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

时间:2019-05-14 03:5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

第15课《孙权劝学》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2)形似字区别(3)解词

权谓吕蒙曰(告诉)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事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孰若孤(谁 比得上)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当涂掌事(当道,当权)蒙乃始就学(才 开始从事)卿今者才略(语气词,不译)士别三日(分别)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 到)见事之晚(认清事物)(4)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5)成语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6)多义词辨析(7)古今异义 【重点句子分析】

本文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于鲁肃与吕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2)阅读知识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有什么作用 文章是作者用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因此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遭遇处境紧密相连。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者,其作品多体现平民百姓的疾苦;而那些无意仕途的作者,文笔就较轻松,多山水风景、儿女情长的作品;至于一些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作者,常会在作品中抒发郁闷伤感之情。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对文言文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也很重要。每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由于年代久远,文字上的障碍已经不少,若对内容理解再有困难就更不利于学习了。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背景知识

《资治通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的意思。【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 第一层(“初”„„“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第二层(“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2)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当涂掌事”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3)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课文写作特色】

1.笔墨简约,言简意赅。2.运用对话,刻画人物。【课本习题提示】

一、示例:吕蒙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题是开放性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3.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同步达纲练习】

(1)给下列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当涂掌事。

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给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权谓吕蒙曰()

A.叫做 B.说 C.告诉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A.告辞 B.言辞 C.推辞 ③见往事耳()

A.看见 B.了解 C.见识 ④孰若孤()A.第二人称,你 B.比得上,如,好像 C.这个

D.假如,如果 ⑤蒙乃始就学()

A.于是,就 B.才 C.却,竟然 ⑤及鲁肃过寻阳()A.经过 B.到 C.离开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表示什么语气,并指出它和现代汉语中的哪个语气词相近?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师旷论学 刘 向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了。”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①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昧:暗

①分别指出下列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②解释下列词语。

暮()戏()问于师旷()闻()善()为人臣()③“平公曰:‘善哉!’句中“善”字的字面意义和蕴含的深层意义分别是什么? ④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意在说明一个_____________的道理。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题目。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__________,由绚烂到__________。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__________。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果粒,牢记着他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zhuì()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里,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三个最恰当的,分别将其序号填在文中横线上。①安详 ②安逸 ③平静 ④平淡 ⑤体尝 ⑥体察(2)根据拼音把相应的汉字写在其后的括号里。(2002,山西)

辨析:这是一道检查同义词辨析和汉字识记的题,同样离不开日常的语言积累。解答时,一靠语感,二要联系语境,单纯从词义角度理解,是不灵活的。“激越”、“安详”与“绚烂”、“平淡”是两组相对应的表示一个动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两个词语,语义、语境都相吻合。“体尝”的意思是“体会品尝”,下文中的“苦涩”、“甘甜”两个词是你选择它的提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①④⑤;坠。

例2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市场变化造成的。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却在分流,__________ A.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所以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

B.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所以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

C.有的改行写电视剧了,有的写小品了,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的,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

D.有的改行写小品了,有的写电视剧了,因为相声创作的酬金低于电视剧和小品,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又远远多于看相声的。(2002,杭州)

辨析:这是一道考查语言逻辑的题目,只要掌握做题的规律,找到突破口,就会非常简单。空白处的前一个词是“分流”,“有的„„有的„„”承接它,很合适;“因为”后的两个原因中,“看电视剧和小品”与上文的“写电视剧、小品”联系紧密,所以应放在前边,而且“相声创作酬金低”也是一个次要原因,所以放在后面。所以本题应选C。【易错例题分析】

例 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

A.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都很诧异。C.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D.肆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今春风沙肆虐,再次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警示:这四个词我们都不陌生,日常使用率较高,因而无形之中就会养成一种使用的习惯。由于大家的年龄特点,思维跟不上表达,往往随心所“语”,而不去探究正确与否,所以,答题时容易受平时表达习惯的影响,产生错觉。“和睦”一词的意思是“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用来形容“笑容”显然不合适,“温和”较恰当,所以正确答案是A。

