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驻马店文化名胜、历史古迹、民风习俗等收录

时间:2019-05-14 03:1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驻马店文化名胜、历史古迹、民风习俗等收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驻马店文化名胜、历史古迹、民风习俗等收录》。

第一篇:河南驻马店文化名胜、历史古迹、民风习俗等收录

驻马店文化名胜、历史古迹、民风习俗等收录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有一位开天辟地的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传授他用神斧劈开混沌点亮了文明的光芒。作为盘古圣地的驻马店市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中华文明的缩影。

驻马店,历史上以盛产苎麻而出名,故名“苎麻店”;后来历代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成为交通要冲,所以称作“驻马店”。西周初年,周公派人到各地测量,测定中原为中州之中,驻马店之汝南更在中原之中。所以人们在汝南聚土垒石“天中山”为标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刻。驻马店的文化也因此冠名“天中文化”。所以 驻马店有着“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再加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气候条件怡人等诸多有利因素,驻马店成为古代群雄逐鹿中原的兵家必争之地,故此又有“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天中者得中原”的说法。

这里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留下了孔圣涉足的故迹,更孕育了一代名相李斯、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等光耀史册的名人。天中文化起源悠远绵长,发展生生不息。本栏目从天中名胜、文化古迹、历史名人、名典轶事、天中特产、民俗文化等六个方面为您讲述驻马店的风土人情、文化渊源。

一、天 中 名 胜

1、中原盆景——嵖岈山

嵖岈山位于驻马店市遂平县城西25公里处,毗邻京广铁路、京深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山势嵯峨,怪石林立。蜜腊山、南山、北山、六峰山连环错落,秀蜜湖、琵琶湖、天磨湖、百花湖点缀其间;人文史迹星罗棋布,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兼有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峨嵋之秀、雁荡之幽,既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隐居著述、获取灵感的宝地,又是中央电视台剧组《西游记》主要外景地之一。嵖岈山以其独特的风景被誉为天下第一盆景,1987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国家级森林公园—薄山湖风景区

薄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驻马店市确山县境内,107国道西侧3公里,毗邻京广铁路。景区群岭苍翠,碧水千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有洞庭之宏阔、西湖之秀雅、漓江之明媚,素有“天然生态公园”、“中原漓江”之美誉,是旅游、观光、避暑消夏、垂钓狩猎的理想乐园,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选为《西游记》、《长征》拍摄外景地,1995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区。

3、武当齐名——铜山

铜山风景区位于驻马店市泌阳县城东30公里处,它以山势陡峭、危峰突兀、林木茂盛而著称,据传,张三丰曾云游到此建宫布道,数年后游武当,成为一代太极宗师。由于铜山与武当的这一渊源,在豫南有“南朝金顶,北谒铜峰(铜山)”之说,铜山下原有北宫、南清宫两座道观,铜峰上原有元、中元、上元三座清凉禅寺(佛教寺院),现南宫尚存。一山纳二教,既成为佛、道融合的象征,也成为铜山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铜山湖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银杏、杉木、金钱豹、水獭、大灵猫、白冠长尾雉等。1994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4、中国最大佛教寺院——南海禅寺

南海禅寺位于汝南县城关东南,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5年),因处于小城辽阔的小南海,故称“南海禅寺”,历史上被誉为“蔡州八景之一”。1994年,台湾著名高僧明乘法师(汝南人)出巨资复建此寺,现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亚洲屈指可数的一大寺院(其市门被称为亚洲第一门)。台北白圣法师的舍利塔,也建在此寺。全寺占地300亩,从北到南依次有12菩萨、12生肖、12姻缘建筑的12座花岗岩牌坊,之后是该寺的主体建筑,正方形的大雄宝殿和四大配殿。其中大雄宝殿超过了故宫太和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建筑规模。

5、中国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宿鸭湖

宿鸭湖位于汝南县西北部,面积239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堤坝最长的人工水库,北誉为“人造洞庭。”宿鸭湖犹如一颗晶莹的珍珠镶嵌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她静若处子,以特有的温情容纳了狂暴的汝河、臻头河、练江河等淮河上游大小十余条支流的河水,是养鱼育蚌的良好场所。宿鸭湖环湖数万亩杨柳叠翠,两岸万亩芦苇荡是野鸭等野生动物的天堂,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6、驻马店最高峰——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泌阳县城东北72公里处,海拔983米,为驻马店最高峰。白云山北麓为沙河发源地,东流入淮河,南麓为泌阳河发源地,西流入汉水达长江,故有一山两水之说。峰间有时云雾缭绕,覆盖山头,自古有“白云山戴帽”的奇观。当地有民谚:“白云山戴帽,下雨的征兆。”以瀑布和溶洞著称。

7、道家福地——老乐山

老乐山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公里处,由高低不同的九座山峰组成,山北崖有老虎洞(因微风吹拂松林,洞内便听到松涛轰鸣,犹如虎啸而得名)。向前是陡峭的十八盘,山顶有清澈泉水一池,甘甜宜口,旱而不枯,因形状似蛙,故名“蛤蟆泉”。山上还有宏伟的真武庙、宣坛庙、拜台宫、玄都宫,为道家福地。每年春季在此举行庙会,善男信女朝拜者数以万。

8、千年古刹——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确山县城西北10余公里,建于北齐年间,至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初名树佛寺,唐朝时改为资福禅寺,宋徽宗又赐名为万寿禅寺,为豫南名刹之一。寺内有一棵古柏,还有一棵隋朝千年银杏,虽经雷劈,树干已空,但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数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寺内的八卦池潭,泉水清冽,千年不竭。寺内还有鲁公祠,是为纪念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而建,当年颜真卿被淮西叛将李希烈缢死于寺内银杏树下。

9、小延安——竹沟革命纪念馆

位于确山县城西32公里,1939年,刘少奇及中共中原局机关在这里指挥中原的抗日战争。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王国华等及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经济学家斐济华曾在这里战斗或工作过。抗战期间,竹沟被誉为“小延安”、“小陕北”。纪念馆有30间故居组成,文物遗址31处。周恩来总理生前亲笔题书“竹沟革命纪念馆”。馆北3公里处为革命烈士陵园。

