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观后感----传统文化作业

时间:2019-05-15 02:5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归途列车观后感----传统文化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归途列车观后感----传统文化作业》。

第一篇:归途列车观后感----传统文化作业

《归途列车》观后感

《归途列车》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到中国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同时反映出中国在经济、国力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电影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整个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我认为有两条线索引导着整个故事与电影情节的发展,第一:春运。第二个是:求变。中国农民的求变心理,希望改变自己与子孙的命运,不再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一样。他们要改变对土地的依赖,改变生活的样貌。由这两条线索引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中国人的梦想,这个梦想对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影响。

春运

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择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丽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子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这景象怎么不比喜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知道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 “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求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丽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

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丽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得不象自己那么低微。但张丽琴却不懂。

对于农民工,城市中的人们都带着有色眼镜,即使心里同情这个群体,但是从公交车、地铁上便可看出,没有人愿意站在衣着不够赶紧的农民工身旁,这些让农民工们觉得屈辱,这更加加深了他们求变的心里。不知道是他们的求变心理让他们迫切投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城市带给他们的屈辱感使他们希望改变。我只是希望人们不要忽略他们的存在,更不要冷漠这个群体,多一个微笑,多一点感谢,让农民工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不要再被这个冰冷的城市逼上绝路,让他们重拾一个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明白改变农民的命运不一定就是唯一的生路与人生的意义。

因此,我将这篇观后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春运;第二:求变;第三:中国人的梦想。

第二篇:归途列车观后感

篇一:归途列车观后感

张丽琴是一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中的四川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普通的农村小女孩一样长大了,但她的父母还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和外公的关系很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去给外公烧纸,并向外公倾吐自己的心思。张丽琴不喜欢父母,不仅父母从小就没能陪她长大,而且老是逼她认真读书。她可能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在她十七岁的那年,她决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个女孩一样,她需要钱和漂亮的衣服。

张丽琴到了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做服装加工的公司上班,此举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认为在南方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们的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张丽琴刚来到这里并不适应,长时间的重复劳作令她感到疲惫,饭菜也是难以下咽。她的爸爸来看她了,并转达了她妈妈的问候。一家三口都在这个毫无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关爱着,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农民工们辛勤的劳作着,此举支撑了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甚至为2008年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脊梁般的贡献。张丽琴也就是在这一年,她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较流行的衣服,也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头。在烫头的时候,发廊里脑袋蓬炸的年轻“发型师”“真诚”的对她说,给她做的这个是洋人的发型,这句话应该能给张丽琴某种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边拐角的小发廊时还像大多数刚做完发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挥手致谢。

2008年的年初,张丽琴一家三口决定一起回家过春节。这年一月份的大雪给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湖南等地的铁路受阻而导致广州的大批农民工滞留好几天,期间所造成的混乱和惶恐不仅令在场的人记忆深刻,也同样使每个观看这部记录片的人受到刺痛。张丽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不知道这会对她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但至少让她见识了这些社会底层人命运卑微与坎坷。他们最终回到了那宁静安逸但封闭的农村,一家人也终于在新春佳节团聚了。张丽琴的妈妈很开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绩单,并为她弟弟能取得的较好成绩而自豪,这似乎能给他们这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带来改变命运的希望。也就是在这个春节,出于叛逆期的张丽琴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并遭受了父亲的第一次的殴打,这使她更加坚定了要自己闯荡和赚钱的决心。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护的长发,只身来到了深圳,开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张丽琴刚开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卖啤酒,老板教育她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对此她并没有发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干着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张丽琴和全国甚至包括全世界的华人一样守在电视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开始。他们对祖国的强大和辉煌的事迹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们含着热泪,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国健儿身上产生,并祝愿能获得更多。张丽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对于灯红酒绿和劲歌艳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边的那些年轻的男女一样,在鬼火般闪耀不定的灯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声中,也扭起了在寂静的农村永远不会扭动的舞姿。……而离深圳不远的另一个南方城市,张丽琴的父母为了家中的儿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亲决定回家照顾儿子和家庭。张丽琴的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朴实农村妇女,她一方面担心家中的孩子,期间给村中的神灵们烧心许愿希望她女儿张丽琴能变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终,他们还是把最重要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这部纪录片是年轻的导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独立记录长片,忠实记录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艰苦生活,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回家过年,那真是一场地狱之行的真实体验。这部片子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的大奖,特别是那清新而真实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部片子是这次清华美院纪录片展映的开幕影片,导演范立欣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他想从一个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试图通过这种纪录片来影响这些在校的并将来能成为社会主流的大学生们,希望他们关心一下这些底层的农民工们。

