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听诊器解读
新型听诊器
作者:佚名
www.xiexiebang.com
2010-10-25 15:12:34
来源:毕业论文网
作者:吴小帆 许志华 申琪
[摘要]本论文提出一种可将声音信号放大并经示波器可以观察心音信号的电子心音听诊器,提高听诊的准确性。论文首先阐述了系统硬件具体设计。然后介绍本系统的抗干扰。最后,论文给出了设计实现的功能,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的不足,以及其中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内容。[关键词]心音 呼吸音 听诊器
一、概述
1.电子心音听诊器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听诊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听诊器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心音和呼吸音的听诊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诊断手段之一。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准确性高、波形实时显示、能同时听诊心音、简单易用、成本低、体积小的装置,让临床医生在心脏听诊的同时能看到相应信号的波形图,以便对病人的病变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促进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诊治。
2.心音听诊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心音信号的分析与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51(第一心音)和S2(第二心音)的生理病理研究;②对人工心脏瓣膜的无创伤检测;③对心音微弱成分(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的分析研究;④分析心脏杂音的频率变化规律;⑤从一个心动周期中定位提取心音成分;⑥对心音传导机制建模。
在传统的稳态分析方法基础上,增加非平稳信号分析方法。典型的心音时颇分析有短时傅立叶变换、自回归模型、维格纳分布、小波变换等,人们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第一心音分析、第二心音分析、心杂音分析,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3.心音产生机理和组成。心脏的瓣膜和大血管在血流冲击下形成的振动,以及心脏内血流的加速与减速形成的湍流与涡流及其对心脏瓣膜、心房、室壁的作用所产生的振动,再加上心肌在周期性的心血活动作用下其刚性的迅速增加和减少形成的振动,经过心胸传导系统到达体表形成了体表心音。心音中常包含心内噪音、呼吸噪音、体表噪音和心胸系统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噪音。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充分调研,对心音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传统听诊器的不足提出了电子心音听诊器的设计思想。
二、电子心音听诊器设计要求
1.心音信号技术指标。心音幅值:30-6OmV;心音频率:20-600HZ;心率:75次/分。
2.电子心音听诊器技术指标。工作环境:温度:+5-+4O℃,相对湿度:<80%;电源:电源适配器:+5V;输入方式:心音探头各一个;输出方式:耳机或音响输出,示波器显示;滤波频响:心音:20-15OHz;放大器增益:心音:100倍以上。
3.系统设计要求。易操作、低功耗、低成本、可靠性、便携性、抗干扰
三、电子心音听诊器内部设计
1.心音探头。(1)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当声波传到振膜时,膜片发生相应振动,改变了电容器极板之间的距离,使电容量C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两端的电压也相应变化。由于R的阻值很大,充电电荷Q来不及变化,这样就把声能转换成了电能。(2)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腔体设计。传声器是心音和呼吸音检测的关键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心音和呼吸音信号的提取质量。另一个影响心音和呼吸音信号提取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传声器与体表的声祸合方式。当用传声器检测心音和呼吸音信号时,传声器与体表皮肤的耦合形式不同,会给测量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使用传统听诊器集音腔体,在导音橡皮管末端接驻极体电容式传感器,完成心音探头设计。
2.初级放大模块。从心音呼吸音传声器输出的是非常微弱的交流小信号,根据我们使用的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的敏感度,心音信号的幅值为:30-60mV,这种大小的信号不能满足滤波模块的要求,必须进行信号的放大处理。这里使用的是TI工公司生产的一款运算放大器芯片LM358。
初级放大模块电路。通过电阻、电容和+5V电源传声器供电;电容有两个作用:作为隔直电容,使电容两端直流电压不会相互干扰,二作为耦合电容,交流小信号可以通过电容传送给后面的运算放大器,进行电压放大。
3.滤波模块。心音的频率范围是20-600HZ,主要集中在20-15OHz范围内,信号的主要干扰源之一的工频50Hz在心音的频率范围,所以我们可构造低通-50Hz陷波滤波器网络,截止频率分别是0 Hz和15OHz,中间滤除工频50Hz对心音信号影响不大,20Hz以下基本为直流信号,对心音信号影响也可以忽略,所以不专门设计高通滤波器。
4.再放大模块。在滤波模块后我们又设置了再放大模块,进行信号的再放大处理,不会把一些干扰噪声也同时放大,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在再放大模块中我们仍然使用运算放大器芯片LM358。
从再放大模块出来的信号可分两路:一路外接示波器进行波形显示,另一路送到功率放大模块驱动耳机。
5.功率放大模块。电子心音听诊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对心音的听诊,帮助医生诊断病情。然而心音信号经过再放大模块后,电压幅值己经达到示波显示的要求,但它尚不能驱动耳机发声。必须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才能实现听诊功能。
在这里我们使用NS公司生产的LM386作为集成功放电路, LM386的功能和特性作看参阅相关资料。
6.功率放大电路。可参照一般的功放电路。
四、设计浏览及展望
本论文主要完成电子心音听诊器的硬件设计,包括心音呼吸音探头、初级放大模块、滤波模块、再放大模块和功率放大模块的设计。努力和研究,己经完成了系统的整体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以后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和努力:对该设计进行数字化扩展,包括液晶显示波形,并可以对波形进行存储和回放。其次在本设计中,虽然对心音和呼吸音进行了硬件低通和陷波滤波,消除了部分噪声交叉干扰,但由于心音和噪音之间存在频谱上的重叠,不能用硬件滤波的方法得到纯正的心音和呼吸音信号。有研究者证明,可以用小波和自适应滤波法来减少这种频谱上重叠的干扰。今后需研究并设计出一套比较好的滤波去噪算法,得到相对纯正的心音信号,使听诊更加准确。参考文献: [1]单亚娅,赵德安.新型可视电子听诊器的研制.微型机与应用,2005.[2]阎武丽,李翔.新型多功能电子听诊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西南科技大学学报.[3]赵玲,李桥,邵庆余等.正常与异常心音比较研究.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0.你可能感兴趣的毕业论文
没有相关论文
第二篇:解读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守成大国。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
中美如何相处,不仅关乎双边,更关乎全人类。
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好、发展好中美关系,让中美两国人民放心,让世界各国人民安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2013年6月7日,中美元首在美国加州庄园会晤,双方确认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并明晰了其内涵、勾画了其路径。“庄园会晤”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开启了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什么是新型大国关系?中美要构建怎样的新型大国关系?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在这里帮助大家解读。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各国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的程度前所未有,同时也面临层出不穷的各种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单打独斗,需要携手。中国因此积极的和“一批大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不仅要与美国等传统大国之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也要与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新方向。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新的理念和主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一、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是近年来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提出的一个概念,于2012年11月被写进中共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历史上,新崛起的大国和守成的大国之间总会猜疑、对抗甚至不惜诉诸战争,最终导致国际体系的更替。从两千多年前的雅典和斯巴达争霸,到二战后的美苏争霸,还没有一个反例能打破这一魔咒。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就是要打破这一怪圈。
