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雪国列车》观后感
《雪国列车》观后感
人类社会是被构建的文明,电影《雪国列车》正是对现实世界的重现。故事开始于2014年,全球79个国家为了逆转温室效应,往大气层中散播了制冷剂CW-7。这种人类对全球变暖的错误应对方式导致全球急速进入冰河期,气温骤降,全球被冰雪覆盖,地面上绝大部分生命死亡。幸存的居民登上了威尔福德公司制造的环球列车。这列由天才设计的列车由永动机牵引,按社会阶层从前到后安排车厢,每年巡回全球一次。饱受饥饿之苦、生活在恶劣环境的末节车厢的人们为了摆脱十七年来不平等的待遇,在他们的领袖柯蒂斯带领下,为了生存,节节突破车厢向车头进军,掀起了一场推翻车长威尔福德独裁的革命。最终,革命者引爆列车,和独裁者同归于尽。然而,恰是列车的毁灭使得世界的真相浮出水面,列车上幸存下来的孩子有机会走向了外部世界。《雪国列车》的剧本改编自曾获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的作品,为建立电影的思想深度和充实电影的内容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视觉效果和深度叙事两个维度上实现了融合与统一。
这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辨内涵的电影,影片所体现的宏大的社会命题也给这个故事添加了很多的负重感。影片中丰富的隐喻性表达让观众打开了一扇扇想象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也看到了个人、集体、社会、乃至国家的影像。
列车是此部影片表现的主要喻体,其车厢的结构、运行的模式体现了多重隐喻意义。整个列车其实也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影片利用各种强烈的对比,把穷人和富人,有权者和无权者阶级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一开始展示给观众的便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对列车末节车厢民众的命令和呵斥以及民众无言的愤怒和抵抗。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发现那一节节车厢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列车的统治者生活在第一节车厢,之后是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上层社会,末节车厢是最底层的无产阶级。穷人在车尾,富人在车首,这本身就在隐喻阶级的对立。有钱人应有尽有,享受着奢靡的生活,穷人则蜷缩在列车尾部肮脏的黑暗空间,中间则是维持着阶层绝对界限的大量警备人员。片中的梅森女部长一直在强调着“位置!位置!; 车长威尔福德在片尾也重复着说道:“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有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只要这趟列车存在,每个人就必定有其固定的车厢,有其所在的位置。火车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金属监狱,桎梏着人们的自由,所以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等,只有彻底摆脱现行的束缚。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指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工具,在从事着完全异化的劳动”、人在这个社会制度下,是被异化的人、被制度化的人,“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关系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它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地发挥出来”。雪国列车上的生存秩序也是重构的文化,恰如其分的论证了马尔库塞的观点,在这种重构的文化霸权下,列车上的乘客被划分不同的阶级,并按照阶级的不同被安排在不同的车厢。因此,在现存的制度,只要你存在着,你就已经是制度化的人,就是在为这个不平等的阶级社会的正常运转做着“贡献”。
在《雪国列车》中有一处场景非常令人难忘。在一节色彩缤纷的明亮车厢里,有笑容甜美的老师在给小孩子们上课,她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小孩观看,内容是阐述维尔福德创造这个列车是何等的伟大、我们现在能在这样美好幸福的环境里上课都是威尔福德带给我们的恩惠,并在视频播放之后义正言辞的指向窗外,讲述企图逃离列车而冻死的“七人之乱”,反复强调逃离列车的代价就是冻死。这节教育车厢作为一个符号,所指代的意义就是精神和思想控制。这样一种手段就是阿尔都塞强调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影片中通过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询唤”孩子们享受现在的生活;感恩维尔福德带给我们的生活;不要妄图逃离列车,因为那将是死路一条。在这些思想的宣传下,意识形态就容易剔除对列车的不满因素,而使孩子们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孩子们将不再对列车秩序构成威胁,绝对的服从和崇拜威尔福德。
《雪国列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背后操控的文化与制度的嘲讽, 但同样也是导演对现实文化的屈服和让步。影片中作为暴动的领导者柯蒂斯一路杀到最后, 到头来也只是明白了一个事实——要:想这辆车上的人类继续生存, 必须屈服于这个制度。虽然,最后车毁人亡, 只有两个人类庆幸的活了下来, 但是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重新步人历史的循环中。这部电影向观众暗示了社会不公正,却没有给出一个解决革命轮回宿命的方法,最后车毁人亡只留下两个孩子。如果观众将电影的革命逻辑用来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那首先是对复杂问题的极端简化,也必将导致解决方式的简单化。如果观众认同这种简化的处理矛盾的方式,将会给当代社会问题的解决带来灾难。当然,对人而言,自由的活着比不自由的活着好。但对于自身的被压迫,并不只是有暴力革命甚至同归于尽一条路可以走。
人类的历史反复验证: 缺少政治智慧的暴力革命会陷入革命的宿命轮回。在复杂的现实世界,我们不应该永远只是一个听革命童话的孩子。当下最迫切的是破除革命童话,发展斗争技巧。遗憾的是,包括《雪国列车》在内的末日题材作品往往侧重末日生存的残酷,既不注重对末日境况下人性的挖掘,也不注重末日秩序的再造。在精彩的动作、炫目的特效等掩饰下,童话思维大行其道,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用审美快感代替了理性思考。