10、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故居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里,107国道东侧,1995年1月16日建成。故居位于驿城区城北15公里处的李湾村。该馆门楼后有朱德委员长生前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将军故居纪念馆”。11.梁祝故里--汝南的爱情传奇 梁祝故里位于汝南县马乡镇。

在汝南,梁祝故事的主要情节都有相应的发生地,如梁山伯、祝英台的出生地,曹桥结拜的曹桥,同窗读书的红罗山书院,马文才的家马庄,梁山伯、祝英台坟墓……而在其他梁祝传说的发生地,多是只有读书地或坟墓而已。

而更巧的是,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18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18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两人到书院去都要途经曹桥,因此才有“曹桥结拜”的情节;英台逼下嫁马文才,前往马庄又必经梁山伯坟墓,因此才能有“哭坟化蝶”的故事。在汝南,梁祝故事中人物、地点的设置如此巧合,恐非偶然。

二、名 典 轶 事

1、盘古开天

泌阳县城南陈庄乡有座盘古山。关于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最早记载是三国时徐整写的《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成为我国古代人民信仰的天地开辟者,我国的宇宙之神。后人为缅怀其恩泽,在盘古山上建庙立祠,塑造神像供奉。现泌阳县引资100多万元硬化了通往山上的公路,重修了盘古始祖庙。

2、伏羲画卦

上蔡县城东15公里的白圭庙一带,有一座八角凉亭矗立在八尺高台之上,掩映在几株古柏之中,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伏羲画卦亭。清康熙年间蔡邕为此亭题碑刻“伏羲蓍台”,传说伏羲氏为定天下凶吉,制作八卦后,曾在此台用蓍草和龟甲烧灼揲卦,亭下著草丛生,首若矫龙,尾若凤翔,他认为此地的蓍草和龟甲最灵。八卦的创立对华夏文明影响深远,它为中国天文学家、古文字学、数学、哲学、植物学、历法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华夏文化的源头。

3、周公测影

位于汝南县天中山。西周初年,周公营造东都洛邑时,派人到各地用土圭测影,以观测天文地理,经测定,“豫州为九洲之中,汝尤在豫州之中”。人们就在这里“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刻。

4、子路问津

位于新蔡县城南5公里处关津渡口有一处“子路问津台”(子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之一)。周敬王三十年(前490年),孔子与学生到此处,因汝河挡道,孔子只好让子路向田里干活的两个老农打听。这两位老农,一个是长沮,一个是桀溺,都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孔子见识两人后,感叹此地多隐士,隐士多睿智。

5、李愬雪夜入蔡州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身为节度使的李愬奉命讨伐叛将吴元济,由于唐政府用了3年时间,耗费大量军费未能奏效,故李愬决定奇袭。10月10日夜,风雪交加。李兵临蔡州城(今汝南县境内),命士兵惊扰近郊一个鹅鸭池以掩盖军队行走的响声,出其不意,顺利攻城,活捉了吴元济,结束了蔡州52年之久被叛军割据的局面,也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突袭成功的典型战例。

6、梁祝故里

今汝南县马乡镇有一墓地,相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墓。当地亦广为流传梁祝的爱情故事。许多民俗也与此有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外皆知的爱情传奇,是中国四大爱情悲剧之一,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7、蔡氏始祖

上蔡有蔡氏始祖墓地。周武王得天下后,把蔡地(今驻马店上蔡县)封其母弟度为蔡叔,后叔卒,周武王复封其子胡于蔡,名蔡仲,为“蔡国始祖”(《辞海.历史人物.春秋》)。

8、汝半朝

东汉时期,由于汝南经济发达,又力倡教育,致使汝南籍官吏大幅度增加。整个东汉时期,汝南郡人才辈出,仅《后汉书》和《风俗通义》中留有传记和姓名的汝南籍高官、名士就有百人之多。因此有“汝半朝”和“汝南固多奇士”之说。

9、月旦人物

东汉末年名士许劭、许靖兄弟(今平舆人)在家乡讲学,评论时政和天下人物。当时东汉取士多“举孝廉”,所以许劭、许靖的评论对当时取士有很大影响。因为每月初举行一次评论,所以“月旦人物”后来成为品评人物的一个成语。

三、历 史 名 人

1、孔门六贤

孔子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七十二贤中,有今上蔡籍6人,即漆雕开、漆雕从、漆雕侈、漆雕凭、曹卹和秦冉。

2、韩非子

韩非子是韩国贵族出身,因战国末期韩国北部大多被秦所占,韩非居住在今西平县境内。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是法学代表人物。主张“法、术、势”兼用。他的法学理论成为秦始皇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指导思想。

3、李斯

李斯是今上蔡县人,为秦丞相,他不仅辅助秦王兼并六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且对秦始皇统一法律、文字和度量衡等做出巨大贡献。他改大篆为小篆,亲书《仓颉篇》为标准文字范本在全国推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他也很有文学才华,鲁迅先生评价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4、翟方进

西汉名相,今上蔡县人。在任丞相司直(丞相佐官)时,敢于打击不法豪强,曾弹劾汉成帝舅舅成都侯王商等。后群臣推举,被汉成帝晋升为丞相,高陵侯。由于他不畏强权,故在相位10年间,王氏(王莽)势力虽极大,但始终不敢觊觎刘家皇位。

5、桓宽

西汉汝南郡(今上蔡县人)。他于汉宣帝年间(前60年)被选为郎官(皇帝侍从),他利用帮助皇帝查阅资料、整理文献的机会,认真研读了20多年前盐铁大论战的实况记录,写出了填补历史空白的记实性文章《盐铁论》,以对话的形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论战的过程,是研究西汉时期社会矛盾、思想斗争、经济政策的珍贵资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郭沬若先生高度评价“其创造性可以说是走向戏剧文学的开始……”。

6、许靖、许劭

今平舆县人。许靖是许劭的堂兄。两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汉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形式是“举孝廉”,凡是被举为孝廉者,须经某些善于识别人物的名士评论。因此,许劭、许靖的评论很影响士大夫子弟的名望和仕途。许氏兄弟利用“月旦评”为时政举荐了不少人才。如许劭推荐的樊子昭原是卖包头巾的,并准确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

