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教育材料2
感恩教育材料
(二)1、感恩的概念
“感恩”是舶来词,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概念。在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至今仍然雕刻着“思考”与“感恩”二词。“感恩”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而在我国汉文化中,“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所以,“感恩图报”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众所周知的古语,都体现着一种报答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也包含着“感恩”情结,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了人类千年。西哲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所以,“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的一种大智慧!
2、感恩特征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生活之源也会得到更好滋润。这也是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的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构建。学会感恩,能够呼唤人间真情,抒发美好情感,树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3、中国的感恩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要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也都是感恩文化的体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如果你到过四川都江堰游览的话,你会在大坝上看到八个大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大义之上。可见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从来就不缺乏感恩的传统。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也受到了冲击,有人认为感恩已经过时了,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还有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曾慷慨解囊300万元,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自己重病住院时,那么多受到他资助的学生竟无一人去看望他,更不用说助他一臂之力。
第二篇:感恩教育 2
信息
学会感恩,成就伟业
--喀什市第九小学组织师生观看《感恩教育》专题节目 11月16日早上,我校师生观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专题节目。节目中于丹教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大家印象深刻。
节目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三、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和自信?
四、如何培养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 于丹教授的讲话极富感染力,所说的话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她精练的语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讲座中,于丹教授引经据典,用故事告诉我们,要感恩首先要孝敬父母;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去融于人群之中,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交往的快乐,做个幸福的人;用两个例子告诉我们,走入社会要有信心,要勇敢抓住机遇。感恩与交往,这是贯穿我们一生的东西,也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体会、去学习。
师生们认真聆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孩子们带着内心的感动撰写了心得。在心得中,孩子们这样说:“于丹老师的讲座,让我知道了感恩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每人不仅要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还要通过感恩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树立人与人之间相处、相助的自信心。作为
一个小学生,我们的路还很长,面临的考验和挑战还有很多,让我们做个感恩的人,好好的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人才,让我们努力向前吧”。
感恩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于丹教授的讲座让师生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它激励师生从感恩中汲取力量,敢于承担爱与责任,积极挑起“中国梦”成就的大梁。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学校感恩教育增添了新的内涵,也为德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喀什市第九小学2013年11月18日
第三篇:感恩教育2
“感恩教育校园万里行”走进红河一中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弘扬中华民族“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构筑家、校、社会联合教育平台。2012年9月21日上午,我校特邀请了感恩教育专家瞿老师作主题为“感恩教育万里行”演讲报告会。我校全体师生、家长近1600余人在学校操场上聆听了这次演讲。在长达2个小时的演讲报告会上,一句句牵动灵魂的语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一段段真情的点燃,在各种音乐背景的渲染下,瞿老师用感人至深的事例和深情并茂的讲演,一次又一次地把学生、家长和老师带进了浓浓的恩情之中; 一次又一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反思着自己,敞开着心扉,接受着洗礼;一次又一次唤醒了所有同学的感恩之心,激发了同学们发现爱、享受爱的热情,教会了同学们表达爱、回报爱的方式。演讲会上学生们齐声高呼感恩之语;一次次高举双手;一次次响起激烈的掌声;一次次热泪满眶。在现场互动环节中,许多同学都大声喊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一时间,会场上回荡起感恩的最强音,感恩之情弥漫整个校园。在演讲会接近尾声时,瞿老师邀请我校的各班班主任走到前排,全体学生及家长全部都站起来恭敬地向老师们鞠躬以谢师恩,并接受了全体学生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心声:“老师,谢谢你们!” “老师,你们辛苦了,我们会努力的!” 然后瞿老师让所有同学走上去,深情地拥抱老师,为深深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大声地一次次喊出“老师,我爱你!” 呼喊声如山呼海啸,让站在台上的老师们热泪盈眶,让所有的教师再次体验到教师职业的高尚和尊严。
最后我校副校长李志华总结本次报告会,他表示此次“感恩教育校园万里行”演讲报告会撼人心魄,台上台下互动的方式,牵动了师生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这是一次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爱与爱的传递。希望同学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并坚信本次演讲对于我校实施的感恩教育必将起到积极作用,我校的德育工作定将踏上新的台阶。
第四篇:感恩教育心得体会2
感恩教育心得体会
XX村委会副支书 XX 通过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对知恩、感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干好本职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帮助,在下步工作和生活中,我将进一步把此项活动引向深入,使之成为自觉习惯。
人活一辈子,短短几十年。要过得快乐,就得学会知足感恩;要活得舒坦,就要学会爱岗敬业。!
