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时间:2019-05-14 03:4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8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8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第一篇:第8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课时作业8 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1.(2014·江苏调研)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求同存异”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D.“一边倒”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政策,意在考查对概念的准确理解。题干措施针对的是外轮、外国人,故体现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A提出于1955年,C是针对国民政府订立的政策而言,D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3·河南质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B.是新中国首次系统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 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D.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重大贡献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特点,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当代国际问题的基本准则。

答案:C 3.(2014·江苏南京、盐城三模)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菲律宾外长罗慕洛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该会议()A.打破了我国的外交僵局 B.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解决了与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

解析:从材料信息“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C项。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故A项不正确。B项发生在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D项表述不当。

答案:C

4.(2014·河北唐山模拟)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时指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这一“决议草案”主要反映了美日()A.尊重联合国国际组织的权力和地位 B.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主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的联合国的席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读材料。材料中美日等国主张“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同时“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这与中国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相矛盾,反映了美日不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故D项正确。

答案:D 5.(2013·乌鲁木齐质检)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解析:注意关键词:国际因素。由于中国长期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因此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上,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答案:A 6.(2014·甘肃兰州模拟)这是拍摄于1972年的两张历史照片。下述历史情形共同表明()

A.中美、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B.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 C.世界政治进入“一超多强”的新阶段 D.中国睦邻友好政策取得重大成果

解析:本题是容易题,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A错在此时中美邦交关系没有正常化;C中的“一超多强”局面是20世纪90年代才形成的;D中美关系不属于睦邻友好的范畴。所以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7.(2014·江苏四校二调)在中美两国同时发表的某公报中写道:“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该公报的发表()A.直接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B.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进程 D.有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由材料信息“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可知该公报是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故A不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故B不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不正确。

答案:C 8.(2013·广东统测)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中美关系入手考虑。根据所学可知60年代的情况主要源于中美双方的对立状态,而伴随着70年代初尼克松的访华,双方关系缓和,了解加深,从而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故选A。

答案:A 9.(2014·浙江五校联考)从“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2013”,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①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③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 ④该组织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他领域

A.①③

C.②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并非是一个全球国际组织,该组织只限于军事领域。答案:B 10.(2013·湖南长沙质检)2001年10月,中国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

正式会议,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特点是()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C.经济外交和政治外交并重 D.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A、B两项内容均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而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是新时期外交的特点。

答案:D 11.(2013·北京东城二模)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苏关系走向一个全面合作的历史时期,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了成熟和稳定的发展阶段。上述两个条约()A.都体现出不结盟的原则

B.都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都签署于冷战的世界格局下

D.都是中国与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签署的条约

解析: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结盟原则,故排除A。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时,冷战格局已经结束,故排除C。《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时,俄罗斯与中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故排除D项。B项属于两个条约的共同点,符合题意。

答案:B 12.(2014·郑州模拟)2011年10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联合国并未在叙利亚实施维和行动,故而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13.(2014·长春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定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

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

(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际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4)请举出两个例子,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回答。第(2)问,明确50年代的国际背景主要表现为两极格局、两大阵营的对抗,在此基础上归纳50年代的外交方针、政策。第(3)问考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其影响注意从国际形势、国际格局两个角度分析。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举例,注意时间限制。

答案:(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

(2)50年代,当时世界出现两极格局,新中国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①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②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解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③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14.(2014·河南郑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

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

“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请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进行评述。

注意:(1)评述要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史实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语言要通顺流畅。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对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分析这些观点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无论持何种观点均可。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结合史实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第一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评述:从政治上看,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从经济上看,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从军事上看,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二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

评述:从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来说,与美国敌对给自己找来了更强大的对手,中国领海及沿海弧形地带承受的压力骤然上升;从得到的国际承认来说,同美国的敌对导致中国不被很多国际组织接纳,越来越走向自我封闭,与世界的发展潮流相脱节;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来说,参加朝鲜战争和长期面临战争威胁,以及美国经济上的封锁和禁运,使中国无法利用外部条件和良机来发展自己。

第二篇: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

摘要: 论点:中国的外交政策发展是否良好 论据:

正文:

1955年,于万隆会议,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从此,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但这样的外交政策发展是否良好,我们得进行讨论。

中国外交有声有色

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构建大国关系稳定框架。中国同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同印度签署了关于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建立了面向和平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合作全面发展。今年中美领导人频繁会晤,战略对话形成机制,两国关系中的消极面受到制约,中美关系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在中日关系上,坚持原则,对小泉和日本右倾势力在历史等两国关系重大问题上的顽固立场进行了坚决斗争。

中国外交的地位逐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合作,不断丰富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构筑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增加,经贸合作发展较快。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推进“中阿合作论坛”建设和“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提升同拉美区域组织的关系。