7、许慎

今平舆县人(后移居河南郾城)。东汉人。撰《说文解字》15篇,集文字学、古文经学、训诂学之大成,成为中国的第一部字典。他还对五经加以评论,著有《五经异义》。《后汉书》记载有《许慎传》,其族人许峻对《易经》造诣甚深,著有《易新林》、《易灾条》、《易决》、《易东占》、《易要诀》等书,对后来后晋时期的玄学很有影响。

8、应易

建安年间是东汉末年,当时是中国文学史上繁荣灿烂的时期之一,尤以诗歌为盛,其五言诗取得突出成就,史称“建安文学”。主要代表是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阮瑀、陈琳、刘桢、徐干、应易)中应易为今汝南人,被曹丕誉为“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其弟应琚在文学的某些方面成就更大。

9、干宝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今新蔡县人。晋元帝时主持修撰国史,其著作《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10、范缜

今泌阳人。南朝齐梁间思想家,杰出的无神论者。其著《神灭论》,肯定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观点,把古代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斗争推向了高峰,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11、上蔡先生

北宋上蔡人。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同受教于理学家程灏、程颐兄弟门下,号称“程门四子”。作品有《论语说》、《上蔡先生语录》。其中《上蔡先生语录》由南京理学家朱熹亲自编选、校订、缮写,足见朱熹对该书的推崇,是介于二程和朱熹之间承前启后的理学大家。作为北宋唯心主义理学的继承人之一,在历史上也很有影响,后世敬称“上蔡先生”。

12、卢鏜

今汝南县人。出身将门,是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抗倭名将,与戚继光、俞大猷一样赫赫有名。

13、三代“振威将军”――汝南赵氏

清代汝南马乡赵延东,以子孙显贵,诰封“振威将军”。其三子赵毓桂曾中武举,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专教皇太子旻宁(即道光帝)骑射兼伴读,诰赠“振威将军”,其子赵云鹏曾中武举,殿试一甲第一名,为状元郎,后历任陕西、广西、广东等地团练,抵御英、法侵略军和海盗骚扰。

14、捻军领袖――陈大喜

陈大喜,清朝豫南捻军领袖,今平舆县人。咸丰元年(1851年),陈大喜和皖捻首领张乐行结拜兄弟,并任皖捻各棚拳场总教练。后陈大喜在家乡举起反清大旗,在豫南很有影响。太平天国失败后,陈大喜与赖文光、张宗禹等收集太平军余部,迅速整编了一支新捻军,杀死号称常胜将军的清亲王僧格林沁,后被清政府镇压,陈大喜下落不明。

15、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驿城区李湾村人,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早年在确山领导农会运动,曾任确山县农民总指挥,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代书记、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等职,1940年被日军包围后杀害,死时年仅35岁,日军将其剖腹后肚子里仅有草根、树皮。

16、魏紫熙

驻马店遂平县人。现代著名画家,他的《黄山云海》是中国政府作为礼品赠予外国元首的赠品之一。

17、李丁陇

新蔡县人。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代表作是连环画《二万五千里长征》。

18、郭麟阁

西平县人,著名学者、法语专家。他是第一位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译成外文传到欧洲的中国作家。

四、文 物 古 迹

1、伏羲画卦亭

位于上蔡县城东30公里的蔡冈。

2、子路问津台

位于新蔡县城南5公里处的关津渡口。

3、正阳汉代石阙

位于正阳县城东关,俗称“望乡台”,系东汉永乐宫少府贾君墓阙,距今已有1700余年,原为母子分立的双阙,现仅存东半部。

4、西平战国冶铁遗址

位于西平县出山镇,战国时韩国著名的冶铁遗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冶铁遗址。

5、月旦亭

位于平舆县城关南,为东汉名士许劭、许靖兄弟品评天下人物的场所。

6、悟颖塔

位于汝南城南关外,建于唐朝。塔九层20米高,至今历经13次大小不同的地震,均安然无恙。一说是一位法号叫悟颖的和尚主持修建而得名,还有一说是每年夏至时,此塔无影,又叫“无影塔”。

7、大城殿

位于汝南县城北街,原名文庙,内有孔子雕像及历代知名文人牌位,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

8、天中山碑

位于汝南县城(我高中的后面幺),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被困蔡州时书写了“天中山”三个大字,后来颜真卿被叛将李希烈所杀。后世为纪念他舍生取义和精神,在汝南城内修建颜鲁公祠,将他生前亲书的“天中山”镌刻立碑。

9、新蔡文庙

位于新蔡县城内东南,为古代祭孔讲学的地方,建于元朝,庙门有孔子铜像及弟子颜回、曾参、子思、孟轲的牌位。其中孔子铜像是中国目前保存最早最完好的两尊孔子铜像之一。

10、开元寺

位于汝南县城关东北,因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而得名。现存有前后两殿。

11、金粟禅林寺

位于新蔡县城南郊,明朝在“宋氏别墅”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今存有藏经阁、方丈寝殿和大雄宝殿等。

12、普照寺塔

位于平舆县李屯集西南,建于金朝,高14米,因该塔是主寺秀公戒圆寂后,其弟子广全等人所建,又名“秀公戒和尚塔”。

13、宝严寺塔

位于西平县城东关,建于北宋末年,高28.8米,该塔自建成后,历经地震、水灾、雷击,均保持完好。

五、民 俗 文 化

1、民间舞蹈

本地节目喜庆时有龙门舞、旱船舞、骑驴舞、推车舞、抬花轿、狮子舞、高跷舞和竹马舞等。此外,还有铜器会,每逢春节前后,与各种舞蹈连在一起,形成数里长龙,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至元宵节达到活动高潮。

2、民间工艺

本地民间工艺有剪纸、泥塑、吹糖人、扎彩、打铁花、木刻、缝制布玩具、木偶,麦秆编织、雕花核桃扣,其中汝南王桥麦草画享誉海内外。

3、民间戏曲

本地主要戏剧剧种有豫剧、越调和曲剧。

4、宗教信仰

本地主要有五大宗教,即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其中天主教和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的。伊斯兰教是随着回民在本地定居而传入;佛教的传入始于东汉;而道教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

