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1--综合复习资料(力学)汇总

时间:2019-05-14 03:5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1--综合复习资料(力学)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1--综合复习资料(力学)汇总》。

第一篇:初中物理1--综合复习资料(力学)汇总

第一章

运动和力

一、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定义:

2、参照物:

① 定义:

② 选择:不一定地面,客观上不一定静止,(但当被选定,就认定为静止的)③ 技巧:把眼睛紧贴在参照物上去判断其它物体的运动与静止。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机械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参考分为:

最简单的运动为速度线路不变、大小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

5、速度单位: 米/秒 = 3.6 千米/小时 小数据 大单位 = 大数据 小单位

6、具体计算(略)

二、力

1、定义: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接触与否,与力的存在与否不相干)。故一力必有两物体,没有物体或一个物体就不存在力。

2、性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大小一样。即物体(B)同时对物体(A)也有大小一样的力,因而有一力必伴随有第二个反作用力(此二力特点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A与B上)。两个力相伴相生,同生同灭,不分先后。

3、力的作用效果:

② 改变物体的形状(只要有力,局部一定发生形变)。补充:手推墙,推的部位,无论手、墙都发生形变,故有力必有形变(即使苹果受到重力而与地球没有接触,它也因有重力而发生形变),但墙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这是因为墙还受到其它力的作用,综合之后,墙受合力为零,故运动状态不变。

4.力的三要素(都关系到力的最后效果)

① 大小(由于是数据,故同学都会注意且会计算); ② 方向(极重要的一个要素,但易受同学忽视); ③ 作用点(一般没有强调,都可以画在物体的中心上)。

5.小结:一讲到力就要条件反射地想到以下四点:

① 它的三要素;

② 必须有两物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如果找不到,那你的这力一定不存在); ③ 有力必有它的反作用力(有时为了计算,处理方便,通过算出它的反作用力作为解题途径);

④ 它的作用效果——形变、速变

6.力的测量

① 工具为测力计,其中主要为弹簧称(注意天平不是测量力的工具)。② 弹簧称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A、调零 B、量程

C、受力方向必须与平板相平行,且不摩擦,不一定竖直使用,平、斜都可。例:

此弹簧称读数为5N,但所受合力为零。

7.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① 定义:力的图示: 标出三要素。其中比例尺

选择最大公约数。

力的示意图:标出二要素 应用更广泛

8.初中经常碰到的具体的几个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有时还有空气阻力)学习每种力时必须条件反射地脑海中浮现出力的四点,这样如冲力、滚动力、下滑力等这些虚无缥缈不存在的根本找不着施力、受力物体的力,就不会再让同学犯错了。

A、重力

a、概念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引起的一个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是有差别的,也正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引起,故重力的方向基本上直指地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竖直向下。它不一定需要地球与物体接触,是初中阶段最主要的不接触的力。

b、三要素

向:

竖直向下

作用点:

重心(理解及判断)

小:

G=mg(与m挂钩,理解牛顿单位的大小)

(1)g的含义:

① 单位:牛顿/千克: N/kg ② 数值:地球表面附近约9.8 ③ 意义:1千克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9.8牛顿。

④ 计算:公式G=mg中,g为已知数,故只要知道G与m中的任意值即可算出另一个。

(2)g的变化及理解

g在地球表面附近数值有大小变化,越往地球两极越大,越往高空越小,到另外的星球,g就会发生成倍的变化了。

1、同一物体在不同地方的G与m 注意:抓住质量为一个物体的属性,不会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g因地而易故G也因g而因地而易。

2、同一举重运动员在不同地方举重的情形。

注意:抓住一个人的力气不变,因而举的重量不变,因为力的单位是牛顿是力,而不是举的质量(即东西的多少)不变,明显的常识性的感觉告诉我们在g较小的月亮上能举更多的质量(即更多的东西)。

