可怜的动物。④读出“老人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背井离乡。
⑤读出“老人的茫然”:想到精神寄托都将没了,老人连生死都不在意了,干脆坐在桥边不走了。
问6:前面老人已经多次提到“照看动物”,而倒数第二段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多用了一个“只是”却显得意味深长。谁能说一说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明确:“只是”一词中交织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1、“冤”: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招谁惹谁了,我?
2、“怨”: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问7:倒数第二段作者说“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木然”一词说明了什么?老人为何“不再对我讲了”呢?
明确:“木然”说明战争将会摧毁他最后的精神寄托,他已经悲观绝望、缺乏生活热情了。“老人不再对我讲了”的原因是:先前是“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才向我问及动物的安危,而我的回答却心不在焉,我心里更加关心的是敌情,而且要赶紧离开,所以他也不愿意再去打搅我了。山羊肯定是无法幸免于难的了,再说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学生齐读结尾段。
问8:小说的结尾部分为什么要提到“复活节”?
明确: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复活节”就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时间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某一天。它象征重生和希望。“复活节”、“仅有的幸运”暗含着对老人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问9:谁能概括一下小说的思想主题?
明确:《桥边的老人》通过叙写一位在战争中逃难的老人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和小动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善良、孤独、痛苦、茫然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控诉战争、尊重生命、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小说却能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普通老者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战争的罪恶、人性的善良,就这一点来看,可以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师说:我们把小说的叙述角度【即“谁来说”】分为两种:
1、“全知视角”[即“上帝俯瞰”]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相当于“上帝”全知全能,他了解事件的全部详情,明了所有人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感情判断。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第三人称。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她不能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2、“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即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而该叙述者只了解故事中的部分情节,而那些隐藏了的一些环节读者要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例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我”一位侦察兵或一个战地记者,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心理,他的具体身世、经历和未来,“我”并不知道,小说并没有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问10: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由于是“我”的亲历亲为,所以小说中的人和事就更具真实感——接受效果
2、由于是“我”将小说中的人和事串联起来的,所以“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结构
3、小说借“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他的情感态度——“同情和关心老人”——关心老人,主动询问情况,忧虑老人,劝其快点撤离,安慰老人,说鸽子能飞走,来揭示全文的主旨——小说主体
4、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交谈、来突出老人这个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五教师拓展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之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与这个世界诀别,就是因为他无法面对二战中人性的泯灭,无法忍受人类堕落成自相残杀的野兽。茨威格的自杀事件本身就是对战争的控诉。只是他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控诉战争的罪恶,而海明威在这里则是通过一个极其普通的老人,通过小人物和弱者,通过无辜的受害者,来表达控诉战争的主题。11.联系现实:钓鱼岛事件
去年9月7日,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遭遇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渔船船长詹其雄被扣押。
12我们该怎么看待钓鱼岛事件中日本的挑衅与强硬态度呢?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从法律上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领土。但日本却敢如此挑衅,除了美国这个后盾以外,除了历史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还不够强大。真正的强大才能杜绝钓鱼岛事件。豺狼是从来不敢攻击大象和狮子的。
-----------所以大日本的挑衅与强硬说明我们还不够强,有一天我们足够强大了,日本是绝对不敢这样做的。
13.所以面对今天的钓鱼岛事件,中国该怎么做?
-----------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使自己强大到让敌人感到畏惧。14.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么做?
----------借用周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谴责的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而我们要做是好好读书 让祖国强大,让战争不再发生,维护世界的和平。布置作业;
预习《墙上的斑点》
第四篇:《桥边的老人》教案
1、《桥边的老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重点:通过情节的探讨把握小说的主旨。教学难点:感知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
(一)《外国小说欣赏》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桥边的老人》。首先让我们走近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
二、介绍与作者相关的情况
1、海明威传奇的一生
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
2、主要作品
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3、风格特点: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
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认为作家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
三、背景介绍:
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和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
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叙述人称和角度。
1、学生默读课文,字词提醒:蹒跚、轮辐、撇下、岔路、疲惫、踯躅、踟蹰、踌躇
2、思考:读着这篇小说,我们随着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经历着与桥边的老人的这次相遇,这个人物是谁?读了文章后,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明确:他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根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以推测“我”是一个反法西斯战士,作者借助“我”的观察展示着这样一个意韵深刻的故事。
3、以第一人称视角来叙说这个故事有何好处?