篇二:归途列车观后感

这部影片以一个农民工家庭为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当代农民工的悲苦。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家庭的完整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首先,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着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从片子中我们看出,女儿对父母是很想亲近的,但由于自小分离,感情疏远,双方都无法相互理解。从中我们看到影响他们家庭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大,交往和沟通的频率低、次数少。相互关系就较为疏远。影片中的家庭就是如此,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父母也觉得自己跟孩子没有话说,孩子也不听父母的话。相比之下,女儿觉得爷爷奶奶才是更亲近的人,是爷爷奶奶陪伴他们长大。这是一个极大的悲哀,父母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的出发点外出打工,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终女儿为了自由或是一种报复也离开学校、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尽管不适应,但她觉得自由就是她的幸福。

影片中的夫妻关系较为良好,我注意到丈夫对妻子是很关爱的,比如帮妻子洗衣服,给他倒洗脚水等。我想如果妻子没有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那么女儿与妈妈的关系不会这么糟,而夫妻关系倒是会出些问题,这也给我们以警示,农民工生活的进退两难,以及在金钱与亲人间的艰难选择。

从家庭功能角度来看,这个家庭首要功能肯定是家庭功能,父母为了给儿女更好的生活选择外出打工,赚钱以给予他们好的学习条件,这又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的情感满足功能,但很显然,这个家庭没有满足最后这一功能,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分离造成双方缺乏沟通,很难理解彼此的心理。其次,这个家庭也在起着赡养老人的作用,这对夫妻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他们外出打工也是无奈之举。我看到家里农田的收割全靠老人与孩子,的确觉得外出打工的代价太大了,让孩子一个人处理这么多事情,不叛逆才怪,这也是留守儿童产生问题的根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精神生活和个人的心理状况是令人关注的。家庭是给其成员提供情感安全,心里安定的港湾,但显然,影片中的家庭没有做到这一点,女儿外出打工投考的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这里我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我的一个亲戚家在黑龙江,现如今在北京打工,小女儿从小随父母搬家,他们在大连工作过3年,随后转战北京,在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中,小女儿的学业很差,不得不也和父母一样做打工妹,这样的生活中,受伤最大的就是孩子,在还未成年的岁数,就去赚钱养家,是一种潜在的悲哀,或许短暂的自由与快乐让人看不到痛苦在哪里,但在春运回家的人潮中,我们就会深刻体会到那样一种北京离乡的酸楚。

我认为在赚钱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孩子的成长问题,不能以为孩子打拼的名义,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

以上是我对《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的一些感悟。

第三篇:归途列车观后感

归途列车观后感

观看完这部电影深有感触,我觉得这个电影真实的反应了我国的一些现状,很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扭曲,没有刻意添油加醋,没有政治色彩,呈现出农民工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复杂以及浓浓的亲情。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 in 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间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择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通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

尽管自己对春运的疯狂景象已经感同身受过,但是当2008年初那个雪灾之春的真实景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心中还是为之一震。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走散了,他想翻过一道栅栏去找她们,武警战士拦住了他。“你今天在那边站岗,明天你也和我一样走到社会上„„”男人疲惫地论理,栅栏那边同样疲惫的小战士没有话,只是轻轻拍着栏杆上男人的手。其实我们都一样,难。