在这里我第一次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碰到在不同情形下的比较,必须抓住不变的因素,比如例1的m与例2中的运动员的臂力F即他所举的重力G;同时抓住已知改变方向的因素,比如例

1、例2中的g ;而第三个因素即问题里问你的因素,往往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得出,而只能通过公式如G=mg或

得出。

B、弹力(压力仅为弹力的一种)

① 概 念:有弹性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要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力,由于挤压或拉长引起物体形变。

② 弹力的几个种类及它的三要素: a、硬表面(压力):

小:看挤压程度,没挤压光接触没有压力;

向:往形变复原的方向,与硬表面垂直的方向;

作用点:一般看作接触表面的中心。

图一:A物体所受的重力G(施力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A)图二:A物体压在桌面上压力N(施力物体:A;

受力物体:桌面)

图三:桌面支持物体A的支持力(也是压力)N’

(施力物体:桌面; 受力物体:A)图四:常常为了方便而把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作等处理把作用点移到重心上去而画

成支持力N’。

其中:N与N’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G与N’为平衡力,不能认为G与N是相同的力。b、绳子(拉力)大

小:拉的程度 方

向:沿绳子收缩的方向 作用点:拉点上

c、弹簧(弹力)大

小:拉的程度 作用点:拉点上 方

向:可能有两个方向

C、摩擦力(有压力的硬表面就有可能潜伏了摩擦力,但也有可能没有,必须注意、仔细)。a、滑动摩擦力

作用点:作等效处理,等同于N的作用点

向:与N垂直或都说成与摩擦表面平行,具体为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非直观的在地球上看去的运动方向)。

b、滚动摩擦力 c、静摩擦力

小:大小在变,直到与其它外力建立平衡为止,也有可能为零,μ·N只适用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切不可认为是f静 =μ·N 作用点:同滑动摩擦力

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理解)D、应用: 增有益、减有害

三、运动和力

1、合力的概念

当物体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力去代替它们时,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原来的几个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此效果侧重强调运动状态的效果,而忽略形变效果),那么这个力就叫做原来几个力的合力。

我们称F1、F2为合力F的两个分力;同样我们称F`为分力,F1`、F2`为合力F的两个分力。如果F1、F2两分力不在一直线上如图:

则合力F就复杂了,不属于初中研究范围,但合力F的大小有下面的规律即8N≤F≤12N。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惯性定律)

a、概念描述

3、惯性及解释

a、物体任何时候、任何位置、任何状态(动、静、受力情形)都具有的一种性质,物体(即m)一定,惯性一定。

b、常见惯性现象的解释可以通过不同物体速度变化不同及同一物体不同部位速度不一样去解释。

例:① 脚踩香蕉皮

② 汽车踩刹车 ③ 车箱顶掉水珠 ④ 跳车 ⑤ 飞机丢炸弹

4、运动与力的关系

a、力的情况分为分力(即真正作用在物体上的,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真实的力)与合力(即几个分力通过等效得出来的一个效果力,事实上它不存在,只是一种感觉,它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运动和力

有关运动与力的解题指导:两种类型

a、由运动判断力

b、由力判断运动

A、已知两分力=F合力或直接告知F合 的情况:

F合力≠0,物体将作变速运动,V将向合力方向变化。

F合力=0,物体原来V=0,继续静止;物体原来匀速直线运动V将保持不变;原来变速运动,物体将以F合力 同变为零时的最末的速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5、二力平衡

① 定

义:

③ 注

意:注意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比较,互为作用力及三要素相同的力绝不可能为平衡力。

④ 扩

展:不一定二力平衡,三力、四力、多力只要F合=0都可以说是平衡力。

如:

左图: 其中F1与F2互为平衡力;F3、F4互为平衡力,也可以说F1、F2、F3、F4四个力是平衡力,也

可以说物体A受平衡力作用。

左图:其中F1与F2互为平衡力,F3没有平衡力,故物体

B不是受平衡力作用。

如左图,物体C受三个都不在一直线上的力作用,但也可

能平衡,因而平衡力不一定是方方正正的两力、四力……奇 数个力也有可能平衡。

最后全章解题指导:

一、此章为学生入门章节,基本上为概念,故要做到全部理解,直到关上书本能复述上面的纲要,然后做题时要判断每题为哪一概念,每一条款一一对照比较。

1、用一个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但没有推动,这是因为()

A、推力小于物体重力

B、摩擦力大于水平推力

C、摩擦力等于水平推力

D、摩擦力小于水平推力

二、如果涉及到有关力的大小计算必须做到不要凭感觉,凭经验直观判断,定要做到以下步骤(即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作出判断),而这类是典型的通过运动判断力的题目。

具体方法如下:

1、先确定研究对象(这点较易,往往选择放在某表面的物体,物块为研究对象,而且就初中知识范围来说这研究对象往往处于平衡状态,即V=0或V1=V2)。

2、受力分析

A、先画G B、画题目给的已知力F C、再观察接触点与面

a、如有挤压画N(绳子、弹簧等画拉力等)b、如仍难平衡再画f c、空气阻力等很少涉及如实在平衡不了,再作考虑

d、如涉及浮力内容可能还有浮力,一般a、b与d两项不会同时出现。

3、最后检验:

a、每个力必须真实,要有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不可凭感觉随意增加力的个数。b、最后必须平衡(判断依据)例一

1、重为0.5吨的汽球分别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静止;1m/s的速度匀速下降请分别对这三种情况受力分析。

补充:当汽球分别以1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左,水平向右运动及以1m/s 斜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请对下列三种情况的汽球受力分析:

例二

如下图,一10N的物体在水平向左5N拉力的作用下,在桌面上以2m/s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请对该物体受力分析。

例三

请对下列的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一、力

1、力是___________的作用,有受力物体,就必有___________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因此,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也必然是___________物体,力是不能离开__________而单独存在的。

2、由于__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的。

3、人们常常把物体受到的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物重,物体的物重跟它的____________是成正比的,可以用公式G=__________来表示。式中的g=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测量力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_____,其中常用的一种叫做_________________。

5、质量是5千克的铅球正在空中飞行,它受到____________力的作用(空气阻力不计)这个 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作用点在_______________,施力物是________________。

6、足球运动用脚踢球时,若以球为研究对象,那么____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________是施力物体。若以脚为研究对象,则_______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__________是施力物体。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但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而且还与__________有关。它们叫做力的_______________。

8、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质量的单位_____________。

9、受到的________________越大,弹簧的___________就越大,弹簧秤就是利用这个道理来测量力的大小。

10、弹簧秤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或压缩)的长度跟受到的拉力(或压力)成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所以它的刻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

11、使用弹簧秤,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即弹簧秤的____________值。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_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损坏弹簧秤,测力的第一步应将指针调到____________位置上,然后才可以用此弹簧秤测力。

12、粗细均匀的一根直棒,它的重心在棒的______________,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___________,球的重心在_____________。

13、用一根______________把力的_______________都表示出来叫力的图示。

14、用____________把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表示出来叫做力的示意图。

15、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可以用一个去代替它们时,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产生的效果与原来的两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叫原来两个力的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人,甲用100牛的力向右拉车。乙用150牛的力向右推车,车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牛,方向____________。

17、甲、乙两人,甲用150牛的力向右拉车,乙用100牛的力向左拉车,车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牛,方向向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匀速转弯

C、月亮绕地球运动

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2、在湖中划船,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对水的推力

B、水对桨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人对桨的握力

3、用天平和弹簧秤称量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称量的结果是()A、天平是称量结果相同,弹簧秤称量结果不同 B、天平和弹簧秤的称量结果相同 C、天平和弹簧秤的称量结果不同

D、天平的称量结果不同,弹簧称的称量结果相同

4、比较图1-1中二力的大小()

