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七个习惯教出优秀的孩子》
七个习惯教出优秀的孩子—领导力教育的奇迹
带领孩子认识七个习惯:
习
惯一:主动积极
我是个负责任的人。我主动自发。我决定自己的行动、态度与情绪。不必別人开口要求,我就会选择做对的事。
习惯二:以终为始
我做事前会先计划、设定目标。我做有意义、能够带来改变的事情。我希望对学校的使命及远景有所贡献,同时期待将来能够成为一位好公民。
习惯三:要事第一
我会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我会设定优先顺序、订定时间表,同時坚守计划。我是个有纪律、有组织的人。
习惯四:双赢思維
我有勇气争取自己所爱的事物,但我也会顾虑別人的需要,我会在两者间求取最好的平衡。产生利益冲突时,我会努力寻求第三种可能性。
习惯五:知彼解己
我愿意聆听別人的意見和感受、不随意打斷。我愿意从別人的眼光看事情。我可以很有自信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人交谈時,我會专注看着对方的眼神。
习惯六:統合綜效
我尊重別人的长处,并努力向他们学习。我善于与人相处,即使对方与我极为不同。我长于团隊合作。解决问题时,我会寻求別人的意見。
习惯七:不断更新
我记住正确的饮食、运动以及睡眠来照顾自己的身体。我花时间与家人、朋友相处。我透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学习。
解读《七个习惯教出优秀的孩子》
林公孚
《七个习惯教出优秀的孩子》是柯维以荷姆斯小学为例,叙述该校校长如何应用他的“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教育学童,获得成功的动人故事。
故事始于柯维应邀作一次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主题演讲,在场听讲者中的一位荷姆斯小学校长桑莫丝女士问他,这七个习惯也适用于五岁小孩吗?柯维说﹕「我看不出有任何不行的理由。」就这么一句话,开启了一个好得难以置信的领导力教育风潮,这本书就是记录这波领导力教育的开始与发展的著作。
桑莫丝为甚么会对这主题演讲产生高兴趣?因为她在研究所修习领导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柯维的著作,因此非常期待终于能亲耳听到他的演说,如今亲炙教诲,的确受到启发。荷姆斯小学是实施美国联邦政府「磁性学校方案」【注1】者之一,当年由于学校没有吸引到足够的学生,因此磁性小学的资格面临挑战,该小学之所以能脱胎换骨,正是桑莫丝校长挑战与回应的经典之作。
一、教育本质与家长要求并重
谈教育,需要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所谓本质(essence)依据韦氏字典:系指「构成任一事物的内在性质」,则教育本质则含有「构成教育活动中的内在性质。」所谓教育活动,似应包括﹕“教什么”、“为何教” 及“如何教”等本质问题,最终归结到引导学习者走向满足: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成就自我的社会要求。
职是之故,有些教育学者将教育本质定义为「根据社会的要求所进行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柯维指出:相对于世俗对成就衡量的准则,大都和:职位、名衔,得奖、财富、名声、地位或罕见的成就有关。从定义上看,这些成就,几乎只能属于极少数人,它们几乎都是经过与别人比较而产生的。
相对而言,本质的成就衡量则是开放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它。它不受所谓的常态分布的限制,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它,本质的成就与一个人的诚信、工作伦理、待人的态度、原动力、积极自发的程度有关。它也与一个人的品格、贡献、才能、创造力,以及纪律有关。它代表一个人「每一天」所展现出来的综合特质,而不是一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或短暂的成就。这种成就,不是经过与他人比较而产生,而是根据一个人能否坚守一些亘古长存、放诸四海皆准的原则来衡量,它是谦卑的。
就小学教育而言,一般大众对成就的衡量,多采学生学测分数高低,作为评判依据,这种初浅的看法,未必是家长们的共识。诚如寇姆斯小学校长桑莫丝所说:「如果我们因为视学测分数为万能而全力以赴,我很担心我们将会制造出一个只会考试,其它什么都不会的年轻世代。」相信学生家长们也会有此想法。为了了解家长对学校有何期待,寇姆斯小学找上对孩子要上哪所学校有决定的家长们,与他们开诚布公的进行了许多一对一的讨论,并做了多次集体访谈。