1、定义: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人民网
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2、新型大国关系与传统大国关系的区别(新在那里)
传统大国关系:“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必然对抗、必然冲突,甚至导致战争。
新型大国关系:超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走向对抗冲突的旧模式,开创大国间对话合作的新局面。
(1)不能打仗:出发点和归属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努力为自身发展创造和平、稳定、友好、合作的外部环境。
(2)强调合作:不是“你输我赢” 的零和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3)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共同利益,使双方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4)建设性地管控分歧,化挑战为合作的契机。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提倡的中美外交发展方向。
1、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由来:
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提出,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2012年2月,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时提出,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正式向美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012年5月,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作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他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美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发展,双方都应该坚定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国家元首就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进行的阐述,受到各界高度关注。此后,“新型大国关系”一词在中美关系语境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成了中美高层交往的必谈话题。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由此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2013年,中美两国完成了领导层换届,中美关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美国先后派出多位高官访华,中美关系发展继续呈现积极势头。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时,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表示,希望双方不断充实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内涵,走出一条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隆时,习近平则表示,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共同致力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新时期中国政府“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尝试,是在系统总结过去40年中美关系基本经验、全面审视当今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置身迅速崛起阶段的中国对美外交的新思考,是中美破解历史上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新实践,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2、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2013年6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在“庄园会晤”中双方确认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并明晰了其内涵、勾画了其路径。中美元首“庄园会晤”,是两国在努力跳出历史怪圈,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上的重要一步。总之,这是一次战略性、建设性、历史性的会晤,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和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都将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作了精辟概括: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我国前驻印大使、前外交部政研室主任裴远颖:“不冲突、不对抗”是新型大国关系的“新”之所在,是新型大国关系同传统大国关系本质区别,是指前者不会像后者那样走向冲突、对抗、冷战甚至热战,这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目标。“互相尊重”,即尊重对方的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这是确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合作共赢”,即在互信基础上互利互动,这是维系和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最佳途径。
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底线,就是要跳出传统大国崛起导致一战的悲剧,所以“不冲突不对抗”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底线。在底线之上,双方的具体做法就是相互尊重,尽量发展合作机会。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说,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为今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确立了方向和目标,即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以相互尊重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注重合作,同时也不回避分歧。
杨洁篪:要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推进这一关系。相互尊重是基础,意味着中美应切实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各自利益和差异性,最终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
杨洁篪指出,合作共赢是目的。当前中美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必须摒弃“你输我赢”的零和思维,不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利益,而应追求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美国总统奥巴马则表示,中国继续和平发展非常符合美国利益。如果中国成功,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并使中国成为美国的平等伙伴,双方可以共同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当前美中双方面临着把两国关系推向更高水平的独一无二机遇。“我将致力于不错失这一良机。”奥巴马说。