5、民间习俗

本地晚饭叫“喝汤”,喜面食,面条、油馍、油饼、饺子在本地饮食中占重要位置,饺子又名“扁食”。驻马店的面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到蔡国(今上蔡县),叶公曾用沈岗油馍招待他。

本地亲朋、邻里之间给生孩子人家送礼品道喜为“送祝糜”,赴酬道喜的筵席为“吃祝糜”,结婚有“送好”(男方父母到女方家送给女孩买衣服钱)、“定日子”(双方父母商定结婚日)、“添箱”(女方父母亲为女儿准备的嫁妆)的规矩。

春节家家户户早上吃饺子,放鞭炮,正月初五为“破五”,认为过了这一天才能做事;农历二月二,称“龙抬头”日,男子有节前理发的习俗,称剃龙头。

挪臊坡 妇女生育满月,娘家或亲邻接去住一、二日,家中打扫卫生后再接回家,亦称住弥月。

六十三,送枣山。父母年至六十三岁,出嫁女儿蒸一座枣山送来,亦有蒸馍的,一岁一个,祝愿父母健康长寿。

六十六,割块肉。父母年至六十六岁,出嫁女儿买一块猪肉送来,祝愿父母健康长寿。

六、天 中 特 产

1、小磨香油

驻马店小磨香油具有枣红透明、清澈莹亮,香味浓郁、油质醇正的特点,属万般食用油品之首,堪称绝佳的烹调用料。小磨香油在驻马店历史悠久,遍及各城镇乡村,可谓“一处磨油,全村飘香;一家食油,香溢四邻。”它的制作以芝麻为原料。其中平舆县白芝麻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原产地域保护形式审查,将列入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1998年,台湾顶志油脂有限公司,生产“康师傅”系列产品的小磨香油;驻马店市京都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正道”牌小磨香油也很有名。

2、花生

本地产花生大县是正阳县。由于该县土质疏松,气候温和,适合花生生长,该县所产花生具有个大、籽粒饱满、出油率高等特点,正阳因此也成为全国花生油料第一大县。

3、正阳王勿桥伏陈醋

具有500年历史的传统特产,制作始于明朝末年,真阳镇一民家用古井水和名贵中药酿造,工艺精湛,具有酸香醇厚、色正味美之独特风味。明清时为贡品。

4、王守义十三香

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纯天然调味品生产基地,把祖传秘方和天然调料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主要产品有:王守义十三香、白胡椒粉、包子饺子调料,孜然粉、精姜粉等。产品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被评为河南省名优产品。

5、泌阳花菇

泌阳县是全国花菇生产第一大县,有“泌阳花菇甲天下”之美誉,花菇及其系列深加工产品走俏海内外市场。

6、泌阳马谷田瓢梨

马谷田瓢梨栽培历史悠久,在清代种植规模和影响就相当大,果质细嫩无渣,含水份多,甘甜清香,略带微酸;食之如含冰噙蜜,香甜酥脆,凉爽可口。

7、陡沟生姜

正阳县陡沟镇种植生姜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肉肥丝长,切片发青不打卷,长煮不变形,脆而不烂,辣而味久,含水分低,晾干率高等优点,不仅是家庭烹调佳品,而且还具有去寒、温中、健胃等药物功效。

8、西平大白菜

西平县地处中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白菜生长,白菜种植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特点:植株粗壮、短茎肥大、肉厚茎肥、洁白如玉、入馔脆嫩少渣、味美汤混。

9、邵店大蒜

上蔡县邵店乡的土质是大蒜生长较为理想的黄壤土,加之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故所产大蒜具有蒜头大,瓣大,产量高,味辛辣纯正,粘度大,捣成汁后不懈汤、不死蒜等特点,声誉颇广。

10、正阳三黄鸡

正阳三黄鸡是优良的蛋肉兼用的地方品种鸡。因黄嘴、黄腿、黄毛故称“三黄”。它体型小、吃食少,耐粗饲,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细嫩多汁,产蛋个大,连产性强,深受群众欢迎。

11、泌阳驴

全身黑色,而眼圈、嘴头和腹下三部分皆粉白色,故又称“三白驴”。驴身结构紧凑,头直颈长,肌肉丰富,耐役力强,抗病力强,便于饲养。

12、天方罗欣

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天方罗欣”(抗生素类药)被评为河南省名优产品,该公司已跻身全国医药业10强,其中片剂生产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占第一位,是驻马店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13、金雀电表

金雀电气集团综合实力居全国同行业第三名,其中产品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居第一位。产品远销欧亚十多个国家。金雀牌电表产品被评为河南省名优产品。

14、发时达、春雷牌香烟

驻马店市卷烟厂位居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列。该厂生产的“发时达”香烟是我国唯一出口美国的香烟。

15、泌阳丝毯

泌阳的丝锦从唐朝以来一直是贡品。现泌阳丝毯厂手工制作的120道绢丝毯,号称“东方毯”,远销海内外。

16、西平棠河醇、豫坡酒、平舆永乐仙酒、确山郞陵罐酒、上蔡县状元红酒、汝南天中龙泉酒

驻马店市酿酒业历史悠久。明初,平舆的“永乐特曲”以其“开瓶满屋香”一度成为明宫御酒。明末,山西人朱蔡在上蔡县用龙潭水酿制的“龙泉红酒”,加入杜仲、当归、朱膝等十七种贵重药材,色泽红润,风味独特被称为“状元红”。

17、棠溪宝剑

西平棠溪是春秋战国时著名冶铁铸剑圣地。《战国策》记:“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 溪,……八曰莫邪,九曰干将……,”棠溪宝剑宝刀是唯一通过河南省技术鉴定的产品,并通过ISO90002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中国人民革命历史博物馆现珍藏其铸造的“中华第一剑”。

18、汝南麦草画

汝南王桥农民用麦草作画,产品形象逼真,颇有艺术欣赏价值,远销国内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汝南罗店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19、矿石