因此,在这点上,导演对未来人类的发展是悲观的,颇有一番“历史终结论”的悲悯情怀。
第二篇:雪国列车观后感
雪国列车观后感
2014.3.28《雪国列车》观后感
看完《雪国列车》后的后效应在心里一圈一圈荡开来,每次回波都会更强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政治意味强烈的电影,让我一直不能平息心绪。
如果说看了《我们》,《1984》、《美妙的新世界》之后的印象终究由于文字和写作背景的局限未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只是有所触动的话,那么看完影片后的冲击是巨大的,影片尽管贴上了科幻片的标签,但时间设置在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元旦,标签是科幻的,时间却是如此真实,离我们如此之近,触手可及。
影片名一开始在我看来翻译的不
够贴切,在香港上映的片名翻译为《末日列车》更好,可能是为了尊重漫画原著吧。片子整个形式包装和构架是好莱坞式的,但内核则是反好莱坞商业片的,是部政治意味很浓,严肃题材的影片,我惊异它在中国能够逃过审片上映。
它探讨了人类社会周而复始的发展轨迹,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明知是宿命依然如此往复演变的发展轨迹,只不过影片在片尾处采用了有希望的方式,但仍然逃不脱那个死循环,只不过循环阶段前提了两个而已。
出现阶级 阶级分化 阶级固化
阶级压迫
另辟蹊径
对于刚看完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我来说是震撼的,随着列车末节车厢的无产者不断向车头前进的过程,看着阶层不平等之烈,完成了新领袖产生原因的呈现。其中最残酷是经过车厢学校的那一段,看着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整齐划一的高颂僵化的口号,看着孩子们兴
致勃勃、争先恐后去看那七个逃离列车被冻死的反面教材雕塑,我看到了教育可怕的一面,怪不得《1984》里说“谁掌握了现在,就掌握了过去,掌握了未来”。教育同时也在固化个性思维中作用无限,车厢学校里的孩子们还情有可原,而身为反抗者、觉醒者的领袖柯蒂斯依然固化在统治者划定的思维框架里认为离开列车就会死亡,而不是睁开自己的眼睛观察,这才是最可怕之处,身处桎梏而不自觉,以至于几乎就坠入“被压迫者变成新的压迫者”的宿命。
还好,有个“明白人”,有个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明白人”——列车安保系统设计者南宫民秀,尽管他也不免沦为一颗受制于人的棋子,但他可以利用棋子的身份按自己的计划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听自己的心,相信自己的眼睛,突破统治者——维尔福特的机械式洗脑,引导最后的人类打破车厢走出桎梏,寻找新的希望,尽管代价惨重。
另外说说吉列姆,也许威权领袖和精神领袖是相伴相生的一对孪生兄弟,为着所谓人类生存大计各自在不同的位置上保持人类整体的平衡能持续向前迈进,无论二者是否通谋,实质后果是一样的,吉列姆不过是想把柯蒂斯培养成另一个维尔福特,以继承永不停息的列车,让它持续不断地“永动”下去,把柯蒂斯从“恶人”变成“义人”,再在新统治秩序里变成“恶人”,只有“明白人”用孩子唤醒柯蒂斯才又使之成为“真人”,实现了领袖最后的升华,而不再堕入死循环的宿命中去,选择了自由的死,摒弃了蛆虫般的苟活。
影片中的柯蒂斯领导革命是反抗体制的,南宫民秀对车厢的爆破师打破体制的,打破体制后原有体制列车再也无法复原,但代价巨大,幸存者走出车厢后生死难了,只是留有希望,这就是体制的本质,在此过程中肉体上的残酷与“体制”本质的残酷相比显得微弱了。
电影雪国列车好看观后感
上帝第二次重塑人类,如同他当初指导了诺亚,这次他挑选了威尔福德和柯蒂斯。威尔福德凭他的绝顶智慧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最根本秩序——每个人有自己的位置,并以此在火车上复制了一个社会。他理智到甚至可以通过设计和导演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来平衡火车上的人口,他也睿智到可以通过看似如此混乱、不可控的暴力事件来为自己创造的小社会精心挑选接班人。这个社会在他的治下顺利的运行着。威尔福德说“这个列车不是每个部分都是自动的,很多位置都需要人力。”体现了人类与他们生存的世界是如何相互依存,形成整体的。就像是我们的地球,万物生长、季节更替都是自动的,但也缺乏不了人们的耕种——人类活动对自然有着各种或好或坏的影响。可能这也正是为什么上帝要设计人类的原因。上帝创造了世界给人类生存,同时创造了人类和人类秩序来为世界的正常运转服务。威尔福德也正是根据这个真理创造了他的列车。
但威尔福德毕竟不是神本人,他唯一的失算在于错误计算了爱的力量,柯蒂斯在明知何为理智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为爱毁灭!在这一刻,威尔福德的话再次得到了印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在上帝的治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哪怕是睿智的威尔福德自己,他也只是在上帝给他赋予的位置上做了他该做的最后一件事——把真相告诉柯蒂斯、并且激怒柯蒂斯。柯蒂斯革命,最初看似是柯蒂斯个人英勇果敢的产物,后来真相却是威尔福德智慧下的一盘大棋。当所有人都以为威尔福德成功了的时候,上帝本人终于出场了,柯蒂斯的感情冲垮了威尔福德的智慧,因为他原是为毁灭者这个位置而生的。威尔福德也失算了,因为这一刻只有一个人没有失算,那就是上帝本人,在他的旨意下,看似的毁灭却正是新生的开始。
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都并不是它本身的样子,而却是一局棋的一部分,背后都坐着一个操纵者。而如果
你再深入的看一看,你会发现这个操纵者背后还坐着一个同样的人操纵他,那个坐在最后面的就是上帝本人了。
这个结局我觉得还体现了一个思想:人类社会中有两大力量,理智和爱,控制着我们的一切。不要过分的相信其中的任何一项。理智却残暴的列车为人类保留了最后的火种,而爱的爆发却使人们迎来新生。
观后感雪国列车2000字
说起来最近的外国片很多上映的啊,索性再写一篇关于电影的吧!之前看了《黑帮家族》,几天前又看了《极品飞车》,而今天零点,由韩国电影公司制作、奉俊昊执导、美国好莱坞演员卡司搞出来的《雪国列车》又来袭了。惊异于其在韩国本土取得的成绩,今日下午本屌丝特与朋友去观赏了一番。
看过之后怎么说呢,有点失望也有点不理解:是我的口味太小众了么?为何大家对于《极品》这样的爆米花电影比较挑剔,分数一直在下滑,现在时光
网上已经降到了7.6分;而对《雪国》这样的走内涵高度路线却有着不少瑕疵的片子格外宽容,上映18小时时光分数上升至8.2?