如果我们能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那你的心灵每一天都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
知足感恩是我们生活的态度,所谓知足者常乐。做为一名村干部,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学会知足感恩。在工作中更是要做到知足感恩。爱岗敬业则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任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所谓知足,就是懂得满足,不过会地期求,但当然也不是安于现状。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不知足,如何常乐?知足反映一个人的文化取向,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所谓感恩就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回馈他人。感恩是一种道德体现,是自我
发展的动力源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懂得感恩的人是幸福的人。
我深刻地理解知足感恩的涵义,一个人,一辈子,一条路,随着年龄的增长,观点,心态也随之改变。每天每夜人们都在庸庸碌碌的忙着自己的生活,不管你付出的贡献或大或小,不管你的职责或轻或重,这些都是你的使命,不要那么不满足,想想自己已经很幸福了。还有许许多多人根本连生命似乎都无法维持住,可他们还是那么顽强的坚持着,珍惜自己那无比保贵的生命。在考虑问题时,要多些知足,少些计较,只要知足就会快乐。
学会感恩,感恩才会使生活充满阳光。
我要感恩我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一家人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顺序来也是要齐家之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虽然我达不到那个高度,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工作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因为知足,因为感恩,所以我更加爱岗敬业!我没法从其它方面对党,对人民进行报达,只好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为人民服务。我认为,“爱岗敬业”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勤奋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爱岗敬业,并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决定了你是不是一名值得信赖、可以勇担责任的人。
“爱岗需要敬业、敬业更要精业”。这句话怎么讲呢?如果敬业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那么精业就应该算是能力问题。做为一
名村干部,我们不仅需要好的态度,更需要好的能力,态度要改好,能力要加强。
其次,敬业要追求完美,这是敬业的关键。完美虽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状态,但正是这种理想,会点燃你前进道路上的灯塔。我们每个人如果都发扬敬业精神,让每个岗位上的工作都闪亮发光。
第五篇:《感恩教育》观后感 2
《感恩教育》观后感
赤城县第一小学五(1)班 王庆
今天我观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于丹老师演讲风格语气平
和、神闲气定,常常用一个故事比喻一个道理。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多个主题,一是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
培养孩子的爱心等等。
在讲第一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首先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
想必大家都知道,但他却再一次带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憾:从前有
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每天小男孩都找大树玩,摘几个果子吃、摘几片树叶玩,大树从不生气,每天盼着小男孩来跟它玩,但大
树盼了好几天小男孩都没有来,又过了好久他已经是一个初中
生了,小男孩很苦恼地叹着气,大树说:“孩子,你怎么了?”
孩子说:“我没有钱买玩具。”大树说:“孩子你把我的果子摘了
去卖钱吧。”于是小男孩每年秋天都来收果子。后来,小男孩好
久都不来看它,又有一天小男孩还有在大树底下叹气,大树问:
“你又怎么了?” “别人都有钱盖新房,娶新娘。我却没有。”“那
你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卖钱吧。”小男孩就照做了。小男孩又是好
久没来看大树,又有一天小男孩又在大树下叹气,“你学业也成了,房子也盖了,还有什么不满的呀?”大树问,“别人都去海
外了,我却在家里呆着。”大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看了坐船吧!”
于是,小男孩照做了。有一天小男孩回来了,他已经是一个白发
苍苍的老人了,大树问:“我什么没有了,只是一个大树桩,你肯定不愿意理我了!”“不,我回来,是想和你一起晒太阳,这是我的愿望,一生的愿望。
父母无私的给予我们这么多,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和回报。目前我能回报父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于丹老师还讲了周总理每次回家都给老父亲喂饭,然后才自己吃。台湾一个大老板都习惯跪着给父母喂饭。
名人尚且如此,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要孝敬父母,让他们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