家长们表示;他们希望孩子从学校教育中学习到责任感、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能够学会包容异己、能够解决问题、成为有创意的人。让他们讶异的是家长们「没有」提到对学业成绩的期待。
至于企业界,他们的期望简言之,就是「品格」与「能力」,而它们也正是构成「本质成就」的核心要素。
二、荷姆斯小学对七个习惯的诠释
荷姆斯小学推行领导力教育时,把七个习惯,作如下的诠释,使其更具可运作性: 1.主动积极
我是个负责任的人,我主动自发,我决定自己的行动、态度与情绪,我不找借口将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他人。我会选择对的事来做,不必别人开口要求,即使在没人看到的时候也是如此。2.以终为始
我在事前会先做计划、设定目标。我会做些能够带来改变而有意义的事。我是我们教室里的重要份子、对学校的使命及愿景有所贡献,同时期待将来能够成为一位好公民。3.要事第一
我会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说,我会对明知不应该做的事情说“不”。我会设定优先级、订定时间表,同时坚守计划。我是个有纪律、有组织的人。4.双赢思维
我有勇气争取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但我也会顾虑别人的需要,我会在两者间求取最佳平衡。我会努力在别人的情感账户存款。产生利益冲突时,我会努力寻求第三种可能性。5.知彼解己
我愿意聆听别人的意见和感受,我愿意从别人的眼光看事情,我仔细聆听别人说话、不随意打断,我可以很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人交谈时,我会专注看着对方的眼神。6.统合综效
我尊重别人的长处,并努力向他们学习,我乐于与人相处,即使对方与我极为不同。我喜爱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时,我会寻求别人的意见,因为我知道团队合作可以创造出比任何个人努力更好的结果,因此我愿意放低身段。7.不断更新
我借着正确的饮食、运动以及睡眠来照顾自己的身体。我花时间与家人、朋友相处。我不只在学校学习,也透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学习。我会花功夫寻找有意义的方式来帮助他人。
三、认识寇姆斯小学
(一)概况
寇姆斯小学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是一所座落于宁静社区的公立学校,拥有八百多位学生。在1999年时,原本是招不满学生的边缘学校。其中,18%的学生母语不是英文,40%的学生接受免费午餐或餐费优惠的福利,21%的学生参加特殊课程,15%的学生被列为资优生。学校校舍已有五十年的历史,有些老师已在此任教多年。
由于桑莫丝校长的远见和毅力,带头实施柯维七个习惯教育学童,并选择「领导力」作为寇姆斯小学新的磁性主题,因为她发现原来领导原则的重心是放在帮助学生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更有效与别人合作,以及即使没有人在的时候,也要坚持做对的事情。故用它来激发孩童心中的卓越潜能,使他们能主动自发、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引领自己在变化莫测的时代中不断突破创新。
学校希望传递给学童们一个清楚的讯息:他们的价值比任何期末报告或考试成绩都重要,确保学生中,没有任何人会感到恐惧或绝望,这是成为寇姆斯小学能够获致成功最原初的种子。
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多元的方式,包括:海报、故事、游戏、玩具、电影、戏剧、诗词、比赛、家庭作业,以及美劳传达这个讯息。
小朋友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唱歌,例如:一年级的爱芙芮老师「主动积极」创作出的「习惯一之歌」,她使用的是「小星星」的曲调,传达「主动积极」的习惯:
「主动积极每一天,主动积极想清楚。虽然做来不容易,还是应该去努力。主动积极每一天,主动积极想清楚。」
(二)愿景 寇姆斯愿景是:「生活、爱、学习与建立传承。」 ● 我们为努力成为最棒的自己而生活; ● 我们以关怀别人来展现自己的爱;
● 我们以在学校努力用功,以及永远尽力而为的态度来学习; ● 我们以与别人分享学校的一切及为世界带来改变,来建立传承。
