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

时间:2019-05-14 03:3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

第一篇: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

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学案(人教版)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探究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两大社会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基本内容

◇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运用: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二、【重点、难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4)社会发展的总趋势(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合作初探】:

第一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

(一)第一框题

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课堂探究1(P8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自然界,为什么不能认识社会的规律,从而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

◇探究提示: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没有意识,它们的变化发展完全是自发进行的。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由此便形成一种假象,似乎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被这种假象所迷惑,它们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

教材运用“相关链接”阐述了社会历史规律长期以来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原因,即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的条件,即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物质生产实践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以及无产阶级的出现。

◇哲理结论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总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地阐述了社会历史的本质,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课堂探究2(P87):想一想,宗教所描绘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探究提示:宗教所描绘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其内容于现实世界。在现实世界中都能找到宗教所描绘的事物的原型。

◇哲理结论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教材用“相关链接”栏目介绍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组成部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的含义: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其动因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带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同一阶级的不同阶层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意识不同。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由于社会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所以与之密切相联系的社会意识也必然要相应地变化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等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发生或早或迟、或快或慢、或大或小的变化。

教材用“专家点评”栏目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意识的不同,从而使社会意识具有多样性、时代性、阶级性等特征。

◇课堂探究3(P88):在社会主义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

◇探究提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这些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产生于剥削阶级社会,是剥削阶级特定的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尽管我们现在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但这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不会立刻消失,它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落后于社会存在,故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在资本主义社会也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就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之后,这些思想不仅比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矛盾和罪恶现象,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主张和设想,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这些社会意识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不满,渴望更好的社会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存在,又高于社会存在,推动了社会存在向前发展。

◇哲理结论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对这一知识我们应把握两个方面,其一,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绝对的,任何社会意识都根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其二,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存在时间上有时会有一定的不一致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性质不同,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也不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理论拓展:

1、社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2、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冲”决定的。其实质都是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社会意识决

3、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课堂探究4:社会生活的本质什么?

◇探究提示: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社会意识尽管带有主观色彩,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由社会存在决定其性质和变化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无产阶级的产生,二者的紧密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哲理结论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理论拓展:历史唯心主义没有正确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把精神看作豢发展的最终原因,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也陷入唯心主义,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从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界只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永远是处于被动地位。马克思主义论证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而这种社会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基础。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部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在实践中得以证实。人们在实践中提升社会意识、改造社会存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小结: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

◇课堂探究5(P89):想一想,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

想一想,物质生产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寻找。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哲理结论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离不开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活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进行其他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活动,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课堂探究6(P89):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从社会形态的演变上说明了: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是客观的,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也是客观的,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发展。即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哲理结论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此知识点分三层认识,首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认识;其次,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如何推动社会进步;最后,得出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①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课堂探究7(P89):为什么发展生产力就需要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

◇探究提示:因为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不相适应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哲理结论7: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此知识点分三层分析,首先,明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的含义;其次,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最后,得出结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者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哲理结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课堂探究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探究提示:这一知识点是对以上两个知识点的归结,也是本目内容的最终结论,阐明这两个规律普遍存在于任何社会,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论证其基本性,并阐明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意义。

◇哲理结论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的意义。

这一发现使人类第一次解开了社会历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教材运用“相关链接”介绍了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全部活动的基础,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从而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教材中的“专家点评’’说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的活动只能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若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则不能实现其目的。走历史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将往哪个方向发展

◇课堂探究9(P91):想一想,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社会发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探究提示: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从社会形态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依次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是在不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

◇哲理结论9: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课堂探究10:阶级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探究提示: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具体表现为: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和政治关系,使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教材“相关链接”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资产阶级专政必然走向无产阶级专政,最终走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前进过程中的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推动其发展的直接动力。

教材“专家点评”强调了在分析阶级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时,要用阶级分析法,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各种现象的基本方法。

◇哲理结论10:(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实现方式: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课堂探究11(P9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依靠什么方式?

◇探究提示:主要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实现。

◇哲理结论1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内容: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实现方式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改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又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发挥它的优越性。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义各方面工作的直接动力。

小结: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总趋势: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具体表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图示为:

原始社会—一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总趋势:由低级向高级,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基本矛盾实现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

(二)第二框题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2(P93):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种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哲理结论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教材中的“专家点评”概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范围以及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的范围。

◇课堂探究13(P94):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哲理结论1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此知识点首先分析了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课堂探究14(P93):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其内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哲理结论14: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此知识点教材从三层论证了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教材插图说明了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课堂探究15(P94):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探究提示:说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爱戴也是必然的。

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做到:相信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中学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特别是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深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更好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地、健康全面地发展,为将来参加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眼含热泪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历史从此书写着新的一页。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虽有曲折,但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国的乡镇企业和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都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哲理结论1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该知识点教材分三层分析,首先,说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然后,就阶级社会分析了人民群众的作用;最后,分析了人民群众这一作用的实现方式。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课堂探究16(P94):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探究提示:邱娥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党的宗旨与原则,做到了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哲理结论16: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材是分三层分析的。分别分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其重要意义。

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罨、改造世界。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三学时

