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正文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匈奴族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匈奴族的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牲畜满山遍野。冶铸业也发展起来,铁器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金属制品多用动物图案做装饰,富有游牧民族的特色。在同中原的交往中,一些匈奴人从汉族那里学会农耕,开始垦田种谷。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卫青行进千余里,穿越浩瀚的大沙漠,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双方激战一天,未分胜负。临近黄昏,忽然狂风大作,卫青乘机派兵从左右迂回包抄,把匈奴单于的营阵紧紧包围起来。单于慌忙带着数百名骑兵突围逃走。汉军追击二百多里,大胜而归。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同西汉订立了和好盟约。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资料补充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小话剧 表演。
演员八名,冒顿单于一名,匈奴士兵四名,异族士兵二名,历史老人一名。道具:草原背景画,响箭。
剧情一:冒顿与4名匈奴士兵。
历史老人:冒顿单于很注重匈奴士兵的纪律性。
冒顿:我的响箭射向哪里,你们就必须都射向哪里,否则一律斩首。射箭。(两名士兵未射)
冒顿:胆敢不射,拉下去斩首。
历史老人:经过严格训练,他建立了一个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骑兵队伍,人数达三十多万,就是依靠这只队伍,冒顿逐步征服周围的游牧民族。剧情二:冒顿率领匈奴士兵攻打其他两名异族士兵。
历史老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国家。
2、昭君出塞事略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关于昭君出塞,《后汉书·南匈奴传》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昭君“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呼韩邪单于为能得到这样一位美丽的妻子,十分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汉元帝为纪念这次和亲,改元为“竟宁”,意为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把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也反映了当时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汉城和包头市附近的西汉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单于天降”等瓦当和“单于和亲”4字砖,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12字砖说明长城沿线各族人民对和亲和昭君出塞的热情颂扬。昭君出塞和亲,播下了汉匈和平睦邻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以后汉族与北方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友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幸的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又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长女名叫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名叫当于居次,即当于公主。
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结婚时,年龄大约20岁左右,估计在新莽年间(公元前9年~23年)去世。据敦煌发现的唐代《王昭君变文》记载,昭君去逝后,埋葬仪式按匈奴习俗进行,非常隆重。“棺椁穹窿,更别方圆”。“酝五百瓮酒,杀十万口羊,退犊燖驰,饮食盈川,人伦若海。一百里铺氍?毛毯,踏实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单于亲降,部落皆来,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汉孝哀皇帝(公元前6年~1年)也差使杨少征前往单于处吊唁。隆重的葬仪,反映了匈奴对昭君的怀念和对汉匈和亲的肯定态度。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考古学家从昭君坟得到的文物推断,金元时期,墓前就有享堂之类的建筑物。清代康熙年间,张鹏翮和钱良铎途经呼和浩特时,还看到青冢南琉璃瓦碎片成堆,并有黑色的石虎、石马各一个,白色的石狮一个,石头房子一座,石头小房子上还竖着用蒙古文书写的幡旗,以及当地人在青冢顶用土垒的一个小方亭,方亭内藏佛像、绸布和豆麦。青冢旁还有一棵古柳,浓荫覆地,苍翠扑人。那些石虎、石狮、石马、石头房子和小方亭,寄托着当时呼和浩特地区各族人民对王昭君的深刻眷恋和哀思,忠实地陪伴着这位远嫁的汉家姑娘。
历代文人墨客对昭君出塞多有评说,说是最贴切的是唐代诗人张仲素:“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知。剑戟归田里,牛羊绕塞多。” 除青冢外,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历史学家翦伯赞说的好:“王昭君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对昭君坟进行了多次修缮。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把昭君坟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昭君坟,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62米,墓高33米,占地约73亩。走到墓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3.95米,重5吨的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阏氏并辔而行的大型铜铸雕像。再往北行,朝阳耸立着一块高大石碑,石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着已故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诗作《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石碑后方两侧,七块各代石碑历历在目。墓前有相连的两层平台。拾级而上至墓顶,有六角攒尖兰亭一处。墓前院内,历史文物陈列厅分列东西,陈列厅内,有汉白玉昭君雕像一座,娥眉秀发,明眸皓齿,怀抱琵琶,浅颦低笑,栩栩如生。
王昭君--民族团结友好的使者,自古以来就活在人民心中,为各族人民所崇敬和传颂。
3、古代文人对昭君出塞的评价
对昭君出塞历来评价颇多,评价各异,如: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墙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而《明妃曲》表达的意思又有所不同: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王诗描写了昭君绝代佳丽的容貌和委身异地、眷念故国的凄苦心情,同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董必武诗代表了现今的主流观点,昭君出塞是有意义的,是一种很有见识的行为。
三、板书及难点突破
1、板书
匈奴 西汉 “战和”关系及“事件”
西汉初年 统一、强盛 初建、贫弱 “战”(白登之围)后“和亲”
汉武帝时 —— 鼎盛 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卫青、霍去病漠北大战
汉元帝时 分裂 —— 亲 ”:昭君出塞
2、难点突破
匈奴的强盛与那些因素有关?