(三)使命宣言
该校提出:「培养世界领导人才,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来。」(To develop global leaders one child at a time)的教改使命宣言,借着一套方法,引领一场美国教育革新。
(四)措施
他们每天都用细腻的手法教孩子领导力,通常在孩子没有预期的情况之下进行,而不是大张旗鼓宣扬。领导力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他们以有趣、有效的方法,用一整年的时间把七个习惯及基本的品质原则反复教给学童。
领导原则偶尔也会自成一个主题,以便老师可以专注于教导某一个习惯或品质工具,但大多数时候,都是被编进不同的科目及课堂活动。
在各项活动中辅导学生自主、自律,让每个学童都能在校内担任某项工作的领导人;造就出一批对自己负责、善于与人相处、能解决问题、课业成绩明显提升且具领导力者,采取措施如下:
1.领导力四大要素推行步骤
(1)建立信任:要推动变革,必须先有信任做基础。(2)厘清目的: 建立使命、愿景、策略及责任。
(3)全体对焦、组织统合:经过整体思考及清楚的沟通。(4)释放才华:是学校文化真正活起来的一刻。2.策略
寇姆斯小学将七个习惯、品质原则及其它的领导原则,是散布在所有的事物中,也深入他们所教的每一个科目中,形成一种「无所不在」的策略。
例如:每学年开学的第一周,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复习七个习惯及品质工具,同时学生与老师藉此共同订定这一年的课堂准则及学习目标。
第一周之后,学生依旧不断经由游戏、课程内容、学校活动来复习这些习惯与原则。不管是数学、英文、科学、历史、美术、音乐,甚至体育与计算机课,任何科目中都可行。3.推行领导力教育过程
该校是最早推行领导力教育的学校,其推行过程如下﹕
(1)他们先在每一年级指派一位老师进行实验教学,该年度通过期末测验的学生比例,立即从84%提升到87%。
(2)第二年,领导力教育正式推行到全校,通过期末测验的学生比例再度大幅跃升,一举上冲94%。
(3)接下来的几年,一直都保持在极高的水准,最后甚至高达97%。由于成绩亮丽,因而获选为「全美最佳磁性学校」。
(四)成效
大部分的成果,在执行这些变革之后一年内就开始展现,全校上下所塑造的校园文化,吸引全世界很多学校起而效尤,缔造国际教育改革的惊奇。所有参观过或在这些学校工作过的大人最常提到的,就是:
1.学生的自信心、与同侪相处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显著的提升。
2.由于老师不必再浪费那么多精力处理学生的争吵与失控行为,更能专注在教学工作上,也因此恢复了对工作的热情与动力。
3.寇姆斯的学测成绩保持在极高的水准。
4.家长对学校的变革赞不绝口,因为孩子在家中的言行举止也有明显的改善。
5.许多家长在仔细观察孩子的改变以后,自己也开始接受相同领导原则的训练课程,以便将这些原则融入家庭活动中。
6.学生谦恭有礼、教职员潜心校务,校长本人则经常荣膺「年度最佳校长」。
四、实施案例
就寇姆斯小学而言,领导力教育并不是什么「新增课程」,它是教师们所该做的:将最基本的领导原则教导给年幼的学童,甚至是五岁大的小学童。他们把许多长久以来备受忽略的基本能力教导学生,诸如:如何做出好的选择、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做好时间管理。不仅如此,他们还为学生创造机会来「应用」这些技能,例如指派孩子在班上、学校或是社区中担任能够发挥领导能力的工作。这么做并非让老师「多了一项工作」,只是以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做他们原本就在做的事。如下几个简单的案例,说明了「无所不在」的策略。【案例一】
第一个例子取自,寇姆斯小学的阅读教师芭耐特。在五年级的文学与写作课中,她请学生仔细阅读非裔美籍诗人休斯(Langston Hughes)的一首诗〈我的梦想世界〉(I Dream a World)。在这首诗中,休斯分享了他对一个美好世界的憧憬与想象。在讨论这首诗的文字、架构与意义之后,芭耐特将同学分成小组,并且为每位同学分派了一个与领导相关的角色,包括:做纪录、时间控管、发言人。之后,她发给每一组同学一张海报大小的纸张,并且请他们自己选择一项品质工具来说明这首诗的重点。
一个小组选择了莲花图,另一个小组使用骨图,两组同学选择了范恩图【注2】,另一组则选择使用鱼骨图。讨论完毕,每一组的发言人会代表自己的小组发表讨论内容及创作成果。再来,全班会一起讨论七个习惯中有哪些习惯明显出现在这首诗中。然后,芭耐特会出一个作文习题,请每位同学描述自己对未来的愿景与梦想。这堂课总共花了约三十分钟。