反馈与提高

一、【探究展示】

第一组:课堂探究1~4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二组:课堂探究5~8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三组:课堂探究9~11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四组:课堂探究12~15

同学和老师点评:

第五组:课堂探究16

同学和老师点评:

二、【探究拓展】

各组提问:各组就本课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按顺序提出。

教师设问:根据学生提问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拓展知识面。

三、【合作再探】

各组内部分别就各组所提问题再一次进行合作探究并用竞答方式进行解决,必要时老师点评

四、【巩固训练】

()

1、教材中的插图:“‘地狱’的情景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和“每个人心目中的上帝”,说明了人们的宗教思想和各种观念无论多么主观、神秘,归根到底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观点说明了:

A.动物也有意识

B.上帝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产生的根源是客观物质世界这一知识点。A项本身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动物没有意识。B项错误,上帝作为:宗教中的事物是人脑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不是主观自生的。c项错误,上帝根本不存在,更谈不上对“上帝”反映的“上帝观念”。只有D项与题干相符,上帝观念的存在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

2、在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时,整个世界争论不休,“不合伦理”的诅咒声一度铺天盖地。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管婴儿”已是很正常的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答案:D

解析:由“争论不休”到“很平常的事”说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是随着人们对“试管婴儿”的产生发展过程的了解、人们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发展等这些社会现实情况的变化而转变的,故选D。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或不是最佳选项。

()

3、在新时期,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将其写入宪法,以更好地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主要体现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答案:c解析:题干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故选c。注意区分B、c两项。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仍是二者辩证关;系的第一层,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与题干不符,B项不选。

()

4、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社会意识

B.社会存在

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 D.实践

答案:D

解析:考查对社会生活本质的认识。A项与B项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但不是本质。c项是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仍未点明社会生活的本质。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只有实践才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故选D项。

()

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答案:c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生产关系范畴,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故c项正确。A、B、D项不属于唯物史观内容。

()

6、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XX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c.社会是物质的 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答案:B

解析:我们出台《行政许可法》就是使上层建筑——国家管理制度,适合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故B项是最佳选项。

()

7、下面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认识。①③④都正确。②错误,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任何社会之中。故选D。

()

8、关于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其矛盾解决通过阶级斗争实现③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④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对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认识。④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

9、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这一矛盾是对立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答案:c

解析:考查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其中c项明显错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内容一致,但实现方式、解决途径不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故决定了其实现方式不是通过阶级斗争,而是通过改革,故选c。教材插图体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0、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人类的实践活动

c.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D.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

答案:c

解析:考查对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理解。A项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项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方式,都与题干不符。只有c项正确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D项是总趋势过程中一个阶段的表现,故不选。

()

1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认识。①错误,应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该观点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②③④都正确,体现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历史范畴的特征,故选c项。

()

12、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②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③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④劳动群众就是指体力劳动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劳动群众的全面认识。④显然错误。根据人民群众含义中的知识和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知识,即可作出正确选择。

()

13、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看出《聊斋志异》的创作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故②③正确。蒲松龄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创作了此名著,说明了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故④正确。①与题干不符。故选D项。

1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④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解析:考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知识点。根据题意,可得出①③④,②与题干不符,故不选。

()

1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①相信群众②一切为了群众

③一切向群众负责

④一切依靠群众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解,并加以区分。其中①③属于群众观点的内容,②④⑤属于群众路线的内容。故选D。

第二篇:高二政治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 教师版

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内容及方法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以及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能力目标: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学习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学习难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三、【课堂探究】

探究:社会与热词

“互联网十大热词及汉字”由互动百科发布,以盘点热点、反映时代特色、记录社会形态为目标,结合网民的关注度、年终投票,最终由专家评议后产生,在每年的12月发布。2011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及汉字”:HOLD住、乔布斯、高铁、地沟油、校车、郭美美、伤不起、PM2.5、谣盐、占领华尔街。“限”字当选为汉字。

2012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及汉字”:钓鱼岛、正能量、十八大、你幸福吗、屌丝、江南style、莫言、辽宁号航母、舌尖上的中国、2012。“平”字当选为汉字。

2013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及汉字”:中国梦、土豪、雾霾、中国大妈、单独二孩、斯诺登、比特币、嫦娥三号、房姐、大黄鸭。“法”字当选为汉字。

2014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及汉字”:依法治国、马航、APEC蓝、埃博拉病毒、冰桶挑战、监狱风云、克里米亚、《小苹果》、奶茶恋、玉兔号。“蓝”字当选为汉字。2015年“互联网十大热词及汉字”:2022年北京冬奥会、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美互联网论坛、开普勒452b、屠哟哟、扶老人险、天津爆炸案、第五套人民币、雾霾红色预警信号、全面二孩。“联”字当选为汉字。

在等待2016热词发布之际,多家媒体及网站已经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如中国新锐榜给出的十大热词与“汉字”是:杭州G20峰会、L形经济、网络直播、股市熔断、北京瘫、VR、电信诈骗、诗与远方、匠人精神、吃瓜群众;汉字则是“刷”。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上述现象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四、【学后测评】

1.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这一基本观点是()