当然,首先必须要说的是身为低级屌丝外加穷矮挫本人并不太懂电影艺术,也没有看过漫画原著,但是个人感觉走消遣爆米花路线的电影,只要让大家看过觉得还比较爽,值回票价了也就是了;对于走高大上路线,致力于挖掘人性、世界这些内涵深沉主题的电影则正相反,需要的是精雕细琢,尤其是有着自己独特世界观设定的情况更应如此,要反复推敲确定前后无太大不协调之处才行,可惜的是《雪国》别说这个层面了,一些小细节处理得就够吐槽的了。倒不是说这部片子不好看,奉俊昊的那种细腻又写实的风格很好地将这个故事讲得逼真而层次分明,情节展开的节奏也还把握的可以,只是这样逼真的拳拳到肉、血肉横飞的style掺杂进了一些生硬的情节反而有些“画虎不成”,硬
是将整部片子的综合表现水平给拉低了不少。凭着我现在还保有的比较新鲜的记忆,总结了几处个人觉得有些“不和谐”的地方,反正只是随笔吐吐口水,想到啥我就写啥。再次声明,小白浅见,不喜勿喷!
这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时不时告诉我们,这几位主角,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是有故事的,举个例子:片中告诉我们尤娜是在列车上出生的,而且应该是刚上车不久出生的,那她的母亲呢?平白无故消失了?我本以为会是走下车的那七个人中的爱斯基摩人,但是貌似没有任何这样的信息透露,另外南宫明秀自己是为了做炸弹才收集那个有迷幻剂效果的东东,好的,但是他女儿明显不知道吧,尤娜想要那个东东应该主要是因为有些成瘾吧,敢问对一个小姑娘这么设定导演你不觉得需要解释一下下么?再有,这个尤娜到底有没有透视的能力啊?你说没有吧几个地方无法解释;你说有吧,大哥我们不应该是科
幻背景么?这样的能力会不会有点草率?况且没有这个能力对情节展开完全没影响吧?导演关于这个能力的问题你不想解释一下?我就这样抱着好奇心等着,等着,等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电影最后高潮开始前,南宫明秀本想炸开阻挡人类通向世界的车门,但是需要火柴点燃它,而这个关键性道具竟然被他在几分钟前连着烟一同扔给了我们的主角柯蒂斯,敢问这么聪明的一位顶尖人才,不可能不知道柯蒂斯是不会同意他冒险炸开车门的,可是我们的南宫竟然脑残的把最后的火柴都送出去了,这是……传说中的“乌龙球”?
一开场不久就出现带走了末车厢孩子们的那个金发女人,在最后柯蒂斯进入了威尔福特所在车厢的时候她也跟了进去还用枪一直指着我们的“猪脚”,结果威尔福特两个人谈着谈着,镜头再转到取车厢全景时这个女人竟然……她竟然消失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反正我是在两人交谈的中间无论哪个镜头里都没找到过这个人,要知道这是个车厢,完全没有什么遮挡物,况且她应该是一直在柯蒂斯背后监视着他的,竟然凭空消失了?额,可能是我眼花了吧,嗯嗯,一定是的……
看到末车厢的人吃的蛋白块是用蟑螂作为原料制成的那里我实在有点无语,导演你敢不敢再叼一点?这么多人哪来的这么多蟑螂给大家吃?就算有也得有这个本事把小强们一个一个逮出来吧?还是说这些是集中圈养型小强?那拜托能不能养点别的,貌似有这种条件的话养点啥都比给大家养蟑螂吃强点吧-_-……好吧也可能是漫画里解释过这个问题,但是拜托导演大人你也稍微给大家透露一点吧,不然看着真心不理解啊!
看到柯蒂斯带领大家走进前面车厢看到的景象抱歉我又没忍住自己吐槽的冲动:导演大人,请问这背景是我们的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随意拓展空间的地步了么?为啥那些车厢看起来明显比
后面的车厢要宽敞了一点点,比如那个类似海生物参观通道的车厢?但是从外面看这车厢都是一样宽的啊,这不科学吧……
那个威尔福特手下的第一打手在桑拿车厢干翻柯蒂斯等一干人时,主角明显没有受到任何致命伤害只是被揍晕了而已,为何刚开始还想着给主角补个最后一刀,结果被主角的酱油用手挡住了,但是等到分分钟后解决了酱油之后又忘了继续把那刀补上直接找其他人干去了?这是……老年痴呆了?
