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教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小教本科——教育心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是通过染色体复制和父母亲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方式实现的,通过基因的一系列运用过程,造成广大的个体差异。个体的遗传是个短暂的过程。
3、环境:是除遗传因素以外刺激个体有所反应的因素。小学儿童多样的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胎儿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大类。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就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皮亚杰的“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
6、平衡:有二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顺应”。
9、依恋在心理学上可以定义为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0、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二、简答题:
1、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
2、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规律。布鲁纳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更善于进行探索了,而只有在探索性学习中,才能更真切地体味到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因此布鲁纳很主张通过探索性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学科的基本结构又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设计思想。
3、维果茨基关于“内化”的思想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他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以公式化地归结为是不断地“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内化”。内化的过程很复杂,但是内化的结果却相当明白,就是对学到的特定知识形成信念。
4、不安全依恋的两种糟糕的发展
(一)做出自卑的解释,结果心灰意冷;
(二)表现为妒忌、敌视,甚至攻击性行为。
5、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相同和差异
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有相同又有不同,相同是都在一起玩,都有社会互动。不同是,联合游戏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共同的目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交换玩具和评价同伴的行为。合作游戏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而组织起来的,各游戏者的行为服从于共同的团体目标。
6、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各阶段的典型表现
答:所谓观点采择,就是指“从他人的眼里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观点采择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3~6岁)。此阶段的儿童不能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会与自己不同,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好恶作反应行为。比如因为自己喜欢小猫,就认为霍丽一定会救小猫,并且她的父亲也会高兴的。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此阶段的儿童已能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相同,也可能不同,因而开始表现出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关心。比如认为霍丽的父亲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就不会生气。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此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即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同样的信息,观点也会有冲突,他们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阶段3:相互性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此阶段的儿童不但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而且还认识到他人也会这样做,于是会从第三者的视角来看问题,从而使观点的表达显得更客观,这在书中有例子。阶段4:社会性或更深层的观点采择(约12岁~成人)。如认为霍丽的父亲会生气,并惩罚她,因为父亲通常会惩罚不听话的孩子;但另一些人会说,霍丽父亲的反应取决于他对“服从”强调到什么程度。
三、论述题:
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可以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1)学校对儿童少年进行的教育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精神文明。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因此若任由家庭对其子女任意实施教育,那么儿童少年之间在上述3个方面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现在,义务教育制度要求学校普遍地对儿童少年实施上述三方面的教育,于是在这些方面就缩小了个体差。
(2)儿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虽然极少数家庭的教育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是从全社会看,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是相当低的。但是学校通过义务教育,帮助大部分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缩小了个体差异。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也可以拉大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学校以各方面的专业教师、各种设备器材,满足志趣不同的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个体差异分布的调整。例如子女的基因型会和父母的不同,于是可能这样,即父母无音乐天赋,而子女有。如果没有普及的学校教育,该家庭的子女将因为没有音乐教育的刺激而不能发展其音乐天赋并且研习成才。有了规范的学校教育后,这名学生就可能脱颖而出,学校就在音乐方面拉大了他(她)与其他条件相似的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做得非常系统,从校内除常规课程之外开设的“兴趣课”,到学校所在地区里各级校外才艺辅导机构,乃至送到专业机构接受准备性的训练,使才艺潜能不同的儿童少年个体都能更充分地得到发展。
2、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型现象。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儿童达到认知成熟所需要经过的4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其基本的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因果观念。这一阶段婴儿获得一项最重要的认知成果是形成了叫作“客体永久性”的认识。即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她)知道这不表明该物体不存在了,而表明该物体被藏在了某个地方。在发展出客体永久性意识后,婴儿可以减少对具体事物和动作的依赖,而逐渐利用起表象,这使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感知运动阶段也就结束了。(2)前运算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头脑可以运作,但运作还不可逆。典型地表现为延迟模仿,指当被模仿的对象不在时模仿该对象。此阶段的儿童便有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比如舞动双臂学飞鸟、拿一根竹竿当马骑、排几张凳子“开火车”、抱个布娃娃学习做妈妈,而在现代幼儿园里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更能回家后表演好看的歌舞„„也正因为具有延迟模仿的能力,所以此阶段的儿童对很多事情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背着“大人”而“偷偷地”做,结果“闯祸”了。
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局限性是思维的不可逆性,典型地表现为“不能守恒”。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专门揭示了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能够守恒后,出现了新的认知进步,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算上。这一阶段的儿童不但过了母语的口语交流关,而且可以系统地学习书面语和其他符号表征系统,这典型地表现为他们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术、数学。语言符号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又反过来促进儿童不但能更形象地而且能更有逻辑地表征世界。只是之所以叫 “具体(的)”运算阶段,是因为儿童在逻辑地表征世界时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还不能或不善于单纯根据规则或语词的含义作抽象的推理,比如初学算术时会掰手指来计算、难以理解大尺度的时间与距离单位、难以判断复杂情节里的“好人”和“坏人”等等,而当具体情景的变化超出了他们日常经验能够估计的范围时又会变得不守恒。比如两个同样大小的面团,当其中的一个被搓成长条时,儿童可以守恒地认为两个面团的包含物一样多。但是当长条面团被搓拉得更长更细时,儿童又会认为此时的这个面团包含的面“少”了,这又暂时退回到只注意细的一面,而忽视长的一面的不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之所以有时会退回到不守恒的状态,是因为他们不能完全从形式上考虑问题。
(4)形式运算阶段,这是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检验思维。
3、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含义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她)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我国教师说的“跳起来摘到果子”可以看作“最近发展区”的一个形象的表达。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冲击着流行的学校教学观。根据这个概念,学校教学要把辅助学生学习视为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具有智力挑战性的作业;同伴讨论,合作学习也都是必要的。但是如何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怎样的作业算是“稍稍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班级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之间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没有对这些具体实践问题做出明确的说明,需要我们的教 师自己去探索。
4、培养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几种方法
训练观点采择能力的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这要求个体暂时置身于他人的处境,并按这一处境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可见角色扮演促使人们更好地知觉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此处境下的内心感受,从而提高了观点采择能力的水平。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扮演者可以互换角色,其他同学在旁观时练习分析与评论,这也有助于他们克服自我中心,最后教师应有所总结。
5、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教育含义
(1)集中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亦即道德观念。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重视道德观念的教学。
(2)把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看成是同义的。这给我们的启发是:学校进行道德观念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现成的道德观念陈述,而应该讲清理由;讲清理由也不能仅仅按照“因为„„所以„„”、“假如„„那么„„”之类的句式来做。
(3)探究儿童赖以进行道德判断或道德行为的活思想 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学习:通过经验而造成持久的变化。
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作“自发恢复”的现象。这是一个为期7天的消退过程,每天做3次消退试验,每后一次试验的唾液分泌量都少于前一次的,从而表现出消退。但是当我们看相邻的两天时,却可以发出每后一天的第一次(甚至第二次)消退试验的唾液分泌量总比前一天的最后一次消退试验的唾液分泌量多,跟“反弹”似的。这种反弹现象就是自发恢复。
3、分化:对目标条件刺激加强保持,而对非目标条件刺激进行消退,亦即不重复非目标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联结。
4、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它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不精确。
5、效果律:如果在一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并且伴随着或跟随着一种令学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或跟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6、强化:指这样的一种程序或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惩罚:宽泛地定认为“一有机体的行为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解说:⑴在惩罚事件里,基本的情况是有机体的行为在先,烦恼子的出现在后,而定义里的“结局”一词提示该有机体或朦胧地意识到、或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业与烦恼子的出现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和逻辑上的因果联系。⑵定义里的“烦恼子”,完全是从主观感受上来理解的。这就是说,没有客观的、绝对的烦恼子。⑶烦恼子引起的烦恼有程度差别,体现出惩罚的轻重程度。⑷烦恼子又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术语,它说的“烦恼”,范围广大,包括从轻度的不悦到重度的苦痛。
8、对象—对象期望: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9、替代学习:替代学习是相对亲历学习而言,模仿学习、观察学习也可以称为“替代学习”。学习者把他人的经验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也就是“他人替代我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成功、受奖,怎样会失败、遭罚”,替代学习的最大长处是风险大大降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
10、行为—结局期望: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二简答题
1、简述人的意识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的作用。
答:巴甫洛夫的局限性在于把经典条件反应的形成、保持和消退完全看成是环境影响的过程,忽视了意识的作用。而实际上,人的意识在人的经典条件作用学习中是有重要作用的。即:反应联结次数、保持、消退、自发恢复、分化、泛化。
2、系统脱敏与暴露法的应用区别有哪些?
答:当不容易真实再现焦虑或恐惧情景时,以采用系统脱敏法为宜;否则以采用“暴露法”为上。
3、强化四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强化四式的特点为:(1)固定比率强化。当学习者每做满一定次数的行为就强化一次。典型的例子是计件报酬制。可以在短时间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就是描述的固定比率强化。(2)可变比率强化。平均强化比率是不变的,但是行为次数与1次强化的配比不是固定的,强化次数不受学习者控制。(3)固定时距强化。每隔固 定的一段时间就给予一次强化,而不论学习者做了多少次正确的反应行为。这种强化的特点是学习进步的轨迹呈一节一节的J形曲线,固定时距强化常见于周期性的事件里。“干好干坏一个样”,“临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都是描述固定时距强化。(4)可变时距强化。在一个长时段里随机分配强化次数。可变时距强化最有利于特定行为的长期保持和巩固。
4、简述尝试—错误的含义。
答: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尝试难免产生错误;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
5、托尔曼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什么重要观念?168 答:托尔曼的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以下重要观念:(1)学习与表现是两回事;(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
6、简述攻击性影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答:(1)真人的攻击行为和影片角色的攻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是一样的。(2)如果我们不拘泥于特定的攻击动作,单讲攻击性行为,那么比之真人的行为,影片角色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比真人的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更大,而动画片又比真人扮演角色的影片对儿童有更大的影响。
7、替代学习的长处有哪些?