热词,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真实力量。1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发展规律 C.实践观点

D.群众观点

2.多年来,我国高考为高校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但也存在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等问题。为此,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该意见的哲学依据是()

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先生指出: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那么网络之磨必然会催生以知识中产阶层为首的橄榄型社会。材料意在说明()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

4.“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5.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是重大的制度红利,对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属于()A.对生产力的调整,目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对经济基础的调整,目的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D.对上层建筑的调整,目的是为了让上层建筑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6.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7.马克思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②人的有目的的意识活动引领社会历史发展 ③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人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五、【构建体系】

热词,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这个时代不可忽视的真实力量。2

第三篇:寻觅社会的真谛练习题

1、材料一: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个规划纲要》。与以往几个五年计划相比,《纲要》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涉及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目标增加较多,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阅读材料,运用哲学有关人民群众的知识,分析“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答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观点要求我们相信群众,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要求我们依靠群众,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群众,只有依靠群众,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实到实处;要求我们为群众谋利益,坚持科学发展观最终是为了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使人民群众分享发展的成果。

2、人民日报发表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一文指出:“深化农村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才能激发农村自身活力,保证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联系材料和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原因。(2)从哲学的角度,你认为我国应怎样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1)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②深化农村改革,就是要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而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活力。

(2)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实事求是;必须对前景充满信心,但又时刻准备克服种种困难;必须富于创新精神,即进行体制创新,又进行思想、理论创新,必须尊重广大人民的首创精神,努力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3.材料 2012年9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回顾了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他说,这十年发展进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坚持民生优先。温家宝重点介绍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扶贫等民生领域的重大进展。他说,十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9.2%和8.1%,是新中国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近两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坚持民生优先的哲学依据。

答案: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我国坚持民生优先,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根本出发点的表现,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坚持民生优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赢得良好的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请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角度,就如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要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②社会主义改革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加快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促进农民增收。(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

4.房价的过快上涨关系着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业内人士指出,政策导致炒房成本增加,短期内对投机性炒房行为会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从而促使楼市的理性回归。分析材料中“楼市调控政策”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10分)

【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房价上涨过快,是制定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调控政策又有利于楼市的理性回归。(5分)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楼市调控政策落脚点在于满足人民的住房消费需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维护。(5分)

5.(2009•广东卷)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这“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6.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是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严格实行问责制,对政策落实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二是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三是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落实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加大交易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机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等行为。

2010年以来一系列“楼市新政”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什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房价上涨过快,是“楼市新政”的重要依据,同时“楼市新政”又有利于楼市的理性回归。(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楼市新政落脚点在于满足人民的住房消费需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3)正确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楼市新政既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四篇:1 寻觅社会的真谛 教学设计 教案[推荐]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1.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领会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社会历史的主体:分析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领会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能力:通过本课的复习,培养学生理解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国内外一些重大时政热点的能力;比较事物及所学知识的异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判断政治是非,并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的能力;初步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和技能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探究和说明的能力;能恰当运用学科语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观点正确地表述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复习,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自觉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改革的支持者。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科标准,本课涉及到当前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多,是社会热点,又是重点;本课的知识理论性、思辨性强,又是难点。

2.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发展的规律: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2.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授课过程:

1、导入新课:今天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共同完成一节复习课,学考怎么复习?当然是考纲怎么要求、学考怎么考就怎么复习。我们一起来看今天1月份浙江省的两道学考题。【2014年1月学考卷】

选择题(材料选自2013年12月27日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8.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而不能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要求。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主观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2014年1月学考卷】

主观题(“关于近年来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材料略)

31.(2)简要说明材料中国务院的要求是怎样做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

请同学们思考:从材料和知识的限定来看,这两道学考题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材料往往涉及当前的一些热点现象,要学会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提供的新情景、分析判断这些新问题;就知识考查范围来看,不仅仅一个知识点,还涉及到一个一框内若干目,这些知识点的考纲要求掌握程度涉及到B/D级别。解析级别 注意B级要求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容逻辑关系。这就启示我们----

明确了“怎么考”,我们今天一起来复习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第一课—

2、这一课考什么呢?请看知识条目及要求,内容包括两框5个考点,级别C/B,根据刚才对怎么考的领会,我们首先要夯实这些知识点并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容逻辑联系,把静态的知识动起来

3、寻觅社会的真谛——人类社会历史当然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那么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就涉及到生活的物质方面就是社会存在、生活的精神方面就是社会意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当然人类社会也是发展的,那么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呢?(矛盾)事物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吗?所以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在基本矛盾不断解决中实现的,解决矛盾的途径有哪些?(阶级斗争和改革)

分析实践---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类的的实践活动中什么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那谁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呢?(人民群众)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么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无论是领会还是分析,都要求我们理清了每个知识点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做到微观上落实:

(1)社会发展的规律: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学生提问环节:师生互答

联系热点

诊断错点——十八届三中全会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改革就是通过实践活动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④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哲学依据是 ①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

②上层建筑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情感拓展:嵊州的发展离不开嵊州人民的首创精神,同学们要做改革的主力军,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热点探究: 1、2013年,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浙江再次焕发生机,国有经济在“混合”中增强了控制力,民营经济在“混合”中开始了第二次飞跃,两者在融合中提高了浙江经济的总体实力。