是的,不是他们想离家,只是他们没得选;他们也不想逃难般挤在春运里,只是他们没得选。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反映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隔阂问题,因为我自己也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爸妈外出打工把我放在外婆家,我很能理解片中的女儿张丽琴无法宣泄的叛逆,无法疏导的躁动。是的,小时候,当看到其他父母如何般关心呵护他们的小孩时,自己心中总是暗自感到难过,与她不同的是,我外婆很好,但是我外公有着很保守的观念,重男轻女,重孙女轻外甥女,而我恰好就是那个外甥女,所以他总是看不惯我,我也为此受过不少委屈,不过,这在另一方面也让我变得更坚强、更独立。

片中张丽萍的爸爸妈妈都认为在外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

是唯一的正道。但张丽萍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我小时候爸妈亦是这样教导我,幸运的是,我继续着我的学业,虽然之前也有过叛逆,但还没到片中那样和爸爸打起来的场面,顶多也是反驳过爸爸几句,我想这应该是读了书的好处,并且随着自己的长大,我对他们多了份理解,我也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只是爱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还有外婆潜移默化中对我的影响,外婆不是圣人,但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菩萨,我很爱她。

真的,我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尤其是国家领导人能重视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毕竟那关乎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希望,就连父母本人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意义。

现代中国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尽了古代田园生活里的那种闲逸,此时此刻问起春运潮中的农民工们,徒留隐忍不发的悲凉与艰辛。只道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

第四篇:归途列车观后感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大日子,是喜庆而欢欣的;但与此同时,春节意味着春运,而春运对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丧的前奏,因为再没有另一个时刻,能让那么多的中国人同时那么深切地认识到,我们无法找到自己在这个国家的位置。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择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希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希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同的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让这一家三口终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那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择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子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死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么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知道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 “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己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知道,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知道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

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将自己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可以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的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的影像与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第五篇:归途列车影评

一声叹息一场无终点的归途

——简析影片《归途列车》

关键词:希望叹息信仰家

摘要: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以小见大,以一个渺小的四川外来务工家庭的无奈,苦痛,生计,子女教育等问题来窥视整个中国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所面临的问题,以此达到警示人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对待这样的群体,究竟应该如何去对待这个群体的子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影片中张昌华一家的人物形象,来达到此目的。

一台嗡嗡作响的缝纫机,一张嘎吱噶炸的小凳子,一件阴暗逼仄的小厂房,成百甚至上千件牛仔裤的半成品,这就是千千万万农民工来广东奔前程的图景;一张千金难求的火车票,几个简陋却沉重的编织袋,一个拥挤到蚂蚁都无法立脚的站台,一辆满载着归家希望和夙愿的绿色火车,这就是万万千千农民工回家乡偿夙愿的画作。不亲历,我们无法想象60万人滞留车站绝望却又满怀希望的情景;不亲历,我们无法揣摩1.3亿农民工执着追赶春运的脚步;不亲历,我们甚至无法体会小琴一家在这快速发展变革的洪流中存活的渺小„„