答:替代学习的最大长处是风险大大降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挫折、不受伤害,非常安全,也就容易没顾虑,轻易做出行为来,结果造成难以或根本不可挽回的结局。
三、论述
1、论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
答: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
2、联系实际,论述保持与消退原理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答:所谓保持,是指当学生做出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要时常伴随以无条件刺激。所谓消退,是指当学生做出不合乎我们的教育理想的条件反应行为时,不伴随以无条件刺激。但是消退过程中会出现自发恢复现象,不过总的趋势仍然是反应的力度、强度或频率在减弱、在下降。这样的保持与消退具有基本的教育含义。一方面,保持启迪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这对生性比较严肃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另一方面,消退启迪教师预计到学生在改正错误时会有反复,从而事先做好思想准备。这样,当学生真地出现反复时就既不会急燥,又不会失去帮助的信心。相反,根据自发恢复现象的本性,教师会坚定地一以贯之地实施消退过程,最终使学生持久地改变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实施辨别学习的。
答:⑴小学里的辨别辨别学习最明显地体现在识字和音乐、美术、体育的教学中。不少汉字的形体大同,区别只在一点一划的有无和长短上,比如“休与体”、“未与末”;音乐教学中也首先要求学生聆听时能辨别音阶和节奏,歌唱时更要自我监控对音阶和节奏的操作,而有些音阶如4(fa)和7(ci)与相邻的音阶只差半阶;在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辨别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到位的动作和不到位的动作所产生的肌肉感觉并不同,体育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学生辨别和抓住动作到位时的肌肉感觉,而不是只求外观上的动作到位,这样的运用才能流畅,才有精神,才有力量,速度和柔韧的美。⑵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概念学习中。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经常引用的一个例子是通过变式练习来正确识别直角三角形,这讲的就是教师通过周备的教学过程来消除学生可能产生的把“直角”泛化为直角所在方位的错误;⑶辨别学习也发生在小学儿童的日常行为守则学习中。我们希望少年儿童既活泼可爱,又遵守纪律。可是他们常常把握不好其间的分寸,有时太过拘谨,有时又雀跃欢腾得妨碍当前工作的进行,这些也都是泛化的表现,正需要教师通过辨别教学过程而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情境,从而作出合乎情境的反应行为。总言之,我们通过辨别学习,使学生知道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境或条件下作出何种行为反应是恰当的。
4、论述用语言来控制儿童行为的优点。
答:⑴方便。不必呈现真实的事物,不必制造实际的事件,就能有效地控制儿童的行为。⑵安全。对于有些真实的事物或实际的事件改用语言来控制,则可以避免伤害。⑶传递。不但可以指着事物或事件来解释一个词,而且还能够以另一个词 来解这一个词。⑷灵活。人的特殊性在于主要是按词的意思来控制行为的,因此其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口音、语气等物理线索的影响。
5、论述惩罚及其作用、局限和有效使用的原理。
答:惩罚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因此恰与强化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师们对此要有十分明确的认识。惩罚的局限性在于它无力瓦解行为的结构,因此惩罚无法消除不当行为。不明白惩罚的这个局限性,就容易滥用惩罚,而滥用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引发其他更糟糕的问题。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可以概括为:⑴惩罚要有效,则惩罚不能违法。⑵惩罚要有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师实施不违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出一口气”而惩罚学生。⑶惩罚要有效,则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于是要注意两点:①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延;②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
6、论述两种期望的转化及教育含义。
答:期望也是一种内部表征。期望分为两种对象-对象期望和行为-结局期望;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两种期望可以转化:一方面,个体形成了特定的对象-对象期望后,如果觉得自己可以操控其中一个对象,就会操控之,并期望另一个对象会出现,这就转化为行为-结局期望了。另一方面,行为-结局期望也可转化为对象-对象期望,这就是把自己的行为放在“心里”“看”,放在头脑里想,从而巩固或提炼特定的关系,这反过来更有利于形成行为-结局期望。期望的教育含义:如果预料的关系屡试不爽,那么关于特定关系的期望就会转化为“信念”,其中对象-对象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世界观的砖石,而行为-结局信念开始成为儿童的一般人生观的砖石。学校的教育教学对儿童的期望之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1)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帮助儿童形成对象-对象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无神论世界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道德和人文学科知识帮助儿童形成行为-结局期望,进而在帮助儿童形成符合我国教育理想的历史观、人生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3、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4、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5、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7、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8、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
9、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10、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
1、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具体为:
(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2、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述(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3)我们对意象能做心理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
3、陈述性知识提取的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善于,都具备。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4、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的产生式比较
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模式识别的产生式的特点是条件有多项,行动在实质上只有一项。需要抓住的特征可以是很具体的,也可以是很抽象的。
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概化过程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序列行动也可以用产生式来表征,但有两点不同:
(1)模式识别的产生式只有一项行动成分,即分类或归属,而典型的序列行动产生式却有多项行动成分。(2)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必要条件或先决条件。
尽管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关系密切,可两者的学习过程毕竟很不同。序列行动的学习有两个子过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
5、大一统产生式的优缺点 优点:
(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
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出现“定势效应”。
6、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相互区别与支持 区别:
(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不是”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因为是靠词句话语来表述某事某物是否为真的,因此是变化多端,异常丰富的;程序性知识因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观的规程,因此相对而言是单调、统一的。
(3)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主要表现为回忆的性质,讲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得相同;程序性知识是更加动态的,主要的性质是“转换”,即输出的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明显不同。
(4)甚至测验里的同一题型也可以侧重于考察陈述性的或程序性的知识,考察陈述性知识的题目主要是再认和回忆性的,而侧重于考察程序性知识的题目主要是应用规则的。相互支持: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也是相互支持的。
从学的一面讲,初学一项程序性知识时,通常需要陈述性知识来引导的,陈述性知识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反之程序性知识也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比如当学习者设法看一看、做一做、体验一下时,他们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应的陈述性知识。从用的一面讲,在使用程序性知识时,往往需要陈述性知识提供资料或判别准则,而这些具体的陈述性知识都以概念的方式溶解在产生式的条件子句里,使得每一个条件子句就蕴涵着一条陈述性知识。一个产生式有越多的条件子句,则这个行动的认知成分就越重。另一方面,当有了丰富的程序性知识时,再认真地学习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就容易导致创造发明。
三、论述题:
1、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
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导我们在听、读文句时,一般总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这有万纳的实验为证据。
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在于:(1)教师要身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2)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3)在学生把握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系统”及其教学含义
若两个信息单元有共同的成分,因此想把它们组成一个知识网络,那么就要确保这两个信息单元有机会同时处在工作记忆 系统里。由于工作记忆系统的运作表现为有意识地觉察和思想,因此所谓“激活”,就是指“自觉地想一想”。因此在教学中,当教师估计前后两次教学内容逻辑上有关,并且希望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保持在心里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同时提到这两个信息单元。
2、论述“同时激活于工作记忆系统”及其教学含义。
答:若两个信息单元有共同的成分,因此想把它们组成一个知识网络,那么就要确保这两个信息单元有机会同时处在工作记忆系统里。由于工作记忆系统的运作表现为有意识地觉察和思想,因此所谓“激活”,就是指“自觉地想一想”。因此在教学中,当教师估计前后两次教学内容逻辑上有关,并且希望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保持在心里的话,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同时提到这两个信息单元。
3、促进精制与组织的4种基本做法
促进命题网络的激活扩散,从而使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有效,有两项基本的手段,即精制与组织。精制和组织都有自发运作的倾向。
(1)意象指导。教学过程要促使学生形成意象,意象能够促进回忆。
(2)类比指导。意象指导比较适用于相当熟悉的或具体形象的材料,对于不熟悉的或抽象的材料,类比是管用的。(3)精制指导。改由学生自己来提供类比。由于每个学生都是拿自己熟悉的东西来作类比的,这就不会发生因采用不熟悉的类比而导致不管用的问题了。
(4)促进组织。在组织方面提供指导的基本做法是先提供提纲,再阅读或聆听文本。在这里,提纲起着鼓励学生去组织他们的记忆的作用。
4、概化与辨别的比较
所谓概化,即指以同样的方式来反应不同的对象。所谓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
(1)概化是去除各独立产生式中独特的但导致同样结果的条件成分,而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2)概化是形成一个新的一般产生式,而辨别是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3)概化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而辨别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4)概化过程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独立产生式“实质上一样”,而辨别过程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它和原来别的产生式“实质上不一样”。
5、如何促进概化与辨别
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时呈现;(2)相继呈现,;(3)同时-相继结合法。
促进辨别过程的有效基本做法有二:一是同时呈现一个概念的是样例和非样例;二是选择“乱真的”非样例。
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2.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3.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
4.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其含义是“对平均值的标准偏差”,通常缩写为SD或S,标记为σ。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6. 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7.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就是说,若不充分把握这些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
二、简答题
1.(1)以平均值为零点,每个人都同自己所属的总体的平均值比较;(2)两人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各自对所属平均值的差异之间的差异;(3)以标准差为单位,这可以揭示就某一特质的表现程度而言,总体有多少人在某一人之上或之下。2.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缝补;(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样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另外,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3.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比等第分数好。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之而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磋商低分者的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好了。
4.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3)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
B—类内容的教学最典型地体现在音乐、舞蹈、体育、美术、书法等才艺的教学与训练中,因此抓好B—类内容的教学将最能体现一校学生因受学校教育而发展的成果特色性和多样性。
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是(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项目,也无可周全。(3)教学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教学内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先说明的。
5.最小基本行为目标(A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先把这样的个体差异引向时间维度,即允许不同学生可以有快有慢地达成目标,然后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消除个体差异,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为了做到后一点,教师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以期在恰当的时间点上完成教学。
行为发展目标(B类教学目标)就不满足于人人都能达到的低标准,因此也就不以时间维度来消除个体差异。相反,行为发展目标把个体差异导向成就维度,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能力去做出更好的行为表现,去追求卓越。
三、论述题
1.(1)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可以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抽象性,抽象到了我们有可能对个体差异做数学运算的地步;(2)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又可以使个体差异的概念具有彻底的具体性,具体到我们可以联系任何一种是事务来确立任何一条分界线,从而判定任何一种质的差异。
2.社会遵从是一种大伙儿都朝一个方向行为的趋势,它造成个体差异成J—型分布。联系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操行表现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J—型的,这符合我们的教育理想,具体而简洁地说,那就是“绝大部分是好的,少数人是有点问题的,问题严重的是极个别的”。这是德育与智育的一个基本的不同,不能混淆,更不能颠倒。
3.德育与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的,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因此可以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了。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优、良、中三等,而且中是少数。
4.学校教育教学中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至少有如下几种:(1)当某一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很多个体差异时宜用等第分数,甚至可以只有两级如“达到——稍欠“。(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细,那么也可以采用等第分数。(3)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定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5.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构成一个太阳系模型。虽然任何一项行为指示子都不能100%地对应于使用“理解”之类抽象词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如果一个学习者表现出越多的指示子行为,那么他达成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我们就有一个陈述一个非行为发展目标的策略,那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去收集多项在不同程度上指示“理解”的可观察行为,由此形成我们陈述非行为发展目标的格式。
第二篇: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一、苏澳玻璃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答案: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要维持生存或发展,拥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计划是指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需要确定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要的人员数量和类型,因而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且预测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未来的需求。在确定所需人员类型和数量以后,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着手制定战略计划,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苏澳公司专门组织力量对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以此结果作为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同时也作为直线管理人员制定行动方案的基础。这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公司管理人员在十四个方面对人员管理情况作出科学、详尽的预测、分析,为公司的员工招聘、职位安排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基础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单位内部各自岗位工作地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地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是整个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基础。(2)它是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它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4)它有助于工作测评、人员测评以及定员定额。
华为公司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企业转型的实际,重新确定设置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用什么样的人,用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的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分析和预测的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招聘、职位安排、考核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说明了工作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2
北京某IT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
1,在本讨论中本人的个人观点:首先金益康公司有着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把人员甄选的工作能视为企业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根本。这种观念能够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金益康公司没有盲目进行招聘,而是在招聘之前了解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设计,做好招聘方案。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
2,本人的个人观点是:金益康公司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有效了解面试人员的兴趣爱好,找好兴趣爱好与实际工作的重合点,举具体爱好的事例,对面试人员进行爱好的细节了解。
3,本人的观点:金益康公司在招聘之前了解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设计,做好招聘方案。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复试的合理形式安排,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了解面试人员的就业态度,便于更细致的做人员甄选。对所有的企业来说招聘是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的一环,所有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头的环节,为笔试、面试、甄选等。面试都有方法可循,在面试之前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方法、确定细致的方案、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为哪个部门找,做什么职位等,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重点考技能,基本素质,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招聘的职位的特点。到招聘现场要在之前做好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细致的计划,设计面试题目,看似简单,但非常重要,有些题目比较简单往往不能看出应聘者实际信息,可以运用很多方法,换个角度问问题,就
能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由此得出设计一整套的严谨科学的面试方法对于公司的招聘员工是非常重要的。