这是一个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对未来彼此关系的战略定位,它们共同做出了历史抉择,即以合作而非对抗、和平而非战争的方式共存共处。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对抗的关系,也不同于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仍然维持的同盟关系。换言之,这是一种在新形势下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本应该建立的正常国家关系。
三、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具备的条件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事在人为。”习近平从政治意愿、合作基础、对话沟通机制、民意基础、合作空间等5个方面表达了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信心。
第一、双方都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中美两国领导人都有突破大国兴衰历史宿命、构建和平共赢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和历史使命感。
中美两国领导人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中国领导人相继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和平发展道路”、“命运共同体”意识、“合作共赢”思想,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和构想正是这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的延续与深化。2012年初,中国领导人提出“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年底又把同发达国家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作为未来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奥巴马政府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也不断深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也是美国的愿望,因此在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后,美方在不同场合都做出过积极的回应。
美国总统奥巴马强调美国“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表示“美中两国可以向世界证明,美中关系的未来不会重蹈覆辙”。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称,中美关系“不是像敌友那种黑白分明的关系”,“我们在共同树立典范,力争在合作和竞争之间达到一种稳定和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这是前无古人的”。中美不会发生新冷战,两国应共同努力打破“守成国”与“崛起国”必然冲突的怪圈,“老问题”需要“新答案”。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说,美国不相信如美国这样的守成大国,一定会与如中国这样的崛起大国发生冲突。“这是一种老的心态,我们表示反对。”
美国领导人信奉的“巧实力”战略和“多伙伴”世界,强调要为破解“守成国”与“崛起国”必然冲突这个“老问题”寻求“新答案”,表明其世界观、战略观也有与时俱进之意。
目前,两国领导人已经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第二、40多年双方合作的积累,使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
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以战略家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建交以来,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但总体保持稳定发展。给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中美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中美交流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建交30年来,双边贸易额增长180多倍,2011年已达到4466亿美元,2012年有近5000亿美元,每天有超过1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在两国之间流动,两国早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近10年来,美国对华出口增长468%,中国连续10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
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第三、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机制保障。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美陆续建立起90多个对话机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反恐、防扩散、国际地区事务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联合商贸委员会、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中美联合科技委员会等。这为中美通过沟通对话解决矛盾、寻求合作、创新思维进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四、双方建立了220多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中国有近19万学生在美留学,美国有2万多学生在华留学。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
“国之近在于民相亲”,人民交流是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中美关系离不开两国人民理解和支持。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越深厚,中美关系发展的步伐就越坚实。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先后有214对省(市)建立了友好城市(省州)关系,其中38对友好省州和176对友好城市关系,如:
上海市──旧金山市 1980年1月28日; 天津市──费城 1980年2月10日北京市──纽约市 1980年2月25日。中美两国每年人员往来从建交时的几千人逐年增多,目前已超过300万人次。现在,平均每天约有1万人来往于太平洋两岸。双方每年互派留学生达10万人。两国教育机构合作在美设立了80多所孔子学院、300多个孔子课堂。
中国有近19万学生在美留学,美国有2万多学生在华留学。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
第五、未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
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合作是中美关系的主流。中美关系不是、也不应该成为“零和游戏”。
中美两国目前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并且拓展和深化的空间会变大。
双方同意加强经贸、能源、环境、人文、地方等广泛领域合作,深化全方位利益交融格局。
在国际安全、气候变化、能源、反恐、海洋等空前广泛的诸多领域,中美都拥有日益增多的共同利益,磋商合作正在不断加强。
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
习近平指出,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中美需要在加强对话、增加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歧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习主席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把两国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场合会晤的做法机制化,用好现有90多个政府间对话沟通机制。
中美两国利益攸关,战略互信是互利合作的基础,互信程度越深,合作空间越大。双方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
二要开创务实合作新局面,美方应在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等问题上采取积极步骤,推动两国贸易和投资结构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三要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双方应在朝鲜半岛局势、阿富汗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加强在打击海盗、跨国犯罪、维和、减灾防灾、网络安全、气候变化、太空安全等领域合作。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中美在国际事务中共迎挑战、共担责任,既是两国合作伙伴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盼。应该进一步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加强中美在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等热点问题上的协调,推进在气候变化、反恐、网络安全、外空安全、能源资源、公共卫生、粮食安全、防灾减灾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