西汉初年的“和亲”和汉元帝时的“和亲”,性质是否相同? 西汉与匈奴的战和关系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
王昭君在历史上有名是因为她是四大美女之一吗?
四、精选习题
“战”:收“和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学案
七年级上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
战》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了解匈奴对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通过描述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昭君出塞与汉初和亲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能力方面:通过前安排学生搜集本人物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堂上讲述搜集的内容,提高表述历史现象的技能,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
思想方面:
通过组织学生角色模拟,加强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认识到少数民族对我国边疆地区开发的贡献,树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历史观念。
认识到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不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经济发展的有利条。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教学难点:汉初和亲与汉元帝时昭君和亲的异同点。
三、教学思想:
由于学生前搜集资料而对本的有一定了解,所以在堂上教师应设计适当的问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好这一。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回忆在前面文里,我们学习过秦始皇统治时期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大家想一想长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样的民族?秦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怎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学生结合事先找的资料、本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西汉初年,匈奴向中原发动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平城白登山,侥幸逃脱。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
和亲政策:
问题:
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问题:
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第3问可引导学生回忆第12中提到的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三、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汉和匈奴的和战
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
总结提问:
学完匈奴和秦汉关系的这一,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
第三篇: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作的贡献,并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分析民族问题的能力。
2.了解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包括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等史实,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站在历史背景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汉朝不同时期对匈奴不同政策及原因”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史料、图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归纳、比较历史知识的方法。
2.通过分析昭君出塞的背景、人物性格,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昭君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友好交流的象征。
[教学重点]
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汉与匈奴的和战对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音乐声中出示昭君博物院、昭君墓、昭君故宅、昭君岛等图片,在识别人物的同时感受到人们对昭君的尊敬和纪念。然后提出问题:
昭君在中国历史上作出了哪些贡献,让人们如此的纪念她呢?引入新课。
二、授新
根据标题,明确本课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问题一:匈奴的兴起;问题二:汉与匈奴的和战。
问题一:匈奴的兴起
1、回忆所学知识,我们第一次接触匈奴这个民族是在什么时候?当时它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如何?
◆秦朝时期;匈奴不断进扰,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戍边,并修筑长城。
2、那么,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
◆生活在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
3、匈奴敢于不断进扰秦朝疆域,说明什么?
◆匈奴的强大
4、那么匈奴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呢?(学生阅读莫顿单于的相关内容,并从他身上谈启示)
5、思考:匈奴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回答后,落实情感目标中的“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这一观点)
问题二: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如何?
(有战有和)
1、阅读“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及“昭君出塞”两个子目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西汉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匈奴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2)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不同的政策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并通过圈划书上的相关重点语句来整理答案)
(学生回答时进行板书)
(1)汉高祖时期采用和亲政策
思考:
①汉初为什么要采用和亲政策?这一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国力衰弱;暂时缓解,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学生回忆汉初的经济状况,并思考这一时期的和亲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和亲是被迫的,是权宜之计,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做保障,你就不能占据主动权)
②在这样的和亲状况下,汉朝统治者最为紧迫的任务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发展国力,是自己强大。(联系文景之治及汉武帝的大一统)。
(2)汉武帝时进行反击
思考:
①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反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国力强大。(思考,汉武帝时期国力强大的原因有哪些?)
②结合地图册插图《西汉与匈奴的战争》讲述,汉武帝时是如何反击匈奴的?这些反击起到了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看地图的方法,并通过地图分析汉武帝时军事反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漠北战役的胜利使汉武帝完成了军事上的大一统)
(3)汉元帝时和亲
思考:
①汉元帝时为什么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匈奴的分裂,造成势力衰弱;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并请求和亲。
②探究:昭君出塞会遇到哪些问题?她会有怎样的想法?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自愿前往?
(结合昭君的故事,分析其性格特点)
③结合材料分析昭君出塞有什么作用?