4,本人的观点:金益康公司对面试者初试的安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面试程序,以保证面试工作各阶段的顺利进行。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这样的环节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在招聘工作中要确定一个细致的方案,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可以通过几个人的形式进行面试,在事先要做好沟通的工作,人员详细的安排,面试的题目、面试的重点、基本的素质能力、测评等,设计考核方法:把以用设考形式作为考核的基础,最大限度的使职位需求和面试人员的重合。通过这样的形势,可以多层次的了解每一名面试人员的业余爱好,兴趣爱好和个人的素质修养,这样是对员工整体形象的进行细致的了解。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5,通过观看金益康公司招聘案例,我认为此公司的招聘过程是严谨和科学的。首先,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要制定一个招聘方案,确定好招聘工作方式,明确招聘目的。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第三,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招聘方式,有效地考出应聘者的素质。第四,在面试前,考核者之间要做好沟通。
只有象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中注重每个工作环节,做到细致严谨,才能甄选出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6,本人观点如下:金益康公司是非常重视招聘工作的,该公司把招聘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招聘过程中,该公司的工作方法是科学严谨的,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要做一个方案,确定招聘的方式和方法及所需人员。在每一个招聘的阶段又制定出计划,在人员的安排上具体和明确。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并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选拔出人才打下基础。
7,本人对于该案例的观点如下:招聘工作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因为招聘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形成,而且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工作的基础。在本案例中,金益康公司充分利用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把人力资源看作是战略性资源,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组织招聘工作。第一,该公司制定了严密而可行的招聘计划,确定招聘的方式和方法及所需人员;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招聘是企业对新员工的第一次培训,是应聘者逐步了解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了解员工的开始,因此在招聘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应聘者的求职愿望,同时在甄选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并帮助员工制行发展计划计划,以便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这对员工进入企业后的工作表现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来担任本次活动的组长:马翠芳 王鹏同学发言:金益康公司有着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把人员甄选的工作能视为企业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根本。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
李朝忠同学发言:金益康公司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有效了解面试人员的兴趣爱好,找好兴趣爱好与实际工作的重合点,举具体爱好的事例,对面试人员进行爱好的细节了解。
陈思同学发言: 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复试的合理形式安排,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了解面试人员的就业态度,便于更细致的做人员甄选。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面试都有方法可循,在面试之前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方法、确定细致的方案、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为哪个部门找,做什么职位等,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重点考技能,基本素质,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招聘的职位的特点。
马翠芳同学发言:金益康公司对面试者初试的安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面试程序,以保证面试工作各阶段的顺利进行。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付亚军同学发言: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要制定一个招聘方案,确定好招聘工作方式,明确招聘目的。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第三,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招聘方式,有效地考出应聘者的素质。第四,在面试前,考核者之间要做好沟通。
吴征同学发言: 在每一个招聘的阶段又制定出计划,在人员的安排上具体和明确。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并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选拔出人才打下基础。
王晖同学发言:第一,该公司制定了严密而可行的招聘计划,确定招聘的方式和方法及所需人员;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招聘是企业对新员工的第一次培训,是应聘者逐步了解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了解员工的开始,因此在招聘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应聘者的求职愿望,同时在甄选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并帮助员工制行发展计划计划,以便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这对员工进入企业后的工作表现有决定性的影响。
结论:通过金益康公司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以说,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是组织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组织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面试都有方法可循,在面试之前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方法、确定细致的方案、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为哪个部门找,做什么职位等,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重点考技能,基本
素质,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招聘的职位的特点。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选拔出人才打下基础。
作业
3一、西门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
(1)西门子的人才培训体系有何特点?
培训形式多样化,有新员工培训、大学精英培训和员工在职培训。
培训的内容根据管理学知识和公司业务的需要而制定,随着二者的发展变化,培训内容不断更新。
(2)西门子的员工在职培训的意义和特点。
在世界性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在不断变动的商务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力量,知识和技术必须不断更新换代,才能适应商业环境。西门子公司的在职培训,不断增强了员工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成为西门子不败的重要保证。
(3)西门子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对中国企业有何借鉴意义。
该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对中国企业有借鉴意义: 1.人事部门地位高、有权威:各层的人事主管都是领导班子的成员,人事总裁马力先生就是西门子公司董事会的董事。2.实施“爱发谈话制度:爱发谈话是西门子公司实行的一项人事制度,主题是“发展、促进、赞许,德文缩写是EFA。在西门子公司40万员工中,有26000名是高级管理者,实行年薪制,其余一律按工资税章表领取工资。“爱发谈话的对象是实行年薪制的各领域高级管理人员,谈话每年一次,成为制度。爱发谈话由职员、上司、主持人三方参加。职员,即26000名高级管理者;上司,即谈话对象的直接主管;主持人,通常是人事顾问。3.大力开发国际化经营人才:西门子公司的业务几乎覆盖了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程度之高都是其他企业不可及的。西门子公司的战略是:把西门子公司的发展融入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之中。为此,公司作出规定,选拔领导干部必须具有1至3年的国外工作经验,而且把外语以及对所在国家文化状况的了解作为重要条件。
二、案例分析《天龙航空食品公司的员工考评》
1.你认为罗芸给马伯兰等的考绩是用的什么方法?
罗芸给老马等的考绩用的是印象考评法。案例中,罗芸知道老马的长处和缺点,凭个人对下属的了解,进行考评打分。罗芸首先总体上给老马打6分,然后开始考虑怎么给老马的各项分配分数。这显然是用的印象考评法。
2.罗芸对老马绩效的考评合理吗?老马不服气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吗?
(1)罗芸对老马绩效的考评合理吗?
罗芸给老马打的分数明显打低了,对老马绩效的考评不是很合理。
(2)老马不服气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吗?
A.印象考评法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易掺入个人情感,由一点推及其余。尽管老马的工作能力很强,工作实绩不俗,同自己的下属和客户的关系很好,但罗芸对老马不注意身体健康导致三个月病假以及太爱表现自己印象颇深。
B.公正的讲:老马很善于和他重视的人,包括……有好几位已被提升,当上其他地区的经理了。老马这一年的工作,总的来说干得不错。
我想作为地区经理应该考虑这一客观因素。太爱表现自己虽是老马的一个缺点,但向经理汇报工作也是应该的。
3.天龙公司的考绩制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建议该公司应做哪些改革?
(1)天龙公司的考绩制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印象考评法改进为绩效考评法。绩效评估体系是组织对实现目标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种重要机制。员工绩效考核应做到公正、客观地评价。天龙公司考绩制度最好有所改进。
(2)你建议该公司应做哪些改革?
①天龙公司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尽量做到量化和细化。
②做好考评前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说明考评是对过去工作反应。
③绩效考评是员工提拔的重要参考之一,并不是全部。提拔甄选标准可以
量化考评,提拔竞争上岗,条件公开
作业4
一、案例分析《一家百货公司的工资制度》
1、该百货公司实行绩效工职制度。
该百货公司营业员的工资构成主要是销售额工资、利润工资与超额工资,这些工资形式与绩效工资的特征相符,因而可以说,该公司实行的是绩效工资制度。实际上是计件工资(因为营业员工资是根据销售额的多少来确定的),也就是根据员工实际劳动成果或工作绩效,来决定报酬的工资方式
(提示,仅举有两种回答)
第一种:
该公司采用的是绩效工资制度。特点是以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员工个人的实际贡献为主要依据来决定报酬的,员工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能调动员工特别是优良员工的劳动积极性,由于工资成本随销售额、利润等指标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它能够防止工资成本过分膨胀,直观透明、简便易行,开发成本和执行成本都是比较底的。作用在于使员工能够尽力的去进行销售工作,而且服务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从而使公司的销售额增加。
第二种:
该公司采用的是提成工资制。也就是根据柜组和营业员的销售额以及利润额按一定的比例提取部分货币进行分配的一种工资形式。
2、特点和作用:
该公司工资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将销售额和利润额同时用于工资提成,鼓励营业员既要多销售商品,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利润;二是同时把营业员的服务质量、商品质量、安全保卫等作为否定指标,比如出差错将影响柜组和营业员的收入,以此促进营业员的规范服务,保证服务质量,赢得顾客的信赖;三是按所售商品的特征和种类的不同,对各柜组的提成比例也不一样,以达成各柜组和营业员之间收入水平的平衡,提高小商品柜组和营业员的积极性;四是采用二级分配方法,也就是公司对各柜组进行奖金分配,柜组再对营业员进行分配,这样可以根据各柜组商品种类的不同,而且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分配比例;五是采用淘汰制。对服务态度不好、销售业绩不佳的员工在进行教育以及帮助以后,仍未改变的,则解除合同。
二、员工处于“停滞状态”时组织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答: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在职业发展上要达到的高度等做出规划和设计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积累知识、开发技能的过程。它一半通过选择组织选择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技能得到提高、职位得到提升、才干得到发挥来实现。大陆银行通过设立技术职务和管理职务两个阶梯,使员工从不从渠道得以竞升提高,使员工
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还通过现岗培训学习等方式,避免了职工出现职业怠倦情绪的产生和蔓延,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保持成就感和新鲜感,有力的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员工可以从更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和丰富的工作内容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而企业也从具有献身精神的员工所带来的绩效中获得利益,实现双赢的目标。
作业5靠大家发挥了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心理学》小抄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3、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5 .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 6、班杜拉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班杜拉将认知因素引入行为主义观点中形成了的一种新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避免了尝试错误,暗中摸索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过程。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因此,对于人类来说,观察学习更为重要。班杜拉非常重视观察学习,他认为:(1)观察学习能够产生与直接学习相同的效果。(2)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7、简述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
加涅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即学习者将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根据上述信息加工的流程,加涅进一步认为,学习包括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的内部活动,与此相应,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8、简述奥苏泊尔关于新旧观念同化的三种方式。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因此原有观念一般通过三种方式对新观念加以同化,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是把新观念归入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是总观念,新学习的观念是从属观念。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观念的基础归纳出一个总观念。并列结合学习: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 般的联系。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
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王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爱玩而不睡午觉是儿童的不良行为,王老师以“玩”来奖励自睡上午觉的孩子,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后来,孩子们为了能够玩都乐意睡午觉。《教育心理学》小抄
三、论述题、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朱智贤是我国最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之父”。他强调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整体发展。这个整体包括两个部分和四个方面:两个部分是指儿童发展的认知过程和个性品质;四个方面是指心理发展和社会和教育条件、生物性成熟、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他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决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机械的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的。所谓内部矛盾是指,在儿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才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关于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并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他们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他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教育要求的标准。即只有那种高于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的,才是最适合的要求。2 . 联系教学实际,试论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学
答: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认知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行为常以社会标准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会活动,适合于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如善于听老师讲解,喜欢与别人讨论。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影响和干扰,倾向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喜欢独处,不适合“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不习惯进行全面思考,认知问题速度快,错误率高。这类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检查各种假设,确认无问题后给出问题的答案。认知问题速度慢,错误率低。这类学生在解决高层次性问题中占优势。具体型儿童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否则容易造成对问题的偏见。这类儿童在结构化教学方法(演绎法,讲解法)之下,成绩会更好。抽象型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问题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能够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这类儿童在非结构化教学方法(归纳法,发现法)之下表现会更好。3、论述桑代克关于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桑代克的联结论的基本观点可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规律的认识上。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 S → 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并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行为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本能,后者主要是习惯。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后人也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启法一:在教育中允许儿童错误,在错误中学习,从多次错误中反思,渐渐走向正确。桑代克的联结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且具体地阐明了学习的规律,通过一系列动物和人的学习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主律和副律。学习的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红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力量会减弱。桑代克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应用律,另一个叫失用律。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启法二:对知识的巩固,要加强相应题目的练习。赏比罚更重要,要注意对学生多赞赏,在学生做到的方面多加赞赏,使她们更开心进行学习;对学生做不到的方面,少用罚,加以正面引导,当学生达到了及时赞赏。学习的副律有五条,分别是:多重反应原则、倾向和态度原则、选择性原则、同化或类化的原则、联想交替原则。4 . 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
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强调认知活动中的认知结构的作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有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合性表征三种。随着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体认知结构中的 3 种表征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认知活动。人主要通过这 3 种表征将知识融入认知结构中,这 3 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存储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的过程可以分 《教育心理学》小抄
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窜的新知识,每一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 3 个过程。同时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越能归结为定义、原理或法则,就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他主张要改革和重编基本课程的教材,要把那些基本的知识结构放在中心地位。5 .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实质的认识与认知主义不同之处
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他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与加工,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而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反复、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作业 5
一、选择题、C、C、A、C、A 5、D
二、名词解释、学习: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如果说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 和目标状态存在障碍构成问题,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的过程。、习得性无力感: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改为:桑代克。、(╳)属于操作技能。、(对)、(╳)创造性的核心成分是发散性思维、(╳)可能性越小
四、简答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1).陈述性阶段。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获得。学生首先要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事实和行动步骤等。在这一阶段,学生知道并能够陈述了某些概念与规则,但在使用这些概念和规则时他先要有意识地再现出陈述性知识后再表现为行为。在完成某一活动时,学生要再现每一个产生式,一步一步地进行各步骤的操作。
(2).程序化阶段。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能将一个个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将各个行动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各种活动。
(3).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生最终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无需有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这时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均得到了很大提高,表现为纯熟的技能,不需要提取有关操作步骤的知识。、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有哪些?