驻马店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集中于泌阳、确山两县。其中泌阳水晶石、石英石、铁矿石,确山水泥灰岩、大理石都很出名。

第二篇: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题 目_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 学 院__ _ __ 班 级___ __ 姓 名___ _ _ ___ _ 学 号___ _ ___ _ _ 联系电话_ _ 成 绩___ __ ___ _ _ 评阅教师签名___ __ ___ _ _

日期: 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

——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

摘要: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因此,以名人故居为主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大众热衷的景点已不足为奇。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本次调查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虞洽卿故居)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关键字:历史文化古迹;破坏;保护;解决方案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

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的感情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深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二)调查的目的

在本次暑期实践的调查活动中,我小组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除了制定相对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活动的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意识,有助于景区所属单位多角度地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让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能在社会各界更好的保护下,以更好更完整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它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发挥其价值和真正效用。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本次的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四方面: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根据搜集得到的以上四方面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以虞氏旧宅为代表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

(二)调查的方法

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 3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问调查法等。

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我们先搜集了有关虞氏旧宅的相关历史资料,以普通群众和景区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制定了两份问卷。普通群众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景区工作人员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和1道填空题。

在实地观察了虞氏旧宅后,我们分别向普通群众(游客、附近的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分发了调查问卷。但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不同的人群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比如在向附近的村民发放问卷时,有一部分人根本不识字,或者有些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变更了原来的调查方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近似于采访的方式完成的。此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达192份,回收率达87.3%。

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后,我们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情况,讨论分析后又提出了6个关于虞氏旧宅保护方面的问题,向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采访,以提高本次调查的可靠性。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

1、普通群众的年龄分布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十六岁以下十七到三十岁三十一到五十岁五十岁以上

1-1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图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调查的对象各个年龄段都有分布。如上图所示,十六岁以下占据了23.7%,十七到三十岁占14.3%,三十一到五十岁占49.7%五十岁以上占据了12.3%。考虑到地域的影响,我们分发问卷的地点也不一样。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与中年人群占了调查对象中的很大一部分,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从大体情况来看,会选择以历史文化古迹作为旅行地点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年龄段内的。同时,这些年龄段的人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与指向,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更能代表广大群众,使本次调查活动更能反应真实情况。

2、普通群众眼中的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1-2 普通群众对当前景区保护状况的满意程度

通过数据的整理研究,普通群众对当前景区保护状况非常满意的占7.1%,比较满意的占23.7%,一般的占60.6%,不满意的占8.6%。

以上数据,结合我们了解到的普通群众认为的目前虞氏旧宅的保护程度,我们发现,在人们眼中,当前的保护还是存在不足的。一方面,可能是景区所属单位的正常保护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当然,自然灾害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虞氏旧宅遭到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总的来看,对虞氏旧宅的保护有待提高。

(二)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

1、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上前劝说阻止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无视

1-3 普通群众发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所采取的行动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使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遭到破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从上图可知,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发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有54.2%的人会上前劝说阻止,30.4%的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剩余15.4%的人会选择无视。

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具有责任感和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的,这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但是经过我们的讨论分析,以及结合自身的体会,我们认为,上前劝说阻止和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可能是一种内心的倾向。因为在真实的状况下,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无视,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一些感知。首先,每个人定义的文明与不文明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并不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会有这种行动力的。当然,有如此多的人有这种倾向和意识,相信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至于具体落实,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自身的态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有没有没注意

1-4 普通群众参观景区时是否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

调查发现,有69.3%的普通群众会在参观景区时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而选择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者占9.9%,没注意的则占20.8%。

我们可以发现,从人们自身的素质来看,还是相对乐观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时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文明现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一定会有不同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虞氏旧宅参观的游客及附近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是不错的。如何让更多的人能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是乐观以后的进一步思考。

(三)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

柴泽俊先生在《柴泽俊古建筑文集》中,按照功用把古建筑分为了13类,即宫廷府第、防御建筑、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陵墓建筑、园囿建筑、祭祀性建筑、桥梁及水利建筑、民居建筑、文娱建筑、宗教建筑、社交建筑、商业建筑、生产性建筑等。虞洽卿故居有一定的纪念意义,这栋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宅子是其为了母亲建造的,可以归入民居建筑。2001年06月25日,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五进建筑组成。前三进于1916~1919年建成,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后二进于1926~1929年建成,为西洋式建筑。

由此可知,虞氏旧宅建成距今,已有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百年的时间中,自然因素对其造成的破坏也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虞氏旧宅所在的慈溪市龙山镇,东北方向靠近杭州湾,我们抵达龙山的当天台风就来了,在狂风暴雨之中,相对其他建筑,较为低矮的虞氏旧宅安然无恙。在我们采访景区工作人员的时候也了解到,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自然因素引起的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可见,自然因素对其的破坏可谓微乎其微。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说,自然灾害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地破坏它,但是毕竟百年的历史,即使平常的风吹雨打,没有半点影响也是不可能的。这些细小的自然因素的累积,也是造成旧宅破坏的一部分成因。

(四)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

除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自然灾害影响之外,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是否到位,也是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能否长久存在的关键。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认为文物遭到破坏的因素之一是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占了22.7%。16.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了破坏。而18.7%的人认为是建造了大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这一点尤为明显,因为确实存在这一现象。虞氏旧宅里的经堂为西式建筑,而与后面洋房的装修风格毫不相符,却倚靠在中式风格的客厅一侧。而在客厅背后,又有放映厅,显得有些突兀。或许是为了向游客更好地展示历史遗产,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文化古迹一旦被改动,定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希望眼前的一切,是专业人士衡量后的结果。当然,我们还是能在景区内看到一些标语,如“请勿触碰”、“请在规定区域之外参观”等标语,景区入口也有一些宣传手册提供给游客。这一点可以看出,景区内部的文明提醒还是比较到位的。

四、调查的总结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总结

1、游客的因素

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在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时候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的行为。另外,会有一群游客能够自身做到行为文明,而看到他人的不文明行为,会选择无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区的客流量会有所增加,那么游客自身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如何看待这些不文明行为,对于景区的影响会显得格外突出。当然,我们相信,进步的社会会使人的思想觉悟也有所提升。如何引领人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层面,除了在其主要领域,以游客的身份存在,也是目前亟待加强的方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2、自然灾害因素