影片最后几分钟我们看到在开头被带走的屎孩纸又出现了,据威尔福特说是引擎少了零件现在需要身体小的人进去“人工作业”,然后我们就看到“猪脚”后来未卜先知般的打开了地下的石板看到了里面正在“工作”的那个孩纸,不过敢不敢让我们看清楚那熊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啊?完全没看出在做什么苦力的迹象啊也没缺胳膊断腿的,柯蒂斯你咋就犹如突然从被大boss催眠的状态清醒过
来似的去揍人家威尔福特?貌似那小孩没受什么虐待吧?况且又不是让他一辈子蹲在下面不见天日,小孩子长得那么快,一旦身材过大指定就不用他了吧,又没说要把他用完就杀掉,为了保证这起方舟作用的车不停下牺牲孩子点时间你至于这么苦大仇深么?没准孩子出来之后直接就被安排在前面的车厢里愉快的生活了呢!话说回来这多大点事,威尔福特你也非要用那种生怕别人不会把你当成坏人的台词和口气说话,搞笑呢?
片子从头到尾我貌似就没见几个人干过活,无论是前面车厢的还是后面的,这是要闹哪样?这么多人都无所事事的每天你监视我我反抗你,我知道大家是为了保持人口平衡,但是也不用这么草率吧。
南宫在威尔福特的门前对柯蒂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温度在回升冰雪在融化大家出去也不会死,well done!但是骚年,这个事如果是真的那大家肯
定喜闻乐见啊,你又有证据不算完全凭空臆测,可以说出来啊,我想威尔福特这么睿智的人不会一点听不进别人的话吧,你说都没说过,努力争取别人的支持都没努力过就做出这么一副“世人皆最我独醒”的表情,这……有点太傲娇了吧?
结尾仅剩的两个孩子走出了停下的列车时是我眼花了么?你们身上披的新衣我忍了,尼玛你们什么时候还找了两双雪地鞋穿上了?然后……还这么合脚?导演你特地在威尔福特的鞋柜里放了两双专门给未成年人穿的?叼,未卜先知说的就是你吧?不过这么冷的天为何这俩孩子张嘴喘气一点点哈气都没有?最后还出现了一只,额,我没看错的话是北极熊吧?好的好的,我知道导演你这是在暗示世界还是有生命的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我很想知道要是北极熊因为食物匮乏正好把这俩熊孩子吃了我们人类该找谁哭去……导演你是想给我们留个开放式的结局么——两个孩子是
新的亚当和夏娃还是被熊吃掉了人类全团灭了呢?
不想再多说了,就总结这10个问题吧,其他不是没有,是懒得继续写了,总之整体来看,这部片子因为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让我想借着导演的翅膀逆风飞翔的美好愿望破了个干干净净,你们怎么想我不知道……感官上我是觉得还不如《极品》让我看得好……额,抓狂
雪国列车
本片改编自获得1986年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的法国同名科幻漫画原著,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好莱坞影片。影片背景是在全球变乱度极端环境下,人类向大气层中发射了cw7,使得地球进入了冰川时代。地球被冰雪覆盖,人类无法继续生活在地面,值得庆幸和悲哀的是,维尔福工业制造出了由永动机为动力的、能自己自足的火车。为什么说是庆幸又是悲哀的呢?对于人类是庆幸的,她使人类免于毁灭。悲哀的是,车上的人类被分为了三六九等,下等的
人们苦不堪言。
至此,故事情节展开。末等车厢的人们为了能获得平等的权利,密谋一场攻占车头控制永动机的暴动。正如美国电影所宣传的个人英雄主义一样,主角柯蒂斯有勇有谋,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来到车头。此时电影已到一小时三十分,在最后一扇门外,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在末等车厢的十七年,被压迫的十七年,经历了人类之间的弱肉强食,我们无法想象那对于一个有正常思想的人是一种怎样的残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正是这样一股力量支撑着他,要为末等车厢的人们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力。但当打开车头车厢的门的时候,柯蒂斯犹豫了,因为他知道了真相。真相就是这场暴动,是一场维尔福和末等车厢中最具声望的人一起合作发动的。而这次暴动的目的是以人们的流血牺牲来获得整个车厢的生态平衡。我们不得不要去思考,片中的英雄到底是谁,是柯蒂斯、是维尔福、还是吉连姆。先说柯蒂斯,在火车上的十七年,见证了人们痛苦生活了十七年,心系苍生,他立志要夺取车头,解救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一路尽管充满艰辛,但一直不屈不挠,凭借超人的毅力与冷静的思考最终成功占领永动机,并炸开车门。无不是大丈夫,大英雄所为。他是末等车厢人们心中、乃至万千贫苦大众心中的大英雄、救世主。
再来说一说维尔福,他是永动机的制造者也是永动机的拥有者以及守护者。其实在整个火车上他的责任最大,它肩负着整个火车系统的生态平衡,无论是人员分配,还是物种的数量分配都要靠它来调节。如果不是他,火车根本不能运行十几年,人类也不能获得延续。他是孤独的,不被被人所理解;他是残暴的,他以人类自相残杀这种极端手段来获得平衡;他亦是无奈的;无法用仅有的资源去供养更多的人类。也许他不是英雄,但他维持了人类的生存与延续。
最后讲一下吉连姆,卧薪尝胆的形