(1)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3)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4)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一 《教育心理学》小抄
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它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构。同时,道德认识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人们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情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有了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往往取决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看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如何,不在于他的谈吐是否动听,而在于他的言行是否一致,他的道德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道德品质由上述四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道德动机。在道德动机的调控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技能和习惯构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道德行为方式。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中的两个构成部分,道德意志使这二者加以沟通并得以实现。、学习准备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包括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等 6 个方面。
学习准备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五、案例分析题 .班主任王老师认识到并倡导“ 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给学生讲述学习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王老师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却存在问题。.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它不是光从“ 理论” 上“ 教” 或通过“ 考试” 就能教会的。.对于学习方法这种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学科渗透式教学和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的方式效果更佳。
六、论述题、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其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学应该讨论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而且有发挥潜能的内在倾向即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意义学习包含 4 个要素:第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第二,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第四,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人本主义学习论重视学习者高层次学习动机的激发,强调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的体系,从而使学习者成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教师要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习者,无条件的接受学生。、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培养智力技能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形成条件化知识,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促进学生形成条件化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产生式知识必须经过练习达到十分熟练的程度,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言语活动有利于避免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能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促使问题解决的成功率更高。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必要条件,智力技能要通过练习形成,练习的效率受很多因素和条件制约。要使练习取得最佳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其次,练习形式应多样,注意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再次,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考核册作业 4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 《教育心理学》小抄
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皮亚杰和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道德动机是道德品质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也制约着道德行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的表层心理结构,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联系,这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有了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认识。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这是儿童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这一阶段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他律的行为,是因为:(1)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服从权威就是对的。(2)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 , 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 不能明确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 , 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
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应该与他人相互尊重并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儿童之所以能从他律转向自律,是因为:(1)这时儿童认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脱离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教学设计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
答: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达到了那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什么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它给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答: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启示: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教师工作都有哪些特点?
答:(1)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劳动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3)劳动的方式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4)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5)劳动的效果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延时性、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这些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答:(1)合作及民主的态度
(2)仁慈、体谅
(3)有忍耐心
(4)兴趣广泛
(5)和蔼可亲
(6)公正无私
(7)有幽默感《教育心理学》小抄(8)言行稳定一致
(9)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
(10)处事有伸缩性
(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12)精通教学技术
作用: 1、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会间接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学生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
此案例可以从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来分析。张明作为一个中学学生,身体健康,但喜欢打架,打完后知道不对,但改不了,说明从品德心理结构的四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来说,他没有达到统一。张明在对打架这个行为上,从道德认识上他能体会到打架不对,说明他能辨别行为的是非好坏善恶,但在道德情感上来说,他有所欠缺,没有从心理上体验到打架这个行为带来厌恶感,相反可能他从打架上体会到了某种快感,导致他屡教不改,因此使得他知情意行不能统一。老师和家长可能也只是从道德认知上对张明进行批评教育,没有从道德情感上予以感悟,因此虽然有所成效,但不能使张明改掉坏毛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了道德动机,从而形成人的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对张明的教育因从情感入手,使他从心理上体会到打架的不对,对打架的行为产生厌恶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三、论述题、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答: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气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道德认知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道德认识或道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当人们面对那些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问题时,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促使一个人进入高一阶段的思维,而高一阶段的思维就会推动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答: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道德认识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根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要形成道德品质,就必须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但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这几方面心理成分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例如,可以通过阐明道德概念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也可以从激发道德情感入手,还可以从行为技能和习惯的训练起步。所以,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布卢姆和加涅对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对教师有何启示意义
答: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3 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并非尽善尽美,但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问题。它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使学生获取知识或者对我们所教内容的简单回忆远不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认知目标。教师不仅要考虑认知领域目标的实现,还要考虑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参与各科学习。除了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还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体魄及各种身体运动技能。加涅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 5 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被认为具有处方性,这是因为他的教学目标分类不只是条目的说明,《教育心理学》小抄
而且还进一步告诉教师作用设置情境(学习的外在条件),去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加涅还特别强调了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达成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内在条件。、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具体为: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2).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计划、控制、调节、检查、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3).教学组织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至少要完成七方面的组织工作: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步骤;组织学生注意;维持课堂秩序;组织教材;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组织班集体、团队和学习小组的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课外活动等。
(4).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工具和手段。不仅直接影响这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是教师基本的心理品质。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应做到 “ 八戒 ” 和 “ 六性 ”。
(5).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和改进教育实践。教学反思能力是优秀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在反思中学会教学,通过反思才能扬长避短,创造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才能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和比较法。教学反思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在学习活动,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师生互动的机制,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自己。、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P384-答:第一,教师应能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1)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
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原有知识,能力背景,查明学生是否已
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
(2)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
要引发起学生求知的需要,特别要重视内在认知动机的激发,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本身应当是有意义的,要难度恰当,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愉悦情绪,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3)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
要使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内容应组织成富有意义的序列,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首先应注意新信息要具有可辨别性,其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再次要求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4)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
现代学习论非常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教师能否正确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
(5)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教学就会转化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不单是认知成分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6)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是指教师能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其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3 参考答案 .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P159
答:作为知识的获得者,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形成与教师密切相关,在提倡学习策略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 3 方面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即要求学生以个人、小组的方式分析自己的资料,帮助他们以自我监控的结果为基础,设置目标并选择策略,让学生负起学习的责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实施自我监控,以达到改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当学生的自我调节策略看似没有奏效时,教师的支持会对学生继续使用自我调节策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P179 答:
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实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渗透式教学,另一种是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学科渗透式教学就是把学习《教育心理学》小抄