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积极构建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军事关系。
中美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分歧和矛盾。中美双方应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理性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管控好彼此的分歧和矛盾。
常万全介绍说,双方一致认为,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两军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正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努力使两军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双方同意继续加强两军高层互访,深化两军之间的磋商与对话;同意进一步深化中美军事档案合作,建立中美军事档案合作机制。
常万全指出,中美两军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双方同意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两军在亚太地区实现良性互动。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两军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在人道主义救援、减灾、反恐、反海盗及维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常万全认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构建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有利于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化解战略风险,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利于中美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新型大国关系是由以后的中美实践来决定的,现在能不能建立,什么时候建立,是由未来中美两国慢慢来实现的。现在中国已经提出了一个方向,今后这个方向如何变成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取决于双方共同的努力。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是一项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历史创举,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看清形势、认准目标、坚定信心、不断推进,就一定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
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⑨: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历史使命
邬 曦
2014年04月01日08:2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历史使命(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⑨)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大干快上的跃进计划,而是直面问题、攻坚克难、有章可循的改革蓝图。
推进城镇化改革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智慧和方法。“人”“地”“钱”个个关乎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积弊已久,盘根错节,化解这些沉疴痼疾,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制度的整体力量,又要善用“摸着石头过河”,激发基层实践热情。“上下同欲者胜”,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能确保改革利益最大化、方向不迷失,基层探索自下而上,可对城镇化领域中那些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先行先试、投石问路,进而积累经验、打造样板。改革的实践证明,我国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推进无不是上下结合、广泛试点的成果,经过基层大胆探索并予以完善的经验,是符合国情民意、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就是要在《规划》明确改革总体目标原则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围绕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城镇化投融资、宅基地管理、设市模式等难点问题,啃骨头破瓶颈,以试错求少错,积小胜为大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凝聚共识、摸清规律、铺平道路。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必须落实的首要任务,然而不论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还是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都涉及成本支出这个关键,即谁掏钱、怎么掏的问题。当前市民化成本分担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正是“半市民化”现象愈演愈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不断拉大的症结所在。试点就是要通过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来破解难题,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成本承担主体和支出责任;二是建立起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中央和省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建设用地指标与落户人数挂钩等政策,支持城市政府吸纳外来人口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已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但关键问题在于,要堵住了“土地财政”这条暗道,就需要开辟未来城镇化融资的明渠。修明渠堵暗道并不容易,不仅涉及到中央地方税收关系调整、地方债务风险控制等传统难题,也面临融资领域放宽、融资工具升级等创新要求。试点就是要通过探索建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来打通新渠道。
土地改革复杂而敏感,“牵一发动全身”,而宅基地改革又是重中之重、难上加难。这项改革不仅关系万千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极大地影响土地要素的利用
效率。长期以来,几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人地分离,既导致农村大量宅基地闲置空置,又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住宅用地需求迅速增长,造成城乡“两头占地”的压力。与此同时大量在城镇定居的农业转移人口缺乏退出宅基地的合理渠道,无法通过盘活土地资产来改善生活、实现创业。试点就是要改革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探索宅基地成员权益向财产权益转化的可能路径。在充分保护和使用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基础上,探索宅基地市场交易主体、交易方式和交易范围,建立较为完备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设市问题目前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启动设市是客观需要,中小城市明显缺位已严重影响到城镇体系的协调效应,部分城镇在管理资源上捉襟见肘,屡屡冒出“临时工”类的尴尬。另一方面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设市,意味着配齐“四大班子”的全套人马,又是行政成本难以承受之重。试点就是要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实现城市设置与简化行政机构的真正联动。在把符合条件的县和建制镇设为市的过程中,探索大部门制、开发区管理模式等的横向整合,控制行政机构和人员编制,优化行政层级和区划的纵向设置,提高行政效能。赋予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一子落,全盘活。这些关键领域的试点搞得好,难题破得了,就能让新型城镇化这盘大棋走得顺、赢得稳。在推进试点过程中,要着眼于破除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阻碍,探索形成新体制新机制;要上下互动,中央整合资源协调政策,地方因地制宜率先突破;要动态完善,出现问题及时应对,发现错误马上纠正;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摸出规律,试出办法、凝聚共识,为改革全面推开提供示范、奠定基础,推动形成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