小琴——陨落的希望

鳞次栉比的都市,纵横交错的电网,熙来攘往的车辆,高高低低的烟囱,广东省的所有对于小琴来说都像是儿时的洋娃娃般充满诱惑,但当她不顾一切地来到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大都市时,她却迷茫了„„喧闹的音乐,简陋的饭菜,逼仄的工厂,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这里的一切似乎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似乎与她毫无关联。为了融入这个陌生的都市,小琴换了新衣,烫了新发,努力自信地走在城市的街头,但这所有的伪装还是让小琴无所适从,显得格格不入。当小琴迎着晨曦的微光,赴着夕阳的余晖行走在田间的小路,掰着一个又一个剌手的玉米,采着一株又一株幼小的猪草,生活就像是一个紧箍咒,远在他乡的父母就像是念咒的唐僧,只有故去的爷爷是她内心的依靠,爸妈反复念叨的“读书”在小琴看来根本看不到她想要的“梦想”,更遑论那遥不可及的“自由”,我似乎可以理解她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这个地方,为什么不顾一切地想要飞向那个城市。当小琴第一次跟着爸爸妈妈走进春运拥堵的车站时,她笑了,她不懂这成千成百的旅客为什么要这样疯狂地回家,她不懂这成千成百的武警为什么要如此的严阵以待,也许她甚至不懂她此时此刻为什么如此可笑的跟着爸妈做着这样愚蠢的事情。当小琴最终逃离那个乡村,逃离父母的束缚,来到这个繁华的都市,灯红酒绿的夜店,无聊可笑的口号,行行色色的人群,都让青涩的小琴更加惶恐,更加茫然,正如她在来时的列车上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我也不知道那个城市能否实现我的梦想„„”稚嫩的小琴是张家陨落的希望,而不计其数的“小琴”更是我们民族陨落的希望!我无法理解是什么让我们可爱的农民的孩子如此的抗拒土地,我无法理解是什么让我们年轻的下一代如此的抗拒知识,我更无法理解是什么让我们千千万万的农民兄弟背井离乡、舍娘弃子奔赴这虚无的繁华„„也许一部《归途列车》给了我们一记有声的回答。

琴爸亲妈——无奈的叹息

影片中有数不尽的镜头特写给了琴爸琴妈,而这数不尽的特写镜头留给我们的却是那一声又一声无奈的叹息,那一次又一次紧蹙的眉头,那一句又一句暖心的叮咛„„木讷的琴爸对家人并没有太多的言语,他的关心,他的焦躁,他的愤怒都在一举一动中展现着。简陋的木板床,破旧的薄棉被,几近透明的遮盖帘就是琴爸琴妈在广东这个繁华都市的安身之所,叛逆的小琴也许不亲自来到这个想象中的梦想之城,根本想不到她的双亲居然在这样的环境中为她和弟弟拼搏着未来,但稚嫩的她却未能理解与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安逸。即便小琴瞒着外婆辍学偷偷跑来广东打工,爱子心切的琴爸还是没有舍得责骂自己的女儿,但是当他们千辛万苦终于阖家团圆过春节时,叛逆的小琴却仍是不知轻重地吐槽年幼的弟弟努力学习,老实的琴爸终于爆发了,他痛打了这个让他心痛又内疚的女儿,他不能忍受自己拼尽全力奋斗的一切就这样付之东流。但面对叛逆的女儿,琴爸却无能为力,常年打工在外,让他们实在是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本就木讷的他,此时更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正如他所说,“爸妈吃再多的苦也不觉得累,只要你们好好学习就好,爸妈没文化,有很多话不知该怎么表达„„”所有的无奈,都只能化为镜头前的一声叹息。

唠叨的琴妈一直都遭小琴的排斥,小琴最讨厌听琴妈千年不变的“学习”“学习”“学习”,但爱女心切却不知如何表达的琴妈依然执着地爱着小琴,无悔地为她的子女付出着。因为春运,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过年的琴爸琴妈再一次无奈地推迟了回家的日子,琴爸拨通了女儿的电话,紧紧靠在听筒旁的琴妈是多么想听到女儿的声音,但她知道女儿并不喜欢她,当琴爸几乎半强制地将电话递给琴妈时,琴妈虽然嘴边说着“她不想和我说话就算了”,但还是欣喜异常地结果了电话,对女儿嘘寒问暖,这份生涩的母爱让我不禁红了眼眶,我不禁想要质问,究竟是这个时代造就了母女间这样的悲哀?还是我们自己造就了这样的人间悲情?女儿最终还是倔强地辍学了,倔强地孤身一人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倔强地选择了和他们一样毫无盼头的生活轨迹,当望女成凤的夙愿破灭,当他们夫妻二人辛苦拼搏的夙愿消散,琴妈内心的苦楚我们无法体会,但即便这样,琴妈仍然不忍苛责自己的女儿,她仍然会逼着琴爸去新塘探望自己的女儿,仍然会亲自为女儿祈求神灵的祝福„„这样的妈妈我们并不陌生,但时代发展的洪流却将她挡在了女儿的心门之外。影片的结尾,稚嫩的小琴在迷乱喧闹的音乐中甩头狂舞的场景深深刺痛了我们每个观影者的心,但比我们更痛的是琴爸琴妈的心,可又能如何,也只能化作那悠悠的一声叹息„„