策略教学与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这种途径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一般来说,较为具体的、使用于某类材料和学习情境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在第一种教学情境学习。与学科渗透式教学相比,专门训练这种教学过程较独立,具有完整性,能够使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策略本身,而不被大量的学科知识所淹没。一般来说,较为一般的、适用范围较广泛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在第二种教学情境中学习。教师在进行专门训练时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的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哪一种教学形式,都需要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解决问题、尝试监控、教师指导等一般途径来实现。解决问题是学习策略教学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它是指利用已经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划,做出一定的组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算法和启发法两种。尝试监控是学习策略形成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人们在尝试错误过程中,不但对错误本身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容易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相对应的对策。语言监控对自己的监控技巧形成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一些学生之所以监控水平较低,就是因为他们缺少直接影响自我指导的言语活动,即他们不善于把自己的思维用言语准确、操作性地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学习策略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言语指导和监控训练。教师指导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控、学习方法的选用到监控技巧的形成,无一不需要教师细心地指导和育化。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还不能利用自己的经验有效地选择策略,他们对教师告诉的学习策略有很大的依赖性。
学习策略教学的程序:
1).策略教学计划的制定。
(1)通读大纲教材,把握知识体系。
(2)根据学习策略的内部联系,合理分配策略教学任务。
(3)针对训练重点,搜集迁移资料。
(4)逐级细化,落实到每一节课。
2).将策略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1)教师要真正弄懂策略。
(2)将策略落实到每节课中。
考核册作业 3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 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 C — A 规则。
基本观点: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答:(1)科学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3)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5)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
(7)教学中多应用比较的方法
(8)灵活地运用变式进行教学
(9)重视学习策略于学习方法教学、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有何不同之处? P222 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差别主要有:
(1).与新手相比,专家解决自己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时较为出色,在不熟悉的领域,专家通常并不比新手好。
(2).在解决问题时专家以较大的意义单元即组块加工信息。
(3).专家的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容量比新手大。
(4).专家问题解决比新手快。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某一领域内,专家由于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因而执行一些基本的技能时会比新手快。二是专家有时采用直觉推理的方式迅速解决问题。《教育心理学》小抄
(5).问题解决过程中,专家比新手花更多的时间来表征问题。
(6).专家比新手在更深层水平上表征问题。
(7).专家比新手具有更好的自我监控能力。.简要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问题表征,知识经验,认知策略,心理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简述强化训练的形式。
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来动机,影响人的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形式有多种,依随于是否做出某个反应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被称之为强化训练,它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奖赏训练;取消训练;惩罚训练;回避训练。在运用上述强化训练的方式来激发动机时,人们经常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形式结合在一起使用。、什么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成就动机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根据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规定成就动机强度(用 T 来表示)的因素有三个:一个是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动机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表现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强度,用 M 来表示;一个是人对成功的期待,是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 P 来表示:一个是成功的诱因值,即人在成功或失败时所体验的情感变化,表现为满足感,用 I 来表示。对成功的期待和成功的诱因值之间具有互补的关系,即课题越难,其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小,而这时成功的满意感越强。反之亦然。影响动机强度三个因素的关系可表现为下面的公式:动机强度 =f(动机×期待×诱因)T=f(M × P × I)因为其中 D 与 I 为互补关系所以 I=1-P 也就是说,当课题的难度为中等(0.5)时,人的成就动机强度最大。然而,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畏困难、达到目标的追求成功倾向,一种是害怕失败、避免屈辱的回避失败的倾向。可以据此把人区分为成就动机水平高低不同的两类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低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小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不同的人在完成任务和选择目标上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在完成任务上追求成功的倾向强,在选择目标时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成就动机低的人在完成任务上防止失败的倾向强,在选择目标时选择容易的或困难的目标和课题。其心理机制为: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成就动机低的人往往是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如何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
答: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1)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2)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3)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何影响? P262 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
(1).影响活动的选择。
(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4).影响完成学习任务。
二、案例分析题(10 分)
案例: P259
诊断: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 , 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 , 而且越陷越深 , 不能自拔。
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 , 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 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 , 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 ① 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 , 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 , 巧妙实现动机迁移; ② 采用各种措施 , 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 , 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教育心理学》小抄
三、论述题、什么是学习迁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187 P201
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识性
(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结构
(4)、认知技能与策略
(5)、心理定势
(6)、学习态度与方法
(7)、智力与年龄
(8)、教师的指导方法 . 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积极的学习迁移,克服消极的学习迁移。P188 答:
以英语教学为例,首先,要帮助学生在其知识结构中,建立起处于高层次、凌驾于具体知识之上的,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知识框架,这对于新的学习能起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比新课的内容更一般、更概括,也与要学习的材料相关联,以便去联系、解译和统帅新课的内容。其次,提高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知识系统的分化程度,即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和知识积累。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总结共性,识别差异,融会贯通地去理解和运用要学的材料。最后,要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清晰的知识结构。如果这种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知识框架不稳定或模糊不清,不仅不能为新材料的学习起举一反
三、高屋建瓴的作用,反而会影响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的可辨别程度。因此,只有当原有知识被掌握以后,新知识才能呈现,这样才能增强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它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纠正错误的意义、错误的理解和模糊的概念,防止产生错误定势,因而还能大大提高原有知识的清晰度及其与新知识的分化程度。.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P229-231 答: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进行训练和提高。一般来说,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将会大大地提高解决有关该学科的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问题,表征问题,使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等,都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论述培养创造性的基本原则。P237
(1).协同性原则。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应同日常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其他活动协同进行,充分发挥创造性培养与训练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培养、个性品质培养等在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创造能力与创造意识、创造人治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
(2).主体性原则。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与训练中,应当更多地把学生放在整个活动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启发全体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主动参与创造和独立进行创造的精神。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地接受训练的热情,引导学生自觉性进行自我训练,自觉地去寻找各种有效的方法,尝试独立地解决问题。
(3).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培养与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更为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因此,结合实际,在形式多样的发明、制作、实验、论文等各种科技创造活动或实际的科学研究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意义更为重大。
(4).整体性原则。人的创造性有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学生的创造性的提高,不只反映在掌握了有效的创造方法上,还表现在创造性意识的增强、创造性动机的激发、创造性心理的完善、创造性人格的成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这些综合构成了一个人的创造性的整体结构。因此,从整体上去提高一个人的创造性要比让一个人单单掌握几种创造方法更加有价值。
(5).兴趣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活动情境,采取以趣激学、寓教于乐、趣中启智、丰富 《教育心理学》小抄
多彩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对创造性的培养与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在培养与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和谐协调、合作竞争的心理氛围,使全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活动的热情。.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P264-271 答:
外来动机的激发:使学生建立起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开展竞赛,选用有效的强化物,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内在动机的激发: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实施发现学习,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定向,满足与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培养学习兴趣,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2 参考答案
(第 4 ― 6 章)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简述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二者有哪些区别? P99
答: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
二者的区别是:
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的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什么是原理?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P119 答:例一规法与规一例法是原理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
例——规法,指再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
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 促进概念学习有哪些条件 P115 答:
(1)、提供概念范例,(2)、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图,(3)、消除错误概念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 简述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的学习过程 P127-130
答:模式识别学习就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别和判断。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成。
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动作步骤首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转变成程序性知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什么是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有哪些? P157 P158-159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意志控制)及策略结果的监控。、加涅培林人为智力技能形成分为哪几个阶段? P145-146 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把智力活动本身外部化,以物质或物质化形式向学生提示动作本身,这时学生还没有亲自行动,只是理解这种动作的逻辑和实现这种动作的可能性。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于实物或实物的模型、图表、标本等进行学习。此阶段的关键,一是展开,二是概括。展开即把智力活动分为若干小的单元;概括指学生在初步掌握展开的外部操作的直观水平上,形成关于智力活动的较为概括的表象。《教育心理学》小抄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实在的活动,是智力技能内化的第二步。此时智力活动已经摆脱了实物或实物的替代物,而代之以外部言语为支持物。它是智力活动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是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智力活动转化的开始,是智力活动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4).无声的 “ 外部 ” 言语活动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来进行的,它要求对言语机制进行很大的改造。即在出声言语时是眼、口、耳、脑同时协同活动,现在仅是眼、脑同时活动,因而这种言语形式要求学生重新学习和掌握。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的活动的形成,是活动向智力水平转化的开始。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压缩和自动化,似乎脱离意识的范畴,脱离自我观察的范围,无论在言语机制和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机制上,外部言语是与他人进行交际的手段,是指向别人的。而内部言语则完全失去了这些功能,是 “ 为自己所用的言语 ”,是为固定智力过程的个别因素与调节智力过程的进行而服务的,在结构上,常常被简缩得不合语法结构,主要是带有谓语的性质,不再是扩展的与合乎语法的了。、如何培养动作技能? P139-143 动作技能的培养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
(2).理解任务的性质和情境。运动技能通常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为目标,并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作业期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其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期望。一般说来,有明确的期望和目标的学习较无明确期望、目标模糊的学习有效。
(3).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能,能引导学生做出规范性的动作。研究表明,指导者的示范与讲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在具体作法上要注意的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的示范、讲解与让学生说出示范动作相结合。第二,教师在示范时,要把各个步骤充分展开加以示范,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动作的结构与特点,更好地观察、理解与模仿。第三,在学习的初期,示范动作的速度要降低,防止因信息量过多而导致学习不能进行。第四,引导学生回忆并利用已掌握的有关技能。第五,动作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认识活动为基础。