象。在此之前,他已经认识了维尔福这一暴君,但他理解了,深知人类延续之重任。他甘愿与最贫苦的人民生活在一起,也许是对他们的一点怜悯,又或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点安慰。他帮助维尔福完成了这次暴动,至于最后他死或不死都已经不重要。他是默默无闻的。
影片还是已圆满的方式结尾。火车门炸,剩下一男一女,还有远处的一只北极熊。刚开始我一直以为柯蒂斯是我心中的hero,直到最后我想,如果当时不是恰逢冰川时代的没落,他炸开火车,人类将何去何从。又或者他选择了接替维尔福,维持这个生态的平衡。只不过是时事造就了他。
观雪国列车有感
刚看到影片时,我被车尾那些人的生活震惊了,吃着所谓的“牛排”,衣衫褴褛,住宿条件十分恶劣。他们已经在车尾生活了17年,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期间他们经受了非人般的待遇,同时也进行了很多次叛乱,可最终却失败了,拥有领袖气质的柯蒂斯在新年伊始带领车尾的人进行了一场革命。
一、永动机如现实世界
影片的结束带给了自己很多遐想,南宫民秀的女儿和那个孩子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其实谁也不知道。起初,我对生活在头车的人恨得咬牙切齿,虽然生活在同一辆列车上,车头和车尾的生活却迥然不同。最后的福尔德却说:“为了维持永动机的持续旋转,就必须要有人死去,有人去补充永动机损坏的零件……”。听到这,我突然感受到一种压迫感涌上心头。
永动机让我联想到现实的世界,生活在头车和尾车的人不就是两种不同层级的人,为了维持现实世界的正常运转,“资本家”就会剥削那些底层的人群,抑或是强国欺凌弱国。当那个极限被冲破,最终受压迫的人就会如柯蒂斯一般反抗而起,可当柯蒂斯真正来到了头车,他才发现,为了这永不停歇的永动机,多少人死去。
二、拯救生命和享受自由,不能说哪个更高尚?
最终的柯蒂斯没有选择继续维持永动机的运转,因为他不想像福尔德那样继续去剥削尾车的人。17年的煎熬让他了解到尾车人的苦,他不想做一个侩子手,去杀害和他苦苦煎熬了17年的伙伴。最终永动机停止,那堵如墙壁的门被炸开,整个雪国列车最终销毁于茫茫的冰雪之上。
这样的结局是柯蒂斯想要去看到的吗?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感受到自由是尾车的人一直在苦苦追求的,他们宁可牺牲生命也想去换得这缺失很久的东西。最终,他们实现了,可这样的结局却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在拯救生命和享受自由之间,不能说哪个更高尚?在不同的经历和磨难中,行动会做出最终的选择。
三、每个人的位置最起码应该是平等的
影片中的福尔德毫无避讳地阐述,头车的人也有他们的孤独,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难道尾车的人就必须要如奴隶般生活,头车的人就必须要享受物质充裕,衣食无忧吗?可当资源有限,强者就一定会打败弱者,去获取资源。可为什么就不能共享资源,齐心协力去开发新资源呢?或许,这就是人性暴漏的丑恶。
四、福尔德真的有错吗?
更令自己感到惊奇的是,那个一直残害尾车的人也是一直给他们希望小纸条的人,他就是福尔德,为了继续去维持他的“伟大发明”,他必须用生的希望去不断唤起那些勇敢的人去推翻他的统治,并去接替他的位置。你说福尔德这样真的有错吗?
影片中,那些一直在头车享福的人,如果考虑到还有尾车这些人,或许永动机会一直运转下去,直到冰雪融化之际……
这个电影,你还可以捕捉到更多思考的点,现实如影片,但我认为除了影
片中的结局以外,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
第三篇:雪国列车观后感
2017.3.28《雪国列车》观后感
看完《雪国列车》后的后效应在心里一圈一圈荡开来,每次回波都会更强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政治意味强烈的电影,让我一直不能平息心绪。
如果说看了《我们》,《1984》、《美妙的新世界》之后的印象终究由于文字和写作背景的局限未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只是有所触动的话,那么看完影片后的冲击是巨大的,影片尽管贴上了科幻片的标签,但时间设置在2014年7月1日至2032年元旦,标签是科幻的,时间却是如此真实,离我们如此之近,触手可及。
影片名一开始在我看来翻译的不够贴切,在香港上映的片名翻译为《末日列车》更好,可能是为了尊重漫画原著吧。片子整个形式包装和构架是好莱坞式的,但内核则是反好莱坞商业片的,是部政治意味很浓,严肃题材的影片,我惊异它在中国能够逃过审片上映。
它探讨了人类社会周而复始的发展轨迹,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明知是宿命依然如此往复演变的发展轨迹,只不过影片在片尾处采用了有希望的方式,但仍然逃不脱那个死循环,只不过循环阶段前提了两个而已。
出现阶级 阶级分化 阶级固化
阶级压迫
另辟蹊径