2、2014年3月,浙江省某县级市将涉及服务产业的行政审批项目由2500多项削减到1534项,并向公众晒出“权力清单”,规范政府行为。

3、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从2013年1月1日起,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再次上调,最高档标准由1310元涨到1470元,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居全国省区前列。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浙江省(政府)A.调整生产关系,使其与生产力相适应 B.调整上层建筑,使其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3)社会历史的主体: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联系热点 诊断错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下列关于“人民群众”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改革实践的主力军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2、2014年,A 市市政府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采取了以下举措: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思想共识,为全市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努力消除制约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关注百姓的利益诉求,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A市市政府是如何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课堂小结:

第五篇:寻觅科学识字的真谛

寻觅科学识字的真谛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施茂枝

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改革久热不衰。仅《人民教育》1997年1-6期连续推出的《识字教学改革一览》,就介绍了集中识字、随文识字、注音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根识字等21种建国以来诞生的识字教学体系;近十几年又有一些改革实验陆续进行,可以肯定,可预见的将来改革也不会停下脚步。改革的直接动因是已有识字教学体系存在不科学处;改革的前仆后继,显示人们对科学识字的矢志追求。但识字教学体系的层出不穷不全是好事,它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认识、把握和实施科学识字,何其艰难!近年出现一些另类“科学识字”论,似是而非,混淆视听,为人们认识科学识字平添了迷雾。有必要走近科学识字,排除干扰,认识、探究其真谛,这样才能认清识字教学改革的正确航向,以免误入歧途。

众里寻他:科学识字真容安在?

全面、深刻地揭示或认识科学识字非易事,其难度远超很多人的想象。几代人孜孜求索,都未揭开科学识字的全部奥秘。但踏其足印,从其成败得失中还是能够寻得种种线索,让我们更靠近科学识字,并尝试着去勾勒其轮廓,依稀还原其真面。

一、科学识字的内涵

科学识字,即科学的识字教学或识字教学科学化。“科学”何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它有两个义项:①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②合乎科学的。第一个义项为名词,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第二个义项为形容词,其义可具体理解为正确的、合理的或合乎客观规律的,如,科学种田、科学发展观、方法科学等。科学识字中的“科学”属第二个义项,用以修饰“识字”,合起来是指遵循或符合规律的、合理的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规律,绝不是单一的汉字规律或小学生汉字认知规律,也绝不是汉字规律+小学生汉字认知规律,而是识字教学规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存在共同的、普遍的教学规律,如,学生认知特殊性规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互动规律、教学与发展相互影响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等,也存在各种特殊规律,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科学识字既要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更要遵循识字教学的特殊规律。

关于教学,从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定义。若从学科知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学应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沟通。由此出发,可区分出三个要素:学科逻辑、学生心理逻辑和沟通。杜威主张,教师从事教学活动,需要精通教材;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学生的态度和学生的反应上。教师的任务,在于了解学生和教材的相互影响,不应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的学问或所熟练掌握的教材,孤立地看,它的某些特点反而有碍有效的教学。其中,“了解学生和教材的相互影响”、“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沟通。一般认为,教学过程中存在多重矛盾,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这一矛盾也可以表述为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矛盾。“沟通”正是化解矛盾、使

[1]之达于统一的手段;它是独立的教学要素,但同时又连接另外两个教学要素,是核心的教学要素。只有实现有效、高效“沟通”的教学才是科学的教学。

至此,我们可以试着为科学识字下定义:科学识字在充分认识、把握和协调汉字规律、学生认知规律等的基础上,进行汉字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通俗地说,是在合乎教学普遍规律的前提下遵循识字教学特殊规律的识字教学。

科学识字的特质是“科学”,但它绝不是某种识字方法,也绝不是某种识字教学流派或体系,而是识字教学至高无上的境界或最理想的状态,因而,也是所有识字教学方法或流派的共同追求。

二、科学识字的要素

鉴于识字教学的高度复杂性,构成其科学性的因素也就众多而复杂。其中有些因素居于核心地位,是构成科学识字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即要素。要素越完备,距离科学识字就越近;反之,就与科学识字南辕北辙。

(一)把握识字教学的特殊规律

识字教学改革数十年,但我们尚未穷尽和洞悉它应遵循的所有特殊规律。这就是识字教学改革不断、体系迭出却又都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但识字教学受制于以下特殊规律,有的已经得到公认,有的必将得到人们的认可。

1.汉字规律

关于汉字的规律,从不同角度有不同发现。以下两条对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造字规律。也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六书”法则,它首先赋予汉字内部结构以理据性。汉字由笔画或偏旁构成,由几笔几画,由什么偏旁构成,有其内在的道理或根据。汉字因义赋形,形与义具有内在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声符表示读音,形与音本具有必然联系。“六书”尤其是形声造字法还赋予汉字以系统性。相当多的声符和义符具有很强的构字能力:一是以共同的义符为中心构成的系统,系统内部的汉字具有内在的意义联系。如,“又”是模拟右手形,由“又”作义符构成的字往往和手有关:“友”两只手叠在一起,以手相助,即朋友;“取”以手取耳,本义是捕取,引申为拿取;“叔”本义是拾取;“秉”手握禾稻,本义是一把禾穗,引申为手拿着、持着。二是以共同的声符为中心构成的系统,如以“尚”为声符的“常党赏裳堂躺趟淌趟”等,它们都是后鼻韵母的字。