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多边外交活跃。中国支持联合国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影响,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坚持原则,起了重要作用。重视其他国际多边体制,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支持包括防扩散机制的建设的多边军控进程。在反恐、防扩散、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与气候、禽流感、跨国犯罪等方面支持多边务实合作。

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与公民的利益。在台湾问题上,围绕《反分裂国家法》全方位做国际社会工作,阐明我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中国也积极推动各种双边、1、中国外交有声有色

2、中国外交的地位逐步提高

3、中国外交软实力逐步增强

结论:中国的外交政策发展良好 区域和多边经济合作,为扩大开放和企业“走出去”服务。积极维护我公民和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

中国外交软实力逐步增强

我国一直在加强外交软实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发展的观点;关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点;关于包容互补、尊重文明多样性的观点、关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重要手段来保证国际安全的观点,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广泛国际经济互利合作的观点。最近中国在总结上述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口号。中国把这些理念体现在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和对外宣传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外影响力。

现在,中国依旧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第三篇: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许多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1954年,中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

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

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

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

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外交有声有色

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营造周边地缘依托。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全面发展,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地区安全机制(如10+1、10 +

3、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湄公河合作、东盟地区论坛等)顺利启动并卓有成效;坚持不懈地推动六方会谈,使朝核问题上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巧妙运筹,使台海局势朝着有利于遏独、制独的方向发展。同菲律宾、越南在落实南海 “共同开发”方面取得突破。同南亚各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中国将成为南亚区域合作组织观察员。

构建大国关系稳定框架。中国同俄罗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成功举行首次联合军演,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同印度签署了关于解决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建立了面向和平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合作全面发展。同欧盟就加强战略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中欧领导人成功举行第八次会晤,启动中欧战略对话,中国与欧盟 在经贸、科技、文教、司法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稳步前进。今年中美领导人频繁会晤,战略对话形成机制,两国关系中的消极面受到制约,中美关系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势头。在中日关系上,坚持原则,对小泉和日本右倾势力在历史等两国关系重大问题上的顽固立场进行了坚决斗争。

突出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基础地位。中国继续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合作,不断丰富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构筑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增加,经贸合作发展较快。积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推进“中阿合作论坛”建设和“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提升同拉美区域组织的关系。

积极参与国际体系,多边外交活跃。中国支持支持联合国发挥其应有作用和影响,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坚持原则,起了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积极参与联合国在维和、军控、反恐、发展、人权司法、环境等问题上的合作以及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活动。重视其他国际多边体制,推动国际军控和裁军,支持包括防扩散机制的建设的多边军控进程。在反恐、防扩散、人道主义援助、环境与气候、禽流感、跨国犯罪等方面支持多边务实合作。

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与公民的利益。在台湾问题上,围绕《反分裂国家法》全方位做国际社会工作,阐明我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与格林纳达、塞内加尔实现复交,连续第十三次打打掉台当局“参与”联合国提案,再次挫败台“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图谋。大力推进经济外交,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与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的能源、资源合作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各种双边、区域和多边经济合作,为扩大开放和企业“走出去”服务。积极维护我公民和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

加强外交软实力。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如: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求发展的观点;关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观点;关于包容互补、尊重文明多样性的观点、关于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为重要手段来保证国际安全的观点,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广泛国际经济互利合作的观点。最近中国在总结上述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口号。中国把这些理念体现在外交政策、外交实践和对外宣传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加强了对外影响力。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四篇: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导入播放2004年胡锦涛访澳、温家宝访欧、胡锦涛访拉美等录像片段;多媒体展示媒体报道:《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如今很难想象哪个国家是中国的敌人,而就在不久前,还很难想象这么多国家都会成为它的朋友。请学生分析:

1、你能用几个字总结近几年来中国的外交成就吗?

2、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展开讨论,从而导入新课。观看

教师点拨:从清政府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说明在近代中国,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都应以实力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经过充实、调整和发展,已形成了面向21世纪全方位外交格局,朋友遍天下!(回应新课导入)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畅谈

【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按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主要要求学生理解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内涵,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与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及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并能深入认识和体会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时期的发展、深化和丰富。认识到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将服从于国家总体战略和各项事业的需要。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

2、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3.通过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与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和外交实际,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外交政策的调整,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活动都是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学习中国的多边外交,使学生懂得国家开展的外交活动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转移的,一切外交活动都要服务于国家利益。

通过学习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体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

教学重点:外交政策的调整。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说明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知识网络构建】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重难点导析】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的原因

国内: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安宁。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团结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③随着世界经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搞闭关自守,只有走对外开放的道路才是中国的正确选择。④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可喜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大有希望。

(2)调整的内容

①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看法的改变:认为比较长时期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改变了过去一直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这种估计是新时期我国对外方针的一个出发点。②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③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④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已载入1982宪法。

(3)影响 ①符合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②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