归途的列车——家信仰

曾记得外国媒体评论中国常用的一句话便是——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我也一度这样认为,但现在我却不然。假若我们没有信仰,那如何理解每年春节千千万万农民工不论千难万险都要回家过年?假若我们没有信仰,那如何理解万万千千的父母不论万险千难都要供子读书?也许,家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的信仰!

对于春节与春运,他们有着异常的执着,即便要在拥挤得连立脚的地方都没有的站台站上几天几夜,即便被挤得几乎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的车厢熬上几天几夜,随处可见的协警人墙,随处可见的被挤掉的鞋子,随处可见的哭泣的人群,随处可见的焦躁到极点的人群„„但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成为阻挡他们回家的脚步,都不能摧毁他们回家的信仰!一场雪灾,将60万归家的人们强留在异地的站台,为了回家,一对姐妹无奈地相拥而泣;为了回家,一个父亲不惜与武警对峙;为了回家,琴妈看着栅栏那端无影的父女俩无声地啜泣„„一个大俯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中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不曾有过的震撼!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给予了无数人意想不到的财富,也给予了无数人意想不到的悲哀与遗憾,有人说,中国的快速发展是无数农民工的牺牲,的确,只不过,他们牺牲的不只是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希望„„我们无法扭转这个时代,但是我们却能够用这样一部影片慰藉他们的灵魂,拯救他们的希望,载他们走上归途„„为吾所愿。

下载归途列车观后感----传统文化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归途列车观后感----传统文化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归途列车影评

    归途,归途 ——观《归途列车》有感 上两节的课上,老师给我们观看了这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看完之后感触很多,勾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回忆。这的确是一部让人看后感觉意味深......

    纪录片《归途列车》影评

    A. 从画面造型和声音造型两个方面分析本片的纪实风格是如何体现的? 画面造型:本片拍摄采用平视的拍摄角度,画面中角色的和观众处在同等心理的位置,是本片更具客观性。片中长镜头......

    关于归途列车的影评

    一“路”三年 ——评最佳纪录片之《归途列车》 如果耕几亩薄田可以养活一家,那么哪个青壮愿意背井离乡去卖苦力;如果织几匹纱布足以相夫教子,那么哪个女子愿意抛头露面去干粗......

    《万里归途》观后感

    《万里归途》观后感 《万里归途》观后感1 电影讲述了中国外交官掩护中国公民从努米亚撤侨的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致敬中国外交官。撤侨之路跌宕起伏,随时都有可能毙......

    万里归途观后感

    万里归途观后感1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两天已经霸屏了,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才能让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感受到祖国的温暖。看了电影《万里归途》,感触良多,面对旅居国外......

    万里归途观后感

    万里归途观后感 万里归途观后感1 电影讲述了中国外交官掩护中国公民从努米亚撤侨的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致敬中国外交官。撤侨之路跌宕起伏,随时都有可能毙命,在这样......

    《归途列车》——归途中的人们的迷途

    《归途列车》——在归途中的人们的迷途 5000110102高志琛新闻101这部荣获国际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奖的影片,由一位移民国外的导演在中国拍摄,以一个中国家庭的视角展现整个中国......

    电影万里归途观后感

    电影万里归途观后感通用 电影万里归途观后感通用1 国庆节前好几天,表姐说请我看国庆献礼《万里归途》首映。30日下午下课铃一响,我匆忙地跑出了校门,麻利把书包扔到妈妈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