这个范例非常单纯,但让我们看看它所达成的目标与成果。芭耐特并没有自顾自的用图表把这首诗分析一遍,再讲解整首诗的结构,让每个学生脑袋塞爆、无聊到脸贴书桌。相反的,她让孩子投入团队分工与选择决策的活动之中,她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强化学生对品管工具及七个习惯的认识与使用,为孩子提供了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她还让学生开始思考自己是谁、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她聆听他们脑袋里以及心里的声音。不仅如此,当时刚好是学校的「非裔美人历史周」,她把这个主题也同时纳了进来。也就是说,芭耐特在教导学生读诗、增加字汇能力、加强写作能力之外,同时也达成了所有这些目标。大家是否看到了,一堂平凡的文学课可以如何转化为与生命及领导有关的扎实教育? 【案例二】
从学字母的过程学会合作
芙克娜正在教幼儿园小朋友认识P这个英文字母。她刚好同时也在教七个习惯中,幼儿园小朋友很喜欢的一个习惯——分工合作(即统合综效)。芙克娜开始介绍披萨(pizza)中的不同元素(parts),包括:饼皮、西红柿酱、馅料(toppings),还有吉士。她告诉小朋友,接下来的三十分钟,他们的教室将会变成一家披萨店。就在这个时候,披萨店的电话(phone)忽然响了,一位女士(透过扩音器)问说她可不可以(please)订购(purchase)几个披萨(pizza)。(当然,芙克娜此时一面在黑板上写下电话中这位女士所有用到P的字汇,更一面夸张的念出这些字。)
为了制作这位女士所要的六个披萨,小朋友被分成四人一组,而每一位小朋友也都被分派到一个与领导相关的角色——一位负责饼皮、一位负责西红柿酱、一位负责腊肠片、另一位则负责吉士。所有小朋友立刻开始用剪刀和色纸制作他们负责的部分。芙克娜提醒小朋友一定要分工合作,才不会来不及把披萨送给那位女士。各个小组忙着制作披萨的同时,芙克娜会不时询问小朋友,「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的意义为何。然后,芙克娜开始讲解「分工合作」的意思,并说明彼此合作、重视别人的才能、尊重别人的角色为什么那么重要。
练习结束的时候,芙克娜用一个长得很像腊肠片的力场分析图问小朋友,团队合作的好处和坏处各有哪些?小朋友的回答不仅令在场的大人倍感叹服,更显示他们真的都了解了这些原则的真义。同样的,这是一个有趣的练习,但请看看芙克娜同时达到了多少目标——小朋友不仅对P这个字母印象深刻,也在学习分工合作这个基本概念的同时,实际获得了与人合作的经验,而且还重新温习了之前学过的习惯与品质工具。【案例三】结合体能与智识的双赢活动
蔻恩老师(Andrea Cohn,亚拉巴马州迪卡特市栗园小学三年级老师)为同学朗读了一本名叫《鞋中的盐》(Saltin His Shoes)的绘本。这是有关NBA篮球明星飞人乔丹如何成为伟大(而且高大)运动员的故事。读完之后,她和孩子讨论:让乔丹可以长那么高、跳那么高的原因,真的是乔丹妈妈放在乔丹鞋子里的盐吗?还是有其它原因?她问学生:「乔丹学到了哪些习惯?他培养出了哪些领导特质?你自己长大后想要做什么?为了达成你的梦想或变成领导者,你需要常常练习哪些习惯?」 【案例四】
每学年一开始,普洛西卡老师(Christian Plocica,佛罗里达州逢恩公园市英国庄园小学体育老师)会跟每一班的小朋友一起创造出自己班上的使命宣言。每天上课前的暖身时间,每班同学都会复习自己的使命宣言。他们会进行一段根据七个习惯而编的手脚伸展操。为了实践相信每位小朋友都各有天分的原则,普洛西卡老师发展出许多游戏与活动,来强调团队精神而非彼此竞争、强化分工合作能力、重视多元与差异,以及锻炼双赢思考。例如,他会对同学说:请大家分成每组有(4x6)÷8个人的小组。所以,数学很强,但体育或体能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很快就会喊出正确的数字,另一位同学就会开始组织同学,还有一位可能就会举起手来,俨然自己就是小组的组长。最后,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只有那些小小体育健将,都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很有参与感、被人需要。每位同学也都有自我追踪体能目标及进步程度的机会——所有这一切都是融入在体育课程会进行的正常活动之中。
五、成功关键因素