对于刚看完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我来说是震撼的,随着列车末节车厢的无产者不断向车头前进的过程,看着阶层不平等之烈,完成了新领袖产生原因的呈现。其中最残酷是经过车厢学校的那一段,看着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整齐划一的高颂僵化的口号,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去看那七个逃离列车被冻死的反面教材雕塑,我看到了教育可怕的一面,怪不得《1984》里说“谁掌握了现在,就掌握了过去,掌握了未来”。教育同时也在固化个性思维中作用无限,车厢学校里的孩子们还情有可原,而身为反抗者、觉醒者的领袖柯蒂斯依然固化在统治者划定的思维框架里认为离开列车就会死亡,而不是睁开自己的眼睛观察,这才是最可怕之处,身处桎梏而不自觉,以至于几乎就坠入“被压迫者变成新的压迫者”的宿命。
还好,有个“明白人”,有个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的“明白人”——列车安保系统设计者南宫民秀,尽管他也不免沦为一颗受制于人的棋子,但他可以利用棋子的身份按自己的计划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听自己的心,相信自己的眼睛,突破统治者——维尔福特的机械式洗脑,引导最后的人类打破车厢走出桎梏,寻找新的希望,尽管代价惨重。
另外说说吉列姆,也许威权领袖和精神领袖是相伴相生的一对孪生兄弟,为着所谓人类生存大计各自在不同的位置上保持人类整体的平衡能持续向前迈进,无论二者是否通谋,实质后果是一样的,吉列姆不过是想把柯蒂斯培养成另一个维尔福特,以继承永不停息的列车,让它持续不断地“永动”下去,把柯蒂斯从“恶人”变成“义人”,再在新统治秩序里变成“恶人”,只有“明白人”用孩子唤醒柯蒂斯才又使之成为“真人”,实现了领袖最后的升华,而不再堕入死循环的宿命中去,选择了自由的死,摒弃了蛆虫般的苟活。
影片中的柯蒂斯领导革命是反抗体制的,南宫民秀对车厢的爆破师打破体制的,打破体制后原有体制列车再也无法复原,但代价巨大,幸存者走出车厢后生死难了,只是留有希望,这就是体制的本质,在此过程中肉体上的残酷与“体制”本质的残酷相比显得微弱了。
第四篇:雪国列车观后感
观《雪国列车》有感
这部影片描述了生活在末节车厢的人在英雄柯蒂斯的带领下推翻威尔福德的残酷统治,到达火车的最前头,最后摧毁整个火车的过程。该片通过对末节车厢人生活的不堪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塑造了不同对待命运的人物,其中包括对过去无法忘记,凭着信念一直走下去的英雄柯蒂斯。该片通过部分末节车厢人的自私和欲望(个人利益)违背对末节车厢人民的承诺的种种行迹,烘托出柯蒂斯勇敢,不被利益诱惑,睿智的伟大形象,整部影片宣扬了自由平等和谐的理念,同时也暗示为自由平等和谐不惜奋斗的革命意识。
影片开篇主要着重在末节车厢人们生活的恶劣环境,此时的威尔福斯士兵高高在上地看着这群可怜的人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手中的软糕,一脸的鄙视和嘲笑。而柯蒂斯和伙伴们正积极地谋划一场浩大的反抗运动。
通过细心的观察,柯蒂斯发现把守的士兵的手枪并无子弹,已在上次镇压叛乱时用尽,柯蒂斯于是带领群众反抗,他们迅速占领了末节车厢,制服了士兵,并用毒品唤醒了沉睡的计算机程序天才南和他的女儿尤娜,柯蒂斯用毒品利诱南,在南的帮助下,柯蒂斯及其群众突破了一间间车门,在每次打开门时,尤娜都能测知门后的事情。但世事难料,当尤娜大叫不要打开接下来这扇门时,南刚好接通线路,门被打开了,一次血腥的战斗展开了,在这次战斗中,柯蒂斯失去了他的好朋友,柯蒂斯犹豫过,那时他如果救下朋友,就会葬送整个末节车厢人的未来,于是他忍着痛苦毅然地上前制住乖张复杂的列车上终极Boss的女助理,并在女助理的带领下一步步接近火车的最前头。在这过程中,柯蒂斯也看见了一个个不同于末节人们的贵族们,他们过着奢侈,糜烂生活,他们的生活跟末节车厢的环境相比,就好像天堂一般富丽堂皇。在经过一个教室时,柯蒂斯和朋友们遭到了一次冲击枪的屠杀,天真无邪的孩子盲目崇拜威尔福德,柯蒂斯心里不知道是难过还是觉得可笑,但唯一坚信的是他要继续走到火车的前头,在经过一番争斗后,参加反抗的人只剩下了柯蒂斯,南和南的女儿尤娜,在到达最后一扇门W门时,南停下来,南不再打开最后一扇门,而柯蒂斯则以为南因为没有了毒品不愿再帮忙,柯蒂斯讲诉了一个他被抓进列车王国的沉痛往事,在被抓进来的头一个月,威尔福德以及统治的人不为末节车厢的人提供食物,他们没有食物,便开始了相互屠杀,一个男子带领着一群人追逐一个妇女和孩童,男子杀死了妇女,此时一位年长者走了过来,他说:“把刀给我”,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亲自杀死孩子,而年长者用手截下了自己的胳膊,对面前这些饿得面无全非的人们说:“先吃我吧,放过孩子”,男子沉痛跪下,他们吃了女人。柯蒂斯痛苦地对着南说:“杀死女人的人就是我,你知道吗?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到后来他们开始提供蛋白质食物,而我现在才知道那是用蝗虫打制而成,而我们也好久没有闻过牛排的味道了”。南说:“你知道我这几年收集毒品都是为了什么?毒品易燃遇高温易爆。”当他要用毒品点燃引线时,W门打开了,一女人手持手枪,灭掉了引线,夺走了毒品包,她邀请柯蒂斯进入W门。