A、F1>FB、F1

2D、无法判断

5、如图1-2所示,试比较F1和F2的大小()A、F1>F2

B、F1

2C、F1=F2 D、无法确定

6、以下关于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是质量的9.8倍 B、物体的重力G与g的成正比 C、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物体的重力与m和g的乘积成正比

7、有两个力F1和F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下列关于这两个力的合力的说法,哪个正确()A、合力的大小大于F1,大于F2 B、合力的大小小于F1,小于F2 C、合力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D、合力的方向是变化的 三计算题

1、一个弹簧称挂了5个钩码时,弹簧长12cm,挂1个钩码时,弹簧长9.6cm,若挂4个这样 的钩码,弹簧长度是多少 cm?

2、弹簧原长12cm,下端挂2N物体时,长度变为14cm ,如果将此弹簧下挂上8N的物体,则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cm?

(一)填空题:

1、物体对物体;施力;相互;施力;物体。

2、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

3、重力、质量、mg、9.8牛/千克、9.8牛顿每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物重为9.8牛顿。

4、测力计,弹簧称。

5、重力;49牛;竖直向下;铅球重心;地球。

6、球;脚;脚;球。

7、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三要点。

8、牛顿;米;千克。

9、拉力;伸长。

10、正比;均匀。

11、最大测量;量程;零。这就是使用弹簧秤应遵循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需要牢记。

12、中心上;对角线的交点上;球心。

13、带箭头的线段;三要素。

14、带箭头的线段;方向;作用点。15合力。

16、250牛顿;向右。

17、50;右。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二)选择题(答案请听讲解)

二、运动和力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______________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将_______________状态。

3、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 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____________力。

5、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力就___________,彼此平衡的两个合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合力为____________物体的___________将不发生改变。

7、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_改变,运动的__________改变或者运 动_______________同时改变。

8、平衡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一定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了。

9、___________ 的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在不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做__________运动。

10、________________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1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_______________的改变,_______________改变或两者同 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______________,所以力不是___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__ 物体运动______________的原因。

12、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_______________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1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接触面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4、减少机器转动部分的有害摩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坐在行驶的汽车车厢内的乘客发现,原来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

A、车速越来越大

B、车速度越来越小 C、车速不变

D、无法判断

2、图1-3中有四对力,力的单位都是牛,其中能平衡的一对是()

3、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10N;现使木块的运动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但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应是()

A、20N

B、10N

C、5N

D、无法判断

4、用一台起重机搬运重为

牛的物体,物体先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后又以2 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则物体所受拉力为:()

A、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均为

牛顿。B、匀速上升时大于

牛顿。C、匀速下降时小于

牛顿。E、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时均为零。

5、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若物 体不发生形变,那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这两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B、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一定静止。

D、物体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一定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一石块从高空自由下落

A、石块越落越快,说明越接近地面,重力越大

B、石块在下落过程中受到向下的重力和下落的力2个力作用

C、石块在下落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落地后,受到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D、石块在下落过程中,重力越来越小

7、直升飞机吊一重物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带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

8、下列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A、用卷笔刀削铅笔时,铅笔与转孔内壁间的摩擦 B、用皮带传动,当皮带打滑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后,车轮不转,但自行车仍前进了一段距离,这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D、推着自行车前进,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9、如下图,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瓶子的()

A、重力增大

B、摩擦力增大

C、瓶子下滑力减小

D、重力和摩擦力不变

10、如图二,物体重10牛顿,现用水平推力F=20牛顿的力将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在竖直墙壁上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10牛,竖直向上

B、10牛,竖直向下 C、20牛,竖直向上

D、20牛,竖直向下

11、一个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将所受的力同时撤去,这个物体将会()A、立即停止下来

B、速度逐渐变慢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速度越来越快

12、用25N的水平力把重为15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当物体恰好匀速下滑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15N

B、25N

C、0

D、无法确定

二、作图题

1、用力的示意图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2、如图1-

5、ABC三个物体叠放在地面上,试分析各物体受到的力,作出力的示意图。(受力 分析时,请把A、B、C都隔离开来,下面3、4、5题都一样)