第四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解读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综述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经过反复酝酿之后,终于姗姗而来。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 一个城镇化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今后各项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本次规划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新型 城镇化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意义非凡、责任重大。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四化同步”的理念,本次规划将四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阐释,提出“城镇 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不难看出,中央政府想依托城镇化的进程,一并解决经 济发展、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民生保障等众多社会问题,反映出本届政府对于新型城镇化给予了相当高的期望。
新型城镇化与以往的城镇化,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新型城镇化要摆脱“三个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即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 持续;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六大创新。第一,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二,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 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第三,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第四,强调生态文明,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 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五,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第六,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全面实现,要坚持七大原则,分别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这七大原则,也是未来城镇化建设者必须遵循的准则。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进入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本次新型城镇化规划总共八个篇章,除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规划实施外,规划涉及到农业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布局、城市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 化发展体制等五个重要方面。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的角度来看,本次规划谈及的具体相关政策和方针并不是很多,但对于未来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思路,具有非 常强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方面
本次规划对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分别提出了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建设模式,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未来我国城镇化在布局方面,要实现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以下从三个方 面,谈一谈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
(1)以城市更新推动建成区的改造
对于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本次规划提出要以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逐步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在不扩大建成区规模的 前提下,提升人口密度,就需要逐步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组合,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效率,同时统筹规划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充分挖掘城市可用空间。在旧城改造方面,突出了城市更新的理念,将城市中心区域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危旧建筑,进行更新替换式的改造。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务必坚持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健全 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2)以功能升级促进城市新区的转型
通过近二十年城市新区、园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我国目前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普遍存在占地过大,人口密度偏低,生活设施不配套等诸多问题。据 统计,2000-2011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城市建成区的大幅度增长正是来自于新区和园区的过 度开发。本次规划提出,首先要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其次,对于已建成新区的转型,应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加强现有新区城市功 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真正实现人口的有效集聚。
(3)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本次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是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未来将加强中小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也 要向中小城市和县城倾斜。所以,未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点要逐步向三四线城市转移,县域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值得思考和关注。
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则需要遵循“三项结合”和“三种模式”。小城镇发展的总体原则,就是要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 服务“三农”相结合。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则是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发展成为卫星城;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发展成为专业特色镇;远离中心城市的小 城镇和林场、农场等,发展成为综合性小城镇。
2、在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
本次规划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扭转过去“以造城为目的,以政绩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观,加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挖掘城市人文底蕴,逐步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外貌,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
(1)提倡个性化的城市建设方式