柯蒂斯看见了威尔福德——一个在5岁就决定建立一个持续运行的列车王国变态和永久运行的引擎。他在威尔福德那得知他永久不愿去相信的事实,那位救下孩童的年长者吉列姆一直是他的敬仰,在他心里年长者应是整个末节车厢的领头人,因为他是如此神圣,而就是这样的人与威尔福德勾结,做着背叛末节车厢的事,威尔福德说:“他和我一样,我们都用一只手拥抱着美丽的女人。”柯蒂斯震惊地看着威尔福德,而在听到自己的好友也背叛自己,柯蒂斯开始动摇,威尔福德又以接班人的诱惑来引诱柯蒂斯,柯蒂斯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当尤娜意外闯进,她翻开地板,柯蒂斯才发现被放进地板里为永久引擎工作的孩子们,而威尔福德的解释是“还好末节车厢能生产处源源不断的孩子”。最后柯蒂斯和南炸毁了列车,列车被摧毁后,只剩下南的女儿尤娜和一个黑人孩子,他们走出了列车断层,他们望见绵延的雪山。
在影片的最后,他们看见了一只北极熊,这只熊代表着生命的希望,或许他们会死在雪地里,但我们却看到的是希望,这是一部带有积极色彩的影片,为自由平等和谐的追求不断地鼓舞着我们,朝着自己的理想勇敢前进,不被周围的诱惑蒙蔽双眼,面对层层阻碍,要勇于拼搏,勇于斗争。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刀锋口,我们要定位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奋斗,纵使要在这过程中不断地挥洒血泪,也要坚持到最后。
在影片的最后,柯蒂斯的动摇让观众很反感,认为他也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柯蒂斯的确动摇了,但他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在末节车厢生活了那么久,柯蒂斯能靠着信念走到最后不容易,他长时间没有吃过牛排,没有洗过澡,没有换过舒适的衣服,可是他能在面对舒适的生活时没有冲昏头脑,而在W门内,威尔福德将他一直以来的信仰摧毁,然后宣扬永久引擎的强大,柯蒂斯震惊这样的力量,他没有想到过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他并不相信的可能,而在他得知那股力量只是用可怜的末节车厢的孩童在维持,柯蒂斯毫不犹豫地拒绝这样不人性的做法,他最后的选择是为自由平等而做,他知道一个正确的目标,一个为人民而战的理想是值得用生命去守护地,他没有背叛他的信仰。
第五篇:观后感雪国列车2000字
观后感雪国列车2000字
说起来最近的外国片很多上映的啊,索性再写一篇关于电影的吧!之前看了《黑帮家族》(《别惹我》),几天前又看了《极品飞车》,而今天零点,由韩国电影公司制作、奉俊昊执导、美国好莱坞演员卡司搞出来的《雪国列车》(Snowpiercer)又来袭了。惊异于其在韩国本土取得的成绩,今日下午本屌丝特与朋友去观赏了一番。
看过之后怎么说呢,有点失望也有点不理解:是我的口味太小众了么?为何大家对于《极品》这样的爆米花电影比较挑剔,分数一直在下滑,现在时光网上已经降到了7.6分;而对《雪国》这样的走内涵高度路线却有着不少瑕疵的片子格外宽容,上映18小时时光分数上升至8.2?
当然,首先必须要说的是身为低级屌丝外加穷矮挫本人并不太懂电影艺术,也没有看过漫画原著,但是个人感觉走消遣爆米花路线的电影,只要让大家看过觉得还比较爽,值回票价了也就是了;对于走高大上路线,致力于挖掘人性、世界这些内涵深沉主题的电影(此时鲁鲁修在画外狂喊:“错的不是我而是世界!”)则正相反,需要的是精雕细琢,尤其是有着自己独特世界观设定的情况更应如此,要反复推敲确定前后无太大不协调之处才行,可惜的是《雪国》别说这个层面了,一些小细节处理得就够吐槽的了(Sure,这只是个人观点,粉儿们别太生气,认真你就是loser了)。倒不是说这部片子不好看,奉俊昊的那种细腻又写实的风格很好地将这个故事讲得逼真而层次分明,情节展开的节奏也还把握的可以,只是这样逼真的拳拳到肉、血肉横飞的style掺杂进了一些生硬的情节反而有些“画虎不成”,硬是将整部片子的综合表现水平给拉低了不少。凭着我现在还保有的比较新鲜的记忆,总结了几处个人觉得有些“不和谐”的地方,反正只是随笔吐吐口水,想到啥我就写啥。再次声明,小白浅见,不喜勿喷!(不过想想我这篇写完估计也没人会看,放心不少……)
这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时不时告诉我们,这几位主角,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是有故事的,举个例子:片中告诉我们尤娜是在列车上出生的,而且应该是刚上车不久出生的(因为她17岁而列车刚刚开始跑第18年),那她的母亲呢?平白无故消失了?我本以为会是走下车的那七个人中的爱斯基摩人,但是貌似没有任何这样的信息透露,另外南宫明秀自己是为了做炸弹才收集那个有迷幻剂效果的东东(这个东东的名字忘掉了),好的,但是他女儿明显不知道吧,尤娜想要那个东东应该主要是因为有些成瘾吧,敢问对一个小姑娘这么设定导演你不觉得需要解释一下下么?再有,这个尤娜到底有没有透视的能力啊?你说没有吧几个地方无法解释;你说有吧,大哥我们不应该是科幻背景么?这样的能力会不会有点草率?况且没有这个能力对情节展开完全没影响吧?导演关于这个能力的问题你不想解释一下?我就这样抱着好奇心等着,等着,等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电影最后高潮开始前,南宫明秀本想炸开阻挡人类通向世界的车门,但是需要火柴点燃它,而这个关键性道具竟然被他在几分钟前连着烟一同扔给了我们的主角柯蒂斯,敢问这么聪明的一位顶尖人才,不可能不知道柯蒂斯是不会同意他冒险炸开车门的,可是我们的南宫竟然脑残的把最后的火柴都送出去了,这是……传说中的“乌龙球”?