备注:(设GB=10N,GC=20N,GA=40N)

特别是对C(与A)受力分析时,有些同学画成:

他们认为B压了10N,故GC=(20+10)N,其实这又是一种认为力是大

小不变地传递的错误认识。应该这样去分析C,它受到重力GC=20N,B

对它的压力10N [注意研究C时,B不能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它只压了C10N,而它所受的重力GB=10N不关C的事,因为对C受力分析时,GB(10N)的受力物体是B,而不是C,故此力不能画在C上]。下面第5、6两题也存在这种问题。

3、如图1-6,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两端挂了A、B、C三个物体,其中C接触地面,试分析各物体所受的力,说明各力的大小。

4、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上的物体A重40牛,两端通过无摩擦的定滑轮挂了物体B和C。B重15牛、C重20牛,如图所示,请对A、B、C进行受力分析。

5、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A上,试分析(1)A、B 都静止;(2)A、B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两种情况下,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

6、如下图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B上,当A、B一起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请分别对A、B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7、一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左F1=10N与水平向右的F2=2N的力作用,保持静止,现撤去F1,请问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如下图)

三、解答计算题

1、一小车司机本要刹车,可是他却由于急中出错反而加大油门撞到大客车上。司机撞得胃出血,和司机并排坐的乘客头从前面玻璃窗撞出,怎样根据物理知识解答造成司机乘客出事的原因和如何防止这种险事的发生。

2、一辆无轨道电车正在爬坡,此时坡顶十字路口的红灯恰好亮、无轨车也只好停在冰雪覆盖的坡中央。当绿灯亮,车的后轮就是空转,车却不动地方,这时卖票员拿一把笤帚头,塞在后轮下,车顺利开走了。此卖票员应用的什么物理知识解决此问题的?

3、一辆停在冰面上的空车,司机把车发动起来想把车开走,但后车轮只是空转,车却不能前进。这时司机叫一群在冰上玩的小孩都上车,再次发动车却开走了,那么该司机应用什么物理知识解决了此难题?

4、初一初二两班准备在坚硬的柏油操场举行拔河比赛。以往两班互有胜负,这次规定一次分胜负。一班物理课代表给大家出了个主意,比赛前偷着往二班同学脚下撒些沙子,那么一班胜的可能性大。物理道理是什么?

5、如图1-10,把一只瓶子装上水,横放过来,会看到瓶壁上有气泡存在,若瓶子突然向右运动时,气泡此时如何运动?为什么?

6、试分析一静止圆球所受的力,如图1-11圆球接触的水平地面和竖直墙壁都是光滑的。

7、用10N的力水平向右拉一个重85N的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4m/s,此时木箱对地面间的摩擦力多大?如果12N的力拉木箱,此时摩擦力又是多大?

8、质量为5吨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若它所受到的阻力是车重0.05倍,求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

案:

(一)填空题:

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2、保持静止;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

4、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

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彼此平衡;零。

6、零;运动状态。

7、快慢,方向;快慢方向。

8、形状。

9、不平衡;变速运动。

10、物体的惯性。

11、速度大小、速度方向;施加力;维持;改变;状态。

12、相对运动;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摩擦力。

13、压力的大小;粗糙程度。

14、加润滑油;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二)选择题(答案请听讲解)

(三)解答计算题(答案请听讲解)

第二篇: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探讨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探讨

摘 要:力学作为物理基础性分支学科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物理教学对于有效发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教学的效率,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不断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方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46-01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深层次物理知识的基础。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课程的导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不断的通过问题引导,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析。