(4).练习与反馈。
动作技能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但练习不是单纯或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时,学习者必须调动感知、记忆、思维等多种认知成分的积极参与。其次,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 “ 高原现象 ”。第三,提供恰当的反馈。通过反馈,学生才能辨别动作的正误,知晓自己动作是否达到要求。反馈可分为内部的与外部的,及时的与延迟的。采用何种反馈,应根据任务的性质、学习者的学习进程而定。. 学生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 P167 答:
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第二:从他控到自控,第三: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第四:从局部到整体。
二、案例分析(10 分)
案例: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个小红花,连续 3 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 2 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在本案例中,王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际是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地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分析教学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定恰当策略的问题解决形式;第二,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为基础;第三,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知识和技巧 《教育心理学》小抄
为基础;第四,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是为创造性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性目标服务。王老师,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就违背了上述的基本要求,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不会将这些学习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反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途径可以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尝试监控和教师亲自指导来实施,按步骤有重点地将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三、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P108 1 .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答: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要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速度。教学速度与学习内容的分量是密切相关的,首先要减轻学习内容的分量,其次要组织好教学内容,达到“精讲”;第二要使用表象,具体的容易形成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想象;
第三,使用类比,对不熟悉的材料可采取用熟悉材料去类比的方式来促进精加工,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类推,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
第四,使用典型例题。教学应该促进的是从例子中抽取一般性的原理,所以选择具有关键特征的典型例题非常重要,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例题中所包含的原理。第五组成知识系统。知识系统也被称为图式,通常指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 什么是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试分析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P144
答: 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是可以被观察的,可以被感知的。而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智力技能只能在大脑内借助于内部言语内潜地进行,只能通过难以觉察的映像的变化来判断其存在,具有隐藏性。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 — 反应的联接,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三,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 — 反应的联接,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2).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
一方面,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比如,写作这种智力技能就是在书写等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另一方面,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论述言语指导在指导学生掌握原理的过程中的作用。P121 参考答案:(具体的可参照书本)
言语指导能有效地进行原理教学:
(1)使学生知道通过学习能懂得可以应用该原理来做什么。如在学习了 “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 的原理后,能说明雨的成因,能说明冰箱的安装原理。
(2)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重新陈述或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该原理的那些概念,从而为引出新原理做好准备。(3)用言语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组成原理的那些概念以适当的次序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原理。
(4)以提问的方式来要求学生说明这个原理的具体实例,并对其回答给预反馈。《教育心理学》小抄
(5)通过合适的问题,要求学生做言语的陈述。
(6)在学习原理之后,提供间隔复习的机会,呈现一些新的实例,让学生回忆并说明这个原理,使学习的原理得到良好的保持。
第四篇:电大 社区护理学(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区护理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
3、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的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4、社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5、健康社区:指拥有健康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人群的社区;其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健康政策、健康管理、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参与健康互助,拥有健康人群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宗旨。
二、单选题
1.健康的含义不包括(E)A.心理健康 B.躯体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D.道德健康 E.人际关系良好 2.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D)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B.健康是绝对的 C.健康与疾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D.疾病与健康可以相互转化 E.真正健康的人占绝大多数 3.下列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环境因素的是(C)A.医疗卫生服务 B.噪音 C.微生物 D.遗传 E.老化
4.社区护士指导社区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40岁以上女性进行乳房自检,这是(A)A.-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临床期预防 E.病因预防 5.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不包括(E)A.一定的地域范围 B.特定的文化背景 C.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 D.生活方式 E.相对不固定的人群 6.社区的主体是(C)A.地域 B.生活服务设施 C.人群 D.生活方式 E.生活制度 7.下列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的是(D)A.为高血压病人进行饮食指导 B.为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提供支持
C.为孕妇进行围产期保健的指导 D.为肾衰病人做肾移植手术 E.为儿童实施预防接种 8.下列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重点服务人群的是(D)A.妇女 B.儿童 C.老年人 D.亚健康人群 E.慢性病病人
9.下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社区中的患病人群 B.社区卫生服务的地点是社区医院 C.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时间,应适应居民的需求 D.当居民的健康问题得到解决后,社区卫生服务即可停止 E.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是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10.有关社区护士基本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E)A.必须是护理本科毕业 B.从事护理工作3年以上
C.有护士执业资格,但不必注册 D.必须通过学校设置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E.必须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11.下列不属于社区护士职责的是(B)A.参与社区诊断工作 B.承担就诊病人的诊断工作
C.参与社区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D.参与社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E.参与完成社区儿童计划免疫任务
12.关于知一信一行模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E)A.知识是建立积极信念和态度的基础 B.知识和信念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
C.具有积极的信念,才能主动形成健康行为 D.知识转化为行为的过程受多种因素 影响 E.有了正确的知识和信念,行为必然会改变 13.关于社区健康教育的特点,错误的是(C)A.以健康为中心 B.以社区为基本单位 C.以患病人群为教育对象 D.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 E.具有连续性,贯穿于人的一生 14.教给病人如何测量血糖,最好的健康教育方法是(E)A.讲授 B.讨论 C.角色扮演 D.案例分析 E.示教与反示教 15.下列不1属于社区健康教育评价指标的是(A)A.人口自然增长率 B.卫生知识达标率’ C.卫生知识普及率 D.健康教育覆盖率 E.卫生保健活动参与率
16.最简练和最富于宣传性的一种健康教育形式是(B)A.宣传画 B.标语 C.宣传册 D.宣传单 E.宣传栏
17.某工厂有工人20 000人,2010年发生心肌梗死42人,经过治疗,29人病情稳定出院,5人死亡,则2010年该人群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为(B)A.2.8/万 B.15% C.11.9qo D.2.5/万E.0.25% 18.排列社区健康问题优先顺序时,依据的原则不包括(D)A.普遍性 B.严重性 C.紧迫性 D.重要性 E.可干预性
19.表示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的指标是(A)A.发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感染率 20.针对社区中的高危人群,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是应侧重于(B)A.卫生保健知识 B.预防性卫生知识 C.康复知识 D:死亡教育 E.家庭护理技能
三、问答题
1、描述影响健康的因素。答:(1)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病原微生物以及个体的生物学特性。
(2)环境因素:人的健康不仅仅包括个体的健康,还包括个体与环境的和谐相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职业、民族等等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一切因素,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健康观念、健康行为来实现。(3)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吸烟、酗酒、吸毒、纵欲、赌博、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日益增多。4.健康服务因素健康服务又称卫生保健服务,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是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重要部门。健康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群的健康水平。
2、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 答:(1)生产与发展功能:包括人口的生育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两个方面,这是社区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
(2)贯彻政策功能 :社区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权单位,社区要贯彻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同时又与群众建立守望相助的密切关系,反映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动员并组织社区的成员参与各项活动。
(3)人际互动功能 :社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且将生活在空间中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以各种方式将个人、家庭、商业、企业、和事业机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相关的小社会。人们在这里通过互助互爱和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使自己的许多日常需要得到满足,从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意识,这种感受并非单凭血缘关系就能建立的,而是建立在居民群体之间互助互爱的社会关系之上的。
(4)控制功能 :社区通过各种管理体制、行为规范约束、控制、管理社区居民的行为,从而有效地维持社区秩序,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维护社区的稳定。
(5)社会化功能 :社区居民通过沟通、交流,不断学习,相互影响,形成了特有的风土人情、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造就了社区的特色。
(6)援助功能 :社区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及处于疾病或经济困难状况的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例如,社区中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得到社区的帮助;社区成员中的某些专业特长或技能通常用于帮助解决社区其他成员生活中的困难等。
3.请分析该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并制定干预策略。
某社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面积44.33万IIf。小区总人数:9524人(常驻人口8706人、流动人口818人)常驻人口中60岁以上有1898人,占21.8%。社区居民主要疾病为慢性病,高血压占首位,为22%;糖尿病其次,为70/0。健康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盐高脂饮食;在职人员缺乏锻炼,且工作压力较大;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等。居民楼属于老式建筑楼,楼梯较狭窄,没有电梯,没有无障碍通道,影响老年人外出活动,每层均安装防盗窗。一层住户有一块空地,堆放杂物较多,影响社区整体环境,每两层楼之间有分类垃圾桶,地面整洁。周围有绿地和小花园,环境安静。居民住户家养植物较多,草坪里及小路上多见小狗粪便。周围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有邮局、银行、商店、餐馆等机构,附近有公交车站,交通便利。
答:问题是:疾病谱排序:高血压病、糖尿病
危险因素干预工作重点应以运动、限盐为重点
本地高发的慢性病有关影响因素,危险度依次为:口味偏咸、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及嗜酒。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其致病因素以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倡以不吸烟、少饮酒、少吃盐、合理膳食、多运动为主要内容,利用各种场所和条件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促进,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生活行为。提高居民健康素质,降低或消除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生,以达到全民健康的目的。
社区护理学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家庭:由具有血缘、婚姻、领养、情感承诺的永久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人组成。
2、核心家庭:又称为夫妇家庭,是指由一对已婚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包括无子女的夫妇家庭和由一对夫妇与领养的子女组成的家庭。
3、家庭生活周期:就是指家庭由诞生、成熟至衰退消失和新家庭诞生的循环过程。
4、家庭发展任务:是指家庭在生活周期各个阶段所面临的、普遍出现的、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去解决的问题,如果顺利解决,家庭则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解决,家庭有可能停滞,影响家庭整体的健康发展。
5、家庭访视:简称家访,是指为促进个体和家庭的健康,在服务对象的家庭环境里提供护理服务活动。
二、单选题
1.由一对夫妇同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姊妹构成的家庭称为(B)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夫妇家庭 E.复式家庭 2.王女士,35岁,与丈夫、公婆、丈夫的妹妹生活在一起,该家庭类型属于(B)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复式家庭 E.单亲家庭 3.下列不属于家庭内资源的是(E)4.刘先生夫妇与父母、15岁的女儿一起生活,刘先生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也是该家庭中的权威人物,该家庭的权力结构类型是(A)A.传统权威型 B.工具权威型 C.分享权威型 D.民主权威型 E.感情权威型
5.儿童死亡率最高的时期,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D)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出生后7天内 E.学龄期 6.培养小儿各种良好的习惯及意志品质的最好时机是(C)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乳儿期 7.新生儿首次接种乙肝疫苗的首次剂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为(D)A.5ug B.10mg C.5mg D.10ug E.30ug 8.下列关于母乳喂养描述错误的是(D)A.母亲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时不宜母乳喂养 B.婴儿出生后可以立即吸吮 C.断奶时间一般选择在春秋季节开始 D.应定时进行哺乳 E.哺乳后将婴儿竖起排背,以减少溢奶 9.婴儿l—4个月时可添加的辅食是(C)A.蛋黄 B.菜泥 C.水果汁 D.鱼泥 E.烂面 10.卡介苗的初种年龄是(A)A.出生后2—3天到2个月内 B.2个月 C.8个月以上 D.3个月 E.1个月