参考答案

(1)qīng卿相 jī唧唧 liè猎奇 là腊月(2)①古时王侯的自称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②只 粗略地阅读 ③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道,当权。④重新 ⑤认清事物(3)①c ②c ③b ④b ⑤a ⑥b(4)D(5)①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②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③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6)①他的,代词 自己,代词;代词,代下文所言的事 助词,的 ②晚 戏弄 向 听说 好 做 ③字面意义:(讲得)好极了。深层意义:赞扬、佩服师旷关于学无止境的劝戒。④少年好学,(就)好像初升太阳的光华;壮年好学,(就)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芒;老年好学,(就)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⑤比喻、排比 学无止境,只要想学,不懈追求,任何时候都会有所收获

第二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作业导航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了解课文中几个语气词所表示的语气;

3、了解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一、基础部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

卿()

当涂()辞()

孤()

涉猎()孰()

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3、为下列词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

⑪ 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⑪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⑫(鲁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⑬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翻译下列各句。

⑪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⑫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⑬ 结友而别。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10题。

劝 学

君子曰:学不可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③

①②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⑤

„„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注〗 ①已:停止。②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③中:符合,合乎。④挺:直。⑤砺:磨刀石。⑥参:检验。⑦跬:半步。⑧骐骥:骏马。⑨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驾”。⑩功不在舍: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锲:刻。

6、用斜线给文中无标点的文字断句。

7、解释加粗字的含义。

⑪ 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⑩⑦

⑫ 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 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 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⑪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句中可引出一个成语,你知道吗?若知道;请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用“青于蓝”“寒于水”“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些比喻说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一试】

11、课外搜集司马光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部分

1、qīn tú cí ɡū shè shú

2、B

3、⑪ 大有裨益

⑫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4、⑪ 孙权对吕蒙说话,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⑫ 表现出鲁肃的惊异之色,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显出既敬佩又羡慕的神态。⑬ 表现出吕蒙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

5、⑪ 你现在掌权管事,不能不学习。⑫ 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⑬ 和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

二、提高部分

6、„„直/„„利/„„己/

7、⑪ 同“柔”,用火熨木使它变曲 ⑫ 圆规,匠人用来取圆的工具 ⑬ 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 ⑭ 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

8、⑪ 因此不积累半步的路途,就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办法。⑫ 日行千里的马跳一下,不能跳跃十步远。

9、锲而不舍。

10、⑪ “青于蓝”“寒于水”两个比喻来说明通过学习,一定可以增长知识,得到提高。⑫ “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说明人经过学习可以培养品德、改变本性。

11、略

第三篇:语文七下《孙权劝学》练习

《孙权劝学》同步习题

【基础积累与运用】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

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

②涉猎: ③才略:

④大兄:

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自以为大有所益

5.(1)《孙权劝学》选自《

》,《

》是()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诗》《

》《

》《春秋》等书。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表达的意思是()。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精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3.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答:

(2)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5.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

【拓展阅读】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

(2)诣:

(3)就:

(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

《孙权劝学》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与运用】

1.卿qīng 涉shè 邪yé 孰shú 遂suì 岂qǐ 2.①当官掌权,②浏览群书但不作深入研究,③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④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3.①邪:表示疑问的语气,②耳: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已”、“罢了”的语气。③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4.C 5.(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2)《易》 《书》 《礼》 6.(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 参考答案: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学经验少,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人们谈起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7.比喻 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对话。

【精段阅读】

1.C(A 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3.文中的“往事”在这里是“历史”,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过去的事情”的意思;文中的“但”在这里是“只”,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4.(1)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5.B(正面)6.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拓展阅读】

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此答案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15《孙权劝学》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第15课《孙权劝学》

【基础积累与运用】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

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 ②涉猎:

③才略: ④大兄:

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自以为大有所益

5.(1)《孙权劝学》选自《 》,《 》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 》《诗》《 》《 》《春秋》等书。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另写的一段文字:

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精段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

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仿照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再写两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与现代汉语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改变,或消失等。这类词在形体上与现代汉语相同,但在意义上却有明显的不同,如,文中的“博士”,在这里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而在现代汉语中是“学位的最高一级”的意思;;

。我们将这些文言词,叫做古今异义词。

4.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

(2)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6.本文与《伤仲永》一文都是谈学习的重要性的,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