一、从新课的导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源泉,什么事只有对它感兴趣了才有可能把它做成功。对于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来说,既是学生新接触的知识,也使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知识的关键,因此,在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应格外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学好力学知识提供动力保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力学知识的方式方法有许多许多,但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告诉我们要开好头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在上课一开始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有效的。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极其的注重课程导入,积极的运用如故事引入法、质疑引入发、实验引入法、讨论引入法等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一开始时就饱含热情的投入教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采用 故事引入法。对于力学的故事,其中经典的莫过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教师可以从“为什么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往下落而不是往上落”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引出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力”的好奇,同时,也要通过故事鼓励培养学生要像牛顿一样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这样,通过故事的引导,使得学生全身心的都入到了学习中,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极大的调动,教学效率得到极大限度的提高。

二、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打好基础

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基本的理论、公式、概念,是学生进行物理力学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前提,他将陪伴学生一生,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后继学习。在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打下一个结实的基础,是教学的目标所在,现如今的很多初中生,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物理知识,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都是夹杂着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物或者事件对物理知识总结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没有经过科学验证而得来,或者仅凭直觉,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而得来。一学到新知识,学生就会混淆,无法做到高效的把握。为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让学生与现实沟通,注重传授学生相关的概念和定义,使之能有效的和现实世界沟通,促使学生正确掌握物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义等,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浮力时,我们就要理解什么是浮力,浮力是怎样形成的,在实际生活中浮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解决哪些问题时要运用到浮力等等。这样,只有理解了原理,基础牢固了,才能有效的进一步加深学习,促使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注重课堂设计,引发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前提因素,是积极诱导学生吸收知识,探究新知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通过新颖的课堂提问设计,积极地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提高。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积极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观察学生的各方面特点,积极的去设计课堂,为学生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课程中,老师可以设计这一个实验,把一块橡皮泥丢入水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怎样才能让橡皮不下沉。这时,同学们都会积极的思考和动手,有些同学会把橡皮泥放在木板上,有的学生会把橡皮泥捏成片状或者豌豆状让它不下沉。这样,学生在动手的时候其实就是把浮力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运用,教师在加以点拨,学生就能有效、全面的掌握。

四、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学以致用

力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它即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实际的运用,学好力学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指出,初中物理教学应当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贴近,应当符合初中生当前的认知特点以及个性特征,在传授学生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将有限的初中物理知识应用到无限发展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是学以致用的体现,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将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与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手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书本上的“死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可应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目的,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策略有很多种,但是作为老师,不应死板的教,而应从实际教学为出发点,不断探究创新,设计出和自己学生特点相适宜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丽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 张利军.初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第三篇: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九年物理)

一、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m/s;km/h。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用)

单位:s

min

h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μm nm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四、力

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示意图。

五、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收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六、二力平衡

平衡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知识归纳总结(九年物理)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二、重力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的分类:

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发生相对的运动。

2、动摩擦:(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2)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增大摩擦力方法:使接触面粗糙些和增大压力。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开(加润滑油、形成气垫)。

四、杠杆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三种杠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五、其他简单机械

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滑轮组:

1、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n(G为总重,n为承担重物绳子断数)

2、S=nh(n同上,h 为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3、奇动(滑轮)、偶定(滑轮)。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总结(九年物理)

一、压强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增大,S减小。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液体压强计算:,(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三、大气压强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

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F=大气压p=F/s)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pa。

大气压的变化:和高度、天气等有关;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约 10.3m高。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五、浮力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最后漂浮,此时F浮=G)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下沉;(2)<

上浮;(3)=

悬浮。(不会漂浮)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称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适合漂浮、悬浮)

六、浮力利用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排水量:轮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排水量=轮船的总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刻度值上小下大。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知识归纳总结(九年物理)

一、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计算: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

单位:焦耳(J)1J=1Nm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

有用功:为实现人们的目的,对人们有用,无论采用什么办法都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不得不做的功(通常克服机械的重力和机件之间的摩擦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机械效率小于1;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三、功率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单位:P→瓦特(w)

推导公式:P=Fv。(速度的单位要用m)