11.小儿意外伤害发生率最高的场所是(C)A.学校 B.上学途中 C.家庭内 D.居民小区中 E.游乐园 12.下列产后计划生育指导的内容错误的是(C)
A.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 B.产后6周指导产妇选择适当的避孕方法 C.产后未来月经之前不必采取避孕措施
D.哺乳的妇女不宜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 E.哺乳期可采取工具避孕 13.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老年人的年龄界限是(D)A.50岁 B.55岁 C.60岁 D.65岁 E.70岁 14.关于老年人外貌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D)A.头发变白一般从两鬓开始 B.脱发男性较女性常见
C.皮肤松弛以面部表现突出 D.体重较年轻时下降 E.牙齿松动易脱落 15.关于老年人心脏的主要变化不包括(E)A.心房增大 B.心室容积减少 C.瓣环扩大 D.瓣尖增厚 E.心室增大 16.-般成人记忆开始减退的年龄是(C)A.40岁 B.45岁 C.50岁 D.55岁 E.60岁 17.关于老年人患病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A.起病隐匿,症状典型 B.多种疾病并存 C.病情发展变化迅速 D.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 E.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16.老年人由于泌尿系炎症造成逼尿肌反射,使膀胱收缩而产生的尿失禁称为(B)A.压力性尿失禁 B.急迫性尿失禁 C.炎症性尿失禁 D.损伤性尿失禁 E.充盈性尿失禁
三、问答题(共40分)
1、简述家庭访视的注意事项。答:(1)签订家庭访视协议
(2)明确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3)选择合适访视时间
(4)注意访视态度和沟通技巧
(5)加强病人安全问题的防范,包括:①社区护士按相关规章、制度、流程实施护理操作 ②社区护士的技术熟练,操作时注意观察,一旦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③访视包内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一旦发生危险,现场实施抢救。
(6)加强护士自身安全问题的防范,包括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安全访视制度,社区护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工作 ②机构内的其他人员应知道访视护士的家庭访视行程和计划 ③访视前,尽可能先电话联系访视对象,确认访视对象的地址,尽量了解访视对象的家庭情况,判断访视对象家中有无不安全因素 ④初次访视或者去偏僻的地方访视,最好有人陪同 ⑤对突发事件灵活应对,如遇到家访对象有敌意、情绪异常,或家庭中有不安全因素 ⑥随身携带证件、手机、零钱,勿携带贵重的物品和首饰 ⑦注意路途交通安全等。
2、列举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答: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较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许多因素都可导致跌倒,随着年龄的增高,跌倒的几率增大,且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主要是:(1)心脑血管疾病;(2)糖尿病;(3)眩晕发作;(4)晕厥;(5)环境因素;(6)步态异常;(7)药物影响;(8)其它
3、分析社区老年人群的特点、并制定社区老年人干预策略。答:跌倒、便秘、尿失禁 干预策略:(1)跌倒的预防:治疗相关疾病;避免用不适当的药物;改善环境因素;增加体力锻炼;保持精神活动;必要时使用助行器。(2)便秘的预防:注意饮食调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及时治疗相关疾病。(3)尿失禁的预防:缩肛(提肛)运动;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社区护理学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慢性病是指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非传染性指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其病因常复杂且不明,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2、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3、食品交换法:将食物按其营养成分的比例不同,分为主食类(米面、干豆类)、蔬菜类、水果类、肉蛋类、豆乳类、油脂类,将每类食物中凡是能产生90千卡热量的食物称为一个食物交换份(常见食物的1份食物重量见表6-11),糖尿病病人在保证摄入总热量不变和营养素均衡的前提下,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饮食,满足身体对热量和营养素的需求,达到糖尿病治疗的目的。
4、胸部叩击:用手叩打胸背部,借助振动,可使分泌物黏液引流至细支气管中,使分泌物松脱而排出体外的一种去除呼吸道分泌物技术。
5、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高血压病的不可变危险因素的是(A)A.年龄 B.吸烟 C.超重 D.饮酒 E.高钠饮食 2.下列有关高血压易患人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年龄≥50岁 B.收缩压130--139mm Hg;C.舒张压85~89 mm Hg D.腰围男≥90cm E.高血压家族史
3.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要求,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应至少提供几次面对面的随访(B)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4.王女士,女性,66岁,头晕、头痛、乏力20年,加重伴恶心、呕吐、烦躁不安l天,查体:血压240/130mmHg,意识模糊。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心界扩大。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C)A.1级高血压 B.2级高血压 C.3级高血压 D.临界高血压 E.高血压危象 5.糖尿病病人餐后2h血糖控制的理想目标是(B)A.4.4—6.1 B.4.4~8.0 C.7.0—9.0 D.8.0—10.0 E.10.0—12.0 6.糖尿病饮食治疗中三大营养素含量占饮食总热量的百分比分别是(E)A.碳水化合物:<15%;蛋白质:60%;脂肪:20%—30% B.碳水化合物:25%.35%;蛋白质:40%一50%;脂肪:20%—300/0 C.碳水化合物:35%一45%;蛋白质:40%—50qo;脂肪:<15% D.碳水化合物:45%—55qo;蛋白质:20~30qo;脂肪:20%—30qo E.碳水化合物:55qo—65%;蛋白质:12—20qo;脂肪:20%~30%
7.王女士,身高158cm,体重56kg,王女士的体型属于(B)A.偏瘦 B.正常 C.超重 D.肥胖 E.重度肥胖 8.下列降糖药物中,应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服用的是(E)A.优降糖 B.格华止 C.美吡哒 D.美迪康 E.拜糖平9.下列有关胰岛素的保存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E)A.胰岛素最适宜的保存温度是2-8C B.应置冰箱冷藏室内存放
C.未开启的胰岛素可以保存2年 D.已开启的胰岛素可以保存3个月 E.乘飞机旅行时,最好放行李箱内托运
10.糖尿病病人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的频率要求是(B)A.1次/月 B.1次/3月 C.1次,半年 D.1次/年 E.1次/2年 11.张某,男,33岁,患I型糖尿病5年,居家注射速效胰岛素治疗,突然出现极度饥饿、软弱、手抖、出汗、头晕等,下列最合适的处理方法是(E)A.让患者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 B.让患者平卧并协助活动四肢
C.立即打电话询问社区医生 D.立即送至附近医院 E.立即给一些口服糖块 12.对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在治疗的第一年,即使无异常症状,也要求至少多久做一次心电图检查(C)A.0.5—1月 B.1~3月 C.3—6月 D.6—8月 E.8~12月 13.心梗病人最好在心梗几个月后再进行运动(D)A..1月 B.3月 C.5月 D.6月 E.8月 14.下列属于冠心病一级预防内容的是(E)A.康复护理 B.病情急变的抢救 C.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D.社区人群的监测和发病筛选 E.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15.脑卒中生存率的“7D”不包括(E)A.发现病人 B.快速转运 C.早期检查 D.收集资料 E.用药 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最主要因素是(E)A.遗传因素 B.吸烟 C.大气污染 D.感染 E.外伤 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标志性症状是(C)A.咳嗽 B.咳痰 C.喘息 D.气短 E.胸闷 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膳食原则是(A)A.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B.低蛋白、低热量、低维生素饮食 C.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D.低脂肪、低热量饮食 E.低盐、高纤维素饮食 19.社区护士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做腹式呼吸时,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C)A.1:1 B.1:1.5 C.1:2或1:3 D.2:1或3:1 E.1.5:1 20.社区护士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长期家庭氧疗时,合适的氧流量是(A)A.1—2 L/min B.3—4 L/min C.5—6L/min D.7~8L/min E.9—lO L/min
三、问答题(共40分)
1、简述慢性病的社区管理原则。答:(1)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见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预(2)三级预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一类疾病来进行共同的防治;(3)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
(4)传统的卫生服务内、方式包括鼓励病人共同参与、促进和支持病人自我管理、加强病人定期随访、加强与社区和家庭合作等内容的新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保健模式发展;
(5)加强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行动;
(6)改变行为危险因素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时,应以生态健康促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该变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及环境该变为主要策略的综合性这区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
2、简述COPD病人家庭氧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答:原则:(1)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应在1.5~2.5L/min)低浓度(<30%)。
(2)长期持续氧疗,即每天>15小时,对于COPD病人,特别是慢性Ⅱ型呼衰伴有肺心病者,必须长期持续氧疗,包括夜间,有利于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切不可根据症状自行缩短吸氧时间。注意事项:(1)指导病人或家属掌握制氧、给氧的正确方法;(2)注意吸氧浓度不超过30%;(3)指导氧气装置正确安装、消毒及安全用氧。氧气装置;检查氧气装置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温度与湿度;給氧时先经水湿润,湿润60%以上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器官黏膜产生刺激,温度以37度为宜。消毒:向病人及家属反复强调管道、湿化瓶用清水冲洗或消毒的重要性。安全用氧:强化用氧的安全意识,用氧时注意防热、防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压力过小时应换瓶。
3.李先生,男,65岁,退休工人,身高170cm,体重74kg,确诊为2型糖尿病,请根据食物交换份法,为李先生设计饮食方案。
答:第一步、估算标准体重: 李先生标准体重:(170--80)*70%=63 kg; 体型:(74--63)/63*100%=17.5%(李先生体型属于超重)
第二步:估算总热量: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千卡)=63X30=1890(千卡);
第三步:估算食物交换份数由于李先生体型属于超重可按表中1800千卡,在此基础上增加1份主食安排,或按200千卡,减少1份主食安排,即每日总食物的分数为21~23.5份,其中主食12份,蔬菜1份,水果1份,肉蛋类4.5份,豆乳类2份,油脂类2份。第四步:注意合理搭配食物。
社区护理学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
2.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D)指后天获得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痴呆。以痴呆为主要表现,本病多为隐性逐渐起病,病程发展缓慢,呈进行性加重,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位原因。
3.呼吸道隔离:对由病人的飞沫和鼻咽分泌物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百日咳、肺结核等,病人应住单人房,严格隔离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反应了人们在家庭(或医疗机构内)和在社区中的最基本能力,因而在康复医学中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ADL是指人们在每日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
5.检伤分类:是指医务人员或进过专门培训的急救人员通过看、问、听及简单的体格检查将危重的病员筛选出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准确估计伤情,区分伤员救治的轻重缓急,使危重的病人得到优先处理,提高现场急救成活率。
二、单选题
1.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B)A.鼠疫、炭疽 B.鼠疫、霍乱 C.炭疽、霍乱 D.炭疽、登革热 E.鼠疫、登革热 2.猩红热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A)A.2小时内 B.4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3.社区精神护理三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B)A.去除治病因素 B.去除危险因素 C.精神疾病边缘者的及时就诊 D.精神疾病急性期患者的持续治疗 E.减少精神残疾 4.下列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的是(C)A.思维联想障碍 B.情感障碍 C.认知障碍 D.意志行为障碍 E.情感反应与环境不协调
5.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为(A)A.思维迟缓 B.情感低落 C.食欲紊乱 D.注意力不集中 E.言语动作减少 6.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病人,维持期治疗一般持续(B)A.3—6个月 B.6—12个月 C.1—2年 D.2—4年 E.2—5年 7.老年性痴呆病人早期记忆障碍的特点是(D)A.逆行性遗忘 B.病理性赘述 C.记忆错误 D.近事遗忘 E.远事遗忘 8.王某,75岁,患老年性痴呆3年,下列家庭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D)A.环境舒适,墙壁颜色鲜明 B.鼓励病人回忆往日的经历
C.减少白天睡眠时间,以保证晚上的睡眠 D.经常变换作息时间,以训练大脑功能 E.帮助病人确认现实的地点、时间,维持对现实的辨识能力 9.基础生命支持的6个基本步骤流程为(C)A.检查意识一>检查呼吸一>检查脉搏一>开放气道一>人工吹气2次一>胸外按压
B.检查意识一>开放气道一>检查呼吸一>检查脉搏一>人工吹气2次一>胸外按压 C.检查意识一>检查呼吸一>开放气道一>人工吹气2次一>检查脉搏一>胸外按压 D.检查意识一>开放气道一>检查呼吸一>人工吹气2次一>检查脉搏一>胸外按压 E.检查意识一>检查呼吸一>开放气道一>检查脉搏一>人工吹气2次一>胸外按压 10.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为(E)A.1~3cm 80—100次/min B.2.5—4cm 80—100次/min C.4—5cm 80-100次/min D.2.5—4cm 1 00次/min E.4—5cm 100次/min 11.为了保证有效的按压,双人CPR时轮换按压者的频率和交换时间分别是(E)A.1min轮换 小于10s B 2min轮换 小于10s C.5min轮换 小于15s D.2min轮换 小于15s E.5min轮换 小于15s 12.胸外按压的部位为(C)A.胸骨中段 B.胸骨上1/3段 C.胸骨下1/3段 D.胸骨上1/2段 E.胸骨下1/2段 13.臀部伤口,位置较深,出血量较多,应选用(D)A.包扎止血法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加垫屈肢止血法 D.填塞止血法 E.止血带止血法
14.抢救伤员首先要处理(C)A.休克 B.止血 C.解除窒息 D.伤口包扎 E.固定骨折 15.脑脊液漏病人搬运时,应取(C)A.仰卧屈膝位 B.头低脚高位 C.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 D.仰卧位,头部略抬高 E.仰卧中凹位
16.灾害救护的第二级早期救护的主要内容不包括(E)A.伤员的分类登记 B.留治轻伤病员 C.留治传染病员 D.实施现场急救技术 E.转送需要专科治疗的伤员
17.每100ml烧伤溶液中含氯化钠、碳酸氢钠、鲁米那分别是(C)A.0.3克、0.6克、0.03克 B.0.15克、0.3克、0.15克
C.0.15克、0.15克、0.03克 D.0.3克、0.15克、0.03克 E.0.3克、0.15克、0.15克
18.李某,54岁,在喷洒乐果的过程中,农药漏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痉挛、大汗淋漓,呼出气体有明显大蒜味,瞳孔明显缩小等症状,应最好立即选择以下哪种溶液冲洗体表污染部位?(A)A.清水 B.热水 C.酒精 D.肥皂水 E.高锰酸钾
19.张某,女,45岁,洗浴过程中,突然昏倒在浴室,面色呈樱桃红色,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抢救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C)A.立即催吐 B.立即开放气道 C.立即行心肺复苏 D.立即彻底冲洗体表 E.立即移至通风空气清新处
20.王某,男,45岁,在地震现场经快速地评估发现,呼吸35次/分,心率90次/分,对救护员的呼叫、拍拭无反应,根据START检伤分类标准,病人应使用以下哪种颜色的标识?(A)A.蓝色 B.绿色 C.黄色 D.红色 E.黑色
三、问答题(共40分)
1、阐述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症状管理? 答:(1)咯血的护理:指导病人掌握咯血的危险征兆,如判断咯血的量等;病人咯血时,应指导病人卧床休息,要避免精神紧张,告知病人应立即就医;告知病人咯血时不能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指导病人掌握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嘱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
(2)盗汗的护理:注意保暖,盗汗时应及时用温毛巾擦干汗液,勤换内衣及床单、被单。(3)药物护理 :1)监督病人坚持服药 2)病人家属指导(4)心理护理
(5)家庭预防与隔离消毒,家庭成员应定期接受检查
2、列举社区精神障碍病人的特点? 答:(1)轻度精神障碍着多;
(2)慢性疾病病人、精神残疾和智力残疾者多;(3)社会、经济地位低;(4)年龄跨度大,病种多。
3、列举关节挛缩的康复护理原则? 答:(1)随时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肢体的紧缩程度,如偏瘫病人处于肢体紧缩状态阶段时,可采用毛巾卷置于偏瘫侧的手掌心中,以矫正指掌关节的挛缩。毛巾卷(也可以用海绵等其他松软物制作)的大小要求、一般粗细为5—6cm,长短为7—8cm。另外,在偏瘫侧的肩关节、肘关节、骸关节、膝关节屈曲部位处,可置放薄的软枕(或其他相当软物)支撑,以矫正其关节挛缩状态。
(2)定时进行体位转换,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体姿,经常保持肢体功能位,(3)按照康复治疗计划,定时给予关节可动域的功能训练。一般是业内康复专业的PT技士、OT技士和康复护士进行,也可在康复医生指导下,由其本人或家属协助用健侧给患侧进行训练。在训练时,应注意其关节活动度要从小到大,活动时间要出少到多,训练动作要轻柔,不可过猛过急。以避免发生新的损伤。
4、简述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答:(1)首先要保持沉着、镇定,理智、科学地进行判断和处理。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和病人的安全。在事故发生的现场,导致病人意外的原因也可能会对参与救护的人员带来危险,所以要确保救护员自身的安全,如对于触电的病人应首先切断总电源,以保护抢救者自身安全和防止病人的再损伤。在可能的情况下,救护人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使用呼吸面罩实施人工呼吸,接触血液、体液前戴上医用手套等。(3)快速评估伤病人的病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疗帮助。救护人员应在现场进行快速、简洁、全面的评估,尽早呼救,建立有效的急救通路。