任何项目的成功与否,都要视主客观条件是否成熟而定,主观条件指可由自己操控者,客观条件指无法由自己操控者。,1.领导者的使命感:桑莫丝校长说:「上大学时,有一天我坐在一张长椅上,诚心祈祷有人能告诉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突然,我心中升起该去教书的强烈使命感。」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职12年,因好同事的鼓励,认为她有潜力成为学校的行政主管,开启她重回学校取得了硕士学位信心,终于成为学校的行政主管,正是由于她的坚持,寇姆斯小学因而脱胎换骨。2.上级单位支持:桑莫丝校长将的领导力作为新的磁性主题之所以受到重视,系因当时印第安纳州一个校区的督察长恩斯沃(Chuck Farnsworth)找上她。法恩斯沃强烈认为,《与成功有约》中的「七个习惯」在教育界也可以扮演极重要的角色,而他也已决定要全力推动这个变革,二人志同道合,一拍即合,为成功奠定良基。
3.危机意识:荷姆斯小学有丧失磁性小学资格之虞,桑莫丝校长决定以领导力作为新的磁性主题,并想出一个目标明确的使命宣言,用来说服校内同事,以克服丧失磁性小学资格的危机,很快地获得老师们认同,凝聚共识,全心投入再造荷姆斯小学的校园文化之旅。4.真心关怀:把一切都植基于「真心关怀」的文化上。
5.团队合作:一群教育工作者努力与家长、社会领袖、企业家连手,充分发挥综效,把大家对教育的期待与希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六、值得学习与思考之处
●无论是学校的革新或教育改革,首要之务,应是认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成就自我的社会要求」目标。柯维的七个习惯恰可供学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之用。
●美国哈佛大学杰出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说:「当代最伟大的发现是 “改变态度,可以改变一生”。」改变态度,必须从培养好习惯做起。
● 科维指出「唯有反求诸己,从思维与品德做起,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才能使你在人生各层面表现出众」,全面造就自己是”成己”功夫,这还不够,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而进入”成物”的境界,教育不该以此为目标吗? ● 科维深信:「任何一所学校(或组织)的历史及文化,就是每天穿梭于这个组织中的每个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及生命哲学的总和。」如何创建学校(或组织)的历史及文化,应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
● 柯维所启发的领导力教育,并不是要教小孩子都变成CEO,而是经由习惯的养成,建立好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态度,使孩子获益一生,奠定成功人生的基础。这样的教育,不只对孩子,对学校整体的经营也有很大的帮助。
● 寇姆斯小学成功运用这套教育激发孩子潜能的经验,对所有学校的经营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附注】
1.「磁性学校」系以其办学特色吸引学生就读;磁性学校提供学生选择学习其所感兴趣之特殊专长学科的机会。在磁性学校中,除可学习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外;亦可习得特殊专长的学科,如音乐、戏剧、计算机、科学及视觉艺术等等。磁性学校并无学区的限制以及入学条件的限制,学生自愿申请入学,经各校审查通过后通知入学。2.范恩图(Venn diagram)系以简单的图形描述一种事象。
参考资料
1.史蒂芬‧柯维着顾淑馨译,《与成功有约》(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天下文化,1995/11/15
2.史蒂芬‧柯维着姜雪影译,《7个习惯教出优秀的孩子》,天下文化,2009/5/26 3.史蒂芬‧柯维着《第8个习惯—从成功到卓越》,天下文化,2005/5/27 4.隆.克拉克着,《优秀是教出来的》,雅言文化,2004/09/20 5.社论,《联合报》,2009/07/05 6.张明辉,<美国磁性学校计划与中小学学校教育革新>
第二篇:七个习惯教出优秀的孩子
七个习惯教出优秀的孩子—领导力教育的奇迹
带领孩子认识七个习惯:
习惯一:主动积极
我是个负责任的人。我主动自发。我决定自己的行动、态度与情绪。不必別人开口要求,我就会选择做对的事。
习惯二:以终为始
我做事前会先计划、设定目标。我做有意义、能够带来改变的事情。我希望对学校的使命及远景有所贡献,同时期待将来能够成为一位好公民。