百年历史的虞氏旧宅,即使没有因为自然灾害遭到过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此次的台风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因风吹日晒而产生的正常破坏和一些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其逐渐走向衰败的部分原因。

至于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古迹,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会遭到洪涝、地震、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所以,也有自然灾害成为主要破坏因素的可能了。

3、景区所属单位保护不当的因素

我国的历史文化建筑主要有三个部门管辖,分别是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宗教部门。宗教部门的建筑由于宗教关系,得到的资金是充足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人员往往是非专业的,常常不经意就破坏了文物尚且不自知。旅游部门有门票收入,保护资金也是充足的,但这些资金往往没有用在文物保护上。依照常理,文物部门管理的历史建筑应该保护的最好,因为专业人士可以更好的维护这些文物,但事实就是,文物部门管理的历史建筑得到的保护也并没有很好,因为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在当地某些官员看来,是必欲拆之建楼而后已的。因为没有收入,这些建筑的保护资金来自国家,显然,国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很少的文化建筑能得到这些资金。

而在虞氏旧宅实地采访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文物部门管辖的,且政府每年都会拨钱下来用作维护。我们问,多长时间维护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答,不一定,有坏了就修。这其实是文物保护一个误区,大部分人认为坏了再修就行,实则不然,文物不同于茶杯碗筷,打坏再修,甚至再买。根据《文物保护法》按原状保存,不能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维修和保养要体现“整旧如旧”的原则。如此想来,维护的程度是不到位的。13.8%的被调查者认为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从而导致与历史文物结伴的始终是那些非专业的外行。在虞氏旧宅里,我们看到墙皮多处脱落而仅仅用些水泥胡乱涂抹,好好的墙上多出了水龙头和碍眼的盥洗池,这其实违背了“整旧如旧”的原则,实在不是专业人士的手笔。另外,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缺少联系,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反应景区的实时情况。

4、其他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对文物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的提问时,在众多问卷中,有一位被调查者除却我们给出的答案外,还给了我们一个回答,文革。在这场堪称浩劫的十年中,各地被破坏的文物不计其数,虞氏旧宅内的壁炉明显遭到破坏且一直未修复,而相较于其他历史建筑真可以叫未损分毫了。虞氏旧宅旁边便是居民区和一个学校,学校新搭了车棚,紧靠宅子后墙,雨水直接冲刷在墙上,墙上满是雨水的痕迹,按照文物保护单位50米以内为建设控制地带的规定,这显然是不允许的。这也充分说明了管理的不到位。当历史与现代触碰的时候,往往是历史建筑给经济发展让步或者给以经济发展为名让步。而其实很多时候,多考虑一点,便可减少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点损失。

(二)解决措施

1、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除了接受正常的教育外,人们所处的环境也能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让普通人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是很重要的。比如人们会经常记得电视上的一些公益广告,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除了让游客在身处景区的时候受到文明的熏陶,平时也应当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建议,电视台可以制作并播放一些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相关的公益广告,以群众的个人素养。

2、采取自然灾害来临前的保护措施

一般来讲,一些历史遗产、文化古迹会定时受到检查、维修。但是其实,不一定等到有了破坏后才进行维修,我们一定要知道,预保护和破坏后的维修相比,同样也是重要的。防范于未然,其实是“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自然灾害如台风并没有对旧宅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很多目前没有发现的小问题,往往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自然灾害前的保护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有重大自然灾害预警的时候,更应当加强保护力度。当然,这些预保护措施,一定是不能够以破坏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原样为代价的。

3、加大资金的投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现在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许多历史建筑因为得不到资金修缮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毁败。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传媒是十分发达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也相对较高,如果文物部门能结合传媒,凭借共同的努力,想必资金不是问题。

4、采取更专业的保护

我们向虞氏旧宅景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文物部门对景区的维修还是比较及时的,检查也比较定时。但是我们看到,有些维修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甚至是向破坏前的方向偏离的。这一点,不由得让我们怀疑景区平时的保护与维修是否专业。

无论做任何事情,专业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议招募真正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定时定期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采取一定的检查维修。

五、结束语

本次实践开展的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从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这四方面开展调查,以破坏和保护为主线,根据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和访谈所得,针对以虞氏旧宅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古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有效地帮助景区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产、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参考文献

[1] 柴泽俊 《柴泽俊古建筑文集》

[2] 第十届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篇: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学班姓目_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 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级15测控一班

名杨登云 李成龙 蔡松柏 田晗 曹禹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关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

摘要: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因此,以名人故居为主的历史文化古迹成为大众热衷的景点已不足为奇。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本次调查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虞洽卿故居)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关键字:历史文化古迹;破坏;保护;解决方案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

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的感情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深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调查的目的

在本次暑期实践的调查活动中,我小组以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除了制定相对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活动的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意识,有助于景区所属单位多角度地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让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能在社会各界更好的保护下,以更好更完整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它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发挥其价值和真正效用。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本次的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四方面: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根据搜集得到的以上四方面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以虞氏旧宅为代表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

(二)调查的方法

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

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我们先搜集了有关虞氏旧宅的相关历史资料,以普通群众和景区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制定了两份问卷。普通群众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景区工作人员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和1道填空题。

在实地观察了虞氏旧宅后,我们分别向普通群众(游客、附近的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分发了调查问卷。但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不同的人群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比如在向附近的村民发放问卷时,有一部分人根本不识字,或者有些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变更了原来的调查方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近似于采访的方式完成的。此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20份,有效回收达192份,回收率达87.3%。

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后,我们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情况,讨论分析后又提出了6个关于虞氏旧宅保护方面的问题,向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采访,以提高本次调查的可靠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

1、普通群众的年龄分布

十六岁以下十七到三十岁三十一到五十岁五十岁以上

1-1 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图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调查的对象各个年龄段都有分布。如上图所示,十六岁以下占据了23.7%,十七到三十岁占14.3%,三十一到五十岁占49.7%五十岁以上占据了12.3%。考虑到地域的影响,我们分发问卷的地点也不一样。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与中年人群占了调查对象中的很大一部分,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从大体情况来看,会选择以历史文化古迹作为旅行地点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年龄段内的。同时,这些年龄段的人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与指向,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更能代表广大群众,使本次调查活动更能反应真实情况。