(4)分清轻重缓急,遵循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经过评估后,救护人员应首先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如气道阻塞者首先应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先进行心肺复苏;大出血者先进行有效的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
(5)可能情况下,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救护人员在进行包扎、固定等操作时,手法应准确,动作轻柔,避免对伤口和骨折处的直接压迫。
(6)充分利用现场可支配的人力和物力,协助抢救。救护人员在清楚自己能力极限的同时,要注意充分调动周围可支配的人力和物力。如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时,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呼救,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救护人员也可就地取材制作骨折固定的夹板和简易的搬运工具等。
第五篇: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人四个方面对人员管理情况作出科学、详尽的预测、分析,为公司的员工招聘、职位安排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基础
工作分析又称职务分析是对某一企事业单位内部各自岗位工作地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地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它是整个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基础。(2)它是提高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需要。(3)它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4)它有助于工作测评、人员测评以及定员定额。
华为公司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企业转型的实际,重新确定设置什么样的工作岗位,用什么样的人,用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样的工作分析和人力资源分析和预测的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招聘、职位安排、考核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说明了工作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2
北京某IT公司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
1,在本讨论中本人的个人观点:首先金益康公司有着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把人员甄选的工作能视为企业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根本。这种观念能够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金益康公司没有盲目进行招聘,而是在招聘之前了解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设计,做好招聘方案。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
2,本人的个人观点是:金益康公司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有效了解面试人员的兴趣爱好,找好兴趣爱好与实际工作的重合点,举具体爱好的事例,对面试人员进行爱好的细节了解。
3,本人的观点:金益康公司在招聘之前了解岗位需求,分析岗位设计,做好招聘方案。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复试的合理形式安排,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了解面试人员的就业态度,便于更细致的做人员甄选。对所有的企业来说招聘是人力资源非常重要的一环,所有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头的环节,为笔试、面试、甄选等。面试都有方法可循,在面试之前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方法、确定细致的方案、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为哪个部门找,做什么职位等,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重点考技能,基本素质,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招聘的职位的特点。到招聘现场要在之前做好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细致的计划,设计面试题目,看似简单,但非常重要,有些题目比较简单往往不能看出应聘者实际信息,可以运用很多方法,换个角度问问题,就能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由此得出设计一整套的严谨科学的面试方法对于公司的招聘员工是非常重要的。
4,本人的观点:金益康公司对面试者初试的安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面试程序,以保证面试工作各阶段的顺利进行。明确合理的经营目标。要在目标的认同上凝聚在一起,形成坚强的团队,以激励人们团结奋进。因此,我们要有导向明确、科学合理的目标,把经营目标、战略、经营观念,融入每个员工头脑中,成为员工的共识。为此,我们必须把目标进行分解,使每一部门、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应做出的贡献,把每一部门、每一个人的工作与企业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这样的环节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在招聘工作中要确定一个细致的方案,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可以通过几个人的形式进行面试,在事先要做好沟通的工作,人员详细的安排,面试的题目、面试的重点、基本的素质能力、测评等,设计考核方法:把以用设考形式作为考核的基础,最大限度的使职位需求和面试人员的重合。通过这样的形势,可以多层次的了解每一名面试人员的业余爱好,兴趣爱好和个人的素质修养,这样是对员工整体形象的进行细致的了解。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5,通过观看金益康公司招聘案例,我认为此公司的招聘过程是严谨和科学的。首先,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要制定一个招聘方案,确定好招聘工作方式,明确招聘目的。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第三,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招聘方式,有效地考出应聘者的素质。第四,在面试前,考核者之间要做好沟通。
只有象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中注重每个工作环节,做到细致严谨,才能甄选出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6,本人观点如下:金益康公司是非常重视招聘工作的,该公司把招聘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招聘过程中,该公司的工作方法是科学严谨的,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要做一个方案,确定招聘的方式和方法及所需人员。在每一个招聘的阶段又制定出计划,在人员的安排上具体和明确。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并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选拔出人才打下基础。
7,本人对于该案例的观点如下:招聘工作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因为招聘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中人力资源的形成,而且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工作的基础。在本案例中,金益康公司充分利用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把人力资源看作是战略性资源,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组织招聘工作。第一,该公司制定了严密而可行的招聘计划,确定招聘的方式和方法及所需人员;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招聘是企业对新员工的第一次培训,是应聘者逐步了解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了解员工的开始,因此在招聘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应聘者的求职愿望,同时在甄选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并帮助员工制行发展计划计划,以便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这对员工进入企业后的工作表现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来担任本次活动的组长:马翠芳 王鹏同学发言:金益康公司有着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把人员甄选的工作能视为企业生存并发展壮大的根本。有针对性设题:根据岗位特征设计面试题目。
李朝忠同学发言:金益康公司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有效了解面试人员的兴趣爱好,找好兴趣爱好与实际工作的重合点,举具体爱好的事例,对面试人员进行爱好的细节了解。
陈思同学发言: 明确甄选目标:通过了解以前做的岗位需求来合理安排招聘渠道。复试的合理形式安排,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了解面试人员的就业态度,便于更细致的做人员甄选。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面试都有方法可循,在面试之前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方法、确定细致的方案、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为哪个部门找,做什么职位等,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重点考技能,基本素质,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招聘的职位的特点。
马翠芳同学发言:金益康公司对面试者初试的安排(主要目的是突出重点),合理安排面试程序,以保证面试工作各阶段的顺利进行。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以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生产经营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管理。这样企业能够做到吸引每一个员工都能够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还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付亚军同学发言:在招聘工作开始之前,要制定一个招聘方案,确定好招聘工作方式,明确招聘目的。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第三,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招聘方式,有效地考出应聘者的素质。第四,在面试前,考核者之间要做好沟通。
吴征同学发言: 在每一个招聘的阶段又制定出计划,在人员的安排上具体和明确。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并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选拔出人才打下基础。
王晖同学发言:第一,该公司制定了严密而可行的招聘计划,确定招聘的方式和方法及所需人员;第二,在招聘工作中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阶段的人员安排都要有细致的工作计划,要做好笔试、面试的题目;招聘是企业对新员工的第一次培训,是应聘者逐步了解企业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了解员工的开始,因此在招聘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应聘者的求职愿望,同时在甄选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深入了解,并帮助员工制行发展计划计划,以便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这对员工进入企业后的工作表现有决定性的影响。
结论:通过金益康公司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因此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预测规划、教育培训、配置使用、考核评价、激励和维护,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组织若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占有资金;二是拥有掌握专业技能从事管理和操作的人员。两者之间,人的因素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人的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以说,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是组织实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现代组织人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科学知识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面试都有方法可循,在面试之前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方法、确定细致的方案、包括人员需求、岗位设计、岗位要求、还要明确目的,为哪个部门找,做什么职位等,对职位进行分类,以用试考,重点考技能,基本素质,避免死记硬背,针对招聘的职位的特点。金益康公司在招聘工作之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选拔出人才打下基础。
作业
3一、西门子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
(1)西门子的人才培训体系有何特点?
培训形式多样化,有新员工培训、大学精英培训和员工在职培训。
培训的内容根据管理学知识和公司业务的需要而制定,随着二者的发展变化,培训内容不断更新。
(2)西门子的员工在职培训的意义和特点。
在世界性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在不断变动的商务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力量,知识和技术必须不断更新换代,才能适应商业环境。西门子公司的在职培训,不断增强了员工的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成为西门子不败的重要保证。
(3)西门子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对中国企业有何借鉴意义。
该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对中国企业有借鉴意义: 1.人事部门地位高、有权威:各层的人事主管都是领导班子的成员,人事总裁马力先生就是西门子公司董事会的董事。2.实施“爱发谈话制度:爱发谈话是西门子公司实行的一项人事制度,主题是“发展、促进、赞许,德文缩写是EFA。在西门子公司40万员工中,有26000名是高级管理者,实行年薪制,其余一律按工资税章表领取工资。“爱发谈话的对象是实行年薪制的各领域高级管理人员,谈话每年一次,成为制度。爱发谈话由职员、上司、主持人三方参加。职员,即26000名高级管理者;上司,即谈话对象的直接主管;主持人,通常是人事顾问。3.大力开发国际化经营人才:西门子公司的业务几乎覆盖了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营国际化程度之高都是其他企业不可及的。西门子公司的战略是:把西门子公司的发展融入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之中。为此,公司作出规定,选拔领导干部必须具有1至3年的国外工作经验,而且把外语以及对所在国家文化状况的了解作为重要条件。
二、案例分析《天龙航空食品公司的员工考评》
1.你认为罗芸给马伯兰等的考绩是用的什么方法?
罗芸给老马等的考绩用的是印象考评法。案例中,罗芸知道老马的长处和缺点,凭个人对下属的了解,进行考评打分。罗芸首先总体上给老马打6分,然后开始考虑怎么给老马的各项分配分数。这显然是用的印象考评法。
2.罗芸对老马绩效的考评合理吗?老马不服气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吗?
(1)罗芸对老马绩效的考评合理吗?
罗芸给老马打的分数明显打低了,对老马绩效的考评不是很合理。
(2)老马不服气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吗?
A.印象考评法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易掺入个人情感,由一点推及其余。尽管老马的工作能力很强,工作实绩不俗,同自己的下属和客户的关系很好,但罗芸对老马不注意身体健康导致三个月病假以及太爱表现自己印象颇深。
B.公正的讲:老马很善于和他重视的人,包括……有好几位已被提升,当上其他地区的经理了。老马这一年的工作,总的来说干得不错。
我想作为地区经理应该考虑这一客观因素。太爱表现自己虽是老马的一个缺点,但向经理汇报工作也是应该的。
3.天龙公司的考绩制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建议该公司应做哪些改革?
(1)天龙公司的考绩制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由印象考评法改进为绩效考评法。绩效评估体系是组织对实现目标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种重要机制。员工绩效考核应做到公正、客观地评价。天龙公司考绩制度最好有所改进。
(2)你建议该公司应做哪些改革?
①天龙公司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尽量做到量化和细化。
②做好考评前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说明考评是对过去工作反应。
③绩效考评是员工提拔的重要参考之一,并不是全部。提拔甄选标准可以
量化考评,提拔竞争上岗,条件公开
作业4
一、案例分析《一家百货公司的工资制度》
1、该百货公司实行绩效工职制度。
该百货公司营业员的工资构成主要是销售额工资、利润工资与超额工资,这些工资形式与绩效工资的特征相符,因而可以说,该公司实行的是绩效工资制度。实际上是计件工资(因为营业员工资是根据销售额的多少来确定的),也就是根据员工实际劳动成果或工作绩效,来决定报酬的工资方式
(提示,仅举有两种回答)
第一种:
该公司采用的是绩效工资制度。特点是以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员工个人的实际贡献为主要依据来决定报酬的,员工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能调动员工特别是优良员工的劳动积极性,由于工资成本随销售额、利润等指标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它能够防止工资成本过分膨胀,直观透明、简便易行,开发成本和执行成本都是比较底的。作用在于使员工能够尽力的去进行销售工作,而且服务质量也会有所提高,从而使公司的销售额增加。
第二种:
该公司采用的是提成工资制。也就是根据柜组和营业员的销售额以及利润额按一定的比例提取部分货币进行分配的一种工资形式。
2、特点和作用:
该公司工资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将销售额和利润额同时用于工资提成,鼓励营业员既要多销售商品,又要保证有足够的利润;二是同时把营业员的服务质量、商品质量、安全保卫等作为否定指标,比如出差错将影响柜组和营业员的收入,以此促进营业员的规范服务,保证服务质量,赢得顾客的信赖;三是按所售商品的特征和种类的不同,对各柜组的提成比例也不一样,以达成各柜组和营业员之间收入水平的平衡,提高小商品柜组和营业员的积极性;四是采用二级分配方法,也就是公司对各柜组进行奖金分配,柜组再对营业员进行分配,这样可以根据各柜组商品种类的不同,而且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分配比例;五是采用淘汰制。对服务态度不好、销售业绩不佳的员工在进行教育以及帮助以后,仍未改变的,则解除合同。
二、员工处于“停滞状态”时组织所采取的相应对策
答: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在职业发展上要达到的高度等做出规划和设计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积累知识、开发技能的过程。它一半通过选择组织选择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技能得到提高、职位得到提升、才干得到发挥来实现。大陆银行通过设立技术职务和管理职务两个阶梯,使员工从不从渠道得以竞升提高,使员工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还通过现岗培训学习等方式,避免了职工出现职业怠倦情绪的产生和蔓延,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保持成就感和新鲜感,有力的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员工可以从更富有挑战性的职业和丰富的工作内容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而企业也从具有献身精神的员工所带来的绩效中获得利益,实现双赢的目标。
作业5靠大家发挥了
校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