演变规律。包括字形、字义、字音的演变规律。字形演变的规律主要是删繁就简,具体手段是笔画化、记号化。甲骨文的“”,模拟弦月的样子,可见形知义;而现代汉字“月”却状如梯子,几无理据可言。在字形演变过程中大量存在异化和同化、诈变现象。在古汉字中,“赤、然、尉、光”等本都有“火”,“奂、舆、举、丞”等都有两手相拱之形的 “廾”,现在却全然看不出相同的痕迹,这是异化;相反,“春泰奉秦奏”等字的上部,现在形体完全一样,但在篆文中形体和意义都截然不同,这是同化。此外,还有讹变现象。“皇”金文作“”,是祭祀时戴的一种冠。小篆上部黏合简化为“白”,下部分化出“王”,隶楷讹变成“皇”,成整体记号字。异化和同化、诈变让内在的、必然的形义联系走向非必然的约定俗成。字记录语言中的词,早期汉字绝大数一字一词,字义即词义。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为迅速的因素,为满足交际需要,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大量产生,一字(词)多义便成为汉字的普遍现象,这也部分导致形义内在联系的中断。“度”从又庶省声,本义为计量长短的单位,引申为按照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再引申为程度、限度,又引申为法度、风度和度过等。除了计量长短的单位依稀保留着与“又”(手)的内在联系外,其他意义就难说有多少内在关联。字音的演变突出体现在形声字中。造字之初,声旁表示字的读音,而根据权威数据,现代汉字声旁表音率不足四成。[2]

汉字音、形、义不断演变的过程,是理据性不断削弱的过程,“也就是对字源否定的过程。它不再像汉字产生时那样体现‘六书’的规律性,而是为追求书写之迅速等实用性而不惜破坏‘六书’的规律性。”著名语言学家苏培成,以“又、冫、刂、鱼”四部字作为代表,通过考察后推测,现代汉字的理据度大约在50%上下。[4]有人研究发现,“全部现代汉字的平均提示度4.46分,相当于44.6%,不到一半。这意味着,学习现代汉字一大半靠死记硬背,一小半可以在掌握字符的意义或声音的基础上活学活记。”[5]提示度,即字符提示意义和读音的程度,也就是理据度。

2.与书面语学习互动规律

识字本身不是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学习书面语。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可以巩固汉字。这些都是公认的常识,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识字与书面语学习互动的注脚。要实现这样的互动,汉字学习必须以学生的言语活动为中介,即要与学生特定阶段的读写活动相适应,所学的字能运用于最近阶段的读写实践,唯如此,才能让识字为书面语言学习服务,也才能以阅读巩固汉字。

与书面语学习互动,还有一个更深层、更核心的涵义。儿童入学之初已经进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机,但真正意义上的书面语学习不是从识字而是从阅读开始的。掌握了汉字不必然就会阅读:会正确、清晰地读出汉字不等于就会正确、流利地读出句子,会了解或理解字(词)义也不等于就会了解或理解文意。石皇冠曾经以小学语文教师为对象,进行一次测试,让他们给摘自《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话断句:“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失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尽管被试老师都熟练地掌握其中任何一个字,但因其没有足够的文言文语感,断句出现了巨大困难,无法读通句子,遑论理解文意。[6]入学之初,学生刚六、七岁,之前习得的口语与即将学得的书面语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而他们又大都缺乏书面语语感,阅读白话文与成人阅读文言文相似。儿童学习书面语最重要的是积淀语感,其主要途径只能是大量地阅读;语感的增强,才能促进从识字到阅读的自动化。因此,识字与书面语学习互动更深层的涵义就在于:识字不应与阅读分离。集中识字研究长达数十年,但至今仍在试验中,未被广泛采用,这值得反省和深思。建国后,集中识字由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于1958年率先开始实验,先集中识字,而后读书。识字主要采用“基

[3]本字带字”、“形声字归类”的方法,目标是让小学生在第一学段掌握2500个左右的汉字。中央教科所和北京景山学校有关专家和教师对这项实验进行了完善,差不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了“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新教学体系。相对于原实验,新体系的发展在于,变一二年级长时间大量集中识字为识字与阅读多次穿插:每学期分成两段或三段,每段先集中识课文中的生字,再读课文;再集中识一批字,再读课文。但不断发展的集中识字新体系却没有彻底改变识字与阅读分开的基本思路,这无疑就是它数十年始终处于实验阶段的主要原因。而随文识字因在阅读中识字,二者实现了有效互动,尽管无法按照汉字规律呈现生字,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之后,仍被更多地接受,成为现行识字教学的主流。事实再一次证明:其一,低年级不能单纯识字,否则贻误书面语发展最佳时机;其二,脱离阅读的识字生命力必将受限,一定不是科学识字!