习惯三:要事第一
我会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我会设定优先顺序、订定时间表,同時坚守计划。我是个有纪律、有组织的人。
习惯四:双赢思維
我有勇气争取自己所爱的事物,但我也会顾虑別人的需要,我会在两者间求取最好的平衡。产生利益冲突时,我会努力寻求第三种可能性。习惯五:知彼解己
我愿意聆听別人的意見和感受、不随意打斷。我愿意从別人的眼光看事情。我可以很有自信的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人交谈時,我會专注看着对方的眼神。
习惯六:統合綜效
我尊重別人的长处,并努力向他们学习。我善于与人相处,即使对方与我极为不同。我长于团隊合作。解决问题时,我会寻求別人的意見。习惯七:不断更新
我记住正确的饮食、运动以及睡眠来照顾自己的身体。我花时间与家人、朋友相处。我透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学习。
第三篇:七个习惯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过之后,感慨颇深,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 下。
“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起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
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很多东西都只是一些外界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客观因素。
本书就七个习惯进行一一地阐述,并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他们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或是长者,为我们指点迷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们只起到旁
敲侧击的作用,而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即主观因素。
只有我们自己从内心真正接受
了,从思想上改变了。我们才会开启内心的那一扇门。就像我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很多话能让
我产生共鸣,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时,我就会停下来反省自己。
我想这也算得上是从内
心开启的一些改变和收获吧。
“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
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
”
作者在书中讲到:
他的儿子在学校,成绩惨不忍睹,交往不成熟,运动场上不灵活。他和妻子都想帮儿子。他们把
自己的行动借助
“
帮助、关心
”的名义,强加到儿子的身上,可收到的效果是有限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的确觉得
“
儿子不如人
”
。有了这么一种意识,他们再怎么表现,也会显
得言不由衷。因为他们没有改变看待外界的观点。对于这一点,我想讲一下我的父亲。
他是一个
朴实的农民,但他很少说我们比别人差或者说我们不行,他会列出我们的优点,然后说: “
这些
事情你都做得很好,相信那些对于你来说是暂时的困难,一定能够解决,也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不敢说我的父亲有多么成功,可是,他让我们充满自信,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想说他是成功的。
还记得两年前的冬天,看湖南卫视的冰灾赈灾义演活动,感动得我热泪盈眶。看到自己的家乡
此刻遭受冰灾侵袭后的现状,我的心真的好痛。
还有那些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平民英雄们,更
是让大家几度泪湿眼眶。
看到这么多热心人士为我的家乡捐赠巨额款项时,我心里的那个想法特
别强烈:
“
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想帮助自己的家乡,就得先让自己变得更强!