四、动能和势能

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能做的功越多,能量就越大。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其中,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注:对车速限制,防止动能太大。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势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可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住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机械能守恒;近地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远地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第十六章 热和能知识归纳总结(九年物理)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引力;引力使固体、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有斥力,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已离得很近的固体、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二、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单位:J。

2、做功:(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温室效应:太阳把能量辐射到地表,地表受热也会产生辐射,向外传递热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阻碍这种辐射,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加剧了温室效应。

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三、比热容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热量的计算:

① Q吸

=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J;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 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四、热机

热机原理:燃料燃烧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又转化成机械能。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常见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1、吸气冲程;

2、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

热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的热值。单位是J/kg或J/m3。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例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七章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总结(九年物理)

一、能源家族

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叫化石能源。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核能等)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电能)

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核能)不可能在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可再生资源:(水、风、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二、核能

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产生的能量。

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应用:核电、原子弹。

聚变: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

应用:氢弹。

三、太阳能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太阳能的利用:

1、利用集热器加热;

2、利用太阳能电池发电。

四、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火的利用,柴薪为主要能源。

第二次能源革命:机械动力代替人类,由柴薪向化石能源转化。

第三次能源革命:以核能为代表。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五、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未来的理想能源:

1、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2、必须足够便宜,使大多数人用得起;

3、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4、必须足够安全、清洁,不污染环境。

第四篇: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

大气压强 鸡蛋入杯等等

受重力 流动

存在:马德堡 奥托格里克

测:托里拆利 注意 水银柱长度会变化别的不会变化 气泡影响76cm 1.01*10的5次方PA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与重力比较

压强F=PS

压强运用 坦克 图钉 枕木 菜刀

推导:液体压强P=ρgh 帕斯卡的试验

连通器

3个水柱.飞机汽车等等

第五篇:初中物理力学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教具准备:

小车、磁铁、钢球、铁钉、弹簧、钢尺、橡皮泥、气球、鸡蛋 橡皮筋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游戏引入: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a、由静止变为运;b、由运动变为静止;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

1.请同学们打开网站,阅读学习目标。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1

2.请同学们浏览网站上《助学园地》栏目,并对你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实验: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

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并由此引出

二、1.力的概念

2.力的单位: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

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理解1N的含义.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过渡语:我们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那么又有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2.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总结: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

力的三要素。

3设疑:那么,我们身边又有哪些例子是力的三要素不同,其作用效果就不同呢?

4.前后呼应:在上课前,老师说在掰腕游戏中失败的同学,也能反败为胜,你现在有办法了吗?我们再试一下。学生讨论猜想。学生浏览后,思考回答:学生举例

学生再次游戏,体验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四、力的示意图

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大小;

箭头表示力方向,线段起点和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1、教师指导:强化作示意图方法

2、学生板演作力的示意图是力学的重点,在这里由学生自主搜索,并结合了一些实物分析,然后进行训练。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过渡语:刚才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是不是很紧张呀、我们一起听首歌轻松一下,会唱的同学,大家一起唱。

2.设疑:同学们在拍手(跺脚)时有什么感觉

3.提问:根据你们的感受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4.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例子呢?

回答: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他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使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理。

(三 交流小结

知识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本节课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检测一下我们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了没有。学生自由回答和指定回答相结合练习题难易程度不同,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让aB类学生吃饱,也让C类学生吃好。

(四)作业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

下载初中物理1--综合复习资料(力学)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1--综合复习资料(力学)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运动和力 一、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

    初中物理力学教案[五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将使物理教学过程产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变化,主动探索,掌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路与方法,改革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一、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归纳 一、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力学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

    力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范文大全)

    期末总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下面一绞盘如图1所示,有三个等长的柄,长度为L,其间夹角α为120,每个柄端各作用一垂直于柄的力F,所有的力向点B化简,化简的结果是: A.F......

    初中物理总复习资料

    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一) 声学 5.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6. 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真空不能传声. 热学 7. 物体的冷......

    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力学部分)

    孟老师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二(力学部分)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力学部分)一、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