3.儿童汉字认知规律

识记汉字音、形、义的过程,是对汉字信息编码、储存和检索的过程。在信息论看来,在信息传送过程中,一种是新信息,一种是冗余信息,新信息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和目标,是信息量,超出了最低所需信息量的那部分信息是冗余信息,信息量为零。生字的音、形、义是新信息。学生学习之时,往往已在生活中习得生字的音和义,此时,只有字形是才新信息。新信息愈少,就愈容易学。隐藏在汉字背后的造字原意、形体演变等丰富的文化知识,则都是冗余信息。一些冗余信息虽不是需要掌握的新信息,但它给检索提供更多的途径,给推论出要求记忆的新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根据。但是,冗余信息必须是学生经验里所具有的或易于理解的,这样才能为检索或推论出新信息服务,反之,冗余信息若是学生经验里阙如的或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就不能为检索信息提供途径,反而极大增加学习难度。

汉字认知的核心是识记。艾宾浩斯和其他许多心理学家发现了遗忘的规律:其一,最先遗忘的往往是那些对学习者没有重要意义的、不能引起兴趣的、不符合需要的、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材料。其二,形象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熟练的技能动作一般遗忘也慢,而且恢复也快。其三,识记材科的储量如过大容易遗忘。这些规律是所有人的共性,而儿童汉字的记忆还具有个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记忆发展规律是,从无意识记忆到有意识记忆;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从形象记忆到抽象记忆。中低年级学生,前者强于后者,其认知过程与成人正好相反:先整体后局部,先记忆后理解。有心理学家做此试验[7]:给小学—年级、二年级、五年级的儿童出示一些家具的照片,每个年级的被试均被分为两组。第一组被试所看照片中的家具具有一定的意义联系,在整体上构成一个与实际生活相近的真实房间的布局。第二组被试所看照片中家具的内容和数量与第一组相同,但是家具摆放的布局完全是随机的。结果发现,第二组被试的再认成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而第一组儿童的再认成绩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年龄差异,即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具有一定意义联系的材料的再认能力明显提高。试验再次验证了意义识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的论断。这些研究表明,低中年级识字教学合理利用机械识记和儿童的经验具有科学性。片面强调理解识记、意义识记,讲解大量远离孩子经验和运用不上的知识,不利于记忆,与科学精神相悖。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张素兰和冯伯麟就“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对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论是[8]:场独立性强的人,善于对以偏旁部首归类的形状相似的 字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这一组字的共同部分──偏旁部首或基本字,并能区分出它们之间的不同部分,与字音、字意匹配,很快记住这组字,他们适合集中识字。场依存性的人不善于从一组集中的字中找出偏旁部首,进行认知改组,在默写时常出现泛化现象。分散识字是“字不离句,句不离段”的随课文识字,生字和熟字与上下文内容联系在一起,生字的意义就蕴含在整个课文之中,课文就是组织好的社会性材料,所以分散识字比集中识字提供了较多的外在参照,这种教学方式适合场依存性的认知方式。

(二)致力于各种规律的平衡

事物往往是各种矛盾的统一体,教学尤然。识字教学特殊规律之间,绝非都能和谐运行、互动相生,更多的是存在着千缠百结的复杂矛盾,彼此冲突或对立,相互牵制或相克,因此,跷跷板效应如影随形,遵循某些规律,往往悖逆另一些规律。

先看汉字规律内部。汉字演变的主轴或主旋律就是对造字规律进行破坏,二者天生异禀,难以两立。那么,遵循汉字规律,是造字规律,还是演变规律?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协调。

再看与语言学习互动规律和汉字规律。“妈妈”或“爸爸”是儿童会说的第一词,无疑也是儿童日常生活的最常用词。从识字必须与语言学习互动角度看,学习“妈”或“爸”理应先于学习“女、马”或“父、巴”等,因为后者在儿童日常语言中的常用度绝不能与前者比肩,先学前者利于字的复现和运用,也利于巩固。但从造字角度看,先有独体的“女、马”或“父、巴”才有合体的“妈”或“爸”,先学独体后学合体符合造字规律和构成特征。学“白、勺、的”,孰先孰后?若从造字规律和构成特征看,应先学“白”、“勺”,后学“的”,但根据《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的”的频度为第1,“白”为第317,“勺”在2500以后,从语言学习需要的角度看,先学“的”更利于阅读和运用。所以,先后之序必须综合各种因素,通盘考虑和权衡后做出安排,站在一个角度看问题,势必各执一词。

最后看汉字规律与儿童汉字认知规律。学习“喜”字,字形是新信息,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分析其字形,应拆分为“壴zhù、口”还是“

十、豆、口”?“壴”甲骨文作“”,模拟架设的一面鼓。“喜”从壴从口,表示喜乐义。将“喜”拆分为“壴、口”,符合造字原意和规律。但问题是,“壴”字形也不简单,要清晰、牢固地掌握,仅靠知其为一面鼓远不能达到目的,还要借助其他分析手段。况且“壴”还是一个冷僻字,甚至是非现代汉字,现代文化人终生不认识者大有人在,再说,认识了又有何实际用处?从认知规律看,没有用处的信息容易遗忘,唯加重记忆负担罢了。若拆分为“