”
在七个习惯的阐述中,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真的很重要,“
被动就要挨打
”——
这句话想必大家
都耳熟能详。结合目前的形式和社会现状来讲,养成这样的习惯,更为重要。现实是残酷的,很
多机会,你若不主动,就有可能失之交臂。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你若是不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不
主动虚心地向前辈请教。很多时候,你都会吃个闭门羹,甚至会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保持高傲的态度,是永远也融合不进去的。它只能是你生活中、事业上的一个绊脚石,阻碍着你的发展。
积极主动的人是不会受天气影响自己的心情的。
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番天地。
我很欣赏这
么一段话:
“
也许我们不能移动大山,但是我们可以运作自我;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 们可以把握心情;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是我们可以展露笑容;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
是我们可以指挥自己;
也许我们不能预知将来,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在;
也许我们不能样样如意,但可以事事尽心。
”
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收获很多,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工作,亦或是
做人、做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确实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读完这本书前三个习惯后,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如何受用,在生活当
中要不断地自我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关系都有很
大的提高。
一个高效能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仅仅靠
“
动力
”
是远远不够的。在人的一生中,做任何事
情最主要的是认清方向,不要盲目的投机取巧。
在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为什么
总是一再的抱怨。
可是成功人士为什么从不怨天尤人了,因为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态度看
待所发生的不幸。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有效地掌握重点,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行动之前要思考,凡是要有计划,知道哪个最自己重要,哪个是次要,以最有
章法的节奏完成它。
可以把一天的工作用文档的方式计划出来,当一天工作完后,可以检查当天的工作是否做完整,是否做到很好,如有不足的地方,进行更进一步的修改。时间的安排,事务的处理,是很重要的。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是养成的,命运是
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思想,就永远无法改变现实,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
在完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
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
“
积极主动
”的态度,“
以终为始
”的愿景,“
要
事
114”的把握,“
双赢思维
”的互赖,“
知彼解己
”的沟通,“
统合综效
”的合作,“
不断更新
”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
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
“
个人成功
”,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
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
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工作人员,为公司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
值。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远远不只这些,只是这些是让我体会最深刻的。它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
作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它是一座通向成功的桥梁,是一本值得每个人都应该去看的书籍!
第四篇:七个习惯读后感
性格决定命运,那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性格是通过自我的习惯不断来养成的。而要形成一种习惯又必须靠我们日积月累的各种行动。心态,思想都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行动和实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分别讲述了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绩效,不断更新。〈关键点〉——平衡;快乐。做一个正常人,而不是一个只懂安利的人。而里面最重要的仍然是积极主动,有了积极主动整个心态就会完全发生转变,正如工作一样,我们每天都有50%以上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积极主动善待工作其实就是善待生命。
七个习惯分了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三个阶段和层次,而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就处在依赖期,自己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受别人影响,没有自己的想法。
我思故我在,不思考了的生活就是一种猪栏生活。
到了独立期我们看到一个最重要的词就是原则,到了独立期后你做事情不再是完全被动的受他人影响,而是通过你平时的行动和积累,慢慢的形成了自我工作和生活的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了你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你对工作,生活,健康,家庭等多方面要素的平衡,你的原则要保持一定的稳定否则就是无原则,否则就是什么都想兼顾最后来看什么都失去了。