(从对她自身、对汉朝、对匈奴、对两族交往等角度回答)
材料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④结合“昭君文化节”分析昭君出塞的意义(包括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4)总结思考:
①汉与匈奴有战有和,哪一个才是主流?(认识到“和”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②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和”?(和亲、和平、融合,从而促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在内容标准中涉及不多,仅仅暗含着汉武帝军事上的大一统。但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中,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本节课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当属昭君,昭君出塞体现了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其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也是汉朝时期“大一统”的表现之一,所以我把昭君出塞作为重点中的重点,以突出单元主题。
我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获取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自身、对社会、对世界的客观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历史形成基本的认识,具备基本的历史素养,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本节课以与昭君有关的建筑导入,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认识到历史无处不在。重点放在汉与匈奴的关系上,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识读战争示意图,并进行历史知识间的前后联系,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读图表的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也是在课程标准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的。昭君出塞则是重点中的重点,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分析人物性格,设身处地的站在人物立场上揣摩人物心理,是想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中最鲜活的因素,没有人物的活动,也就没有历史事件的发生,更不可能形成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是历史人物应该是鲜活的,丰满的,生动的,要想体现其鲜活、生动、丰满,就得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置于其特定历史背景之下进行分析与考查。本节课设置“昭君出塞途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就是想通过情境创设来达到这一目的。设置“昭君文化节”的探究活动是想让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从而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最后一个环节,对汉与匈奴民族关系的分析,是想突出单元主题,同时认识到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各民族之间在互相交往中不断融合,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
第四篇: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一、设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采用迁移法贯彻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通过分析交流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是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建立中的一课,重点讲述了汉武帝在军事上实现大一统,和前面讲述的政治,思想、经济与下节课讲述的外交一起构成汉武帝时期出现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达到全盛时期。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本册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
2.掌握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包括卫青大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和王昭君出塞。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所起的作用。2.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不同政策以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多个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
四、教学重点
冒顿统一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
五、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而主要的形式为时战时和。
六、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迁移法贯彻到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图片导入法。用长城导入,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分析法。对于匈奴与汉的和战,如何给予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怎么样正确看待,都可用此法。
3.比较分析法。对于汉初和汉中期对待匈奴的不同政策,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七、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有兴趣,抽象的理论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本课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图片来导入本课,对西汉初期和昭君出塞的分析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通过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认识西汉初期和亲是迫不得已,昭君出塞是主动的,促进了汉与匈奴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昭君为民族交往做出的贡献,学生通过体验也能体会了解。
八、教学过程:
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凝聚着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智慧才智的历史。秦汉时期正是我国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问)图片中的建筑是什么?你还记得这道城防是用来抵御那个少数民族的吗?(师)就是这个雄踞北方的匈奴族的威胁,竟然困扰了大汉王朝三百多年,那么在汉与匈奴长达三百多年的和战中,究竟发生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汉代,去亲身感受一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4课,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课题是《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当年的匈奴具备了何等的实力才能与大汉王朝抗衡三百多年? 这还得从它的兴起讲起!首先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板块:草原帝国的兴起。
匈奴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它兴起在苍茫寂静的蒙古草原之上,匈奴族过着游牧的生活,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秦末汉初的时候,匈奴族出现了一个杰出的首领,他的名字叫:冒顿:匈奴语,英雄的意思,单于是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呼,相当于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皇帝。同学们可以看一下77页第一子目里的小字内容,思考:冒顿为什么统一蒙古草原?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他凭借着他优异的军事指挥才能建立了一支拥有30万人的强大的军队,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当时的匈奴不仅军事力量强大,而且,匈奴的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78页,迅速阅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诉我匈奴经济的发展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畜牧业:牲畜遍野
冶铸业:铁器、金属饰品