2、普通群众眼中的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1-2 普通群众对当前景区保护状况的满意程度

通过数据的整理研究,普通群众对当前景区保护状况非常满意的占7.1%,比较满意的占23.7%,一般的占60.6%,不满意的占8.6%。

以上数据,结合我们了解到的普通群众认为的目前虞氏旧宅的保护程度,我们发现,在人们眼中,当前的保护还是存在不足的。一方面,可能是景区所属单位的正常保护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当然,自然灾害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虞氏旧宅遭到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总的来看,对虞氏旧宅的保护有待提高。

(二)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

1、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

1-3 普通群众发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所采取的行动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使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遭到破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从上图可知,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发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有54.2%的人会上前劝说阻止,30.4%的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剩余15.4%的人会选择无视。

调查显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具有责任感和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的,这是值得每个人学习5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上前劝说阻止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无视的。但是经过我们的讨论分析,以及结合自身的体会,我们认为,上前劝说阻止和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可能是一种内心的倾向。因为在真实的状况下,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无视,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一些感知。首先,每个人定义的文明与不文明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并不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会有这种行动力的。当然,有如此多的人有这种倾向和意识,相信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至于具体落实,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自身的态度

1-4 普通群众参观景区时是否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

调查发现,有69.3%的普通群众会在参观景区时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而选择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者占9.9%,没注意的则占20.8%。

我们可以发现,从人们自身的素质来看,还是相对乐观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时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文明现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一定会有不同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虞氏旧宅参观的游客及附近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是不错的。如何让更多的人能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是乐观以后的进一步思考。

(三)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

柴泽俊先生在《柴泽俊古建筑文集》中,按照功用把古建筑分为了13类,即宫廷府第、防御建筑、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陵墓建筑、园囿建筑、祭祀性建筑、桥梁及水利建筑、民居建筑、6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文娱建筑、宗教建筑、社交建筑、商业建筑、生产性建筑等。虞洽卿故居有一定的纪念意义,这栋宅子是其为了母亲建造的,可以归入民居建筑。2001年06月25日,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五进建筑组成。前三进于1916~1919年建成,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后二进于1926~1929年建成,为西洋式建筑。

由此可知,虞氏旧宅建成距今,已有近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了。在这百年的时间中,自然因素对其造成的破坏也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四)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

除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自然灾害影响之外,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是否到位,也是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能否长久存在的关键。

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认为文物遭到破坏的因素之一是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占了22.7%。16.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了破坏。而18.7%的人认为是建造了大量商业建筑和人造景观,这一点尤为明显,因为确实存在这一现象。虞氏旧宅里的经堂为西式建筑,而与后面洋房的装修风格毫不相符,却倚靠在中式风格的客厅一侧。而在客厅背后,又有放映厅,显得有些突兀。或许是为了向游客更好地展示历史遗产,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文化古迹一旦被改动,定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希望眼前的一切,是专业人士衡量后的结果。当然,我们还是能在景区内看到一些标语,如“请勿触碰”、“请在规定区域之外参观”等标语,景区入口也有一些宣传手册提供给游客。这一点可以看出,景区内部的文明提醒还是比较到位的。

四、调查的总结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总结

1、游客的因素

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人在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时候不会有意识地 7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规避不文明的行为。另外,会有一群游客能够自身做到行为文明,而看到他人的不文明行为,会选择无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区的客流量会有所增加,那么游客自身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如何看待这些不文明行为,对于景区的影响会显得格外突出。当然,我们相信,进步的社会会使人的思想觉悟也有所提升。如何引领人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层面,除了在其主要领域,以游客的身份存在,也是目前亟待加强的方面。

2、自然灾害因素

百年历史的虞氏旧宅,即使没有因为自然灾害遭到过很大程度上的破坏,此次的台风也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因风吹日晒而产生的正常破坏和一些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其逐渐走向衰败的部分原因。

至于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古迹,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会遭到洪涝、地震、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所以,也有自然灾害成为主要破坏因素的可能了。

3、景区所属单位保护不当的因素

我国的历史文化建筑主要有三个部门管辖,分别是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宗教部门。宗教部门的建筑由于宗教关系,得到的资金是充足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人员往往是非专业的,常常不经意就破坏了文物尚且不自知。旅游部门有门票收入,保护资金也是充足的,但这些资金往往没有用在文物保护上。依照常理,文物部门管理的历史建筑应该保护的最好,因为专业人士可以更好的维护这些文物,但事实就是,文物部门管理的历史建筑得到的保护也并没有很好,因为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在当地某些官员看来,是必欲拆之建楼而后已的。因为没有收入,这些建筑的保护资金来自国家,显然,国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很少的文化建筑能得到这些资金。

而在虞氏旧宅实地采访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文物部门管辖的,且政府每年都会拨钱下来用作维护。我们问,多长时间维护一次,答,不一定,有坏了就修。这其实是文物保护一个误区,大部分人认为坏了再修就行,实则不然,文物不同于茶杯碗筷,打坏再修,甚至再买。根据《文物保护法》按原状保存,不能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维修和保养要体现“整旧如旧”的原则。如此想来,维护的程度是不到位的。13.8%的被调查者认为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从而导致与历史文物结伴的 8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始终是那些非专业的外行。在虞氏旧宅里,我们看到墙皮多处脱落而仅仅用些水泥胡乱涂抹,好好的墙上多出了水龙头和碍眼的盥洗池,这其实违背了“整旧如旧”的原则,实在不是专业人士的手笔。另外,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缺少联系,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反应景区的实时情况。

(二)解决措施

1、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除了接受正常的教育外,人们所处的环境也能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让普通人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是很重要的。比如人们会经常记得电视上的一些公益广告,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除了让游客在身处景区的时候受到文明的熏陶,平时也应当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建议,电视台可以制作并播放一些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相关的公益广告,以群众的个人素养。