到了互赖期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种高效协作的团队,一种积极沟通的心态,一种双赢的思维来达到一种最优化的双赢绩效。
在自我管理和职业发展中,我们还是很强调立场和方向,强调坚持和专注。有人说过,各位同仁,今天非常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在当前激励的竞争环境下,你必须要坚持和专注,而且要意识到在关键的时候,在想放弃的时候必须要挺过来,能够支撑你挺过来的靠的是自己,是自我的信念。
掘井人的故事大家都看过了,掘井人很坚持在持续的挖掘,但是缺少的就是一份专注,缺少了方向和立场,所有再坚持也没有用,必须要坚持到一个点上。
很多时候我们回归以前,都会发现我们没有缺少坚持,但是缺少专注,导致我们要不断的要从头开始来开始积累,这样的代价往往是很大的。渐修终归会带来顿悟,只要你坚持和专注了,你就要相信最有一天会带来质变的时候,只是由于环境和人多因素的影响,这天来的时间可能有早有晚。
CCTV2原来放过《赢在中国》,其中在路上这首歌很不错: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路上,我们必须要明确方向,在累了,困惑了,迷茫了的时候可以停顿下来做做思考,但是一定不能停止,一定不要太随意的转变自我努力的方向。
作者以生动的事例和易懂的语言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要成功所必备的一些“素质”。相比于以往一些管理类和励志的书籍,它显得更为具有指导意义,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为人性化。
“人比事重要”,他推崇有质量的人生。任何一味追求成功而不“重”人的做法和途径都如“杀鹅取蛋”。“一个人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到“个人领域的成功”,再到“公众领域的成功”,然后是“自我提升和完善”,最后还原到“由内而外的改造自己”,才是他对“成功人生的解读”。人本身是最为值得关注的。一切都必须围绕“人”本身而展开。
那么,作为个人,怎样让自己的一生“有意义”?这是一个不断和旧有的思维定式、习惯、观念等斗争的过程,而且极为辛苦。七种习惯,简练而贴切。“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统合综效”、“自我提升和完善”,层层递进,都极其重要。浅显易懂而又难以做到。因为,人总是容易在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中“忘形”。
七种习惯的前提,是你必须了解自我,我们总是在懵懂中浑浑噩噩,很少有人有意识去探索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劣和“内心的标准和渴望”。
然后才是你必须掌控的“好习惯”,有了这些习惯的指引,人生才会在将近之际无憾。
一个高效能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积极的心态会内化为动力。仅仅靠有“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一生中,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认清方向”显得至关重要,反之,就是盲目。只有先确定了方向,才有为这个方向奋斗的行动;也只有有了正确的方向,所有的行动才不至于显得“虚度光阴”。正如柯维所说,很多人追逐到了所想要的名利地
位或者美色之后,却没来由的“空虚无助”。正是这个道理。当耗费了几十年的光阴或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换来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极为可怕的。
明确了方向,一个人在行动中要学会“自我管理”,遵守要事第一的原则,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为了某种身外之物而顾自己以不顾,也是不可取的。“人永远比事重要”,所有的抉择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学会舍弃,才会拥有。
人从开始到成熟,必不可免的要经历依赖和独立,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情感储蓄”的概念自始自终存在,社会进步到今天,人际关系不再单纯,但是,人与人交往,“情感的储蓄”如果是积极健康温情的,并懂得“双赢”才是真的“赢”,懂得聆听,懂得尊重差异,不固执己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即使“双赢”破裂,选择了“放弃”。其实,有时候“放弃”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未尝不是另外的“双赢”效果。
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中的成功的归宿,仍然是“自我”,再一次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本身的思想。“提升和完善”是从身体、智力、情感、精神各方面进行的。把理论和原则内化到实际的行动中,并成为一种习惯。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成功人生”。
第五篇:职业规划七个习惯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顺位。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双赢即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场扬弃敌对的态度(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3或更多)。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谈到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生理、社会/情感、心智及心灵)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个习惯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个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情感帐户
情感帐户用作比喻人际关系中的信任程度,如同银行里的帐户,可供存款与提款。诸如知彼解己、做出并信守承诺、忠于不在场人士等行为,都能增高信任的程度;寡情薄义、食言而肥、在别人背后蜚短流长等,都会减低、甚至瓦解关系中的信任感。
思维模式
这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领域本身,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