农业:农耕,垦田种谷。匈奴人是从哪来学会了农耕呢?从汉族人民那里,这说明了什么呢?汉与匈奴两族人民在生产上已经有过交往。祖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以上我们从三个方面了解了匈奴经济发展的情况,匈奴经济的发展又为匈奴的进一步强大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这样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匈奴族的势力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匈奴帝国雄踞于草原大漠南北,赫赫一时,而此时长城以内继秦之后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朝才刚刚建立,在同一片黄土地上生存,免不了要发生民族之间的冲突,接着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二板块——草原帝国与大汉王朝的和战
汉朝初年冒顿单于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重新夺得了河套地区,并且驱兵南下,逼近长安,这不仅给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战争的灾难,而且对于刚刚诞生的西汉王朝来说,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谁还记得西汉初年时的经济情况?一个字:穷,穷到什么程度呢?皇帝出行时 连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找不到,将相出行只能乘坐牛车,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强大匈奴的进攻,西汉王朝是否会出兵反击呢?假如你是汉高祖刘邦,你会和他打吗?(不会,为什么?打不过。)事实上也打了只是没有打过,既然不能打,那么你就为汉初的皇帝想想办法吧?对匈奴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和亲)好!和汉朝初年的皇帝想到一块去了。那什么是和亲呢?请同学们阅读78页小字部分。
将皇室的公主嫁给单于为妻,每年还要给匈奴大量的谷物丝绸等,这对于大汉王朝来说是个什么样的政策呢?假如你是汉朝的皇帝你心甘情愿吗?不、为什么还要实行呢?原因很简单我们刚才提到了西汉刚刚建立,国力弱,对匈奴不能实行军事反击,只能被迫采取和亲的政策,但和亲是否阻挠住了匈奴人南下的脚步呢?没有?匈奴人依旧是年年南下,骚扰西汉的西北边疆,掠夺人口,牲畜,践踏汗水浇灌的家园,使得西汉边疆无宁,祸患无穷,匈奴成为了西汉王朝挥之不去的最大威胁,那么这种局面到谁统治时期才最终结束呢?——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意识到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从跟本上阻挠匈奴的进攻,下决心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反击匈奴。为什么此时的汉武帝敢于反击匈奴呢? ——国力强盛,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役一共有三次。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次是公元前127年的漠南战役,卫青领导,从匈奴的手里夺回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
第二次是公元前121年的河西战役,霍去病领导,将河西走廊一带划入西汉的版图。
第三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发生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这次战役由卫青和霍去病领导,关于这次战役的情况在我们书中79页第一自然段,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呢? 好!这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19年,通过刚才介绍,同学们是否能把战役的影响总结出来呢?
匈奴无力与西汉抗衡,西汉百余年来边境所受到的威胁基本解除,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宁,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也使汉武帝实现了军事上的大一统。这样,汉武帝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军事上都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国力进入鼎盛时期
同学们:当年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战争,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长城内外到处是战争的滚滚烽烟,茫茫的沙原上不知横卧着多少汉与匈奴人民的尸体,然而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是民族融合的前奏,当边塞的战火熄灭后,大批汉族移民来到了边塞,带去了内地的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开发,逐步恢复了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边疆的发展和民族间的融合。
到了大约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成几部,彼此之间不断的攻杀,其中有一部的首领是呼韩邪单于,主动向西汉称臣,双方定立了友好盟约,汉元帝时 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西汉,主动向西汉提出了愿与汉通婚结为亲戚的和亲请求。于是出现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昭君出塞。
昭君为了进一步巩固汉与匈奴人民的友好关系,愿意做和亲的使者嫁给匈奴王为妻,临行前,汉元帝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连长安的百姓也去送行,那么昭君临行前她的心情如何呢?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难过,离开亲人再也不能回来了——忧伤,(高兴——,为国家的安定百姓的幸福尽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大家都很熟悉,通过诗句我们了解匈奴地区的自然环境怎样?昭君离开了自己的故乡,亲人,来到这荒凉的地区,举目无亲,但是她还毅然决然去和亲,你有什么感想?
昭君嫁到塞外草原后,为汉与匈奴的友好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之间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局面。现在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在书中找到一则资料证明昭君出塞带去了边塞的和平与安宁。
边城晏闭,牛马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美丽的大草原因为没有战争的喧嚣宁静而祥和。
后来昭君去世了匈奴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用袍襟携来黄土含泪堆成了一座土丘,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昭君墓。今天凡是到内蒙古领略塞外风光的人都要听当地人讲一讲王昭君的故事,还要到呼和浩特市南郊20里大青山脚下凭吊一下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昭君墓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陵墓,已经成为了民族友好的象征,这些年昭君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呼和浩特市已经多次举办昭君文化节。
正是因为昭君是西汉与匈奴人民的友好使者,所以从唐朝的诗人到现代的文学家都用笔墨歌颂昭君,我们看这是文学家翦伯赞歌颂昭君的诗,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缅怀昭君。
告别昭君后,我们把西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西汉初年对匈奴的政策是:和亲。汉武帝时期是反击
汉元帝时期与匈奴之间有一段佳话:昭君出塞。
我们看西汉与匈奴之间有战也有和。其中什么占主流呢?(和)西汉末年匈奴开始走向了衰落。
东汉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对东汉称臣,逐渐内迁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北匈奴退居漠北,与东汉战争,后被东汉打败,向西迁徙,过了中亚、西亚而且改写了欧洲历史的进程。如果大家对北匈奴的西迁感兴趣的话,课下可以上网自行查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匈奴族。在今天56个民族大家庭中还有匈奴族吗?没有了,但是在历史上匈奴族和汉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匈奴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开发了北疆,创造了文明,丰富了祖国的历史,当年西汉政权与匈奴政权之间,虽然有过战争,有过风风雨雨,但是和平友好仍旧是主流,而且不管哪种方式他们之间总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祖国的历史是大家共同创造的。
今天让我们从遥远的历史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拥有56个民族,那么今天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友好、团结、尊重习俗。那么对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比如2008年3·14西藏发生的打砸抢事件和2009年新疆7.5打砸抢事件,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坚决反对!