十、豆、口”,虽不合造字原意,但经验里阙如的转化为经验里已有的,模糊的转化为清晰的,难点便消解于无形。

基于此,所谓遵循识字教学特殊规律,其实并非追求与所有规律的契合,更非追求各种规律的相得益彰,而是在全面认清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各种规律的平衡与调和。当规律之间冲突或相克时,彼此宽容和接纳、互相妥协和让步才是平衡与调和的唯一途径,那么,背离各种规律的某些部分就是无奈而必需的选择。换言之,以上各种规律的妥协、让步、平衡与调和,才是遵循识字教学特殊规律的要义。盲人摸象,偏执一端,排斥彼此,将导

[9] 5 致失衡与失和,从而利弊共生,解决了部分问题,却产生了更多其他问题,此消彼长,得不偿失,从而影响识字的整体效果。如此,就一定不是科学识字。

各种规律的平衡和调和要秉持一定的原则,这就是不仅要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还要区分各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因其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妥协、让步才有切实可靠的依据。在造字规律和演变规律之间,后者为主要方面,一是因为演变代表了汉字的发展趋势,二是因为小学识字教学教现代汉字而非古代汉字。在汉字规律和与书面语学习互动规律之间,也是后者为主要方面,因为,识字非终极目的,为学习书面语言服务才是。在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之间,前者为主要方面,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或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而把汉字规律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知识本位的具体体现。知识本位之弊已为许多人所认识、所批判,甚至成为新世纪课改的动因之一,在此不再赘述。

(三)各种规律实现平衡的指标

平衡、调和识字教学特殊规律是科学识字深层的、决定性的因素,也是判断一种识字教学体系科学性的内在依据。但要让人对科学识字做出迅速、直接判断和识别,还需要更直观的、外在的依据,也就是衡量识字科学性的指标。深层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因,直观的、外在的依据是果。

1.合适的目标

合适的目标是汉字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沟通的结果之一,是显示识字教学科学性的首要标尺。主要包括:

适当的数量。小学生应学会多少个汉字才科学?建国以来,关于识字教学数量的目标如同过山车,忽高忽低,走过不少弯路。现行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会2500个,这一数字有相当的科学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8年3月正式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字3500个。其中常用字2500个,覆盖率为97.970%。北京语语言文化大学编制《汉字频率表》,其中2500个常用字覆盖率达99.128%。实践证明,这一数字既可满足小学生学习书面语的需要,也其学力所能及,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但总量被认可并不意味这一数量要求具备完全的科学性。首先,2500字如何分配给小学各个学段,值得研究。2001年版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识字量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10]

经十年实践检验,绝大多数老师反映数量偏大。2011年版删去弹性要求的部分,可能切合该学段学生的承受力。其次,汉字总数高达数万个,现在多数都没有使用价值,小学生应学会哪2500个,即确定字种,更是问题的关键。从书面语学习角度看,学会的2500字必须在读中经常得到复现,在写中经常得到运用,方能确保识字为阅读和写作服务;从认知角度看,才利于巩固,避免遗忘。那么,要学会的汉字使用频率必须排在所有汉字的前2500位。诞生于20多年前的《现代汉语常用表》可为确定2500字的参考,却不能完全照搬,因为小学生用字需求与成人不同。现行各个版本教材所确定的2500字并不一致,与《现代汉语常用表》也各有所出入。可喜的是,2011年版附 6 录有《义务教育常用字表》,确定了小学学生应学会2500个字的字种,在识字数量的科学性上,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

清晰的边界。汉字产生数千年,几经演变,无论哪个汉字都有绵长而曲折的历史沧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知识。因此,每个汉字要教什么内容,应有清晰、确定的界限,或者说对质量应有明确的要求,断然不可将关于每个字的全部知识都作为教学内容。识字不是研究汉字,也不是学汉字学,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读写需要,对于要求学会的字,只要读准字音、再现字形、了解字义、能够运用即可。至于它的来龙去脉等汉字学本体知识,不必要求学会。其中,读准字音、再现字形是刚性的,了解“字义”则是弹性的,准确把握“了解字义”,对于明确识字质量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边界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字义”的实质是了解词义,对于学习母语而言,一般只要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际能够意会即可,不要求会清晰说出意思。鲁迅先生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中有过精彩的描述:“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11]所以,对于很多汉字,大多数学生已在生活中习得字(词)义,甚至早会口头运用,但较难甚至很难清楚说出意思。这其实体现了母语学习的规律──习得性和模糊性。汉字往往一字多义,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只有一个意思,多个义项应结合多篇课文的教学,在多次的学习中结合不同语境逐步形成系统──当然对于学生而言这个系统也依然是模糊的,不应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地将汉字的所有义项一次性清晰地教给学生,这是研究汉字或是进行汉字学教学的任务,不仅超越小学生的承受力,更不与小学生的读写活动相适应,是对识字与书面语学习互动规律的根本违背。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年级小学生第3堂识字课是《在家里》,中有句子:“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也”是生字。在汉字中,“也”的知识绝不属于最复杂或最丰富的一类,却也蔚为可观:《说文解字》根据小篆的形体,认为它是女阴的象形。清代蒙学大师王筠认为是“匜”的古字──古代洗手时用来盛水的器皿。一般认为,“也”与“它”古时同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分才为俩字,“也”作“”,“它”作“”,模拟蛇形,是“蛇”本字。“也”假借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也可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在现代汉语中为副词,仅《现代汉语词典》列出的义项就有:表示同样;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表示转折或让步,常跟虽然、即使呼应;表示委婉;表示强调等。而这些也只是“也”字知识的一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或生发出更多。那么,“也”应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小学生是无需掌握的。至于现代汉语,即使毕业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除非专门研究者,有几人能清楚完整地能说出其全部义项?但是,只要是初通文墨的中国人,有谁读不懂和不会用“也”?在本课中,“也”是要求会认的字,读准字音,在单独出现或在不同句子中出现,也能读出,结合“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能意会其义──不是说出,就达到要求。如果它是要求会写的字,在这基础上,会默写,会用于言语活动即可。至于其他,都不应作为教学内容和要求。“也”的多个义项,一般学生已在生活中模糊习得,可在多次阅读中结合语境自然地、逐步地加以强化。2.合理的呈现