每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当下面貌和独特气质,就如同这座城市的名片。个性化的城市建设,首先需要个性化的城市规划。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积极推进“多规合一”,保持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
在提升城市内在品质方面,加快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设。首先,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严控高能耗产业,发展建筑节能,逐步扩大 城市的生态空间。其次,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 理精细化等五化建设。最后,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
(2)发展集约型的公共服务模式
亚里士多德曾说,城市是有生命的。笔者看来,维系城市生命运转的就是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本次规划,将公共交通优先(TOD)模式作为提升城市公共服 务水平的首要条件,加快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为绿色城市奠定交通基础。在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方面,特别提到了统筹电力、通信、给排 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推行城市综合管廊模式,体现了集约化城市发展的理念。此外,面对我国“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的城市管理现状,应树立以 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城市公共管理理念,才会使城市有机体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3、在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方面
本次规划是国家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制定的顶层设计,未来在具体工作推进中,需要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本次规划中特别强调了五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与城市建设投融资密切相关的有如下 两个方面。
(1)深化土地管理制度
针对以往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的问题,未来将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创新土地管理制 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方面,根据不同城市等级的划分,有效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集约用地程 度高、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卫星城、中小城市和县城建设用地供给。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盘活利用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的工作的重点。未来要建立存量建 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深入推进旧城改造和保护性开发,实现城市更新。此外,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将进一步规范。
(2)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蓝图要实现,建设资金是保障。本次规划对资金保障方面的总体要求是加快财税体制和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放开市场准入,逐 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过去十余年,银行信贷和土地出让金的持续注入助推了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全国各级政府20.7 万亿的债务规模,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面临巨大的债务包袱和新增资金需求,本次规划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地方税体系和城市建设投融资 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
三、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建设的融资破题
有关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投融资问题,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经提出明确目标,即建立透明规范 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等。本次规划在 完善三中全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相应改革措施,为各地政府破解城市建设资金难题指明了方向。
1、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实现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事权和财权上的不匹配,逐渐成为制 约地方政府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本次规划中提出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建立 健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对理顺中央和地方收支划分的进一步重申。财政制度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制度,属于顶层设计的 范畴,笔者认为中央会结合税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新财政政策的落地,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2、通过完善地方税体系,解决地方政府发展资金的可持续问题。本次规划中提到要积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主要涉及 到三个税种,房产税、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以往的经验表明,地方政府的城镇化实际上是土地财政支撑下的造城运动,随着新型城镇化对土地政策的收紧,以及可 预期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求新的、可持续的资金来源。鉴于此,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不久的将来,房地产税将应运 而生。除房地产税以外,征收范围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的资源税,以及正在推进的环境保护费改税,将成为地方政府持续税源的重要补充。
3、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实现政府债权融资阳光化。通过负债融资获得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操作方式,限于预算法的约束,我国地方政府不得负债,就衍生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影子银行等方式实现债权融资,其中的很多融资方式颇不规范,发行市政债是各方认为 解决地方政府资金问题的共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发行市政债券,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要的做法。美国市政债券已经有近200年的 历史,是美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品种之一。本次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和评级制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是城市建设资金保障机制中的一大 亮点。
4、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构造混合所有制经济。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 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中的相关论述,不难看出,中央对于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精神是以一贯之的。本次规划中提 出放宽准入,完善监管,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就是对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贯彻。自 本世纪初,基础设施领域就经历了一番“国退民进”的市场化改革,随后改革遇到一些反复和挫折。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提法由来已久,本次规划重提,市场 的反应也普遍以观望为主,未来中央需要从立法建设、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等多个方面,逐步探索出公私协作的良性发展模式。