一开场不久就出现带走了末车厢孩子们的那个金发女人,在最后柯蒂斯进入了威尔福特所在车厢的时候她也跟了进去还用枪一直指着我们的“猪脚”,结果威尔福特两个人谈着谈着,镜头再转到取车厢全景时这个女人竟然……她竟然消失了?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反正我是在两人交谈的中间无论哪个镜头里都没找到过这个人,要知道这是个车厢,完全没有什么遮挡物,况且她应该是一直在柯蒂斯背后监视着他的,竟然凭空消失了?额,可能是我眼花了吧,嗯嗯,一定是的……
看到末车厢的人吃的蛋白块是用蟑螂作为原料制成的那里我实在有点无语,导演你敢不敢再叼一点?这么多人哪来的这么多蟑螂给大家吃?就算有也得有这个本事把小强们一个一个逮出来吧?还是说这些是集中圈养型小强?那拜托能不能养点别的,貌似有这种条件的话养点啥都比给大家养蟑螂吃强点吧-_-……好吧也可能是漫画里解释过这个问题,但是拜托导演大人你也稍微给大家透露一点吧,不然看着真心不理解啊!
看到柯蒂斯带领大家走进前面车厢看到的景象抱歉我又没忍住自己吐槽的冲动:导演大人,请问这背景是我们的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随意拓展空间的地步了么?为啥那些车厢看起来明显比后面的车厢要宽敞了一点点,比如那个类似海生物参观通道的车厢?但是从外面看这车厢都是一样宽的啊,这不科学吧……
那个威尔福特手下的第一打手(sorry,名字不记得了)在桑拿车厢干翻柯蒂斯等一干人时,主角明显没有受到任何致命伤害只是被揍晕了而已,为何刚开始还想着给主角补个最后一刀,结果被主角的酱油用手挡住了,但是等到分分钟后解决了酱油之后又忘了继续把那刀补上直接找其他人干去了?这是……老年痴呆了?
影片最后几分钟我们看到在开头被带走的屎孩纸又出现了,据威尔福特说是引擎少了零件现在需要身体小的人进去“人工作业”,然后我们就看到“猪脚”后来未卜先知般的打开了地下的石板看到了里面正在“工作”的那个孩纸,不过敢不敢让我们看清楚那熊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啊?完全没看出在做什么苦力的迹象啊也没缺胳膊断腿的,柯蒂斯你咋就犹如突然从被大boss催眠的状态清醒过来似的去揍人家威尔福特?貌似那小孩没受什么虐待吧?况且又不是让他一辈子蹲在下面不见天日,小孩子长得那么快,一旦身材过大指定就不用他了吧,又没说要把他用完就杀掉,为了保证这起方舟作用的车不停下牺牲孩子点时间你至于这么苦大仇深么?没准孩子出来之后直接就被安排在前面的车厢里愉快的生活了呢!话说回来这多大点事,威尔福特你也非要用那种生怕别人不会把你当成坏人的台词和口气说话,搞笑呢?
片子从头到尾我貌似就没见几个人干过活,无论是前面车厢的还是后面的,这是要闹哪样?这么多人都无所事事的每天你监视我我反抗你,我知道大家是为了保持人口平衡,但是也不用这么草率吧。
南宫在威尔福特的门前对柯蒂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温度在回升冰雪在融化大家出去也不会死,Well Done!但是骚年,这个事如果是真的那大家肯定喜闻乐见啊,你又有证据不算完全凭空臆测,可以说出来啊,我想威尔福特这么睿智的人不会一点听不进别人的话吧,你说都没说过,努力争取别人的支持都没努力过就做出这么一副“世人皆最我独醒”的表情,这……有点太傲娇了吧?
结尾仅剩的两个孩子走出了停下的列车时是我眼花了么?你们身上披的新衣我忍了,尼玛你们什么时候还找了两双雪地鞋穿上了?然后……还这么合脚?导演你特地在威尔福特的鞋柜里放了两双专门给未成年人穿的?叼,未卜先知说的就是你吧?不过这么冷的天为何这俩孩子张嘴喘气一点点哈气都没有?最后还出现了一只,额,我没看错的话是北极熊吧?好的好的,我知道导演你这是在暗示世界还是有生命的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我很想知道要是北极熊因为食物匮乏正好把这俩熊孩子吃了我们人类该找谁哭去……导演你是想给我们留个开放式的结局么——两个孩子是新的亚当和夏娃还是被熊吃掉了人类全团灭了呢?
不想再多说了,就总结这10个问题吧,其他不是没有,是懒得继续写了,总之整体来看,这部片子因为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让我想借着导演的翅膀逆风飞翔的美好愿望破了个干干净净,你们怎么想我不知道……感官上我是觉得还不如《极品》让我看得好……额,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