汉字呈现的合理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适宜的载体。与书面语学习互动规律告诉我们,科学识字必须以学生的言语活动为中介,因此,汉字的呈现必须以书面语言为载体。作为载体的书面语言,数量上要满足学生大量阅读的需要,质量上要满足学生发展规范、典雅书面语语感的需要,层次上要定位于学生书面语言的“最近发展区”,否则就不能实现互动。字族文识字的出现一度让人惊喜不已,但却昙花一现,其根本原因是因字为文的语言,无法达到这三项要求。以人教版为代表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均采用随文识字,应该说,在这一点上已经走向或接近科学。

二是得当的序。力求做到:要先结构简单的字后结构复杂的字,这符合汉字规律;先高频度的字后低频度的字,这符合与书面语学习互动规律。当二者冲突时,以后者为主要依据。但在字频的确定上,我们还有盲点。20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制了《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三千汉字按照使用频率大小排列,但它不能完全作为依据,因为语文生活已生巨变,再说它们是社会用字的统计表,不专门为儿童学习汉字所编制。成人的语文生活与儿童学习语文生活,社会用字与儿童用字,都存在距离。识字教学怎样合理安排2500个汉字的序,同样有赖于继续研究。

绝大数汉字都是一字多义,有具体义和抽象义之别,有常见义和非常见义之分。科学识字,应先学具体义再学抽象义,先学常见义再学习非常见义,滚雪球似的逐步扩大,这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也与小学生言语活动适应。

3.有效的方法

方法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一切有效、高效地实现目标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而决定方法的有效和高效,至少有两个因素:

适切字情。汉字字情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有的字对于小学生,音、形、义都是新信息,有的只有两个或一个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不同,方法自然也应相异。多数情况下,字形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而字形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形、义具有内在联系,有的则没有;有的形、音具有内在联系,大多数没有;有的是独体,有的是合体;有的合体全由熟字构成,有的合体由熟字和生字构成,有的全由生字构成,有的则由熟字和部件构成。就学生字形错误情况看,有的是漏笔画,有的是添笔画,有的是错偏旁或笔画。因而,很难有可以普适于识记每个汉字字形的方法。而现行课堂常用的通过熟字的添笔画、减笔画、换偏旁,或者析字理、巧联想、猜谜语、编儿歌等,只要运用得当,用得其所,都有助于实现识记字形的目标,都是有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方法。

适切学生。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本质上是个体参与的过程。个体的兴趣、情感、态度和已有的经验等都不可避免地要对知识的获得产生影响。不同的经验结构会导致对知识不同的理解;而经验达到某处,人的知识才可能达到某处。学生是对汉字信息加工的主体,加工的方法更与个体的经验背景和认知风格相关。因此,只有适切学生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对于多数汉字,低年级学生更适合采用编谜语、编儿歌或展开联想的方式,也不排斥机械识记,因为这个学段孩子的机械记忆强于理解记忆。而高年级学生对与字理清晰的汉 字,适合运用字理识字,至于没有字理可言的汉字,则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适切不同学段学生、适切不同个体学生,才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有效的汉字识记方法必然是丰富多样的。固守一种,排斥其他,一定是反科学的。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5. [2]周有光.现代汉字中声旁表音功能问题[J].中国语文,1978(3):172-177. [3]肖甫春.汉字学论稿[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4-25.

[4]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4. [5]潘钧.现代汉字问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06. [6]石皇冠.我是怎样改革识字教学的[J].内蒙古教育2009(11):23-27. [7]沈德立,白学军.实验儿童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66. [8]张素兰,冯伯麟.场依存性对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效果的影响[J].心理科学,1985(6).

[9]中国文字改革文员会,国家标准局.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M].文字改革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1985.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A].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64.

【作者简介】施茂枝(1960—),福建省福鼎市人,集美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

2012-09-07 人教网

下载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寻觅社会的真谛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