(1)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4、知识介绍:
小说的叙述发表方式有两种
A全知视角,即叙述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他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通常用第三人称。
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
她不能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B 有限视角,即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而叙述者只了解故事中的部分情节。通常采用第一人称。
我小的时候,家在哈弗尔,并不是有钱人家,也就是刚够生活罢了。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五、文本研习
(一)分析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发生的环境:桥边的老人、避难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农夫。
2、由本段看,小说的叙述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冰山原则。
细读文章的主体部分,看看“冰山”下还隐藏了什么?
(二)阅读主体部分,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小说主旨。
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的对话,可归结为“四问”。【一问家乡】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1、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微笑”——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
2、呆在那儿照顾动物直到最后离开的这个细节,说明了什么?
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和无奈何其苦涩和悲哀。【二问动物】
3、文中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是什么?请你找出老人多次唠叨的语言。“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
“恩,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4、你能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
①读出老人的生活现状,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②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灾难。
③读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己的逃命中,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④读出老人内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⑤读出他的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他顾及动物不关心自己,不想走。【三问家】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5、你从当中读出了什么? “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四问政治】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
6、其中隐藏了作者什么观点? 挑起战争的是政治家,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挑起战争的政治家。
7、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哪些?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8、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劝老人离开,老人为什么不走?
(1)“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老人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2)“那边我没有熟人”。
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有对未来的茫然,也因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9、“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1)为什么不对我讲了?
或许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轻人的好意;或许他不再期待别人来分担他的忧虑;或许表明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2)这个句子中老人强调的是哪个词?隐含了怎样的意思?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谁了惹谁了?——冤 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怨
“只是”中隐藏着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三)解读小说结尾:
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
1、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
2、渲染气氛,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3、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
六、总结课文,揭示主旨: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七、作业布置:
1、阅读《墙上的斑点》以及课后的话题中关于“叙述角度”、“叙述人称”的部分。
2、延伸品读《永别了,武器》作者自己称“修改了39遍”的结尾,进一步体味冰山原理:
我往房门走去。
“你现在不可以进来。”一个护士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即使作者没有具体交代当时的情况,但我们可以知道这间停着文中“我“的妻子尸体的房间里有两位护士。而我与护士的对话虽然没有失常之处,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到主人公的失态。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亨利同死去的妻子告别时绝望的表情,也可以感受到他伤心而麻木的心。
备用资料:
1、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获得声誉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作品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群青年人迷惘、苦闷的精神状况。小说的叙述者兼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是在巴黎工作的美国记者,在战争中负伤而失去了性爱能力。他爱上了女主人公英国姑娘勃雷特·艾希利,但是两人无法结合。为了解除精神上的苦闷与无聊,他们约好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来到西班牙比利牛斯山区,以狩猎、钓鱼和观看巴斯克斗牛来消磨时光。但美丽的大自然并没有使这些受伤的心灵平静,他们无休止地酗酒、追求刺激、争风吃醋、打架斗殴。最后,巴恩斯在斗牛士勇敢精神的激发下,似乎看到了人的本质力量和生活的真谛,却终究没有改变他对生活的失望与厌倦。最后,他们失望地回到巴黎,太阳照常没有升起。这部小说集中地反映了战后一代青年人的思想和道德危机,表现了他们的苦闷与迷惘,因此《太阳照样升起》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品。
2、《永别了,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青年亨利志愿到意大利军队里服役。在奥地利前线,他经人介绍认识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起初亨利并不真心爱凯瑟琳,认为与她交往不过是一场用无聊的话语而不是用纸牌来进行的赌博,是逢场作戏。后来在一次炮击中,亨利腿部受伤,去米兰治疗,由凯瑟琳看护。亨利在凯瑟琳的细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他们之间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两人在米兰度过了一个幸福的夏天。亨利急于想结婚,但凯瑟琳考虑到,如果结婚,她就得回英国,便没有同意,希望战后再建家庭。秋季亨利被召回部队,正赶上德军反攻,意军败退卡波瑞托,亨利在撤退的路上,因有外国口音被保安部队误认为是德国间谍而被捕。亨利看到意大利宪兵胡乱枪杀撤退中的意军军官,于是伺机逃跑,找到了凯瑟琳,一起逃往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最愉快的生活。冬季,他们来到洛桑,以便凯瑟琳分娩时能及时送医院。不幸的是,凯瑟琳因剖腹产大出血,大人小孩一起离开了人间。亨利麻木地告别了“石像”似的凯瑟琳,离开医院,绝望地回到旅馆。——小说中,亨利不少善良勇敢的意大利同伴都死于炮火,他心爱的人凯瑟琳好容易熬过战争这一难关,却难逃死亡的厄运,亨利最后也只不过是留着一个躯壳活在这世上,生不如死。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悲观失望情绪,反映了“迷惘的一代”的心声。
3、《丧钟为谁而鸣》是一部杰出的反法西斯小说。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通过后方一个游击分队的一次军事行动,展现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广阔画面。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一个美国教员,自愿来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他的任务是领导一支西班牙山区游击队去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小说集中写他在游击队据点三天三夜的活动:游击队长巴勃鲁胆小怕事,为保存自己的地盘,不惜进行破坏,他的妻子毕拉尔则勇敢坚强,坚决支持乔丹的行动。其他游击队员都是出身贫苦,心地善良朴实的爱国者。游击队里还收留了一个遭受过法西斯军队污辱的姑娘玛丽亚。小说还描写了乔丹同玛丽亚纯洁的爱情,他们希望结婚,将来到美国去。最后,乔丹虽然成功地炸毁了桥梁,却身负重伤,他命令其他游击队员撤离,自己独自在山顶上狙击敌人。《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乔丹不同于海明威早期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尽管也有迷惘的情绪,但他不厌恶战争,不逃避社会,他考虑的主要之点是怎样去完成他的职责;他的爱情也不是与战争相对立的个人幸福。他明确地区分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体现了海明威战争观的升华。因此,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创作道路上新起点的标志。
4、《老人与海》取材于作者早年听一个老渔夫叙述他在海上跟踪鲨鱼并与之搏斗几天的故事。小说情节十分简单,写一个古巴老渔夫在海上三天的捕鱼经历。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老迈倔强的古巴渔民,可出海84天打鱼却空手而归。第85天,他去远海捕到一条比船还长的马林鱼,于是人与鱼展开了一场生死的搏斗,经过一夜的苦战,桑地亚哥才把大马林鱼弄死,系在小船边。可是在返航途中,筋疲力尽的老人受到成群的鲨鱼攻击,马林鱼被完全撕食,最后靠岸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而疲惫不堪的老人在船上睡着了,再次梦见那 6
威武雄壮的狮子。可这个简单的故事,海明威却构思了十几年。凭他长期在海上捕鱼的亲身经历,采用细致具体的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等传统写实手法为基础,又巧妙地借用内心独白、象征、梦幻以及印象派绘画技巧等现代表现手法,使这个简短的故事反映了具有深刻哲理性的主题:人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但面对失败,人仍要不失尊严、勇敢、决不妥协。正如小说中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五篇:《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濮阳市油田第四高中
朱亚娟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桥边的老人》来自《外国小说欣赏》选修本之“叙事”话题单元,是海明威众多战争作品中的“另类关注”。海明威以成功的笔触另辟蹊径地揭示了战争给予老人的伤害与迷惘,这样一个无力顾及自身却牵绊动物的老人成为文学史上不老的神话。小说中的“我”以内敛沉潜的叙事腔调叙说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善良与光辉。学习本文不仅要品鉴经典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还要激发起学生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生活,传递善良与关爱的情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之规定,《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泛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情节。
2、角色朗读,品味小说的对话艺术,赏析老人形象。
3、了解小说的叙述人称和有限视角。
鉴于《课标》中“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品鉴作品中人物形象,注重审美体验,丰富心灵”之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品味小说的对话语言,赏析人物形象上;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之要求,我把教学难点放在了了解小说的叙述人称和叙述角度上。
二、说教法