5、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金融领域不乏创新,在城市建设投融资方面也应用广泛。本次规划中提出发挥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作 用,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融资服务。各地政府应该利用这一政策导向,参照国家开发银行、农 业发展银行和麦格理银行的模式,积极设立省市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当地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此外,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项 目自身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而资产证券化融资、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上市融资等多种融资创新模式,也将会逐 渐得到推广使用。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不只是一个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转型与改革的问题。着眼于2020年的目标,中央政府需要尽快从顶层 设计过渡到配套制度的建立,逐步分解并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改革任务,才能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大突破。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论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能否如愿实 现,新型城镇化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
第五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李田楼镇王楼小学 王颖 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策略,能较好地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想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只能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学生反复读书,感受阅读课文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发现”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
弄清听诊器发明的过程。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教学准备: 听诊器、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条理。
3、会写本课生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实物。师:小朋友,认识它吗?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听诊器,强调“诊”是个生字,指导读音,并让学生组新词。
3、师:知道听诊器的作用吗?让学生作答后。
师:听诊器的作用真不小,可以检查病人的身体内脏状况,老师来听听你的小心脏。
4、师:今天咱们学习的第13课就是关于听诊器的,而且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补充课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让学生齐读课题。
5、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通过师生互动,一下子拉近了师生距离,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小朋友的可真会提问题,相信你们自己通过读课文就把问题解决了。在读课文之前,先读一读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
2、标出自然段,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把课文读两遍。
(一)检查字词的掌握:
1、出示生字新词:
二类字组成的词语:肺结核、内脏、胸腔、清楚、跷跷板、一枚、笔记簿、凑近、异常
一类字组成的词语:诊断、雷奈克、分析、喇叭状、仔细、效果 师:“克”在这里是人的名字,你能给它组个新词吗? 让学生根据新词练习说一句话。
师:这里还有两个特殊的字,出示“脏”和“划”。要着重强调“脏”和“划”是多音字,并让学生给它们不同的字音组词。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熟字词,如指名读、赛读、开火车读、齐读。
2、师:这些词语的意思你有不懂得吗?让学生提出难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二)、让学生开火车或指名逐段读课文,师及时纠正错误或不足之处,每名学生读后再指名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过渡:小朋友读完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指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师小结:课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
过渡:咱们再来回顾刚才提出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雷奈克为什么发明听诊器?第二个问题是怎样发明听诊器的?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可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一、发明听诊器的原因。
二、发明听诊器的过程。
师: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大部分,你清楚了吗?指名回答。师:你能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这些内容写在每一部分的后面吗?
(通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理清课文脉络,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对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夯实了基础)
四、指导书写
过渡: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会提问题而且自己会解决问题。生字宝宝要回家了,你想把它的模样牢牢地记住吗?
1、出示生字:诊 克 沿 仔 析 断 管 效 状
师:你打算如何记住它们?哪些字容易记错它的模样? 同位共同交流合作,然后指名在班内交流。
2、师指导书写:沿、管、效。先强调它们应注意的地方,然后再书写。
3、让学生先描红,再在田字格上每个字写一遍。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作出评价。
(小学三年级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够正确,个别学生的书写比较草,书法基础较差,指导书写仍是重点。)
五、布置作业
1、把九个生字每个写五遍。
2、把课文读熟。
板书:
一、发明听诊器的原因。
二、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画出有关句子)2.小组讨论。
3.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1)“整日思索”是什么意思?
(2)雷奈克医生为什么要“整日思索”呢?(3)练习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出示句子:通过木板,在另一头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1)这句话后面的感叹句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语气?(2)练习朗读,突出“!”。
出示句子: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1)去掉句子中的“啊!”让学生谈一谈,比较一下,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通过比较朗读,体会到“啊!”表达了雷奈克医生惊喜、激动的心情。
(3)联系朗读,读好“啊!”突出惊喜、激动之情。
出示句子: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器效果更好。(1)“又发现”的“又”是什么意思?(再一次,不止一次)(2)“又发现”说明什么?
(3)练习朗读,突出“又发现”。
4.哪位同学能根据老师黑板提供的词语,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板书:整日思考,清楚地听到,都听到了,又发现)
三、总结课文。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概括主要内容)
2.看图上“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相比,有哪些异同? 3.教师小结。
4.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有什么想法呢?
(联系实际谈谈,体会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