让我们为祖国民族团结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吧!好本课到此结束,进入课后练习。
1.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A.头曼单于
答案:B 2.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 A.河套地区
C.漠北地区
答案:D 3.汉武帝派遣打败匈奴的将领是 A.卫青、霍去病
C.窦固、窦宪 答案:A
九、作业: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对汉武帝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吧,那么就请同学们课下搜集汉武帝资料,和同学们交流。加深对他的认识吧!
十、板书设计: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
汉武帝大一统
昭君出塞
和
战
和
汉初
汉武帝
元帝
反思:《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这一课重点讲述了匈奴的兴起和汉朝与匈奴的和与
B.卫青、窦固
B.河西走廊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B.冒顿单于
C.郅支单于
D.呼韩邪单于
D.蒙恬、蒙毅 战两个方面的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冒顿统一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昭君出塞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而主要的形式为时战时和作为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特点,用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让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汉朝的皇帝你心甘情愿吗?为什么还要实行呢””昭君临行前她的心情如何呢?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通过学生设身处地的想象,来体会西汉初期和亲政策和昭君出塞时期的不同之处,并感知昭君为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课后作业把本课纳入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中,帮助学生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板书,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一目了然,对和战背后的双方实力对比导致的双方关系的不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地图的分析不到位,不会从地图上提炼有效地信息,运用地图来学习解决问题。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习题精选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习题精选
例题解析: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符合下列哪种情况()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 B.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 C.和亲是汉以求暂时避免匈奴骚扰 D.和亲是汉匈民族间的和睦相处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认识能力。此题的解答,首先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历史情况是: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并同汉朝订立了友好盟约。到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提出和亲请求,宫女王昭君也是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可见这次和亲汉朝不是被迫的,当然也就不存在屈辱而言,A、B两项说法错误。汉初和亲是为了暂时避免匈奴的骚扰,而昭君和亲双方是自愿的,且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答案:D 1.匈奴历史上称首领为()A.可汗 B.单于 C.赞普 D.大王
2.匈奴在统一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中不包括()A.畜牧业兴旺 B.冶铸业发展 C.制瓷业发达 D.逐渐有了农耕
3.秦汉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之所以具有正义性,是因为()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进了民族融合 C.保护了中原的经济文化 D.打击了外族入侵
4.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为()A.汉武帝 B.汉高祖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
5.下列是两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其中属于西汉时期的有()①卫青②霍去病③窦宪④窦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描述的是哪一事件之后的匈奴关系()A.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B.汉朝宫女王昭君出塞
C.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D.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7.汉武帝派兵从匈奴手中夺取了()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 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8.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当时还不是中国境内的民族。B.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C.对秦汉北部郡县的侵扰,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D.匈奴族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北方的发展。9.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政府反对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B.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C.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D.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10.西汉宫女王昭君前往匈奴和亲的原因是()A.不满西汉宫廷的黑暗而前往的。B.西汉皇帝为图边界安宁而强迫她的。C.匈奴军队在同西汉战争中抢去的。D.为了促进汉匈两族友好相处而自愿的。
11.下列几个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时期的是()A.大秦遣使来汉 B.班超出使西域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12.阅读材料
西汉时,有一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屡建战功,汉武帝奖励他,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位名将死时仅20多岁,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中的名将指的是谁?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达了这位名将的什么品质?
③他的英勇善战对当时的边防产生了什么影响?
13.阅读材料:
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视见高”——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阅读材料回答:
①材料一中的“胡”是指谁?当时他们的首领是谁?
②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以后的情况?
③结合的诗句,你能说出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吗?
④昭君出塞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
14.你能比较汉初和亲与昭君出塞和亲的异同点吗?
15.匈奴族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16.回顾前面两课,结合本课内容,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A 6.D 7.D 8.A 9.B 10.D 11.C 12.①霍去病。②为国忘私的高贵品质。③匈奴从此再不能与西汉抗衡。13.①匈奴.呼韩耶单于。②昭君出塞。
③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奴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14.目的相同: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不同点:汉初和亲是被迫的,具有屈辱性,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和亲是主动的,双方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5.今天56个民族中已没有匈奴族,但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贡献,主要有:(1)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16.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