【拓展阅读】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过:(2)诣:(3)就:(4)悉: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3.句子翻译

(1)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译文: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译文:

4.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答:

5.联系课文《孙权劝学》,谈谈你对吕蒙的看法。

答: 4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与运用】

1.卿qīng 涉shè 邪yé 孰shú 遂suì 岂qǐ 2.①当官掌权,②浏览群书但不作深入研究,③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④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3.①邪:表示疑问的语气,②耳: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已”、“罢了”的语气。③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4.C 5.(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2)《易》 《书》 《礼》 6.(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 参考答案: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学经验少,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人们谈起他时,都喜滋滋地说:“张老师已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7.比喻 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对话。

【精段阅读】

1.C(A 动词,掌握/能源动词,应当;B介词,用/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认清。)2.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益处(或“好处”)。3.文中的“往事”在这里是“历史”,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过去的事情”的意思;文中的“但”在这里是“只”,而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4.(1)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2)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5.B(正面)6.参考答案: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与才干。

【拓展阅读】

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2.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3.(1)(你)打算用什么计策来防备意外情况呢?(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4.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5.此题为开放性题目。(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此答案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人文要求: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知识要求:理解短文内容,积累主要实词和虚词,把握人物形象。

3、能力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自制光盘(音乐、画面、提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读

同学们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片段,听着这雄浑而沉淀着历史沧桑的乐曲,看着这狼烟滚滚、旌旗猎猎的画面,我们就会想到三国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图片),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图片)的信赖,可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孙权屡次劝他多学知识,可他总是推三阻四,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没有用处。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孙权劝学》。

二、第一次尝试读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文章篇幅短小,注释详尽。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结合注解,争取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2、指定学生朗读。

3、学生评价。(是否听清楚他们所读的字音、句读。)

A、卿qing邪ye即更jingeng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孤/凯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三、第二次尝试读文:理清故事情节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找出来,可以和同桌讨论,并尝试用自己的话互相讲讲这个事故。

1、字、词、句质疑并解答(或将你认为很重要的地方提出来引起重视)。

①以:以……为借口

务:事物

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②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③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意思、用法)

……

2、理清课文中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质疑并解答)

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B、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吗?(辞——→就)

C、课文怎样表现吕蒙学习效果的?(议论)

D、鲁肃与吕蒙的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3、学生齐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节。

4、小结:

孙权这一次劝学让武将吕蒙真的开始就学,而且取得了很大进步,就连文韬武略的鲁肃都愿意和他结为好友。

四、第三次尝试读文:揣摩人物语言

这个故事中写了哪几位人物?(3位)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那么,我们接下来仔细品读品读短文中非常重要的语言描写,我们从哪些方面揣摩语言呢?(①身份②心理状态③语气)

1、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准语气语调,表现出对话中的神态,看哪些小组做得最好?

2、播放音乐,创造情境,示范朗读

(小组比读,学生评价,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3、动画配音。(由学生选出朗读的最棒的同学组合朗读。)

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领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苦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讶、称赞)

吕蒙: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豪得意)

4、教师小结:

东吴的君主孙权非常爱惜人才,语重心长的劝说吕蒙要涉猎群书;武将吕蒙通过学习有了进步深感自豪,得意之情益于言表;忠厚的长者鲁肃看到吕蒙进步,由衷的称赞,并大为惊讶。

五、第四次尝试阅读:拓展语言训练

1、自编故事一则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建议,我们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在座的老师们,让这些老师再讲给和大家一样的青少年朋友们,好吗?

2、尝试总结课文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孙权劝学》一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谁能谈谈学习的收获: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谈启示。(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①鲁肃善于用新眼光看待别人。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

(注意语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3、写作训练

我们班上的刘明同学非常聪明,可是由于沉迷上网,厌倦读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老师觉得有很多话要对他说说,你们愿意劝劝刘明同学吗?