新课标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创设各种学习情景,引导师生、生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结合本课内容,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培养他们在互相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的合作意识。结合小说的文体特点,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1、时事导入,一语中的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的导入最好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语文课堂是连接现实与历史的有效桥梁,文学作品能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亲身体验的各种情感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学生,从而实现一种共鸣。语文教师的职责便是让共鸣来的更加真实!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当利比亚的战争刚刚尘埃落定时,叙利亚的境内已经危机四伏,战争,不论古今不论地域都以它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而上个世纪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却用他的如椽巨笔以含着眼泪微笑的方式将战争的残忍予以剖析,今天让我们走进《桥边的老人》看看这位诺贝尔得主将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2、阅读文本、合作探究。
张志公先生曾这样说过:“读一篇文章,是先通读全篇,得其大要,再遂层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及提法新颖的语句,最后再通篇领略—番。”根据这一理论,本节阅读鉴赏,我安排了两次阅读,每次阅读都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如下:
(1)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指导思想是整体感知,达到的目的是理清思路。这个环节我准备安排学生通过自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情节,我将为学生简单介绍概括情节的方法。(课件展示情节概括要点)
战争前,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围绕劝离与不走而展开的“我”与一位老人的对话,从而展示了这位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罪恶。
(2)角色朗读,赏析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一生我,一生老人,教师旁白),其他学生听读,朗读完之后学生自由评价对话中的人物情感是否表达到位?对于学生情感把握不当的句子可继续朗读揣摩。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冷静、客观、漫不经心的。老人的情感则主要有高兴、痛苦、矛盾、迷茫等。
本环节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情感的准确把握,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分析人物情感:(多媒体课件展示)
问题一:文中的我向老人提出了哪些问题,老人是怎样回答的? 问题二:老人不断唠叨的是哪个问题?为什么?请找出这些唠叨的句子,分析它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内心情感?(板书)孤独、善良、对未来迷茫无把握
问题三:文中我不断催促老人离开,他最终做了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情节,为第二个问题做好铺垫。第二个问题旨在分析情感、鉴赏形象,此问题需要聚集众人的智慧,所以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提倡个性化解读,每组达成共识,然后全班交流。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第三个问题,在此我加入了文章的背景介绍。(课件展示)完成这些问题后,我将带领学生顺理成章地总结老人形象,并启发学生总结鉴赏人物形象的角度,即抓住语言、神态、肖像、动作描写等等。
(3)解析文本,探究主旨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最后一段的“复活节”“老人仅有的幸运” 有何深意?(开头的环境描写把老人放置在这样一个他人纷纷逃命的战争背景中,为下文的对话描写做铺垫,复活节是西方的重大节日,仅次于圣诞节,它代表着重生和希望,就使得小说更有悲剧性。“老人仅有的幸运”暗示着无论是老人还是他的动物最终都无法逃脱被虐杀的命运。)由此可以概括这篇小说的主旨(《桥边的老人》仅用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4)整合文本,鉴赏叙述
外国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事人称是本单元鉴赏的重点,这里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小说中的“我”是谁? 问题二:由“我”来叙述有怎样的好处?
(此环节学生不难发现文中的“我”是一名战士,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答有亲切感、身临其境这样的话,在此教师补充介绍“有限视角”,文中的“我”只作客观介绍,把推理、判断、评价的机会留给读者自己。)
3、拓展练习,以手写心。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这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4、课堂小结,点明要领。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品鉴小说富有特色的对话语言,了解了海明威笔下这样一个孤独、善良、不关心政治却又关爱小动物,热爱家乡却忧虑未来的战争背景下的老人。战争是残酷的,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生活是必须地,争相逃命的人流中出现这样一个因为牵挂动物停止脚步的老人更是可贵的!希望同学们将善良与关爱传递下去,不论国籍,不论战争。
五、最后说说板书
一直认为,板书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形象地突出课堂的重点,还应该向听着传达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在《桥边的老人》这篇课文中,我的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鉴赏,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形象总结为孤独、善良、有爱心、厌恶战争、忧虑未来,所以我的板书设计是将老人的这些形象特质组合成一个大大的人字,战争可以让毁灭家园,让人丧失性命,但人性中的善良却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根本,人对同类的关爱,对更弱小动物的保护是人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的根本!
孤 独 善 良 忧 有 虑 爱 未 心 来
濮阳市油田第四高中 朱亚娟
二0一一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