合实力

2.中国为什么奉行不结盟的政策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从这一时期的形势看,苏联由于不断向外扩张,战线过长,特别是陷入阿富汗战争后,内外矛盾加深,国力有所下降。美国自从越南“脱身”后,国内外处境有所改善。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显现。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同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分析,毅然决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两个重要转变”:第一、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从而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改变了“一条线”战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他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

改革和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根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那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全面贯彻外交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不断加强经济外交,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3.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原因:

①联合国是二战后期建立的战后国家合作组织,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中国作为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

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在维和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因此,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主要表现

①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合理、公正地解决。②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③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④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奋斗。

四.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原因: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界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开展。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有利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

③是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国际影响的需要。(2)主要表现

①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地位

1、从中国外交史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既是对建国以来外交政策的总结,又是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起点。

2、从中国政治活动史来看,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使学生认识外交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国家利益展开。

3、从改革开放的伟业来看,对外开放外交政策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

4、从国际大背景去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是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21世纪国际关系的理解。

(二)教材的作用

国际关系史是由各国外交史组成的,中国外交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既是历史,又是时事政治,更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所以本课的学习,是学习好中国政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关键。

2、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外交政策的调整,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一切外交都以实力为基础,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通过学习中国的多边外交,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一切外交政策都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任何外交活动都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3)、通过学习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题,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方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多媒体及软件,录像资料(1949年开国大典、1992年邓小平南巡、2004年胡锦涛访澳、温家宝访欧、胡锦涛访拉美、2004年中国在中东舞台中的外交活动)、录音资料(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图片资料(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画面、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发表的对外讲话画面、1997年金融风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与会者合影、2004年中法军事演习、2004年法

国文化节在中国举行)、图表(中国外交史图表)等,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时事性,增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第五篇:中国外交政策的心得体会

中国外交政策的心得体会

张文亮 201430280828

14电气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个原则立场一直没有发生改变。从目前主要的外交关系来看,我国的国际地位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中美关系来看,目前中美关系总体处于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机制化越来越强,第一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也取得成功,但总体发展中有起有伏,如售台武器问题,会见**等问题也对双边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引发着美国的不安。表面上看起来两国的关系还算和谐,实际上已经暗流涌动,暗地里两国的较量无时无刻的都在进行着,尤其现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让美国更加的不安,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

从中日关系来看,日本政局的变动对双边关系也有所影响,钓鱼岛也一直是双方问题集中的焦点,从08年开始,随着胡主席的破冰之旅,第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新起点。虽然近几年中国与日本的关系有了较好的进展,但是两国的关系并不尽人意,钓鱼岛事件还有日本不愿承认侵华历史,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两国的关系并不能真正的变得和谐。

我国外交政策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

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

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

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张的“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到60年代的反对霸权主义,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不结盟政策,我们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际形势下作出的外交政策调整,始终不变的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真诚愿望和高尚品质,顺应了历史潮流,为我国赢得了有利的外交地位。

虽然我国的外交政策相对比较完善了,但是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例如“搁置争议”就反映出我国在解决主权争端问题上一厢情愿的和平愿望,而他国则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重实利而轻脸面”。他国对争议地区实际控制日久即为既成事实,从而令我国的愿望彻底落空。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中国的实力还不够强大,没有像美国那样超强的实力,如果中国有了非常强大的实力,我想我国的外交政策还会有所改变,不会再这样保守,也许会变的有些强硬,在一些需要表决的地方不再变得中立,而是会强硬的投出肯定或否决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切合实际的判断,明确外交目标是为了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中国的外交风格有了切实的变化,更具务实性。第一,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实事求是。第二,对中国自身的定位比较客观。客观估价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坐标和国际格局中的位置,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第三,国家利益成为对外政策的出发点。第四,经过对外交实践的深刻总结.并在对中国国情和现实条件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在国际事务中中国采取了“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在80年代,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外交采取了不结盟、不称霸、不当头的策赂。90年代,中国外交采取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将“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更加系统化。“韬光养晦”并不是为了将来一击,而是为了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有所作为。灵活务实的外交风格,使中国外交收到了良好的、现实的效果。

最后我觉中国的外交政策虽然有些问题,但是根据目前国情的国情来看,还是非常适合中国的。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会更加符合中国,能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下载第8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8讲《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成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心得体会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心得体会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功选择了一......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边外交历来在其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改善都需要一个和平的、......

    近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受历史与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从冷战时期的阶级......

    第3讲中国武装力量

    中国武装力量 徐则平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中国武装力量,是捍卫党和国家的武装组织的总和。 本课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与......

    论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论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受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 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

    浅析新时期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

    浅析新时期中国的睦邻外交政策 周边外交历来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消周边一些国家对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疑虑,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要“安定四邦......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练习专题5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练习专题5第3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五 第3课 一、选择题 1.(2015·湛江)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

    中国现阶段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中国现阶段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国际环境。制定并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