板书设计(略)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2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

2、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

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

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自读程序】

1、初读。整体感知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释粗晓大意。教师适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速读。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

3、竞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4、研读。读自“及鲁肃过寻阳”至文末一段,思考吕蒙有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启示。

5、背诵。

(解说:以上的程序设计体现了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速读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认识。如: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开始就马上听从的吗?他本人在学习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竞读则既检验了同学们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情况,又是对朗读水平的一种促进与提高。第四步的研读则重在让学生体会孙权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处”是怎样在吕蒙身上体现的,并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读书的认识,激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最后的背诵是对以上四步阅读的一个总结深化,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自读点拨】

1、资料补充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阳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计取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

2、重难点分析

①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三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王,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读书大有益。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②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③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

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非常精当。

④语言精练,情节发展环环相扣,自然而紧凑。

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解说:本点拨内容首先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将课文注释中尚未交待的内容展示出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他则重在帮助学生完成“自读导言”中的自读要求4和学习侧重点2,目的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认清人物形象,帮助其从艺术上掌握文章的特点,以便于在写作中模仿和借鉴。)

【自读思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2、解释文中的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下面的短文出自《三国志·吕蒙传》,将其与课文中的“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一段作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以下诗句、格言都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结合文中吕蒙的变化,写出自己对读书的认识与感想。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知识就是力量。

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解说:第1、2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第3题做初步拓展,以比较阅读的形式,换个角度去分析课文;最后一题则进一步拓展深化为谈对读书的认识与看法,这三个题目是按由浅入深,由窄而宽的顺序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既要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既会读,又练写。)

〖参考答案

1、①卿: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当涂:当道,当权。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③孰若:哪里比得上。

2、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刮目相待: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3、相同点:都写出了吕蒙的变化及鲁肃的赞叹之意。不同点:①课文主要记言,而本文则既有语言,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②课文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而本文还表现出了鲁肃对吕蒙的态度由轻视而叹服的变化。③课文略去了两人谈话的内容,此处则作了清楚的交代。

4、略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2、疏通文意,揣摩对话语气,分析课文人物形象。

3、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材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材难点】

揣摩语气,分析人物。

【教材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三、初读课文,白文断句

1、试读课文和注释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组探究无标点无注释的白文,给白文断句。

3、交流展示断句成果,点拨断句的简单方法。

4、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5、齐读课文。

四、二读课文,理解文意

1、对照注释,独立译文,若有疑问,在小组内合作探究。

2、生提出未解决的疑难或教师出示文中重难点字词。

谓: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当涂:当道,当权岂:难道

辞:推托以: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及,到了……的时候论议:谈论议事

3、译读课文,并把课文分两层、4、分角色表演课文,探究对话。

(点拨:对话形式呈现故事,找出文中对话揣摩语气,劝说有艺术等。)

五、三读课文,探究主旨

1、思考:

(1)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你更喜欢谁?说说理由。

(2)从文中的故事里,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2、交流展示

3、归纳提升

(1)孙权:关爱部下善劝;吕蒙:听取意见;鲁肃:爱才敬才

(2)开卷有益,学无止境,学有所成等

六 四读课文,尝试背诵。

七、教师结语,寄托希望。

同学们,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们正处在学习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黄金时期,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但愿大家趁着好时光,多读书,收获成长!

八、布置作业

1、设计微型试题(出题者要有正确答案),并在小组内展开互测互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五个字,每个字2分,共10分)

(2)解释下列加点字或者词语。(十个字词,每个字4分,共40分)

(3)翻译下面的句子。(两个句子,每句15分,共30分)

(4)结合课文提一个有创意的问题。(一个问题20分,共20分)

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全班齐读。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示出吕蒙对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体验反思

1、模仿扮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

2、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课后背诵全文。

下载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练习题

    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一.课文主旨: 课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的历史记载,揭示了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学识修养时一个人才能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文学常......

    孙权劝学教案1

    孙权劝学教案 李文清 一学习目标  1、反复朗读:理解并背诵课文;  2、揣摩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 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

    《孙权劝学》教案_1

    《孙权劝学》教案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

    孙权劝学_教案1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1......

    八年级语文孙权劝学大全

    第22课 古文二则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含5篇)

    在人生道路中,有良师益友的陪伴是莫大的幸运。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设计范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设计

    《孙权劝学》的教学难点是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教案设计,欢迎阅......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同步练习1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第10课《木兰诗》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可汗(kâ hán) 鞍鞯(ān jiān) 燕山(yān) 辔头(p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