2、采取自然灾害来临前的保护措施

一般来讲,一些历史遗产、文化古迹会定时受到检查、维修。但是其实,不一定等到有了破坏后才进行维修,我们一定要知道,预保护和破坏后的维修相比,同样也是重要的。防范于未然,其实是“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在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自然灾害如台风并没有对旧宅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很多目前没有发现的小问题,往往才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自然灾害前的保护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有重大自然灾害预警的时候,更应当加强保护力度。当然,这些预保护措施,一定是不能够以破坏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原样为代价的。

3、加大资金的投入

现在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许多历史建筑因为得不到资金修缮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毁败。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传媒是十分发达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也相对较高,如果文物部门能结合传媒,凭借共同的努力,想必资金不是问题。

4、采取更专业的保护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

我们向虞氏旧宅景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文物部门对景区的维修还是比较及时的,检查也比较定时。但是我们看到,有些维修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甚至是向破坏前的方向偏离的。这一点,不由得让我们怀疑景区平时的保护与维修是否专业。

无论做任何事情,专业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议招募真正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定时定期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采取一定的检查维修。

五、结束语

本次实践开展的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的调查活动,以慈溪市龙山镇虞氏旧宅为例,从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这四方面开展调查,以破坏和保护为主线,根据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和访谈所得,针对以虞氏旧宅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古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有效地帮助景区更好地保护这些历史遗产、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泽俊 《柴泽俊古建筑文集》

[2] 第十届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四篇:走访历史古迹感受常州文化

走访历史古迹感受常州文化

走在繁华中的青果巷,有几分孤寂与落寞,一条小巷经过时代变迁,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目睹了整个城市的发展。青果巷,这条长仅数百米的街巷,凝聚了数千年常州古迹的精华,荟萃了数不尽的人物精英…… 青果巷,隐藏在繁华之下的苍老。

一条长街伴着一条长河,给常州城留下了仅存的江南原生态——“小桥流水人家”,给常州人留下了仅存的一处发思古之幽情、寻先祖之遗迹变不了青果巷的历史气息。高楼大厦下的平房小巷,颇有一点神秘感,让人心向往之。

青果巷作为历史名人的聚集地被人们所熟悉,在古巷,无人不晓八桂堂。据说,青果巷街区内历史上的进士就达百人之多,这在国内实属罕见。我也能耳熟能详地记住这里一串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他们中有宋末抗元名将刘师勇、明代文豪唐荆川、清代书画家钱维诚、恽鸿仪、汤贻汾,洋务运动先驱盛宣怀、民初谴责小说家李伯元、模范缙绅汪作黼、故宫博物院开创者吴瀛、剧作家吴祖光、语言学家赵元任、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革命先驱瞿秋白、七君子之一史良、民族工业开创者刘国钧

现在当我们踏入这条小巷时,却被紧闭的大门拒之门外,青果巷作为常州的文物整改项目而对公众不开放,可以说我们并没有走进这些名人的故居,我们只是从他们门前经过吧,但是从外面也可以窥见一点历史,他们的住宅都有着文化气息幽静深远,颇具古代的特点,紧紧挨着的房子,不同的门牌,各式各样的招牌,透露出曾经繁华的小巷:熙熙攘攘的人们 在这里悠然的过着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相互交融,不断传承一代代的流传着。

我一个北方人,对于江南小巷感到十分新奇,更对名人的生活产生极大地兴趣,故居虽然没有进去,但是我找到了一些关于名人的资料,青果巷16弄的赵元任的赵宅是比较完整

保存的。赵元任是国际著名语言学家,他对音乐、数学、物理都有研究兴趣。赵元任长期致力于推广国语(普通话),他编写《国语罗马字常用字表》,编制《国语罗马字与威妥玛式拼 法对照表》,给《学生字典》注音。1935年出版《新国语留声片课本》,在全国推行普通话起了示范作用,影响极大。赵元任对中国方言极有研究,由他作曲、刘半农作词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经典歌曲。

今年已104岁的周有光诞生在青果巷133号的老礼和堂,他与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是连襟。他自称是“被上帝遗忘了的人”。至今仍操作电脑,耳聪目明。上世纪90年代,周有光到常州参加全国性的瞿秋白研讨会,他终于在东下塘看到了河对面的青果巷老宅临河的雕花长窗,百年前那里曾是他跟随祖母吟诵唐诗的地方。

青果巷旧民居的大门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常州古城人千年的人情风俗和生活心态。青果巷风情万种,她的魅力来自南市河和临河的粉墙黛瓦马头墙,来自那临河的雕花长窗、码头、古纤道、系舟石以及临街那一座座充满了历史沧桑的石库门和门楼,尽管墙门斑驳、苔痕深深,备弄幽长,当年部是“侯门深似海”“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钟鸣鼎食之家”。而现在的青果巷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有的只是将要整改的空房子而已,或许不久的将来青果巷会建造许多关于名人的纪念馆,或者改造的更加符合城市的发展,开发成为一个旅游资源,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目睹从其中感受古代的文人墨客带来的古风古韵,在江南的小桥流水中体会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历史在时间的河流里静静流淌,唯一让人们记住的是不变的文化,古老的东西可能会在新生事物中发挥新的作用。让我们期待历史文化绽放出光芒!

第五篇:诗文专题写作素材(传统节日文化、文化古迹、诗人理想等

传统节日文化:

清明节(寒食节):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介子推(清明节、寒食节由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冬至节: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节

端午节: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屈原

重阳节: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节: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材中的哲理诗(词)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前赤壁赋》 苏轼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 苏轼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后赤壁赋》 苏轼

西湖文化: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岳飞、于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秦桧 精忠柏 文化古迹: 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寒山寺: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

(现今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已不知下落。一说当时“遇倭变”,销熔改铸成大炮;一说已流人日本,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

乌衣巷;朱雀桥: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超然台: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超然台是诸城的著名古迹)

诗人理想: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李白:以大鹏自比,“济苍生”

陶渊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看试手,补天裂。”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

下载河南驻马店文化名胜、历史古迹、民风习俗等收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驻马店文化名胜、历史古迹、民风习俗等收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